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丝石竹
北丝石竹 Běi Sī Shí Zhú | |
---|---|
别名 | 商陆、银柴胡 |
功效作用 | 利尿逐水。主水肿;小便不利 |
英文名 | |
始载于 | |
毒性 | |
归经 | 膀胱经 |
药性 | 寒 |
药味 | 苦 |
北丝石竹 Gypsophila davurica
属种: Gypsophila davurica
属名: 丝石竹属 Gypsophila
科名: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
属种名定名: Gypsophila davurica Turcz. ex Fenzl
归经:膀胱经
功效:利尿逐水
科属分类:石竹科
[ 形态特征与分布 ]
北丝石竹 Gypsophila davurica Turcz. et Fenzl
多年生草本,高50-80厘米,全株无毛,带灰蓝色。根粗大,淡褐色乃至灰褐色;根茎分歧,木质化。茎数个丛生,直立或稍上升,基部略带紫色,节部稍膨大,上部分枝开展。叶线伏披针形乃至披针形,长3-6厘米,宽2.5-8毫米,无柄,基部渐狭,先端渐尖或急尖,叶脉3或5条,通常中上部叶腋生有短小的枝及叶。聚伞花序顶生,花序的分枝开展,集成圆锥状;苞卵伏披针形,膜质,基部合生,先端长渐尖,小花梗长4-10毫米;萼漏斗状钟形或筒状钟形,长3-4毫米,花后呈钟状,先端5裂至1/3-1/2处;萼齿卵伏三角形,稍急尖,边缘宽白膜质;花瓣白色至粉红色,倒卵状披针形乃至狭倒卵形,顶端微凹,长7-8毫米;雄蕊比花瓣短;于房椭圆形,花柱不超出花瓣。蒴果卵伏球形,比萼稍长;种子圆肾形,成熟时黑褐色,长约1.2-1.5毫米,两侧压扁,密被条伏微突起,背部被短尖的小疣状突起。花期7-9(10)月,果期8-10月。
生于草原、丘陵、固定沙丘及石砾质干山坡。分布于中国(东北),俄罗斯(西伯利亚、远东地区),蒙古。
用途:根含皂甙,其溶血指数为2200,用于纺织、染料、香料、食品等工业。此外,根可供药用,又为肥皂的良好代用品,用以洗濯羊毛、毛料等毛织品,幼苗食用或做猪饲料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