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性中药列表/5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断血流
断血流

别名:灯笼草、山藿香、走马灯笼草、荫风轮、脚癣草、绣球草、楼台草[云南]、蜂窝草、节节草[贵州]、土荆芥[江苏]、漫胆草、大叶藿香[植物名实图考]、大叶香薷、瘦风轮、九层塔、野薄荷、田螺菜、蒙锄草、多头风轮菜

味性:微苦、涩,凉。

归经:归肝经。

主治:止血。用于崩漏,尿血,鼻衄,牙龈出血,创伤出血;子宫肌瘤出血。断血流

对马耳蕨

别名:小叶金鸡尾巴草、毛脚鸡、蕨萁、线鸡尾

味性:苦;寒;凉。

归经:心;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散瘀。主痢疾;目赤肿痛;乳痈;疮疖肿毒;痔疮出血;烫火伤。对马耳蕨

对虾壳

别名:海虾壳

味性:味甘;咸;性凉。

主治:安神;止痒。主神经衰弱;疥癣;秃疮。对虾壳

对叶榕

别名:牛奶树、牛奶子、多糯树、稔水冬瓜

味性:淡,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消积化痰。用于感冒,气管炎,消化不良,痢疾,风湿性关节炎。对叶榕

对叶油麻根

味性:味微甘;性凉。

主治:调经止痛。主产后瘀血腹痛;痛经。对叶油麻根

盾翅藤

别名:吼盖贯

味性:涩,凉。

归经: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利尿;祛风通络。主热淋;石淋;风湿热痹。盾翅藤

盾果草

别名:盾形草、黑骨风、铺墙草、野生地、猫条干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。用于痈疖疔疮,菌痢,肠炎。盾果草

盾叶薯蓣
盾叶薯蓣

别名:黄姜、火藤根、枕头根、黄连参、地黄姜野洋姜

味性:甘、苦,凉。

主治:解毒消肿。用于痈疖早期未破溃,皮肤急性化脓性感染,软组织损伤,蜂螫虫咬。盾叶薯蓣

多齿蹄盖蕨
多齿蹄盖蕨

味性:微苦;凉。

归经:肺;胃;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杀虫。主虫积腹痛;预防流感;麻疹。多齿蹄盖蕨

多花胡枝子

别名:铁鞭草、米汤草

味性:涩,凉。

主治:消积散瘀。主治疳积。多花胡枝子

多花野牡丹

别名:炸腰果、水石榴、爆肚叶、野广石榴

味性:苦、涩,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化瘀止血。用于消化不良,痢疾,肠炎,衄血;外用治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多花野牡丹

多穗蓼

别名:辣蓼、水蓼、恣恣萨曾、多穗假虎杖

味性:性凉,味辛。

归经:肺;脾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祛风利湿。主痢疾;泄泻;小儿消化不良;风湿肿痛;跌打损伤。多穗蓼

多头苦荬

别名:山鸭舌草、黄花山鸭舌草、黄花地丁、剪刀草、剪子股、还魂草

味性:苦、甘,凉。

主治:清热;解毒;利湿。主咽痛;目赤肿痛;阑尾炎;疔疮肿毒。多头苦荬

多枝婆婆纳

别名:小败火草

味性:辛、苦,凉。

主治:祛风散热,解毒消肿。主治乳腺炎,痢疾,跌打损伤。外用治疮疖肿痛。多枝婆婆纳

峨眉半边莲

别名:观音莲、半边莲、峨眉莲座蕨

味性:苦淡,凉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除风湿,利小便。治风湿骨痛,肺病热咳,腮腺炎,小便不利,血痢,痈肿热毒。峨眉半边莲

峨眉观音座莲

别名:峨眉半边莲

味性:苦、淡,凉。

主治:除风湿,利小便。主治风湿骨痛,肺病热咳,腮腺炎,小便不利,肠胃血痢,痈肿,热毒等症。峨眉观音座莲

鹅观草

别名:茅草箭、茅灵芝

味性:甘,凉。

主治:清热凉血,镇痛。主治咳嗽痰中带血,风丹,劳伤疼痛。鹅观草

鹅毛
鹅毛

味性:味咸;性凉。

归经:胆;肺经。

主治:治痈肿疮毒,疥癣,瘰疬,噎膈,惊痫。鹅毛

鹅绒藤

别名:羊奶角角、祖子花、趋姐姐叶、老牛肿、牛皮消、软毛牛皮消、祖马花

味性:甘;凉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化瘀解毒。主寻常性疣。鹅绒藤

鹅掌金星草

别名:辟瘟草、鸭脚金星草、独脚金鸡、猪蹄叉、鸡脚叉、乌毛丁、鸭脚珠、鸭脚掌、三叉剑、三角风、双风尾草、七星箭、鹅脚伸筋、三叉风、盐挑草、鸭掌香、鸭掌星、鸭胶掌、鸭胶草、二叉曲、三叉虎、三滴血、鸭脚草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。凉血,利尿,解毒。治伤寒热病,烦渴,惊风,扁桃体炎,细菌性痢疾,慢性肝炎,血淋,便血,痈肿疔疮。鹅掌金星草

蛾药

别名:火草、火把花、火把草

味性: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风热咳嗽;扁桃体炎;咽喉炎。蛾药

饿蚂蝗
饿蚂蝗

别名:山豆根[贵州]、粘身草、胃痛草、红掌草、山豆根、烂玉树、大红袍、山蚂蝗、细风带、山角豆、烂豆树、山蚂蟥、吊马花、紫藤小槐花、野黄豆

味性:甘,凉。

归经:肺;胃;肝;胆经。

主治:补虚,活血,止痛。治胃痛,小儿疳积,妇女干血痨。饿蚂蝗

鄂报春

别名:岩丸子[湖北、利川]、四季报春

味性:苦;性凉。

归经:脾、胃二经。

主治:解酒毒;止腹痛。主嗜酒无度;酒毒伤脾;腹痛便泄。鄂报春

鄂西天胡荽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解毒活血。主湿热黄疸;痢疾;热淋;石林;口疮;耳痈;跌打损伤。鄂西天胡荽

耳草

别名:鲫鱼胆草、细叶亚婆巢、节节花、较剪草、山过路蜈蚣、蜈蚣草、行路蜈蚣、鲫鱼草、龙胆草、苦胆草、节节白花、细叶假红兰、散血草、黑头草、荞糕草、野甘草

味性:苦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用于感冒发热,肺热咳嗽,喉痛,急性结膜炎,肠炎,痢疾;外用治蛇咬伤,跌打损伤,痈疮肿毒,乳腺炎,湿疹。耳草

二郎剑

别名:见血草

味性:味苦;酸;性凉。

主治:散瘀清热;止咳平喘。主跌打损伤;血瘀肿痛;毒蛇咬伤;肺热咳嗽;哮喘。二郎剑

二裂叶委陵菜

别名:痔疮草、黄瓜绿草、地红花、土地榆、黄瓜瓜苗、二裂翻白草、希日根[蒙名]

味性:甘、微辛,凉。

主治:止血,止痢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,产后出血过多,痢疾。二裂叶委陵菜

番薯藤

别名:红苕藤、番苕藤

味性:性微凉,味甘涩。

主治:治吐泻,便血,血崩,乳汁不通,痈疮。番薯藤

翻白柴

别名:木帚子、柳叶栒子、把把柴、山米麻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肺;膀胱经。

主治:除风热。治干咳失音,脾湿发黄,肠风下血及小便短少。翻白柴

翻背白草

别名:白头翁

味性:涩,凉。

主治:利湿,解毒,镇痛。主治痢疾,风湿痛。外用治疔疮。翻背白草

繁缕
繁缕

别名:鹅儿肠、鸡肠菜、合筋草、小被单草、园酸菜、蔜、蘩蒌、滋草、鹅肠菜、鹅儿肠菜、五爪龙、狗蚤菜、鹅馄饨、、繁蒌、圆酸菜、野墨菜、和尚菜、乌云草

味性:甘、酸,凉。

归经: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活血,去瘀,下乳,催生。治产后瘀滞腹痛,乳汁不多,暑热呕吐,肠痈,淋病,恶疮肿毒,跌打损伤。繁缕

梵天花
梵天花

别名:三角枫、三合枫、藕头婆、犬跤迹、犬跤爪、野茄、破布勒、假肉花、虱麻头、五龙会、粘花衣、假棉花、野棉花、野棉桃、地棉花、八大锤、七姐妹、山棉花、棉花肾、狗脚迹、红野棉花、野木棉、乌云盖雪、香港野棉花、干下槌、小桃花、小痴头婆、铁包金、小号山棉皮、拦路虎

味性:甘;苦;性凉。

归经: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祛风解毒。治痢疾,疮疡,风毒流注,毒蛇咬伤。梵天花

方儿茶

别名:棕儿茶

味性:苦;涩;凉。

主治:收湿敛疮;止血定痛;清热化痰。主疮疡久溃不敛;湿疮流水;牙疳;口疮;咯血;吐血;尿血;便血;血崩;外伤出血;痔疮痈肿;痰热咳嗽。方儿茶

飞扬草
飞扬草

别名:大飞扬、大乳汁草、节节花

味性:微苦、微酸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止痒。用于细菌性痢疾,阿米巴痢疾,肠炎,肠道滴虫,消化不良,支气管炎,肾盂肾炎;外用治湿疹、皮炎、皮肤瘙痒。飞扬草

肥荚红豆

别名:鸭公青、青竹蛇

味性:苦、涩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主治急性肝炎,跌打损伤,肿痛,风火牙痛,烧烫伤。肥荚红豆

肥肉草
肥肉草

别名:家构、酸酒子、酸杆、福笛木、羊刀尖、棱茎木、百花子

味性:味甘;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凉血消肿。主痢疾;腹泻;吐血;痔血。肥肉草

肥猪草

别名:芳香石豆兰

味性:甘;淡;凉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清热。主肺热咳嗽;肝炎。肥猪草

肥猪苗

别名:黄菊莲、猫耳朵、野麻叶、犁头草

味性:味辛;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湿;活血。主痈疮肿毒;泌尿系感染;湿疹;跌打损伤。肥猪苗

丰花草

别名:假蛇舌草、波利亚草

味性:苦;凉。

主治:活血祛瘀;消肿解毒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痈疽肿毒;毒蛇咬伤。丰花草

风花菜

别名:蔊菜、叶香

味性:苦辛,凉。

归经:入心、肝、肺经。

主治:清热利尿,解毒,消肿。治黄疸,水肿,淋病,咽痛,痈肿,汤火伤。风花菜

风兰
风兰

别名:净瓶、石芭蕉、大果上叶、牛骨棒

味性:味甘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利咽;活血止痛。主肺热咳嗽;咽喉疼痛;疝气;跌打损伤。风兰

风轮菜
风轮菜

别名:落地梅花、九塔草、红九塔花、熊胆草、野凉粉草、苦刀草、蜂窝草、节节草、苦地胆、九层塔、断血流

味性:苦辛,凉。

主治:疏风清热,解毒止痢,止血。用于感冒、中暑、痢疾、肝炎;外用治疔疮肿毒、皮肤瘙痒、外伤出血。风轮菜

风藤草

别名:小木通、细木通、木通

味性:味苦;苦;性凉。

归经:肺,脾经。

主治:祛风清热;和络止痛。主风湿关节痛;风疹瘙痒;疮疥;肿毒;火眼疼痛;及小便不利。风藤草

风箱树

别名:假杨梅、大叶水杨梅、珠花树、水壳木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根:清热解毒,散瘀止痛,止血生肌,祛痰止咳。用于流行性感冒,上呼吸道感染,咽喉肿痛,肺炎,咳嗽,睾丸炎,腮腺炎,乳腺炎;外用治跌打损伤,疖肿,骨折(或用根皮酒浸1~2天,焙干研末敷,可止血止痛)。;花序:清热利湿。用于肠炎,细菌性痢疾。;叶:清热解毒。外用治跌打损伤,骨折。风箱树

风箱树根

别名:水杨梅蔃、杨梅树根、水杨梅根、八卦风、黄被棒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化湿,散瘀消肿。治感冒发热,咳嗽,咽喉肿痛,肠炎,菌痢,痈肿,跌打瘀痛。风箱树根

风箱树花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大肠;小肠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收敛止泻。主泄泻;痢疾。风箱树花

风箱树叶

别名:风箱树、水杨梅、珠花树、鸡仔木、马烟木、水抱木、大叶水杨梅、假番桃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心;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痢疾;肠炎;风火牙痛;疔疮肿毒;跌打骨折;外伤出血;烫伤。风箱树叶

蜂斗菜
蜂斗菜

别名:蜂斗叶、网丝皮、蛇头草、水钟流头、黑南瓜、野饭瓜、南瓜三七、野南瓜、野金瓜头

味性:苦、辛,凉。

主治:消肿,解毒,散瘀。用于毒蛇咬伤,痈疖肿毒,跌打损伤。蜂斗菜

蜂蜜树

别名:蜂糖树、大灰果、白杖木、米团花、山蜂蜜、渍糖花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消肿,止血。主治皮肤溃疡,外伤出血,无名肿毒,骨折,骨髓炎,肌炎,高热无汗无涕。还可治肝炎,肺结核等症。蜂蜜树

蜂药
蜂药

别名:翠云草、翠羽草、石打穿、水梭罗、家昌金、小爬岩草、地虱子、风轮草

味性:淡;凉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祛痰止咳;解毒消肿;凉血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痔疮;疮毒;烧伤;蜂刺伤及出血。蜂药

凤凰毛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乳腺炎。凤凰毛

凤丫草

别名:大叶凤凰尾巴草、马肋巴、金鸡草、散血莲、活血莲、蛇眼草、眉风草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止痛,清热解毒。用于风湿筋骨痛,跌打损伤,瘀血腹痛,闭经,面赤肿痛,肿毒初起,乳腺炎。凤丫草

凤眼草
凤眼草

别名:椿荚、樗荚、凤眼子、樗树凸凸、樗树子、臭椿子、春铃子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治痢疾,肠风便血,尿血,崩漏,白带。凤眼草

凤眼兰

别名:水葫芦、水浮莲

味性:淡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暑,利尿消肿。用于中暑烦渴,肾炎水肿,小便不利。凤眼兰

凫肉

别名:绿头鸭、鸍、沈凫、松凫、野鸭、野骛、晨凫、大红腿鸭、凫鸭、大麻鸭、水鸭

味性:甘,凉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补中益气,消食和胃,利水,解毒。治病后虚羸,食欲不振,水气浮肿,热毒疮疖。凫肉

芙蓉根

味性:辛;微苦;凉。

归经:心;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消肿。主痈疽肿毒初起;臁疮;目赤肿痛;肺痈;咳喘;赤白痢疾;妇人白带;肾盂肾炎。芙蓉根

芙蓉花
芙蓉花

别名:拒霜花、片掌花、四面花、转观花、醉酒芙蓉、文官花、九头花、七星花、富常花、霜降花、山芙蓉、胡索花、旱芙蓉、三变花

味性:辛;微苦;凉。

归经:肺;心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;消肿排脓。主肺热咳嗽;吐血;目赤肿痛;崩漏;白带;腹泻;腹痛;痈肿;疮疖;毒蛇咬伤;水火烫伤;跌打损伤。芙蓉花

芙蓉叶
芙蓉叶

别名:地芙蓉、芙蓉、山芙蓉、胡李花、三变花、木棉、拒霜叶、芙蓉花叶、铁箍散

味性:辛;苦;凉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肺凉血,消肿排脓。用于肺热咳嗽、肥厚性鼻炎、淋巴结炎、阑尾炎、痈疖脓肿、急性中耳炎、烧伤、烫伤。芙蓉叶

匐地龙

别名:铺地黄、黄花珠、地黄花草、黄花草、九连灯、临时救

味性:微苦,凉。

主治:利尿排石,清热解毒,理脾消积。用于尿路结石,胆道结石,黄疸型传染性肝炎,狂犬病,蕈子中毒,小儿疳积,牙龈肿毒,痈肿疔疮。匐地龙

福建排草
福建排草

别名:刘海节菊

味性:辛;微酸;性凉。

主治:疏风止咳;清热解毒。主感冒咳嗽;头痛目赤;咽喉肿痛。福建排草

复叶耳蕨

味性:微苦;涩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敛疮。主痢疾;烧烫伤。复叶耳蕨

复叶葡萄叶

别名:止血灵;甜茶叶

味性:味甘;微涩;性凉。

主治:止血;清热解暑。主外伤出血;预防中暑。复叶葡萄叶

腹水草
腹水草

别名:两头爬、两头粘、两头镇、仙桥草、钓鱼竿、钓竿藤、爬岩红、两头生根、疗疮草、翠梅草、毛叶仙桥、两头蛇、三节两梗、霜里红、两头根、吊线风、梅叶伸筋、金鸡尾、倒地龙、吊杆风、叶下红、双头粘、散血丹、两头绷、惊天雷、万里云、仙人搭桥、二头马兰、蟹珠草、过山龙、汤生草、金桑鸟草、天桥草、过天桥、一条筋、秋草、穿山鞭、疔疮草、金叠鸟草

味性:苦、辛,凉。

归经:归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行水;消肿;散瘀;解毒。主肝硬化腹水;肾炎水肿;跌打损伤;疮肿疔毒;烫伤;毒蛇咬伤。腹水草

干蟾

别名:癞蛤蟆、蟾蜍皮

味性:甘、辛,凉。

主治:消肿解毒,止痛,利尿。用于慢性气管炎,痈疖疔疮,咽喉肿痛,水肿,小便不利。干蟾

干地黄

别名:地髓、原生地、干生地、生地黄

味性:甘苦,凉。

归经:归心;肝;肾经。

主治:滋阴,养血。治阴虚发热,消渴,吐血,衄血,血崩,月经不调,胎动不安,阴伤便秘。干地黄

干旱毛蕨

别名:凤尾草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肺;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痢。主痢疾;乳蛾;狂犬咬伤;。干旱毛蕨

干蕨鸡

别名:金鸡尾

味性:辛;涩;凉。

主治:散瘀止痛;凉血止血。主跌打损伤;瘀血疼痛;便血;尿血;子宫出血。干蕨鸡

干檀香根

味性:辛;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阴虚咳嗽;月经不调。干檀香根

干檀香叶

味性:涩;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祛瘀血;解疮毒。主痈疮;疥癣;刀伤;骨折。干檀香叶

干岩矸

别名:岩黄连、毛黄堇、毛黄连、遍山白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,止痛,止血。治跌打损伤,劳伤吐血。干岩矸

甘草节

别名:粉草节

味性:甘;性;生凉;炙温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解毒;利咽;和中。主痈疽疮毒;咽喉肿痛。甘草节

甘木通
甘木通

别名:眼蛇药

味性:甘,微凉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清肝火;宁心神;降血压;通络止痛。主高血压病;失眠;头痛;四肢麻木;肝经风热;目赤肿痛;风火牙痛;风湿痹痛。甘木通

柑

别名:金实、柑子、木奴、瑞金奴、桶柑、蜜桶柑、招柑

味性:甘酸、凉。

归经: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止津;醒酒利尿。主胸隔烦热;口渴欲饮;醉酒;小便不利。柑(图)

疳积草

别名:蓝色草、节节红、土夏枯草、黄蜂草

味性:辛、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消积导滞。用于小儿疳积,消化不良,肝炎,肠炎,感冒,喉痛,眼结膜炎,颈淋巴结结核;外用治疖肿。疳积草

刚毛尖子木

味性:味苦;微甘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湿。主痢疾;腹泻;疮疖。刚毛尖子木

岗梅
岗梅

别名:点称星、称星树、土甘草、山梅根、假青梅、白点秤、天星木、秤星树、百解茶

味性:苦、甘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生津止渴。用于感冒,高热烦渴,扁桃体炎,咽喉炎,气管炎,百日咳,肠炎,痢疾,传染性肝炎,野蕈、砒霜中毒。为凉茶主要原料;叶外用治跌打损伤,痈疖肿毒。岗梅

岗梅叶

味性:苦;甘;凉。

归经:心;肺;肝经。

主治:治感冒,跌打损伤,痈毒,疔疮。岗梅叶

岗松
岗松

别名:扫把枝、铁扫把、羊脷木、扫卡木、松毛枝、蛇虫草、鸡儿松、长松、沙松、香柴、扫帚子、观音扫、蚊仔苏、蚊松

味性:味苦;辛;性凉。

主治:去瘀,止痛,利尿,杀虫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痛,淋病,疥疮,脚癣。岗松

杠板归

别名:蛇倒退、犁头刺、河白草、蚂蚱簕、急解素、老虎脷、猫爪刺、蛇不过、蛇牙草、穿叶蓼、梨头刺

味性:酸,凉。

主治:利水消肿,清热解毒,止咳。用于肾炎水肿、百日咳、泻痢、湿疹、疖肿、毒蛇咬伤。杠板归

高寒露珠草

味性:味苦;辛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;解毒;止痒。主疮疡肿毒;湿疣;癣痒。高寒露珠草

高粱七

别名:大茅根、拟高粱、高粱三七、山高粱、水高粱、野高粱

味性:甘,凉。

主治:清肺热,益气血。主治痨伤咳嗽,吐血。高粱七

高原鸢尾子

味性:微苦;甘;凉。

归经: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驱虫。主肠痈;蛔虫病;蛲虫病。高原鸢尾子

葛菌

别名:葛藤菌、地重楼

味性: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止痛。主治痔疮,咳血。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。葛菌

葛蕈

别名:葛乳、葛花菜、葛菌、红血莲、螺丝起、蛇菰、葛蕈药、菌藤菌、地重楼、红冬菰、铺地开花、深山不出头、石莲花、土心肝、角菌、角花、菖菌、地红果、列当、球穗蛇菰

味性:苦甘,凉。

归经: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,解毒,醒酒。治风热癍疹,肺热咳嗽吐血,血崩,痔疮。葛蕈

葛叶

味性:味甘;微涩;性凉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止血。主外伤出血。葛叶

蛤蟆草
蛤蟆草

别名:细叠子草

味性:微苦,凉。

主治:解毒消肿,利湿止痒。用于痔疮,肛门肿痛,湿疹。蛤蟆草

梗通草

别名:白梗通、野通草、气通草、水通草

味性:淡、微苦;凉;平。

归经:肝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,利尿,通乳,明目。主热淋,小便不利,水肿,乳汁不通,夜盲。梗通草

弓果藤

别名:牛茶藤、牛角藤、小羊角拗、小羊角藤、波水柳

味性:味苦、辛、性凉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祛瘀止痛。。主痈肿疮毒;跌打瘀痛。弓果藤

功劳根
功劳根

别名:枸骨根

味性:苦;凉。

主治:补肝益肾;疏风清热。主腰膝痿弱;关节疼痛;头风;赤眼;牙痛;荨麻疹。功劳根

功劳叶

别名:枸骨叶、猫儿刺、枸骨刺、八角茶、老鼠刺、十大功劳叶、老虎刺、狗古艻、散血丹、八角刺、羊角刺、老鼠怕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清虚热;益肝肾;祛风湿。主阴虚劳热;咳嗽咯血;头晕目眩;腰膝酸软;风湿痹痛;白癜风。功劳叶

功劳子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脾;肾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,理湿。治潮热骨蒸,泄泻,崩带淋浊。功劳子

狗骨柴
狗骨柴

别名:狗骨子、白鸡金、白秋铜盘、三萼木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消肿排脓。主治颈淋巴结结核,背痈,投疖。狗骨柴

狗核树

别名:少蕊扁担杆、狗容木、狗学根、狗卵木、四眼果、狗杏藤

味性:淡;微辛;凉。

主治:祛湿解毒。主治痢疾,脚气浮肿。外用治疮疖红肿。狗核树

狗脊贯众
狗脊贯众

别名:贯众、虾公草、细叶虎耳风、狗脊、毛狗头、大叶贯众、黄狗蕨、茄板菜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肝;胃;肾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杀虫散瘀。用于感冒、疮痈肿毒、虫积腹痛、便血、血崩。狗脊贯众

狗泡草

别名:毛虫包、火漂藤、白泡草、毛虫药

味性:性凉,味淡。

主治:利尿,解毒,消炎。治小儿皮肤泡疮,痢疾。狗泡草

狗屎花

别名:一把抓、蓝狗屎花、蓝布裙、附地菜、牛舌头花、狗舌花、龙须草、七星箭、大肥根、莲子叶、绿花心、绿花叶、蓝花参、毛毛菜、狗屎蓝花、狗屎罗卜、接骨草、小绿连草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肺;肝;肾经。

主治:清肺化痰,止血。治咳嗽,吐血,瘰疬,刀伤。狗屎花

狗哇花

别名:斩龙戟、狗娃花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解毒消肿。用于疮肿,蛇咬伤。狗哇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