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味中药列表/12
|
- 黄皮根
- 黄皮果核
- 黄皮树皮
- 黄皮血藤
- 黄皮叶
- 黄杞
- 黄杞皮
- 黄山五叶参
- 黄山药
- 黄寿丹
- 黄蜀葵花
- 黄水茄
- 黄菀
- 黄细辛
- 黄香薷
- 黄芫花
- 黄杨
- 黄杨根
- 黄樟
- 灰包
- 灰锤
- 灰钉
- 灰凤梨
- 灰叶南蛇藤
- 辉葱
- 回回蒜
- 回心草
- 回阳生
- 茴香
- 茴香虫
- 茴香根
- 茴香茎叶
- 桧叶
- 蕙实
- 活血丹
- 活血连
- 火索麻
- 火焰兰
- 火焰子
- 火秧竻叶
- 火油草
- 藿香
- 藿香露
- 鸡大腿
- 鸡肝散
- 鸡骨柴叶
- 鸡骨香
- 鸡冠虫
- 鸡脚参
- 鸡脚草乌
- 鸡桑根
- 鸡桑叶
- 鸡尾木
- 鸡眼草
- 鸡爪草
- 鸡爪风
- 鸡爪花
- 鸡爪槭
- 鸡爪乌
- 鸡爪芋
- 鸡爪枝皮
- 姬蕨
- 积雪草
- 及己
- 吉林乌头
- 吉龙草
- 吉笼草
- 急性子
- 棘针
- 蒺藜
- 蒺藜花
- 蒺藜苗
- 寄马桩
- 寄生黄
- 蓟罂粟
- 家独行菜
- 荚蒾根
- 假百合
- 假大薯
- 假稻
- 假荆芥
- 假蒟根
- 假蒟果穗
- 假蒟子
- 假辣蓼
- 假连翘
- 假连翘叶
- 假木豆
- 假木通
- 假鹊肾树
- 假山皮条
- 假通草树皮
- 假茼蒿
- 假香附
- 假芫茜
- 假鹰爪根
- 尖顶地星
- 尖槐藤
- 尖山橙
- 尖头蚱蜢
- 下一页
别名:气藤、血藤、红香血藤、紫金血藤、大伸筋、西五味、药五味、红九股牛
味性:根、藤:微辛,微温;果:甘、酸,温。
主治:根、藤:祛风除湿,活血止痛。用于风湿骨痛,脉管炎,跌打损伤,胃痛,骨折。;果:敛肺止咳,止汗涩精。用于肺虚喘咳,自汗,盗汗,遗精。黄皮血藤
别名:黄榉、土厚朴[广西]
味性:树皮:微苦、辛,平;叶:微苦,凉。
主治:树皮:行气,化湿,导滞。叶:清热止痛。;脾胃湿滞,胸腹胀闷,湿热泄泻:树皮2~3钱,水煎服。;疝气腹痛,感冒发热:叶4~5钱,水煎服。黄杞
别名:北芫花、芫蒿、药鱼梢、黄闷头花、叩皮花、野雁皮、雁皮花、羊冤冤、痒眼花、黄雁雁、绛州芫花
味性:辛,温。
归经:肺;肾经。
主治:泻下逐水;涤痰。主肚腹胀满;痰饮;咳逆喘满;传染性肝炎;精神分裂症;癫痫。黄芫花
别名:水胡椒、蝎虎草、回回蒜毛茛、黄花草、土细辛、鹅巴掌、水杨梅、小桑子、糯虎掌、野桑椹、小回回蒜、鸭脚板、山辣椒、小虎掌草、青果草、水虎掌草
味性:味辛;苦;温。
归经:肝经。
主治:消炎退肿,截疟,杀虫。治肝炎,肝硬化腹水,疟疾,疮癞,牛皮癣。回回蒜
别名:遍地香、地钱儿、钹儿草、连钱草、铜钱草、白耳莫、乳香藤、九里香、半池莲、午年冷、遍地金钱、金钱早草、金钱 艾、也蹄草、透骨消、透骨风、过墙风、甾骨风、蛮子草、胡薄荷、穿穿墙草、团经药、风草、肺风草、金钱薄荷、十八缺草、江苏金钱草、一串钱、四方雷公根、马蹄筋骨草、破铜钱、对叶金钱草、疳取草、钻地风、接骨消
味性:味苦;辛;性凉。
归经:肝;胆;膀胱经。
主治:利湿通淋;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热淋石淋;湿热黄疸;疮痈肿痛;跌仆损伤。活血丹
别名:土藿香、猫把、青茎薄荷、排香草、大叶薄荷、绿荷荷、川藿香、苏藿香、野藿香、猫尾巴香、猫巴虎、拉拉香、八蒿、鱼香、鸡苏、水麻叶
味性:辛,微温。
归经:归肺;脾;胃经。
主治:快气,和中,辟秽,祛湿。治感冒暑湿,寒热,头痛,胸脘痞闷,呕吐泄泻,疟疾,痢疾,口臭。藿香(图)
- 《中药大辞典》藿香
- 《中华本草》藿香
- 《本草纲目》藿香
- 《本草备要》藿香
- 《本草便读》藿香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藿香
- 《本草从新》藿香
- 《本草撮要》藿香
- 《本草分经》藿香
- 《本草分经》藿香
- 《本草分经》藿香
- 《本草害利》藿香
- 《本草害利》藿香
- 《本草经解》藿香
- 《本草经集注》藿香
- 《本草蒙筌》藿香
- 《本草求真》藿香
- 《本草图经》藿香
- 《本草新编》藿香
- 《本草易读》藿香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藿香
- 《本经逢原》藿香
- 《得配本草》藿香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藿香
- 《中药炮制》藿香
- 《汤液本草》藿香
- 《新修本草》藿香
- 《药鉴》藿香
- 《药笼小品》藿香
- 《玉楸药解》藿香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藿香
- 《证类本草》藿香
- 《中药学》藿香
- 《外科全生集》藿香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藿香
- 《顾松园医镜》藿香
- 《医学入门》藿香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鸡脚香、矮脚猪、黄牛香、驳骨消、滚地龙、透地龙、山豆根、木沉香、土沉香、过山香、金锦枫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归经:心;肺;肝;胃;肾经。
主治:理气止痛,祛风除湿,舒筋活络。治胃痛,胃肠气胀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鸡骨香
别名:人字草、三叶人字草、掐不齐、老鸦须、铺地锦、白斑鸠窝、斑珠科、公母草、牛黄黄、炸古基、小蓄片、妹子草、红花草、地兰花、土文花、满路金鸡、细花草、鸳鸯草、夜关门、铺地龙、蚂蚁草、莲子草、花花草、夏闭草、小延边草、花生草、白萹蓄、小关门、瞎眼草、小号苍蝇翼、红骨丹、白扁蓄、小号苍蝇草
味性:甘、辛,平。
归经:肝;脾;肺;肾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健脾利湿。治感冒发热,暑湿吐泻,疟疾,痢疾,传染性肝炎,热淋,白浊。鸡眼草
别名:串珠酒饼、酒饼叶、半夜兰
味性:微辛,微温。
主治:祛风利湿,健脾理气,祛瘀止痛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产后风痛,产后腹痛、流血不止,痛经,胃痛,胃痛,腹胀,消化不良,腹泻,肾炎水肿,跌打损伤。鸡爪风
别名:崩大碗、马蹄草、雷公根、蚶壳草、铜钱草、落得打、连钱草、地钱草、老公根、葵蓬菜、崩口碗、地棠草、大马蹄草、土细辛、钱凿口、复箸碗草、鲎圭草、遍地香、灯盏菜、牛浴菜、野荠菜、马脚迹、遍地金钱草、半边月、老鸦碗、酒杯菜、破铜钱、半边钱、地浮萍、野冬苋菜、土细辛、刚果龙、缺碗草芋子草、芽黄草、草如意、含壳草、乞食碗、老豺碗、大水钱、破铜钱草、老鸭确定、铁灯盏、半边碗、透骨草、跳破碗、雷公碗、地细辛、地排草
味性:苦辛,寒。
归经:归肝、脾、肾经。
主治: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。用于湿热黄疸,中暑腹泻,砂淋血淋,痈肿疮毒,跌扑损伤。积雪草(图)
别名:四叶对、四皮风、獐耳细辛、四角金、对叶四块瓦、四叶细辛、牛细辛、老君须、四大金刚、毛叶细辛
味性:辛、温。
归经:肝经。
主治:舒筋活络,祛风止痛,消肿解毒。用于跌打损伤,风湿腰腿痛,疔疮肿毒,毒蛇咬伤。及己(图)
别名:鹿仙草、见根生、地杨梅、土里开花、鹿心草、红菌、牛奶菌、鸡心七、文王一支笔、接木怀胎、观音莲、黄药子、借母怀胎、儿子不离母、葛菌
味性:辛,平。
归经:肺;胃;肝经。
主治:理气健胃,清热利湿,解毒。治胃气痛,黄疸病,痔疮。寄生黄
别名:千斤拔、野蚂蝗、曱甴草、野马蝗、千金不藤、或打、甲由草、假绿豆、白毛千斤拔
味性:辛;甘;寒。
归经:入肺;脾;大肠;肾经。
主治:清热,凉血,强筋,壮骨,健脾利湿。主治喉痛,腹泻,跌打损伤,骨折,内伤吐血。假木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