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性中药列表/12
|
- 柳枝
- 六大天王
- 龙胆
- 龙胆草
- 龙胆地丁
- 龙骨莲
- 龙江风毛菊
- 龙葵
- 龙葵根
- 龙葵子
- 龙须菜
- 龙须草
- 龙须藤
- 龙须莞
- 龙珠
- 龙珠子
- 楼梯草
- 楼梯草根
- 蝼蛄
- 漏芦
- 露兜竻花
- 露兜竻心
- 露珠香茶菜
- 芦根
- 芦花
- 芦荟
- 芦荟花
- 芦荟叶
- 芦茎
- 芦莉草叶
- 芦笋
- 芦叶
- 芦竹
- 芦竹根
- 芦竹沥
- 芦竹笋
- 芦竹箨
- 鸬鹚肉
- 卤碱
- 陆英
- 鹿胆
- 鹿角菜
- 鹿角芦荟
- 鹿梨
- 鹿梨根皮
- 鹿蹄根
- 路郎鸡
- 路旁菊
- 驴打滚儿草
- 驴耳朵草
- 驴耳风毛菊
- 驴乳
- 吕宋果
- 律草
- 绿豆
- 绿豆粉
- 绿豆花
- 绿豆皮
- 绿豆芽
- 绿豆叶
- 绿豆衣
- 绿矾
- 绿青
- 绿绒蒿
- 绿衣枳壳
- 葎草
- 栾华
- 轮环藤
- 轮叶铃子香
- 罗锅底
- 罗星草
- 萝卜防己
- 萝芙木
- 螺蛳
- 裸茎金腰子
- 落地荷花
- 落地生根
- 落葵
- 落葵花
- 落叶梅
- 麻疯树
- 麻楝
- 麻鱼肉
- 马鞍藤
- 马槟榔
- 马肠薯蓣
- 马齿苋
- 马齿苋子
- 马刀肉
- 马兜铃
- 马尔康水黄连
- 马耳草
- 马肋巴
- 马蔺
- 马尿花
- 马尿泡
- 马肉
- 马桑
- 马桑叶
- 马唐
- 下一页
别名:陵游、草龙胆、龙胆草、苦龙胆草、地胆草、胆草、山龙胆、四叶胆、水龙胆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肝;胆经。
主治:清热燥湿;泻肝定惊。主湿热黄疸;小便淋痛;阴肿阴痒;湿热带下;肝胆实火之头胀头痛;目赤肿痛;耳聋耳肿;胁痛口苦;热病惊风抽搐。龙胆
别名:蓝花草、紫花地丁[四川]、紫花地丁、地丁、广地丁、海地丁、小金瓜管、土地莲、一见莲、土地丁
味性:苦;性寒。
主治:清热利湿,解毒消痈。用于咽喉肿痛,阑尾炎,白带,尿血;外用治疮疡肿毒,淋巴结结核。龙胆地丁
别名:龙葵草、天茄子、黑天天、苦葵、野辣椒、黑茄子、野葡萄、苦菜、老鸦眼睛草、天茄苗儿、天天茄、救儿草、后红子、水茄、天泡草、老鸦酸浆草、天泡果、七粒扣、乌疗草、黑天棵、黑星星、野茄子、惹子草、野辣子、黑姑娘、野辣椒树、乌归菜、野海椒、龙眼草、黑茄、乌疔草、地泡子、地戎草、山辣椒、山海椒、野茄菜、耳坠菜、野辣角、天茄菜、狗钮子、酸浆草、水苦菜、野伞子、飞天龙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消肿。主疔疮;痈肿;丹毒;跌打扭伤;慢性气管炎;肾炎水肿。龙葵(图)
别名:羊蹄藤、乌郎藤、过岗圆龙、九龙藤、五花血藤、梅花入骨丹、燕子尾、黑皮藤、轮环藤、牵藤暗消
味性:苦;寒。
归经:肺经。
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止痛,健脾理气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疼,跌打损伤,胃痛,小二疳积。龙须藤
别名:细水麻叶、石边采、赤车使者、半边山、半边伞、到老嫩、冷子草、冷水草、龙含珠、上天梯、海马含珠、水芝麻叶、惊风草、大伞花楼梯草、拐枣七
味性:微苦;性微寒。
归经:大肠;肝;脾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祛风除湿;利水消肿;活血止痛。主赤白痢疾;高热惊风;黄疽;风湿痹痛;水肿;淋证;经闭;疮肿;痄腮;带状疱疹;毒蛇咬伤;跌打损伤;骨折。楼梯草
别名:拉拉蛄、土狗、梧鼠、蝼蝈、螜、天蝼、蟪蛄、蝼窒、蟓蛉、杜狗、蛞蝼、炙鼠、津姑、蝼蜮、硕鼠、蜗蛄、地狗、拉拉古、土狗崽、地牯牛、拉拉狗、拉蛄、蝚、蟪姑、仙姑、石鼠、蛄
味性:咸,寒。
归经:入胃、膀胱经。
主治:利水消肿。用于水肿、腹水、小便不利等症。蝼蛄(图)
别名:狼头花、野兰、鬼油麻、独花山牛蒡、和尚头花、鹿骊、和尚头、大头翁、祁漏芦、禹漏芦、龙葱根、毛头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胃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消痈,下乳,舒筋通脉。用于乳痈肿痛,痈疽发背,瘰疬疮毒,乳汁不通,湿痹拘挛。漏芦(图)
别名:苇根、芦头、芦茅根、芦菇根、顺江龙、水蓢蔃、芦柴根、芦通、苇子根、芦芽根、甜梗子、芦菰根、水蓈蔃
味性:甘,寒。
归经:归肺、胃经。
主治:清热生津,除烦,止呕,利尿。用于热病烦渴,胃热呕哕,肺热咳嗽,肺痈吐脓,热淋涩痛。芦根(图)
别名:蒴藋、走马前、走马风、八棱麻、八里麻、臭草、苛草、七叶金、接骨草、排风藤、铁篱笆、英雄草、走马箭、排风草、大臭草、七叶麻、马鞭三七、落得打、珍珠连、秧心草、乌鸡腿、小接骨丹、水马桑、七叶根、水椿皮、七爪阳姜、屎缸杖、掌落根、散血椒、梭草、七叶莲、七叶黄香
味性:苦辛,寒。
归经:肝经。
主治:祛风;利湿;舒筋;活血。主风温痹痛;腰腿痛;水肿;黄疸;跌打扣损伤;产后恶露不行;风疹瘙痒;丹毒;疮肿。陆英(图)
别名:勒草、葛勒蔓、来莓草
味性:甘、苦、寒。
主治:1、小便石淋。取律草根汁一升饮服,石当出,不出再服。;2、小便膏淋。取律草根生汁三升、醋二合,混匀一次服下。;3、尿血。治方同上。;4、久痢。用律草研为末,装管中吹入肛门。数次后即见效。;5、疟疾。用律草末、常山末等分,以淡浆水两碗,泡药露一夜,五更时煎成一碗,分二次服。以吐邮痰涎为愈。;6、遍体癞疮。用律草煎成浓汤洗澡。律草(图)
别名:拉拉秧、拉拉藤、五爪龙、簕草、大叶五爪龙、拉狗蛋、割人藤、勒草、黑草、葛葎蔓、葛勒蔓、来莓草、葛葎草、葛勒子、涩萝蔓、假苦瓜、苦瓜蘑、锯锯藤、牛跤迹、老虎藤、穿肠草、拉拉蔓、过沟龙、、来毒草、苦瓜藤
味性:甘、苦,寒。
归经:肺;肾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利尿通淋;。主肺热咳嗽;肺痈;虚热烦渴;热淋;水肿;小便不利;湿热泻痢;热毒疮疡;皮肤瘙痒。葎草
别名:金盆、金龟莲、金银盆、土马兜铃、金腰莲、曲莲、苦金盆、金龟盆、小金瓜、野黄瓜、金吊嫩黄瓜、金茨菇、土瓜内消、金腰莲金盆、苦丁板、盘莲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心;胃;大肠经。
主治:清热,解毒,消肿,止痛。治咽喉肿痛,牙痛,目赤肿痛,菌痢,肠炎,胃痛,肝炎,尿路感染,疔肿。罗锅底
别名:山辣椒、山马蹄、山胡椒、萝芙藤、矮青木、羊屎子、青辣椒、塘婢粘、野辣椒、假辣椒、鱼胆木、羊姆奶、毒狗药、假鱼胆、火烙木:万药归家、通骨消、甘榕木、刀伤药、三叉虎、地郎伞、十八爪、红果木、麻三端、火烙木、万药归宗、羊屎木、山番椒、百花短托、大叶了哥王、四叶齐、山椒叶、中念子、白花丹、铁羊屎、染布子、鸡眼子、羊角钗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清热;降压;宁神。主感冒发热;头痛身疼;咽喉肿痛;高血压;眩晕;失眠。萝芙木
别名:打不死、脚目草、土三七、叶生、叶爆芽、厚面皮、着生药、伤药、叶生根、晒不死、古仔灯、新娘灯、天灯笼、枪刀草、大疔癀、大还魂、番鬼牡丹
味性:酸,寒。
归经:肺;肾经。
主治:凉血,止血,消肿,解毒。治吐血,刀伤出血,胃痛,关节痛,咽喉肿痛;乳痈,疔疮,溃疡,烫伤。落地生根
别名:藤罗菜、藤七、红藤菜、藤菜、滑菜果、潺菜、寸金丹、胭脂菜、胭脂豆、软姜子、粘藤、白虎下须、猴子七、薛葵、蘩露、承露、天葵、藤葵、胡燕脂、藤儿菜、滑藤、西洋菜、御菜、燕脂菜、紫草、燕脂豆、木耳菜、藤露、紫葵、紫豆藤、软藤菜、滑腹菜、红鸡屎藤、葵、繁露、染绛子、荞菜七、篱笆菜、软姜菜
味性:甘酸,寒。
归经:入心,肝,脾,大、小肠经。
主治:清热,滑肠.凉血,解毒,治大便秘结,小便短涩,痢疾,便血,斑疹,汀疮。落葵
别名:厚藤、海茹藤、二裂牵牛、红花马鞍藤、马蹄草、鲎藤、二叶红薯、狮藤、马蹄金、海薯、走马风、马六藤、白花藤、海薯藤、沙藤、沙灯心
味性:辛;苦;微寒。
归经:肝;脾经。
主治:祛风除湿;消痈散结。主风湿痹痛;痈肿;疔毒;乳痈;痔漏。马鞍藤
别名:马齿菜、马苋菜、猪母菜、瓜仁菜、瓜子菜、长寿菜、马蛇子菜、马齿草、马苋、五行草、马齿龙芽、五方草、长命菜、九头狮子草、酸苋、安乐菜、长命苋、酱瓣豆草、蛇草、酸味菜、狮子草、地马菜、蚂蚁菜、马踏菜、灰苋、酱瓣草、豆板菜、地马莱、耐旱菜
味性:酸,寒。
归经:大肠;肝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用于热毒血痢,痈肿疔疮,湿疹,丹毒,蛇虫咬伤,便血,痔血,崩漏下血。马齿苋(图)
别名:马兜零、马兜苓、兜铃、水马香果、葫芦罐、臭铃铛、蛇参果、马兜铃、臭铃档、臭罐罐、万丈龙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肺经。
主治:清热降气,止咳平喘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,肺热咳喘,百日咳。马兜铃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马兜铃
- 《中药大辞典》马兜铃
- 《中华本草》马兜铃
-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马兜铃
- 《本草纲目》马兜铃
- 《本草备要》马兜铃
- 《本草便读》马兜铃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马兜铃
- 《本草从新》马兜铃
- 《本草撮要》马兜铃
- 《本草分经》马兜铃
- 《本草分经》马兜铃
- 《本草害利》马兜铃
- 《本草蒙筌》马兜铃
- 《本草求真》马兜铃
- 《本草图经》马兜铃
- 《本草易读》马兜铃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马兜铃
- 《本经逢原》马兜铃
- 《得配本草》马兜铃
- 《雷公炮炙论》马兜铃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马兜铃
- 《汤液本草》马兜铃
- 《药笼小品》马兜铃
- 《药性切用》马兜铃
- 《玉楸药解》马兜铃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马兜铃
- 《证类本草》马兜铃
- 《中药学》马兜铃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马兜铃
- 《医学入门》马兜铃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竹菜、竹仔菜、竹竹菜、竹叶菜、火柴头、千日晒、大号日头舅、大叶兰花竹仔草、粉节草、大叶兰花草、竹节花
味性:苦;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水消肿。主热病发热;烦渴;咽喉肿痛;热痢;热淋;痔疮;疔疮痈肿;蛇虫咬伤。马耳草
别名:马莲、蠡实、马蔺花、旱蒲、马帚、剧草、三竖、豕首、荔、马薤、蠡草、高诱注、铁扫帚、箭杆风
味性:苦;微甘;微寒。
归经:肾;膀胱;肝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利尿通淋;活血消肿。主喉痹;淋浊;关节痛;痛疽恶疮;金疮。马蔺
别名:马鞍子、水马桑、千年红、紫桑、野马桑、红马桑、醉鱼儿、闹鱼儿、四联树、黑果果、黑虎大王、黑龙须、乌龙须[根名]
味性:苦、辛,寒。
主治:祛风除湿,镇痛,杀虫。根:用于淋巴结结核,跌打损伤,狂犬咬伤,风湿关节痛;叶:外用治烧烫伤,头癣,湿疹,疮疡肿毒。马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