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味中药列表/32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月见草油
月见草油

味性:味苦;微辛;微甘;性平。

主治:活血通络;息风平肝;消肿敛疮。主胸痹心痛;中风偏瘫;虚风内动;小儿多动;风湿麻痛;腹痛泄泻;痛经;狐惑;疮疡;湿疹。月见草油

越南悬钩子

别名:小猛虎、鸡足刺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驱风,除湿行气。主治腰腿痛,四肢痹痛,风湿骨痛。叶外敷治跌打肿痛。越南悬钩子

越南樟皮

味性:辛;甘;温。

主治:温经祛寒;止痛。主肾虚腰痛;关节疼痛;脘腹冷痛;风寒感冒。越南樟皮

越西川木香

别名:越西木香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理气;止痛。主脘腹胁肋疼痛;泄泻;痢疾;消化不良。越西川木香

越西木香

别名:越隽木香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行气止痛,温中和胃。用于胸腹胀痛,呕吐,泄泻,痢疾里急后重。越西木香

云豹骨

别名:云豹、荷叶豹、龟纹豹

味性:甘、辛,温。

归经:归肝、肾经。

主治:祛风通络,强筋健骨。用于风湿痹痛,脚膝酸软。云豹骨

云防风
云防风

别名:竹叶防风、鸡脚暗哨、鸡足防风、西防风

味性:味辛;微甘;性微温。

归经:归肺;肝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胜湿;止痛止痉。主感冒;头痛;牙痛;胃脘胀痛;泄泻;风湿痹痛;瘫痪;破伤风;惊风;风疹;湿疹;疮肿。云防风

云木香
云木香

别名:广木香、木香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行气止痛,温中和胃。用于胸腹胀痛,呕吐,泄泻,痢疾里急后重。云木香

云南柴桂

别名:柴桂、荷花香、香叶树、三股筋、楠木香

味性:辛、涩,温。

主治:祛风活络,散寒止痛,止血。用于风寒感冒,胃寒痛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疼痛;外用治外伤出血。云南柴桂

云南红豆蔻

别名:红豆蔻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温中;消食;解毒。主胺腹冷痛;食滞不化;蚊虫咬伤。云南红豆蔻

云南红豆蔻果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温中散寒;理气健胃。主脘腹冷痛;食滞不化。云南红豆蔻果

云南荚蒾根

别名:黄香根

味性:味微辛;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。主风湿痹痛。云南荚蒾根

云南金莲花
云南金莲花

别名:鸡爪草

味性:味甘;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解表;消结。主外感风寒;风湿痹痛;筋脉拘挛;瘰疬。云南金莲花

云南山梅花

别名:西南山梅花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活血,止痛,截疟。主跌打损伤;腰肋疼痛,疟疾。云南山梅花

云南铁丝莲

别名:山木通、大叶木通、辣木通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利湿,止痛,利尿。用于风湿筋骨痛,偏头痛,腰痛,小便不利。外用治头癣。云南铁丝莲

云南五味子根
云南五味子根

别名:香石藤、铁骨散、小血藤

味性:辛;性温。

主治:理气健脾;活血调经。主脘腹胀痛;消化不良;痛经;月经不调;风湿痹痛;跌打扭伤。云南五味子根

云南五叶参

别名:厄卡克

味性:味微辛;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活血接骨。主劳伤腰痛;跌打骨折。云南五叶参

云南小草蔻
云南小草蔻

别名:小麦黄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健胃消食。主胃脘胀痛;食欲不振;消化不良。云南小草蔻

云南小阴地蕨

别名:蕨叶一枝蒿

味性:甘;辛;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咳平喘。主蛇犬咬伤;乳痈;痄腮;咽喉炎;肺结核;咳喘。云南小阴地蕨

云南野当归

别名:土当归、野当归[云南]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活血调经,补血润燥,滑肠。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,瘀血闭经,贫血,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,肠燥便秘等。云南野当归

云南野砂仁

别名:滇草蔻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燥湿,祛寒,暖胃,健胃。云南野砂仁

云南油杉
云南油杉

别名:杉松、松壳络树、杉松苞、杉老树、杉树

味性: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瘀、消肿、解毒。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疮痈;漆疮。云南油杉

云朴

别名:贡山厚朴、腾冲厚朴

味性:辛;苦;性温。

归经:脾;胃;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温中化湿;行气消积。主胸腹胀满疼痛;食积气滞;呕吐;腹泻;痰多咳嗽。云朴

云实
云实

别名:百鸟不停、老虎刺尖、到钩刺、黄牛刺、马豆、牛王刺、药王子、员实、天豆、朝天子、云实子、云实籽、铁场豆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除湿,杀虫。治痢疾,疟疾,消渴,小儿疳积。云实

云实根

别名:牛王茨根、阎王刺根

味性:苦辛,温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,散寒,除湿。治感冒咳嗽,身痛,腰痛,喉痛,牙痛,跌打损伤,鱼口便毒。云实根

云实蛀虫

别名:黄牛刺虫、黄寮刺虫、天牛幼虫、云实蠹虫、老姆木虫、阎王刺虫

味性:辛;甘;温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治小儿疳积,麻疹透发不快,筋骨痛。云实蛀虫

云雾七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肾;脾经。

主治:活血止痛。治头痛、腰背痛,腹痛,劳伤。云雾七

云香草

别名:芸香草、臭草、石灰草、山茅草、诸葛草

味性:辛、微苦,温。

主治:止咳平喘,消炎,止痛,祛风利湿。用于支气管炎,慢性支气管炎,风湿性关节炎,神经痛,肠炎,消化不良。云香草

芸苔

别名:胡菜、寒菜、台菜、芸薹菜、薹芥)、青菜、红油菜

味性:辛,凉。

归经:入手太阴经。

主治:散血,消肿。治劳伤吐血,血痢,丹毒,热毒疮,乳痈。芸苔

芸苔子

别名:油菜子

味性:甘、辛,温。

主治:行血,破气,消肿,散结。治产后血滞腹痛,血痢。肿毒,痔漏。芸苔子

芸薹

别名:胡菜、寒菜、薹菜、芸薹菜、薹芥、青菜、红油菜

味性:辛;甘;性平。

归经:肺;肝;脾经。

主治:凉血散血;解毒消肿。主血痢;丹毒;热毒疮肿;乳痈;风疹;吐血。芸薹(图)

芸薹子

别名:油菜子

味性:辛;甘;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活血化瘀;消肿散结;润肠通便。主产后恶露不尽;瘀血腹痛;痛经;肠风下血;血痢;风湿关节肿痛;痈肿丹毒;乳痈;便秘;粘连性肠梗阻。芸薹子

芸薹子油

别名:菜子油

味性:辛;甘;平。

归经:肺;胃经。

主治:解毒消肿;润肠。主风疮;痈肿;汤火灼伤;便秘。芸薹子油

芸香

别名:臭草

味性:辛、微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止痛。用于感冒发热,牙痛,月经不调,小儿湿疹;外用治疮疖肿毒,跌打损伤。芸香(图)

芸香草
芸香草

别名:诸葛草、香茅筋骨草、小香茅草、茅草筋骨、香茅草、臭草、韭叶芸香草、射香草、细叶茅草、野芸香草、石灰草、黄柏草

味性:辛苦,凉。

主治:解表,利湿,平喘,止咳。治伤暑感冒,淋病,风湿筋骨酸痛,慢性气管炎。芸香草

哉果

味性:味甘;辛;性温。

归经:归脾;胃;肾经。

主治:理气健胃;活血利温。主消化不良;腹痛;肾炎;腰痛;月经汪调;黄水病。哉果

錾菜

别名:白花益母草、山玉米、楼台草、玉容草、对月草、白花茺蔚、玉蓉草、玉山米草

味性:甘辛,平。

主治:破瘀,调经,利尿。用于产后腹痛,痛经,月经不调,肾炎水肿。錾菜

早禾树

别名:雷片木、鸭屎木、利桐木、利洞风、麻油香、山猪肉、沙糖禾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通经活络。主感冒;风湿痹痛;跌打肿痛;骨折。早禾树

皂荚根皮

别名:木乳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根皮:治风热疚气,杀虫。皂荚根皮

皂荚叶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祛风解毒;生发。主风热疮癣;毛发不生。皂荚叶

皂荚子

别名:皂角子、皂子、皂儿、皂角核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润燥通便,祛风消肿。治大便爆结,肠风下血,下痢里急后重,疝气,瘰疬,肿毒,疮癣。皂荚子

皂角刺
皂角刺

别名:天丁、皂丁、皂荚刺、皂刺、皂角针、皂针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肝;肺经。

主治:消肿托毒,排脓,杀虫。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;外治疥癣麻风。皂角刺

皂柳

别名:毛狗条、山杨柳

味性:辛、酸、涩,凉。

主治:驱风解热,除湿。主治风湿关节痛。并可治头风疼痛。皂柳

皂柳根

别名:毛狗条根

味性:辛;苦;涩;性凉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解热止痛。主风湿关节痛;头风头痛。皂柳根

泽兰
泽兰

别名:地瓜儿苗、地笋、甘露子、方梗泽兰、虎兰、龙枣、虎蒲、小泽兰、红梗草、风药、奶孩儿、蛇王草、蛇王菊、捕斗蛇草、接古草、地环秧、地溜秧、甘露秧、草泽兰、水香、虎薄、矮地瓜儿苗、野麻花

味性:苦辛,微温。

归经:归肝;脾经。

主治:活血化瘀,行水消肿。用于月经不调,经闭,痛经,产后瘀血腹痛,水肿。泽兰(图)

泽漆
泽漆

别名:五朵云、猫眼草、五凤草、灯台草、倒毒伞、烂肠草、绿叶绿花草、五点草、桼茎、猫儿眼睛草、五凤灵枝、凉伞草、五盏灯、白种乳草、五灯头草、乳浆草、肿手棵、马虎眼、一把伞、乳草、龙虎草、铁骨伞、漆茎、五风灵枝、五风草、九头狮子草、癣草

味性:辛苦,凉。

归经:入大、小肠,脾。

主治:行水消肿;化痰止咳;解毒杀虫。主治水气肿满;痰饮喘咳疟疾;菌痢;瘰疬;结核性瘘管;骨髓炎。泽漆(图)

蚱蜢

别名:蚂蚱、油蚂蚱、草蜢子、直螽、蠜、蛗螽、螽、蟅 蟒、蚮、百蜷、蛨虴、虴蛨、簸蝩

味性:辛,平。

归经:肺;肝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解痉;止咳平喘。主小儿惊风,破伤风;百日咳;哮喘。蚱蜢

窄叶南蛇藤
窄叶南蛇藤

别名:倒披针叶南蛇藤

味性:辛;苦;微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行气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疝气痛;疮疡肿毒;带状疱疹;湿疹。窄叶南蛇藤

窄叶飘带草

别名:飘带草、菜子七、金柴胡

味性:苦微辛,平。

主治:消炎解毒,祛风止痒。治疮毒疖子。窄叶飘带草

粘毛黄花菍

别名:磨盘公

味性:甘、微辛,平。

主治:清肺止咳,散瘀消肿。;支气管炎:鲜全草1两,水煎服。;乳腺炎、痈疮肿毒:鲜叶捣烂,隔纱布一层外敷。;阑尾炎:鲜叶捣烂,纱布包好,外敷腹部痛点。粘毛黄花菍

粘毛黄花稔

别名:磨盘公

味性:甘;微辛;香;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消肿;止咳。主支气管炎;肝炎;痢疾;乳腺炎;痈疽肿毒。粘毛黄花稔

粘人草

别名:粘草、粘波波大叶山蚂蝗

味性:甘、微辛,平。

主治:消炎,杀菌,调经止痛。主治子宫脱垂,脱肛,腹痛,闭经,牛皮癣,神经性皮炎。粘人草

展花乌头

味性:辛;苦;性热。

归经:脾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止痛。主风寒湿痹;关节疼痛。展花乌头

樟(图)
樟

别名:香樟、樟木、乌樟、油樟、香通、芳樟

味性:辛,微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,理气活血,止痛止痒。根、木材:感冒头痛,风湿骨痛,跌打损伤,克山病。皮、叶:外用治慢性下肢溃疡,皮肤搔痒。熏烟可驱杀蚊子。果:胃腹冷痛,食滞,腹胀,胃肠炎。

樟梨子

别名:樟梨、香樟子、樟树梨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胃;肝经。

主治:健胃温中;理气止痛。主胃寒脘腹疼痛;食滞腹胀;呕吐腹泻;疮肿。樟梨子

樟柳头

别名:白石笋、广东商陆、观音姜、山冬笋、横柯、像甘庶、老妈妈拐棍、毛姜、石笋

味性:辛,寒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行水消肿。治水肿臌胀,白浊,痈肿恶疮。樟柳头

樟木
樟木

别名:樟材、香樟木、吹风散、樟树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行气血,利关节。治心腹胀痛,脚气,痛风,疥癣,跌打损伤。樟木

樟木子
樟木子

别名:樟扣、樟子、樟木蔻、樟树果

味性:辛;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;温胃和中;理气止痛。主脘腹冷痛;寒湿吐泻;气滞腹胀;脚气。樟木子

樟木钻

别名:野八角、石莽草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止痛;散瘀消肿。主风湿骨痛;跌打损伤;骨折。樟木钻

樟树根

味性:性微温,味辛。

主治:祛风散寒。治风湿骨痛,跌打损伤,感冒头痛。樟树根

樟树果

味性:性微温,味辛。

主治:祛风散寒,消食化滞。治肠胃炎,胃寒腹痛,食滞,腹胀。樟树果

樟树皮
樟树皮

别名:香樟树皮、樟皮、樟木皮

味性:辛;温;苦。

归经:脾;胃;肺经。

主治:行气,止痛,祛风湿。治吐泻,胃痛,风湿痹痛,脚气,疥癣,跌打损伤。樟树皮

樟树叶
樟树叶

别名:樟叶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心;脾;肺经。

主治:祛风,除湿,止痛,杀虫。治风湿骨痛,跌打损伤,疥癣。樟树叶

樟树子

别名:樟梨、香樟子、大木姜子、樟木子、樟扣、樟子、樟太蔻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散寒祛湿,行气止痛。治吐泻,胃寒腹痛,脚气,肿毒。樟树子

掌裂蟹甲草

别名:虎草、羊角天麻

味性:味苦;辛;微甜。

主治:疏风解表;除湿通络;活血散瘀。主感冒关痛;发热咳嗽;腰腿疼痛;跌打损伤。掌裂蟹甲草

掌叶半夏
掌叶半夏

别名:独脚莲、独角莲

味性:味辛,性平。

主治:治肿毒。掌叶半夏

照山白
照山白

别名:万经棵、铁石茶、白镜子、万斤、照白杜鹃、达里、达子香、兰荆、药芦

味性:酸、辛,温。

归经:入心、肺、大肠经。

主治:治支气管炎,痢疾,产后身痛,骨折。照山白

蜇砂

味性:甘、辛,温。

归经:归肝、脾、胃经。

主治:除湿利痹,缓急舒筋。用于风湿痹痛,吐泻转筋。蜇砂

浙江铃子香

别名:铃子三七

味性:辛、温。

主治:散风寒;通经络;消积。主风寒感冒;咳嗽;筋骨酸痛;食积腹胀。浙江铃子香

浙雁皮

别名:白山芝一、地棉皮

味性:苦;微辛;寒。

主治:逐水消肿;解毒散结。主水肿;疮疡肿毒。浙雁皮

浙樟

别名:桂皮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祛寒镇痛,行气健胃。主治腹痛,风湿痛,创伤出血。浙樟

鹧鸪脂

别名:鹧鸪脂膏

味性:辛;甘;温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润肤。主皮肤皲裂;冻疮。鹧鸪脂

针叶火绒草
针叶火绒草

别名:小火草、苦艾、羊毛火绒草

味性:味苦;辛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散瘀止痛。主咽喉肿痛;痈疽肿毒;跌打损伤;关节红肿疼痛。针叶火绒草

珍珠菜
珍珠菜

别名:红丝毛、过路红、阉鸡尾、活血莲、红根草、红梗草、赤脚草、狼尾巴花、狼尾珍珠菜、扯根菜、矮桃、狗尾巴草、山高梁、山地榆、山酸汤秆、黄参草、大红袍、山马尾、通筋草、白花蓼草、蓼子草、野荷子、荷树草、金鸡土下黄、红头绳、水荷子、矮脚荷、高脚酸味草、大酸米草、酸罐罐、狼尾草、山高粱、山地梅、寥子草、珍珠草、调经草、劳伤药、伸筋散、九节莲

味性:辛涩,平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活血调经,利水消肿。治妇女月经不调,白带,小儿疳积,水肿,痢疾,跌打损伤,喉痛,乳痈。珍珠菜

珍珠风

别名:珍珠柳、鱼子、漆大白、鲤鱼下子、珠子树、爆竹树

味性:苦辛;平。

归经:肺;脾;肝经。

主治:活血通经,祛风胜湿。治月经不调,崩漏带下,产后瘀血腹痛,外感风寒,风湿疼痛。珍珠风

珍珠风子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发表散寒。主风寒感冒。珍珠风子

珍珠露水草

别名:露水草、鸡冠参、血见愁、蚌花草、换肺草、如意草、蓝耳草、老来红、竹叶草、贝母、鸡爪参、鸡出头草、鸭脚菜

味性:辛微苦,温。

主治:温经通络,除湿止痛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四肢麻木。珍珠露水草

珍珠绣球

别名:麻叶绣球、碎米丫、山茴香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调气,止痛,散瘀利湿。;主治跌打损伤,瘀血疼痛:用根2两,泡酒1斤,每服1两,日3次。;腹胀痛:果1钱,研末,温开水送服。;白带:根3钱,加白糖服。珍珠绣球

枕材

味性:味辛,小温。

主治:主咳嗽痰饮,积聚胀满,煮汁服之。亦可作浴汤浸脚气及小儿疮疥。枕材

芝麻菜
芝麻菜

别名:金堂葶苈、葶苈子、苦葶苈

味性:辛;苦;寒。

归经:肺;膀胱经。

主治:下气行水;祛痰定喘。主痰壅喘咳;水肿;腹水。芝麻菜

枝儿条
枝儿条

别名:忙牛查、牛枝子、牛筋子、牡牛查、牛校子、达乌里胡枝子、豆豆苗、牛枝条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解表散寒。主感冒发烧;咳嗽。枝儿条

蜘蛛香
蜘蛛香

别名:马蹄香、土细辛、心叶缬草、养心莲、养血莲、臭药、乌参、猫儿屎、老虎七、香草、豆鼓菜根、九转香、雷公七、鬼见愁、臭狗药、磨脚花、连香草、香草子、小马蹄香、大救驾

味性:辛、微苦,温。

归经:入肺、胃二经。

主治:行气,散寒,活血,调经。治发痧脘腹胀痛,呕吐泄泻,肺气水肿,风寒感冒,月经不调,痨伤咳嗽。蜘蛛香

直萼黄芩

别名:半枝莲、滇紫花地丁、屏风草、小黄芩、兰花地丁

味性:苦微辛,凉。

主治:解毒消肿。治痈疽肿毒,疥癣,走马牙疳。直萼黄芩

直杆蓝桉叶

味性:味辛;苦;性凉。

主治:疏风解表;清热止痒。主感冒;流感;咽喉炎;烫伤;乳痈;风疹;湿疹。直杆蓝桉叶

止咳草

别名:水芙蓉、麻雀草、紫苏草、水薄荷、通关草、水管草

味性:辛、微涩,凉。

主治:清肺止咳,解毒消肿。用于感冒,咳嗽,百日咳,毒蛇咬伤,痈疮肿毒。止咳草

止咳菊

别名:菊花参、孩儿参、土参

味性:味辛;甘;性温。

主治:补肺;止咳化痰。主肺虚咳嗽;久咳不止;支气管炎。止咳菊

止血扇菇

别名:山葵菌

味性:辛;性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止血消炎。主外伤出血。止血扇菇

指天椒
指天椒

别名:长柄椒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活血;消肿;解毒。主疮疡;脚气;狂犬咬伤。指天椒

枳茹

别名:枳木皮屑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息风止痉;化痰通络。主中风身体强直;屈伸不利;口眼(口呙)斜。枳茹

制草乌
制草乌原生态制草乌

味性:辛、苦,热。

归经: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用于风寒湿痹,关节疼痛,心腹冷痛,寒疝作痛,麻醉止痛。制草乌

制川乌
制川乌制川乌

味性:辛、苦,热。

归经: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

主治:同川乌。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用于风寒湿痹,关节疼痛,心腹冷痛,寒疝作痛,麻醉止痛。制川乌

中国繁缕

别名:鸦雀子窝

味性:苦;辛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止痛。主乳痈;肠痈;疖肿;跌打损伤;产后瘀痛;风湿骨痛;牙痛。中国繁缕

中华石楠

味性:味辛;苦;性平。

主治:行气活血;祛风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能虎肢膝酸软,头风头痛;跌打损伤。中华石楠

中华绣线梅

味性:味辛;性平。

主治:祛风解表;和中止泻。主感冒;泄泻。中华绣线梅

中南星

别名:土半夏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生者有毒。燥湿化痰,和胃健脾,降逆止呕。主治胃炎,胃溃疡呕吐,咳嗽,痰多,孕期呕吐等症。中南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