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性中药列表/13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箭叶蓼

别名:倒刺林、荞麦刺、长野荞麦草、雀翘

味性:酸、涩,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清热解毒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毒蛇咬伤。箭叶蓼

江南卷柏
江南卷柏

别名:石柏、岩柏草、黄疸卷柏

味性:性平,味微甘。

主治:清热利尿,活血消肿。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、胸胁腰部挫伤、全身浮肿、血小板减少。江南卷柏

江南玄胡

别名:土三七、白七、皖南元胡、花生三七、土珠参

味性:味苦;性平。

主治:解毒消肿;活血止痛;止血。主跌打损伤;急性腰扭伤;落枕;骨折疼痛;胸痛;头痛头晕;胃痛;消化道出血;吐血;外伤出血。江南玄胡

江珧柱

别名:马甲柱、角带子、江瑶柱

味性:甘咸,平。

归经:脾;肾经。

主治:滋阴补肾;调中消食。主消渴;小便频数;宿食停滞。江珧柱

姜黄草

别名:黄姜、老虎姜、猴节莲

味性:微辛;微辛;平。

主治:理气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胃气痛;吐泻腹痛;跌打劳伤;疮疡肿毒毒蛇咬伤。姜黄草

茳芒

别名:槐叶决明、望江南

味性:甘苦;平。

归经:肺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肝明目,健胃调中,润肠解毒。主目赤肿痛,头晕头胀,口腔糜烂,习惯性便秘,小儿疳积,痢疾,疟疾。茳芒

浆包藤

别名:大果链珠藤

味性:苦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;截疟。主疟疾。浆包藤

浆果苋
浆果苋

别名:九层风、地灵苋

味性:淡,平。

主治:祛风利湿。主治风湿性关节炎,肠炎腹泻,痢疾。浆果苋

豇豆
豇豆

别名:姜豆、长豆、羊角、豆角、角豆、饭豆、腰豆、裙带豆、浆豆、茳豆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脾;肾经。

主治:健脾补肾。治脾胃虚弱,泻痢,吐逆,消渴,遗精,白带,白浊,小便频数。豇豆(图)

豇豆根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健脾益气,消食;治食积,脾胃虚弱,淋浊,痔血,疔疮。豇豆根

豇豆壳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补肾健脾;利水消肿;镇痛;解毒。主腰痛;肾炎;胆囊炎;带状疱疹;乳痈。豇豆壳

豇豆叶
豇豆叶

味性:味甘;淡;性平。

归经:膀胱经。

主治:利小便;解毒。主淋症;小便不利;蛇咬伤。豇豆叶

僵蛹
僵蛹

味性:味咸;辛;性平。

归经:肝;肺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镇惊;化痰止咳;消肿散结。主高热惊风;痉挛抽搐;癫痫;急性喉炎;肋腺炎;急、慢性支气管炎;荨麻疹;高脂血症。僵蛹

绛梨木

别名:叫梨子、乌槎子、绛耳木、叫铃子、牛筋刺、鹿角刺、乌苕子刺、黑龙须

味性:苦、辛,平。

主治:消食顺气,活血祛瘀。用于食积腹胀,食欲不振,胃痛,嗳气,跌打损伤,痛经。绛梨木

绛梨木叶

别名:鹿解刺叶

味性:涩;微苦;平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消食通便;清热解毒。主食积腹胀;小儿疳积;便秘;疮毒;跌打损伤。绛梨木叶

绛梨木子
绛梨木子

别名:打枪子、叫梨子、叫耳母子、叫铃子、金钱子、震天雷、雷震子、黑枣子、鹿角刺果

味性:苦;涩;平。

归经:心;脾;肾经。

主治:消食化滞;行水能便。主食积腹胀;水肿;腹水;便秘。绛梨木子

交翅木

味性:味微苦;涩;性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热毒痈疮。交翅木

鲛鱼

别名:蜡鱼、瑰雷鱼、沙鱼、鳆鱼、溜鱼、鲛鲨

味性:甘咸,平。

归经:入脾。

主治:补五脏。鲛鱼

角翅卫矛根

别名:蜘蛛果根

味性:苦;平。

主治:舒筋活血。主跌打损伤;劳伤腰痛。角翅卫矛根

角翅卫矛果

别名:蜘蛛果果实

味性:苦;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化痰止咳。主风寒湿痹;咳嗽痰多。角翅卫矛果

角螺

别名:响螺、号螺、海螺

味性:吵甘;性平。

主治:滋阴补气。主腰痛;耳聋。角螺

角螺厣

味性:味甘;微咸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燥湿;滋阴补虚。主白带过多;小儿头疮;中耳炎;下肢溃疡;阴虚潮热;体虚资汗;四肢酸软。角螺厣

铰剪藤

别名:较剪藤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益气养血;通经下乳。主产后虚弱;产后缺乳。铰剪藤

接骨草
接骨草

别名:红母鸡药、红毛母鸡、壮阳草、白龙骨、冷坑兰、冷坑青、猢狲接竹、痱痒草、血和山、乌骨麻、赤车使者

味性:苦,平。

主治:活血散瘀,消肿止咳。治跌打扭伤,痄腮,闭经,咳嗽。接骨草

接骨木
接骨木

别名:公道老、扦扦活、马尿骚、大接骨丹[陕西]、木蒴藋、接骨草、续骨木、七叶黄荆、放棍行、珊瑚配、铁骨散、接骨丹、七叶金、透骨草、接骨风、臭芥棵、暖、骨树、自草柴、青杆错、白马桑、大接骨丹、大婆参、插地活、舒筋树、根花木、木本接骨丹、九节风

味性:甘苦,平。

归经:归肝经。

主治:祛风利湿;活血;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痛风;大骨节病;急慢性肾炎;风疹;跌打损伤;骨折肿痛;外伤出血。接骨木(图)

接骨木根

味性:味苦;甘;性平。

主治:治风湿疼痛,痰饮,水肿,热痢,黄疸,跌打损伤,烫伤。接骨木根

接骨木叶

味性:味辛;苦;性平。

主治:活血,行瘀,止痛。治跌打骨折,风湿痹痛,筋骨疼痛。接骨木叶

接骨树

别名:绿泽兰、蚂蚁鼓堆树、戳皮树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舒筋活络,接骨镇痛,止血生肌。用于风湿骨痛,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。接骨树

接骨树皮

别名:类梧桐、接骨树

味性:味甘;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接骨;止血;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外伤出血;风湿骨痛。接骨树皮

节节草

别名:土木贼、锁眉草、笔杆草

味性:甘、微苦,平。

主治:清热,利尿,明目退翳,祛痰止咳。用于目赤肿痛,角膜云翳,肝炎,咳嗽,支气管炎,泌尿系感染。节节草

结根草莓

味性:淡,平。

主治:止血排脓。治肺瘀血及子宫出血等病。结根草莓

结香花

别名:金腰袋、打结花、梦冬花、喜花

味性:性平,味淡。

主治:养阴安神,明目,祛障翳。用于青盲、翳障、多泪、梦遗、虚淋、失音。结香花

金棒锤

别名:细蔓委陵菜、金金棒、小五爪龙

味性:块根:甘,平。

主治:块根:生津止渴,补阴,除虚热。主治虚劳,白带,虚喘。;全草:发表,止咳。外用治疮疖。金棒锤

金背枇杷

味性:苦,平。

主治:镇咳祛痰,清肺和胃,降气消暑。治肺热咳嗽,呕吐,口渴。金背枇杷

金背枇杷果

味性:味苦;性平。

主治:清肺止咳;和胃止呕。主肺热咳嗽;呕吐。金背枇杷果

金背枇杷花

味性:甘苦,平。

主治:清肺;止咳;消痈。主咳嗽;咯血;肺痈。金背枇杷花

金边龙舌兰
金边龙舌兰

别名:金边兰、割舌兰、金边假菠萝、金边菠萝麻、金边百年兰、金边莲、龙舌兰、黄边龙舌兰

味性:辛,平。

主治:润肺,化痰,止咳。治虚劳咳嗽,吐血,哮喘。金边龙舌兰

金钗股

别名:树葱、大树葱、平棍子、岩豇豆、钗子股

味性:苦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截疟;催吐。主咽喉肿痛;中耳炎;疟疾;药物或食物中毒。金钗股

金刚刺
金刚刺

别名:金刚藤

味性:味苦辛,性平。

主治:除风湿,活血,解毒,镇惊息风,抗癌。治风湿腰腿痛,小儿惊风,肠炎,疮疖,瘰疬,癌肿。金刚刺

金刚散

别名:红十字创粉、大接骨丹、见肿消、红赤葛、红内消、赤葛、赤木通、野蒲桃根、五爪金、野葡萄根、玉葡萄根、枪花药、五爪龙、破石珠、红母猪藤、飞蜈蚣藤、乌血藤、三叶藤、红狗杨

味性:辛,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活络,消肿解毒,止血生肌。治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骨折,痈肿疔疮。金刚散

金刚藤头

别名:铁菱角、饭巴坨、冷饭巴、粘鱼须、龙须菜、金岗藤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祛风;清热;利湿;解毒。主风湿痹证;腰腿疼痛;跌打损伤;小便淋涩;瘰疬;痈肿疮毒;臁疮。金刚藤头

金蛤蟆

别名:中国雨蛙

味性:淡,平。

主治:生肌,止血,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。金蛤蟆

金合欢

别名:消息花、金钱梅、绒祖刺、鸭皂树、牛角花、洋梅花、刺根、刺球花

味性:微酸、涩,平。

主治:消痈排脓,收敛止血。;主治肺结核,冷性脓肿,风湿性关节炎。5~8钱。体弱者可酌加豆腐或鸡、鸭肉炖服。;此外可治疟疾。3~5钱,水煎服,每日1剂。金合欢

金花菜

味性:甘微涩,平。

主治:清热,止血。金花菜

金花茶花

味性:涩;平。

主治:收敛止血。主便血;月经过多。金花茶花

金花茶叶

味性:微苦;涩;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痢。主痢疾;疮疡。金花茶叶

金槐

别名:十二槐花、土九楼花、大铁子菜、壶瓶花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滋阴润燥,止咳,调经。治痨咳,月经不调。金槐

金鸡尾巴草根

别名:光叶金星蕨

味性:微苦;平。

归经:心;膀胱经。

主治:利水消肿;清热解毒;止血;杀虫。主水肿;疮疖;烫火伤;外伤出血;蛔虫症。金鸡尾巴草根

金甲豆

别名:黄帝豆、五色豆

味性:味甘;苦;性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补血;活血;消肿。主血虚;胸腹疼痛;跌打肿痛;水肿。金甲豆

金金棒

别名:小五爪龙、金棒锤、五金棒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肺;脾;胃经。

主治:生津止渴,补阴,除虚热,治虚劳白带,虚喘。金金棒

金锦香
金锦香

别名:七孔莲、蜂窝草、仰天钟、金香炉、罐罐草、金石榴

味性:淡,平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消肿解毒,止咳化痰。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,阿米巴痢疾,阿米巴肝脓疡,肠炎,感冒咳嗽,咽喉肿痛,小儿支气管哮喘,肺结核咯血,阑尾炎,毒蛇咬伤,疔疮疖肿。金锦香

金橘核

别名:金橘子

味性:酸、辛、平。

归经:入肝、肺二经。

主治:治目疾、喉痹,消瘰疬结核。(性味以下出《本草再新》)。金橘核

金老梅根

味性:味微甘;性平。

主治:止血;解毒利咽。主崩漏;口疮;咽喉肿痛。金老梅根

金老梅叶

味性:味微甘;性平。

主治:清泄暑热;健胃消食;调经。主暑热眩晕;两目不清;胃气不和;食滞纳呆;月经不调。金老梅叶

金老梅枝

味性:味微甘;涩;性平。

主治:涩肠止泻。主腹泻;痢疾。金老梅枝

金露梅

别名:金腊梅、金老梅、药王茶、棍儿茶、扁麻、木本委陵菜

味性:叶:微甘,平。

主治:叶:清暑热,益脑清心,调经,健胃。主治暑热眩晕,两目不清,胃气不和,滞食,月经不调。;花:藏医用治赤白带下。金露梅

金缕梅
金缕梅

别名:木里仙、牛踏果、木里香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脾经。

主治:益气。主劳伤乏力。金缕梅

金毛木通

别名:风藤草、花木通、金丝木通

味性:甘淡,平。

主治:利水消肿,通经活血。治肾炎水肿,小便不利,风湿骨痛,闭经。金毛木通

金毛七

别名:红升麻、铁杆升麻、多花落新妇、小牛胃花

味性:味辛微涩,性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解表;镇痛。主伤风感冒;头痛;偏头痛。金毛七

金礞石
金礞石

别名:礞石、烂石、酥酥石

味性:甘;咸;平。

归经:归肺、心、肝经。

主治:坠痰下气,平肝镇惊。用于顽痰胶结,咳逆喘急,癫痫发狂,烦躁胸闷,惊风抽搐。金礞石

金牛草

别名:小兰膏、细叶金不换、细金草、小金不换、细金牛草、七寸金、小金牛草

味性:辛,平。

主治:治霍乱吐泻,理内伤咳嗽。金牛草

金纽子

别名:护心草

味性:微苦辛,平。

主治:治妇女月经痛,刀伤出血,气滞肚痛,风湿骨痛。金纽子

金钱木根

别名:金钱木、麻介刺马鞍秋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补气。主劳伤乏力。金钱木根

金雀根

别名:白心皮、阳雀花根、板参、土黄芪、野黄芪

味性:苦辛,平。

归经:入肺、脾二经。

主治:清肺益脾,活血通脉。治虚损劳热、咳嗽,高血压,妇女白带、血崩,关节痛风,跌打损伤。金雀根

金色狗尾草

别名:金狗尾、狗尾草、狗尾巴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主治:清热;明目;止痢。主目赤肿痛;眼睑炎;赤白痢疾。金色狗尾草

金石斛

别名:短唇石斛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主治:养阴清热。主治热病伤津,唇齿干燥,潮热,盗汗,关节炎。金石斛

金刷把

味性:苦,平。

主治:镇静,消炎,止痛。治癫痫,精神分裂症,神经衰弱,头目眩晕。金刷把

金丝带

别名:金腰带

味性:甘苦,平。

主治:祛风活络,补肾壮阳,调经止血。用于腰腿疼痛,半身不遂,肾虚腰痛,阳痿,头晕,月经不调,白带;外用治创伤出血。金丝带

金丝李
金丝李

别名:碎棉

味性:甘;微涩;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。主痈肿疮毒;烫伤。金丝李

金丝刷

别名:金刷把

味性:苦;性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安神;平肝;活血;敛疮。主失眠;癫痫;眩晕;跌打损伤;水火烫伤。金丝刷

金丝藤仲

别名:银丝杜仲、嘿当杜、银光杜仲

味性:苦甘,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补肾壮腰;散瘀止痛。主肾虚腰痛;筋骨疼痛;跌打损伤;蛇咬伤。金丝藤仲

金挖耳根

别名:野烟头

味性:味微苦;辛;性平。

主治:治产后血气痛,水泻腹痛,牙痛,乳蛾。金挖耳根

金线鱼
金线鱼

别名:洞鱼、波罗鱼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滋阴调元;益肾填精。主虚劳赢弱;肾虚滑精。金线鱼

金叶柃

味性:涩;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无名肿毒;脓疱疮。金叶柃

金樱根
金樱根

别名:金樱蔃、脱骨丹

味性:酸涩,平。

归经:肾;大肠经。

主治:固精涩肠。治滑精,遗尿,痢疾泄泻,崩漏带下,子宫脱垂,痔疾,烫伤。金樱根

金樱花
金樱花

味性:酸,平。

归经:肺;肾;大肠经。

主治:涩肠,固精,缩尿,止带,杀虫。主久泻久痢,遗精,尿频,带下,绦虫,蛔虫,蛲虫症,须发早白。金樱花

金樱叶

别名:塘莺薳

味性:苦;平。

归经:肺;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活血止血,止带。主痈肿疔疮,烫伤,痢疾,闭经,崩漏,带下,创伤出血。金樱叶

金盏菊
金盏菊

别名:水涨菊、山金菊、大金盏花、灯盏花、月月红

味性:淡,平。

主治:根:行气活血。花:凉血,止血。金盏菊

金盏菊根

味性:味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活血散瘀;行气止痛。主症瘕;疝气;胃寒疼痛。金盏菊根

金盏菊花

味性:味淡;性平。

主治:凉血止血;清热泻火。主肠风便血;目赤肿痛。金盏菊花

堇叶山梅花
堇叶山梅花

别名:细叶山梅花、薄叶山梅花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凉血;利尿。主痔疮;小便不利。堇叶山梅花

锦鸡儿

别名:金雀花、大绣花针、土黄芪[江西、江苏、浙江]、粘粘袜、酱瓣子、黄雀梅、阳雀花、黄棘

味性:根:甘、微辛,平;花:甘,温。

主治:根:滋补强壮,活血调经,祛风利湿。用于高血压病,头昏头晕,耳鸣眼花,体弱乏力,月经不调,白带,乳汁不足,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。;花:祛风活血,止咳化痰。用于头晕耳鸣,肺虚咳嗽,小儿消化不良。锦鸡儿

锦线镖

别名:锦标草、金线镖、银叶委陵菜、红地榆[四川盐源]

味性:辛、苦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治肠痈,风热声哑,痢疾。锦线镖

荩草
荩草

别名:绿竹、马耳草、马耳朵草、中亚荩草、菉竹、王刍、黄草、蓐、鸱脚莎、菉蓐草、细叶莠竹、毛竹、戾草、盭草、晋灼、蓐草、细叶秀竹

味性:苦;平。

主治:止咳定喘;杀虫解毒。主久咳气喘;肝炎;咽喉炎;口腔炎;鼻炎;淋巴结炎;乳腺炎;疮疡疥癣。荩草

茎花来江藤

别名:红花金银藤

味性:味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舒筋活络。主风湿骨痛;骨折骨折。茎花来江藤

荆三棱
荆三棱

别名:泡三棱、三棱草、京三棱、草三棱、鸡爪棱、黑三棱、石三棱

味性:辛、苦,平。

归经:归肝、脾经。

主治: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用于症瘕痞块,瘀血经闭,食积胀痛。荆三棱(图)

粳谷奴

别名:稻曲菌、丰年谷、丰年穗、稻绿核、粳稻、谷奴、粳稻谷奴

味性:微咸;平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清热利咽清热解毒;利咽。主喉痹;咽喉肿痛。粳谷奴

景天三七
景天三七景天三七

别名:土三七、墙头三七、见血散、血山草、破血丹、六月淋、八仙草、蝎子草、吐血草、活血丹、费案、马三七、白三七、胡椒七、晒不干、养心草回生草、九头三七

味性:平;甘;微酸。

归经:心;肝;脾经。

主治:止血,化瘀。治吐血,衄血,便血,尿血,崩漏,跌打损伤。景天三七

九层风

别名:川牛膝、苋菜藤、地苓苋

味性:淡;性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清热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痢疾;泄泻。九层风

九节茶
九节茶

别名:草珊瑚、观音茶、接骨木、九节风、驳节茶、嫩头子、草珠兰、山石兰、按骨兰、山鸡茶、鸡膝风、山胡椒、骨风消、大威灵仙、九节兰、青甲子、满山香、来年红、九节红、十月红、九节蒲、鸡骨香、接骨茶、鱼子兰

味性:辛,平。

主治:抗菌消炎,祛风除湿,活血止痛。治肺炎,急性阑尾炎,急性胃肠炎,菌痢,风湿疼痛,跌打损伤,骨折。九节茶

九龙盘
九龙盘

别名:花棕叶、蛇退、棕巴叶

味性:微苦,平。

主治:健胃止痛,续骨生肌。;小儿消化不良,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。干根状茎5钱,水煎服。;骨折,刀枪伤。鲜品适量,捣烂敷或配方用。;风湿骨痛,肾虚腰痛,跌打损伤。干品2钱,千只眼5钱,糯米2钱,煮服,亦可泡酒服。九龙盘

九龙藤

别名:过岗龙、乌郎藤、乌藤、串鼻藤、燕子尾、猪蹄叉、羊蹄又、黄开口、子燕藤、五里蘑、双木蟹、夜合草、干打捶、九牛燥、五花血藤;马脚藤、飞扬藤、羊蹄风、过江龙、邬郎藤、山道藤、九龙根、五里藤、五花血藤、马脚藤、马蹄叶根

味性:苦苦;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行气活血。主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偏瘫,胃脘痛,疳积,痢疾。九龙藤

九龙藤叶

别名:燕子尾、猪蹄叉、羊蹄叉、夜合草、千打捶、马蹄叶

味性:甘;苦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利尿,化瘀,理气止痛。主小便不利,腰痛,跌打损伤。九龙藤叶

九龙吐珠

别名:龙吐珠、伞莎草

味性:味淡;性平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解毒。主慢性中耳炎;跌打损伤。九龙吐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