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果山橙
长果山橙 Chánɡ Guǒ Shān Chénɡ | |
---|---|
别名 | |
功效作用 | 解热;镇痉;散瘀。主小儿高热;惊风执搐;角弓反张;骨折;挫伤 |
英文名 | |
始载于 | |
毒性 | |
归经 | |
药性 | 寒 |
药味 | 辛、甘 |
长果山橙
【拼音名】 Chánɡ Guǒ Shān Chénɡ
【科属分类】夹竹桃科
【来源】
药材基源:为夹竹桃科植物思茅山橙的果实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clodinus henryi Craib
采收和储藏: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760-2800m的山地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南部。
【化学成份】长果山橙果实和根中含思茅山橙碱(Δ14vincine).攀援山橙碱(scandine),小香树脂醇乙酸酯(α-amyrin acetate),β-谷甾醇(β-sitoterol)和马钱子甙(loganin),他波宁(tabermnine), 11-甲氧基他波宁(11-metboxytabersOnine),洛柯宁碱(lochnerinine),△14-长春蔓胺(Δ14-vincamine), 16-表-△14-长春蔓胺(16-epi-Δ14-vincamine),Δ14-象牙仔榄树胺(Δ14-ebur.namine), 19,20-二氢骨节心蛤碱(19,20-dihvdrocOndylocarpine),薄叶山橙碱(tenuicausin)。
【性味】甘;微辛;性寒
【功能主治】解热;镇痉;散瘀。主小儿高热;惊风执搐;角弓反张;骨折;挫伤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0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浸酒擦。
【原形态】粗壮木质藤本。茎皮灰棕色,具条纹,除花序被微柔毛外,其余均无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6-10mm;叶片近革质,椭圆状长圆形至披针形,长6-19cm,宽2.2-6.5cm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,有时小叶夹在大叶中间;侧脉多数,向上弧形上升,直达边缘。聚伞花序生于顶端的叶腋内,长4-5.5cm,着花稠密;花枣裂片卵圆形,边缘薄膜质,被缘毛;花冠白色,裂片卵圆形,副花冠生于冠筒喉内成鳞片状附花冠,鳞片2裂,被长柔毛;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之下。浆果长椭圆形,长达9cm,直径约5cm,先端具钝尖头,基部圆形。种子扁平,长圆形或卵圆形。花期4-5月,果期9-11月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