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性中药列表/2
|
- 北丝石竹
- 北鱼黄草
- 逼血雷
- 荸荠
- 鼻血雷
- 闭鞘姜
- 壁虎
- 篦齿蒿
- 篦梳剑
- 篦子三尖杉
- 臂形草
- 边缘鳞盖蕨
- 萹蓄
- 蝙蝠葛根
- 蝙蝠藤
- 鞭叶耳蕨
- 扁蕾
- 扁蒲扇
- 扁竹根
- 扁竹兰
- 变蛋
- 杓儿菜
- 鳖胆
- 鳖甲胶
- 鳖卵
- 滨海前胡
- 冰
- 冰草
- 冰草白穗
- 冰草根
- 冰球子
- 波棱瓜
- 波棱瓜子
- 博落回
- 薄叶卷柏
- 卜芥
- 不灰木
- 布朗耳蕨
- 菜板
- 菜豆树
- 残槁蔃
- 苍白秤钩风
- 苍耳
- 苍山黄堇
- 藏报春花
- 藏鮡胆
- 藏紫菀
- 糙壳菱蟹
- 草本威灵仙
- 草地黄芩
- 草菇
- 草红藤
- 草灵仙
- 草血竭
- 草泽泻
- 草蜘蛛
- 侧柏叶
- 叉歧繁缕
- 叉枝鸦葱
- 茶
- 茶条槭
- 茶子
- 茶子木花
- 蝉花
- 蝉蜕
- 蝉翼藤
- 蟾蜍胆
- 长瓣金莲花
- 长柄赤车
- 长柄秋海棠
- 长杆兰
- 长管香茶菜
- 长果山橙
- 长毛风毛菊
- 长年兰
- 长前胡
- 长石
- 长瓦韦
- 长尾复叶耳蕨
- 长叶柄野扇花
- 长叶山芝麻
- 常山
- 朝鲜崖柏
- 车螯
- 车前草
- 车前子
- 车桑子根
- 砗磲
- 砗磲肉
- 陈冬菜卤汁
- 陈芥菜卤汁
- 蛏肉
- 鸱鸺
- 匙叶草
- 匙叶伽蓝菜
- 匙叶龙胆
- 齿瓣石豆兰
- 齿缘草
- 赤雹
- 赤瓟根
- 下一页
别名:马蹄、乌芋、地栗、地梨、苾荠、通天草[浙江杭州]、芍、凫茈、葃菇、水芋、乌茨、凫茨、葧脐、黑山棱、铁葧脐、红慈菇、马薯
味性:甘,寒。
归经:肺;胃经。
主治:清热,化痰,消积。治愠病消渴,黄疸,热淋,痞积,目赤,嚼喉肿痛,赘疣。荸荠
别名:鼻血连、南木香、红叶青木香、避蛇参、九月生、白朱砂莲、万丈龙、一点血、一吊血、天然草、鼻血莲、毕石牛、红白药、金丝丸
味性:苦;辛;寒。
归经:肝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行气止痛。主毒蛇咬伤;疮疡疖肿;胃疼痛;肠炎痢疾;腹泻;风湿关节疼痛;痛经;跌打损伤。鼻血雷
别名:闩门草、矛叶蹄盖蕨、小石剑、蛇轮草、山鸭蕨、手指甲、舌子风、剑叶卷莲、分金草、叶下青、小金刀、天蜈蚣、青根、石箬、小连铁草、手甲草、斩蛇剑
味性:苦;涩;微寒。
归经:肺;肾经。
主治:止血通淋;清热解毒。主咳血;淋证;尿血;小儿疳积;脚癣。篦梳剑
别名:扁蓄、大萹蓄、鸟蓼、扁竹、竹节草、猪牙草、道生草、竹、萹竹、萹茿、畜辩、萹蔓、地萹蓄、编竹、扁畜、粉节草、扁竹蓼、乌蓼、大蓄片、野铁扫把、路柳、疳积药、斑鸠台、蚂蚁草、猪圈草、桌面草、路边草、七星草、铁片草、扁猪牙、残竹草、妹子草、大铁马鞭、地蓼、牛鞭草、萹、蓄辩、萹蓄蓼、百节、百节草、铁绵草、扁猪牙萹蓄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膀胱经。
主治:利尿,清热,杀虫。治热淋,癃闭,黄疸,阴蚀,白带,蛔虫,疳积,痔肿,湿疮。萹蓄(图)
别名:狗葡萄秧、小葛香、杨柳子棵、防己藤、黄攸香、什子苗、小青藤、黄根藤、金百脚、山地瓜秧、爬山秧子
味性:苦;寒。
归经:肝;肺;肠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腰痛;瘰疬;咽喉肿痛;腹泻痢疾;痔疮肿痛。蝙蝠藤
别名:挖耳草、芸香草、毛叶草、野烟、牛儿草、牛牛草、金挖耳、大白泡草、倒提壶、野葵花、六氏草、毛叶芸香草、野朝阳柄
味性:味苦;辛;性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感冒发热;高热惊风;咽喉肿痛;痄肋;牙痛;尿路感染;淋巴结结核;疮疡疖肿;乳牛腺炎。杓儿菜
别名:号筒梗、三钱三、泡通珠、博落筒、落回、号筒草、勃勒回、号简秆、号筒青、滚地龙、山号筒、山麻骨、猢狲竹、空洞草、角罗吹、号角斗竹、亚麻筒、山火筒、山梧桐、通大海、边天蒿、通天大黄、土霸王、号桐树、号筒杆、山号简、翻牛白、狮子爪、喇叭简、吹火简、蛇罗麻、野麻秆、哈哈简、菠萝简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心;肝;胃经。
主治:消肿,解毒,杀虫。治指疔,脓肿,急性扁桃体炎,中耳炎,滴虫性阴道炎,下肢溃疡,烫伤,顽癣。博落回(图)
别名:老虎耳、尖尾芋、独脚莲、观音莲、山芋、老虎芋、小虫芋、狼毒、尖尾风、广东万年青、虎耳芋、尖尾凤、野山芋、假海芋、大麻芋、大附子、猪不拱、猪管豆、化骨丹、蛇芋、大虫芋、狗神芋、姑婆芋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寒。
归经:肺经。
主治:解毒退热,消肿散结。治钩端螺旋体病,毒蛇咬伤,瘰疬,一切肿毒初起。卜芥
别名:蛇树、豆角树、接骨凉伞、牛尾树、朝阳花、白鹤参、豆角木、大朗伞、大朝阳、森木朗伞、牛尾豆、蛇仔豆、鸡豆木、大郎伞、森木郎伞、牛尾木、辣椒树、钝力树、山菜豆、苦苓舅、豇豆树、跌死猫树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清暑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伤暑发热;痈肿;跌打骨折;毒蛇咬伤。菜豆树
别名:卷耳、葹、苓耳、地葵、枱耳、白胡荽、常枱、爵耳、耳珰草、常思、常思菜、羊负来、只刺、进贤菜、道人头、喝起草、佛耳、缣丝草、野缣丝、野茄、猪耳、痴头婆、虱麻头、粘粘葵、白痴头婆、胡葈、枲耳、常枲、刺儿颗、假矮瓜、白猪母络、疔疮草、野紫菜、野落苏、狗耳朵草、苍子棵、青棘子、菜耳
味性:苦辛,寒。
归经:归肺;脾;肝经。
主治:祛风散热,解毒杀虫。治头风,头晕,湿痹拘挛,目赤、目翳,风癞,疔肿,热毒疮疡,皮肤瘙痒。苍耳(图)
别名:九盖草、狼尾巴花、九节草、山鞭草、草玉梅、九轮草、斩龙剑、秆杆升麻、草龙胆、山红花、二郎箭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寒。
主治:祛风除湿;清热解毒。主感冒风热;咽喉肿痛;腮腺炎;风湿痹痛;虫蛇所伤。草本威灵仙
别名:一口血、弓腰老、老腰弓、小么公、地蜂子、地蚂蜂、回头草、草血结、土血竭、拱腰老、金黄鸡、迂头鸡、蛇疙瘩、紫花根、地黑蜂、拳参、鸢头鸡、蜂王七、地马蜂、老土蜂、血三七、山高粱、地蜈蚣、黑地蜂、小腰弓、观音倒座、凤凰鸡、救兵粮、睡头蜂、草子、紫参
味性:苦;辛;性寒。
主治:散血止血,下气止痛。治慢性胃炎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食积,症瘕积聚,月经不调,浮肿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草血竭
别名:蝉退、蝉衣、虫蜕、蝉壳、蚱蟟皮、知了皮、金牛儿、蜩甲、伏蜟、枯蝉、蜩蟟退皮、蝉退壳、催米虫壳、唧唧猴皮、唧唧皮、热皮、麻儿鸟皮、伏壳、蝉甲、蝉脱、仙人衣
味性:甘,寒。
归经:肺;肝经。
主治:散风热,宣肺,定痉。治外感风热,咳嗽音哑,麻疹透发不畅,风疹瘙痒,小儿惊痫,目赤,翳障,疔疮肿毒,破伤风。蝉蜕(图)
别名:竹兰、石玉、胡连、草姜、大叶寮刁竹、文哈海、山荸荠
味性:苦;微寒。
归经:肝;肾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祛风利湿。主热淋;黄疸;水肿;脚气浮肿;疝气腹痛;风湿痹痛;毒蛇咬伤;疮痈肿毒;跌打损伤。长杆兰
别名:铁菱角、四角薄荷、溪薄荷、铁拳头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,消痈止痛。;中暑腹痛,尿路感染:鲜品0.7~1两,水煎服。;筋骨酸痛:干根5~6钱,水煎酌加酒服。;蕲蛇咬伤、乳腺炎:鲜根1两,水煎服,另取鲜叶捣烂外敷。长管香茶菜
别名:黄常山、鸡骨常山、鸡骨风、风骨木、白常山、大金刀、蜀漆[叶]、互草、恒山、七叶、翻胃木、土常山、大常山、树盘根、一枝蓝、摆子药
味性:苦辛,寒。
归经:入肝、脾经。
主治:劫痰;截疟。主疟疾,胸中痰饮积聚。常山(图)
别名:苤苢、马舄、车前、当道、陵舄、牛舌草、虾蟆衣、牛遗、胜舄、车轮菜、胜舄菜、蛤蚂草、虾蟆草、钱贯草、牛舄、野甜菜、地胆头、白贯草、猪耳草、饭匙草、七星草、五根草、黄蟆龟草、蟾蜍草、猪肚子、灰盆草、打官司草、车轱辘草、驴耳朵草、钱串草、牛甜菜、黄蟆叶、牛耳朵棵
味性:甘,寒。
归经:归肝;肾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利尿,祛痰,凉血,解毒。用于水肿尿少,热淋涩痛,暑湿泻痢,痰热咳嗽,吐血衄血,痈肿疮毒。车前草(图)
别名:车前实、虾蟆衣子、猪耳朵穗子、凤眼前仁
味性:甘,寒。
归经:入肾、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利尿,渗湿通淋,明目,祛痰。用于水肿胀满,热淋涩痛,暑湿泄泻,目赤肿痛,痰热咳嗽。车前子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车前子
- 《中药大辞典》车前子
- 《中华本草》车前子
- 《本草便读》车前子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车前子
- 《本草崇原》车前子
- 《本草从新》车前子
- 《本草分经》车前子
- 《本草分经》车前子
- 《本草分经》车前子
- 《本草害利》车前子
- 《本草经解》车前子
- 《本草经集注》车前子
- 《本草蒙筌》车前子
- 《本草求真》车前子
- 《本草思辨录》车前子
- 《本草图经》车前子
- 《本草新编》车前子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车前子
- 《本经逢原》车前子
- 《得配本草》车前子
- 《滇南本草》车前子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车前子
- 《名医别录》车前子
- 《神农本草经》车前子
- 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车前子
- 《中药炮制》车前子
- 《汤液本草》车前子
- 《新修本草》车前子
- 《药鉴》车前子
- 《药笼小品》车前子
- 《药性切用》车前子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车前子
- 《证类本草》车前子
- 《中药学》车前子
- 《千金翼方》车前子
- 《外科全生集》车前子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车前子
- 《顾松园医镜》车前子
- 《医学入门》车前子
- 《医方考》车前子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怪鸱、钩鵅、大头鹰、角鸱、毂辘鹰、鵋鶀、呼咵鹰、夜食鹰、猫头鹰、鬼鸠、夜猫子、横虎、恨狐、老兔、鸱旧、旧留、老菟、夜猫
味性:味酸;微咸;性寒。
归经:心;肝经。
主治:滋阴补虚;截疟。主肺结核;风虚眩晕;疟疾。鸱鸺
别名:赤包、气包、王瓜[辽宁.宁夏]、山屎瓜、屎包子、山土豆
味性:果:酸、苦,平;块根:苦,寒。
主治:果:理气,活血,祛痰,利湿。用于跌打损伤,嗳气吐酸,黄疸,肠炎,痢疾,肺结核咯血。;块根:治乳汁不下,乳房胀痛。赤雹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