鞭叶耳蕨
鞭叶耳蕨 Biān Yè ěr Jué | |
---|---|
别名 | |
功效作用 | 清热解毒。主乳痈;疖肿;肠炎 |
英文名 | 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 |
始载于 | 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 |
毒性 | |
归经 | 心经、肝经、大肠经 |
药性 | 寒 |
药味 | 苦 |
鞭叶耳蕨 [鳞毛蕨科] [耳蕨属]
拉丁名:Ploystichum craspedpsprum
产地分布:
广泛分布于我国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甘肃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和浙江;日本、朝鲜及苏州也有。
形态特征:
又称华北耳蕨。多年生草本植物。高15—35厘米,根状茎直立,呈小块壮;叶簇生,叶片披针形,长15—30厘米,宽2-4厘米,一次羽状复叶;孢子囊群生侧脉顶端,在主脉上侧近叶缘排成一行;囊群盖大,圆盾形,彼此密接。生于阴湿的岩石上。分株繁殖。
生长习性:
鞭叶耳蕨喜阴湿,对土壤有较强的适应能力,因其分布地域广、适应能力强,株形小、叶片密集丛生、排列整齐。
园林用途:
可能引种成为小型盆栽喜阴观叶植物,或栽种在院中阴湿润的山石间及水边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