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味中药列表/13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尖尾风

别名:尖尾峰、起疯晒、赶风晒、赶风帅、赤药子、赶风柴、大风药、尖尾枫、雪突、牛舌癀、黑节风、握手风、粘搦风、穿骨风、大风叶、廉鱼风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,活血消毒。治风湿骨痛,风寒咳嗽,寒积腹痛,无名肿毒,跌打损伤。尖尾风

尖尾风根

味性:辛苦;温。

归经:肺;心经。

主治:祛风活血。治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尖尾风根

尖叶川黄瑞木

味性:辛;微温。

主治:祛风解表;行气止痛。主风寒感冒;头痛;胃痛。尖叶川黄瑞木

别名:蚂蚱草、接骨草、大响铃草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散寒解表,接骨,利水。主治风寒感冒,风湿麻木,骨折,水肿。

菅茅根

别名:蚂蚱草根、菅根、地筋、土筋

味性:味辛;甘;性温。

归经:肺;肝;肾;膀胱经。

主治:解表散寒,祛风湿,利小便。治风寒感冒,风湿麻木,淋病,水肿。菅茅根

剪草

别名:翦草、四块瓦、土细辛、四叶对、银线草、四对草

味性:辛;苦;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活血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疮疖癣疥;毒蛇咬伤。剪草

剪刀草

别名:塔花、玉如意、山薄荷、土薄荷、野薄荷、野仙人草、小叶仙人草、节节花、野香草

味性:苦辛,凉。

主治:祛风清热,散瘀消肿。治感冒头痛,菌痢,肠炎,乳痈,疔疮,跌打损伤,血崩,荨麻疹。剪刀草

见风消

别名:鸡婆子、长叶见风消、小鸡条、香叶子树、炸死枫、冬不落叶、细叶见风消、正见风消、见肿消、五雷消、雷公条、雷公杆

味性:辛;温。

主治:祛风;除湿;行气散寒;解毒消肿。主风寒感冒;头痛;风湿痹痛;四肢麻木;痢疾;肠炎;跌打损伤;疮疡肿毒;荨麻疹;淋巴结结核。见风消

见血飞

别名:散血飞、黄椒、刺三加、红三百棒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肝;肺经。

主治:祛风散寒,活血舒筋,镇痛。治风寒咳嗽,风湿麻木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,大便秘结。见血飞

见血封口

别名:竹叶兰、岩七、白跌打、石枫丹、柄叶竹根七

味性:辛、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止痛。用于感冒,咽喉炎,扁桃体炎,支气管炎,牙痛,胃痛,胃出血,膀胱炎;外用治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。见血封口

建兰根

别名:土续断、兰根)、兰花根

味性:辛,平。

主治:顺气,和血,利湿,消肿。治咳嗽吐血,肠风,血崩,淋病,白浊,白带,跌打损伤,痈肿。建兰根

建兰花

味性:味辛,平。

归经:入心、脾、肺三经。

主治:理气,宽中,明目。治久咳,胸闷,腹泻,青盲内障。建兰花

建兰叶

味性:味辛,平。

归经:入心、脾、肺三经。

主治:清热,凉血,理气,利湿。治咳嗽,肺痈,吐血,咯血,白浊,白带,疮毒,疔肿。建兰叶

建砂仁

别名:土砂仁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温中散寒;行气调中。主脘腹胀痛;呕吐泄泻;食欲不振。建砂仁

剑麻
剑麻

别名:菠萝麻

味性:甘;辛;凉。

主治:清凉散毒,排脓。鲜叶捣敷治痈肿疮疡。剑麻

渐尖叶独活

别名:牛尾独活

味性:辛苦;微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通络止痛。主风寒湿痹;腰膝痛;少阴伏风头痛。渐尖叶独活

箭刀草

别名:箭子草、紫威灵、白脚威灵仙、紫花地丁、黑继参

味性:味苦;辛;性微寒。

主治:健脾消食;除湿;止痛。主消化不良风;风湿关节痛;偏头痛;疮疖。箭刀草

箭杆风

别名:山姜、九姜连、华良姜、假砂仁、小发散、行杆、竹节风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除湿消肿,行气止痛。治风湿痹痛,胃痛,跌打损伤。箭杆风

江南地不容

别名:金线吊乌

味性:辛;微寒。

归经:脾;胃;肝经。

主治:理气止痛。主脘腹胀痛。江南地不容

姜花果实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温中散寒;止痛。主寒湿郁滞;脘腹胀痛。姜花果实

姜黄草

别名:黄姜、老虎姜、猴节莲

味性:微辛;微辛;平。

主治:理气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胃气痛;吐泻腹痛;跌打劳伤;疮疡肿毒毒蛇咬伤。姜黄草

姜皮

别名:生姜皮、生姜衣

味性:辛,凉。

归经:入牌、肺二经。

主治:行水,消肿。治水肿胀满。姜皮

姜三七

别名:三七姜、姜叶三七、土田七、竹叶三七、姜七、石竹花、岩白姜、土山柰、水马鞭、岩笔叶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心;肺经。

主治:止血消肿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吐血,衄血子宫功能性出血,外伤出血。姜三七

姜炭
姜炭

味性:味苦;辛;涩;性温。

归经:脾;肝;肾经。

主治:温经止血;温脾止泻。主虚寒性吐血;便血;崩漏;阳虚泄泻。姜炭

姜味草
姜味草

别名:小香草、小姜草、小香薷、地生姜、柏枝草、香草、灵芝草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温中,理气,止痛。治吐逆,噎膈,胃痛,腹痛,寒疝疼痛。姜味草

姜叶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活血散结。主症积;扑损瘀血。姜叶

姜叶三七

别名:姜七、内消子、土三七、打不死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活血散瘀,消肿止痛。姜叶三七

僵蛹
僵蛹

味性:味咸;辛;性平。

归经:肝;肺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镇惊;化痰止咳;消肿散结。主高热惊风;痉挛抽搐;癫痫;急性喉炎;肋腺炎;急、慢性支气管炎;荨麻疹;高脂血症。僵蛹

降香
降香降香

别名:降真香、紫降香、花梨母、紫藤香、降真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归肝、脾经。

主治:活血散瘀,止血定痛,降气,辟秽。主胸胁疼痛,跌打损伤,创伤出血,以及寒疝疼痛或秽浊内阻之呕吐腹痛。降香(图)

绛梨木

别名:叫梨子、乌槎子、绛耳木、叫铃子、牛筋刺、鹿角刺、乌苕子刺、黑龙须

味性:苦、辛,平。

主治:消食顺气,活血祛瘀。用于食积腹胀,食欲不振,胃痛,嗳气,跌打损伤,痛经。绛梨木

椒蒿

别名:灰蒿、蛇蒿
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;宣肺止咳。主风寒感冒;咳嗽气喘。椒蒿

椒目
椒目

别名:川椒目

味性:苦辛,寒。

归经:脾;膀胱经。

主治:利水消肿;祛痰平喘。主水肿胀满;哮喘。椒目

焦槟榔
焦槟榔焦槟榔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归经:归胃、大肠经。

主治:消食导滞。用于食积不消,泻痢后重。焦槟榔

角花翠雀

别名:虎耳兰

味性:辛,热。

主治:镇痛。用于跌打肿痛。角花翠雀

叫姑姑

别名:莎鸡、纺织娘、叫哥哥、大蟋蟀、叫耳哥

味性:味辛;性凉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定惊止搐。主小儿惊风抽搐。叫姑姑

接骨风

别名:冷水花、红草

味性:微辛、涩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疮疖;跌打肿痛;骨折;烧烫伤。接骨风

接骨木花
接骨木花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发汗利尿。主感冒;小便不利。接骨木花

接骨木叶

味性:味辛;苦;性平。

主治:活血,行瘀,止痛。治跌打骨折,风湿痹痛,筋骨疼痛。接骨木叶

接骨仙桃

别名:接骨仙桃草、八卦仙桃、蟠桃草、夺命丹、活血丹、英桃草、蚁公草、本地老鸦草、蚊母草、小头草、无风自动草、活血接骨丹、接骨草

味性:味辛,性凉。

归经:入肺经。

主治:活血,止血,清肺热,和肝胃。治跌打损伤,咳嗽痰中带血,吐血,鼻衄,咽喉肿痛,肝胃气痛,疝痛,痛经。接骨仙桃

接骨紫菀

别名:接骨草、线纹紫菀

味性:辛、微苦,微温。

主治:活血散瘀,消肿止痛。;跌打损伤,骨折:鲜全草捣烂外敷,或用全草研粉调酒炒热外敷。;风湿痹痛:全草1~2两,水煎外洗。接骨紫菀

接筋草

别名:被单草、大鹅肠草、白老鸦肠、抽筋草、白筋骨草

味性:辛,凉。

主治:利湿,活血止痛。用于黄疸型肝炎,浮肿,白带,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疼痛;外用治骨折,疮疖。接筋草

接气草

别名:召叶细辛、马蹄香、毛乌金、乌金七、花脸细辛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肺;胃经。

主治:祛风散寒;温肺化痰;止痛。主风寒头痛;痰饮咳喘;胃寒痛;腹痛;齿痛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。接气草

节节茶

别名:石风节、九节风、石节风、野珠兰

味性:辛;微苦;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;通经活络;止血。主风寒感冒;头痛;风湿痹痛;肢体麻木;损伤骨析;产后流血。节节茶

羯布罗香

味性:辛;苦;凉。

归经:心;肝;肺经。

主治:开窍醒神;散热止痛。主中风口噤;热病神昏;惊痫痰迷;气闭耳聋;目赤翳障;口疮;喉痹;疮疡。羯布罗香

芥菜
芥菜

别名:芥、大芥、雪里蕻、皱叶芥、黄芥、霜不老、冲菜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肺;肝;肾;胃经。

主治:宣肺豁痰,温中利气。治寒饮内盛,咳嗽痰滞,胸膈满闷。芥菜

芥蓝
芥蓝

别名:芥蓝菜、芥兰

味性:味甘;辛;性凉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解毒利咽;顺气化痰;平喘。主风热感冒;咽喉痛;气喘;并能预防白喉。芥蓝

芥子
芥子

别名:白芥子、黄芥子、芥菜子、青菜子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归肺经。

主治:温肺豁痰利气,散结通络止痛。用于寒痰喘咳,胸胁胀痛,痰滞经络,关节麻木、疼痛,痰湿流注,阴疽肿毒。芥子(图)

金背枇杷叶

别名:光背杜鹃、野枇杷

味性:辛;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肺;止咳化痰。主咳嗽气喘;痰多色黄。金背枇杷叶

金边龙舌兰
金边龙舌兰

别名:金边兰、割舌兰、金边假菠萝、金边菠萝麻、金边百年兰、金边莲、龙舌兰、黄边龙舌兰

味性:辛,平。

主治:润肺,化痰,止咳。治虚劳咳嗽,吐血,哮喘。金边龙舌兰

金钗
金钗

味性: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;活血;行气;止痛。主风湿痛;头痛;牙痛;腹痛;疝痛;皮肤瘙痒;跌打损伤。金钗

金慈姑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活血止痛;解毒;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胃脘痛;腹痛泄泻跌打损伤;骨折;疮疖肿毒;毒蛇咬伤;外伤出血。金慈姑

金耳环
金耳环

别名:土细辛、一块瓦、长花轴细辛、大叶细辛、大叶山茨菇、小洋紫苏、盆上金耳环、龙须草、马蹄细辛、小犁头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肺;肝;脾;胃经。

主治:散寒,止咳。平喘,止痛。治风寒咳嗽,哮喘,腹中寒痛,龋齿痛,跌打损伤。金耳环

金刚刺
金刚刺

别名:金刚藤

味性:味苦辛,性平。

主治:除风湿,活血,解毒,镇惊息风,抗癌。治风湿腰腿痛,小儿惊风,肠炎,疮疖,瘰疬,癌肿。金刚刺

金刚大
金刚大

味性:辛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止痛。主咽喉肿痛;毒蛇咬伤;跌打损伤。金刚大

金刚散

别名:红十字创粉、大接骨丹、见肿消、红赤葛、红内消、赤葛、赤木通、野蒲桃根、五爪金、野葡萄根、玉葡萄根、枪花药、五爪龙、破石珠、红母猪藤、飞蜈蚣藤、乌血藤、三叶藤、红狗杨

味性:辛,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活络,消肿解毒,止血生肌。治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骨折,痈肿疔疮。金刚散

金刚藤

别名:菝葜

味性:性温,味微辛。

主治:祛风,活血,解毒。治风湿腰腿痛,跌打损伤,瘰疬。金刚藤

金鸡脚
金鸡脚

别名:鹅掌金星草、鸭脚草、鸭脚掌、鸭脚香、三角风、鸡脚叉、三叉剑、七星草、辟瘟草、鸭脚金星草、独脚金鸡、猪蹄叉、乌毛丁、鸭脚珠、鸭脚伸筋、三叉风、盐桃草、鸭掌香、鸭掌星、鸭胶掌、鸭胶草、双凤尾草、三角枫、鸟见飞、金星鸡脚草、三滴血、三叉虎、鸡脚七

味性:苦、微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驱风镇惊;利水通淋。主外感热病;肺热咳嗽;咽喉肿痛;小儿惊风;痈肿疮毒;蛇虫咬伤;水火烫伤;痢疾;泄泻;小便淋浊。金鸡脚

金鸡勒

别名:金鸡纳、金鸡纳皮

味性:味微辛。

归经:归肝;胆经。

主治:疟疾;外感高热;醉酒。金鸡勒

金剪刀草

别名:河边威灵仙、铜脚威灵仙

味性:辛、咸、微苦,温。

主治:抗癌,祛风湿,解毒消肿。外用治脑瘤,深部脓肿,风湿性关节炎。金剪刀草

金橘(图)

别名:金枣、牛奶橘、卢橘、山橘

味性:辛甘,温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理气,解郁,化痰,醒酒。治胸闷郁结,伤酒口渴,食滞胃呆。金橘

金橘核

别名:金橘子

味性:酸、辛、平。

归经:入肝、肺二经。

主治:治目疾、喉痹,消瘰疬结核。(性味以下出《本草再新》)。金橘核

金橘露

味性:甘;辛;微苦;温。

主治:舒肝理气;化痰和中。主气滞胃痛;食积呕吐;咳嗽痰多。金橘露

金橘叶

味性:味辛苦,性微寒。

归经:肝;脾;肺经。

主治:舒肝解郁;理气散结。主噎膈;瘰疬;乳房结块;乳腺炎。金橘叶

金毛七

别名:红升麻、铁杆升麻、多花落新妇、小牛胃花

味性:味辛微涩,性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解表;镇痛。主伤风感冒;头痛;偏头痛。金毛七

金纳香

别名:牛虱子、狗屁藤、小桦叶、梗麻、毛葱根、细心麻粟、毛葱叶、小狗核桃

味性:辛、甘,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活血行气;散瘀消肿。主有经不调;症积疼痛;跌打损伤。金纳香

金牛草

别名:小兰膏、细叶金不换、细金草、小金不换、细金牛草、七寸金、小金牛草

味性:辛,平。

主治:治霍乱吐泻,理内伤咳嗽。金牛草

金牛七

别名:火烟子、千锤打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止痛,散瘀消肿。用于跌打损伤,风湿性关节炎;外用治痈疖肿毒。茎、叶捣烂,投入厕所中可杀蛆。金牛七

金纽子

别名:护心草

味性:微苦辛,平。

主治:治妇女月经痛,刀伤出血,气滞肚痛,风湿骨痛。金纽子

金钱草
金钱草金钱草

别名:大金钱草、对座草、路边黄、遍地黄、铜钱草、一串钱、寸骨七、遍地香、地钱几、钹儿草、连钱草、白耳草、乳香藤、九里香、半池莲、千年冷、遍地金钱、金钱艾、马蹄草、透骨消、透骨风、过墙风、巡骨风、蛮子草、胡薄荷、穿墙草、团经药、风草、肺风草、金钱薄荷、十八块草、江苏金钱草、神仙对坐草、地蜈蚣、蜈蚣草、野花生、仙人对坐草、四川大金钱草、对坐草、临时救、黄疸草、一面锣、金钱肺筋草、藤藤侧耳根、白侧耳根、铜钱花、水侧耳根、大连钱草、黄花过路草、龙鳞片、真金草、走游草、铺地莲莲

味性:苦辛,凉。

归经:肝;胆;肾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利湿热,通淋,消肿。用于热淋,沙淋,尿涩作痛,黄疸尿赤,痈肿疔疮,毒蛇咬伤;肝胆结石,尿路结石。金钱草(图)

金荞麦
金荞麦金荞麦

别名:野荞麦、荞麦三七、金锁银开、赤地利、赤薛荔、天荞麦根、开金锁、贼骨头、透骨消、苦荞头、铁石子、野荞子、蓝养头、野荞麦根、苦养麦根、荞当归、铁拳头

味性:微辛、涩,凉。

归经:归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排脓祛瘀。用于肺脓疡,麻疹肺炎,扁桃体周围脓肿。金荞麦

金荞麦茎叶

味性:苦;辛;性凉。

归经:肺;脾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健脾利湿;祛风通络。主肺痈;咽喉肿痛;肝炎腹胀;消化不良;痢疾;痛疽肿毒;瘰疬;蛇虫咬伤;风湿痹痛;头风痛。金荞麦茎叶

金雀根

别名:白心皮、阳雀花根、板参、土黄芪、野黄芪

味性:苦辛,平。

归经:入肺、脾二经。

主治:清肺益脾,活血通脉。治虚损劳热、咳嗽,高血压,妇女白带、血崩,关节痛风,跌打损伤。金雀根

金雀马尾参

别名:太子参

味性:辛;性微温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杀虫。主癞疮;疥癣。金雀马尾参

金狮藤

别名:香里藤、香里陈、青香藤、金腰带[福建]、香藤、藤薯、痧药草、南木香、熏鼓藤

味性:苦;辛;微寒。

归经:肝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收敛镇痛。用于中暑腹痛,胃痛,腹痛下痢,风湿关节痛,毒蛇咬伤,高血压病,皮肤湿疹。金狮藤

金丝矮陀陀

别名:千年矮、三角咪、腋花三角味、粉蕊黄杨、草本叶上草、黄岑矮陀陀、奶近药、山板凳、矮陀陀、金丝矮陀、白金三角咪、小清喉、破墙风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疏风除湿,舒筋活络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肢体麻木,跌打损伤。金丝矮陀陀

金丝木通

别名:山棉花、风藤草、紫木通、野木通、金毛木通、铁脚威灵

味性:微温,苦辛。

归经:归肝;肾;膀胱经。

主治:舒筋活络,消炎利尿。治风湿关节炎,腰腿痛,肾炎水肿,尿路感染,膀胱炎,尿道炎。金丝木通

金铁锁
金铁锁原生态金铁锁金铁锁

别名:独钉子、独定子、昆明沙参、金丝矮陀陀、对叶七、白马分鬃、独鹿角姜、百步穿杨、穿石甲、蜈蚣七[云南]、独丁子、土人参、夷方草、金丝矮坨坨、蜈蚣七、麻参、夜翻草、独根、白暗消、小麻药、独脚暗消、小马桑、巴地蜈蚣、安石甲、爬地蜈蚣、异翻叶、铃地草根、象牙七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除风湿,定痛,止血,祛瘀。治风湿痹痛,胃痛,创伤出血,跌打损伤。金铁锁(图)

金挖耳

别名:挖耳草、朴地菊、劳伤草、野烟、铁抓子草、野向日葵、铁骨消、翻天印、倒盖菊、山烟筒头、耳瓢草

味性:苦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感冒,头风,泄泻,咽喉肿痛,赤眼,痈肿疮毒,痔核出血。金挖耳

金挖耳根

别名:野烟头

味性:味微苦;辛;性平。

主治:治产后血气痛,水泻腹痛,牙痛,乳蛾。金挖耳根

金线草
金线草

别名:毛蓼、山蓼、一串红、铁拳头、红花铁菱角、蓼子七、鸡心七、九龙盘、重阳柳、蟹壳草、白马鞭、人字草、九盘龙、野蓼、毛血草、化血七、大蓼子、九节风、大叶辣蓼

味性:辛,凉。

主治:凉血止血,祛瘀止痛。用于吐血,肺结核咯血,子宫出血,淋巴结结核,胃痛,痢疾,跌打损伤,骨折,风湿痹痛,腰痛。金线草

金腰带

别名:金丝带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补肝益肾;明目;止血;利湿解毒。。主视物模糊;腰膝疼痛;吐血;崩漏;黄疸;疮癣。金腰带

金腰箭
金腰箭

别名:苞壳菊、苦草、水慈姑、猪毛草

味性:微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透疹;解毒消肿。主感冒发热;癍疹;疮痈肿毒。金腰箭

金叶子
金叶子

别名:狗脚草、疯姑娘、补骨灵、麻虱子、马虱子、劳伤叶、云南假木荷、云南克檑木、马虱子草、云南克擂木

味性:辛、涩,温。

主治:祛风活血;通络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半身下遂;跌打损伤。金叶子

筋骨散

别名:接骨散

味性:苦、微辛,微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通脉;止痛;止血。主风寒湿痹;筋骨酸痛;胃痛吐血;脉管炎。筋骨散

筋藤

别名:三托藤、坎香藤、香藤、藤满山香、九牛藤、骚羊果

味性:辛;微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腰痛;胃痛。筋藤

堇宝莲叶

味性:味苦;辛;性凉。

归经:归大肠经。

主治:解毒杀虫止痒。主痢疾;疮肿;湿疹瘙痒。堇宝莲叶

锦鸡儿

别名:金雀花、大绣花针、土黄芪[江西、江苏、浙江]、粘粘袜、酱瓣子、黄雀梅、阳雀花、黄棘

味性:根:甘、微辛,平;花:甘,温。

主治:根:滋补强壮,活血调经,祛风利湿。用于高血压病,头昏头晕,耳鸣眼花,体弱乏力,月经不调,白带,乳汁不足,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。;花:祛风活血,止咳化痰。用于头晕耳鸣,肺虚咳嗽,小儿消化不良。锦鸡儿

锦线镖

别名:锦标草、金线镖、银叶委陵菜、红地榆[四川盐源]

味性:辛、苦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治肠痈,风热声哑,痢疾。锦线镖

锦香草

别名:白毛虎舌毡、老虎耳、石用、大虎耳草、山霸王

味性:味苦;辛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凉血;利湿。主热毒血痢;湿热带下;月经不调;血热崩漏;肠热痔血;小儿阴囊肿大。锦香草

劲直蒿

别名:茵陈蒿

味性:味苦;微辛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。主肝炎;胆囊炎;气管炎。劲直蒿

荆三棱
荆三棱

别名:泡三棱、三棱草、京三棱、草三棱、鸡爪棱、黑三棱、石三棱

味性:辛、苦,平。

归经:归肝、脾经。

主治: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用于症瘕痞块,瘀血经闭,食积胀痛。荆三棱(图)

井边草

别名:黑枸杞、凤尾草、井口边草

味性:辛;微苦;凉。

归经:肝;大肠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活血消肿。主痢疾;腹泻;水肿;肝炎;胆囊炎;喉痹;泌尿系感染;痈肿疮毒;风湿痹痛;跌打肿痛;骨折。井边草

井边茜

别名:小凤尾草、小凤尾、三叉草

味性:甘、苦、微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尿。用于黄疸型肝炎,痢疾,乳腺炎,小便不利。井边茜

镜面草
镜面草

别名:翠屏草、象耳朵草、岩金花、紫常绿、镜面叶、跌打散

味性:微苦;辛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祛瘀消肿。主丹毒;骨折。镜面草

九翅豆蔻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温中止痛;开胃消食。主脘腹冷痛;腹胀;不思饮食;嗳腐吞酸。九翅豆蔻

九牯牛

别名:黑酸杆、地柏、蓼草、羊耳朵、酸兰

味性:辛、微甘,温。

主治:活血;调经;止痛。主月经不调;小腹胀痛;痨伤。九牯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