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性中药列表/2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斑唇马先蒿
斑唇马先蒿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健脾开胃,消食化积,利水涩精。主治小儿疳积,食积不化,腹胀满,水肿,遗精,耳鸣。斑唇马先蒿

斑地锦

别名:血筋草

味性:辛,平。

主治:止血,清湿热,通乳。治黄疸,泄泻,疳积,血痢,尿血,血崩,外伤出血,乳汁不多,痈肿疮毒。斑地锦

斑点虎耳草
斑点虎耳草

味性:苦;平。

归经:入心经。

主治:解毒消肿。主疮痈肿毒。斑点虎耳草

斑鸠占

别名:神仙豆腐柴、狐臭柴、斑鸠叶豆腐、小青树、跌打王

味性:味辛微甘,性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清湿热,解毒,调经。主治风湿关节痛,水肿疮毒。斑鸠占

斑鸠占叶

别名:战骨

味性:味辛;微甘;性平。

主治:清湿热,解毒,续筋接骨。主水肿;毒疮;水火烫伤;筋伤骨折。斑鸠占叶

斑杖

味性:辛,平。

主治:解毒。用于毒蛇咬伤。斑杖

半边菜

别名:菜子七、妇人参、普贤菜

味性:微苦;辛;平。

主治:止咳化痰;活血消肿。主百日咳;慢性支气管炎;跌打损伤。半边菜

半边莲
半边莲

别名:细米草、急解索、半边花、蛇脷草[广东]、长虫草[河南]、蛇利草、蛇舌草、鱼尾花、半边菊、半边旗、奶儿草、箭豆草、顺风旗、单片芽、小莲花草、绵蜂草、吹血草、腹水草、疳积草、白腊滑草、金菊草、金鸡舌、片花莲、偏莲、瓜仁草、蛇啄草、长虫草

味性:辛,平。

归经:归心;肺;小肠经。

主治:利尿消肿,清热解毒。用于大腹水肿,面足浮肿,痈肿疔疮,蛇虫咬伤;晚期血吸虫病腹水。半边莲(图)

半拉子

别名:见风干、半柱子、千金鹅耳枥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主治:健胃消食。用于胸腹胀满,食欲不振,消化不良。半拉子

半蒴苣苔
半蒴苣苔

别名:山白菜、天目降龙草、石花菜、尿桶草、石花、牛蹄草、牛舌头、白观音扇、石塔青、降龙草、石杓麦、乌梗子、岩茄子、岩苋菜、牛耳朵菜、蚂拐菜、大蚂拐菜、麻脚杆、岩莴苣、石莴苣

味性:味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;利湿;解毒。主湿热黄疸;咽喉肿痛;毒蛇咬伤;烧烫伤。半蒴苣苔

半枝莲
半枝莲半枝莲

别名:并头草、狭叶韩信草、牙刷草、四方马兰、通经草、紫连草、小韩信草、水韩信、小耳挖草、溪边黄芩、金挖耳、野夏枯草、方草儿、半向花、半面花、偏头草、四方草、耳挖草、小号向天盏、虎咬红、再生草、赶山鞭、狭叶向天盏、言草儿

味性:辛,平。

归经:归肺;肝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化瘀利尿。用于疔疮肿毒,咽喉肿痛,毒蛇咬伤,跌扑伤痛,水肿,黄疸。半枝莲(图)

膀胱七

别名:小花火烧兰、野竹兰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主治:理气行血。用于跌打损伤。膀胱七

苞叶木

别名:沙达木、十两叶

味性:淡,平。

主治:利胆退黄。主治黄疸型肝炎,肝硬化腹水。苞叶木

饱饭花果

别名:乌饭子

味性:酸;甘;性平。

主治:强筋骨;益气力。主筋骨酸软;四肢无力。饱饭花果

鸨肉

别名:原动物大鸨又名:独豹、鸨、地鵏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益气补虚;祛风蠲痹。主身体虚弱,风湿痹证。鸨肉

豹皮菇

别名:豹皮香菇、白香菇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心;脾经。

主治:补气血;益心肝。主气血不足;心脾两虚;疲乏无力;失眠心悸。豹皮菇

爆仗竹
爆仗竹

别名:吉祥草、马鬃花、观音柳、花丁子、马骔花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续筋接骨;活血被动瘀。主跌仆闪矬;刀伤金疮,骨折筋伤。爆仗竹

北风草

别名:毛绣球防风、银针七、灯笼草、楼台夏枯草、白风轮菜、白花仔、白菜匙、糖鸡草、野芝麻、猫 耳朵草、节节花、老虎花、白 骨九苏、白花茶匙红、白花塔仔草、金线薄荷、白花草、鼠尾癀

味性:味苦;微辛;性平。

主治:清肺;明目;解毒。主肺热咳嗽;胸痛;咽喉肿痛;目赤青盲;乳痈;湿疹;跌打损伤。北风草

北鹤虱

味性:苦、辛,平。

归经:归脾、胃经。

主治:杀虫消积。用于蛔虫、蛲虫、绦虫病,虫积腹痛,小儿疳积。北鹤虱

贝齿

味性:咸,平。

主治:清心安神,平肝明目。用于惊悸心烦不眠,小儿斑疹,目赤云翳。贝齿

鼻血草

别名:红活美、滇荆芥、土荆芥、小薄荷

味性:苦、涩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用于吐血,鼻出血,麻风,皮肤瘙痒,疥疮。鼻血草

笔管榕

别名:笔管树、漆娘舅、鸟榕、雀榕

味性:甘、微苦、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治漆疮,鹅儿疮、乳腺炎。笔管榕

笔罗子
笔罗子

别名:野枇杷、粗糠柴、花木香、山枇杷、毛鼻良

味性:苦;平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解表,止咳。主感冒;咳嗽。笔罗子

笔筒草
笔筒草

别名:通气草、眉毛草、土木贼、节节菜、接骨草、锁眉草、节骨草、锉刀草、木贼草、土麻黄、笔头草、野麻黄、锉草、虾蟆竹、草麻黄、镬盖草、接管草、擦草、磨石草、笔管草、四角田槐、野木贼、驳节草、空心草、接骨筒、麻蒿

味性:甘苦,平。

归经:心;肝;胃;膀胱经。

主治:祛风清热,除湿利尿。治目赤肿痛,翳膜遮睛,淋浊,鼻衄,便血,尿血,牙痛。笔筒草

粃壳草

别名:假稻、粃颖草

味性:涩,平。

主治:清热,解表。主治感冒,疟疾,目赤肿痛。粃壳草

萆薢

别名:百枝、竹木、赤节、白菝葜、粉萆薢、金刚、硬饭团、山田薯、土薯蓣、麻甲头、川萆薢

味性:苦;平。

归经:肝;胃;膀胱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利湿浊。主膏淋;白浊;带下;疮疡;湿疹;风湿痹痛。萆薢

蓖麻
蓖麻

别名:红蓖麻

味性:叶:甘、辛,平;根:淡、微辛,平。

主治:叶:消肿拔毒,止痒。治疮疡肿毒,鲜品捣烂外敷;治湿疹搔痒,煎水外洗;并可灭蛆、杀孑孓。;根:祛风活血,止痛镇静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破伤风,癫痫,精神分裂症。蓖麻(图)

蓖麻根

味性:辛;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镇静解痉,祛风散瘀。治破伤风,癫痫,风湿疼痛,跌打瘀痛,瘰疬。蓖麻根

蓖麻叶
蓖麻叶

味性:味苦;辛;性平。

主治:治脚气,防囊肿痛,咳嗽痰喘,鹅掌风,疮疖。"。蓖麻叶

蓖麻油
蓖麻油

味性:味甘;辛;性平。

归经: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滑肠;润肤。主肠内积滞;腹胀;便秘;疥癣癣疮;烫伤。蓖麻油

碧桃干
碧桃干

别名:桃枭、鬼髑髅、桃奴、枭景、干桃、气桃、阴桃子、桃干、瘪桃干

味性:酸苦,平。

归经:肺、肝经。

主治:治盗汗,遗精,吐血,疟疾,心腹痛;妊娠下血。碧桃干

壁钱

别名:壁茧、壁蟢窝、蟏蛸、长踦、蟢子、壁镜、壁虫、壁蟢

味性:咸,平。

归经:肺;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治喉痹,牙疳,鼻衄,痔疮下血,金疮出血。壁钱(图)

壁钱幕

别名:壁茧、白蟢窠、壁钱窠幕、白蛛窠、壁蟢窠、喜儿窠、壁钱茧、壁蚕茧、壁蟢窝、蟢蛛窝

味性:味咸;苦;性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治烂喉痧,喉痹,乳蛾,牙痛,疔疮,创伤出血,呕逆,咳嗽。壁钱幕

篦子草
篦子草

别名:舒筋草、小牛肋巴

味性:苦;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舒筋活络。主风湿关节疼痛;肢体麻木;瘫痪。篦子草

篦子舒筋草

别名:牛肋巴、舒筋草、凤尾草

味性:微苦;平。

归经:脾经。

主治:舒筋,活络,散寒。治风湿筋骨痛,手指麻木,跌打损伤,瘰疬,痞块。篦子舒筋草

薜荔
薜荔

别名:木莲藤、辟萼、石壁莲、木瓜藤、膨泡树、饼泡树、壁石虎、木壁莲、爬墙虎、风不动、彭蜂藤、石龙藤、常春藤、石壁藤、补血王、追骨风、爬岩风、墙脚柱、红墙套、烟筒丕、田螺掩、爬山虎、大鼓藤、石绷藤、薛荔络石藤、老鸦馒头藤、凉粉藤、爬墙藤、牛屎藤、薛、牡赞、木莲、过水龙、王不留行、石莲、抬络藤、木隆谷、邦邦老虎藤、乒乓抛藤、巴山虎、乒抛藤、泊壁藤、墙壁藤、有蜂藤、小薛荔、抱树莲

味性:酸,平。

主治:祛风,利湿,活血,解毒。治凤湿痹痛,泻痢,淋病,跌打损伤,痈肿疮疖。薜荔

薜荔根
薜荔根

味性:苦,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舒筋通络。治头痛眩晕,关节风湿痛,产后风。薜荔根

薜荔果

别名:王不留行[广西、广东]、凉粉果、爬墙虎、木馒头、木莲、络石藤、风不动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补肾固精,活血,催乳。用于遗精,阳痿,乳汁不通,闭经,乳糜尿。薜荔果

蝙蝠
蝙蝠

别名:服翼、天鼠、伏翼、飞鼠、老鼠、蟙蟔、仙鼠、夜燕、盐老鼠

味性:咸,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治久咳,疟疾,淋病,惊风,目翳,瘰疬,金疮。蝙蝠

鞭打绣球

别名:地草果、红顶珠、顶珠草、底线果、地红参、地红豆、地胡椒、月月换叶、连线草[云南]、红豆草、头顶一颗珠、连钱草、活血丹、四季草、小铜锤、金线草、区茹程丹、连线草、头顶一颗球、滚山珠、四季青、一串钱、小红豆

味性:淡,平。

归经:归心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清热解毒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经闭腹痛;瘰疬;疮肿湿毒;咽痛;齿龈肿痛;跌打损伤。鞭打绣球

鞭叶铁线蕨

别名:岩虱子、有尾铁线蕨、过山龙、旱猪棕草、黑鸡脚、孔雀尾、两头根、黑脚蕨、尾铁线蕨、大猪毛七

味性:苦,平。

归经:大肠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水消肿。主痢疾;水肿;小便淋浊;乳痈;烧烫伤;毒蛇咬伤;口腔溃疡。鞭叶铁线蕨

扁担蒿

味性:辛;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。主疮疡肿毒;阴道炎;阴道滴虫。扁担蒿

扁豆根

味性:苦;涩;平。

归经:大肠;膀胱经。

主治:消暑,化湿,止血。主暑湿泄泻,痢疾,淋浊,带下,便血,痔疮,漏管。扁豆根

扁豆花
扁豆花

别名:南豆花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脾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健脾和胃,消暑化湿。治痢疾,泄泻,赤白带下。扁豆花(图)

扁豆藤

味性:甘;微温;平。

归经:心;大肠经。

主治:化湿和中。主暑湿吐泻不止。扁豆藤

扁豆叶
扁豆叶

味性:辛甘甜;平。

归经:脾;胃;心经。

主治:消暑利湿,解毒消肿。主暑湿吐泻,疮疖肿毒,蛇虫蛟伤。扁豆叶

扁秆藨草

别名:水莎草、三棱草

味性:味苦;性平。

归经:肺;胃;肝经。

主治:祛瘀通经;行气消积。主经闭;痛经;产后瘀阻腹痛;症瘕积聚;胸腹胁痛;消化不良。扁秆藨草

扁藤
扁藤

别名:腰带藤、羊带风、扁骨风、铁带藤、大芦藤、过江扁龙、脚白藤、大血藤、岩五加

味性:辛;酸;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化湿;舒筋活络。主风湿痹痛;腰肌劳损;中风偏瘫;跌打损伤。扁藤

扁藤叶

味性:酸;涩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生肌敛疮。主下肢溃疡;外伤。扁藤叶

扁樱桃
扁樱桃

别名:棱果蒲桃

味性:味苦;微辛;性平。

主治:和胃;敛疮。主腹痛吐泻;口角炎;跌打肿痛。扁樱桃

扁轴木

味性:味微甘;性平。

归经:肾;脾经。

主治:补益。主身体衰弱;劳伤乏力;虚热;自汗;盗汗。扁轴木

扁竹测

别名:小扁草、扇子草、滚龙细辛、草灵芝、小石菖蒲、苍草、复生草、扁竹兰、消疝草

味性:甘;淡;平。

主治:健脾利湿和胃;活血消肿。主湿盛脾虚;腹泻;水肿;小便不利;食积胃痛;头晕耳鸣;月经不调;跌打损伤;风疹;小儿肺炎。扁竹测

变色红菇
变色红菇

别名:蘑菇

味性:微咸,平。

主治:祛风散寒;舒筋活络。主风湿痹痛;手足麻木;四肢抽搐。变色红菇

遍地金

别名:小疳药、雀舌草、痧子草、青鱼胆、肝炎草、蚂蚁草、锅巴草、小化血、小化药、小黄花香、田基黄、地耳草、对叶草、千锤散、大田基黄、蚁药、苍蝇草、毒蛇草

味性:苦,平。

归经: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泻。主小儿白口疮;小儿肺炎;口腔炎;乳痛;黄水疮;毒蛇咬伤;腹泻;久痢。遍地金

藨草

别名:野荸荠、光棍草、光棍子、野荸蔼

味性:甘、涩,平。

归经:脾;胃;膀胱经。

主治:开胃。主治食积气滞,呃逆饱胀。藨草

鳖肉
鳖肉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滋阴凉血。治骨蒸劳热,久疟,久痢,崩漏带下,瘰疬。鳖肉

鳖头
鳖头

别名:鳖首

味性:味甘;咸;性平。

归经:脾;大肠经。

主治:治久痢脱肛,产后子宫下垂,阴疮。鳖头

鳖血
鳖血

别名:团鱼血

味性:味甘;咸;性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滋阴清热;活血通络。主虚劳潮热;阴虚低热;胁痛;口眼㖞斜;脱肛。鳖血

鳖脂

别名:鳖膏、鳖油

味性:味甘;咸;性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滋阴养血;乌须发。主体弱虚赢;须发早白。鳖脂

冰凉花
冰凉花

别名:福寿草、侧金盏花、冰了花、顶冰花

味性:苦,平。

主治:强心,利尿。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,心脏性水肿,心房纤维性颤动。冰凉花

冰糖
冰糖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脾;肺经。

主治:健脾和胃;润肺止咳。主脾胃气虚;肺燥咳嗽;或痰中带血。冰糖

柄果槲寄生
柄果槲寄生

别名:有柄槲寄生、桂花寄生、油桐寄生、寄生茶、刀叶槲寄生

味性:辛;微苦;性平。

归经:归肝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补肝肾;活血止痛;安胎;下乳。主主治风湿痹痛;腰腿痛;跌打损伤;高血压;胎动不安;乳汁不下。柄果槲寄生

柄马勃

味性:辛;性平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清肺;利咽;消肿;止血。主喉炎;扁桃体炎;外伤出血。柄马勃

波罗蜜

别名:婆那娑、阿蔀亸、曩伽结、优珠昙、天婆罗、树婆罗、牛肚子果、阿、曩加结、树波萝、婆罗密、天罗、密冬瓜、包密

味性:甘;微酸;性平。

主治:生津除烦;解酒醒脾。主。波罗蜜(图)

波罗蜜核中仁

别名:木波罗果仁

味性:甘;微酸;性平。

主治:益气,通乳。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。波罗蜜核中仁

波罗蜜树液

味性:淡;涩;性平。

主治:消肿散结;收涩止痒。主疮疖红肿或疮疖红肿引起的淋巴结炎。波罗蜜树液

波斯菊

别名:痢疾草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化湿。主治急、慢性痢疾,目赤肿痛;外用治痈疮肿毒。波斯菊

波叶紫金牛
波叶紫金牛

别名:小凉伞、千年不出山、矮脚凉伞、小部伞、不出林、小矮地茶、小狮子头、铁罗伞

味性:苦;辛;性平。

主治:利咽止咳;理气活血。主咽喉肿痛;咳嗽;胃脘痛;跌打瘀痛。波叶紫金牛

菠萝皮

别名:波罗、番娄子、露兜子、地菠萝、草菠萝

味性:涩;甘;平。

主治:解毒;止咳;止痢。主咳嗽;痢疾。菠萝皮

薄雪草
薄雪草

别名:小毛香、火绒草、小白头翁、小毛草

味性:味淡;微甘;性平。

主治:润肺止咳。主肺燥咳嗽。薄雪草

布荆

别名:五指疳、五指风、山紫荆、梅哈忍

味性:淡,平。

主治:止咳定喘,镇静退热。治急、慢性气管炎,支气管炎,喘咳,气促,小儿发热烦躁不安。布荆

布渣叶
布渣叶原生态布渣叶布渣叶

别名:蓑衣子、破布叶、麻布叶、烂布渣、布包木、破布树、薢宝叶

味性:淡、微酸,平。

主治:清暑,消食,化痰。用于感冒,中暑,食滞,消化不良,腹泻。布渣叶

彩斑桑勒草

别名:花叶叶、小花草、花花草

味性:淡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结合膜炎,肺结核,胃痛,骨折。彩斑桑勒草

菜蓟

别名:食托菜蓟、洋蓟、朝蓟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舒肝利胆;清泄湿热。主黄疸;胞胁胀痛;湿热泻痢。菜蓟

参须
参须

别名:人参须

味性:味甘;苦;性平。

归经:归肺;胃经。

主治:益气;生津;止渴。主咳嗽吐血;口渴;呕逆。参须

蚕豆花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凉血,止血。治咳血,鼻衄,血痢,带下,高血压病。蚕豆花

蚕豆荚壳

别名:蚕豆黑壳

味性:味苦;涩;性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治咯血,鼻衄,尿血,消化道出血,手术野出血,天泡疮,烫伤。蚕豆荚壳

蚕豆壳

别名:蚕豆皮

味性:味甘;淡;性平。

归经:肾;胃经。

主治:利尿渗湿。治水肿,脚气,小便不利,天泡疮,黄水疮。蚕豆壳

蚕退纸

别名:蚕子故纸、蚕纸、蚕布纸、蚕蜕纸、蚕连、蚕连纸、蚕沙纸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肝;心经。

主治:治吐血,衄血,便血,崩漏,带下,喉风,喉痹,牙疳,牙痈,疔肿,疮疡。蚕退纸

蚕蜕

别名:蚕退、马鸣退、马明退、蚕蜕皮、佛退、蚕退皮、蚕衣、蚕儿衣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治崩漏,带下,痢疾,吐血,衄血,便血,牙疳,口疮,堠风,目翳。蚕蜕

蚕蛹
蚕蛹

别名:茧蛹、小蜂儿

味性:味甘;咸;性平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杀虫疗疳;生津止渴。主肺痨;小儿疳积;发热;蛔虫病;消渴。蚕蛹

苍耳根

味性:叶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治疔疮,痈疽,缠喉风,丹毒,高血压,痢疾。苍耳根

藏丁香
藏丁香

别名:石老虎、石参、叶子花、岩五加

味性:微苦;涩;平。

主治:强筋壮骨;利湿消肿。主肾虚腰痛;营养不良性水肿;湿疹;跌打损伤。藏丁香

藏红花
藏红花

别名:撒法即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入心、肝经。

主治:活血化瘀,散郁开结。治忧思郁结,胸膈痞闷,吐血,伤寒发狂,惊怖恍惚,妇女经闭,产后瘀血腹痛,跌扑肿痛。藏红花

藏青杠

味性:苦、涩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治寒热夹杂,泻痢,肠炎及哮喘。藏青杠

藏山药

别名:山药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补脾胃;益肺肾。主脾虚泄泻;肺虚久咳;肾虚遗精;消渴。藏山药

藏鮡骨

味性:甘、咸;平。

归经:入脾、胃二经。

主治:健脾开胃;利水消肿。主消化不良;水肿。藏鮡骨

藏鮡肉

味性:味甘;淡;性平。

归经:入脾、肾二经。

主治:健脾和胃;补虚调经。主脾虚食少;消化不良;月经不调。藏鮡肉

糙叶千里光

别名:毛叶红杆草

味性:苦、辛,平。

主治:清热利咽。主扁桃体炎;喉炎。糙叶千里光

糙叶水苎麻

味性:辛、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解毒;疗疮。主风湿痹痛;疮毒;烧烫伤;疟疾。糙叶水苎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