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性中药列表/10
|
- 劲直蒿
- 京大戟
- 粳米泔
- 井底泥
- 景天
- 景天花
- 镜面草
- 九管血
- 九莲灯
- 九头妖
- 九味一枝蒿
- 九子连环草
- 韭菜莲
- 韭叶芸香草
- 救必应
- 拘那花
- 菊花根
- 矩镰荚苜蓿
- 矩叶大青
- 矩圆线蕨
- 榉树皮
- 榉树叶
- 蒟蒻薯叶
- 巨紫堇
- 锯齿溪蟹
- 锯鲨胆
- 锯叶竹节树
- 聚叶虎耳草
- 聚藻
- 瞿麦
- 卷毛婆婆纳
- 卷丝苦苣苔
- 绢毛菊
- 绢毛苣
- 绢毛石花
- 蕨
- 蕨根
- 爵床
- 莙荙子
- 开口箭
- 糠谷老
- 柯榔木
- 蝌蚪
- 刻裂紫堇
- 空青
- 空心莲子草
- 空心苋
- 孔雀尾
- 苦艾
- 苦芺
- 苦菜
- 苦参
- 苦参实
- 苦刺
- 苦地胆
- 苦地胆根
- 苦地丁
- 苦丁
- 苦丁茶
- 苦豆根
- 苦豆子
- 苦甘草
- 苦瓜
- 苦瓜根
- 苦瓜花
- 苦瓜藤
- 苦蒿
- 苦壶卢
- 苦壶卢花
- 苦壶卢蔓
- 苦壶卢子
- 苦芥
- 苦苣
- 苦苣苔
- 苦葵鸦葱
- 苦蓢树
- 苦楝花
- 苦楝皮
- 苦楝叶
- 苦楝子
- 苦木
- 苦木根
- 苦木叶
- 苦茄
- 苦石莲
- 苦糖果
- 苦天茄
- 苦蘵
- 苦蘵根
- 苦竹根
- 苦竹沥
- 苦竹笋
- 苦竹叶
- 宽瓣红景天
- 宽叶杜香
- 宽叶鼠曲草
- 宽叶紫萁
- 篑草
- 昆布
- 昆明鸡脚黄连
- 下一页
别名:活血三七、八宝、胡豆七、大打不死、戒火、慎火、火母、据火、救火、慎火草、护花草、拔火、谨火、挂臂青、护火、辟火、火丹草、火焰草、八宝草、佛指甲、火炊灯、绣球花、跤蹬草、土三七、胶稔草、美人草、挂壁青、龙头三七、蚕豆七、观音扇、橡皮七、猪脚草
味性:苦酸,寒。
归经:心;肝;肾;大肠经。
主治:清热,解毒,止血。治丹毒,游风,烦热惊狂,咯血、吐血,疗疮,肿毒,风疹,漆疮,目赤涩痛,外伤出血。景天(图)
别名:八爪金龙、八爪龙、矮茎朱砂根、开喉箭、猪总管、团叶八爪金龙、矮陀陀、地柑子、散血丹、血猴爪、乌肉鸡、矮凉伞子、小罗伞、山豆根、活血胎胎
味性:苦;辛;性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;祛风止痛;活血消肿。主咽喉肿痛;风火牙痛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无名肿毒;毒蛇咬伤。九管血
别名:石梅、石杨梅、石仙桃、石虾、鬼子头、七仙桃、穿线草、疳肿药、烂疮薯、叶上果
味性:苦;甘;微寒。
归经:肺;肝;脾经。
主治:解毒;利湿润肺止咳。主淋证;白浊;腹泻;血吸虫病腹水;瘰疬;疮疥;肺痨咳嗽。九莲灯
别名:珠串珠、夜白鸡、串白鸡、硬九头狮子草、肉连环、连环草、九节虫、一串纽子、一串纽子、野节兰、连珠三七、铜锤草
味性:辛;微苦;微寒。
归经:肝;脾经。
主治:散结,解毒,活血,舒筋。治瘰疬,扁桃体炎,痔疮,跌打损伤。九子连环草
别名:野香茅、括花草、芸香草、臭草
味性:性微寒,味辛微苦。
主治:治山岚瘴气,不服水土,有感冒风寒暑湿,四时不正之气,乍寒乍热,体困酸软,寒热往来,似疟非疟或发瘴疟,胸膈膨胀,饮食无味,肚腹疼痛,呕吐水泻等症。韭叶芸香草
别名:白银树皮、九层皮、白兰香、熊胆木、白木香、羊不吃、土千年健、矮四陀、观音柴、消癀药、白银香、白银树、山熊胆、红子儿、冬青柴、白皮冬青、白山叶、白沉香、狗屎木、冬青仔、小风藤、白凡木、红熊胆、山冬青、白银木、过山风
味性:苦;寒。
归经:肺;肝;大肠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湿;止痛。主感冒发热;咽喉肿痛;胃痛;署湿泄泻;黄疸;痢疾;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;湿疹;疮疖。救必应
别名:大石韦、篦梳剑、中狭线蕨、边那坡草、水剑草、剑刀草、岩卜扇、一叶青
味性:甘;微寒。
归经:肺;膀胱经。
主治:凉血止血;利湿解毒。主肺热咳血;尿血;小便淋浊;痈疮肿毒;毒蛇咬伤;风湿痹痛。矩圆线蕨
别名:石竹子花、十样景花、洛阳花、巨句麦、大兰、山瞿麦、南天竺草、剪绒花、竹节草、瞿麦穗、麦句姜、龙须、四时美、圣茏草子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心、小肠经。
主治:利尿通淋,破血通经。用于热淋,血淋,石淋,小便不通,淋沥涩痛,月经闭止。瞿麦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瞿麦
- 《中药大辞典》瞿麦
- 《中华本草》瞿麦
- 《本草纲目》瞿麦
- 《本草备要》瞿麦
- 《本草便读》瞿麦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瞿麦
- 《本草崇原》瞿麦
- 《本草从新》瞿麦
- 《本草撮要》瞿麦
- 《本草分经》瞿麦
- 《本草分经》瞿麦
- 《本草分经》瞿麦
- 《本草害利》瞿麦
- 《本草经集注》瞿麦
- 《本草蒙筌》瞿麦
- 《本草求真》瞿麦
- 《本草思辨录》瞿麦
- 《本草图经》瞿麦
- 《本草衍义》瞿麦
- 《本草易读》瞿麦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瞿麦
- 《本经逢原》瞿麦
- 《长沙药解》瞿麦
- 《得配本草》瞿麦
- 《雷公炮炙论》瞿麦
- 《名医别录》瞿麦
- 《神农本草经》瞿麦
- 《中药炮制》瞿麦
- 《汤液本草》瞿麦
- 《新修本草》瞿麦
- 《药鉴》瞿麦
- 《药笼小品》瞿麦
- 《药征续编》瞿麦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瞿麦
- 《证类本草》瞿麦
- 《中药学》瞿麦
- 《千金翼方》瞿麦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瞿麦
- 《医学入门》瞿麦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蕨菜、如意菜、狼萁、虌、蕨萁、龙头菜、鳖脚、山凤尾、如意草、荒地蕨、松耕蕨、三叉蕨、蕨儿菜、猫爪子、高沙利、松耕藏、鳖、蕨猫草、粉蕨、山甲萁、乌糯葛萁、小金毛狗脊、甜蕨、米蕨
味性:甘;寒。
归经:肝;胃;脾;大肠经。
主治:清热,滑肠,降气,化痰。治食隔,气隔,肠风热毒。蕨(图)
别名:小青草、六角英、赤眼老母草、麦穗癀、鼠尾癀、孩儿草、野万年青、节节寒、大鸭草、毛泽兰[四川]、爵卿、香苏、赤眼、蜻蜒草、苍蝇翅、鼠尾红、瓦子草、五累草、六角仙草、观音草、疳积草、肝火草、倒花草、山苏麻、四季青、蚱蜢腿、毛泽兰、屈胶仔、麦穗红、六方疳积草、工业区眼老母草、晴蜓草、六角仙、肝炎草、昨蜢腿、山苏麻焦梅术、假辣椒、狗尾草、细路边青、蛇食草、水竹笋、阴牛郎、节节寒草、癞子草
味性:微苦,寒。
归经:归肺;肝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消滞,活血止痛。治感冒发热,咳嗽,喉痛,疟疾,痢疾,黄疸,肾炎浮肿,筋骨疼痛,小儿疳积,痈疽疔疮,跌打损伤。爵床(图)
别名:牛尾七、岩七、竹根七[陕西]、巴林麻、心不干、岩芪、大寒药、万年攀、竹根七、竹根参、包谷七、石风丹、搜山虎、小万年青、开喉剑、老蛇莲、青龙胆、罗汉七
味性:苦;辛;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散淤止痛。用于白喉,风湿关节痛,腰腿疼,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;外用治痈疖肿毒。开口箭
别名:糠古老、看谷老、老谷穗、枪谷老、老枪谷、枪谷、鎗谷、鎗谷老、老鎗谷、粟奴、禾指梗霉、粟白发菌、粟白发、谷子白发
味性:咸,寒。
归经:大肠;脾;肾;膀胱经。
主治:清湿热,利小便。用于尿路感染,浮肿,小便不利。糠谷老
别名:蛤蟆咕嘟[北京]、蚵蚾虫、活师、蛞斗、活东、虾蟆子、玄鱼、玄针、虾蟆儿、聒子、虾蟆台、虾蟆粘、悬针、水仙子、科斗
味性:甘;寒。
归经:脾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热毒疮肿;流行性腮腺炎;水火烫伤。蝌蚪(图)
别名:空心蕹藤菜、水蕹菜、水花生、过塘蛇、螃蜞菊、假蕹菜、水马齿苋、肥猪菜
味性:苦;甘;性寒。
归经:肺;心;肝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,凉血,利尿,解毒。治麻疹,乙型脑炎,肺结核咳血,淋浊,带状疱疹,疔疖,蛇咬伤。空心苋
别名:凤尾蕨、青旗草、见血生、碎叶金花、退血草、地侧柏、小凤尾草、细金鸡尾、细叶野鸡尾、细叶路鸡、地柏枝
味性:苦;寒。
归经:胆;胃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排脓消肿。主感染;咽喉肿痛;诸高疮痈肿。孔雀尾
别名:败酱草[东北]、苦叶苗、活血草、苦丁菜、苦麻菜、小苦苣、黄鼠草、荼、芑、荼草、选、游冬、野苦马、青菜、紫苦菜、堇菜、苦苣、苦荬、天香菜、老鸦苦荬、滇苦菜、苦马菜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心;脾;胃;大肠经。
主治:清热,凉血,解毒。治痢疾,黄疸,血淋,痔瘘,疔肿,蛇咬。苦菜
别名:野槐、好汉枝、苦骨、地骨、地槐、山槐子、川参、凤凰爪、牛参、野槐根、山槐根、地参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入肝、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
主治:清热燥湿;祛风杀虫。主湿热泻痢;肠风便血;黄疸;小便不利;水肿;带下;阴痒;疥癣;麻风;皮肤瘙痒;湿毒疮疡。苦参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苦参
- 《中药大辞典》苦参
- 《中华本草》苦参
- 《本草纲目》苦参
- 《本草备要》苦参
- 《本草便读》苦参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苦参
- 《本草崇原》苦参
- 《本草从新》苦参
- 《本草撮要》苦参
- 《本草分经》苦参
- 《本草分经》苦参
- 《本草分经》苦参
- 《本草害利》苦参
- 《本草经集注》苦参
- 《本草蒙筌》苦参
- 《本草求真》苦参
- 《本草图经》苦参
- 《本草新编》苦参
- 《本草衍义》苦参
- 《本草易读》苦参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苦参
- 《本经逢原》苦参
- 《长沙药解》苦参
- 《得配本草》苦参
- 《滇南本草》苦参
- 《雷公炮炙论》苦参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苦参
- 《名医别录》苦参
- 《神农本草经》苦参
- 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苦参
- 《中药炮制》苦参
- 《汤液本草》苦参
- 《吴普本草》苦参
- 《新修本草》苦参
- 《药鉴》苦参
- 《药笼小品》苦参
- 《药性切用》苦参
- 《药征续编》苦参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苦参
- 《证类本草》苦参
- 《中药学》苦参
- 《千金翼方》苦参
- 《外科全生集》苦参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苦参
- 《顾松园医镜》苦参
- 《医学入门》苦参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苦刺花、狼牙刺、铁马胡烧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根:清热解毒,利湿消肿,凉血止血。用于喉炎,肺炎,痢疾,膀胱炎,水肿,衄血,血尿,便血。;果:理气消积。用于消化不良,胃痛,腹痛。;花:用开水冲泡做清凉解暑的饮料。苦刺
别名:天芥菜、鸡疴粘、土柴胡、马驾百兴、草鞋底、地胆头、磨地胆、牛插鼻、铁烛台、披地挂、地枇杷、牛托鼻、土蒲公英、吹火根、毛兜细辛、铺地娘、铁扫帚、铁答杯、铁丁镜、一刺针、铁灯柱、毛刷子、地苦胆、苦龙胆草、铁灯参、披地持、地楷杷、铁筶杯、一针刺、兔耳风、草鞋根、理肺散、铺地丹、牛吃埔、铁灯盏、儿童草、假蒲公英
味性:苦辛,寒。
归经:归肺;肝;肾经。
主治:凉血,清热,利水,解毒。治鼻衄,黄疸,淋病,脚气,水肿,痈肿,疔疮,蛇虫咬伤。苦地胆
别名:苦匏、蒲卢、苦瓠、约壶、约腹壶、苦瓠娄、亚腰壶卢、长柄茶壶卢、药壶卢、细颈葫芦、长柄葫芦、金葫芦、京葫芦、小葫芦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肾;肺;脾经。
主治:利水消肿。治水肿,黄痘,消渴,癃闭,痈肿恶疮,疥癣。苦壶卢
别名:缸瓦冧、水胡瞒、黄藤、许树、苦蓝盘、苦郎树、假茉莉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,散瘀活络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痛,坐骨神经痛,胃痛,感冒发热,疟疾,肝炎,肝脾肿大;外用治皮肤湿疹,跌打肿痛,外伤出血。苦蓢树
别名:苦楝、楝树果、楝枣子、苦楝树、森树、翠树、紫花树、川楝皮、楝皮、楝根木皮、双白皮、楝木皮、楝树枝皮、苦楝树白皮、东行楝根白皮、楝根皮、苦楝树皮、苦楝根皮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脾;胃;肝经。
主治:清热,燥湿,杀虫。治蛔虫,蛲虫,风疹,疥癣。苦楝皮(图)
别名:苦皮树、苦树皮、苦皮子、苦胆木、赶狗木、熊胆树、土樗子、黄楝瓣树、山熊胆、苦胆树、黄楝树、苦力芽、进口苦、黄檀木、臭辣子、苦树、鱼胆树、青鱼胆、狗胆木、苦木霜、苦弹子、土苦楝、野漆木、秤杆树、金条子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肺、大肠经。
主治:抗菌消火,祛湿解毒。用于感冒、急性扁桃体炎、肠炎、湿疹;毒蛇咬伤。苦木
别名:刺天茄、刺茄子、大苦葛、苦颠茄、金弹子、黄角刺、狗茄子、添钱果、天茄子、谷雀蛋、天泡子、果角茄
味性:微苦,寒。
主治:祛风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头痛;牙痛;乳痈;痄腮;跌打疼痛。苦天茄
别名:灯笼草、天泡子、天泡草、黄姑娘、小酸浆、朴朴草、打额泡、敢、黄蒢、蘵敢草、小苦耽、鬼灯笼、爆竹草、劈拍草、灯笼泡草、响铃草、响泡子、绿灯、野绿灯、蘵、黄蘵、蘵草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清热,利尿,解毒。治感冒,肺热咳嗽,咽喉肿痛,龈肿,湿热黄疸,痢疾,水肿,热淋,天疱疮,疔疮。苦蘵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