仙桃草
| 仙桃草 Xiān Táo Cǎo | |
|---|---|
| 别名 | 蚊母草、水蓑衣、英桃草、小头红、蟠桃草、接骨仙桃、无风自动草、接骨草、小伤力草、小虫草、地胡椒、病疳草、八卦仙桃草、旱仙桃草、小将军 |
| 功效作用 | 活血,止血,消肿,止痛。用于吐血,衄血,咯血,便血;外用治骨折,跌打损伤,淤血肿痛。 |
| 英文名 | |
| 始载于 | 《救荒本草》 |
| 毒性 | |
| 归经 | 胃经、肺经、肝经 |
| 药性 | 温 |
| 药味 | 甘、苦 |
仙桃草
【别名】蚊母草
【来源】为玄参科婆婆属植物仙桃草Veronica peregrina L.的带虫瘿的全草入药。春夏间花后采集带虫瘿的全草(小虫未逸出之前),立即在烈日下晒干或烘干。
【性味归经】甘、苦,温。
【功能主治】活血,止血,消肿,止痛。用于吐血,衄血,咯血,便血;外用治骨折,跌打损伤,淤血肿痛。
【用法用量】 3~5钱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