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味中药列表/17
|
- 蔓草虫豆
- 蔓胡颓子根
- 蔓胡颓子叶
- 蔓荆子
- 蔓荆子叶
- 蔓乌头
- 芒消
- 莽草
- 莽草根
- 蟒蛇草
- 猫儿屎
- 猫儿屎果
- 猫耳朵草
- 猫胡子花
- 猫脚印
- 猫腿姑
- 猫爪草
- 毛八角枫
- 毛草龙
- 毛柴胡
- 毛黐头婆
- 毛冬瓜
- 毛冬瓜根
- 毛冬瓜叶
- 毛风藤
- 毛蜂斗草
- 毛根杜仲
- 毛茛
- 毛果小甘菊
- 毛果珍珠茅
- 毛花点草
- 毛花槭
- 毛蓼
- 毛蒌
- 毛罗勒
- 毛脉南蛇藤
- 毛木通
- 毛茄
- 毛青杠
- 毛蕊老鹳草
- 毛麝香
- 毛水苏
- 毛五加皮
- 毛血藤
- 毛叶巴豆
- 毛叶巴豆树
- 毛叶白粉藤根
- 毛叶三条筋
- 毛叶柿叶
- 毛叶兔耳风
- 毛叶西香罗勒
- 毛叶小寒药
- 毛莸
- 毛毡草
- 毛枝卷柏
- 毛枝崖爬藤
- 毛枝鱼藤
- 毛轴莎草
- 茅苍术
- 茅草叶
- 帽兰
- 梅花冰片
- 美汉草
- 美花风毛菊
- 美丽风毛菊
- 美丽桐
- 美脉藁本
- 蒙古马兰
- 蒙自虎耳草
- 蒙自水芹
- 梦花根
- 迷迭香
- 糜穰
- 麋脂
- 蘼芜
- 米皮糠
- 米伞花
- 米碎木皮
- 米仔兰
- 米仔兰花
- 秘鲁香胶
- 密花美登木
- 密脉鹅掌柴
- 密毛桃叶珊瑚根
- 密毛桃叶珊瑚叶
- 密穗砖子苗
- 密陀僧
- 绵毛马兜铃
- 绵藤
- 棉花壳
- 棉花子
- 棉籽
- 棉子油
- 缅茄
- 闽粤千里光
- 明萼草
- 膜缘木香
- 磨盘草子
- 魔芋
- 茉莉
- 下一页
别名:白背木耳、白背杨、水捻子、白布荆、蔓荆实、荆子、万荆子、蔓青子
味性:苦辛,凉。
归经:肝;胃;膀胱经。
主治: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。用于风热感冒头痛,齿龈肿痛,目赤多泪,目暗不明,头晕目眩。蔓荆子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蔓荆子
- 《中药大辞典》蔓荆子
- 《中华本草》蔓荆子
- 《本草备要》蔓荆子
- 《本草便读》蔓荆子
- 《本草崇原》蔓荆子
- 《本草从新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撮要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撮要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撮要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撮要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撮要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撮要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撮要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撮要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撮要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撮要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撮要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撮要》蔓荆子
- 《本草分经》蔓荆子
- 《本草害利》蔓荆子
- 《本草经解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求真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新编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易读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易读》蔓荆子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蔓荆子
- 《本经逢原》蔓荆子
- 《得配本草》蔓荆子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蔓荆子
- 《中药炮制》蔓荆子
- 《汤液本草》蔓荆子
- 《药笼小品》蔓荆子
- 《玉楸药解》蔓荆子
- 《中药学》蔓荆子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蔓荆子
- 《顾松园医镜》蔓荆子
- 《医学入门》蔓荆子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芒草、葞、春草、菵草、石桂、红桂、鼠莽、草、石佳、红茴香、骨底搜、山木蟹、山大茴
味性:辛,温。
主治:祛风、消肿。治头风,痈肿,皮肤麻痹,瘰疬,乳痈,喉痹,疝瘕,癣疥,秃疮,风虫牙痛。莽草(图)
别名:猫屎瓜、猫儿子、都哥杆、猫瓜、鸡肠子、猫屎枫、水冬瓜、羊角立、羊角子、齿果、粘连子、猫屎包、鬼指头、小苦糖、猫屎筒
味性:甘、辛,平。
归经:归肺;肝经。
主治:祛风除湿;清肺止咳。主风湿痹痛;肛门湿烂;阴痒;肺痨咳嗽。猫儿屎
别名:水药、狗脚血竭、野麻、白花地丁、石岩酸饺草、满山红、汉荭鱼腥草、凤尾小贯众
味性:味苦;微辛;性平。
归经:肺;肝经。
主治:祛风除湿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扭挫损伤;疮疖痈肿;麻疹;子宫脱垂。猫脚印
别名:草里金钗、锁匙筒、水仙桃、针筒草、水秧草、水灯香、水香蕉、扫锅草、草龙、假黄车、假蕉
味性:味苦;微辛;性寒。
主治:清热利湿;解毒消肿。主感冒发热;小儿疳热;咽喉肿痛;口舌生疮;高血压;水肿;湿热泻痢;淋痛;白浊;带下;乳痈;疔疮肿毒;痔疮;烫火伤;毒蛇咬伤。毛草龙
别名:毛花羊桃、白毛桃、白羊桃、白藤梨、山蒲桃、毛卵、毛狗卵、白毛卵、生毛藤梨、白洋桃、白葡萄
味性:微辛,凉。
主治:清热利湿,活血消肿,解毒。治肺热失音,淋浊,带下,颜面丹毒,淋巴结炎,皮炎,痈疮肿毒。毛冬瓜
别名:鱼疔草、鸭脚板、野芹菜、山辣椒、老虎脚爪草、毛芹菜、起泡菜、水茛、毛建、毛建草、猴蒜、天灸、毛堇、自灸、鹤膝草、瞌睡草、老虎草、犬脚迹、老虎脚迹草、火筒青、辣子草、辣辣草、老虎须、千里光、老鼠脚底板、烂肺草、三脚虎、水芹菜、、扑地棕、翳子药、一包针
味性:辛;温。
归经:肝;胆;心;胃经。
主治:治疟疾,黄疸,偏头痛,胃痛,风湿关节痛,鹤膝风,痈肿,恶疮,疥癣,牙痛,火眼。毛茛(图)
别名:四季青、水辣蓼、小蓼子草、蓼子草、红蓼子、竹叶菜、小毛草、柳辣子、红梗草、细刺毛蓼、香草
味性:辛;性温。
主治:清热解毒;排脓生肌;活血;透疹。主外感发热;喉蛾;久疟;痢疾;泄泻;痈肿;疽;瘘;瘰疬溃破不敛,蛇虫咬伤;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;麻疹不诱。毛蓼
别名:麝香草、凉草、五凉草、酒子草、毛老虎、饼草、香草[广西]、辣蓟、辣鸡、五郎草、蓝花草、香草、土茵陈
味性:辛,温。
主治:祛风湿,消肿毒,行气散瘀止痛。治风湿骨痛,气滞腹痛,疮疖肿毒,皮肤湿疹,瘙痒,跌打损伤。毛麝香
别名:躲蛇生、避蛇灵、朱砂灵、躲蛇草、背蛇生、小南木香、岩蚌壳
味性:苦;微辛;微寒。
归经:肝;胃经。
主治:行气止痛;散瘀止血;清热消食。主胃炎;胃及十二指肠溃疡;胃痛;腹痛;痢疾;鼻衄;痔疮出血。毛叶小寒药
别名:龙脑、龙脑香、脑子、冰片、片脑、冰片脑、梅花脑、天然冰片、老梅片、梅片
味性:辛;苦;凉。
归经:心;肺经。
主治:开窍醒神;散热止痛;明目去翳。主中风口噤;热病神昏;惊痫痰迷;气闭耳聋;目赤翳膜;喉痹;口疮;痈肿;痔疮;蛲虫病。梅花冰片
别名:岩耳巴、反背红、红岩草、心叶蒙自虎耳草、大虎耳草
味性:微苦辛,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治中耳炎,乳腺炎,皮肤溃疡,无名肿毒,外伤出血,麻疹,高热,咳嗽,支气管炎,皮肤过敏,月经不调,产后腹痛。蒙自虎耳草
别名:蒟蒻、花杆南星、花杆莲、麻芋子、花伞把、蒻头、白蒟蒻、鬼芋、鬼头、花杯莲、茱芋、黑芋头、花便莲、虎掌、蛇头草根、蛇六谷、雷星、鬼蜡烛、蛇头子、天六谷、星芋
味性:辛,寒。
主治:消肿散结,解毒止痛。用于肿瘤,颈淋巴结结核;外用治痈疖肿毒,毒蛇咬伤。魔芋(图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