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性中药列表/15
|
- 山橙叶
- 山慈姑叶
- 山慈菇
- 山大刀
- 山丹
- 山丹花
- 山甘草
- 山柑算盘子
- 山禾串
- 山合香
- 山核桃皮
- 山核桃叶
- 山黑柳
- 山红稗
- 山黄菊
- 山黄杨子
- 山藿香
- 山尖菜
- 山菅兰
- 山腊梅
- 山蓼
- 山柳菊
- 山萝卜
- 山萝花
- 山马鞭草
- 山莓
- 山牛毛毡
- 山葡萄
- 山砂姜
- 山石榴
- 山苏子根
- 山藤藤果
- 山藤藤秧
- 山甜茶
- 山铁树叶
- 山辛夷
- 山羊参
- 山杨柳
- 山一笼鸡
- 山芝麻
- 山枝根
- 山蜘蛛
- 山竹子
- 杉叶藻
- 珊瑚草
- 珊瑚草花
- 珊瑚冬青
- 扇蕨
- 鳝鱼骨
- 伤寒草
- 伤寒头
- 上山虎
- 上石田螺
- 烧伤藤
- 蛇白蔹
- 蛇胆
- 蛇附子
- 蛇根木
- 蛇接骨
- 蛇葡萄
- 蛇葡萄根
- 蛇王藤
- 蛇眼草
- 深山不出头
- 深山黄堇
- 神黄豆
- 神仙掌花
- 神香草
- 肾炎草
- 升登
- 升麻
- 生等
- 生姜皮
- 声色草
- 虱草花
- 十萼茄
- 石壁莲
- 石鳖
- 石茶
- 石蝉草
- 石地钱
- 石吊兰
- 石豆瓣
- 石防风
- 石瓜子莲
- 石蝴蝶
- 石椒草
- 石腊红
- 石蜡红
- 石莲
- 石链子
- 石凉伞
- 石龙刍
- 石萝藦
- 石萝藤
- 石蔓藤
- 石青菜
- 石上莲
- 石上藕
- 石通
- 下一页
别名:毛慈菇、茅慈菇、冰球子、泥宾子、金灯花、鹿蹄草、山茨菇、慈姑、山慈姑、毛慈姑、泥冰子、算盘七、人头七、太白及、水球子、采配兰
味性:甘、微辛,凉。
归经:归肝、脾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。用于痈肿疔毒,淋巴结结核,蛇咬伤。山慈菇
别名:大丹叶、暗山公、暗山香、山大颜、吹筒管、刀斧伤、血丝罗伞、大退七、刀伤木、金鸡爪、大罗伞、散血丹、假太竹、脂红叶、火简树、大口唇、驳节兰、假木竹、九节、九节木、弄楼子、九节仔头、锁脚贼
味性:苦;凉。
归经:肺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去湿。治扁桃体炎,白喉,疮疡肿毒,风湿疼痛,跌打损伤。山大刀
别名:野白纸扇、白蝴蝶、白茶、白纸扇、凉茶藤、白头公、凉藤、黄蜂藤、生肌藤、粘雀藤、土甘草、水藤根、假忍冬藤、蝴蝶藤
味性:甘微苦;凉。
归经:膀胱;肺;大肠经。
主治:解表,消暑,利湿,解毒,活血。治感冒,中暑,发热,咳嗽,咽喉肿痛,暑湿泄泻,痢疾,疮疡脓肿,跌打,蛇伤。山甘草
别名:山稗子、红稗、浆果苔草、芭茅草
味性:根:苦、涩,凉;种子:甘、辛,平。
主治:根:调经止血。用于鼻衄,便血,月经过多,产后出血。;种子:透疹止咳,补中利水。用于麻疹,水痘,百日咳,脱肛,浮肿。;全草兼具根与种子之功用。山红稗
别名:血见愁、血芙蓉、野石蚕、野薄荷、仁沙草、苦药菜、假紫苏、皱面草、方枝苦草、肺形草、肺形草、假午菜、粘毛石蚕、冲天泡、土红苏、皱面风、杰草、消炎草、四方草、四方枝苦草
味性:辛,凉。
归经:归肺;大肠经。
主治:凉血散瘀,消肿解毒。治吐血,肠风下血,跌打损伤,痈肿,痔疮,流火。山藿香
别名:三月泡[湖南、四川]、五月泡[广东]、刺葫芦、吊杆泡、薅秧泡、黄莓、大麦泡、猪母泡、高脚泡
味性:根:苦、涩,平;叶:苦,凉。
主治:根:活血,止血,祛风利湿。用于吐血,便血,肠炎、痢疾,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,月经不调,白带。叶:消肿解毒。外用治痈疖肿毒。山莓
别名:大山麻、石秤砣、山油麻、坡油麻、岗油麻、岗脂麻、田油麻、仙桃草、野芝麻、狗屎树、假芝麻;山麻、假油麻、芝麻头、牛釜尾、山野麻、白头公、油麻甲、野麻甲、假麻甲、假芝麻、山麻、苦麻、山脂麻、被油麻、坡片公
味性:苦;性凉。
归经:胃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感冒发热;肺热咳嗽;咽喉肿痛;麻疹;痄腮;肠炎;痢疾;痈肿;瘰疮;毒蛇咬伤。山芝麻
别名:夜牵牛、星拭草、寄色草、返魂香、消山虎、假咸虾、枝香草、红花一枝香、四眼草、天红草、拐棍参
味性:味苦;辛;性凉。
主治:清热,除湿,解毒。治外感发热,急性黄疸型肝炎,湿热腹泻,疔疮肿毒。伤寒草
别名:细叶香茶菜、虫牙药、月风草、牛尾巴蒿、三叉金、三姐妹、三托艾、大箭根、老人风、牛尾草、三叶扫把、马鹿尾
味性:苦、微辛,凉。
主治:清热利湿,解毒。用于感冒,支气管炎,扁桃体炎,咽喉炎,牙痛,肠炎,痢疾,黄疸型肝炎,急性肾炎,膀胱炎;外用治蛇咬伤。伤寒头
别名:金耳环、打不死、石钱、上树田螺
味性:辛;微苦;凉。
归经:肺;肝;胃经。
主治:清肺止咳;凉血止血;通络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肺痈;咳血;吐血;衄血;尿血;血淋;风湿疼痛;牙痛;痢疾;风疹;皮肤湿痒;恶疮肿疖;梅毒。上石田螺
别名:石猴子、石抱子、土经丸、金线吊葫芦、三叶对、小扁藤、三叶扁藤、拦山虎、雷胆子、石老鼠、搜夹风、丝线吊金钟、金线吊马铃薯、阴灵子
味性:苦辛,凉。
归经:肺;心;肝;肾经。
主治:消热解毒;祛风活血。主高热惊厥;肺炎;哮喘;肝炎;肾炎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痈疔疮疖;湿疹;蛇伤。蛇附子
别名:蛇白蔹、假葡萄、野葡萄、山葡萄、绿葡萄、见毒消、酸藤、爬山虎、烟火藤、山天萝、过山龙、母苦藤、见肿消、梦中消、内红消、外红消、酸古藤、禾黄藤、禾稼子藤、山刺瓜、大叶岩益、狗葡萄、山胡烂、水葡萄
味性:苦;凉。
归经:心;肝;肾经。
主治:利尿,消炎,止血。治慢性肾炎,肝炎,小便涩痛,胃热呕吐,风疹块,疮毒,外伤出血。蛇葡萄
别名:莽牛卡架、龙眼根、窟窿牙根、周升麻、周麻、鸡骨升麻、鬼脸升麻、绿升麻
味性:甘辛微苦,凉。
归经:入肺、脾、胃经。
主治:发表透疹,清热解毒,升举阳气。用于风热头痛,齿痛,口疮,咽喉肿痛,麻疹不透,阳毒发斑;脱肛,子宫脱垂。升麻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升麻
- 《中药大辞典》升麻
- 《中华本草》升麻
- 《本草纲目》升麻
- 《本草备要》升麻
- 《本草便读》升麻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升麻
- 《本草崇原》升麻
- 《本草从新》升麻
- 《本草撮要》升麻
- 《本草分经》升麻
- 《本草分经》升麻
- 《本草分经》升麻
- 《本草分经》升麻
- 《本草分经》升麻
- 《本草害利》升麻
- 《本草经解》升麻
- 《本草经集注》升麻
- 《本草蒙筌》升麻
- 《本草求真》升麻
- 《本草图经》升麻
- 《本草新编》升麻
- 《本草易读》升麻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升麻
- 《本经逢原》升麻
- 《长沙药解》升麻
- 《得配本草》升麻
- 《滇南本草》升麻
- 《雷公炮炙论》升麻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升麻
- 《名医别录》升麻
- 《神农本草经》升麻
- 《中药炮制》升麻
- 《汤液本草》升麻
- 《吴普本草》升麻
- 《新修本草》升麻
- 《药鉴》升麻
- 《药笼小品》升麻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升麻
- 《证类本草》升麻
- 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》升麻
- 《中药学》升麻
- 《千金翼方》升麻
- 《外科全生集》升麻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升麻
- 《顾松园医镜》升麻
- 《医学入门》升麻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生等膏
味性:微苦,凉。
主治:凉血,消肿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,黄水病,高山多血病。
别名:火伤叶、胡椒草、散血胆、豆瓣七、散血丹、石马菜、豆瓣绿、红豆瓣、石瓜子、三叶稔
味性:辛;凉。
归经:肺;脾;肝;肾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化瘀散结;利水消肿。主肺热咳喘;麻疹;疮毒;癌肿;烧烫伤;跌打损伤;肾炎水肿。石蝉草
别名:石豇豆、岩泽兰、赶山艽、石三七[江西]、黑乌骨、石泽兰、大姜豆、小泽兰、岩豇豆、岩茶、岩石兰、巴岩草、肺红草、蜂子花、瓜子草、石花、接骨生、山泽兰、千锤打、产后茶、岩石茶、石三七、石虎、岩参、石杨梅、岩头三七、岩条子、竹勿刺、员兰、地楷杷
味性:苦,凉。
主治:祛风除湿;化痰止咳;祛瘀通经。主风湿痹痛;咳喘痰多;月经不调;痛经;跌打损伤。石吊兰
别名:猫舌草、活血丹、蟑螂头、红叶脚趾草、脚趾叶、大青、五里香、岩竹、岩脚趾、丁字草、丁拔、尖叶脚疗草、省头草、紫花景天、尖叶脚疔草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主治:活血止血;清热解毒。主吐血;挫伤;腰肌劳损;烫伤;毒蛇咬伤;带状疱疹;消化不良。石蝴蝶
别名:九牛二虎草、铜脚一枝蒿、白虎草、羊膻草、石椒、石交、石胡椒、千里马、羊不吃、铁扫把、石椒草、铜脚地枝蒿、小锒毒、臭草
味性:苦、辛,凉。
归经:肺;胃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活血止痛。用于感冒,扁桃体炎,腮腺炎,支气管炎,胃痛腹胀,血栓闭塞性脉管炎,腰痛,跌打损伤。石椒草(图)
别名:龙须、草续断、龙珠、龙蒭、龙鬓、龙木、草毒、龙华、悬菟、龙须草、缙云草、龙修、悬莞、方宾、席草、草龙蒭、胡须草、野席草、草龙zou
味性:苦;凉。
归经:心;小肠经。
主治:利水,通淋。治淋病,小便不利。石龙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