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味中药列表/27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虾须豆

别名:土甘草、野京豆、勒勒叶、水罗伞、大罗伞、五郎伞

味性:甘;平;辛。

归经:心;肺经。

主治:活血通络;消肿止痛;化痰止咳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痈疮肿痛;咳嗽。虾须豆

狭萼半边莲

别名:大种半边莲、野烟叶、大号半边莲、山梗菜

味性:味辛;性平。

归经:归肺;肾经。

主治:宣肺化痰;清热解毒;利尿消肿。主咳嗽痰多;水肿;乳蛾;痈肿疔疮;毒蛇咬伤;蜂螯。狭萼半边莲

狭头橐吾

别名:山紫菀

味性:味苦;辛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;解毒;散结;利尿。主乳痈;水肿;瘰疬;河豚鱼中毒。狭头橐吾

狭叶败酱

别名:白升麻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散寒,燥湿。治风寒感冒,疟疾,肠炎。狭叶败酱

狭叶当归

别名:水大活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消肿止痛。主风寒感冒;头痛鼻塞;鼻渊;牙龈肿痛;疮肿;带下。狭叶当归

狭叶荨麻

别名:螫麻子、小荨麻、哈拉海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定惊,消食通便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产后抽风,小儿惊风,小儿麻痹后遗症,高血压,消化不良,大便不通;外用治荨麻疹初起,蛇咬伤。狭叶荨麻

狭叶山胡椒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行气,祛风,消肿。治腹痛,风湿骨痛,痈肿,疥癣。狭叶山胡椒

狭叶桃叶珊瑚

别名:五爪金龙

味性:味微辛;性平。

主治:强筋壮骨;活血止痛。主劳伤腰痛;筋骨酸软;跌打瘀肿;骨折。狭叶桃叶珊瑚

夏枯草
夏枯草

别名:棒槌草、铁色草、大头花、夏枯头、夕句、乃东、燕面、麦穗夏枯草、麦夏枯、铁线夏枯、棒柱头花、灯笼头、羊肠菜、榔头草、白花草、胀饱草、干叶叶、锣锤草、东风、牛枯草、地枯牛、广谷草、六月干、棒头柱、牛牯草、灯笼草、古牛草、牛佤头、丝线吊铜钟

味性:苦辛,寒。

归经:归肝;胆经。

主治:清肝明目;散结解毒。主目亦羞明;目珠疼痛;头痛眩晕;耳鸣;瘰疬;瘿瘤;乳痈;痄腮;痈疖肿毒;急、慢性肝炎;高血压病。夏枯草(图)

夏蜡梅

别名:牡丹木、大叶柴

味性:苦;辛;性温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行气止疼。主胃气痛。夏蜡梅

夏天无
夏天无原生态夏天无夏天无

别名:伏地延胡索、无柄紫堇、一粒金丹、洞里神仙、野延胡、飞来牡丹、落水珠

味性:苦;辛;凉。

归经:归肝经。

主治:活血通络,行气止痛。用于中风偏瘫,跌扑损伤,风湿性关节炎,坐骨神经痛。夏天无

仙半夏

味性:苦辛,温。

主治:清痰开郁,行气理痹。痰疾中风不语,研七八粒,同井华水送下,以手摩运腹上。仙半夏

仙鹤草
仙鹤草仙鹤草

别名:龙芽草、脱力草、狼牙草、金顶龙牙、黄龙尾、毛脚茵、龙牙草、施州龙牙草、瓜香草、铁胡蜂、金顶龙芽、老鹳嘴、子母草、黄龙牙、草龙牙、地椒、黄花草、蛇疙瘩、龙头草、寸八节、过路黄、毛脚鸡、杰里花、线麻子花、刀口药、大毛药、地仙草、蛇倒退、路边鸡、毛将军、鸡爪沙、路边黄、五蹄风、牛头草、鹤草芽、泻痢草、黄花仔、异风颈草、子不离母、父子草、毛鸡草、群兰败毒草、止血草黄龙牙

味性:苦辛,平。

归经:归心、肝经。

主治:止血,健胃。治咯血,吐血,尿血,便血,赤白痢疾,崩漏带下,劳伤脱力,痈肿,跌打、创伤出血。仙鹤草(图)

纤齿卫矛

味性:辛;凉。

主治:祛瘀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跌打损伤;痈肿疮毒。纤齿卫矛

纤冠藤

别名:大防己、入的龙、羊乳藤、细羊角、睡地金牛、双飞蝴蝶、牛奶树、大防已、人地龙

味性:味甘;微辛;性微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活血通络;通乳。主腰肌劳损;关节疼痛;乳汁不下;子宫下垂。纤冠藤

纤花耳草

别名:虾子草、鸡口舌

味性:苦、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癌症,阑尾炎,痢疾;外用治跌打损伤,蛇咬伤。纤花耳草

纤花千金藤

别名:金钱暗消、藤子暗消、铜钱暗消、一文钱、小黑藤

味性:苦、辛,平。

主治:解表,健胃,止痛,消炎。用于感冒,口腔炎,喉炎,胃痛,哮喘。纤花千金藤

咸酸蔃

别名:丧间、入地龙、酸味蔃、水林果、枪子果、蓑衣果、早禾藤、牛皮蕊、牛尾藤、小种南藤、羊公板仔、碎米果、黑头果

味性:辛;酸;性平。

主治:治妇女经闭,小儿头疮,跌打损伤。咸酸蔃

咸虾花

别名:大叶咸虾花、狗仔菜、万重花、狗狗木根、狗仔花、鲫鱼草、牛鞭子草、晴蜓饭、蜂仔草

味性:味苦;辛;性平。

主治:治风热感冒,疟疾,热泻,肝阳头痛。咸虾花

显脉香茶菜

别名:大叶蛇总管、蓝花柴胡、脉叶香茶菜

味性:微辛、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解毒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,毒蛇咬伤;外用治烧烫伤,毒蛇咬伤,脓疱疮,湿疹,皮肤搔痒。显脉香茶菜

线叶金鸡菊

别名:大金鸡菊、剑叶波斯菊、除虫菊

味性:辛,平。

主治:解热毒;消痈肿。主疮疡肿毒。线叶金鸡菊

腺花香茶菜

别名:食疙瘩、铁石元、路边金、水龙胆草、大钮子七[云南丽江]

味性:辛,涩。

主治:健脾利湿,镇吐理气。主治上吐下泻,食欲饱胀,痢疾。腺花香茶菜

相思子
相思子

别名:相思豆、红豆、黑头小鸡、鸡母珠[台湾]、土甘草[广西]、云南豆子、红漆豆、鸡母珠、难丹真珠、八重山珊瑚、观音子、鬼眼子、鸳鸯豆、土甘草豆、郎君豆、郎君子、美人豆

味性:辛苦,平。

归经:心;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怯痰,杀虫。。主痛疮,腮腺炎,疥癣,风湿骨痛。相思子(图)

香阿魏

别名:类阿魏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健胃消积;散寒止痛。主食积;消化不良;脘胁冷痛;风湿关节痛。香阿魏

香艾

别名:山风风
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;除湿;止痒;止血。主风寒湿痹;关节疼痛;风疹;湿疹;皮肤瘙痒;外伤出血。香艾

香草仔

别名:香毛草、小香草、唐古特缬草

味性:甘、微辛、苦,平。

主治:止血,止咳,止痛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,产后阴道出血,胃出血,肺出血,鼻出血,咳嗽,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痛。香草仔

香茶菜
香茶菜

别名:蛇总管[广西]、蛇通管、小叶蛇总管、母猪花头、铁棱角[浙江]、铁角棱、棱角三七、铁钉角、铁秤锤、铁生姜、盘龙七[云南]、倒根野苏、山苏子、野苏子、回菜花、蛇总管、山薄荷、盘龙七

味性:辛、苦,凉。

归经:归肝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消肿。用于毒蛇咬伤,跌打肿痛,筋骨酸痛,疮疡。香茶菜

香椿子

别名:椿树子、椿芽树花、椿花、春尖花、香椿铃、香铃子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肝;肺经。

主治:祛风;散寒;止痛。主外感风寒;风湿痹痛;胃痛;疝气痛;痢疾。香椿子

香豆蔻

别名:嘎哥拉、尼泊尔豆蔻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归经:肺;肝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散寒行气,健胃消食。主脘腹胀痛;食积不化;肺寒咳嗽。香豆蔻

香根芹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散寒发表,止痛。主治风寒感冒,头顶痛,周身疼痛等症。香根芹

香桂皮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归经:胃;脾;肝经。

主治:温中散寒;理气止痛;活血通脉。主胃寒疼痛;胸满腹痛;呕吐泄泻;疝气疼痛;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;血痢肠风。香桂皮

香果树

别名:大猫舌、紫油厚朴、叶上花、小冬瓜

味性:辛;甘;微温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湿中和胃;降逆止呕。主反胃;呕吐;呃逆。香果树

香花菜

别名:绿薄荷、青薄荷

味性:辛甘,温。

主治:疏风,理气,止痛。治感冒,咳嗽,头疼,脘腹胀痛,痛经。香花菜

香槐

别名:山荆、香近豆、四季豆

味性:辛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止痛。主关节疼痛。香槐

香加皮
香加皮原生态香加皮香加皮

别名:北五加皮、羊奶藤、羊桃梢、羊奶子、杠柳皮、臭五加、山五加皮、香五加皮、、五加皮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归经:肝;肾;心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强筋骨。用于风寒湿痹,腰膝酸软,心悸气短,下肢浮肿。香加皮

香胶木叶

味性:辛;性平。

主治:祛瘀止血。主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。香胶木叶

香堇菜

味性:味辛、微苦、性凉。

主治:疏风清热;止咳祛痰;镇静;止泻。主伤风咳嗽;百日咳;癔病;失眠;腹泻;痢疾。香堇菜

香菊

别名:玉芙蓉、白艾、白香菊

味性:辛苦,微温。

主治:治风寒感冒,痈疽,疔疮。香菊

香蓼

别名:水毛蓼、红杆蓼

味性:辛;性平。

主治:理气除湿;健胃消食。主胃气痛;消化不良;小儿疳积;风湿疼痛。香蓼

香毛草

别名:香草仔、小香草

味性:味甘;微辛;性平。

主治:止咳;止血;散瘀;止痛。主咳嗽;咳血;吐血;衄血;崩漏下血;风湿痹痛;骨折。香毛草

香茅

别名:柠檬茅、香巴茅、风茅、大风茅、柠檬草、茅草茶、姜巴茅、姜草、香茅草、风茅草、姜巴草、茅香、香麻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疏风解表,祛瘀通络。治感冒头痛,胃痛,泄泻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香茅

香面叶

别名:黄脉山胡椒、毛叶三条筋、香油树、假桂皮

味性:微甘、辛,温。

主治:止血生肌,理气止痛。主治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,胸痛,咳嗽。香面叶

香青

别名:五花草、翅茎香青、午香草、通肠香、萩、籁箫、白冷风、白四轮风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解表祛风,消炎止痛,镇咳平喘。;感冒头痛,咳嗽慢性气管炎:全草3钱,水煎服。;急性胃肠炎,痢疾:鲜叶适量,捣烂取汁,开水冲服,或用全草3钱水煎服,但不宜久煎。香青

香青兰

别名:青兰、摩眼子、枝子花、山薄荷、炒面花、山香、毕日阳古、白赖洋古[蒙古]

味性:辛、苦,凉。

主治:清肺解表,凉肝止血。用于感冒,头痛,喉痛,气管炎哮喘,黄疸,吐血,衄血,痢疾,心脏病,神经衰弱,狂犬咬伤。香青兰

香茹
香茹

别名:矮鬼针草、鹿角草

味性:微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。治中暑吐泻,痢疾,湿热浮肿,齿龈炎,背痛,带状疱疹。香茹

香苏草

别名:野巴子、野拔子、野香苏、小铁苏、扫把茶、草拔子、香芝麻蒿、皱叶香薷

味性:辛,凉。

主治:疏风解表,利湿。用于感冒,头痛,消化不良,急性胃肠炎,痢疾。香苏草

香血藤

别名:红血藤、淀淀藤、过山龙

味性: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性关节炎。香血藤

香叶
香叶

别名:香艾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行气止痛;杀虫。主风湿痹痛;疝气;阴囊湿疹;疥癣。香叶

香叶根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胃;肝经。

主治:行气温中。主胃脘疼痛;消化不良。香叶根

香叶树

别名:冷青子、千金树、上冬青、小粘叶、臭油果、千年树、土冬青、香油果、红果叶、红木姜、万年青、亮叶子树、亮叶香、香果树、山胡椒、糯叶树、细叶假樟、千斤香、野木姜子、香叶子、大香叶、疔疮树

味性:涩;微辛;性微寒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解毒消肿;散瘀止痛;。主跌打肿痛;外伤出血;疮痈疖肿。香叶树

香叶天竹葵

别名:香艾、香叶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全草治风湿,叶治疝气。香叶天竹葵

香叶子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温中行气;祛风散寒。主风寒感冒;胃脘疼痛;消化不良;风湿痹痛。香叶子

香芋

别名:团芋、湾洪

味性:性温,味辛。

主治:舒筋络,祛风湿,止痛,消炎散肿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,风湿性腰腿痛,类风湿性关节炎,胃痛,胃肠炎,痧症。香芋

香橼
香橼香橼

别名:枸橼、钩缘干、香泡树、香橼柑枸橼、香圆

味性:辛苦酸,温。

归经:肝;肺;脾经。

主治:理气降逆;宽胸化痰。主胸腹满闷;胁肋胀痛;咳嗽痰多。香橼(图)

香樟

别名:樟木树

味性:微辛,温。

主治:温中散寒,消食化滞。治胃肠炎,胃寒腹痛,消化不良,百日咳,痢疾。香樟

香樟根

别名:香通、走马胎、樟脑树根、土沉香、山沉香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理气活血,除风湿。治上吐下泻,心腹胀痛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疥癣瘙痒。香樟根

香樟果

味性:微辛,温。

主治:解表退热。治高热感冒,麻疹,百日咳,痢疾。香樟果

香樟叶

味性:微辛,温。

主治:止血。研末敷治外伤出血。香樟叶

响铃豆

别名:黄花地丁、小响铃、马口铃

味性:苦、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止咳平喘,截疟。用于尿道炎,膀胱炎,肝炎,胃肠炎,痢疾,支气管炎,肺炎,哮喘,疟疾;外用治痈肿疮毒,乳腺炎。响铃豆

象头花

别名:红南星、母猪半夏、大半夏、独叶半夏、小独脚莲、岩芋、红半夏、山半夏、狗爪南星、岩半夏、野芋头、南星、野磨芋、三不跳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散瘀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食积胃痛;乳痈;瘰疬;无名肿毒;毒蛇咬伤。象头花

小白撑

别名:黄蜡一枝蒿、泡叶乌头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散寒,活络止痛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腰肌劳损,软组织挫伤,关节扭伤,肋间神经痛。小白撑

小白蒿

别名:冷蒿、白蒿、小艾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燥湿,杀虫。用于胆囊炎,驱蛔虫,蛲虫。小白蒿

小白薇

别名:白龙须、白薇、水辣子根、老妈妈针线包、蛇辣子、白藤、娃儿藤、野辣椒、三十六荡、关腰草、沉夭儿、青龙藤、金线包、山辣子、凌羊角草

味性:味苦、辛;性微温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郐盘通络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骨痛肝炎,胃溃疡,小儿麻痹后遗症,跌打损伤。小白薇

小百部

别名:门冬薯、嗦罗罗、细叶百部

味性:味苦;甘;微辛;性温。

主治:清肺;止咳;杀虫。主风寒咳嗽;百日咳;肺结核;老年咳喘;疳虫;疥癣。小百部

小败火草

别名:贡布区敦木

味性:性凉,味苦辛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疮疖肿毒;乳痈;痢疾;跌打损人务。小败火草

小报春

别名:小报春花、癞痢头花、山白菜、小蓝花

味性:辛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祛风利湿;活血止痛。主肺热咳嗽;小儿高热;咽喉红肿;目赤肿痛;小便淋涩;湿热带下;风湿热痹;跌打瘀痛。小报春

小报春花

别名:癞痢头、山白菜、小蓝花

味性:辛、微甘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高热咳嗽,小儿肺炎,咽喉炎,口腔炎,扁桃腺炎,牙痛,急性结膜炎,肾炎,风湿关节痛,产后出血,红崩白带,外伤出血,跌打瘀血。小报春花

小扁豆根

别名:吴乌模、猪大肠

味性:辛;温。

主治:祛风;活血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骨痛。小扁豆根

小草

别名:细草、青小草

味性:辛;苦;性平。

归经:心;肾经。

主治:祛痰;安神;消痈。主咳嗽痰多;虚烦;惊恐;梦遗失精;胸痹心痛;痈肿疮疡。小草

小草寇

别名:直穗山姜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温中散寒;行气止痛。主胃寒气滞;腹胀痛。小草寇

小草乌

别名:鸡足草乌、细草乌、云南飞燕草、倒捉壶、鸡脚草乌、鸡爪连、猫眼花、飞燕草、鹦哥草、翠雀花、鸽子花、玉珠色洼

味性:辛苦,温。

归经:肺;胃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止痛。用于风湿关节疼痛,胃痛,外伤疼痛。小草乌

小巢菜

别名:翘摇、元修菜、野蚕豆、漂摇草、雀野豆、野豌豆、雀野豌豆、白翘摇、苕子、白花苕菜、小野麻豌、柱尖、摇车、翘摇车、野碗豆、雀野碗豆

味性:味辛;甘;性平。

归经:肺;大肠;脾;胃经。

主治:解表利湿,活血止血。治黄病、疟疾、鼻衄、白带。小巢菜

小赤麻

别名:赤麻、小红活麻、水麻

味性:淡;辛;性凉。

主治:利尿消肿;解毒透疹。主水肿腹胀;麻疹。小赤麻

小赤麻根

味性:辛;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活血消肿;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痔疮肿痛。小赤麻根

小垂头菊

味性:味苦;辛;性寒。

主治:疏风清热;利水消肿。主感冒发热;小便不利;身肿。小垂头菊

小丁香

别名:小万年青、蓝花地丁、紫花地丁

味性:苦微辛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止痛。治疮疖痈肿,小儿支气管炎,肺炎,胃痛,痢疾,跌打损伤,肋间神经痛。小丁香

小毒芋

别名:香芋、团芋

味性:味辛;性寒。

主治:止血生肌;解毒消肿。主刀枪伤;创伤出血;血栓性脉管炎;疮病疖肿;蛇虫咬伤。小毒芋

小儿腹痛草

别名:金沙青叶胆、小儿寒药、小苦药、小苦参、青叶胆

味性:苦;辛;温。

主治:温中止痛;健脾消积。主小儿寒证;痉挛性腹痛;小儿疳积;消化不良。小儿腹痛草

小飞蓬
小飞蓬

别名:破布艾、鱼胆草、竹叶艾、臭艾、小山艾、祁州一枝蒿、蛇舌草、苦蒿

味性:微苦、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散瘀消肿。主痢疾;肠炎;肝炎;胆囊炎;跌打损伤;风湿骨痛;疮疖肿痛;外伤出血;牛皮癣。小飞蓬(图)

小凤尾草

别名:地柏枝、小叶鸡尾草、大肥草、一柱香

味性:甘微辛,性温。

主治:化痰止咳,利膈,止血。治感冒咳嗽,肺结核,外伤出血。小凤尾草

小谷精草

别名:戴星草、文星草、流星草、移星草、珍珠草、鱼眼草、天星草、佛顶珠、灌耳草、翳子草、满天星、羊壳珠、金箍棒、鼓锤草、谷星草、谷精子、耳朵刷子、挖耳朵草、衣钮草、癞痢头草

味性:辛;甘;平。

归经:胃;肺经。

主治:祛风散热;明目退翳。主目赤翳障;羞明流泪;雀目;头痛;鼻渊;喉痹;牙痛及风疹瘙痒。小谷精草

小广藤

别名:土藤、广藤、细圆藤

味性:苦、辛,凉。

主治:通经络,除风湿,镇痉。主治风湿麻木,腰痛,小儿惊风,破伤风,跌打损伤。小广藤

小果排草

别名:合血香

味性:甘;辛;性平。

主治:解表宣肺;止咳平喘。主感冒;咳嗽;哮喘。小果排草

小过江龙

别名:小过山龙、卷柏

味性:苦;微辛;温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舒筋活络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筋骨疼痛。小过江龙

小过路黄
小过路黄

别名:风寒草、红头绳、聚花过路黄、过路黄、小风寒

味性:辛甘,微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。治感冒咳嗽,头痛身疼,腹泻。小过路黄

小黑牛

别名:大草乌、七星草乌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通络止痛。主风寒湿痹;中风瘫痪;跌打损伤。小黑牛

小红花

别名:朱唇

味性:辛涩微苦,凉。

主治:凉血止血,清热利湿。治妇女血崩,高热,腹痛不适。小红花

小红袍

别名:五叶藤、五月藤、地星

味性:味苦;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;截疟。主风湿痹痛;肢体麻木;小儿喘咳;跌打肿痛;骨折;疟疾。小红袍

小红苏

别名:野木香叶

味性:味辛;性微温。

主治:发表解暑;化湿杀虫。主暑天感冒;发热头痛;无汗身重;腹痛吐泻水肿;疮疮;阴道滴虫。小红苏

小红蒜

味性:苦;辛;凉。

主治:清热凉血;活血通经;消肿解毒。主吐血;咯血;痢疾;经闭腹痛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疮疖肿毒。小红蒜

小红蒜根

别名:红葱头

味性:甘;辛;微温。

主治:养血补虚;活血止血。主体虚乏力;头晕心悸;关节痛;跌打肿痛;咯血;吐血;衄血;崩漏;外伤出血。小红蒜根

小虎耳草

别名:虎耳草

味性:苦、辛,涩,寒。

主治:清肺止咳,凉血解毒。用于肺热咳嗽,月经过多;外用治中耳炎,腮腺炎,疮、疖,烧烫伤。小虎耳草

小花八角枫

别名:九牛造、伪八角枫、狭叶八角枫、三角枫

味性:味辛;苦;性微温。

归经:归肝;胃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胃脘痛;跌打损伤。小花八角枫

小花花椒

别名:刺三百棒、野花椒、见血飞、蛇总管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主治:温中行气止痛。主心腹冷痛胀满;蛔虫腹痛。小花花椒

小花青藤

别名:黑九牛、鹰爪、九牛藤、翅果藤

味性:辛;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消肿止痛。主风湿关节疼痛;肢体麻木;小儿麻痹症后遗症;跌打损伤。小花青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