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性中药列表/5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大毛桐子根

别名:姜桐子树根、圆鞋、粗糠根

味性:味微苦;性平。

归经:肺;脾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;利湿。主肺热吐血;湿热泄泻;小便淋痛;带下。大毛桐子根

大母猪藤

别名:大叶乌蔹莓、野葡萄、绿叶扁担藤、稀果野葡萄、地五加、母猪藤

味性:微苦;平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除风湿,通经络。治牙痛,风湿关节炎,无名肿毒。大母猪藤

大木通

别名:接骨丹、白头公公、黄藤通、丝瓜藤、小木通、线不通

味性:味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利尿;解毒;祛风湿。主小便不利;淋病;乳汁不通;疮疖肿毒;亦治风湿关节疼痛;肢体麻木。大木通

大鲵

别名:娃娃鱼、海狗鱼、狗鱼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滋补,强壮。主治神经衰弱。;治贫血、痢疾:大鲵肉半斤,切成块,加少量油盐,炖熟吃。大鲵

大皮消

别名:踏皮树、毡帽老、牛尾巴树

味性:微苦,平。

主治:健胃消食,行气理血。主治食积胃痛,慢性胃炎,气滞经闭,偏头痛。红河地区用治间日疟,恶性疟;根用于驱蛲虫。大皮消

大千生

别名:冰粉、水晶凉粉、假酸浆、田珠

味性:甘、酸、微苦,平。

主治:镇静,祛痰,清热解毒。用于狂犬病,精神病,癫痫,风湿关节炎,鼻渊,感冒,泌尿道感染,疮疖。大千生

大人血七

别名:人血七、大金盆、野人血草

味性:苦、涩,平。

主治:活血调经,散淤止痛。用于月经不调,跌打损伤。大人血七

大石枣

味性:酸;平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健胃消积。主食积。大石枣

大树甘草

别名:当娜、树甘草、白头将军、木辣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咳化痰;利尿消肿。主肺热咳嗽;咽喉肿痛;肾炎水肿;尿路感染。大树甘草

大树皮

别名:梅榆、榆树

味性:涩,平。

主治:收敛止血。治胃肠出血,尿血,各种外伤出血。大树皮

大桫椤

别名:黑狗脊

味性:涩;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关节疼痛;腰痛;跌打损伤。大桫椤

大尾摇
大尾摇

别名:象鼻草、全虫草、狗尾虫、天芥菜、鱿鱼草、斑草、猫尾草、象鼻癀、墨鱼须草、大狗尾、象鼻花、四角苏、勾头蛇、臭柠檬

味性:苦;平。

归经:肺;膀胱经。

主治:利尿;消肿;解毒。主肺炎;脓胸;咽痛;口腔糜烂;膀胱结石;痈肿。大尾摇

大乌泡根

别名:乌泡

味性:酸咸,平。

主治:凉血,活血。治劳伤吐血,咳血,月经不调,痢疾,瘰疬,骨折。大乌泡根

大香附子

别名:假香附、三棱草、伞序三棱草、砖子苗

味性:味,辛微苦甘,性平。

主治:祛风止痒,解郁调经。治皮肤瘙痒,月经不调,血崩。大香附子

大血藤
大血藤大血藤

别名:血藤、红皮藤、千年健、大活血、五花血藤、红藤、赤沙藤、蕨心藤、活血藤、血通、血木通、穿尖龙、半血莲、过血藤、血灌肠、花血藤、黄梗藤、八卦薛、黄鸡藤、血陈根、红牛鼻陈、山红藤、五花七、五花血通、大血通、红血藤、黄省藤、鱼藤、红菊花心、过山龙、血竭、见血飞、槟榔钻

味性:苦,平。

归经: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活血,祛风。用于肠痈腹痛,经闭痛经,风湿痹痛,跌扑肿痛。大血藤

大叶桉
大叶桉

别名:蚊仔树

味性:微辛、微苦,平。

主治:疏风解热,抑菌消炎,防腐止痒。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,治上呼吸道感染,咽喉炎,支气管炎,肺炎,急、慢性肾盂肾炎,肠炎,痢疾,丝虫病;外用治烧烫伤,蜂窝织炎,乳腺炎,疖肿,丹毒,水田皮炎,皮肤湿疹,脚癣,皮肤消毒。大叶桉

大叶桉叶
大叶桉叶

别名:桉叶

味性:苦辛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感冒,急性肠炎,痢疾,肾盂肾炎,丹毒,痈肿,烫伤,创伤感染,下肢溃疡,化脓性角膜炎,萎缩性鼻炎。大叶桉叶

大叶地耳根

味性:味辛;苦;性平。

主治:舒筋活络;止痛止泻。主跌打损伤;腹痛;泄泻。大叶地耳根

大叶矶松

别名:补血草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散瘀止血。主瘀血崩漏;宫颈癌。大叶矶松

大叶金花茶叶

味性:微苦;平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利咽。主咽喉肿痛。大叶金花茶叶

大叶藜

别名:血见愁[东北]、血见愁、杂灰菜、八角灰菜、大叶灰菜、光藜、大灰灰菜、刺穗藜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调经,止血。用于月经不调,功能性子宫出血,吐血,衄血,咯血,尿血。大叶藜

大叶拿身草

别名:路蚂蝗、粘衣草、山蚂蝗、野毛豆、羊带归、白花饿蚂蝗、饿蚂蝗、水倒提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活血,平肝,清热,利湿,解毒。主跌打损伤,高血压,肚炎,肾炎水肿,膀胱结石,过敏性皮炎,梅毒。大叶拿身草

大叶排草
大叶排草

味性:淡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消肿解毒。主黄疸;浮肿;泄泻;跌打损伤;疾病;疖肿。大叶排草

大叶蛇泡簕

别名:狗头泡、老虎泡、八月泡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活血祛淤。用于肝炎,肝脾肿大,口腔炎,乳腺炎,痢疾,肠炎,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;外用治外伤出血。大叶蛇泡簕

大叶酸藤

别名:酸盘子、长叶酸藤果、马桂花

味性:酸、涩,平。

主治:祛风利湿,消肿散瘀。治肾炎水肿,肠炎腹泻,跌打瘀肿。大叶酸藤

大叶酸藤子

别名:大叶十八症、大鸡母酸

味性:甘;酸;性平。

主治:驱虫。主蛔虫病。大叶酸藤子

大叶铁包金

别名:马梢蛇藤、勾儿茶、紫罗花

味性:微涩,平。

主治:祛风利湿,止咳化痰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肺结核,肝炎。大叶铁包金

大叶仙茅

别名:大地棕、猴子背巾、猴子包头、竹灵芝

味性:苦、涩,平。

主治:润肺化痰,止咳平喘,镇静健脾,补肾固精。用于肾虚喘咳,腰膝酸痛,白带,遗精。大叶仙茅

大叶香荠菜

别名:北美独行菜、土荆芥穗、辣菜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驱虫消积。主小儿虫积腹胀。大叶香荠菜

大叶香薷

别名:热痱草

味性:苦微辛,温平。

主治:祛风顺气,温中止痛。治伤暑腹胀,痧气作痛;痔瘘下血。外用杀虫止庠。治湿疹风痒,滴虫性阴道炎。大叶香薷

大叶沿阶草

别名:八宝镇心丹

味性:性平,味甘。

主治:定心安神,止咳化痰,治心悸,风湿性心脏病,肺结核,慢性气管炎、支气管炎。大叶沿阶草

大叶子

别名:山荷叶、佛爷伞

味性:苦;涩;平。

归经:大肠经。

主治:涩肠止泻。主泄泻。大叶子

大叶紫珠
大叶紫珠原生态大叶紫珠

别名:紫珠草、大风叶、赶风紫、红大曰、假大艾、白骨风、蜘蛛、白背木、细朴木、白狗肠、羊耳朵、止血草、赶风柴、岩贼子叶、大蚂蚁、白饭木

味性:辛苦;平。

归经:心;肺经。

主治:散瘀止血;消肿止痛。主咯血;衄血;吐血;便血;创伤出血;跌打肿肿;风湿痹痛。大叶紫珠

大一箭球

别名:龙须草、绣球草、一包刺、一包金

味性:味甘;辛;性平。

主治:疏风清热;利湿通淋。主风热感冒;咳嗽;头痛;淋浊。大一箭球

大一面锣

别名:大一面绿、白毛草

味性:味甘;涩;性平。

归经:肺;心;肾经。

主治:益气;补肾;涩精;固下。主心悸怔肿;梦遗滑粗;崩漏带下。大一面锣

大一面镙

别名:白毛草

味性:甘、咸,平。

主治:益气,补肾,固精。用于心脏衰弱,红崩白带,梦遗滑精。大一面镙

大鱼鳅串
大鱼鳅串

别名:白鱼鳅串、调羹草、调羹菜

味性:淡,平。

主治:清湿热;利消肿。主湿热带下;急慢性肝炎;肝硬化腹水。大鱼鳅串

大榆蘑

别名:榆侧耳、榆耳、榆蘑

味性:甘;性平。

归经:脾;大肠经。

主治:滋补强壮;止痢。主虚弱萎症;痢疾,肺气肿。大榆蘑

大羽铁角蕨

别名:萃补

味性:淡;平。

归经:肾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。主风湿痹痛;腰腿痛。大羽铁角蕨

大种半边莲
大种半边莲

别名:大半边莲、野靛、穿耳草、偏杆草、江南大将军、白苋菜

味性:味辛;甘;性平。

归经:归肺;肾经。

主治:宣肺化痰;清热解毒;利尿消肿。主咳嗽痰多;水肿;痈肿疮毒;下肢溃烂;蛇虫咬伤。大种半边莲

大种鹅儿肠

别名:黑牵牛、通经草

味性:辛;平。

主治:行气化湿;活血止痛;解毒。主胃痛;腹痛;关节酸痛;妇女经期腹痛;月经不调;黄疸;便血;小儿疳积;疔疮。大种鹅儿肠

带鱼
带鱼

别名:鞭鱼、带柳、裙带鱼、海刀鱼、鳞刀鱼、白带鱼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补虚;解毒;止血。主病后体虚;产后乳汁不足;疮疖痈肿;外伤出血。带鱼

玳玳花
玳玳花玳玳花

别名:枳壳花、代代花、酸橙花、玳玳花

味性:辛;甘;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疏肝,和胃,理气。治胸中痞闷,脘腹胀痛,呕吐、少食。玳玳花

玳瑁肉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心;肺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除痰;行气活血。主咳嗽痰多;月经不调。玳瑁肉

单花金丝桃

别名:花生草、观音草、双筋草、刘寄奴

味性:微苦;平。

主治:活血化瘀。主妇女月经不调;痛经。单花金丝桃

单花鸢尾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泻下行水。主水肿;肝硬化腹水;小便不利;大便秘结。单花鸢尾

单花鸢尾子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尿;止血。主咽喉肿痛;黄疸肝炎;小便不利;吐血;衄血;月经过多;白带。单花鸢尾子

单肾草

别名:扇叶舌喙兰、独叶一支花、无柄一叶兰、雨流星草、鸡肾参、一面锣[四川木里盐源]、鸡肾草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肺;肝;肾经。

主治:补肾清肺。主肾虚腰痛;阳痿;小儿遗尿;疝气;肺热咳嗽。单肾草

单叶铁线莲

别名:地里根、雪里开、拐子药

味性:辛,平。

主治:行气止痛,活血消肿。用于胃痛,腹痛,跌打损伤,跌仆晕厥,支气管炎;外用治腮腺炎。单叶铁线莲

弹裂碎米荠

别名:水菜花、水花菜

味性:淡;平。

主治:活血调经;清热解毒;利尿通淋。主妇女月经不调;痈肿;淋证。弹裂碎米荠

蛋不老
蛋不老

别名:白花蛋不老、地胡椒、六月雪、仁砂草、黄鸡胆、矮五甲、地构叶

味性:苦;平。

归经:肺;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通经络;破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症瘕积聚;瘰疬;疔疮肿毒;跌打损伤。蛋不老

党参
党参党参

别名:东党、台党、潞党、口党、上党人参、黄参、狮头参、中灵草、防风党参、防党参、上党参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归脾;肺经。

主治:补中益气,健脾益肺。用于脾肺虚弱,气短心悸,食少便溏,虚喘咳嗽,内热消渴。党参(图)

刀豆壳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和中下气,散瘀活血。治反胃,呃逆,久痢,经闭,喉痹,喉癣。刀豆壳

刀灰树

别名:光叶山矾、滑叶常山、剑叶灰木、甜茶、乌脚看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和肝健脾,止血生肌。主治外伤出血,吐血,咯血,疳积,眼结膜炎。刀灰树

刀口药

别名:白胡子狼毒、大叶一枝箭

味性:辛微涩,平。

主治:止血,生肌,收口。治刀伤出血,研末撒伤处。刀口药

倒触伞

别名:蔷薇莓、空心藨、七叶饭消扭、空筒泡、白花暗洞、三月莓、五月泡、三月泡、白花三月泡、划船泡、龙船泡

味性:涩;微辛苦;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,止咳,收敛止血,解毒,接骨。主肺热咳嗽,小儿百日咳,咯血,小儿惊风,月经不调,痢疾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,烧烫伤。倒触伞

倒吊笔

别名:九龙木、墨柱根、章表根、苦常、土北芪、枝桐木、猪松木、细姑木、刀柄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根:祛风利湿,化痰散结。用于颈淋巴结结核,风湿关节炎,腰腿痛,慢性支气管炎,黄疸型肝炎,肝硬化腹水,白带。;叶:祛风解表。用于感冒发热。倒吊笔

倒吊蜡烛

别名:神仙蜡烛、墨柱根、章表、墨柱果、常子、九浓木、枝桐木、猪松木、刀柄、苦常、细姑木、马凌、猪菜母、苦杨

味性:甘;淡;性平。

主治:祛风通络;化痰散结;利湿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疼痛;跌打损伤;瘰疬;慢性支气管炎;黄疸型肝炎,肝硬化腹水。倒吊蜡烛

倒钩刺

别名:小乌泡、小倒钩刺、刺黄连、刺茶、散血草、绊脚刺、小黄泡刺

味性:甘微酸,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除湿止痢;驱蛔。主扁桃体炎,急性结合膜炎,腮腺炎,乳腺炎,无名肿毒,风湿痹痛,痢疾,蛔虫症。倒钩刺

倒挂草

味性:微苦;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血。主肝炎;痢疾;外伤出血;蜈蚣咬伤。倒挂草

倒罐子根

味性:味甘;微;性平。

主治:止血;解毒。主咯血;痢疾;咽喉痛。倒罐子根

倒莓子

别名:腺花茅莓、莓子蔓、红莓梢

味性:苦,平。

主治:调气和血,解毒。主治跌打损伤,月经不调,心胸气胀,吐血,痈肿疮毒。倒莓子

倒生根

别名:乌泡倒触伞、两头草、乌龙毛、过江龙、大乌泡根

味性:酸咸,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活血,止血。治劳伤吐血,鼻衄,月经不调,跌打损伤。倒生根

倒生莲

别名:倒水莲、花老鼠、尾生根、石上凤尾草、金鸡尾、盘龙莲、仙人架桥、定草根、刷把草、青丝还阳、姜公久鱼

味性:辛苦,平。

归经:肺;肝;肾经。

主治:活血散瘀,去风湿,通关节。治吐血,衄血,咳嗽痰多,黄肿,跌打损伤,筋骨疼痛。倒生莲

倒心叶桃叶珊瑚

味性:味苦;微辛;性平。

主治:活血调经;解毒消肿。主痛经;月经不调;跌打损伤;水火烫伤。倒心叶桃叶珊瑚

稻槎菜
稻槎菜

别名:鹅里腌、回荠

味性:苦,平。

主治:清热凉血,消痈解毒。主治喉炎,痢疾下血,乳痈。稻槎菜

灯笼婆婆纳

别名:灯笼草、阿拉伯婆婆纳

味性:苦、辛、咸,平。

主治:解热毒。主治肾虚,风湿,疟疾。灯笼婆婆纳

灯台树
灯台树

别名:鸭脚树、肥猪叶、大树理肺散、买担别[傣语]、六角树、梾木、鸡肫皮、乌牙树、伞柄树、猫猫头

味性:淡,平。

主治:清热平肝;消肿止痛。主头痛;眩晕;咽喉肿痛;关节酸痛;跌打肿痛。灯台树

灯油藤子

味性:苦;辛;平。

主治:祛风止痛;通便;催吐。主风湿痹痛;便秘;食积脘腹胀痛。灯油藤子

滴滴花

别名:还魂草、虎耳还魂草、九倒生

味性:淡,平。

主治:健脾,止血,化瘀。用于小儿疳积,跌打损伤及刀伤。滴滴花

鸐雉

别名:翟、山雉、翟鸡、山鸡、鸐鸟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脾;肺经。

主治:补中益气;平喘。主气虚喘促;体虚乏力。鸐雉

地柏枝

别名:岩柏草、岩柏枝、石柏、岩柏、山扁担、红鸡草、地柏、油面风、铺地金牛、百叶草、烂皮蛇、孔雀毛、土黄连、石金花、山扁柏、细叶狼鸡、并草、发治草、高脚红萝卜、夹韦草、帅石草、石掌柏、四叶菜、岩花、石松柏、千步还阳、百叶卷柏、伤寒草、曲兰草、软鸡草、拨云草、黄疸卷柏、金花草

味性:甘辛,平。

归经:肝;胆;肺经。

主治:止血,清热,利湿。治吐血,痔血,便血,血崩,创伤出血,黄疸,淋病,小儿惊风。地柏枝

地蚕
地蚕

别名:土冬虫草、白冬虫草、白虫草、肺痨草、土虫草、土石蚕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益肾润肺;补血消疳。主肺痨咳嗽吐血;盗汗;肺虚气喘;血虚体弱;小儿疳积。地蚕

地打果树皮

味性:辛;性平。

主治:解表退热;宣肺平喘;活血散瘀。主感冒发热;哮喘痰多;月经不调;产后恶露不尽。地打果树皮

地梗鼠尾

别名:白补药、田芹菜

味性:辛,平。

主治:强筋壮骨,补虚益损。主治虚弱干瘦,头晕目眩。地梗鼠尾

地椒
地椒

别名:地花椒、百里香、山椒、山胡椒

味性:味辛;性平。

主治:温中散寒,驱风止痛。治吐逆,腹痛,泄泻,食少痞胀,风寒咳嗽,咽肿,牙疼,身痛,肌肤瘙痒。地椒

地锦草
地锦草地锦草

别名:奶浆草、铺地锦、铺地红、血见愁、卧蛋草、雀儿卧蛋、小虫儿卧蛋、地联、夜光、承夜、地噤、地锦、酱瓣草、草血竭、血风草、马蚁草、雀儿卧单、猢狲头草、扑地锦、奶花草、奶草、奶汁草、红莲草、斑鸠窝、天瓜叶、三月黄花、地蓬草、铁线马齿苋、蜈蚣草、奶疳草、红茎草、红斑鸠窝、地马桑、红沙草、凉帽草、小苍蝇翅草、红丝草、小红筋草、仙境草、血见愁草、小虫儿卧单、铁线草、普瓣草、仙桃草、莲子草、软骨莲子草、九龙吐珠草、地瓣草、粪脚草、粪触脚、花被单、铺地草被单草、星星草、斑雀草、多叶果、凤凰窝、龙头狮子草

味性:辛,平。

归经:归肝、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用于痢疾,泄泻,咳血,尿血,便血,崩漏,疮疖痈肿。地锦草

地骷髅

别名:仙人骨、老萝卜头、老人头、地枯萝、气萝卜、枯萝卜、空莱菔、出萝卜、老卜头、空莱服、老萝卜

味性:甘辛,平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宣肺化痰,消食,利水。治咳嗽多痰,食积气滞,脘腹痞闷胀痛,水肿喘满,噤口痢疾。地骷髅

地麻黄

别名:粟米草、地杉树、鸭脚瓜子草

味性:淡微涩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腹痛泄泻,皮肤热疹,火眼。地麻黄

地菍

别名:地茄子、地兰子、地石榴、铺地锦、山地菍、地茄、地吉桃、地葡萄、地红花、古柑、苦含、倒藤王不留、金头石榴、毛冬瓜、水汤泡、提脚龙、猫儿眼睛草、铺地稔、野落苏、红地茄、落地稔、地稔藤、矮脚埔梨、埔淡、波罗罂子、铺地菍、落地菍、地菍藤、矮脚补翁、杜茄、土地榆、小号埔淡、铺地粘

味性:甘、涩,平。

归经:归心;肝;脾;肺经。

主治:活血止血,清热解毒。治痛经,产后腹痛,血崩,带下,便血,痢疾,痈肿,疔疮。地菍

地菍根

别名:地茄根、地稔根、火炭泡

味性:味苦;微甘;性平。

归经:归肝;脾;肺经。

主治:活血,止血,利湿,解毒。治痛经,产后腹痛,崩漏,白带,痢疾,瘰疬,牙痛。地菍根

地皮风

别名:翻白叶、小管仲、小天青

味性:微苦、涩,平。

主治:清热活血,行气止痛。主治痢疾,食积胃痛,小儿惊风,产后流血不止,胃和十二指肠溃疡。地皮风

地枇杷

别名:地瓜藤、地石榴、地胆紫、霜坡虎、地棠果、地板藤

味性:苦,微甘,平。

主治:清热利湿。用于小儿消化不良,急性肠胃炎,痢疾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尿路感染,白带,感冒,咳嗽,风湿筋骨疼痛。地枇杷

地茄子
地茄子

别名:小铜锤、地钮子、地扣子、地石榴、米汤果

味性:味苦;辛;性平。

主治:祛风;利湿;理气;散瘀。主风湿痹痛;疝气;跌打损伤;遗精;白带。地茄子

地涩涩

别名:仙桃草、养皮草、荞皮草、小对经草

味性:味甘;苦;涩;性平。

归经:归肝经。

主治:活血止血,清热解毒。治跌打损伤,月经不调,创伤出血,口疮,汤火伤。地涩涩

地沙

别名:米洋参

味性:平;甘。

主治:健脾消积;。主小儿疳积;消化不良。地沙

地梢瓜
地梢瓜

别名:地梢花、地瓜瓢、羊不奶棵、小丝瓜、浮瓢棵、女青、山角、地瓜儿、羊不奶果、老瓜瓢、沙奶奶、马奶奶、沙奶草、细叶牛皮消、雀瓜、罗汉草、地瓜子、地葛、盘龙草、牛梢瓜、羊奶草、羊巴奶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补肺气,清热降火,生津止渴,消炎止痛。地梢瓜

地桃花
地桃花

别名:红花地桃花、肖梵天花、野棉花、狗脚迹、大梅花树、刺头婆、痴头婆、天下捶、八卦拦路虎、野茄子、小朝阳、假桃花、野梅花、粘油子、羊带归、虱麻头、八卦草、红孩儿、石松毛、毛桐子、牛毛七、三角风、桃子草、迷马桩、野桃花、土口芪、刀伤药、大迷马桩棵、油玲花、土杜仲、野桐乔、山棋菜、千下捶、野挑花、梵尚花、奇马桩、半边月、拔脓膏、山茄簸、千下锤、土黄芪、巴巴叶、窝吼、地马格

味性:甘辛,平。

归经:肺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利湿,清热解毒。治感冒发热,风湿痹嘉,痢疾,水肿,淋病,白带,吐血,痈肿,外伤出血。地桃花

地下明珠

别名:落地珍珠、铁秤锤、土地子、一粒金丹、陈伤子、铁钮子、山砒霜、泥里珠、寸金黄、一滴金丹、地下珍珠、内宝珠、茅膏菜根

味性:甘;微苦;平。

归经:肺;肝;胃经。

主治:祛风胜湿;活血止痛;散结解毒。主筋骨疼痛;腰痛;偏头痛;跌打损伤;疟疾;瘰疬;肿毒;目赤;翳障;疥疮;亦可用于小儿破伤风;肺炎;感冒。地下明珠

地星
地星

别名:地蜘蛛、米屎菰、量湿地星、土星菌、大孤、山蟹、石蟹

味性:辛,平。

主治:清肺热,活血,止血。用于支气管炎,肺炎,咽痛音哑,鼻衄;外用治外伤出血。地星

棣棠花
棣棠花

别名:蜂棠花、地棠、黄度梅、金棣棠、黄榆叶梅、麻叶棣棠、地园花、小通花、清明花、金旦子花、画眉杠、鸡蛋花、三月花、青通花、通花条、地团花、金钱花

味性:苦、涩;平。

归经:肺;胃;脾经。

主治:治久咳,消化不良,水肿,风湿痛,热毒疮。棣棠花

滇白药子
滇白药子

别名:白药子、马蹄细辛、毛狗苔、毛芋头

味性:甘;微苦;平。

归经:牌;肺;肾经。

主治:补脾益肾;敛肺止咳;解毒消肿。主脾虚便溏;肾虚阳痿;遗精;白带;虚劳久咳;缺乳;无名肿毒。滇白药子

滇海水仙花

别名:大报春花、水白菜、大癞痢

味性:辛;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散瘀接骨。主跌打骨折;外伤红肿。滇海水仙花

滇绿豆

味性:味淡;性平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利尿消肿。主小便不利;面目浮肿。滇绿豆

滇南寄生

味性:苦;甘;性平。

主治:祛风湿;补肝肾;强筋骨;安胎。主腰膝酸痛;中风偏瘫;手足麻木;胎动不安;胎漏。滇南寄生

滇南鸟足兰

别名:对对参、小鸡腿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壮腰益肾,养血安神。主治肾虚腰痛,慢性肾炎,面足浮肿,心脏病,白带。滇南鸟足兰

滇茜草

别名:小茜草、滇紫参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补血活血,祛风除湿,软坚破积。主治贫血,跌打损伤,慢性胃炎,脂肪瘤,月经不调。滇茜草

滇肉棒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止血。主外伤出血。滇肉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