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刚藤头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
金刚藤头
Jīn Gānɡ Ténɡ Tóu
别名铁菱角、饭巴坨、冷饭巴、粘鱼须、龙须菜、金岗藤
功效作用祛风清热利湿解毒。主风湿痹证;腰腿疼痛;跌打损伤小便淋涩;瘰疬痈肿疮毒臁疮
英文名rhizome of Blackfruit Greenbrier
始载于四川常用中草药
毒性 
归经 
药性
药味

拉丁文学名 Smilax china L&Smilax bockii Warb

英文名称: Chinaroot Greenbrier Rhizome

【别名】菝葜、铁菱角、饭巴坨、冷饭巴 、金刚刺金刚藤乌鱼刺

【来源】为双子叶植物百合科植物粉菝葜、西南菝葜的根茎和嫩叶。  

目录

  1. 植物形态
    1. 粉菝葜落叶藤状灌木
    2. 西南菝葜
  2. 资源分布
  3. 药用价值

植物形态

粉菝葜落叶藤状灌木

根茎块状,多横行,具膨大及坚硬的木质菱角状突起,先端具硬的细根,外表灰白色带淡黄色,剖面淡红色。 茎坚硬,有倒生或平生坚硬的皮刺。叶互生,革质;叶片长椭圆形至狭长椭圆形,或卵圆形,长3.5~8厘米,宽1.8~4.5厘米,先端渐尖或钝尖,基部阔楔形,全缘,上面绿色,有光泽,下面粉白色,脉3出;叶柄长1~1.2厘米;基部具鞘,在鞘的顶端有2条卷须伞形花序腋生;单性,异株;总花柄长1.5~2厘米,花柄长1~1.4厘米;雄花被片6,浅绿黄色,长椭圆形,雄蕊6;雌花长4毫米,具退化雄蕊6,子房上位,长椭圆形;柱头3,反卷。 浆果球形,蓝黑色,直径约7毫米。 花期4月。果期7~8月。  

西南菝葜

攀援木本,茎实心,无刺。根茎才;质,结节状。 叶长圆状披针形,长5~8厘米,宽1~2厘米;叶柄长0.5~0.8厘米,鞘稍不明显,长几为叶柄的1/2,鞘端有1对卷须。伞形花序腋生,花序柄长1.5~2厘米,稍扁;花柄长7~8厘米;花单性,雌雄异株花被片6。 浆果熟时绿色。根茎多为不规则块状或弯曲扁柱状,有隆起结节,长 10 ~ 20cm ,直径 2 ~ 4cm 。表面黄棕色或紫棕色,稍有凸凹不平,结节膨大处有圆锥状突起茎痕,有的先端残留坚硬的细根或断痕,呈刺状。质极坚实,断面呈棕黄色或红棕色,粗纤维性,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。气微,味微苦涩。  

资源分布

生于山坡林下或灌丛林内。

粉菝葜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、河南、陕西。

西南菝葜分布我国西南部及西藏等地;  

药用价值

【采集】根茎秋末至次春采挖 ,晒干或趁鲜切片干燥。

【鉴别】 ( 1 )本品粉末浅棕色,淀粉粒多为单粒,类圆形或半圆球形,直径 5 ~ 30 μ m ,脐点点状、裂缝状或飞鸟状。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,淡黄色或红棕色,呈类圆形、长椭圆形、类方形或不规则形,直径 40 - 125 - 195 μ m 。 壁木化 ,厚 8 - 45 μ m ,具明显分枝状孔沟,层纹不明显,胞腔较小,可见椭圆形纹孔,有的胞腔中含红棕色物。纤维易见,成群或散在,淡黄色或深棕色,呈长方形,短梭状,木化 或微木化 。草酸钙针晶多散在,偶有成 束存在 于粘液细胞中,长 75 ~ 140μm 。

( 2 )取本品粉末 5g ,加乙醇 50ml ,超声处理 30 分钟,滤过,滤液加盐酸 5ml ,置水浴中加热回流 2 小时,放冷,滴加 40 %氢氧化钠调至中性。置水浴上蒸至无醇味,残渣用 40ml 热水溶解,用二氯甲烷提取二次( 40ml , 30ml ),合并提取液,置水浴上蒸干,残渣加甲醇 1ml 使溶解,作为 供试品溶液 。另取薯蓣皂苷元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0.5mg 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中国药典 2000 年版一部附录 VI B )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10 μ l 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,以环己烷-醋酸乙酯( 8 : 2 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 喷以 10 %硫酸乙醇溶液,于 105 ℃ 加热使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 谱相应 位置上, 显相同 颜色的斑点。

【检查】

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 ( 附录 IX H 第一法 ) 测定,不得过 12.0% 。

总灰分 不得过 3.0%( 附录 IX K) 。

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 1.0% (附录 IX K )。

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 测定法项下 的热浸法(附录 X A )测定 , 用 60 %乙醇作溶剂,不得少于 12.0% 。

【含量测定】

高效液相色谱法(附录 VI D )测定。

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

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( ODS2 )为填充剂;乙腈-水( 90 : 10 )为流动相;检测波长 203nm , 柱温 35 ℃ 。理论板数按薯蓣皂苷元 峰计算 应不少于 8000 。

对照品溶液的制备

精密称取薯蓣皂苷元对照品适量,加乙腈制成每 1ml 含 0.2mg 的溶液,即得。

供试品溶液的制备

取本品粉末(过二号筛) 8g (同时另取本品测定水分),精密称定,置索氏 提取器 中,加乙醇 120ml ,浸渍过夜,回流提取至 提取液近无色 ,倾出提取液,调整体积至 100ml ,加盐酸 16ml ,水浴回流 2 小时,冷却后,用石油醚( 60 - 90 ℃ )振摇提取 4 次,每次 40ml ,合并提取液,蒸干,残渣加乙腈溶解并转移至 10ml 容量瓶中,加乙腈至刻度,摇匀,滤过, 取续滤液 ,即得。

测定法

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 供试品溶液 20 μ l ,注入液相色谱仪,测定,即得。

本品按干燥品计算,含薯蓣皂苷元 (C 27 H 42 O 3 ) 不得少于 0.02% 。

【炮制】 取金刚藤地下根茎,除去杂质及残留须根,洗净,润透,切片,干燥。

化学成分】根含淀粉55.8%,粗蛋白5.56%,粗脂肪0.22%。

性味归经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甘,平。
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味甘,微苦涩,性平,归肝肾经。

【功效主治】清热解毒、化湿消肿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带下量多、黄稠,经期腹痛慢性盆腔炎附件炎附件炎性包块
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清热,除风毒。 治崩带,血淋,瘰疬,跌打损伤

嫩叶:治臁疮
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:祛风利湿,解毒散瘀。治风湿腰腿痛,跌打损伤,瘰疬,筋骨酸痛,历节,痛风淋病带下,牛皮癣癌症
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货泡酒, 15 ~ 30g;

外用:捣敷

【贮藏】 置通风干燥处。

【出处考证】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、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