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性中药列表/5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东风菜
东风菜

别名:盘龙草、山蛤芦、土苍术、白云草、仙白草、尖叶山苦荬、山白菜、小叶青、仙蛤芦、菊花暗消、胃药、雌雄剑、冷水丹、焮菜、野芋头、钻山狗、疙瘩药、草三七、土白前

味性:辛、甘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明目;利咽。主风热感冒;头痛目眩;目赤肿痛;咽喉红肿;急性肾火;肺病吐血;跌打损伤;痈肿疔疮;蛇咬伤。东风菜(图)

东风螺
东风螺

别名:甜螺、南风螺

味性:味甘;咸;微寒。

主治:止血;润燥。主鼻衄;大便燥结。东风螺

冬菇
冬菇

别名:构菌、金钱菌、毛脚金钱菌、冻菌、朴菰、冬蘑、金针菇、朗夏

味性:甘;咸;性寒。

主治:补肝;益肠胃;抗癌。主肝病;胃肠道炎症;溃疡;癌症。冬菇

冬瓜藤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归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肺化痰;通经活络。主肺热咳痰;关节不利;脱肛;疮疥。冬瓜藤

冬葵

别名:冬苋菜、滑滑菜、土黄芪、荠菜粑粑叶

味性:茎、叶:甘,寒。

主治:根:甘,温。茎、叶:清热利湿;用于黄疸型肝炎。;根:补中益气;用于气虚乏力,腰膝酸软,体虚自汗,脱肛,子宫脱垂,慢性肾炎,糖尿病。冬葵(图)

冬葵根

别名:葵根、土黄耆

味性:甘;寒。

归经:脾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水;解毒。主水肿;热淋;带下;乳痈;疳疮;蛇虫咬伤。冬葵根

冬葵叶

别名:冬葵苗叶、芪菜巴巴叶、冬苋菜、蓍葵叶、棋盘叶

味性:甘;寒。

归经:肺;肝;胆经。

主治:清热.行水,滑肠。治肺热咳嗽,热毒下痢,黄疸,二便不通,丹毒,金疮。冬葵叶

冬凌草
冬凌草冬凌草

别名:冰凌花、冰凌草、六月令、山荏、破血丹、明镜草、彩花草、山香草、雪花草、野藿香

味性:味苦;甘;性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止痛。主咽喉肿痛;感冒头痛;气管炎;慢性肝炎;风湿关节痛;蛇虫咬伤。冬凌草

冬青叶

别名:四季青叶

味性:苦涩,寒。

主治:治烫伤,溃疡久不愈合,闭塞性脉管炎,急、慢性支气管炎,肺炎,尿路感染,菌痢,外伤出血,冻瘃,皲裂。冬青叶

冻绿刺

别名:鸭屎树、野苦楝子、洞皮树、臭李子、老鹤眼、山绿柴、黑鸟枝刺、黑旦子、偶栗子、冻绿、冻绿树、老鹳眼

味性:苦涩,微寒。

归经:肺;脾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杀虫消食;下气祛痰。主寸白虫;食积;瘰疬;哮喘。冻绿刺

兜冠黄共享

别名:盔状黄芩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水通淋;活血散瘀。主热淋;血淋;肠痈;肝炎;癌肿;疮疡肿毒;跌打损伤;毒蛇咬伤。兜冠黄共享

钭叶榕

别名:酸叽叽树、马勒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、消炎、解痉。主治感冒。高热抽搐,腹泻痢疾。外用治风火眼痛。钭叶榕

豆瓣七

别名:鱼公草、青鱼胆、冷青草、石寒公、万年青

味性:苦;性寒。

主治:活血通络;消肿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骨折;外伤出血;痈疽肿痛。豆瓣七

豆根木蓝

别名:山扫帚、山花子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,通便。用于咽喉肿痛,肺热咳嗽,黄疸,热结便秘;外用治痔疮肿痛,蛇虫咬伤。豆根木蓝

豆梨

别名:野梨、鹿梨、铁梨树、棠梨树

味性:根、叶:微甘、涩,凉;果实:酸、甘、涩,寒。

主治:根、叶:润肺止咳,清热解毒。主治肺燥咳嗽,急性眼结膜炎。用量0.5~1两。;果实:健胃,止痢。用量0.5~1两,外用适量。豆梨

独脚蟾蜍

别名:掌裂草葡萄、金线吊蛤蟆、石蟾蜍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化痰;解毒散结。主热病头痛;胃痛;痢疾;痈肿;痰核。独脚蟾蜍

独脚乌桕叶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拔毒,消肿。治痈疮,瘭疽,足底石硬。独脚乌桕叶

独叶山兰

别名:山茨菇、小白芨、山慈菇

味性:味甘;微辛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痈肿疔毒;瘰疬;蛇咬伤;虫咬伤。独叶山兰

独叶岩珠

别名:石枣、岩豆、鸭舌兰

味性:味甘;淡;性寒。

主治:滋阴清热;解毒消肿。主阴虚内热;热病口渴;肺热咳喘;咽喉肿痛;口腔炎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乳痈;疔肿。独叶岩珠

独一味
独一味独一味

别名:巴拉努努、吉布孜、麦朵昌巴、哈努巴拉、札江温保、哈吾巴拉、达干木、达折合巴、野秦艽、大巴、打布巴

味性:苦,微寒。

主治: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。用于跌打损伤,骨折,腰部扭伤。独一味

杜茎山
杜茎山

别名:踏天桥、山茄子[江西南丰]、土恒山、水麻叶、山茄子、胡椒树、金砂根、白茅茶、白花茶、野胡椒、山桂花、水光钟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祛风,解疫毒,消肿胀。治感冒头痛眩晕,寒热躁渴,水肿,腰痛。杜茎山

杜梨

别名:棠梨、海棠梨、野梨子、土梨

味性:果实:酸、甘、涩,寒。

主治:果实:消食止痢。治腹泻:果1两,水煎服。;枝、叶:治霍乱,吐泻不止,转筋腹痛,反胃吐食。;树皮:煎水洗治皮肤溃疡。杜梨

杜香

别名:喇叭茶

味性:辛、苦,寒。

主治:化痰,止咳,平喘。用于慢性气管炎。杜香

短毛熊巴掌

别名:野虎耳草、猪婆耳、豆角消、虎耳、叶红、猫耳朵、熊巴耳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燥湿;解毒消肿。主湿热泻痢;带下;阴囊肿大;中耳炎;月经不调;崩漏。短毛熊巴掌

短小蛇根草

别名:荷包草、金锁匙、鸡冠草、白丁香、向日癀、金铃仔草、乌枪头、山苋菜、小蛇根草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;痈疽肿毒;毒蛇咬伤。短小蛇根草

短叶锦鸡儿

别名:猫儿刺

味性:辛、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散肿,生肌止痛。主治痈疽,疮疖,肿痛。短叶锦鸡儿

煅石膏
煅石膏原生态煅石膏

味性:甘、辛、涩,寒。

归经:归肺、胃经。

主治:收湿,生肌,敛疮,止血。外治溃疡不敛,湿疹瘙痒,水火烫伤,外伤出血。煅石膏

堆莴苣
堆莴苣

别名:铁麻、江维草、山活血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血。主疮疖肿毒;蝮蛇咬伤;外伤出血。堆莴苣

对节叶
对节叶

别名:阿上格[苗语]、阿上格

味性:辛咸,寒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止痛。主痈肿疮毒;劳伤疼痛。对节叶

对节叶根

味性:辛咸,寒。

主治:活血止痛。治劳伤疼痛:对节叶根一两,刺五加五钱。泡酒服。对节叶根

对马耳蕨

别名:小叶金鸡尾巴草、毛脚鸡、蕨萁、线鸡尾

味性:苦;寒;凉。

归经:心;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散瘀。主痢疾;目赤肿痛;乳痈;疮疖肿毒;痔疮出血;烫火伤。对马耳蕨

对生耳蕨

别名:蜈蚣草、灰贯众

味性:酸、涩,微寒。

主治:活血止痛,消肿,利尿,预防感冒;外用治跌打损伤,蛇咬伤。对生耳蕨

对叶林

别名:西藏吊灯花、底线参、蕤参

味性:辛、寒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杀虫;解毒。主蛔虫病;疔疮肿毒。对叶林

对叶林根

别名:底线参、蕤参

味性:寒;辛。

归经:大肠经。

主治:杀虫。主蛔虫病。对叶林根

对叶油麻叶

味性:味微苦;辛;性寒。

主治:散瘀止痛;通便。主跌打损伤;便秘。对叶油麻叶

盾叶唐松草

别名:倒地挡、岩扫把、龙眼草、水香草、羊耳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除湿,通经,活血。;黄疸,蛔虫病引起的腹痛,跌打损伤,骨折肿痛,泄泻等:用全草3~5钱,或根1钱,水煎服或泡酒服。;小儿角弓反张:用根5~6分。;小儿口疮,风疹:外用适量,煎水洗。盾叶唐松草

多刺绿绒蒿
多刺绿绒蒿

别名:乌巴拉色尔布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活血化瘀;清热解毒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胸背疼痛;风热头痛;关节肿痛。多刺绿绒蒿

多花筋骨草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咯血;疮痈肿毒。多花筋骨草

多花沿阶草

别名:大叶麦冬、竹叶茶、糯米草、糯米条、假麦冬

味性:甘、微苦,微寒。

主治:润肺生津,止咳化痰。主治百日咳,尿道炎,肺结核咳嗽,咯血,支气管炎。多花沿阶草

多裂委陵菜

别名:白马肉

味性:甘、微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止血,杀虫。用于肝炎,蛲虫病,功能性子宫出血,外伤出血。多裂委陵菜

多鳞鳞毛蕨

别名:芒齿鳞毛蕨、髯毛鳞毛蕨

味性:苦;微寒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驱虫;解毒。主肠寄生虫病;食物中毒。多鳞鳞毛蕨

多头风轮菜

别名:风轮菜、漫胆草、小益母草、走马灯笼草、脚癣草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活络。多头风轮菜

多足蕨

味性:苦;甘;微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解毒。主湿热淋症;风湿热痹;疮疖痈肿;风疹瘙痒;跌打损伤。多足蕨

峨眉蕨贯众
峨眉蕨贯众

别名:贯众

味性:苦;涩;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杀虫;止血。主痢疾;蛔虫病;蛲虫病;绦虫病;崩漏;便血;流感。峨眉蕨贯众

峨眉石凤丹
峨眉石凤丹

别名:一枝花、石凤丹、随身丹、小瓢儿菜

味性:苦;微寒。

主治:清热;解毒;散结;利小便。主瘰疬;小便不利;水肿。峨眉石凤丹

峨眉香科

别名:峨眉石蚕、野烟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疮疖红肿;毒蛇咬伤。峨眉香科

峨眉紫金牛
峨眉紫金牛

别名:红豆子、点抵改房、两逊逊

味性:苦;辛;性寒。

主治:祛风湿;解热毒;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咽喉肿痛;牙痛;胃痛;跌打骨折;淋巴结肿大。峨眉紫金牛

峨屏草
峨屏草

别名:峨眉岩雪下

味性:咸;寒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清热熄风。主高热惊厥,惊痫抽搐。峨屏草

鹅

别名:家鹅

味性:鹅血:咸,平;鹅胆:苦,寒。

主治:鹅血:解毒。主治晚期血吸虫病。生鹅血半杯,加少许热黄酒饭后服,每日1~2次。此方连续服用,有改善体征,消除腹水,缩小肝脾之效;对血吸虫病,侏儒症,有促使发育之功。治噎嗝反胃:饭后服生鹅血,服法同上。;鹅胆:解热,止咳,消疮痔。主治慢性气管炎,咳嗽气喘。鹅胆每次吞服1个,每日2次(“鹅去氢胆酸”可治慢性气管炎)。;鹅脂:治手足皲裂。外用涂擦患部,每日2~3次。;鹅涎:治骨刺鲠喉。鹅(图)

鹅肠菜
鹅肠菜

别名:脚皮菜、鸡肠菜、黑昆布、小海带、野海带、脚白菜、鹅蛋菜、簸箕菜、面筋菜、土海带、海带丝

味性:咸;寒。

归经:肝;肺经。

主治:清热化痰;软坚散结。主甲状腺肿;淋巴结肿;肺结核。鹅肠菜

鹅胆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胆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杀虫。主痔疮;杨梅疮;疥癞。鹅胆

鹅骨梢

别名:密花树

味性:淡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,祛湿。治乳腺炎初起。外用治湿疹,疮疖。鹅骨梢

鹅脚木叶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,健胃,解毒。治斑痧热症,烂疮。鹅脚木叶

儿茶
儿茶儿茶

别名:儿茶膏、孩儿茶、黑儿茶

味性:苦、涩,微寒。

归经:归肺经。

主治:收湿生肌敛疮。用于溃疡不敛,湿疹,口疮,跌扑伤痛,外伤出血。儿茶

二歧根莲花根
二歧根莲花根

别名:土黄芩、草玉梅

味性:味苦;性微寒。

主治:舒筋活血;清热解毒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性关节炎;痢疾;疮痈。二歧根莲花根

二叶舞鹤草
二叶舞鹤草

味性:酸;微寒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凉血,止血。用于吐血,尿血,月经过多;外用治外伤出血。二叶舞鹤草

番荔枝
番荔枝

别名:佛头果、释迦果、唛螺陀、洋菠萝、蚂蚁果、林擒

味性:味甘;性寒。

主治:补脾胃;清热解毒;杀虫。主恶疮肿痛;肠寄生虫病。番荔枝

番荔枝根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;解毒。主热毒血痢。番荔枝根

番荔枝叶

味性:苦;涩;微寒。

归经:大肠;心经。

主治:收敛涩肠;清热解毒。主赤痢;小儿脱肛;恶疮肿痛。番荔枝叶

翻天红

别名:落地蜈蚣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散瘀。主急性胃肠炎;跌打损伤;瘀血作痛;腰肌劳损。翻天红

饭包草

别名:大号日头舅、竹叶菜、千日菜、火柴头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消肿。主治小便短赤涩痛,赤痢,疔疮。饭包草

方蟹

别名:中华绒螯蟹、河蟹、淡水蟹、螃蟹、真蟹、毛蟹、清水蟹、蟛蜞、小石蟹

味性:咸,寒。

主治:破血,痛经。主治堕胎,慢性肾炎,产后血闭,妇女闭经。尚可治神经性牙痛,风火牙痛,扭伤,腰痛,子宫下垂等。方蟹

防已

别名:汉防已、瓜防已、石蟾蜍、长根金少年犯

味性:味苦;辛;性寒。

归经:膀胱;肺;脾经。

主治:利水消肿;祛风止痛。主水肿;小便不利;风湿痹痛;脚气肿痛;疥癣疮肿;高血压病。防已

飞蛾七

别名:飞蛾七、岩风七、老虎香、狗尾升麻、雨点草、血经草、石黄草、石笋一枝花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湿。主全身黄肿;眼睛发黄;跌打损伤。飞蛾七

飞来蓝

味性:味苦;辛;性寒。

归经:归肺经。

主治:疏风清热;解毒利咽。主感冒发热;咽喉肿痛;折喉。飞来蓝

肺心草

别名:梅花草、白侧耳

味性:甘,寒。

主治:清热润肺,消肿止痛。治肺结核,腮腺炎,淋巴腺炎,喉炎,白带,热毒疮肿,跌打损伤。肺心草

肺形草

别名:双蝴蝶、黄金线、穿藤金兰花、铁交杯、蝴蝶草、山蝴蝶、金丝蝴蝶、石板肯、铜交杯、金交杯、大叶竹叶青、四脚喜、花蝴蝶、铁板青、胡地莲、玉蝴蝶、乌乌盖月、甜甘草、喇叭藤、天青地红、甜痧药、缠竹青、白鹿含、鸡肠风

味性:甘、辛,寒。

归经:寒肺、肾经。

主治:清肺止咳,解毒消肿。治肺热咳嗽,肺痨咯血,肺痈,肾炎,疮痈疖肿。肺形草

粉苞苣

别名:杂赤咸巴[西藏]、细叶苦菜、杂赤咸包

味性:苦,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黄疸型肝炎;结膜炎;疖肿。粉苞苣

粉防己

别名:汉防己、白木香

味性:性寒,味苦。

主治:利水消肿,祛风止痛。用于水肿脚气、小便不利、风湿痹痛、湿疹疮毒、高血压症。粉防己

粉瘤菌

味性:淡;微寒。

主治:清热消炎。主粘膜发炎。粉瘤菌

粉绿藤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止痛。主风湿筋骨疼痛。粉绿藤

粉绿益母草

别名:新疆益母草、益母蒿

味性:苦、辛,微寒。

主治:活血调经,利尿消肿。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,经闭,恶露不尽,水肿尿少;急性肾炎水肿。粉绿益母草

粪鬼伞

别名:粪生鬼伞、堆肥鬼伞、鬼盖

味性:甘,寒。

主治:益肠胃,化痰理气,解毒,消肿。经常食用可以助消化,祛痰,并治无名肿毒和其它疮痈。粪鬼伞

粪箕笃
粪箕笃

别名:犁壁藤、千金藤、田鸡草、铁板膏药草、蛤乸草、雷砵嘴、畚箕草、飞天雷公、雷林嘴、戽斗藤、铁板膏药、青蛙藤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肝;胆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通便,消疮肿。治热病发狂,黄疸,胃肠炎,痢疾,便秘,尿血,疮痈肿毒。粪箕笃

风化硝

味性:咸、苦,寒。

主治:荡涤肠垢,破结消肿。主治时行热病,六腑积热,大便坚秘,目赤头痛等症。风化硝

蜂糖罐

别名:蜜糖罐、蜂糖花、蜜桶花、猫花

味性:微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利湿。用于骨髓炎,骨膜炎,黄疸型肝炎,跌打损伤,风湿筋骨痛;外用治疮疖。蜂糖罐

凤冠草

别名:凤凰草、凤尾草、三叉草、小凤尾、翠云草、山凤尾、井边茜、凤尾蕨、凤凰尾、鸡脚草、半边草、白蕨、黑边草

味性:味淡微苦,性寒。

归经:肝;大肠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,利湿,凉血,解毒。治痢疾,疟疾,黄疸,淋病,下血,血崩,跌打损伤,扁桃体炎,腮腺炎,疮毒,湿疹。凤冠草

凤凰木
凤凰木

味性:甘;淡;寒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平肝潜阳。主肝热型高血压,眩晕,心烦不宁。凤凰木

凤尾草(图)

别名:鸡脚草、金鸡尾、井口边草、井边凤尾、井栏草、凤尾蕨、五指草、小金星风尾、铁脚鸡、山鸡尾、井茜、井阑草、石长生、凤凰草、井边茜、旋鸡头、阉鸡尾、野鸡尾、青蕨、百脚草、龙须草、腊肾草、百脚鸡、金鸡爪、井口鸡胶舌、井栏茜、小叶凤尾草、小风尾、小金星凤尾、小凤尾、小金星凤尾草、乌脚鸡、线鸡尾、双凤尾、小凤尾草、九把连环剑、鸡爪莲、背阴草

味性:淡;微苦;寒。

归经:大肠;心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凉血止血,消肿解毒。治黄疸型肝炎,肠炎,菌痢,淋浊,带下,吐血,衄血,便血,尿血,扁桃体炎,腮腺炎,痈肿疮毒,湿疹。凤尾草

凤尾搜山虎

别名:多羽节肢蕨、地蜈蚣、搜山虎、爬地虎、过山龙、爬山虎、石连姜、钻地风、钻地蜈蚣、凤尾草、毛消、毛虫

味性:苦、微涩,微寒。

主治:活络止痛,消积滞,通大便。主治食积,胃痛,腹胀,便秘,风湿筋骨痛,坐骨神经痛,牙痛,头痛。凤尾搜山虎

凤尾猪鬃草

别名:旱明琼、云南虎尾蕨、小凤尾草、小蕨蕨、凤尾草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肝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,利尿,通乳。治膀胱炎,血淋,乳腺炎,乳汁不通,乳糜尿,睾丸炎。凤尾猪鬃草

佛杜树

别名:独脚莲、惠阳独脚莲

味性:甘、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主治毒蛇咬伤。佛杜树

佛甲草
佛甲草

别名:火烧草、火焰草、佛指甲、半支连、狗牙半支、铁指甲、禾雀舌、禾雀蜊、万年草、午时花、小叶刀掀草、金枪药、狗牙瓣、小佛指甲、尖叶佛甲草、枉开口、鼠牙半枝莲、猪牙齿、土三七、养鸡草、龙水草、回生草、尖叶佛甲单、关叶小石指甲

味性:甘,寒。

归经:心;肺;肝;脾经。

主治:清热,消肿,解毒。治咽喉肿痛,痈肿,疔疮,丹毒,烫伤,蛇咬伤,黄疸,痢疾。佛甲草(图)

佛指甲
佛指甲

别名:瓦松、瓦花、滇瓦花、石花、石根、九头狮子草、岩如意

味性:味甘;微辛;性微寒。

归经:肺;肾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止血,祛风湿。治咽喉肿痛,鼻衄,风热头昏,风湿关节痛,鼻疳,湿疹,疮毒。佛指甲

伏毛山豆根

别名:苦参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止痛。主治肠炎腹泻,腹胀,胃痛,咽喉痛。伏毛山豆根

扶桑花
扶桑花

别名:花上花、大红花、土红花、大红牡丹花、吊钟花、吊丝红花、木花、朋红、公鸡花、佛桑花、贼头花、紫花兰、状元红

味性:甘,寒。

归经:心;肺;肝;脾经。

主治:清肺,化痰,凉血,解毒。治痰火咳嗽,鼻衄,痢疾,赤白浊,痈肿,毒疮。扶桑花

扶桑金星蕨
扶桑金星蕨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止血消炎。主外伤出血。扶桑金星蕨

浮海石
浮海石

别名:浮石、石花、海石、水泡石、海浮石、浮水石、羊肝石

味性:味咸;性寒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清肺化痰;软坚散结。主痰热咳嗽;瘿瘤;疮肿。浮海石

浮萍
浮萍浮萍

别名:水萍、水萍草、浮萍草、苹、水花、浮蓱、薸、萍子草、水白、水苏、小萍子、水藓、水帘、九子萍、田萍、浮萍、藻

味性:辛,寒。

归经:归肺经。

主治:宣散风热,透疹,利尿。用于麻疹不透,风疹瘙痒,水肿尿少。浮萍(图)

浮石
浮石

别名:水花、白浮石、海浮石、海石、水泡石、浮水石、大海浮石

味性:咸;寒。

归经:肺;肾;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肺火;化老痰;利水通淋;软坚散结。主痰热壅肺;咳喘痰稠难咯;小便淋沥涩痛;瘿瘤瘰疬。浮石

福建柏
福建柏

味性:苦;辛;性寒。

主治:行气止痛;降逆止呕。主脘腹疼痛;噎膈;反胃;呃逆;恶心呕吐。福建柏

辐射石豆兰

别名:石豆兰、金枣

味性:甘、淡,寒。

主治:润肺化痰,滋阴养胃,活血。主治肺痨咳嗽,咽喉肿痛,消化不良,食欲不振,风湿疼痛,跌打损伤。辐射石豆兰

腐卑

别名:小青[湖北]、山膏药、豆腐叶、六月冻、凉粉柴

味性:苦、涩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,收敛止血。用于痢疾,阑尾炎,雷公藤中毒;外用治烧烫伤,淋巴结炎,痈肿疮疖,毒蛇咬伤,外伤出血。腐卑

腐婢

别名:土常山、臭娘子、臭常山、凉粉叶、铁箍散、六月冻、臭黄荆、观音柴、虱麻柴、臭茶、小青树、糯米糊、捏担糊、墨子稔、豆腐木

味性:味苦;微辛;性寒。

归经: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,消肿。治疟疾,泻痢,痈,疔,肿毒,创伤出血。腐婢

腐婢根

别名:小青根、土黄芪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疟疾,跌打损伤,风火牙痛,烧伤。腐婢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