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性中药列表/9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海白石

别名:鹅管石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化痰散结。主痢疾;气管炎;瘰疬。海白石

海菜

别名:龙爪菜、水白菜、海花菜、海茄子、水青菜、水莴苣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;止咳;利水;消肿。主肺热咳嗽;淋证;小便不利;水肿。海菜

海胆

别名:海肚齐、刺海螺、刺锅子、海锅

味性:咸,平。

归经:肝;肾;胃经。

主治:软坚散结,化痰。用于淋巴结结核,痰积不化,胸胁胀痛。海胆

海非菜籽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健脾止泻。主脾虚泄泻。海非菜籽

海蛤壳
海蛤壳海蛤壳

别名:海蛤、蛤壳

味性:咸,平。

归经:入手足太阳、阳明经。

主治:清热,利水,化痰,软坚。治热痰喘嗽,水肿,淋病,瘿、瘤,积聚,血结胸痛,血痢,痔疮,崩漏,带下。海蛤壳

海龟

别名:绿海龟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肝;肾;心三经。

主治:滋阴补肾;润肺止咳。主肝硬化;慢性支气近炎;哮喘;目赤肿痛;关节痛;痢疾;便血;水火烫伤。海龟

海红

别名:海棠、海棠梨、棠蒸梨、赤棠

味性:酸;甘;平。

归经:大肠经。

主治:涩肠止痢。主泄泻;痢疾。海红

海韭菜

别名:那冷门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肺;胃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生津;解毒利湿。主热盛伤津;胃热烦渴;小便淋痛。海韭菜

海蝰

别名:海蛇、黑尾海蛇

味性:味咸;性平。

归经:肺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;清湿热。主皮肤湿疹;疮疖。海蝰

海柳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止血;止痛;定惊。主痔疮;出血;腹痛;小儿惊风。海柳

海螺厣

味性:味咸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中耳炎;顽疮。海螺厣

海鳗

别名:海鳗鲡、鳗鱼、慈鳗、狷狗鱼、慈鳗鲡、狗鱼、狗头鳗、勾鱼、即勾、狼牙鳝、尖嘴鳗、乌皮鳗、九鳝、门鳝、鳗、即钗、海鳝、麻鱼、港漫、狼牙、黄鳗、赤鳗

味性:甘、平。

归经:肺;肝;肾经。

主治:主治食欲不振:海鳗1条,浸酒内,待其醉死,同酒炖食。外用治皮肤恶疮,癣疥。海鳗

海鳗鳔

味性:味甘;咸;性平。

主治:养血止血;补肾固精;解毒。主再生障碍性贫血;肾虚遗精;气管炎;风湿腰痛;痈肿;疮疖;无名肿毒。海鳗鳔

海门冬

别名:海菜

味性:辛;苦;咸;平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软坚散结。主瘰疬;瘿瘤。海门冬

海盘车

别名:海星、五角星、星鱼

味性:味咸;性平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平肝镇惊;制酸和胃;清热解毒。主癫痫;胃痛吐酸;甲状腺肿大;中耳炎。海盘车

海铁树

别名:铁树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;收涩;软坚。主食粘膜损伤;血痢;盗汗瘰疬;骨哽。海铁树

海通

别名:白灯笼、木常山

味性:苦;辛;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通络。主半身不遂;小儿麻痹后遗症。海通

海仙人掌

别名:刺棒

味性:味甘;咸;性平。

主治:降火;解毒;散结;化痰止咳。主腮腺炎;支气管炎。海仙人掌

海星
海星

别名:五角星

味性:味咸;性平。

归经:心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解毒散结;和胃止痛。主甲状腺肿大;瘰疬;胃痛泛酸;腹泻中耳炎。海星

海鹞鱼

别名:蕃蹹鱼、邵阳鱼、石蛎、少阳鱼、荷鱼、鲼鱼、鯆魮鱼、蒲鱼、锅盖鱼、蕃踏鱼、石砺、魟鱼

味性:味甘;咸;性平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益肾;通淋。主男子白浊膏淋;阴茎涩痛。海鹞鱼

海月

别名:镜鱼、以下鱼、海镜、膏叶盘、蛎镜、石镜、窗贝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消食化痰,调中利膈。主痰结食积;黄疸;消渴。海月

海蜇

别名:海蜇皮、海蜇头、石镜、水母、蜡、樗蒲鱼、水母鲜、、海、海折

味性:咸,平。

归经:肝;肾;肺经。

主治:清热,化痰,消积,润肠。治痰嗽,哮喘,痞积胀满,大便燥结,脚肿,痰核。海蜇

海蜇皮

别名:白皮子、白皮纸、秋风子、姹皮、罗皮、皮

味性:味咸;性平。

归经:归肝;肾经。

主治:化痰,消积,祛风,除湿。治痞块,头风,白带,膝髌风湿,无名肿毒。海蜇皮

寒莓叶

味性:酸,平。

主治:能补阴益精,用作强壮药。寒莓叶

韩信草

别名:大力草、耳挖草、金茶匙、大韩信草、顺经草、调羹草、红叶犁头尖、大叶半枝莲、笑花草、虎咬癀、向天盏、印度黄芩、笑药草、半枝莲、合耳花、龙游香草、钩头线

味性:辛苦,平。

归经:归心;肝;肺经。

主治:祛风,活血,解毒,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吐血,咳血,痈肿,疔毒,喉风,牙痛。韩信草

旱冬瓜

别名:冬瓜树、蒙自桤木、水冬瓜、蒙自赤杨、冬瓜树皮、水冬瓜树、桤木树

味性:苦、涩,平。

主治:止泻,消炎,接骨。主治腹泻,痢疾,鼻衄,骨折,跌打损伤。旱冬瓜

旱荷叶

味性:味辛;甘;性平。

主治:经痰;止咳。主咳嗽痰多。旱荷叶

旱田草

别名:定经草、小号虎舌癀、虎舌蜈蚣草、田素馨、鸭嘴癀、调经草、双头镇、菜瓜香、地下茶、耳环草、龟药、锯镰草、田素香、白花仔、八十缺、锯齿草、鸭舌癀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主治:理气活血;解毒消肿。主月经不调;痛经;闭经;胃痛;乳痈;瘰疬;跌打损伤;蛇犬咬伤。旱田草

杭州荠薴

味性:味辛;性平。

主治:发表;祛暑;和中;解毒。主感冒;咽肿;中暑;呕吐;消化不良;阴痒;皮肤瘙痒。杭州荠薴

薅田藨

别名:藨、蛇泡竻、黑龙骨、三月泡、红梅消、红琐梅、过江龙、倒筑伞、薅秧泡、牙鹰竻、倒生根、毛叶仙桥、虎波草、布田菠草、播田花、乳痈泡、鹰爪竻、种田蒲、天青地白草、细蛇凼、小还魂、五月藨刺、龙船藨、红花脬竻、栽秧泡、蛇泡果、细蛇(乙水)、两头粘、五月红、陈刺波、草杨梅、仙人搭桥

味性:甘酸,平。

归经:肝;肺;肾经。

主治:散瘀,止痛,解毒,杀虫。治吐血,跌打刀伤,产后瘀滞腹痛,痢疾,痔疮,疥疮,瘰疬。薅田藨

薅田藨根

别名:茅莓根、托盘根、米花托盘根

味性:甘苦,平。

归经:肝;肺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利湿,活血消肿。治感冒高热,咽喉肿痛,风湿痹痛,肝炎,泻痢,肾炎水肿,尿路感染、结石,咳血,吐血,妇人崩漏,跌打损伤,疔疮肿毒。薅田藨根

豪猪毛刺

味性:味苦;性平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行气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心胃气痛;乳蛾;疮肿;皮肤过敏。豪猪毛刺

诃子叶

味性:味苦;微涩;性平。

归经:归肺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隆气化痰,止泻痢。主痰咳不止;外泻;外痢。诃子叶

合欢花
合欢花

别名:夜合花、乌绒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心;脾经。

主治:解郁安神。用于心神不安,忧郁失眠。合欢花

合树菌

别名:薄皮纤孔菌、桂花菌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顺气;益神;祛风;抗肿瘤。主胃病;麻风病;肿瘤。合树菌

合血香

别名:排草、南排草

味性:辛;甘;性平。

归经:肝;肺经。

主治:疏风宣肺;止咳平喘。主感冒;咳嗽;哮喘。合血香

合掌消

别名:土胆草、合掌草、神仙对坐草、硬皮草、合同硝、神仙对座草、肿三消、牛皮消、扶地龙、水马尾、抱茎白前、野豆蕉

味性:味苦;辛;性平。

归经:肺;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祛风湿;活血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偏头痛;腰痛;月经不调;乳痈;痈肿疔毒。合掌消

何首乌叶

味性: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解毒散结;杀虫止痒。主疮疡;瘰疬;疥癣。何首乌叶

和筋草

别名:大鸡肠草、鹅儿肠

味性:淡,平。

主治:利大小肠。治呕吐,小便闭,风寒气痛及跌打损伤。和筋草

和他草

别名:仙人撒网、满地毡

味性:辛微甘,平。

主治:祛湿,驱风,消炎,解毒。治白带,痈疖,乳腺炎。和他草

和血丹

别名:胡枝子、大叶乌梢、大叶马料梢、山苜蓿、夜关门、羊罩机、山豆根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肺;胃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表;止咳止血;通经活络。主外感头痛;发热;痧疹不透;痢疾;咳嗽咯血;尿血;便血;崩漏;腰痛。和血丹

核桃青龙皮

别名:青龙皮

味性:苦、涩,平。

主治:消肿,止痒。用于慢性气管炎;外用治头癣,牛皮癣,痈肿疮疡。核桃青龙皮

核桃楸

别名:山核桃、胡桃楸

味性:种仁:甘,温;青果:辛,平;树皮:苦、辛,平。

主治:种仁:敛肺定喘,温肾润肠。用于体质虚弱,肺虚咳嗽,肾虚腰痛,便秘,遗精,阳痿,尿路结石,乳汁缺少。;青果:止痛。用于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胃痛;外用治神经性皮炎。;树皮:清热解毒。用于细菌性痢疾,骨结核,麦粒肿。核桃楸

核桃楸果

别名:胡桃楸、马核果、楸马核果、马核桃、山核桃

味性:辛;微苦;性平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行气止痛。主脘腹疼痛;牛皮癣。核桃楸果

核桃叶

别名:胡桃叶

味性:苦、涩,平。

主治:解毒,消肿。用于象皮种,白带过多,疥癣。核桃叶

核子木

味性:辛;苦;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。主风湿痹痛。核子木

荷苞花

别名:赖桐花、贞桐花、百日红、洋海棠、合包花、状元红、抽须红、龙穿花、香盏花、香带花、香斗花、龙船花、真珠花、红龙船花、赪桐花、香袋花、珍珠花、珍珠梧桐、大叶红花倒水莲、木通莲、宾亮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脾经。

主治:安神;止血。主心悸失眠;痔疮出血。荷苞花

荷蒂

味性:性味苦平。

主治:和胃安胎,止血止带。可用于胎动不安及崩漏带下等症。有升举之功,又可用于清气下陷之久泻脱肛等症。荷蒂

荷梗

别名:藕杆、莲蓬杆、荷叶梗

味性:苦;性平。

归经:脾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暑,宽中理气。用于中暑头昏,胸闷,气滞。荷梗

荷青花

别名:刀豆三七、水菖三七、拐枣七、大叶老鼠七

味性:味苦,性平。

主治:祛风湿,舒筋活络,散瘀消肿,止痛止血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劳伤,跌打损伤。荷青花

荷叶蒂

别名:荷鼻、莲蒂、荷蒂

味性:苦;涩;平。

归经:脾;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暑去湿,和血安胎。治血痢,泄泻,妊娠、胎动不安。荷叶蒂

盒果藤

别名:假薯藤、水薯藤、松筋藤、红薯藤、软筋藤、紫翅藤

味性:甘;微苦;平。

主治:利水;通便;舒筋。主水肿;大便秘结;久伤筋硬;不能伸缩。盒果藤

貉肉

别名:貉、狸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肺;脾;肾经。

主治:滋补强壮;健脾消疳。主虚劳;疳积。貉肉

褐带环口螺

味性:味咸;性平。

主治:涩尿;止痢。主小儿遗尿;尿频;赤白痢疾。褐带环口螺

褐盖肉齿菌

别名:钟馗菌、地鸡、土菌、地蕈、杜蕈、獐头菌、獐头、钟馗、馗厨、獐子菌、牛腮巴菌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抗癌。主咽痛;痄腮;疮疥;胃癌;肝癌。褐盖肉齿菌

褐云玛瑙螺

别名:东风螺、花螺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滋阴养血。主高血压;冠心病。褐云玛瑙螺

鹤草芽
鹤草芽原生态鹤草芽鹤草芽

味性:苦、涩、平。

主治:驱虫。用药绦虫病。鹤草芽

鹤脑

味性:甘;淡;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明目。主目暗。鹤脑

鹤肉

别名:丹顶鹤、鹤、白鹤、仙鹤、仙禽、胎禽

味性:咸,平。

归经:肺;脾;肾经。

主治:益气;解热。主消渴。鹤肉

黑大豆

别名:乌豆、黑豆、冬豆子、大豆、菽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入脾、肾经。

主治:活血,利水,祛风,解毒。治水肿胀满,风毒脚气,黄疸浮肿,风痹筋挛,产后风痉、口噤,痈肿疮毒;解药毒。黑大豆

黑大豆叶
黑大豆叶

别名:大豆叶、黑豆叶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膀胱经。

主治:利尿通淋;凉血解毒。主热淋;血淋;蛇咬伤。黑大豆叶

黑顶卷柏

别名:红骨草、马尾草、百叶草、鸡脚草

味性:淡;涩;平。

归经:入肺、胃、大肠三经。

主治:凉血解毒;止痛。主麻疹;痢疾;咳血;吐血;外伤出血;胸痛;胃痛;跌打损伤。黑顶卷柏

黑鸫

别名:乌鸫、牛屎八、百舌

味性:甘、咸,平。

主治:主治头晕:配黑鸡共炖汤服。小儿久不语:单用炖汤服。并能杀虫。黑鸫

黑风散根

别名:广藤根

味性:辛;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咽;止咳。主疮疖痈肿痛;咽喉肿痛;咳嗽;毒蛇咬伤。黑风散根

黑骨走马

别名:海南粗丝木、黑骨梢、山萝卜

味性:苦;平。

主治:清湿热;解热毒。主湿热吐泻;痈肿疮毒。黑骨走马

黑果

别名:小黑果、马屎果、华西小石枳、老鸦果、小石积木

味性:微涩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收敛止泻,祛风湿。主治咽喉炎,腮腺炎,痢疾,肠炎,腹泻,风湿麻木,关节疼痛,水肿,子宫脱垂。外用治痈疮,无名肿毒,外伤出血。黑果

黑汉条

别名:羊食子、羊屎条、灰猫条

味性:酸、涩,平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祛风活络,凉血止血。用于痢疾,痔疮出血,风湿筋骨疼痛,跌打损伤,瘀血肿痛。黑汉条

黑虎七

别名:铁杆七、黑龙七、大叶狗牙七、竹节七、马力跨、过山龙

味性:甘;淡;平。

归经:膀胱;大肠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强筋骨,理气,活血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腰痛,白带,跌打损伤。黑虎七

黑花韭

别名:黑花野韭、山韭菜、野韭菜、野薤白、苍山黑花野韭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散瘀止痛,拔异物,止痒。主治跌打损伤,刀枪伤,异物入肉,漆疮,荨麻疹,疟疾,牛皮癣。黑花韭

黑龙串筋

别名:大叶勾儿茶、黑观音

味性:涩微辛,平。

主治:舒筋络,祛风湿,散瘀止痛。治风湿关节痛,腰腿痛,痛经,淋巴结核,肾炎水肿。黑龙串筋

黑龙丝

别名:白马分鬃、铁线蕨、猪鬃草、骨螃他、龙兰草、龙鳞草

味性:淡;平。

归经:肺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肺止咳;利水通淋;消痈下乳。主肺热咳嗽;小便淋痛;乳痈肿痛;乳汁不下。黑龙丝

黑络丸菌

别名:黑根须腹菌、黑络丸

味性:淡;性平。

主治:收敛止血。主外伤出血。黑络丸菌

黑蚂蚁
黑蚂蚁

味性:咸,平。

主治:治蛇咬伤和疔毒肿痛。黑蚂蚁

黑皮根

别名:陵水暗罗、落坎薯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脾;胃;肾经。

主治:补脾健胃,补肾固精。主治慢性胃炎,食欲不振,四肢无力,遗精。黑皮根

黑葡萄液汁

别名:野葡萄

味性:微苦涩,平。

归经:胃;肝经。

主治:消食,清热;凉血。治胃肠实热,头痛发烧,骨蒸痨热,红眼,鼻衄。黑葡萄液汁

黑三棱

别名:京三棱、草三棱、鸡爪棱、黑三棱、石三棱、三棱、泡三棱

味性:苦、平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祛瘀通经;破血消症;行气消积。主血滞经闭;痛经;产后瘀阻腹痛;跌打瘀肿;腹中包块;食积腹痛。黑三棱

黑山蔗

别名:香蕉兰、蕉兰

味性:辛;微苦;平。

归经:入肝、肾二经。

主治:舒筋活络;活血止痛。主跌打闪挫;骨折筋伤。黑山蔗

黑石耳

别名:白石耳、石耳子、岩菇

味性:淡;微苦;性平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消食;利水;降压。主消化不良;腹胀;痢疾;疳积;高血压病。黑石耳

黑水鸡

别名:鷭、江鸡、红骨顶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入脾、肾、胃三经。

主治:滋补强壮;开胃。主脾胃虚弱;泄泻食欲不振;消化不良。黑水鸡

黑穗画眉草

别名:露水草、万人羞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清热,止咳,镇痛。;百日咳:露水草5钱,大蒜3瓣,桔梗2钱,水煎服。或用露水草根烘研末、用姜糖水吞服,每次0.5~1钱。;急性腹痛。露水草根3钱,生嚼吃或水煎服。黑穗画眉草

黑腺珍珠菜

别名:满天星

味性:苦;辛;性平。

主治:活血;解蛇毒。主闭经;毒蛇咬伤。黑腺珍珠菜

黑芝麻
黑芝麻

别名:胡麻、油麻、巨胜、脂麻、胡麻子、狗虱、乌麻、乌麻子、油麻子、黑油麻、巨胜子、黑脂麻、乌芝麻、小胡麻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补肝肾,益精血,润肠燥。用于头晕眼花,耳鸣耳聋,须发早白,病后脱发,肠燥便秘。黑芝麻

黑脂麻
黑脂麻

别名:胡麻、巨胜、狗虱、鸿藏、乌麻、乌麻子、油麻、交麻、黑芝麻、巨肚子、小胡麻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入肝、肾经。

主治:补肝肾,润五脏。治肝肾不足,虚风眩晕,风痹、瘫痪,大便燥结,病后虚羸,须发早白,妇人乳少。黑脂麻

横经席
横经席原生态横经席

别名:篦子王、梳篦王、薄叶红厚壳、独角风、铁将军、跌打将军、碎骨莲、皮子黄、梳篦木

味性:微苦;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强筋骨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痹证;肾虚腰痛;月经不调;痛经;跌打损伤。横经席

横经席叶

味性:苦;涩;平。

归经:脾经。

主治:止血。主外伤出血。横经席叶

红白二丸

别名:红白二元、红黑二丸、岩丸子、鸳鸯七、水八角、一口血、一点血、小桃红、山海棠、野秋海棠、老背少

味性:苦、酸,平。

主治:活血调经,止血止痢。用于月经不调,赤白带下,痢疾,吐血,衄血,跌打损伤出血。红白二丸

红背桂
红背桂

别名:叶背红、金琐玉、金锁玉、箭毒木、天青地红

味性:辛、微苦,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通经络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腰肌劳损;跌打损伤。红背桂

红背马蓝

味性:味苦;辛;性平。

主治:活血散瘀;清热解毒。主月经不调;产后恶露不尽;湿热痢疾;疔疮痈肿;跌打损伤;骨折。红背马蓝

红背酸藤

别名:头林沁、酸藤木、黑风藤、风莓、酸藤、风藤、三酸藤、蚂蝗藤、牛卷藤、乳藤、酸叶藤、麻骨风、头林心、斑鸠藤、厚皮藤

味性:酸;性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湿化滞;活血消肿。主咽喉肿痛;口腔炎;肠炎;慢性肾炎;食滞胀满;痈肿疮毒;风湿痹痛;跌打肿痛。红背酸藤

红萆薢

别名:小萆薢、小红萆薢、打不死、花花藤、花萆薢、滇江萆薢、川萆薢、滇红萆薢、土茯苓

味性:苦;甘;平。

归经:入肝、胃、肾三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利水通淋;解疮毒。主风湿痹痛;水肿;小便淋浊;疮疖肿毒。红萆薢

红扁藤

别名:背带藤

味性:甘;涩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消肿拔毒。主疮痈疖肿。红扁藤

红菠菜

别名:血见草、肺痨草、土参叶

味性:味微甘;酸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生津止渴。主热病津伤口渴;流行性出血热。红菠菜

红车轴草

别名:红三叶草、三叶草、红菽草、红花苜蓿、红花草翘摇、红三叶、红荷兰翘摇、金花菜、红花车子

味性:微甘,平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清热止咳;散结消肿。主感冒;咳喘;硬肿;烧伤。红车轴草

红刺藤

别名:小和尚头、细叶红根

味性:苦,平。

主治:行气,活血,调经。主治闭经,痔疮,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等症。红刺藤

红蒂蛇

别名:宽叶猕猴桃

味性:淡、涩,平。

主治:清热除湿,解毒,消肿止痛。主治咽喉肿痛,泄泻。外用治痈疮肿毒。红蒂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