革叶茴芹
革叶茴芹 Gé Yè Huí Qín | |
---|---|
别名 | |
功效作用 | 温中散寒;祛风除湿;活血调经。主胃寒腹痛;风寒湿痹;月经不调 |
英文名 | |
始载于 | |
毒性 | |
归经 | |
药性 | 温 |
药味 | 辛 |
【拼音名】 Gé Yè Huí Qín
【来源】 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革叶茴芹的带根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mpinella coriacea (Franch.) de Boiss. [Carum coriaceum Franch.]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间采收,洗净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 多年生草本,高30-70cm。根长达10cm。茎常单生,中、上部有少数分枝。基生叶和茎中、下部叶有柄;叶片近革质,心形,长2-5cm,宽1-3cm,背面被毛,边缘有锯齿,茎上部叶较小,无柄,3裂或近于羽状分裂,裂片披会形。复伞形花序;总苞片1-2,线形,或无;伞辐8-20,有毛;小总苞片1-3,线形,短于花柄;无萼齿;花瓣白色,基部楔形,先端凹陷,有内折小舌片。果实卵球形,有毛;每棱槽内有油管1-3,合生面油管2-4。花果期5-10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 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50-3200m的沟边或林缘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。
【性味】 味辛;性微温
【功效与作用】 温中散寒;祛风除湿;活血调经。主胃寒腹痛;风寒湿痹;月经不调
【用法用量】 内服:煎汤,3-9g。
【摘录】 《中华本草》
|
1个分类: 中药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