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性中药列表/3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赤楠蒲桃叶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痈疽疔疮;漆疮;烧烫伤。赤楠蒲桃叶

赤芍
赤芍赤芍

别名:山芍药、草芍药、木芍药、赤芍药、红芍药

味性:苦;微寒。

归经:归肝经。

主治: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用于温毒发斑,吐血衄血,目赤肿痛,肝郁胁痛,经闭痛经,症瘕腹痛,跌扑损伤,痈肿疮疡。赤芍(图)

翅果唐松草

别名:猫爪子、红莲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入心、肺、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肺热咳嗽,咽峡炎。翅果唐松草

翅卫矛
翅卫矛

别名:约哦、栓翅卫矛、鬼箭羽、八肋木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肝;肺经。

主治:破血落胎,调经续断。治产后腹痛,崩中下血,风湿疼痛。翅卫矛

冲天伞

别名:蜈蚣草、泥鳅草

味性:辛;寒。

主治:清热止咳;解毒散瘀。主风热咳嗽;疮痈肿毒;跌打肿痛;外伤出血;蛇伤。冲天伞

虫豆

味性:苦甘;寒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解毒。主疮疡,疥癣。虫豆

臭草
臭草

别名:臭艾、小香草、荆芥七、香草、猴子草

味性:苦辛,寒。

归经:肺;肾;肝;心经。

主治:祛风清热;活血散瘀;消肿解毒。主感冒发热;小儿高热惊风;痛经;闭经;跌打损伤;热毒疮疡;小儿湿疹;蛇虫咬伤。臭草

臭蒿

别名:牛尾蒿、海定蒿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湿热;消肿毒。主湿热黄疸;胆囊炎;痈肿毒疮;湿疹疥瘌;毒蛇咬伤。臭蒿

臭节草根

味性:苦;性微寒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解毒消肿。主疮疖肿毒。臭节草根

臭李皮

别名:鼠李皮

味性:苦;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泻下通便。主风湿热痹;热毒疮痈;大便秘结。臭李皮

臭灵丹

别名:鹿耳林、大黑药、狮子草、臭叶子、六棱菊、臭树、归经草、山林丹、野腊烟、鱼富有

味性:苦辛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上呼吸道感染,扁桃体炎,咽喉炎,口腔炎,支气管炎,疟疾,痈肿疮疖。臭灵丹(图)

臭藤子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利水消肿;祛风;解毒。主水肿;小便淋痛;风湿骨痛;痈疮肿毒。臭藤子

臭梧桐根

别名:芙蓉根

味性:味苦,性寒。

主治:治疟疾,风湿痹痛,高血压,食积饱胀,小儿疳疾,跌打损伤。臭梧桐根

出山虎
出山虎

别名:边耳草

味性:苦;辛;微寒。

主治:消肿排脓;散瘀止痛。主痈疽肿毒;跌打伤痛;毒蛇咬伤。出山虎

樗白皮
樗白皮

别名:樗皮、臭椿皮、苦椿皮

味性:苦涩,寒。

归经:入胃、大肠经。

主治:除热,燥湿,涩肠,止血,杀虫。治久痢,久泻,肠风便血,崩漏,带下,遗精,白浊,蛔虫。樗白皮

楮实子
楮实子楮实子

味性:甘,寒。

归经:归肝、肾经。

主治:补肾清肝,明目,利尿。用于腰膝酸软,虚劳骨蒸,头晕目昏,目生翳膜,水肿胀满。楮实子

楮树根

别名:谷树子根、谷木蔃、纱纸树根;壳树根;构树根

味性:甘;性微寒。

主治:凉血散瘀;清热利湿。主咳嗽吐血;崩漏;水肿;跌打损伤。楮树根

川层草

别名:献鸡尾、舟山碎米蕨、细凤尾草、凤凰路鸡、铁线路鸡、善鸡尾、斑鸠尾、血草、闭尺、小本马脚蕨、细叶金鸡尾

味性:微苦;寒。

归经:肾;膀胱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解毒。主湿热黄疸;泄泻;痢疾;小便涩痛;咽喉肿痛;痈肿疮疖;毒蛇咬伤。川层草

川谷根

别名:尿珠子根、五谷子根、数珠子根、打碗子根、野薏米根、必提珠根

味性:甘;淡;微寒。

归经:脾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,利湿,杀虫。用于尿路感染,尿路结石,水肿,脚气,蛔虫病,白带过多。川谷根

川木通
川木通

别名:淮通、淮木通、小木通、油木通、白木通

味性:淡、苦,寒。

归经:归心;小肠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水,活血通乳。治湿热癃闭,水肿,琳病,妇女乳难,月经闭止。川木通

川西小黄菊

别名:鞑新菊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活血,祛湿,消炎,止痛。主治跌打损伤,湿热。川西小黄菊

穿鞘花
穿鞘花

别名:独竹草、纳闹红

味性:甘;寒。

主治:清热利尿;解毒。主尿路感染;小便不利;毒蛇咬伤。穿鞘花

穿心莲
穿心莲穿心莲

别名:榄核莲、一见喜、斩舌剑、苦草、苦胆草、四方草、春莲秋柳、斩蛇剑、圆锥须药草、日行千里、四方莲、金香草、金耳钩、春莲夏柳、印度草、万病仙草、四支邦、槛核莲、斩龙剑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归心;肺;大肠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,消肿。用于感冒发热,咽喉肿痛,口舌生疮,顿咳劳嗽,泄泻痢疾,热淋涩痛,痈肿疮疡,毒蛇咬伤。穿心莲

船盔乌头

别名:船形乌头、滂噶尔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。主治胃炎,肠炎等症。船盔乌头

船形乌头

别名:滂噶尔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。治胃炎,肝炎,肾炎,肠炎。船形乌头

垂柳

别名:柳树、清明柳、吊杨柳、线柳、倒垂柳、青龙须[根名]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利湿。;叶:慢性气管炎,尿道炎,膀胱炎,膀胱结石,高血压;外用治关节肿痛,痈疽肿毒,皮肤搔痒,灭蛆,杀孑孓。;枝、根皮:白带,风湿性关节炎;外用治烧烫伤。;须根:风湿拘挛、筋骨疼痛,湿热带下及牙龈肿痛。;树皮:外用治黄水疮。垂柳

垂丝卫矛果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痢疾初起;腹痛后重。垂丝卫矛果

垂珠花

别名:白客马叶

味性:甘、苦,寒。

主治:止咳润肺。主治咳嗽,肺燥。垂珠花

春不见

别名:一朵云、蕨藄

味性:苦;涩;凉;甘;微寒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平肝散结;祛风定惊。主肺痈;蛇咬伤;目赤;瘰疬;咳嗽;蛇毒;小儿急惊风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。春不见

春花胡枝子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急性阑尾炎。春花胡枝子

春花木

味性:性寒,微苦涩。

主治:叶:消炎去腐。治溃疡红肿,煎水洗。春花木

椿皮
椿皮原生态椿皮椿皮

别名:臭椿、椿根皮、樗白皮、樗根皮

味性:苦、涩,寒。

归经:归大肠、胃、肝经。

主治:清热燥湿,收涩止带,止泻,止血。用于赤白带下,湿热泻痢,久泻久痢,便血,崩漏。椿皮(图)

别名:茆、屏风、凫葵、虊、水葵、水芹、露葵、丝莼、马蹄草、缺盆草、锦带、马粟草、瑰莼

味性:甘;寒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清热,利水,消肿,解毒。治热痢,黄疸,痈肿,疔疮。

莼菜

别名:

味性:甘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止呕。主治高血压病,泻痢,胃痛,呕吐,反胃,痈疽疔肿,热疖。莼菜

慈姑

别名:茨菇、白地栗、慈菇、藉姑、槎牙、茨菰

味性:味甘;微苦;微辛;性微寒。

归经:归肝;肺;脾;膀胱经。

主治:行血通淋。治产后血闷,胎衣不下,淋病,咳嗽痰血。慈姑(图)

慈姑花
慈姑花

味性:味微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湿。主疔肿;痔漏;湿热黄疸。慈姑花

慈姑叶

别名:剪刀草、密州剪刀草、水慈姑、慈姑苗

味性:味苦;微辛;性寒。

归经:心;脾经。

主治:消肿,解毒。治疮肿,丹毒,恶疮。慈姑叶

慈竹

别名:甜慈、酒米慈、钓鱼慈、丛竹

味性:苦、甘,微寒。

主治:竹芯、竹叶:清热除烦。主治热病烦渴,小便不利,口舌生疮。;阴笋子:清热解渴。主治消渴,小便热痛。;竹根:通乳。主治乳汁不通。慈竹

慈竹沥

别名:慈竹油

味性:甘;寒。

主治:清热化痰;定惊除烦。主痰热咳喘;心烦;小儿惊风;中风痰迷。慈竹沥

慈竹气笋

别名:阴慈竹笋子、阴笋子、气笋子

味性:寒;苦;甘。

主治:清热,解毒,止血。治消渴,小便热痛,脱肛,小儿头身热疮,刀伤。慈竹气笋

慈竹茹

味性:甘;微寒。

归经:入肺、胃、肝等经。

主治:清热凉血,除烦止呕。治胃热呕逆,上焦烦热,吐衄,崩中及胎动不安。慈竹茹

慈竹叶

别名:竹叶心

味性:甘;苦;微寒。

主治:清心利尿;除烦止渴。主热病烦渴;小便短赤;口舌生疮。慈竹叶

刺柏

别名:山刺柏、刺柏树、短柏木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主治麻疹,身热不退。刺柏

刺茶美登木

别名:皮胡椒

味性:苦;辛;微寒。

主治:解毒;燥湿;抗癌。主下肢溃疡;头癣;牛皮癣;肿瘤。刺茶美登木

刺海松

别名:刺松藻

味性:甘、咸,寒。

主治:驱蛔虫。刺海松

刺黄柏

别名:安徽小檗、黄柏、老鼠刺、木黄连、刺黄芩、山黄芩、野黄芩

味性: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,燥湿,利尿,杀虫。治黄疸,目疾,热痢下血,淋浊带下,疮疡热毒。刺黄柏

刺黄柏茎叶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粉末治黄水疮。煎水服,治虫牙、火牙。刺黄柏茎叶

刺黄连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消炎,消肿止痛。治肝炎,口舌生疮,小便淋痛,烫伤。刺黄连

刺黄芩

别名:十大功劳、老鼠刺、刺黄连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;燥湿;解毒。主肺痨咳嗽咯血;黄疸;湿热腹泻;痢疾;目赤肿痛;湿疹。刺黄芩

刺梨叶

别名:茨藜叶

味性:酸、涩;寒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暑,解毒疗疮,止血。主痔疮,痈肿,暑热倦怠,外伤出血。刺梨叶

刺天茄

别名:苦颠茄、苦天茄

味性:微苦,寒。

主治:消炎解毒,镇静止痛。治风湿跌打疼痛,神经性头痛,胃痛,牙痛,乳腺炎,腮腺炎。刺天茄

刺榆皮

味性:苦;辛;性微寒。

主治:解毒消肿。主疮痈肿毒;毒蛇咬伤。刺榆皮

刺榆叶

味性:淡;性微寒。

主治:利水消肿;解毒。主水肿;疮疡肿毒;毒蛇咬伤。刺榆叶

粗糙凤尾蕨

别名:井口边草[云南]

味性:微苦、淡,寒。

主治:消炎止痢,舒筋接骨。主治慢性肝炎,痢疾;腰背痛,骨折。粗糙凤尾蕨

粗榧枝叶

味性:苦;涩;性寒。

主治:抗癌。主白血病;恶性淋巴瘤。粗榧枝叶

粗梗黄堇

别名:粗荚黄堇、马尾黄连、土黄连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痈肿疮疖。粗梗黄堇

粗黄草

别名:大黄草、黄草、密花石斛

味性:甘、淡、微咸,寒。

主治:滋阴益肾,生津止渴。蜘蛛热病,伤津,口干烦渴,病后虚弱。粗黄草

粗茎罗锅底

别名:锣锅底、蛇莲、曲莲

味性:味苦;涩;性微寒。

主治:健胃行气,解毒。主消化不良;脘腹胀痛;咽喉肿痛;咳嗽;泄痢。粗茎罗锅底

粗毛鳞盖蕨

味性:微苦;寒。

归经:肺、肝二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。主流行性感冒;肝炎。粗毛鳞盖蕨

粗皮蛙

别名:癞皮蛙

味性:苦、咸;寒。

归经:肝、脾、大肠三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。主瘰疬;痈疽;脱肛。粗皮蛙

粗叶木叶
粗叶木叶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除湿。主湿热黄疽。粗叶木叶

酢浆草
酢浆草

别名:酸浆草、酸酸草、斑鸠酸、三叶酸、酸箕、三叶酸草、醋母草、鸠酸草、小酸茅、雀林草、酸浆、赤孙施、醋啾啾、田字草、雀儿草、酸母草、酸饺草、小酸苗、酸草、三角酸、雀儿酸、酸迷迷草、斑鸠草、酸味草、三叶酸浆、酸斑苋、咸酸草、酸酢草、酸啾啾、酸得溜、铺地莲、酸梅草、三叶破铜钱、黄花梅、满天星、黄花草、六叶莲、野王瓜草、王瓜酸、冲天泡、长血草、酸芝草、酸批子、东阳火草、水晶花、蒲瓜酸、鹁鸪酸、三梅草、老鸦酸

味性:酸;寒。

归经:大肠;小肠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。用于感冒发热,肠炎,尿路感染,尿路结石,神经衰弱;外用治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,痈肿疮疖,脚癣,湿疹,烧烫伤。酢浆草(图)

醋糟

味性:大麦醋糟,酸,微寒。

主治:气滞风壅,手臂脚膝痛,炒醋糟裹之,三、两易当瘥。醋糟

簇生卷耳

味性:苦,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主治感冒,乳痈初起,疔疽肿痛。簇生卷耳

翠雀花

别名:小草乌、猫眼花、鸡爪连、百部草、飞燕草、鸽子花、鹦哥草、玉珠色洼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泻火止痛,杀虫。翠雀花

翠羽草

别名:金鸡独立草、翠翎草、矮脚凤毛、孔雀花.神锦花、鹤翎草、凤尾草、开屏风毛、龙须、剑柏、蓝地柏、绿绒草、回生草、还魂草、金鸡风尾草、水鸡爪、伸脚草、地柏叶、岩萍、绸缎草、龙鳞草、龙爪草、白鸡爪

味性:微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解毒,消瘀,止血。治黄疸,痢疾,水肿,风湿痹痛,咳嗽吐血,喉痈,痔漏,刀伤,烫伤。翠羽草

鞑新菊

别名:色尔君木美多

味性:性寒,味苦。

主治:活血,祛湿,消炎,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湿热症。鞑新菊

打箭菊

别名:鞑新菊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散瘀;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胞背痛;头痛。打箭菊

大百解薯

别名:金银袋、大总管、萝卜防己、大青木香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心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理气止痛;清热解毒;止血。主痉挛性胃痛;腹痛;急性胃肠炎;胃及十二指肠溃疡;痢疾;跌打损伤;疮痈肿毒;外伤出血;蛇咬伤;骨结核。大百解薯

大板山蚤缀

味性:淡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;利湿;解毒。主风湿热痹;腹水;小便不利;疮疖。大板山蚤缀

大苞甲跖草

别名:七节风、竹叶菜

味性:味甘,性寒。

主治:利水消肿;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水肿;脚气;小便不利;热淋尿血;鼻衄;血崩;痢疾;咽喉肿痛;丹毒;痈肿疮毒;蛇虫咬伤。大苞甲跖草

大苞叶千斤拔

别名:麒麟尾、山萝卜

味性:性寒,味辛微苦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健脾补虚,解毒。治红、白痢。大苞叶千斤拔

大避债蛾

别名:皮虫、大蓑蛾、昂吊虫、袋蛾、袋子虫、吊袋蛾

味性:咸;苦;寒。

归经:心;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;生肌敛疮。主痈肿疮毒。大避债蛾

大扁竹兰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消肿。主咽喉肿痛;肺热咳喘;食物中毒。大扁竹兰

大巢菜
大巢菜

别名:薇、垂水、薇莱、巢菜、野豌豆、野麻豌、箭舌豌豆、救荒野豌豆、春巢菜、普通苕子、野菜豆、黄藤子、苕子、肥田草、薇菜、箭筈豌豆、马豆草、肥田草麦豆藤

味性:甘辛,寒。

归经:心;肝;脾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和血祛瘀。治黄疸,浮肿,疟疾,鼻衄,心悸,梦遗,月经不调。大巢菜

大臭黄荆

别名:斑鸠叶、臭黄荆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止痛。主痢疾;痈肿疮毒;瘰疬;痛经;疝气;创伤出血。大臭黄荆

大丁草
大丁草

别名:小火草、臁草、烧金草、豹子药、苦马菜、米汤菜、鸡毛蒿、白小米菜、踏地香、龙根草、翻白叶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祛风湿,解毒。治风湿麻木,咳喘,疔疮。大丁草

大飞扬草
大飞扬草

别名:大飞羊、飞扬、神仙对坐草、节节花、大号乳仔草、蚝刈草、猫仔癀、大乳草、木本奶草、金花草、蜻蜒草、白乳草、过路蜈蚣、蚂蚁草、天泡草、大乳汁草、奶子草、九歪草、假奶子草、癣药草、奶母草、神仙对座草、猫仔病、脚癣草、毛飞扬、大本乳仔草、乳仔草、红骨大本乳子草、催乳草、大奶浆草

味性:辛酸,寒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,解毒,通乳,渗湿,止痒。治急性肠炎,菌痢,淋病,尿血,肺痈,乳痈,疔疮,肿毒,湿疹,脚癣,皮肤瘙痒。大飞扬草

大风药叶

别名:纤序鼠李叶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祛风除湿。主毒蛇咬伤;水火烫伤;跌打损伤;风湿性关节炎;类风湿性关节炎;湿疹;癣。大风药叶

大浮萍

别名:大薸、猪姆莲、水浮萍、大浦藻、浮萍、水浮莲、天浮萍、水浮萍;大浦藻、浮薸、连花薸、水白菜、草包草、水鞭蓉、翻萍、大番萍、水荷莲、肥猪草、红莴苣

味性:辛,寒。

归经:肺;脾;肝经。

主治:凉血,活血,利尿除湿。治荨麻疹,丹毒,水臌,湿疮,跌打损伤,无名肿毒。大浮萍

大果琉璃草

别名:展枝倒提壶、大赖毛子

味性:淡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治扁桃体炎,疮疖痈肿。大果琉璃草

大过山龙

别名:大过江龙、青竹标、麒麟尾、爬树龙、金草箍、大芦子、过山龙、大青蛇、大憨青、万丈深、山包谷

味性:味苦;辛;性寒。

主治:活血舒筋;解表镇咳;消肿解毒。主跌打骨折;风湿痹痛;流脑;感冒;咳嗽;百日咳;咽喉肿痛;痈疮疖肿;外伤出血;蛇咬伤。大过山龙

大黑蒿

别名:密花艾纳香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凉血;截疟。主感冒发热;肠炎;高血压病;疟疾。大黑蒿

大红花点地梅

别名:点地梅、绿棱点地梅

味性:苦;性寒。

主治:利水渗湿。主水肿;小便不利;湿痹关节重痛;皮肤疡痒;溃疡。大红花点地梅

大虎耳草

别名:岩耳巴、心叶蒙自虎耳草、蒙自虎耳草、红岩草、反背红、小反背红

味性:微苦辛,寒。

归经:心;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解表。治风丹,疔疮。大虎耳草

大花剪秋罗
大花剪秋罗

别名:山红花、剪秋罗、小尖叶参

味性:甘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利尿;健脾;安神。主小便不利;小儿疳积;盗汗;头痛;失眠。大花剪秋罗

大花美人蕉
大花美人蕉

别名:美人蕉

味性:味甘;淡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解毒;止血。主急性黄疸型肝炎;白带过多;跌打损伤;疮荡肿毒;子宫出血;外伤出血。大花美人蕉

大还魂草

味性:甘、涩;微寒。

主治:宁心;健脾;散瘀;止血。主心悸失眠;肝脾肿大;子宫下垂;胎动不安;脱肛;咯血;跌打肿痛;外伤出血;带状疱疹。大还魂草

大黄
大黄大黄

别名:黄良、火参、肤如、将军、锦纹大黄、川军、峻、蜀大黄、牛舌大黄、锦纹、生军、香大黄、马蹄黄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入胃、大肠、肝经。

主治:泻实热,破积滞,行瘀血。用于实热便秘,食积停滞,腹痛,急性阑尾炎,急性传染性肝炎,血瘀经闭,牙痛,衄血,急性结膜炎;外用治烧烫伤,化脓性皮肤病,痈肿疮疡。大黄(图)

大黄茎

味性:苦;酸;性寒。

主治:泻火;通便。主实热便秘。大黄茎

大黄连刺

别名:土黄连、石妹刺、大黄连、宽叶鸡肢黄连、刺黄连、鸡脚刺、三颗针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胃;小肠经。

主治:清热燥湿;泻火解毒。主湿热泄泻;痢疾;黄疸;热淋;咽喉肿痛;口疮龈肿;火眼目赤肿痛;痄腮;乳痈;疖肿;烫伤。大黄连刺

大昏鸡头

别名:刺齿贯众、尖耳贯众、大叶兰黄、大叶鲁基

味性:苦,微寒。

主治:杀虫,解毒,可预防流感。主治疮毒,蛇咬伤后局部溃烂,颈淋巴结结核。大昏鸡头

大昏头鸡

别名:贯众、蕨薇菜根、大叶兰芝、大叶鲁基、牛尾贯众、昏头鸡、大叶贯众

味性:苦;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散瘀;利水消肿。主疔疮痈肿;瘰疬;毒蛇咬伤;崩漏带下;水肿;跌打损伤;蛔积;预防流感;麻疹。大昏头鸡

大蕉皮

味性:味甘;涩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降血压。主痢疾;霍乱;皮肤瘙痒;高血压病。大蕉皮

大金发藓

别名:独根草、小松柏、岩上小草、眼丹药、一口血、矮松树、万年杉

味性:甘,寒。

主治:滋阴补虚。治肺病咳嗽、吐血、盗汗。大金发藓

大金银花

别名:破骨风、鸡骨头

味性:味甘;性寒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清热;止痛。主风湿关节痛;劳伤;疔疮肿毒。大金银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