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性中药列表/7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飞天蠄蟧
飞天蠄蟧

别名:桫椤、刺桫椤、山蠄蟧、山棕、龙骨风、树蕨、大贯众

味性:微苦,平。

主治:清肺胃热,祛风除湿。治流感,肺热咳喘,吐血,风火牙痛,风湿关节痛,腰痛。飞天蠄蟧

榧花

别名:棑华

味性:苦;性平。

归经: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利水;杀虫。主水气肿满;蛔虫病。榧花

榧螺
榧螺

味性:味咸;性平。

主治:平肝潜阳;清燥润肺。主高血压病;头晕;青盲内障;骨蒸劳热。榧螺

翡翠

别名: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利水消肿。主水肿;小便不利。翡翠

费菜

别名:养心草、倒山黑豆、马三七、白三七、胡椒七、七叶草、晏海豆丬、回生草、血草

味性:酸,平。

归经:入心、肝、脾三经。

主治:活血,止血,宁心,利湿,消肿,解毒。治跌打损伤,咳血,吐血,便血,心悸,痈肿。费菜

分筋草

别名:伸筋草、经年石松、二年石松、松柏还阳

味性:苦、微辛,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舒筋活血。用于跌打损伤,腰腿筋骨疼痛,风湿麻木。分筋草

分心木
分心木分心木

别名:核桃种隔、胡桃衣、胡桃夹、胡桃隔、核桃隔

味性:苦、涩,平。

归经:脾;肾经。

主治:补肾涩精。用于肾虚遗精,滑精,遗尿。分心木

粉菝葜

别名:铁菱角、饭巴坨、冷饭巴、金刚藤头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清热,除风毒。;根状茎主治崩带,血淋,瘰疬,跌打损伤。;嫩叶治臁疮。粉菝葜

粉背蕨

别名:铁脚凤尾草、鸡脚草、水郎鸡、卷叶凤尾、岩飞蛾、白烤、白蓝地草、天青地白、姬里白、猪棕草、大叶猪棕

味性:温;淡;平微涩。

归经:肺;脾;肝经。

主治:祛痰止咳,利湿和瘀。治百日咳,喉风,痢疾,泄泻,淋病,白带,月经不调,跌打损伤。粉背蕨

粉萆

别名:黄萆、黄山姜、黄姜

味性:性平,味苦、甘。

主治:利湿去浊,祛风除痹。用于膏淋、白浊、白带过多、风寒痹痛、关节不利、腰膝疼痛。粉萆

粉萆薢

味性:苦,平。

归经:归肾、胃经。

主治:利湿去浊,祛风除痹。用于膏淋,白浊,白带过多,风湿痹痛,关节不利,腰膝疼痛。粉萆薢

粉藜

别名:三齿粉、藜、咸卜子菜、三齿粉藜

味性:甘、酸,平。

主治:利水涩肠。主腹泻。粉藜

粉条儿菜
粉条儿菜

别名:肺筋草、小肺筋草[四川]、金线吊白米、蛆儿草、蛆芽草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润肺止咳,养心安神,消积驱蛔。用于支气管炎,百日咳,神经功能症,小儿疳积,蛔虫病,腮腺炎。粉条儿菜

粉叶地锦

别名:细母猪藤、五皮风、五叶龙

味性:辛;甘;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解毒疗疮。主风湿关节痛;妇女白带;无名肿毒。粉叶地锦

风藤草根

别名:木通

味性:味淡;性平。

主治:祛风湿;利小便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小便不利;水肿;淋浊癃闭;闭经;跌打损伤。风藤草根

风叶藤

别名:毛叶白粉藤、左爬藤、葫芦叶、粗壳藤、左边藤

味性:淡、微涩,平。

主治:拔脓消肿,散瘀止痛。主治跌打损伤,扭伤,风湿关节疼痛,骨折,痈疮肿毒。配方用尚可治骨髓炎。亦可作滋补剂。风叶藤

枫寄生

别名:螃蟹夹、桐树寄生、桐子寄生[四川]、枫树寄生、枫香寄生、蟹爪寄生、虾脚寄生[广西]、栗寄生[陕西]

味性:微苦,平。

主治:祛风利湿,舒筋活络,止血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腰肌劳损,崩漏,鼻衄,白带,尿路感染。枫寄生

枫树

别名:枫香树、大叶枫、枫子树、鸡爪枫、鸡枫树

味性:根:苦,温。

主治:叶:苦,平。根:祛风止痛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痛,牙痛。;叶:祛风除湿,行气止痛:用于肠炎,痢疾,胃痛;外用治毒蜂螫伤,皮肤湿疹。枫树

枫香树根
枫香树根

别名:枫果根、杜东根

味性:辛;苦;平。

归经:脾;肾;肝经。

主治:解毒消肿;祛风止痛。主痈疽疔疮;风湿痹痛;牙痛;湿热泄泻;痢疾;小儿消化不良。枫香树根

枫香树皮

别名:枫皮、枫香木皮

味性:辛;微;平。

归经:肾;大肠经。

主治:除湿止泻;祛风止痒。主泄泻;痢疾;大风癞疮;痒疹。枫香树皮

枫香树叶
枫香树叶

味性:辛苦,平。

归经:脾;肾;肝经。

主治:治急性胃肠炎,痢疾,产后风,小儿脐风,痈肿发背。枫香树叶

蜂毒

别名:蜜蜂毒素

味性:辛、苦,平。

归经:肝;肺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止疼痛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腰膝酸痛,坐骨神经痛。蜂毒

蜂房
蜂房蜂房

别名:露蜂房、马蜂窝、蜂巢、野蜂窝、黄蜂窝、百穿之巢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归胃经。

主治:祛风,功毒,杀虫,止痛。用于龋齿牙痛,疮疡肿毒,乳痈,瘰疬,皮肤顽癣,鹅掌风。蜂房(图)

蜂乳

别名:王浆、蜂王浆、乳浆、王乳、蜂皇浆、皇浆

味性:甘酸,平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滋补强壮。用于神经官能症,高血压病,心血管机能不全,慢性肝炎,溃疡病,糖尿病,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辅助治疗。蜂乳

蜂蝇
蜂蝇

别名:花虻、食蚜蝇

味性:甘、苦;平。

归经:脾经。

主治:健脾消食。主脾虚食滞,消化不良。蜂蝇

凤尾茶
凤尾茶

别名:野山茶、小山茶、云松茶、小香茶、小松毛茶、锈山茶、牙刷草

味性:辛,平。

主治:发散外邪;理气和胃。主感冒;咽喉红肿;目赤肿痛;口腔炎;牙痛;肝炎;消化不良。凤尾茶

凤尾贯众

别名:贯众耳蕨

味性:性平,味辛微苦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止血。治便血,鼻衄,妇女崩漏。凤尾贯众

凤尾兰
凤尾兰

别名:白棕、剑麻、菠萝花

味性:辛;微苦;平。

主治:止咳平喘。主支气管哮喘;咳嗽。凤尾兰

凤尾铁角蕨

别名:大猪鬃草、大凤尾草

味性:甘、苦,平。

主治:消炎,清热,利尿。主治痢疾,肠炎,咽颊炎,淋巴腺炎,膀胱炎,尿道炎,腱鞘炎。凤尾铁角蕨

凤仙根

别名:金凤花根

味性:味苦;辛;性平。

主治:活血止痛;利湿消肿。主跌扑肿痛;风湿骨痛;白带;水肿。凤仙根

凤眼果
凤眼果

别名:频婆果、九层皮、罗晃子、潘安果、七姐果、富贵子、苹婆果、假九层皮、红皮果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胃;大肠;小肠经。

主治:温胃,杀虫。治虫积腹痛,翻胃吐食,疝痛。凤眼果

凤眼果壳

别名:凤眼果荚、苹婆壳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小肠经。

主治:活血行气。主血痢;小肠疝气;痔疮;中耳炎。凤眼果壳

佛肚花
佛肚花

别名:岩白菜、虎皮、小荷草、华东佛、肚苣苔、岩青菜、石燕三七、金丝草

味性:微苦,平。

主治:祛风解表;活血消痈。主感冒头痛;劳伤;筋骨酸痛;痈疮;无名肿毒。佛肚花

佛手柑根

味性:辛;苦;性平。

归经:脾;胃;肾经。

主治:顺气化痰。主肝胃气痛;脾肿大;癫痫。佛手柑根

佛手露

味性:微辛;淡;性平。

归经:肺;肝;胃;肾经。

主治:行气解郁。主胸膈郁闷不舒。佛手露

凫羽

别名:水鸭毛

味性:味咸;性平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解毒敛疮。主溃疡及水火烫伤。凫羽

扶桑

别名:大红花、红木槿、月月红、木花、公鸡花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解毒,利尿,调经。;根:用于腮腺炎,支气管炎,尿路感染,子宫颈炎,白带,月经不调,闭经;;叶、花:外用治疔疮痈肿,乳腺炎,淋巴腺炎;;花:月经不调。扶桑

扶桑根

味性:甘;涩;性平。

归经:肝;脾;肺经。

主治:治月经不调,血崩,白浊,白带。扶桑根

扶桑叶

味性:味甘;淡;性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消热利湿;解毒。主白带;淋证;疔疮肿毒;腮腺炎;乳腺炎;淋巴结炎。扶桑叶

扶栘木皮

味性:味苦,平。

主治:去风血脚气疼痹,腕损瘀血,痛不可忍。取白皮火炙,酒浸服之。扶栘木皮

茯苓皮
茯苓皮原生态茯苓皮茯苓皮

别名:苓皮

味性:甘淡,平。

归经:肾;膀胱经。

主治:利水消肿。主水温肿满;小便不利。茯苓皮

茯神木

别名:黄松节、松节、茯神心、茯神心木、茯苓木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肝;心经。

主治:平肝安神。主惊悸健忘;中风语蹇;脚气转筋。茯神木

匐地风毛菊

别名:星状风毛菊

味性:味辛;苦;性平。

归经:入肝、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通络舒筋。主风温痹痛;筋脉拘挛。匐地风毛菊

福寿草

别名:献岁菊、雪莲、长春菊、岁菊、冰里花、顶冰花、冰凉花、雪莲花、冰郎花

味性:苦,平。

主治:强心,利尿。治心悸,水肿,癫痫。福寿草

腐巴

别名:锅炙、豆腐锅巴

味性:苦;甘;平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治翻胃,痢疾,血虚淋浊,肠风下血,血风疮。腐巴

附地菜
附地菜

别名:伏地菜、鸡肠、鸡肠草、地胡椒、搓不死、豆瓣子棵、伏地草、山苦菜、地瓜香

味性:辛苦;平。

归经:心;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治遗尿,赤白痢,发背,热肿,手脚麻木。附地菜

复生草

别名:扁竹兰、扁竹参、叉柱岩菖蒲、九节莲

味性:淡,平。

主治:利尿,调经,滋阴补虚。主治水肿,头晕,耳鸣,小儿营养不良,月经不调,胃痛,小儿腹泻。复生草

蝮蛇皮

味性:甘;咸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;攻毒;止痒。主疔肿;恶疮;骨疽;疥癣;皮肤瘙痒。蝮蛇皮

鳆鱼

别名:鲍鱼、石决明肉、镜面鱼、明目鱼

味性:味甘;咸;性平。

主治:滋阴清热,益精明目。治劳热骨蒸,咳嗽,崩漏、带下,淋病,青盲内障。鳆鱼

覆盆子根

味性:苦;平。

归经:胃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止痛,明目退翳,和胃止呕。主牙痛,风湿痹痛,目翳,呕逆。覆盆子根

覆盆子叶
覆盆子叶

别名:西国草、覆盆草叶

味性:酸咸;平。

归经:胃;肝经。

主治:治眼睑赤烂,泪多,视物昏花,牙痛,臁疮。覆盆子叶

干冬菜

别名:霉干莱、陈干菜

味性:咸苦,平。

归经:入肺、肾二经。

主治:滋阴,开胃,化痰,利膈。治肺热痰嗽,喉痛,失音。干冬菜

干檀香

别名:小青皮、小青香、小仙人掌、沙针、香疙瘩、干香树、山苏木、土檀香、豆瓣香

味性:辛;苦;性平。

主治:疏风解表;活血调经。主咳嗽;感冒;月经不调;痛经。干檀香

甘草
甘草甘草

别名:甜草根、红甘草、粉甘草、粉草、美草、蜜甘、蜜草、蕗草、国老、灵通、甜草、甜根子、棒草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入脾、胃、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润肺止咳,调和诸药;炙甘草能补脾益气。主治咽喉肿痛,咳嗽,脾胃虚弱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肝炎,癔病,痈疖肿毒,药物及食物中毒。甘草(图)

甘蓝
甘蓝

别名:蓝菜、西土蓝、包心菜、洋白菜、卷心菜、莲花白、葵花白菜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胃;肾经。

主治:清利湿热;散结止痛;益肾补虚。主湿热黄疸;消化道溃疡疼痛;关节不利;虚损。甘蓝(图)

甘露子
甘露子

别名:宝塔菜、地蚕、草石蚕、土人参、地牯牛草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祛风热利湿,活血散瘀。用于黄疸,尿路感染,风热感冒,肺结核;外用治疮毒肿痛,蛇虫咬伤。甘露子

甘青铁线莲

别名:木通、亦蒙

味性:甘;苦;平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健胃消积;解毒化湿。主食积不化;腹满痞塞;腹涌腹泻;痈疮;湿疮。甘青铁线莲

肝风草

别名:玉帘、惊风草、白花独蒜、石葱、葱兰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平肝熄风。治小儿急惊风,羊痫风。肝风草

柑叶

味性:辛;苦;平。

归经:脾;胃;肝经。

主治:行气宽胸;疏肝和胃;解毒消痈。主胸隔满闷;胁肋胀痛;经行不畅;膈痈;乳痈;乳岩。柑叶

赶风柴
赶风柴原生态赶风柴

别名:节节红、饭汤叶、亚寨凡、大班鸠米、贼佬药、大斑鸠米、白花茶

味性:涩微辛苦;平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散瘀止血;解毒消肿。主衄血;咳血;吐血;便血;跌打瘀肿;外伤出血;水火烫伤;疮毒溃烂。赶风柴

赶山鞭
赶山鞭

别名:小金丝桃、小茶叶、小金雀、女儿茶、小早莲、小连翘、小叶连翘、小旱莲、刘寄奴

味性:苦;平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止血,镇痛,通乳。用于咯血,吐血,子宫出血,风湿关节痛,神经痛,跌打损伤,乳汁缺乏,乳腺炎;外用治创伤出血,痈疖肿毒。赶山鞭

感应草

别名:罗伞草、降落伞

味性:甘、微苦,平。

主治:消积,利水。;小儿疳积:鲜全草3~5钱,洗净与肝尖或瘦肉蒸熟,汤肉并食。;水肿:全草3~5钱,水煎服,或与猪骨炖服。感应草

橄榄根

别名:白榄根

味性:微苦;平。

主治:祛风湿;舒筋络;利咽喉。主风湿痹痛;手足麻木;脚气;咽喉肿痛。橄榄根

橄榄露

味性:味甘;酸;涩;性平。

归经:肺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咽生津。主咽喉肿痛;咳嗽;咳血;泄泻;痢疾;烦渴。橄榄露

橄榄仁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肺;脾;胃经。

主治:润燥;醒酒;解毒。主口唇燥痛;醉酒;鱼、蟹中毒。橄榄仁

刚毛香茶菜

别名:烂脚丫巴草

味性:味辛;性平。

主治:散瘀消肿。主跌打瘀肿。刚毛香茶菜

岗柃

别名:米碎木、蚂蚁木

味性:微苦,平。

主治:豁痰镇咳,消肿止痛。主治肺结核,咳嗽。外用治跌打肿痛。岗柃

岗柃叶

味性:微苦;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祛痰止咳;解毒消肿。主肺结核咳嗽;无名肿毒;脓疱疮;跌打损伤;骨折。岗柃叶

高脚落山箕根
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祛风止痛;止泻。主头痛;腰痛;疟疾;小儿腹泻。高脚落山箕根

高梁泡叶

味性:甘;苦;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凉血;解毒疗疮。主感冒发热;咳血;便血;崩漏;创伤出血;瘰疬溃烂;皮肤糜烂;黄水疮。高梁泡叶

高粱
高粱

别名:蜀黍、木稷、藋粱、芦穄、蜀秫、芦粟、获粱、番黍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脾;胃;肺经。

主治:燥湿祛痰,宁心安神。主治湿痰咳嗽,胃痞不舒,失眠多梦,食积。高粱

高粱根

别名:蜀黍根、瓜龙、高粱七、爪龙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平喘,利尿,止血。治咳嗽喘澜,胃气疼痛,血崩,产后出血。高粱根

高粱泡

别名:红娘藤、倒水莲、十月红、十月莓、秧泡子、寒扭、冬寒扭、倒拔千斤

味性:甘、苦,平。

主治:活血调经,消肿解毒。用于产后腹痛,血崩,产褥热,痛经,坐骨神经痛,风湿关节痛,偏瘫;叶外用治创伤出血。高粱泡

高粱乌米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调经止血。用于月经不调,血崩,便血。高粱乌米

高山柏

别名:山柏

味性:味苦;性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肾炎水肿; 尿路感染;痈疮肿毒。高山柏

高山扁枝石松

别名:高山石松

味性:淡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活血;止痛。主关节痹痛;跌打损伤;。高山扁枝石松

高山栲

别名:白猪栗、丝栗、椎栗

味性:辛、涩、微苦,平。

主治:收敛,止泻,解毒,消炎。;根或茎皮主治肠炎,腹泻。;果实主治心悸,耳鸣,腰痛。高山栲

高山瓦韦

别名:石豇豆、石小豆

味性:淡、微涩,平。

主治:祛风利湿,止血。用于风湿疼痛,腰痛,小便不利,白带,崩漏,鼻衄。高山瓦韦

高原点地梅
高原点地梅

别名:朵的[藏名]

味性:淡,平。

归经:肾;肝经。

主治:渗湿利水。主湿痹关节酸重疼痛;小便不利。高原点地梅

鸽卵

别名:家鸽卵、鸽蛋

味性:味甘;咸;性平。

归经:肺;脾;胃;肾经。

主治:补肾益气;解疮痘毒。主疮疥痘疹。鸽卵

革质红菇

别名:大红菇、红菌子、青杠菌

味性:甘;性平。

主治:追风散寒;舒筋活络。主腰腿疼痛;手足麻木;筋骨不舒;四肢抽搐。革质红菇

葛根
葛根葛根

别名:葛藤、粉葛、干葛、葛麻藤、甘葛、葛麻茹、葛于根、黄葛根、葛条根、葛葛根、葛子根、鸡齐根

味性:甘辛,平。

归经:归脾、胃经。

主治:升阳解肌,透疹止泻,除烦止温。治伤寒、温热头痛项强,烦热消渴,泄泻,痢疾,癍疹不透,高血压,心绞痛,耳聋。葛根(图)

葛谷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心;胃;肺经。

主治:健脾止泻;解酒。主泄泻;痢疾;饮酒过度。葛谷

葛花
葛花原生态葛花葛花

别名:葛条花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解酒醒脾。治伤酒发热烦渴,不思饮食,呕逆吐酸,吐血,肠风下血。葛花(图)

葛藟

别名:割谷镰藤、野葡萄、栽秧藤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补五脏,续筋骨,长肌肉,果实可食。;骨节酸痛,跌打损伤:根皮用甜酒捣烂敷患处。;咳嗽,吐血:果3~5钱,水煎服。;积食:果、叶各5钱,水煎服。葛藟

葛藟根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利湿退黄;活血通络;解毒消肿。主黄疸型肝炎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痈肿。葛藟根

葛藟果实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肺;胃经。

主治:润肺止咳;凉血止血;消食。主肺燥咳嗽;吐血;食积;泻痢。葛藟果实

葛藟叶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消积;解毒;敛疮。主食积;痢疾;湿疹;烫火伤。葛藟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