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性中药列表/16
|
- 龙虱
- 龙头草
- 龙头节肢蕨
- 龙牙楤木
- 龙牙楤木果
- 龙眼
- 龙眼根
- 龙眼核
- 龙眼花
- 龙眼树皮
- 龙眼叶
- 龙珠果
- 龙爪菜
- 耧斗菜
- 漏斗苣苔
- 漏斗瓶蕨
- 露蜂房
- 露水草
- 庐山瓦韦
- 炉甘石
- 鸬鹚骨
- 鸬鹚涎
- 鲈鲤
- 鲈鱼
- 陆英根
- 鹿草
- 鹿齿
- 鹿葱
- 鹿藿
- 鹿藿根
- 鹿茸草
- 鹿肾
- 鹿寿草
- 鹿蹄肉
- 鹿头肉
- 路边草
- 路路通
- 鹭肉
- 鹭鸶兰
- 驴骨
- 驴毛
- 驴肉
- 驴蹄
- 驴头
- 驴脂
- 吕宋楸毛
- 绿萼梅
- 绿茎槲寄生
- 绿笋片
- 绿盐
- 卵叶寄生
- 乱草
- 罗甸沟瓣
- 罗浮柿根
- 罗汉松叶
- 罗勒根
- 罗平蓟
- 罗伞草
- 罗伞树
- 罗望子叶黄檀
- 萝芒树皮
- 萝藦
- 骡宝
- 裸茎千里光
- 骆驼黄
- 骆驼毛
- 落花生
- 落花生油
- 落花生枝叶
- 落马衣
- 麻蕡
- 麻腐
- 麻根
- 麻黄根
- 麻妹条叶
- 麻牛膝
- 麻皮
- 麻羊藤
- 马鞍叶
- 马勃
- 马草
- 马齿
- 马蹬草
- 马肝
- 马骨节
- 马桂花
- 马棘
- 马甲子根
- 马蔺根
- 马蔺子
- 马铃薯
- 马骝卵
- 马鹿花
- 马尿烧
- 马皮
- 马鬐膏
- 马鹊树
- 马桑寄生
- 马扫帚
- 马蹄甲
- 下一页
别名:龙须果、大种毛葫芦、龙吞珠、风雨花、龙爪珠、毛蛉儿、神仙果、番瓜子、山木、龙珠草、蒲葫芦、假苦瓜、香花果、天仙果、野仙桃、肉果
味性:味甘;酸;性平。
主治:清热凉血,润燥化痰。主治外伤性眼角膜或结膜炎,淋巴结炎。龙珠果
别名:蜂肠、革蜂窠、百穿、蜂剿、大黄蜂窠、紫金沙、马蜂包、马蜂窝、虎头蜂房、野蜂房、纸蜂房、长脚蜂窝、草蜂子窝、革蜂案、蜂房、蜂巢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肝;胃;肾经。
主治:祛风,攻毒,杀虫。治惊痫,风痹,瘾疹瘙痒,乳痈,疔毒,瘰疬,痔漏,风火牙痛,头癣,蜂螫肿疼。露蜂房(图)
别名:老鼠眼、饿蚂蝗[湖南]、痰切豆、鹿豆、荳豆、野绿豆、野黄豆、老鼠豆、野毛豆、门瘦、酒壶藤、鸟眼睛豆、大叶野绿豆、蔨、乌眼睛豆、鬼豆根、藤黄豆、乌睛珠、光眼铃铃藤、山黑豆、鬼眼睛、一条根
味性:苦、辛,平。
归经:胃;脾;肝经。
主治:凉血,解毒。治头痛,腰疼腹痛,产褥热,瘰疬,痈肿,流注。鹿藿(图)
别名:千年艾、千重塔、瓶儿蜈蚣草、山门穹、千层矮、龙须草、白路箕、毛茵陈、白丝草、土茵陈、栀子草、牙痛草、白头翁、六月霜、白山艾、白龙骨、白杉笠、千层楼、千年春、千年霜、满山白、白头毛、白鸡毛、四季青、瓜子草、老鼠牙草、折头翁、白毛鹿茸草、鱼腮草、白细芒、白茅草、白地蜈蚣、六月雪、江西
味性:苦,平。
主治:治感冒心中烦热,咳嗽,吐血,赤痢,便血,月经不调,风湿骨痛,牙痛,乳痈。鹿茸草
别名:九孔子、枫实、枫木上球、枫香果、枫果、聂子、狼目、枫球子、狼眼、枫树球、九空子、枫木球
味性:苦;平。
归经:十二经。
主治:祛风活络,利水通经。用于关节痹痛,麻木拘挛,水肿胀满,乳少经闭。路路通
别名:白环藤、奶浆藤、天浆壳、婆婆针线包、青小布、芄兰、藋、雀瓢、苦丸、熏桑、鸡肠、羊角菜、羊奶科、细丝藤、过路黄、合钵儿、婆婆针扎儿、婆婆针袋儿、羊婆奶、奶浆草、莞、省瓢、头羊角菜、野隔山消、小隔大撬、老婆筋、天鹅绒、小青布、大洋泡奶、刀口药、千层须
味性:甘辛,平。
主治:补益精气,通乳,解毒。治虚损劳伤,阳萎,带下,乳汁不通,丹毒疮肿。萝藦
别名:马衣叶、假紫苏、土防风、四方茎、臭草、臭苏头、鸭儿蔑、防风草、秽草、大篾草、大羊古骚、排风草、臭苏、野苏麻、土藿香、野苏、野紫苏、猪麻苏
味性:味辛;苦;性平。
主治:祛风湿;消疮毒。主感冒发热;风湿痹痛;壮筋骨;肾虚人取其头浸酒饮。落马衣
别名:夜关门、蝴蝶风、羊蹄藤、夜合叶
味性:根:酸、涩,平;叶、幼枝:苦、涩,凉。
主治:根:止泻,安神,止痛,散结。用于腹泻,神经功能症,筋骨疼痛;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。;叶、幼枝:解湿毒,祛腐生肌。用于天疱疮,顽癣,皮肤湿疹,疮痈溃烂,烧烫伤。马鞍叶
别名:灰包、马粪包、马疕、马屁勃、马疕苗、灰菇、马屁包、牛屎菇、灰包菌、药苞、人头菌、牛屎菌、大气菌、灰菌、鸡肾菌、地烟、马庀菌、香末菇、乌龙菌、药包
味性:辛,平。
归经:肺经。
主治:清肺利咽,解毒止血。。主咽喉肿痛,咳嗽失音,吐血衄血,诸疮不敛。马勃(图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