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皂角
山皂角 | |
---|---|
别名 | 山皂荚、皂力板子、皂角刺、皂角针 |
功效作用 | 皂角:祛痰开窍。主治中风或癫痫,痰涎涌盛者,痰多咳嗽。用量0.3~1钱。;皂角刺:活血祛瘀,消肿溃疡,下乳。主治淋巴结结核,乳腺炎,恶疮,痈肿不溃。用量1~3钱。 |
英文名 | |
始载于 | |
毒性 | 小毒 |
归经 | |
药性 | 温 |
药味 | 辛 |
【来源】 豆科山皂角Gleditsia horrida (Thunb.) Makino [G. japonica Miq.],以果实入药。
【生境分布】 全国各地。
【化学成份】 木心含有皂角黄烷(gleditsin即mollisacacidin,C15H14O6)。
【性味】 皂角:辛,温。有小毒。
皂角刺:辛,温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 皂角:祛痰开窍。主治中风或癫痫,痰涎涌盛者,痰多咳嗽。用量0.3~1钱。
皂角刺:活血祛瘀,消肿溃疡,下乳。主治淋巴结结核,乳腺炎,恶疮,痈肿不溃。用量1~3钱。
【摘录】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|
1个分类: 中药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