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性中药列表/22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泽珍珠菜

别名:星宿菜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。外用治无名肿毒,痈疮疖肿,稻田皮炎,跌打骨折。泽珍珠菜

痄腮树

味性:淡;涩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腮腺炎。痄腮树

粘毛鼠尾草

别名:野芝麻、黄花鼠尾草、吉子嘎保

味性:味微苦;微甘;性凉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清肝;明目;止痛。主目赤肿痛;翳膜遮睛。粘毛鼠尾草

斩妖剑

别名:真武剑、大石韦、老鹰七、大瓦韦、凤子木

味性:微苦;凉。

主治:利尿通淋;解毒消肿。主急慢性肾炎;尿路感染;风湿痹痛;疮疡肿毒;毒蛇咬伤。斩妖剑

掌叶蓼

别名:屈草、猪草、大辣蓼、九龙天子

味性:苦;酸;性凉。

主治:止血;清热。主吐血;衄血;崩漏;赤痢;外伤出血。掌叶蓼

掌羽凤尾蕨

别名:金鸡尾、五叶灵芝、掌叶凤尾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解毒。用于肠炎,痢疾,流行性腮腺炎,淋巴结结炎,白带。掌羽凤尾蕨

沼泽念珠藻

别名:湿地葛仙米

味性:淡;凉。

主治:清热明目;收敛益气。主目赤肿痛;水火烫伤;久痢;脱肛。沼泽念珠藻

柘树茎叶

味性:甘;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祛风活络。主痄腮;痈肿;隐疹;湿疹;跌打损伤;腰腿痛。柘树茎叶

真藓

别名:垣衣、屋游、古屋瓦苔、银叶真藓

味性:甘;微涩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血。主细菌性痢疾;黄疸;鼻窦炎;痈疮肿毒;烫火伤;衄血;咳血。真藓

震天雷

别名:九牛造、九牛七、翻天印、柳州七

味性:甘、微苦,凉。

主治:泻下逐水,散瘀,止血。用于大小便不通,肝硬化腹水;外用治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震天雷

支柱蓼

别名:九牛造[湖北、四川]、螺丝三七、算盘七、鸡血七、九龙盘[贵州]、蓼子七、红三七、赶山鞭[陕西]

味性:苦、涩,凉。

主治:收敛止血,止痛生肌。用于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,便血,崩漏,痢疾,脱肛。支柱蓼

知风草
知风草

别名:程咬金

味性:苦;凉。

主治:活血散瘀。主跌打内伤;筋骨疼痛。知风草

直萼黄芩

别名:半枝莲、滇紫花地丁、屏风草、小黄芩、兰花地丁

味性:苦微辛,凉。

主治:解毒消肿。治痈疽肿毒,疥癣,走马牙疳。直萼黄芩

直杆蓝桉叶

味性:味辛;苦;性凉。

主治:疏风解表;清热止痒。主感冒;流感;咽喉炎;烫伤;乳痈;风疹;湿疹。直杆蓝桉叶

止咳草

别名:水芙蓉、麻雀草、紫苏草、水薄荷、通关草、水管草

味性:辛、微涩,凉。

主治:清肺止咳,解毒消肿。用于感冒,咳嗽,百日咳,毒蛇咬伤,痈疮肿毒。止咳草

止泻木皮

别名:止泻树

味性:苦;性凉。

归经:大肠经。

主治:行气止痢;杀虫。主痢疾;肠胃胀气。止泻木皮

指甲兰
指甲兰

别名:枫兰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息风。主小儿惊风风。指甲兰

枳椇叶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归经:胃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除烦止渴。主风热感冒;醉酒烦渴;呕吐;大便秘结。枳椇叶

雉肝
雉肝

味性:微苦;咸;凉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消疳。主小儿疳积。雉肝

中华短肠蕨
中华短肠蕨

味性:微苦;涩;凉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;祛湿。主黄疸型肝炎;流行性感冒等。中华短肠蕨

中华里白
中华里白

味性:微苦;微涩;凉。

主治:止血;接骨。主鼻衄;骨折。中华里白

中华石龙尾
中华石龙尾

别名:蛤胆草、华石龙尾、过塘蛇、蛤蟆草、过塘草、风肿草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利尿;凉血解毒。主水肿;结膜炎;风疹;天疱疮;蛇虫咬伤。中华石龙尾

中华蹄盖蕨
中华蹄盖蕨

味性:微苦;凉。

归经: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驱虫。主流感;麻疹;乙脑;流脑;钩虫病;蛔虫病。中华蹄盖蕨

钟花草

别名:青木香草

味性:味苦;微辛;性凉。

主治:清心火;活血通络。主口舌生疮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。钟花草

肿柄菊叶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急性胃肠炎;疮疡肿毒。肿柄菊叶

重叶莲

味性:苦微辛,凉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小儿肺炎。重叶莲

皱叶南蛇藤

别名:南蛇藤

味性:辛;苦;凉。

主治:透发麻疹;祛风通络。主小儿麻疹;风湿痹痛;劳伤。皱叶南蛇藤

皱叶鼠李

味性:苦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肿毒;疮疡。皱叶鼠李

皱叶子

别名:杏叶兔耳风、肾炎草

味性:微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利尿,润肺止咳,解毒。主治急、慢性肾炎,肾盂肾炎,膀胱炎,肺结核,感冒咳嗽,支气管炎,痢疾。外用治刀枪伤。皱叶子

朱唇

别名:小红花、三叶青、香茶菜、丹参

味性:辛、微苦、涩,凉。

归经:肝,脾经。

主治:凉血止血;清热利湿。主血崩;高热;腹痛不适。朱唇

朱蕉花

别名:铁树花

味性:甘;淡;凉。

主治:清热化痰;凉血止血。主痰火咳嗽;咯血;吐血;尿血;血崩;痔疮出血。朱蕉花

朱砂根
朱砂根原生态朱砂根朱砂根

别名:大罗伞、大凉伞、珍珠伞、凉伞遮珍珠、高脚金鸡、凤凰肠、豹子眼睛果、铁凉伞、开喉箭、山豆根[湖南、福建、云南]、老鼠尾、平地木、石青子、凉伞遮金珠、山豆根、地杨梅、散血丹、浪伞根、金鸡爪、高脚罗伞、小罗伞、土丹皮、金锁匙、三条根、三两金、高茶风、雪里开花、金鸡凉伞、凤凰翔、红铜盘、高脚铜盘、青红草、硬脚金鸡、桂笃油、真珠凉伞、紫金牛、铁伞、士丹皮、八爪龙、郎伞树、龙山子、八爪金龙、万龙、万两金

味性:苦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止痛。主咽喉肿痛;风湿热痹;黄疸;痢疾;跌打损伤;流火;乳腺炎;睾丸炎。朱砂根

朱砂七

别名:黄药子、荞馒头、朱砂莲[西北]、红药子[北京]、雄黄连[湖北、湖南]、猴血七、血三七[陕西]

味性:苦、微涩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止痛,止血,调经。用于扁桃体炎,胃炎,肠炎,痢疾,尿路感染,吐血,衄血,便血,功能性子宫出血,月经不调;外用治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朱砂七

珠芽半支

别名:狗牙菜、狗牙瓣、小箭草、零余子景天、珠芽石板菜、零余子佛甲草

味性:酸;涩;凉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;截疟。主热毒痈肿;牙龈肿痛;毒蛇咬伤;血热出血;外伤出血;疟疾。珠芽半支

珠芽蓼
珠芽蓼

别名:猴娃七、山高粱、蝎子七、剪刀七、染布子

味性:苦、涩,凉。

主治:止泻,健胃,调经。治胃病,消化不良,腹泻,月经不调、崩漏等。珠芽蓼

猪笼草
猪笼草

别名:猪仔笼、猴子笼、猴子埕、担水桶、公仔瓶、捕虫草

味性:甘,凉。

归经:肺;胆;胃经。

主治:清肺润燥,行水,解毒。治肺燥咳嗽,百日咳,黄疸,胃痛,痢疾,水肿,痈肿,虫咬伤。猪笼草

猪毛菜
猪毛菜

别名:扎蓬棵、扎蓬蒿、猪毛缨、猪毛蒿、三叉明棵、刺蓬、叉明棵、猴子毛、蓬子菜、乍蓬棵子

味性:淡,凉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平肝潜阳;润肠通便。主高血压病;多病;眩晕;失眠;肠燥便秘。猪毛菜

猪毛参

别名:猪鬃草、小猪鬃草

味性:苦;凉。

主治:利尿通淋;止血。主热淋;血淋;刀伤出血。猪毛参

猪毛草

别名:善鸡尾草、小凤尾草

味性:性凉,味苦涩。

主治:清热,散毒。治犬咬伤、汤火伤、刀伤。猪毛草

猪毛针

别名:团羽铁线蕨、翅柄铁线蕨、猪鬃草、猪鬃七、乌脚芒、岩浮萍

味性:微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利尿,舒筋活络,补肾止咳。主治血淋,尿闭,乳腺炎,遗精,咳嗽。猪毛针

猪母柴根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疮疡肿毒。猪母柴根

猪殃殃
猪殃殃

别名:拉拉藤、锯锯藤、细叶茜草、锯子草、小锯子草、活血草、小禾镰草、锯耳草

味性:辛、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感冒,牙龈出血,急、慢性阑尾炎,泌尿系感染,水肿,痛经,崩漏,白带,癌症,白血病;外用治乳腺炎初起,痈疖肿毒,跌打损伤。猪殃殃(图)

猪脂膏

别名:猪膏、猪脂、猪肪膏、猪脂肪

味性:甘,凉。

主治:补虚,润燥,解毒。治脏腑枯涩,大便不利,燥咳,皮肤皲裂。猪脂膏

猪鬃草

别名:铁线蕨、铁线草、水猪毛七、猪毛七、石中珠、乌脚芒、铁丝草、猪毛漆、猪鬃漆、降龙草、小猪毛七、岩浮萍、猪毛肺筋草、鱼鳞草、岩棕、猪综草、铁丝钮、石长生、青丝还阳、碰碰草、铁光棍、铁丝分金、猪棕七、猪鬃七、黑草、扇叶铁线蕨、肺心草、岩甲、扫把萁、铁骨狼萁

味性:淡,凉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,祛风,利尿,消肿。治咳嗽吐血,风湿痹痛,淋浊,带下,痢疾,乳肿,风痒湿疹。猪鬃草

猪鬃刚

别名:白背铁线蕨、铁丝草、碎叶猪鬃草、猪鬃草、碎叶猪棕草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,利尿,通乳。主治膀胱炎,血淋,乳腺炎,乳糜尿,睾丸炎。猪鬃刚

竹林标

味性:性凉,味微苦辛。

主治:清热消炎,散瘀消肿。治肺结核、肺炎,支气管炎,哮喘,咽喉肿痛,跌打损伤,瘀血肿痛。竹林标

竹荪
竹荪

别名:竹蓐、竹肉、竹菰、竹蕈

味性:甘;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补气养阴;润肺止咳;清热利湿。主肺虚热咳;喉炎;痢疾;白带;高血压病;高脂血症;抗肿瘤的辅助治疗;一般养食品。竹荪

竹叶参
竹叶参

别名:黄竹参、白龙须、竹叶七、獆猪七、白毛七、石竹根、竹节参、竹根七、白根药、小竹根、倒竹散、老虎姜、豪猪七、百尾笋、竹林消、倒竹伞

味性:苦辛,凉。

主治:补肺肾,镇咳,健胃止血。主治气虚头晕,耳鸣虚咳,病后食欲不振,吐血。竹叶参

竹叶吉祥草

别名:竹叶红参、马耳朵草、珊瑚草、白龙须、缠百合

味性:涩,凉。

主治:调经,止痛。用于月经不调,神经性头痛。竹叶吉祥草

竹叶蕉

别名:戈燕[傣名]、戈燕

味性:淡,凉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咳定喘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;小儿麻疹合并肺炎;哮喘;肺结核。竹叶蕉

竹叶莲

别名:地藕、水芭蕉、竹叶菜、莲花姜、山竹壳菜、石竹、包谷七

味性:微苦;凉。

主治:根茎:补肾。治腰痛,跌打损伤。全草:解毒消肿。竹叶莲

竹叶马豆

别名:铁马豆

味性:苦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疮;癣;疥;癞;小儿麻疹后余毒未尽。竹叶马豆

竹叶心

味性:甘、苦,凉。

主治:清头热,治头昏。竹叶心

竹芋
竹芋

别名:结粉、山百合

味性:甘、淡,凉。

归经:肺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肺,利尿。主治肺热咳嗽,小便赤痛。竹芋

苎麻
苎麻

别名:家苎麻、白麻、圆麻

味性:根:甘,寒;叶:甘,凉。

主治:根:清热利尿,凉血安胎。用于感冒发热,麻疹高烧,尿路感染,肾炎水肿,孕妇腹痛,胎动不安,先兆流产;外用治跌打损伤,骨折,疮疡肿毒。;叶:止血,解毒。外用治创伤出血,虫、蛇咬伤。苎麻(图)

装饰卷柏

别名:缘毛卷柏、毛鹿卷柏、大理卷柏

味性:微苦;凉。

归经:胃;胆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通经活络。主肝炎;胆囊炎;痢疾;肠炎;肺痈;风湿性关节炎;烫火伤。装饰卷柏

追骨风

别名:八里花、八里麻、蓝刺状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主治:泡酒服,治跌打损伤,并有活血、发散的效能。追骨风

仔榄树

别名:黄平树、洪达木

味性:苦;性凉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止痛。主毒蛇咬伤;跌打肿痛。仔榄树

姊妹树

别名:戛刹拢

味性:性凉,味苦。

主治:除风止痒,驱虫解毒,止咳祛痰。治荨麻疹,湿疹及各种皮肤过敏症,蛔虫,咳嗽痰喘。姊妹树

紫背菜

别名:红番苋、红毛番、红背菜、红菜、叶下红、红玉菜、血皮菜、血匹菜、当归菜、观音菜、木耳菜

味性:甘、辛,凉。

主治:凉血止血,清热消肿。用于咳血,血崩,痛经,血气痛,支气管炎,盆腔炎,中暑,阿米巴痢疾;外用治创伤出血,溃疡久不收口,疔疮痈肿,甲沟炎。紫背菜

紫背绿

别名:紫绿西南紫金牛、不待劳劳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咽喉肿痛;脘胁胀痛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。紫背绿

紫靛

别名:假杜鹃、吐红草、地狗胆、蓝花草、刺牛膝、白牛膝[四川西昌]、青藤、白牛膝、假红蓝、洋杜鹃

味性:甘、淡,凉。

主治:清肺化痰,止血截疟。;四川西昌地区用本品祛风除湿,消肿止痛,消疹止痒。紫靛

紫椴
紫椴

味性:辛;凉。

主治:解表;清热。主感冒发热;口腔炎;喉炎;肾盂肾炎。紫椴

紫花堇菜

别名:地黄瓜、黄瓜香、肾气草

味性:微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止血,化瘀消肿。;无名肿毒,刀伤,跌打肿痛: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。;治慢性喉痛红肿:鲜紫花堇菜适量,捣烂调蜂蜜水含咽。紫花堇菜

紫花景天

别名:石蝴蝶、蟑螂头、丁字草、丁拔、尖叶脚疔草、活血丹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活血生肌,止血解毒。主治挫伤,小儿惊风,胸膜炎,吐血,毒蛇咬伤,腰肌劳损,烫伤,带状疱疹。紫花景天

紫花卫矛
紫花卫矛

味性:苦;凉。

主治:散瘀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跌打损伤;淋巴结核;疔肿恶疮。紫花卫矛

紫花一炷香

别名:臭野芝麻
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理气止痛。主风热感冒;口疮;脘腹胀痛。紫花一炷香

紫金龙
紫金龙原生态紫金龙紫金龙

别名:串枝莲、豌豆七、豌豆跌打、黑牛膝、川山七、大麻药、野豌豆

味性:辛;苦;凉。

归经:肝;胃;肾经。

主治:止痛,降压,止血。治各种疼痛,高血压,血崩,内伤出血,跌打损伤。紫金龙

紫堇
紫堇

别名:蝎子花、断肠草[贵州]、楚葵、蜀堇、苔菜、水卜菜、赤芹、紫芹、起贫草、断肠草、野花生、闷头花、麦黄草、山黄连、水黄连、羊不吃

味性:苦涩,凉。

归经:肺;肾;脾经。

主治:治肺结核咳血,遗精,疮毒,顽癣。紫堇

紫茎
紫茎

别名:帽兰

味性:辛;苦;凉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活血舒筋;祛风除湿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麻木。紫茎

紫茎牙痛草

别名:松毛杆、草连翘、疳积药、牙痛草、翼茎草、鱼邦草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消肿止痛。主急、慢性肝炎、胃肠炎、口腔炎、咽喉肿痛、牙痛。紫茎牙痛草

紫桔梗

别名:白升麻

味性: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表,升阳。主治风热头痛,水泻。紫桔梗

紫茉莉

别名:胭脂花、胭粉豆、水粉花、粉子头、夜娇娇、夜晚花、入地老鼠

味性:甘、淡,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活血调经,解毒消肿。根:扁桃体炎,月经不调,白带,子宫颈糜烂,前列腺炎,泌尿系感染,风湿关节酸痛;根、全草外用治乳腺炎,跌打损伤,痈疖疔疮,湿疹。紫茉莉

紫色翼萼

别名:香椒草、金笨计、马铃草、软骨田方草、方形草

味性:味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消食化积;解暑;清肝。主小儿疳积;中暑呕吐;腹泻;目赤肿痛。紫色翼萼

紫筒草根

味性:甘微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凉血,止血,止咳。治吐血,肺热咳嗽,感冒。紫筒草根

紫鸭跖草
紫鸭跖草

别名:血见愁、紫露草、鸭舌草、本山金线连、鸭舌黄

味性:淡;甘;凉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活血,止血,解蛇毒。主治蛇泡疮,疮疡,毒蛇咬伤,跌打风湿。紫鸭跖草

紫油木

别名:青香木、梅江

味性:微苦、涩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收敛止血。主治痢疾,肠炎,腹泻,外伤出血,疮疡湿疹。紫油木

紫油木叶

别名:假椿、紫叶

味性:涩微苦,凉。

归经: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痢疾,肠炎,疮疡湿疹。紫油木叶

紫玉簪
紫玉簪

别名:紫萼、山玉簪、紫鹤、鸡丹骨、红玉簪、石玉簪、梭子草、耳叶七、化骨莲、白鹤仙、鸡骨丹

味性:微甘,凉。

主治:凉血止血;解毒。主崩漏;湿热带下;嗯喉肿痛。紫玉簪

紫云英子
紫云英子

别名:蒺藜子、草蒺藜

味性:辛;凉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明目。主目赤肿痛。紫云英子

自消容根

别名:马铃根

味性:淡;凉。

归经:脾经。

主治:凉血降压。主跌打损伤,高血压病。自消容根

棕榈根

别名:棕树根

味性:味苦;涩;性凉。

主治:收效止血;涩肠止痢;除湿;消肿;解毒。主吐血;便血;崩漏;带下;痢疾;淋浊;水肿;关节疼痛;瘰疬;流注;跌打肿痛。棕榈根

棕叶芦

别名:扫地草、棕叶草、莽草

味性:甘,凉。

归经:入肺、胆二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生津止渴,主治疟疾。棕叶芦

棕叶七

别名:克马七、长青九龙盘

味性:辛;苦;凉。

归经:入肝、肾二经。

主治:活血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腰痛。棕叶七

钻地风

别名:桐叶藤、利筋藤、迫地枫、追地枫、全叶钻地风

味性:凉;淡。

归经:脾经。

主治:舒筋活络,祛风活血。主风湿脚气;风寒痹症;四肢关节酸痛。钻地风

柞蚕蛹

别名:茧蛹

味性:甘;淡;凉。

归经:胃;肺;肝;肾经。

主治:生津止渴;止痉。主消渴尿多;癫痫抽搐。柞蚕蛹

柞木皮

别名:孤奴、纳葛窊、纳葛窳

味性:苦酸,凉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燥湿,除热。治黄疸,瘰疬,疮毒溃烂。柞木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