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性中药列表/6
|
- 狗娃花
- 狗牙根
- 狗牙花
- 枸骨根
- 枸骨树皮
- 枸骨叶
- 枸杞叶
- 构树
- 菰
- 古羊藤
- 谷精草
- 骨把
- 羖羊角
- 关公须
- 观音苋
- 贯众
- 罐嘴菜
- 光背杜鹃
- 光刺长突球
- 光刺兔唇花
- 光风轮菜
- 光棍草
- 光决明
- 光里白
- 光石韦
- 光叶石楠
- 广东土牛膝
- 广金钱草
- 广石豆兰
- 广西过路黄
- 广西莲座蕨
- 龟甲胶
- 鬼羽箭
- 贵州落地金钱
- 贵州獐牙菜
- 滚龙草
- 果上叶
- 过山枫
- 过山消
- 过山消根
- 过坛龙
- 哈士蟆
- 孩儿草
- 孩儿茶
- 海底柏
- 海芙蓉
- 海木
- 海南虎皮楠
- 海南茄
- 海尼豆瓣绿
- 海人草
- 海仙花
- 海蟹壳
- 海州常山
- 寒莓
- 蔊菜
- 旱金莲
- 旱莲花
- 旱前胡
- 旱芹
- 禾秆蹄盖蕨
- 禾叶风毛菊
- 合掌草
- 和合草
- 河口莲座蕨
- 荷莲豆菜
- 荷莲豆草
- 荷秋藤
- 荷叶金钱
- 黑草
- 黑大豆花
- 黑大豆皮
- 黑鹅脚板
- 黑风散
- 黑骨蕨
- 黑鳞大耳蕨
- 黑面防己
- 黑蒴
- 黑穗石蕊
- 黑塔子
- 黑头草
- 黑心蕨
- 黑血藤
- 黑珠芽薯蓣
- 红半边莲
- 红背叶
- 红吹风
- 红葱
- 红丹参
- 红靛
- 红钉耙藤
- 红敷地发
- 红根草
- 红梗草根
- 红管药
- 红果冬青
- 红果冬青根
- 红果楠
- 红蒿枝
- 红胡豆七
- 下一页
别名:铁线草、绊根草、堑头草、马挽手、行仪芝、牛马根、马根子草、铺地草、铜丝金、铁丝草、鸡肠草
味性:苦;微甘;凉。
归经:肝经。
主治:祛风活络;凉血止血;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半身不远;劳伤吐血;鼻衄;便血;跌打损伤;疮疡肿毒。狗牙根
别名:功劳叶、羊角刺、老鼠刺、猫儿刺、六角茶、六角刺、八角刺、鸟不宿、鹅掌簕、苦丁茶、枸骨刺、八角茶、老虎刺、狗青竻、散血丹
味性:苦,凉。
归经:归肝、肾经。
主治:清热养阴,平肝,益肾。用于肺痨咯血,骨蒸潮热,头晕目眩;高血压。枸骨叶(图)
别名:楮实子、楮树、沙纸树、谷木、谷浆树
味性:子:甘,寒;叶:甘,凉;皮:甘,平。
主治:子:补肾,强筋骨,明目,利尿。用于腰膝酸软,肾虚目昏,阳痿,水肿。;叶:清热,凉血,利湿,杀虫。用于鼻衄,肠炎,痢疾。;皮:利尿消肿,祛风湿。用于水肿,筋骨酸痛;外用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。构树
别名:茭白、茭儿菜、茭笋、菰实、菰米
味性:茭白:甘,凉;菰根、菰实:甘,寒。
主治:茭白:清热除烦,止渴,通乳,利大小便。用于热病烦渴,酒精中毒,二便不利,乳汁不通。;菰根:清热解毒。用于消渴,烫伤。;菰实:清热除烦,生津止渴。用于心烦,口渴,大便不通,小便不利。菰
别名:苦羊藤、南苦参、老鸦咀、毛青才、奶藤、马达、红马连鞍、虎阴藤、有毛老鸦嘴、老鸦嘴、鱼藤、苦参、小暗消
味性:苦微甘;凉。
归经:脾;肾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泄泻,痢疾,疟疾,感冒,胃痛,淋浊。古羊藤
别名:耳朵刷子、挖耳朵草、珍珠草、鼓槌草、衣钮草、谷精珠[头状花序]、戴星草、文星草、流星草、移星草、鱼眼草、天星草、佛顶珠、灌耳草
味性:辛甘,凉。
归经:归肝、肺经。
主治:祛风散热,明目退翳。治目翳,雀盲,头痛,齿痛,喉痹,鼻衄。谷精草(图)
别名:叶下红、小活血、红花草、关羽须、根下红、落地红、土活血、扑地红
味性:味苦;辛;性凉。
主治:凉血止血;活血消肿;清热解毒。主吐血;衄血;便血;崩漏;月经不调;跌打损伤;腰痛;乳腺炎;疖痈肿毒;毒蛇咬伤。关公须
别名:木耳菜、血皮菜、水三七、血匹菜、紫背天葵、红番苋、红毛番、红苋菜、红菜、当归菜、红玉菜、此背菜、红背三七、观间菜、叶下红、红前菜、红冬枫、红风菜
味性:味辛;甘;性凉。
主治:活血止血,解毒消肿。治痛经,血崩,咳血,创伤出血,溃疡久不收口。观音苋
别名:萹苻、泺、贯节、贯渠、百头、虎卷、扁符、贯中、贯钟、贯来、渠母、伯芹、药渠、黄钟、伯萍、乐藻、草鸱头、伯药、药藻、凤尾草、蕨薇菜根、黑狗脊、贯仲、管仲、止泺、扁苻、绵马贯仲
味性:苦,凉。
归经:肝;胃经。
主治:杀虫;清热;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风热感冒;温热癍疹;吐血;咳血;衄血;便血;崩漏;血痢;带下及钩、蛔、绦虫等肠寄生虫病。贯众
别名:节节花、剪刀草、野仙草、叶底红、红熏草、野香草、铁箍散、泛红草、四季秋、鲤鱼草、野草莳、四季青[浙江]
味性:苦、辛,凉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止血。外用治痈疖,乳腺炎,无名肿毒,刀伤。荨麻疹、过敏性皮炎。光风轮菜
别名:牛皮风尾草、大石韦、石莲姜、岩莲鸡尾、大鱼刀、石韦、一包针、牛皮凤尾草、铁牛皮、牛舌条
味性:苦;酸;凉。
归经:肺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;利尿;止咳;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痰中带血;小便不利;热淋;沙淋;颈淋巴结核;烧烫伤;外伤出血。光石韦
别名:斑骨相思、土牛膝、多须公、六月霜、白须公、牛舌大黄、小罗伞、六月雪、大麻、飞机草、石辣、白花姜、华泽兰、大泽兰
味性:辛苦,凉。
主治:祛风,消肿,清热,解毒,行瘀。治白喉,乳蛾,咽喉红肿,吐血,血淋,外伤肿痛。广东土牛膝
别名:铁线草、黑骨芒、秧居草、铁线蕨、黑骨芒箕、螺厥蕨、黑脚蕨、五爪黑蕨、乌脚枪、螺靥蕨、铁脚路箕、铁鲁基、乌蝇翼、小熊胆、鸡爪莲、乌脚路基、铁笊篱、铁脚狼萁、双甲草、鸡骨草、乌脚鸡、五爪蕨、铁狼萁、铁脚路萁、黑骨芒萁、旱猪毛七、黑骨头、铁丝分筋
味性:苦辛,凉。
归经:肝;膀胱;大肠经。
主治:清热;利湿;解毒散结。主流感发热;泄泻痢疾;黄疸;石淋;痈肿;瘰疬;蛇虫咬伤;跌打肿痛。过坛龙
别名:蓝色草、明萼草、甴曱草、黄蜂草、积药草、土夏枯草、由甲草、黄峰草、子哥利、红鼻王、火炭草、四方梗、鱼尾草、土夏顶替草、疳积草
味性:甘苦,凉。
归经:肺;肝;脾经。
主治:清肝明目,消积止痢。治肝炎,急性结合膜炎,小儿食积,痢疾,颈淋巴结结核。孩儿草
别名:乌爹泥、乌垒泥、乌丁泥、西谢、儿茶、粉儿茶、儿茶膏、黑儿茶
味性:苦涩,凉。
归经:心;肺。
主治:清热,化痰,止血,消食,生肌,定痛。治痰热咳嗽,消渴,吐血,衄血,尿血,血痢,血崩,小儿消化不良,牙疳,口疮,喉痹,湿疮。孩儿茶
别名:寒刺泡、山火莓、岂陈晃、水漂沙、大叶漂、乔果、踏地杨梅、猫儿扭、虎脚扭、过江龙[湖北]
味性:甘、酸,凉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活血止血。;根:用于黄疸型肝炎,胃痛,月经不调,产后发热,小儿高热,痔疮。;叶:用于肺结核咯血;外用治创伤出血,黄水疮。寒莓
别名:野菜子、铁菜子、野油菜、干油菜、山芥菜、地豇豆、辣米菜、塘葛菜、石豇豆、鸡肉菜、田葛菜、江剪刀草、野雪里蕻、野芥草、野菜花、独根菜、山萝卜、金丝荚
味性:辛,凉。
归经:肺;肝经。
主治:清热,利尿,活血,通经。治感冒,热咳,咽痛,麻疹不易透发,风湿关节炎,黄疸,水肿,疔肿,经闭,跌打损伤。蔊菜(图)
别名:芹菜、和兰鸭儿芹、香芹、蒲芹、药芹、野芹、云弓、南芹菜、薄芹、和蓝鸭儿芹、水英
味性:甘苦,凉。
归经:归肝;胃;肺经。
主治:平肝清热,祛风利湿。治高血压病,眩晕头痛,面红目赤,血淋,痈肿。旱芹
别名:团叶鹅儿肠、地花生、痞子草、荷连豆、水青草、青蛇仔、有米菜、串钱草、水荷兰、水流冰、青钱草、水蓝青、水冰片、穿线蛇、串莲草、野豌豆尖、对叶莲、青芳草、粉丹草、对节草、月光草、金玉藤、十二时草、田日星、倒藤匙、痞子药、月亮草、野豌豆菜
味性:苦,凉。
归经:肝;胃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疮疖痈肿,黄疸,疟疾,风湿脚气。荷莲豆菜
别名:荷莲豆菜、野雪豆、月亮草、除风草、水蓝青、水冰片、野豌豆草、野豌豆尖、眼睛草、两面青、螺蚬草、青蛇儿、龙鳞草
味性:微酸、淡,凉。
主治:清热解毒,利尿通便,活血消肿,退翳。用于急性肝炎,胃痛,疟疾,翼状胬肉,腹水,便秘;外用治骨折,疮痈,蛇咬伤。荷莲豆草
别名:干小黑药
味性:味苦;辛;性凉。
归经:归肺;肝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益肺止咳;祛风除湿;活血通络。主麻疹后热毒未尽;肺热咳喘;顿咳;劳嗽;耳热瘙痒;头痛;疮肿;风湿关节痛;跌打损伤。黑鹅脚板
别名:耳叶马兜铃、木防己、麻疯龙、暗消、假通城虎、假大薯、鬼灯笼、藤子防己、小提萝、大暗消、白解
味性:苦、辛,凉。
归经:肺;心;肝;膀胱;大肠经。
主治:利水,除湿,止痛,消炎。用于泌尿道感染,水肿,风湿关节疼痛,胃溃疡。黑面防己
别名:红葱头、小红葱、怕波亮[傣语]
味性:苦,凉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消肿,止血。;风湿性关节痛:鲜全草水煎外洗。;跌打肿痛,疮毒:鲜鳞茎捣烂外敷。;吐血,咯血,痢疾,闭经腹痛:鲜全草0.5~1两,水煎服。红葱
别名:紫丹参、大木帮、红秦艽、松林丹参、马蹄叶红仙茅
味性:味淡;微苦;性凉。
主治:补肾壮骨;活血调经;凉血止血。主肾虚腰痛;风湿痛;头晕;月经不调;痛经;经闭;崩漏;便血;吐血;衄血;跌打瘀痛;刀伤出血。红丹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