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性中药列表/3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穿鱼藤

别名:大穿鱼草、水杨柳、疏脉山茱萸、乌金草、茶头接筋叶、火烫药、酸皮条

味性:苦涩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表;解毒疗疮。主感冒头痛;风湿热痹;腹泻;跌打骨折;外伤出血;热毒疮肿;烧烫伤。穿鱼藤

串珠耳叶苔
串珠耳叶苔

别名:列胞耳叶苔、地蓬草、树青苔

味性:淡;微苦;凉。

主治:清心;明目。主热病心烦;目赤肿痛;视物模糊。串珠耳叶苔

垂果大蒜芥
垂果大蒜芥

味性:味甘;症;性凉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止咳化痰;清热;解毒。主急慢性气管炎;百日咳;全草可治淋巴结核;外敷可治肉瘤。垂果大蒜芥

垂花香薷

别名:大黄药、大黑头草

味性: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截疟。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,感冒,扁桃体炎,支气管炎,肺炎,疟疾;外用治乳腺炎,外伤感染。垂花香薷

垂盆草
垂盆草垂盆草

别名:狗牙半支、石指甲、半支莲、养鸡草、狗牙齿、瓜子草、半枝莲、三叶佛甲草、山护花、鼠牙半支、狗牙草、佛指甲、白蜈蚣、地蜈蚣草、太阳花、枉开口、狗牙瓣

味性:甘、淡,凉。

归经:归肝、胆、小肠经。

主治:清利湿热,解毒。用于湿热黄疸,小便不利,痈肿疮疡,急、慢性肝炎。垂盆草(图)

春不见

别名:一朵云、蕨藄

味性:苦;涩;凉;甘;微寒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平肝散结;祛风定惊。主肺痈;蛇咬伤;目赤;瘰疬;咳嗽;蛇毒;小儿急惊风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。春不见

椿白皮

别名:香椿皮、春颠皮、椿皮

味性:苦涩,凉。

归经:大肠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燥湿;涩肠;止血;止带;杀虫。主泄泻;痢疾;肠风便血;崩漏;带下;蛔虫病;丝虫病;疮癣。椿白皮

唇香草

别名:小叶薄荷、山薄荷

味性:油辛;性凉。

主治:宁心安神;利水清热。主心悸;失眠;水肿;感冒发热;目赤肿痛;疮疡肿毒。唇香草

茨黄连

别名:十大功劳根、土黄连、土黄柏、石黄连、刺黄连

味性:性凉。

主治:清热,泻火,凉血,解毒。治流感,热痢,腹泻,黄疸,吐血,目赤翳膜,喉痛,牙痛,疔疮。茨黄连

慈菇

别名:张口草、华夏慈菇、燕尾草

味性:甘、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止血,解毒消肿,散结。用于咯血,吐血,难产,产后胞衣不下,崩漏带下,尿路结石,小儿丹毒;外用治痈肿疮毒,毒蛇咬伤。慈菇

慈乌胆

别名:乌鸦胆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明目解毒。主烂弦风眼;翳障;藤黄中毒。慈乌胆

刺柄莲座蕨

别名:刺柄观音座莲

味性:味淡;涩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痰止咳;解毒消肿。主泄泻;痢疾;肺热咳嗽;瘰疬;痄腮;痈疖;骨折;毒蛇咬伤。刺柄莲座蕨

刺齿凤尾蕨

别名:半边双、半边旗

味性:苦;涩;凉。

归经: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祛瘀凉血。主痢疾;泄泻;痄腮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痈疮肿毒;毒蛇咬伤。刺齿凤尾蕨

刺瓜米草

别名:刺梭罗、乌鱼刺

味性:苦辛;凉。

主治:清热,利尿,驱风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小便赤。刺瓜米草

刺果苏木

别名:忙果钉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祛瘀止痛,清热解毒。治急慢性胃炎,胃溃疡,痈疮疖肿。刺果苏木

刺蓬花

别名:铁海棠、番鬼刺、万年刺、虎刺

味性:性凉,味苦。

主治:排浓,解毒,逐水。用于痈疮、肝炎、大腹水肿。刺蓬花

刺三甲

别名:五加皮、白竻根、白茨根、山五甲、苦竻蔃、刺三加、苦刺头、三甲皮、土三加皮、三加皮

味性:苦辛,凉。

归经:入肺、肾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利湿,舒筋活血。治感冒高热,咳痰带血,风湿性关节炎,黄疸,白带,尿路结石,跌打损伤,疖肿疮疡。刺三甲

刺沙蓬

别名:猪毛菜、大翅猪毛菜、扎蓬棵、风滚草

味性:苦,凉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平肝降压。主高血压病;头痛;眩晕。刺沙蓬

刺天茄叶

味性:微苦,凉。

主治:消炎止痛,解毒止痉。治小儿惊厥。刺天茄叶

刺苋菜

别名:刺苋、野苋菜、野刺苋、假苋菜、猪母刺、白刺苋

味性:甘、淡,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,凉血止血。用于痢疾,肠炎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出血,痔疮便血;外用治毒蛇咬伤,皮肤湿疹,疖肿脓疡。刺苋菜

刺竹茹

味性:微苦;凉。

主治:清热和胃降逆。主胃热呕吐;呃逆。刺竹茹

刺竹叶

味性:甘;凉。

主治:清热利尿;止血。主小儿风热感冒;高热;尿路感染;鼻衄。刺竹叶

莿(木冬)

味性:味苦;涩;性凉。

主治:活血祛瘀;消肿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痈肿;乳汗不通;风湿骨痛。莿(木冬)

楤叶悬钩子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解毒消肿,燥湿止痒。主疮疖肿毒,湿疹瘙痒。楤叶悬钩子

粗糠柴

别名:香桂树、香檀、痢灵树、吕宋楸荚粉[腺体粉末]

味性:微苦、微涩,凉。

主治:根:清热利湿。用于急、慢性痢疾,咽喉肿痛。;果上腺体粉末:驱虫。驱绦虫兼能驱蛲虫、线虫。粗糠柴

粗毛蹄盖蕨

味性:微苦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收敛止血。主痢疾;痈肿;外伤出血。粗毛蹄盖蕨

粗叶耳草
粗叶耳草

别名:节节花、莺哥利、光天化戟、细茜草、大号杉刺癀、小号大角荚、茜草节节花、锅老根、杀虫草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肺;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小儿麻痹症,风湿痹痛,感冒发热;咽喉痛;胃肠炎;蛇虫咬伤;疔疮疖肿。粗叶耳草

粗叶卷柏

别名:肺筋草、石上柏、凤尾草、鸭头草、银肺筋草

味性:淡;凉。

归经:肝、肺、心三经。

主治:清热止咳;凉血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肺痨;便血;痢疾;烫火伤;刀伤出血。粗叶卷柏

催产草
催产草

别名:牛尾草、六角草、细穗石松、树灵芝

味性:淡;凉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清热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发热咽痛;水肿及荨麻疹。催产草

翠云草
翠云草

别名:剑柏、蓝地柏、地柏叶、伸脚草、绿绒草、烂皮蛇、金鸡独立草、翠翎草、矮脚凤毛、孔雀花、翠羽草、神锦花、鹤翎草、凤尾草、开屏凤毛、龙须、岩萍、百脚草、假岩柏、藤扁柏、白鸡毛、水松、拦路枝、止血草、白鸡爪、龙鳞草、金扁柏、龙柏草、细风藤、金猫草、生扯拢、虱子草、蜂药

味性:甘、淡,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解毒;止血。主黄疸;痢疾;泄泻;水肿;淋病;筋骨痹痛;吐血;咳血;便血;外伤出血;痔漏;烫火伤;蛇咬伤。翠云草

寸节七

别名:大铧头草、大叶堇菜

味性:辛、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止血。用于疮疖肿毒,麦粒肿,毒蛇咬伤,外伤出血。寸节七

寸金草

味性:辛微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消肿。主牙痛;风湿痛;疮肿;小和疳积;跌打肿痛。寸金草

打破碗花花
打破碗花花

别名:野棉花、湖北秋牡丹、拐角七、清水胆、一把爪、野棉花根、大头翁、山棉花、秋芍药

味性:苦辛,凉。

归经:脾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解毒杀虫;消肿散瘀。主痢疾;泄泻;疟疾;蛔虫病;疮疖痈肿;瘰疬;跌打损伤。打破碗花花

大白药

别名:小白药、蛆藤、大对节生、大掰角牛、小白前

味性:苦、涩,凉。

归经:心;肾经。

主治:止血接骨。外用治外伤出血,骨折。大白药

大半边旗

别名:岩凤尾草

味性:微苦;凉。

主治:凉血止痢;敛肺止咳;解毒。主痢疾;久咳;疮疖;外伤出血;蛇咬伤。大半边旗

大苞芹

别名:大天胡荽、双叉草、山荷叶

味性:味辛;苦;性凉。

主治:祛风清热;燥湿止痒。主感冒;头痛;麻疹;斑疹;显疹;皮肤瘙痒。大苞芹

大报春花

别名:水白菜、报春花、大癞痢

味性:微苦、凉,麻。

主治:消炎,接骨,祛瘀。主治脱肛,流产,骨折,跌打劳伤,外伤红肿,瘀血。大报春花

大茶根

别名:大洋藤、玉叶金花、胶鸟藤、火烧藤

味性:味微甘,性凉。

主治:清热,消炎,解热毒。治疥疮,热积。大茶根

大串连果

味性:涩、微苦,凉。

主治:果:催吐,解毒。可解草乌、五楞金刚、曼陀罗、雪上一支蒿中毒,鲜果3~7粒,捣烂白开水送服。;根:消炎,止泻。主治腹泻,脱肛。用量1~2两。大串连果

大唇香科科

别名:山苏麻;野薄荷
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发表;清热解毒。主感冒;肺痈;痢疾。大唇香科科

大刺儿菜

别名:大蓟、绛策尔那布、藏大蓟

味性:甘苦,凉。

主治:凉血止血;散瘀消肿。主吐血;衄血;尿血;子宫出血;黄疸;疮前程。大刺儿菜

大地柏枝

别名:长江蹄盖蕨、山柏、散柏枝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解毒,止血。主治疮毒,痢疾,衄血。大地柏枝

大果巴戟
大果巴戟

别名:扣灯、防己、越南鸡眼藤、白鸡屎藤

味性:辛;微苦;凉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宣肺止咳。主风湿痹痛;感冒;支气管炎;上呼吸道感染。大果巴戟

大果臭椿皮

味性:苦;涩;凉。

主治:清热燥湿;解毒杀虫。主痢疾;便血;崩漏;带下;疮痈。大果臭椿皮

大黑头草

别名:黄药、大黄药、一号黄药、吊吊黄、小香薷、一号黄红、吊黄、野苏子棵、野芝麻

味性:味苦;辛;性凉。

主治:清肺止咳;清热解毒。主流感;肺炎;支气管炎;胆囊炎;尿路感染;扁桃体炎;乳腺炎;炭疽;外伤感染。大黑头草

大红毛叶

别名:大钩藤叶、大巴巴叶、大翅子树、大红毛花、大毛红花

味性:味辛;性微凉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清热解毒。主风湿热痹;小儿惊风;痈肿;疮毒;骨折。大红毛叶

大红袍
大红袍

别名:大和红、锈钉子、油根、扁皂角、矮零子、豆瓣柴、铁打杵、碎米果、簸赭子、牙痛草、碎米颗、碎米柴

味性:甘淡,凉。

归经:脾;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活血,祛风,理湿。治风湿痹痛,泄泻,痢疾,血淋,劳伤咳血。大红袍(图)

大红青菜

别名:野青菜、天青地红、菊三七、土三七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疮疡肿毒;跌打肿痛。大红青菜

大花糙苏

别名:老鼠刺

味性:苦、微辛,凉。

主治:祛风,清热解毒。主治麻风,痈肿。大花糙苏

大画眉草
大画眉草

别名:星星草、西连画眉草

味性:甘;淡;凉。

主治:利尿通淋;疏风清热。主热淋;石淋;目赤痒痛。大画眉草

大黄草

别名:大红草、白叶

味性:味苦;微辛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水消肿。主急性支气管炎;肠炎;痢疾;急性肾炎;尿路感染;多发性疖肿。大黄草

大黄蜂子

别名:露蜂房子

味性:甘,凉。

主治:治胸腹胀痛,干呕。大黄蜂子

大黄花
大黄花

别名:白蒿茶、兴安芯芭、芯玛芭

味性:微苦,凉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利尿;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月经过多;吐血;衄血;便血;外伤出血;肾炎水肿;黄水疮。大黄花

大蓟
大蓟大蓟

别名:大刺儿菜、大刺盖、老虎脷、山萝卜、刺萝卜、牛喳口、鸡母刺、大恶鸡婆、山老鼠簕、将军草、牛口刺、马刺草、马蓟、虎蓟、刺蓟、山牛蒡、鸡项草、鸡脚刺、野红花、茨芥、牛触嘴、鼓椎、鸡姆刺、恶鸡婆、大牛喳口、猪姆刺、六月霜、蚁姆刺、老虎喇、驴扎嘴、马刺刺、刺秸子、牛口舌、老虎刺、草鞋刺、刷把头、土红花、野刺菜、牛不嗅、猪妈菜、牛刺竻菜、竻菜、鸟不扑

味性:甘,凉。

归经:归心;肝经。

主治:凉血止血,祛瘀消肿。用于衄血、吐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崩漏下血、外伤出血、痈肿疮毒。大蓟(图)

大将军

别名:红雪柳、蒙自苣

味性:辛,凉。

主治:消炎,止痛,解毒,祛风,杀虫。;主治风湿关节炎,跌打损伤。外用治蛇伤,痈肿。;叶研末喷喉治急性扁桃腺炎。;全草用于杀蛆。大将军

大金刀

别名:西风剑、单叶扇蕨、青卷莲、肺经草、青竹标、梳子草、水石韦、银茶匙、牌坊草、肺甲、阿加参、岩豆草、七星凤尾草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心;肺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利窍,散瘀止血。治吐血,血淋,痈毒,跌打损伤,烫伤。大金刀

大金香炉
大金香炉

别名:假豆稔、豹牙郎、石老虎、白爆牙郎、天红地白、开口枣、马缨花、茶罐叶、打破碗花树、羊开口、满拉、老虎杆、黑口莲、猪如稔

味性:味苦;涩;性凉。

主治:收敛,止血,解毒。治泄痢,崩漏带下,内外伤出血。大金香炉

大九股牛
大九股牛

别名:羊角天麻[云南]、绿天麻、大接骨、羊角天麻、九牛不离母

味性:微苦;凉。

归经:心;肺经。

主治:消炎,止痛,止咳,撵疮毒。治肺热咳嗽,乳腺炎,腮腺炎,痈疮。大九股牛

大马蓼

别名:蓼草、旱苗蓼、白辣蓼

味性:辛、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止痒。用于肠炎,痢疾;外用治湿疹,颈淋巴结结核。大马蓼

大毛红花

别名:大巴巴叶、大红毛叶、大钩藤叶

味性:辛,微凉。

主治:清热消炎,祛风除湿,接骨。治咳嗽,风湿红肿,小儿惊风,疮毒。大毛红花

大薸

别名:母猪莲、水浮莲

味性:辛,凉。

主治:祛风发汗,利尿解毒。用于感冒,水肿,小便不利,风湿痛,皮肤瘙痒,荨麻疹,麻疹不透;外用治汗斑,湿疹。大薸

大钱麻

别名:梗麻、掌叶蝎子草、红活麻、大钱麻、大前麻、虎麻、禾麻、火麻、前麻、钱麻、荨麻

味性:苦;辛;性凉。

主治:祛风除痰;利湿解毒。主咳嗽痰多;风湿痹痛;跌打疼痛;头痛;皮肤瘙痒;水肿疮毒;蛇咬伤。大钱麻

大荃麻

别名:大钱麻、梗麻、钱麻、荨麻、蝎子草

味性:苦辛,凉。

主治:祛风解表,利气消痰,清火解毒。治伤风咳嗽,胸闷痰多,肤痒,疮毒。大荃麻

大山玄参

别名:川玄参、土玄参、元参、安东玄参、土参

味性:苦、咸,凉。

主治:滋阴降火;清热除烦;鲜毒。主热病烦渴;骨蒸潮热;津伤便秘;咽喉肿痛;痈肿瘰疬。大山玄参

大蛇药

别名:阿婆伞、火蕾木、凉伞木、五加通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主治:凉血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感冒发热;中暑头痛;痈疖肿毒;瘰疬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毒蛇咬伤。大蛇药

大田基黄

别名:星宿菜、赤脚草、红根草、红根子、红脚菜、红梗草、黄脚鸡、黄鳝草、矮桃草、散血草、红丝毛根、假辣寥、泥鳅菜、红气根、红七草、金鸡脚、百煎草、娃霓草、黄鳅草、红头绳、血丝草、红灯心、红筋仔、麻雀利、珍珠菜、红筋草、地木回、拔血红、红香子、田岸柴、定经草、水柯、红根仔、矮荷子、红杆草、红根排草

味性:苦;辛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凉血活血;解毒消肿。主黄疸;泻痢;目赤;吐血;血淋;白带;崩漏;痛经;闭经;咽喉肿痛;痈肿疮毒;流火;瘰疬;跌打;蛇虫咬伤。大田基黄

大头陈

别名:地松茶、黑头草、石辣、千捶草、乌头风、土夏枯草、石棘、假薄荷、神曲草、山薄荷

味性:辛,凉。

主治:宣表和中。治感冒头痛,腹痛泄泻,皮炎。大头陈

大瓦韦

别名:金星凤尾草、凤尾金星、岩巫散、观音旗、黄瓦韦

味性:苦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尿祛湿;止血。主暴赤火眼;翳膜遮睛;热淋;水肿;血崩;月经不调;疔疮痈毒;外伤出血。大瓦韦

大乌泡
大乌泡

别名:大红黄袍、乌袍、倒生根、黄水泡、无刺乌泡、糖泡叶、马莓叶、老牛黄泡、乌泡、牛毛泡刺、六月泡

味性:苦,凉。

归经:脾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止血接骨。用于感冒发热、肠炎,痢疾,咯血,衄血,风湿骨痛。大乌泡

大蝎子草
大蝎子草

别名:大荨麻、大荃麻、蝎子草

味性:苦、辛,凉。

主治:祛痰,利湿,解毒。用于咳嗽痰多,水肿。外用治疮毒。大蝎子草

大羊角瓢

别名:老君须、雪里蟠桃、婆婆针线包、川白薇、瓢儿瓜、竹灵消

味性:苦、咸,凉。

主治:清热凉血、退热除烦。用于阴虚发热,久热不退,产后发热,虚烦失眠。大羊角瓢

大阳关
大阳关

别名:棠菊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痉。主小儿惊风;烂疮;目赤肿痛。大阳关

大叶白花灯笼

别名:狮子球、山茉莉、白蜻蜓、红顶风、红将军、毛赪桐、九连灯

味性:甘;淡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感冒发热;赤白痢疾;肺痨咯血;疮疡。大叶白花灯笼

大叶白头翁

别名:一面青、山萩、大火草、避风草、火草

味性:味苦;辛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泻火,燥湿。治吐血,痢疾,牙痛,乳痈,瘰窃。大叶白头翁

大叶白纸扇

别名:黐花、大叶靛青、山膏药、惊风草、鸡母樵、铁尺树、白纸扇、臭叶树、合叶通草

味性:苦;微甘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解暑利湿。主感冒;中暑高热;咽喉肿痛;痢疾;泄泻;小便不利;无名肿毒;毒蛇咬伤。大叶白纸扇

大叶凤尾

别名:双凤尾、金鸡尾、凤尾草、大叶井口边草、狼牙草、井口边草、井边草、杂玛冬罗玛切瓦

味性:甘,凉。

主治:清热,利湿,祛风,解毒。治黄疸型肝炎,泻痢,水肿,淋浊,月经不调,喉蛾,汤火伤。大叶凤尾

大叶钩藤

别名:大钩丁、双钩藤

味性:甘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平肝,熄风镇惊。治抽搐,高血压,神经性头痛,骨髓炎。大叶钩藤

大叶钩藤根

味性:甘苦,凉。

主治:舒筋活血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坐骨神经痛,跌打损伤。大叶钩藤根

大叶鸡菊花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主治:祛风;利湿;通淋;活络。主风热感冒;风湿关节炎;小便脓血;尿路结石;跌打损伤。大叶鸡菊花

大叶接骨藤

味性: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续筋接骨。主骨折。大叶接骨藤

大叶金锦香

别名:野牡丹、尼泊尔金锦香、响玲果、窄腰泡

味性:苦、涩,凉。

主治:燥湿杀虫。主疥癣瘙痒。大叶金锦香

大叶井口边草

别名:井边草、凤尾草、线鸡尾、大叶凤尾蕨、狼牙草

味性:淡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,消肿。用于黄疸型肝炎,急性胆囊炎,扁桃体炎,支气管炎,痢疾,泌尿系感染,肾炎水肿;外用治烧烫伤。大叶井口边草

大叶南苏

别名:小南苏、金竹标、青竹标、小过山龙、爬树龙、过江龙、爬山虎、大青竹标、小石芝藤、万年青

味性:味苦;微甘;性凉。

主治:散瘀止痛;舒筋活络;润肺止咳。主心绞痛;跌打肿痛;骨折;风湿疼痛;肢体麻木;支气管炎;百日咳。大叶南苏

大叶青木香
大叶青木香

别名:土防己、青木香[四川]、宜宾防己、川防己、南瓜叶广木香、葛藤香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解毒排脓。骨、关节结核,慢性骨髓炎。大叶青木香

大叶树萝卜

别名:石萝卜

味性: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;利尿;散瘀。主肺热咳嗽;肝炎;水肿;月经不调;跌打损伤。大叶树萝卜

大叶熊巴掌

味性:味甘;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肺止咳;凉血止血。主咽喉肿痛;肺热咳嗽;燥咳;咯血;吐血。大叶熊巴掌

大叶樟
大叶樟

味性:辛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祛湿止痒。主痈疽肿毒;湿疮疥癣。大叶樟

大叶紫苏

味性:味辛;性凉。

主治:发表宣肺;清热解毒。主风热感冒;岳热咳嗽;咽喉肿痛;疮疖肿毒。大叶紫苏

大羽藓
大羽藓

味性:淡;凉。

归经:心;肝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;拔毒;生肌。主水火烫伤。大羽藓

大籽蒿

别名:大白蒿、白蒿、臭蒿子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消炎止痛。;痈肿疔毒:花蕾3~5钱,水煎服。;黄水疮,皮肤湿疹,宫颈糜烂:花蕾适量水煎洗患处。大籽蒿

戴星草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主治:健胃;止痛;利尿。主消化不良;胃痛;小便不利。戴星草

单根木

别名:独根木、山辣椒树、艾角青、震天雷、鸡爪花

味性:苦、辛,凉。

归经:肝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降压;消肿止痛。主高血压病;咽喉肿痛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痈肿疮疖;毒蛇咬伤。单根木

单根木叶

味性:苦辛,凉。

主治:治蛇伤,疮疖,跌打肿痛。单根木叶

单花山竹子

味性:苦;涩;凉。

归经:心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收敛生肌。主湿疹;口腔炎;牙周炎;下肢溃疡;烧伤;烫伤。单花山竹子

单条草

别名:星宿菜、灵疾草、小硼砂、金鸡胆、白水花、水硼砂、节节黄

味性:苦;性凉。

归经:脾;肾经。

主治:解热,凉血,活血。治痔疮肿毒,跌打伤痛。单条草

单头紫菀

别名:喉风草、百条根、牛舌草、打风草、野白菊、一枝香

味性:微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痢。主感冒发热;痢疾。单头紫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