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性中药列表/15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铅灰

别名:黑锡灰

味性:苦;甘;寒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杀虫;解毒;消积。主瘰疬;虫积;疮毒;鼠瘘。铅灰

铅霜

别名:铅白霜、玄白、玄霜、水银霜、铅糖

味性:甘酸,寒。

归经:心;肺经。

主治:坠痰;镇惊;止血;解毒敛疮。主痰热惊痫;鼻衄;牙疳;口疮;溃疡。铅霜

荨麻
荨麻

别名:寻麻、蝎子草

味性:辛苦,寒。

主治:治风湿疼痛,产后抽风,小儿惊风,荨麻疹。荨麻

茜草
茜草原生态茜草茜草茜草

别名:锯锯藤、拉拉秧、活血草、红茜草、四轮车、挂拉豆、红线草、小血藤、血见愁、四轮草、拉拉蔓、小活血、过山藤、茹藘、茹卢本、茅搜、藘茹、搜、茜根、蒨草、地血、牛蔓、芦茹、过山龙、地苏木、活血丹、红龙须根、沙茜秧根、五爪龙、满江红、九龙根、红棵子根、拉拉秧子根、小活血龙、土丹参、四方红根子、红茜根、入骨丹、红内消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归肝经。

主治:凉血,止血,祛瘀,通经。用于吐血,衄血,崩漏,外伤出血,经闭瘀阻,关节痹痛,跌扑肿痛。茜草(图)

茜草根

别名:血见愁、过山龙、地苏木、活血丹、红龙须根、沙茜秧根、五爪龙、满江红、九龙根、红棵子根、小孩拳、娃娃拳、拉拉秧子根、小活血龙、土丹参、四方红根子、红茜根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入心。

主治:肝经。行血止血,通经活络,止咳祛痰。治吐血,衄血,尿血,便血,血崩,经闭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瘀滞肿痛,黄疸,慢性气管炎。茜草根

枪花药

别名:大叶理肺药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止咳;凉血;止血。主咳嗽;枪刀伤。枪花药

蜣螂
蜣螂

别名:推粪虫、推屎爬、屎蛒螂、粪球虫、铁甲将军、牛屎虫、推车虫、蛣蜣、天社、转丸、弄丸、推丸、胡蜣螂、推车客、推屎虫、黑牛儿、大乌壳硬虫、夜游将军、屎蜣螂、滚屎虫、车屎客、大将军、触角牛、铁角牛、天水牛

味性:咸,寒。

归经:肝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解毒,消肿,通便。用于疮疡肿毒,痔漏,便秘。蜣螂(图)

荞麦秸

味性:酸;性寒。

主治:治噎食,痈肿;并能止血,蚀恶肉。荞麦秸

荞麦七

别名:白药子、石天荞、红要子、金翘仁、红药子、金荞仁、黑驴蛋、红药、荞麦头、荞麦蔓、珠沙莲

味性:酸苦,寒。

主治:凉血消瘀,祛湿解毒。治吐血,衄血,便血,痢疾,崩漏带下,风湿痹痛,疮疖,烧伤。荞麦七

荞麦叶
荞麦叶

味性:酸;性寒。

主治:利耳目;下气;止血;降压。主眼目昏糊;耳鸣重听;嗳气;紫癜;高血压。荞麦叶

茄根

别名:茄母、茄子根

味性:甘辛,寒。

主治:治久痢便血,脚气,齿痛,冻疮。茄根

青藏虎耳草

别名:松吉斗[藏名]、松吉斗、松吉蒂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肝;胆;胃经。

主治:清肝胆热;健胃。主肝炎;胆囊炎;流感发烧;消化不良。青藏虎耳草

青刺尖

别名:炮筒果、牛奶捶、鸡蛋糕、梅花刺、枪子果、打枪果、阿那斯、狗奶子、蒙自扁核木、扁核木

味性:苦;辛;寒。

归经:心;肝;肾经。

主治:攻毒,祛瘀。治痈疽疮毒,骨折。青刺尖

青海马尾连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燥湿;泻炎解毒。主痢疾;肠炎;黄疸;肝炎;目赤肿痛。青海马尾连

青蒿露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明日,退热,清暑,辟秽。治劳瘦骨蒸,虚热,虚烦、盗汗,久疟,久痢,蓐劳。青蒿露

青脚莲

别名:铁灯台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无名肿毒;痈疽;乳痈;毒蛇咬伤;鼠咬伤;蜂、蝎螫伤。青脚莲

青木香
青木香青木香

别名:土青木香、青藤香、蛇参根、独行根、马兜铃根、兜零根、云南根、独行木香、土木香、百两金、土麝、铁扁担、痧药、木香、理木香、兜铃根、独行根云南根、野木香根、水木香根、白青木香、天仙藤根

味性:辛苦,寒。

归经:肺;胃经。

主治:平肝止痛,解毒消肿。用于眩晕头痛,胸腹胀痛,痈肿疔疮,蛇虫咬伤。青木香(图)

青丝龙

别名:阴痧草、阳痧草、晒不死、地松杉、地青松杉、杉松兰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破血,消肿止痛。治高热,头痛,咳嗽,泄泻,肿毒。青丝龙

青丝线

味性:甘淡,微寒。

主治:消炎,散瘀,止血,止咳。治肺结核咳血,支气管炎,糖尿病。青丝线

青头菌

别名:青面子菌、青面子、黤面子

味性:甘;微酸;性寒。

主治:清肝明目;理气解郁。主肝热目赤;目暗不明;妇女肝郁内热;胸闷不舒。青头菌

青蛙胆

别名:田鸡、黑班蛙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麻疹并发肺炎;咽喉糜烂。青蛙胆

青葙
青葙

别名:草蒿、萋蒿、昆仑草、野鸡冠、鸡冠苋、狼尾巴果、鸡冠菜、土鸡冠、狐狸尾、指天笔、牛尾巴花、犬尾鸡冠花、草蒿;姜蒿;昆仑草;野鸡冠、冠苋、牛母莴;牛尾行

味性: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膀胱经。

主治:燥湿清热,杀虫,止血。治风瘙身痒,疮疥,痔疮,金疮出血。青葙(图)

青蟹
青蟹

别名:朝蟹、膏蟹

味性:味咸;性寒。

主治:化瘀止痛;利水消肿;滋补强壮。主产后腹痛;乳汁不足;体虚水肿。青蟹

青叶丹

别名:思茅獐牙菜

味性:性寒,味苦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舒肝健胃,消炎杀菌。治急性黄疸型肝炎,咽喉炎,扁桃体炎,膀胱炎,尿道炎,流感,感冒,疟疾。青叶丹

青叶胆

别名:青叶丹、青鱼胆、走胆药、肝炎草、小青鱼胆、土疸药、七疸药

味性: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胆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肝利胆,清热利湿。用于黄疸尿赤,热淋涩痛。青叶胆

青竹标

别名:金竹标、小南苏、大南苏、小过山龙、爬岩龙、爬树龙、密腺崖角藤、水蜈蚣、大软筋藤、九龙上调、爬山虎、过江龙、大金笔标、小石芝藤、大青笔标、爬地龙、水底蜈蚣、青竹丝、爬树蜈蚣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肺;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去瘀镇痛,润肺止咳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风湿麻木,支气管炎,百日咳。青竹标

蜻蜒兰

别名:竹叶兰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解毒生肌。主烧伤。蜻蜒兰

琼枝
琼枝

别名:石华、石花菜、石花、海菜、草珊瑚

味性:甘;咸;寒。

归经:肺;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肺化痰;软坚散结;解毒。主痰热咳嗽;瘿瘤痰核;痔疮肿痛或下血;肠炎。琼枝

秋海棠茎叶

味性:味酸;辛;性微寒。

主治:清热,消肿。治咽痛,痈疡,跌打损伤。秋海棠茎叶

秋葵
秋葵秋葵

别名:毛茄、黄蜀葵

味性:淡;寒。

主治:利咽;通淋;下乳;调经。主咽喉肿痛;小便淋涩;产后乳汁稀少;月经不调。秋葵

秋牡丹根

别名:白头翁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杀虫;清热解毒。主蛔虫病;蛲虫病;体癣;肌癣;中暑发热。秋牡丹根

秋唐松草

别名:烟锅草、东亚唐松草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除湿。主治牙痛,急性皮炎,湿疹。秋唐松草

蚯蚓
蚯蚓

别名:蠖蚓、竖蚕、丘螾、蝽端、附蚓、寒蟪、寒蚓、蜿螾、引无、曲螾、曲蟮、土龙、地龙子、地龙、朐躵、土螾、虫蟮

味性:咸,寒。

归经:入肝、脾、肺经。

主治:清热,平肝,止喘,通络。治高热狂躁,惊风抽搐,风热头痛,目赤,中风半身不遂,喘息,喉痹,关节疼痛,齿衄,小便不通,瘰疬。痄腮,疮疡。蚯蚓(图)

球花马蓝

别名:温大青、大青菜[浙江]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用于温毒发斑,血热吐衄,胸痛咳血,口疮,痄腮,喉痹,小儿惊痫。球花马蓝

曲花紫堇

别名:弯花紫堇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肺;肝;胆经。

主治:清热毒;利肝胆;凉血止血。主热病高热;湿热黄疸;衄血;月经过多。曲花紫堇

曲枝假蓝

别名:蓝靛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湿。主湿热痢疾;小便淋涩;痄腮;咽喉肿痛;毒蛇咬伤。曲枝假蓝

全光菊
全光菊

味性:味甘;性寒。

主治:利湿退贡。主黄疸。全光菊

全叶马兰
全叶马兰

别名:全缘叶马兰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咳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;咽炎。全叶马兰

鹊

别名:干鹊、神女、飞驳鸟、喜鹊、刍尼、客鹊

味性:甘,寒。

归经:肺;脾;膀胱经。

主治:除热,消结,通淋。止渴。治石淋,胸膈疹结。消渴,鼻衄。鹊(图)

蘘草

味性:味苦,寒。

主治:主温疟寒热,酸嘶邪气。蘘草

人参叶
人参叶原生态人参叶人参叶

别名:参叶、人参苗

味性:苦甘,寒。

归经:归肺;胃经。

主治:角暑清热;性津止渴。主暑热口渴;热病伤津;胃阴不足;消渴;肺燥干咳;虚火牙痛。人参叶(图)

忍冬藤
忍冬藤忍冬藤

别名:忍冬、银花藤、金银藤、老翁须、金钗股、大薜荔、水杨藤、千金藤、鸳鸯草、鹭鸶藤、忍冬草、左缠藤、忍寒草、通灵草、蜜桶藤、金银花藤、金银花杆、甜藤、右篆藤、右旋藤、二花秧、银花秧、净制忍冬藤、二花藤

味性:甘,寒。

归经:归心;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通络。主温病发热;疮痈肿毒;热毒血痢;风湿热痹。忍冬藤

日中花

别名:还魂草、午时草、嘴草、禾雀舌

味性:甘;性微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解毒。主湿热痢疾;疮疖。日中花

榕树皮

味性:微苦;性微寒。

主治:止泻;消肿;止痒。主泄泻;痔疮;疥癣。榕树皮

柔毛水杨梅

别名:水杨梅、五气朝阳草、地椒、头晕药、蓝布正、路边香、卜地香、凤凰窝、换骨丹、南布正、毛通经、虎掌叶、小益母、香鸡归、老蛇骚、路边黄、乌骨鸡、草水杨梅、中华水杨梅、大仙鹤草、大路边黄、头晕草、大疮药、龙须草、瘦狗还阳、萝卜解、蝴蝶菜、水白菜、水儿惊风草、草本水杨梅

味性:苦、辛;性寒。

归经:脾;肾;肝经。

主治:补脾肾,祛风湿,消痈肿。治腹泻,痢疾,白带,崩漏,风湿腰腿痛,跌打损伤,痈疽疮疡。柔毛水杨梅

肉爬皂

别名:水指甲

味性:性寒,味辛。

主治:解热,止痛。肉爬皂

如意草

别名:白三百棒、红三百棒

味性:辛麻;微酸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散阏止血。主疮疡肿毒;乳痈;跌打损伤;开放性骨折;外伤出血;蛇伤。如意草

汝兰

别名:金线吊乌龟、千金藤、山乌龟、吊金龟、金不换

味性:苦;性寒。

归经:心;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清热解毒。治风湿关节痛。中暑,痢疾,痈疖疮毒。汝兰

乳白香青
乳白香青

别名:大白矛香、大矛香艾

味性:辛苦,寒。

主治:活血散瘀,平肝潜阳,祛痰。外用止血。乳白香青

乳腐

别名:乳饼

味性:微寒。

主治:润五脏,利大小便,益十二经脉,微动气。乳腐

软骨过山龙

别名:三叶木通、沙叶铁线莲

味性:苦、辛,寒。

主治:清热利尿,通经活络。主治水肿,乳汁不通,风湿骨痛。外用治疮痛疖肿。软骨过山龙

软骨藻

味性:咸;微寒。

主治:驱虫。主蛲虫;蛔虫症。软骨藻

软水黄连

别名:土黄连、水黄连、软杆子水黄连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归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,利湿,解毒。治痢疾,黄疸,目赤,痈肿。软水黄连

软丝藻

别名:紫菜苔、绿苔、绿菜苔、青苔

味性:咸;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水;化痰止咳。主水肿;咳嗽痰结。软丝藻

软枣子
软枣子

别名:软枣、猿枣、圆枣、藤瓜、藤梨果、猕猴梨、藤梨

味性:甘;微酸;微寒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滋阴清热;除烦止渴;能淋。主热病津伤或阴血不足;烦渴引饮;砂淋;石淋;维生素C缺乏症;牙龈出血;肝炎;多作滋补营养剂。软枣子

箬叶
箬叶

别名:辽叶、茶篰若叶

味性:甘;寒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止血,解毒消肿。治吐血,衄血,下血。小便不利,喉痹,痈肿。箬叶

赛北紫堇

别名:断肠草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活血散瘀;行气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胃脘痛;肝炎;胆囊炎;腰腿痛;痈肿;疥癣;毒蛇咬伤;刀伤。赛北紫堇

赛番红花

别名:菖蒲莲、红玉帘、风雨花、旱水仙、空心韭菜、独蒜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活血凉血;解毒消肿。主吐血;便血;崩漏;跌伤红肿;疮痈红肿;毒蛇咬伤。赛番红花

赛金刚

别名:曲莲、细叶锣锅底、穿山龙

味性:味苦;涩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痛。主菌痢;肠炎;胃炎;咽喉炎;腮腺炎;牙周炎;暴发火眼;扁桃体炎;高热;尿路感染。赛金刚

三白草
三白草

别名:水木通、五路白、白水鸡、水伴深乌、白面姑、过塘莲、三点白、水牛草、水九节莲、白花莲、白叶莲、一白二白、田三白、土玉竹、白黄脚、五叶白、白桔朝、白花照水莲、天性草、白舌骨、塘边藕

味性:苦辛,寒。

归经:归肺、膀胱经。

主治:清利湿热,消肿,解毒。治水肿,脚气,黄疸,淋浊,带下,痈肿,疗毒。三白草(图)

三白草根

别名:三白根、塘边藕、地藕、百节藕、过塘藕、水莲藕、白莲藕、九节藕、天性草根

味性:甘辛,寒。

归经:脾;大肠;膀胱经。

主治:利水除湿,清热解毒。治脚气胫肿,淋浊,带下,痈肿,疥癣。三白草根

三叉虎根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。治肺热咳嗽,肺脓疡,风湿关节痛,创伤感染发热。三叉虎根

三叉苦
三叉苦

别名:三桠苦、小黄散、鸡骨树、三丫苦、三枝枪、三叉虎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、散瘀止痛。防治流行性感冒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、乙型脑炎、中暑,治感冒高热,扁桃体炎,咽喉炎,肺脓疡,肺炎,疟疾,风湿性关节炎,坐骨神经痛,腰腿痛,胃痛,黄疸型肝炎,断肠草(钩吻)中毒。外用治跌打扭伤,虫蛇咬伤,痈疖肿毒,外伤感染,湿疹,皮炎。三叉苦

三尖杉
三尖杉

别名:榧子、血榧、石榧、水柏子、藏杉、桃松、狗尾松、尖松、山榧树、白头杉、崖头杉、岩杉

味性:苦;涩;性寒。

主治:抗癌。主恶性淋巴瘤;白血病;肺癌;胃癌;食道癌;直肠癌等。三尖杉

三角泡

别名:假苦瓜、假蒲达、包袱草、风船葛、鬼灯笼、三角灯笼、金丝苦楝、三角藤、倒地铃、棕子草、炮掌果、小果倒地铃、白花仔草、带藤苦楝、灯笼草

味性:苦;辛;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凉血解毒。主黄疸;淋证;湿疹;疔疮肿毒;毒蛇咬伤;跌打损伤。三角泡

三颗针

别名:钢针刺、刺黄连、铜针刺

味性: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,利湿,散瘀。治赤痢,黄疸,咽痛,目赤,跌打损伤。三颗针

三面刀

别名:金丝三七、帽辫七、开喉箭、茶七

味性:味甘苦,性寒。

主治:清热,活血,解毒。治咽喉干痛,跌打,劳损,风湿腰腿痛,疖肿。三面刀

三色堇
三色堇

别名:蝴蝶花、游蝶花

味性:味苦,性寒。

归经:入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咳。主疮疡肿毒;小儿湿疹;小儿瘰疬;咳嗽。三色堇

三筒管

别名:山总管、百解薯、白金古榄、千金薯、竹叶薯、金银带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用于急性肠胃炎,细菌性痢疾,疮疖肿毒。三筒管

三丫苦叶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,解毒,祛风,除湿。治咽喉肿痛,疟疾,黄疸型肝炎,风湿骨痛,湿疹,皮炎,疮疡。三丫苦叶

三叶木蓝

别名:地蓝根、地蓝、野蓝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清热消肿。主治急慢性咽喉炎。外用治乳腺炎。三叶木蓝

三叶委陵菜

别名:三爪金、地蜘蛛、三片风、软梗蛇扭、三张叶、地风子、白里金梅、烂苦春、独立金蛋、三叶蛇子草、三叶蛇莓、铁秤砣、地蜂子

味性:苦,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止血。治骨结核,口腔炎,瘰疬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三叶委陵菜

伞杨

别名:截萼黄槿、恒春黄槿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脑膜炎;痢疾;痔疮;睾丸肿痛;疥癣。伞杨

散血莲

别名:活血莲、眉风草、大叶凤凰尾巴草、凤丫蕨、凤丫草、眉凤草、羊角草、铁蕨、凤尾草

味性:微辛;寒;微苦;凉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清热,活血解毒。根茎:治目赤肿痛,眉棱骨痛,风湿关节痛,闭经;全草:治乳痈,肿毒。散血莲

散血芹

味性:味微苦;辛;性微寒。

主治:止血消肿;解毒。主刀伤出血;烧伤;烫伤。散血芹

散瘀草

别名:退血草、散血草、白毛筋骨草、地龙胆、紫背金盘、破血丹、石灰菜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消炎,凉血,接骨。用于支气管炎,扁桃腺炎,肺热咳血,疮,疖,乳腺炎,脱肛,痔疮,肿瘤,外伤出血,烧烫伤,骨折。散瘀草

桑柴灰

别名:桑灰、桑薪灰

味性:辛;性寒。

主治:利水;止血;蚀恶肉。主水肿;金疮出血;面上痣疵。桑柴灰

桑根
桑根

别名:桑树根

味性:微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治惊痫,筋骨痛,高血压,目赤,鹅口疮。桑根

桑黄
桑黄桑黄

别名:胡孙眼、桑耳、针层孔菌、桑臣、桑黄菇、桑上寄生、树鸡、桑黄菰、梅树菌

味性:微苦,寒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治血崩,血淋,脱肛泻血,带下,经闭。桑黄

桑皮汁

别名:桑汁、桑白汁、桑木汁、桑皮中白汁、桑白皮汁

味性:苦;性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血。主口舌生疮;外伤出血;蛇虫咬伤。桑皮汁

桑椹(图)

别名:葚、桑实)、乌椹、文武实、黑椹、桑枣、桑葚子、桑果、桑粒、桑藨

味性:甘,寒。

归经:入肝、肾经。

主治:补肝,益肾,熄风,滋液。治肝肾阴亏,消渴,便秘,目暗,耳鸣,瘰疬,关节不利。桑椹

桑椹子

别名:桑实、葚、乌椹、文武实、黑椹、桑枣、桑葚子、桑粒、桑果

味性:甘;酸;性寒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滋阴养血;生津;润肠。主肝肾不足和血虚精亏的头晕目眩;腰酸耳鸣;须发早白;失眠多梦;津伤口渴;消渴;肠燥便秘。桑椹子

桑芽

别名:女儿红、青桑头、桑条、青桑、桑芽茶、鸡骨枫、苦津茶、银桑叶

味性:微苦;微甘;寒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清肝明目。主风热头痛;肝热止赤;视物昏花。桑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