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性中药列表/19
|
- 乌鸦胆
- 乌鸦头
- 无爷藤
- 梧桐叶
- 蜈蚣萍
- 蜈蚣藻
- 五谷虫
- 五脉绿绒蒿花
- 五气朝阳草
- 五色梅
- 五色梅根
- 五味草
- 五香藤
- 五叶木通
- 五叶藤
- 五指茄
- 五爪金龙花
- 五转七
- 西伯利亚蓼
- 西藏点地梅
- 西藏花木通
- 西藏鸡爪草花
- 西藏马先蒿
- 西藏水黄连
- 西藏酸模
- 西藏土连翘
- 西藏圆柏
- 西瓜
- 西瓜皮
- 西瓜霜
- 西红柿
- 西南水芹
- 西南小阴地蕨
- 犀角
- 溪黄草
- 锡
- 蜥蜴
- 豨莶
- 豨莶草
- 席草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喜树果
- 喜树皮
- 喜树叶
- 细果角茴香
- 细花丁香蓼
- 细木通
- 细叶乌蔹莓
- 虾蟆
- 虾蟆肝
- 虾蟆脑
- 虾蟆皮
- 虾子草
- 狭眼凤尾蕨
- 下草
- 下冈哇
- 下田菊
- 夏枯草
- 纤毛婆婆纳
- 鲜地黄
- 鲜黄连
- 咸秋石
- 显脉香茶菜
- 蚬肉
- 苋菜
- 苋根
- 苋实
- 线叶蚤缀根
- 腺毛金星蕨
- 香附
- 香蕉
- 香蕉根
- 香蕉弄蝶
- 香秋海棠
- 香唐松草
- 香叶树
- 香油罐
- 香橼叶
- 响铃草
- 向日葵根
- 向日葵花盘
- 象胆
- 象牙
- 小白绵参
- 小檗
- 小垂头菊
- 小大黄
- 小丁香
- 小毒芋
- 小儿血参
- 小贯众
- 小果倒地铃
- 小果皂角
- 小果栀子
- 小虎耳草
- 小花清风藤
- 小黄断肠草
- 小黄连刺
- 小九头狮子草
- 小距紫堇
- 下一页
别名:过天藤、无根草、流寓网、飞扬藤、黄鱼藤、罗网藤、无根藤、雾水藤、蜈蚣藤、青丝藤、无地生根、半天云、无头藤、无娘藤、飞天藤、流离网、蟠缠藤
味性:甘苦,寒。
归经:肝;肺;肾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利湿、凉血解毒。治肝热消瘦,肺热咳嗽,黄疸,痢疾,鼻衄,血淋,痈肿,疥疮,烫伤。无爷藤
别名:追风七、见肿消、追风草、乌金丹、水杨梅、龙须草、萝卜叶、绿水草、草本水杨梅、老五叶、海棠菜、兰布政、状晕药、路边青
味性:苦、辛;性寒。
归经:肝、脾、大肠经。
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消肿。治腰腿痹痛,痢疾,崩漏白带,跌打损伤,痈疽疮疡,咽痛,瘰疬。五气朝阳草
别名:马缨丹、红彩花、头晕花、如意花、山大丹、大红绣球、珊瑚球、龙船花、臭金凤、昏花、七变花、如意草、土红花、臭牡丹、杀虫花、毛神花、臭冷风、天兰草、臭草、五色花、五雷箭、穿墙风、野眼菜、五彩花、红花刺、婆姐花、大红乡球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大肠经。
主治:清热;止血。主肺痨咯血;腹痛吐泻;湿疹;阴痒。五色梅
别名:地锦苗、金钩如意草、水金钩如意、紫茧、断肠草、水黄连、大理紫堇、水如意
味性:苦;微寒。
归经:肝;肺经。
主治:祛风;清热;止痛;清肝明目。主风热感冒;肺热咳嗽;肺痨咳血;肝炎;风湿关节筋骨疼痛;牙痛;目赤;翳障。五味草
别名:木通、羊开口、野木瓜、预知子、八月炸、八月扎[果]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清热利尿,通经活络,镇痛,排脓,通乳。用于泌尿系感染,小便不利,风湿关节痛,月经不调,红崩,白带,乳汁不下。五叶木通
别名:阴阳扇、包谷陀子、通天七、大对月草、钻子七、包谷花、大对叶草、大红参、猫眼睛、老鸦爪子、野鸡果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肝;脾经。
主治:利尿消肿,活血调经。用于水肿,小便不利,月经不调。五转七
别名:熊胆草、山熊胆、风血草、黄汁草、血风草、溪沟草、山羊面、台湾延胡索、土黄连、四方蒿、香茶菜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肝;胆;大肠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湿退黄;散瘀消肿。主湿热黄疽;胆囊炎;泄泻;疮肿;跌打伤痛。溪黄草
别名:稀莶草、火莶、猪膏莓、虎膏、狗膏、火枚草、猪膏草、粘糊菜、希仙、虎莶、黄猪母、肥猪苗、母猪油、亚婆针、黄花草、猪母菜、棉苍狼、粘强子、粘不扎、棉黍棵、绿莶草、大叶草、虾钳草、铜锤草、土伏虱、金耳钩、有骨消、猪冠麻、火杴草、皱面地葱花、豨莶草、棉花狼、铜锤、草、猪冠麻叶、四棱麻、大接骨、老奶补补丁、野芝麻、毛檫拉子、老陈婆、油草子、风湿草、老前婆、野向日葵、牛人参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肝;肾经。
主治:祛风湿,利筋骨,降血压。治四肢麻痹,筋骨疼痛,腰膝无力,疟疾,急性肝炎,高血压病,疔疮肿毒,外伤出血。豨莶
别名:肥猪草、肥猪菜、粘苍子、粘糊菜、黄花仔、粘不扎、粘金强子、粘为扎、珠草、棉苍狼
味性:辛、苦,寒。
归经:归肝、肾经。
主治:祛风湿,利关节,解毒。用于风湿痹痛,筋骨无力,腰膝酸软,四肢麻痹,半身不遂,风疹湿疮。豨莶草(图)
别名:节裂角茴香、八八打、角茴香、巴尔巴大、哇日哇哒、角苗香、咽喉草、麦黄草、黄花草、雪里青、秦根花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肺;肝;胆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消炎镇痛。用于热性传染病的高烧,感冒发烧头痛,关节疼痛,解食物中毒。细果角茴香
别名:红母猪藤、母猪菜、五叶藤、五龙草、五爪金龙
味性:淡,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;痈疮肿毒,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:鲜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,或内服。;慢性肾炎水肿,血尿:干品0.5~1两,水煎服,日服2次。;目赤肿痛:鲜品适量捣烂包敷眼眶部。细叶乌蔹莓
别名:棒槌草、铁色草、大头花、夏枯头、夕句、乃东、燕面、麦穗夏枯草、麦夏枯、铁线夏枯、棒柱头花、灯笼头、羊肠菜、榔头草、白花草、胀饱草、干叶叶、锣锤草、东风、牛枯草、地枯牛、广谷草、六月干、棒头柱、牛牯草、灯笼草、古牛草、牛佤头、丝线吊铜钟
味性:苦辛,寒。
归经:归肝;胆经。
主治:清肝明目;散结解毒。主目亦羞明;目珠疼痛;头痛眩晕;耳鸣;瘰疬;瘿瘤;乳痈;痄腮;痈疖肿毒;急、慢性肝炎;高血压病。夏枯草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夏枯草
- 《中药大辞典》夏枯草
- 《中华本草》夏枯草
- 《本草纲目》夏枯草
- 《本草备要》夏枯草
- 《本草便读》夏枯草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夏枯草
- 《本草崇原》夏枯草
- 《本草从新》夏枯草
- 《本草撮要》夏枯草
- 《本草分经》夏枯草
- 《本草害利》夏枯草
- 《本草经解》夏枯草
- 《本草经集注》夏枯草
- 《本草蒙筌》夏枯草
- 《本草求真》夏枯草
- 《本草思辨录》夏枯草
- 《本草图经》夏枯草
- 《本草新编》夏枯草
- 《本草衍义》夏枯草
- 《本草易读》夏枯草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夏枯草
- 《本经逢原》夏枯草
- 《得配本草》夏枯草
- 《滇南本草》夏枯草
- 《滇南本草》夏枯草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夏枯草
- 《名医别录》夏枯草
- 《神农本草经》夏枯草
- 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夏枯草
- 《中药炮制》夏枯草
- 《新修本草》夏枯草
- 《药笼小品》夏枯草
- 《药性切用》夏枯草
- 《玉楸药解》夏枯草
- 《证类本草》夏枯草
- 《中药学》夏枯草
- 《千金翼方》夏枯草
- 《外科全生集》夏枯草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夏枯草
- 《顾松园医镜》夏枯草
- 《医学入门》夏枯草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毛黄连、细辛幌子、假细辛、洋虎耳草、常黄连、铁丝草、朝鲜黄连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胃;大肠;肺经。
主治:清热燥湿;泻火解毒。主湿热泄泻;赤白痢疾;脘胁疼痛;呕吐;吞酸;吐血;衄血;口舌生疮;目赤肿痛;咽痛喉哦;痈疽疔疮。鲜黄连
别名:莎草、香附子、雷公头、三棱草、香头草、回头青、雀头香、莎草根、香附米、猪通草茹、三棱草根、苦羌头
味性:味辛;微寒。
归经:入肝、三焦经。
主治:行气解郁,调经止痛。用于肝郁气滞,胸、胁、脘腹胀痛,消化不良,胸脘痞闷,寒疝腹痛,乳房胀痛,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。香附(图)
别名:冷青子、千金树、上冬青、小粘叶、臭油果、千年树、土冬青、香油果、红果叶、红木姜、万年青、亮叶子树、亮叶香、香果树、山胡椒、糯叶树、细叶假樟、千斤香、野木姜子、香叶子、大香叶、疔疮树
味性:涩;微辛;性微寒。
归经:肺;肾经。
主治:解毒消肿;散瘀止痛;。主跌打肿痛;外伤出血;疮痈疖肿。香叶树
别名:野花生、荷猪草、黄花野百合、马响铃、铃铃草、肾气草、响铃子、小狗响铃、假地豆、地响铃、野豌豆、马小莲、野毛豆、马铃草、响亮草、荷承草、响铃豆、假花生
味性:苦微酸,寒。
归经:肺经。
主治:敛肺气,补脾肾,利小便,消肿毒。治久咳痰血,耳鸣,耳聋,梦遗,慢性肾炎,膀胱炎,肾结石,扁桃腺炎,淋巴腺炎,疔毒,恶疮。响铃草
别名:三颗针、狗奶子、酸醋溜、刺刺溜、刺黄连、刺黄柏、子檗、山石榴、大山黄刺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肺;肝;脾经。
主治:清热燥湿;泻火解毒。主湿热泄泻;痢疾;口舌生疮;咽痛喉痹;目赤肿痛;痈肿疮疖。小檗
别名:贯众、昏鸡头、鸡脑壳、鸡公头、乳痛草、地良姜、鸡头枣、鸡老盖、铁狼鸡、鸡头风尾、乌鸡儿、鸱头鸡、昏头鸡、公鸡头、小昏头鸡、虾公草、虎牙草、岩壁青、茅叶伸筋、小野鸡尾、阉鸡尾、地鸡头、黑狗脊、神箭根
味性:苦,微寒。
归经:肝;肺;大肠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祛瘀;驱虫。主感冒;热病斑疹;白喉;乳痈;瘰疬;痢疾;黄疸;吐血;便血;崩漏;痔血;带下;跌打损伤;肠道寄生虫。小贯众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