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味中药列表/3
|
- 薄荷露
- 薄荷脑
- 薄荷油
- 薄叶卷柏
- 擘蓝
- 卜芥
- 补骨脂
- 补血薯
- 菜板
- 菜子七
- 蚕茧草
- 蚕沙
- 蚕砂
- 苍白过路黄
- 苍耳
- 苍山冷杉
- 苍术
- 藏菖蒲
- 藏茴香
- 藏荆芥
- 藏茄
- 糙苏
- 糙叶千里光
- 糙叶水苎麻
- 糙叶五加
- 草柏枝
- 草本水杨梅
- 草本威灵仙
- 草豆蔻
- 草独活
- 草果
- 草果药
- 草胡椒
- 草灵芝
- 草蚂蚱莲
- 草牡丹
- 草木灰
- 草木樨
- 草藤乌
- 草威灵
- 草乌
- 草乌头
- 草乌叶
- 草香附
- 草绣球
- 草血竭
- 侧子
- 测试
- 茶绒
- 茶油粑
- 茶子饼
- 檫树
- 钗子股
- 柴桂
- 柴厚朴
- 豺皮樟
- 蝉翼藤
- 蟾蜍
- 蟾蜍肝
- 蟾舌
- 蟾酥
- 蟾头
- 长白楤木
- 长柄臭黄荆
- 长春七
- 长刺卫矛
- 长萼猪屎豆
- 长管蝙蝠草
- 长果荜茇
- 长果山橙
- 长节耳草
- 长毛香科科
- 长前胡
- 长青草
- 长石
- 长叶柄野扇花
- 长叶丹参
- 长叶珊瑚果
- 长叶水麻
- 长叶竹根七
- 长叶紫珠
- 长圆叶艾纳香
- 常山
- 朝鲜当归
- 朝鲜梾木枝
- 朝鲜崖柏仁
- 朝鲜一枝黄花
- 车桑仔
- 车桑子叶
- 沉香
- 陈皮
- 赪桐叶
- 澄茄子
- 橙皮
- 橙叶
- 橙子皮
- 秤杆草
- 匙叶五加
- 齿瓣延胡索
- 齿叶橐吾
- 下一页
别名:老虎耳、尖尾芋、独脚莲、观音莲、山芋、老虎芋、小虫芋、狼毒、尖尾风、广东万年青、虎耳芋、尖尾凤、野山芋、假海芋、大麻芋、大附子、猪不拱、猪管豆、化骨丹、蛇芋、大虫芋、狗神芋、姑婆芋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寒。
归经:肺经。
主治:解毒退热,消肿散结。治钩端螺旋体病,毒蛇咬伤,瘰疬,一切肿毒初起。卜芥
别名:破故纸、和兰苋、胡韭子、婆固脂、补骨鸱、黑故子、胡故子、吉固子
味性:辛,温。
归经:入肾经。
主治:补肾助阳。治肾虚冷泻,遗尿,滑精,小便频数,阳痿,腰膝冷痛,虚寒喘嗽。外用治白癜风。补骨脂(图)
别名:原蚕屎、晚蚕沙、蚕砂、原蚕沙、马鸣肝、晚蚕矢、二蚕沙、蚕屎
味性:味甘;辛;性温。
归经:肝;脾;胃经。
主治:祛风除湿;和胃化浊;活血通经。主风湿痹痛;肢体不遂;风疹瘙痒;吐泻转筋;闭经;崩漏。蚕沙
别名:卷耳、葹、苓耳、地葵、枱耳、白胡荽、常枱、爵耳、耳珰草、常思、常思菜、羊负来、只刺、进贤菜、道人头、喝起草、佛耳、缣丝草、野缣丝、野茄、猪耳、痴头婆、虱麻头、粘粘葵、白痴头婆、胡葈、枲耳、常枲、刺儿颗、假矮瓜、白猪母络、疔疮草、野紫菜、野落苏、狗耳朵草、苍子棵、青棘子、菜耳
味性:苦辛,寒。
归经:归肺;脾;肝经。
主治:祛风散热,解毒杀虫。治头风,头晕,湿痹拘挛,目赤、目翳,风癞,疔肿,热毒疮疡,皮肤瘙痒。苍耳(图)
别名:九盖草、狼尾巴花、九节草、山鞭草、草玉梅、九轮草、斩龙剑、秆杆升麻、草龙胆、山红花、二郎箭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寒。
主治:祛风除湿;清热解毒。主感冒风热;咽喉肿痛;腮腺炎;风湿痹痛;虫蛇所伤。草本威灵仙
别名:草蔻、草蔻仁、假麻树、偶子、豆蔻、漏蔻、草果、大草蔻、飞雷子、弯子、豆蔻子
味性:辛,温。
归经:脾;胃经。
主治:燥湿健脾,温胃止呕。用于寒湿内阻,脘腹胀满冷痛,嗳气呕逆,不思饮食。草豆蔻
别名:龙眼独活、牛角七、独活、大九股牛、珠钱草、松香疳药、小白升麻、九股牛、大力股牛、力股牛
味性:苦、辛,微温。
主治:发散风寒,健脾利湿,强筋壮骨。主治感冒,咳嗽,胸满胁痛,腰痛,跌打风湿,月经不调,小儿疳积。草独活
别名:小黑药、葳灵仙、黑根、草灵仙、铜脚葳灵、黑威灵、铁脚威灵、黑升麻、小黑根、威灵仙、铜脚威灵、威灵菊、黑根药、乌草根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主治:祛风湿;通经络;消积止痛。主风湿疼痛;脘腹冷痛;食积腹胀;噎膈;风湿脚气。草威灵
别名:堇、芨、乌头、乌喙、奚毒、鸡毒、茛、千秋、毒公、果负、耿子、帝秋、独白草、土附子、草乌、竹节乌头、金鸦、断肠草、即子、五毒根、耗子头
味性:辛,热。
归经:心;肝;脾经。
主治:搜风胜湿,散寒止痛,开痰,消肿。治风寒湿痹,中风瘫痪,破伤风,头风,脘腹冷痛,痰癖,气块,冷痢,喉痹,痈疽,疔疮,瘰疬。草乌头
别名:一口血、弓腰老、老腰弓、小么公、地蜂子、地蚂蜂、回头草、草血结、土血竭、拱腰老、金黄鸡、迂头鸡、蛇疙瘩、紫花根、地黑蜂、拳参、鸢头鸡、蜂王七、地马蜂、老土蜂、血三七、山高粱、地蜈蚣、黑地蜂、小腰弓、观音倒座、凤凰鸡、救兵粮、睡头蜂、草子、紫参
味性:苦;辛;性寒。
主治:散血止血,下气止痛。治慢性胃炎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食积,症瘕积聚,月经不调,浮肿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草血竭
味性:苦;辛;平。
归经:肾;膀胱经。
主治:祛风止痛;利湿通淋。主跌打骨折;小便淋痛
别名:牛角兰、寄生兰、鹿角草、吊竹、金钗股、三十根、松寄生、虫寄生、海斑虎、檀香线、锡朋草、磹竹、龙须草、金环草、大羊角、老鼠尾、肖羊耳兰、圆柱兰、石珊瑚、石鹿角
味性:辛苦,平。
归经:肺;心;肝;肾经。
主治:催吐解毒,祛风利湿。治疟疾,痈疽,风湿痛,水肿。钗子股
别名:大灰木、百叶仔、白柴、香叶子、过山香、山桂、山肉桂、脆脆香、豺皮黄肉楠、白叶仔、硬钉树、假面果、啫喳木
味性:辛;温。
归经:肝;胃;脾;肾经。
主治:行气活血止痛;祛风湿。主胃痛;腹痛;痢疾;腹泻;痛经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。豺皮樟
别名:苦蠪、蟾、虾蟆、蚵蚾、癞虾蟆、石蚌、癞格宝、癞巴子、癞蛤蟆、癞蛤蚆、蚧蛤蟆、蚧巴子、蟾诸、去甫;蟾
味性:辛,凉。
归经:心;肝;脾;肺经。
主治:破症结,行水湿,化毒,杀虫,定痛。治疔疮,发背,阴疽瘰疬,恶疮,症瘕癖积,臌胀,水肿,小儿疳积,慢性气管炎。蟾蜍(图)
别名:雪山苓、捆仙绳、富贵草、转筋草、上天梯、土桔梗、四季青[四川]
味性:苦、微辛,平。
主治:祛风止咳,舒筋活络,调经止带。用于慢性气管炎,风湿性关节炎,小腿转筋,白带,闭经,精神病烦燥不安。长青草
别名:黄常山、鸡骨常山、鸡骨风、风骨木、白常山、大金刀、蜀漆[叶]、互草、恒山、七叶、翻胃木、土常山、大常山、树盘根、一枝蓝、摆子药
味性:苦辛,寒。
归经:入肝、脾经。
主治:劫痰;截疟。主疟疾,胸中痰饮积聚。常山(图)
别名:山杨柳、油明子、炒米柴、野碧桃、夜闹子、狗闹子、山枝莲、溪柳、毛乳、石故纸、白石楝、坡柳
味性:微苦、辛,温。
主治:解毒,消炎,止痒。叶:治皮肤疮痒。全株研末,外用敷治疮毒,湿疹,荨麻疹,皮疹。用量1钱;花、果治百日咳。车桑仔
别名:蜜香、沉水香、栈香
味性:辛苦,温。
归经:归脾、胃、肾经。
主治:行气止痛,温中止呕,纳气平喘。用于胸腹胀闷疼痛,胃寒呕吐呃逆,肾虚气逆喘急。沉香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沉香
- 《中药大辞典》沉香
- 《中华本草》沉香
- 《本草备要》沉香
- 《本草便读》沉香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沉香
- 《本草从新》沉香
- 《本草撮要》沉香
- 《本草分经》沉香
- 《本草分经》沉香
- 《本草害利》沉香
- 《本草经解》沉香
- 《本草经集注》沉香
- 《本草蒙筌》沉香
- 《本草求真》沉香
- 《本草思辨录》沉香
- 《本草图经》沉香
- 《本草新编》沉香
- 《本草易读》沉香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沉香
- 《本经逢原》沉香
- 《得配本草》沉香
- 《海药本草》沉香
- 《雷公炮炙论》沉香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沉香
- 《名医别录》沉香
- 《汤液本草》沉香
- 《新修本草》沉香
- 《药笼小品》沉香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沉香
- 《证类本草》沉香
- 《中药学》沉香
- 《外科全生集》沉香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沉香
- 《顾松园医镜》沉香
- 《医学入门》沉香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山胡椒、味辣子、山苍子、木姜子、木香子、野胡椒、臭樟子
味性:辛;微苦;温。
归经:脾;胃;肾经。
主治:温中止痛;行气活血;平喘;利尿。主脘腹冷痛;食积气胀;反胃呕吐;中暑吐泻;泄泻痢疾;寒疝腹痛;哮喘;寒湿水臌;小便不利;小便浑浊;疮疡肿毒;牙痛;寒湿痹痛;跌打损伤。澄茄子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