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性中药列表/2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波缘楤木

别名:红刺脑包、顶天刺、龙牙楤木、三百棒、紫红伞

味性:味苦;辛;性凉。

主治:活血化瘀;通经止痛;祛风除湿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痞块;经闭;痛经;劳伤疼痛;风湿痛。波缘楤木

菠菜
菠菜

别名:菠棱、波棱菜、赤根菜、波斯草、鹦鹉菜、鼠根菜、角菜、菠薐、红根菜、甜茶、拉筋菜、敏菜、飞薐菜、飞龙菜

味性:甘,凉。

归经:肝;胃;大肠;小肠经。

主治:养血,止血,敛阴,润燥。治衄血,便血,坏血病,消渴引饮,大便涩滞。菠菜

驳骨草

别名:小功劳、木贼、节节草、豆根草、接骨蕨、马人参、笔塔草、笔头草、塔草、毛筒草、博节草、土木贼、木贼草、斗眼草、锁阳草、全生草、虾公脚、马浮草

味性:苦;凉;甘。

归经:肺;肝;脾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止痛。治感冒,肠炎,痢疾,风湿骨痛,跌打伤折。驳骨草

薄荷露

味性:味辛;性凉。

主治:散风热;清头目。主风热客表;头痛;目赤;发热;咽痛;牙痛。薄荷露

薄荷脑
薄荷脑薄荷脑

别名:薄荷冰

味性:味辛;性凉。

主治:疏风;清热。主风热感冒;头痛;目赤;咽喉肿痛;齿痛;皮肤瘙痒。薄荷脑

薄荷油
薄荷油

味性:味辛;性凉。

主治:疏风;清热。主外感风热;头痛目赤;咽痛;牙疼;皮肤风热。薄荷油

薄叶黄芩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牙龈肿痛;痈疮产疖肿。薄叶黄芩

薄叶棘豆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治秃疮,瘰疬。薄叶棘豆

薄柱草
薄柱草

别名:水泽兰、冷水草

味性:苦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烧伤;烫伤;感冒咳嗽。薄柱草

擘蓝
擘蓝

别名:苤蓝、撇蓝、茄连、甘蓝、玉蔓青、芥兰头、玉头、香炉菜

味性:甘;辛;凉。

主治:健脾利湿;解毒。主脾虚水肿;小便淋浊;大肠下血;湿热疮毒。擘蓝

补血薯
补血薯

别名:七叶薯、血参、七爪金龙

味性:辛;微甘;凉。

主治:化瘀止血;消肿止痛。主肺劳咳血;肝脾肿大;痛经;产后腹痛;跌打损伤。补血薯

布狗尾
布狗尾

别名:兔狗尾、狐狸尾、虎尾轮、防虫草、猫上树、土狗尾、长穗狸尾草、猫公树

味性:淡,凉。

归经:脾;大肠经。

主治:止血,解热,杀虫。治吐血,尿血,丝虫病,疟疾。布狗尾

菜头肾

别名:土太子参[浙江乐清]、土太子参、肉根马蓝

味性:微甘,凉。

归经:归肾;胃经。

主治:补肾养阴;清热解毒。主肾虎腰痛;虎火牙痛;肝炎;疔疮疖肿。菜头肾

穇穗莎草

别名:三角草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归经:心、肝二经。

主治:活血止血。主血热出血兼有瘀滞者。穇穗莎草

苍白过路黄

味性:辛;性凉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透疹。主小儿麻疹不透。苍白过路黄

苍蝇草

别名:马鞭草

味性:苦微涩,凉。

归经:肺;肝;胃经。

主治:祛风;泻火;止痛。主齿龈肿痛;跌打损伤;麻风。苍蝇草

藏报春
藏报春

别名:年景花、大虎耳草

味性: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疮疖;皮疹。藏报春

藏荆芥
藏荆芥

味性:味辛;性凉。

主治:息风止痉;消肿止痛。主癫痫抽搐;创伤肿痛。藏荆芥

藏菌陈

味性: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肝利胆退黄;利水消肿。主急性黄恒型和非黄疸型肝炎;胆囊炎;水肿。藏菌陈

藏羚角
藏羚角

别名:羚羊、西藏羚羊、一角兽

味性:味咸;性凉。

归经:入胃、肝二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消肿。主甲状腺肿大;胃痛;久泻。藏羚角

藏青果
藏青果

别名:西青果、西藏青果

味性:苦、微甘、涩,凉。

归经:入肺、胃等经。

主治:治虚证白喉,喉炎,扁桃体炎,菌痢。藏青果

草胡椒
草胡椒

味性:辛;凉。

归经:肝;肺经。

主治:散瘀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痈肿疮毒;烧烫伤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。草胡椒

草金杉

别名:七头风、糙叶地丁、松香草、野杉根、登亚严

味性:味淡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水通淋。主痄肋;咽喉肿痛;石淋。草金杉

草龙
草龙

别名:化骨溶、假木瓜、水仙桃、田浮草、香须公、水映草、田石梅、针筒草、细叶水丁香

味性:淡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去腐生肌。用于感冒发热,咽喉肿痛,口腔炎,口腔溃疡,痈疮疖肿。草龙

草蚂蚱莲

别名:土知母、毛芨蕨、猫耳朵草、龙头凤尾

味性:辛、微苦,凉。

主治:消炎,退热。主治伤寒高热。草蚂蚱莲

草石蚕
草石蚕

别名:石蚕、石奇蛇、石祁蛇、白伸筋、石伸筋、白毛岩蚕、岩蚕、老鼠尾、土知母、墙蛇、石蚯蚓、飞线蜈蚣、上核树、骨蛇药、马骝尾、筋碎补、白毛蛇、白毛骨碎补、石岩蚕、白花石蚕、毛石蚕、地蚕、甘露子、滴露、甘露儿、土蛹、宝塔菜、蜗儿菜、土虫草、地牯牛草、地纽、土蚰、土人参、土蕊子、毛菜、风子草、螺丝菜

味性:甘淡,凉。

归经:归肺;肝;脾经。

主治:治风热感冒,虚劳咳嗽,小儿疳积。草石蚕

草藤乌

味性:味辛;性凉。

主治:疏风清热;解毒消肿。主风热感冒;头痛目赤;痈疮肿毒。草藤乌

草鞋青

别名:鹅仔草、百叶草

味性:苦;微涩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咽喉肿痛;痢疾;毒蛇咬伤。草鞋青

草玉梅

别名:土黄芩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解毒止痢,舒筋活血。用于痢疾,疮疖痈毒,跌打损伤。草玉梅

插田泡

别名:复盆子、大乌泡、乌沙莓、菜子泡、回头龙、两头草、两头忙、乌泡倒触伞、倒生根、乌龙毛、乌龙须、白龙须、过江龙[不定根]

味性:果:甘、酸,温;根、不定根:苦,凉。

主治:果:补肾固精。用于阳痿,遗精,遗尿,白带。;根、不定根:调经活血,止血止痛。用于跌打损伤,骨折,月经不调;外用治外伤出血。插田泡

茶膏
茶膏

味性:苦;甘;凉。

归经:心;胃;肺经。

主治:清热生津;宽胸开胃;醒酒怡神。主烦热口渴;舌糜;口臭;喉痹。茶膏

茶花
茶花

味性:微苦;凉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肺平肝。主鼻疳;高血压。茶花

茶树根
茶树根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心;肾经。

主治:强心利尿;活血调经;清热解毒。主心脏病;水肿;肝炎;痛经;疮疡肿毒;口疮;汤火灼伤;带状疱疹;牛皮癣。茶树根

茶叶
茶叶

别名:苦茶、槚、荼、茗、荈、苦梌、蔎)、腊茶、茶芽、芽茶、细茶、酪奴、苦荼、郭璞注、苦瑹、蔎

味性:苦甘,凉。

归经:入心、肺、胃经。

主治:清头目,除烦渴,化痰,消食,利尿,解毒。治头痛,目昏,多睡善寐,心烦口渴,食积痰滞,疟,痢。茶叶

茶油
茶油

别名:楂油、拌树子油、茶子油

味性:甘,凉。

归经:大肠经。

主治:用作注射用茶油的原料及软膏基质。茶油

柴胡
柴胡柴胡

别名:地熏、茈胡、山菜、茹草、柴草

味性:苦,凉。

归经:归肝;胆经。

主治:和解表里,疏肝,升阳。用于感冒发热,寒热往来,胸胁胀痛,月经不调,子官脱垂,脱肛。柴胡(图)

缠竹黄

别名:蔓龙胆、虎牙草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清肝肺火。主治咳嗽,急惊风,肝热目赤,口苦,黄疸,筋骨热痛等症。缠竹黄

潺槁树

别名:青胶木、树仲、油槁树、胶樟、青野槁、潺槁木

味性:甘、苦、涩,凉。

主治:清湿热,消肿毒,止血,止痛。;根:内服治腹泻,跌打损伤,腮腺炎,糖尿病。;皮、叶:外用治腮腺炎,疮疖痈肿,乳腺炎初起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潺槁树

蟾蜍
蟾蜍

别名:苦蠪、蟾、虾蟆、蚵蚾、癞虾蟆、石蚌、癞格宝、癞巴子、癞蛤蟆、癞蛤蚆、蚧蛤蟆、蚧巴子、蟾诸、去甫;蟾

味性:辛,凉。

归经:心;肝;脾;肺经。

主治:破症结,行水湿,化毒,杀虫,定痛。治疔疮,发背,阴疽瘰疬,恶疮,症瘕癖积,臌胀,水肿,小儿疳积,慢性气管炎。蟾蜍(图)

蟾蜍肝

味性:味辛;苦;甘;性凉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解毒散结;拔疔消肿。主痈疽;疔毒;疮肿;蛇咬伤;麻疹。蟾蜍肝

蟾皮
蟾皮

别名:蛤蚆皮、癞蟆皮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归经:心;肺;脾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水消肿。主痈疽;肿毒;瘰疬;肿瘰;疳积腹胀;慢性气管炎。蟾皮

蟾舌

味性:味辛;苦;甘;性凉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解毒拔疔。主疔疮。蟾舌

蟾头

味性:味辛;苦;性凉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消疳散积。主小儿疳积。蟾头

长瓣马铃苣苔
长瓣马铃苣苔

别名:岩白菜、岩桐草、皱皮草

味性:淡味苦;性凉。

主治:凉血止血;清热解毒。主各种出血;湿热带下;痈疽疮疖。长瓣马铃苣苔

长柄车前蕨

别名:金钱标、金线彪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通络。主咽喉肿痛;乳蛾;乳痈;关节肿痛。长柄车前蕨

长柄蕗蕨

味性:微苦;凉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生肌止血。主痈疖;疮疥;烫火伤;肿毒;外伤出血。长柄蕗蕨

长春花
长春花

别名:日日新、雁来红、四时春、三万花、五色梅、日日春、四时花、红长春花

味性:微苦,凉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解毒抗癌;清热平肝。主多种癌肿;高血压;痈肿疮毒;烫伤。长春花(图)

长盖铁线蕨

味性:微苦;涩;凉。

归经:膀胱;肝;肺经。

主治:清热利尿;清肺祛痰;活血调经。主小便涩痛;咳嗽痰多;月经不调。长盖铁线蕨

长梗千里光

别名:野青菜

味性:味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明目。主痈肿疮疖;目赤肿痛。长梗千里光

长梗玄参

别名:鄂玄参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火,解肠胃之毒,且有温补功效。长梗玄参

长管蝙蝠草

别名:蝴蝶草、半边月

味性:辛,凉。

主治:活血祛瘀,解毒消肿,止痛。用于跌打瘀肿,风湿骨痛,肺结核咳嗽,蛇虫咬伤,痈疮等。长管蝙蝠草

长管假茉莉

别名:牙英转千亮、疟疾草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肝;肾;膀胱经。

主治:活血消肿;清热利湿。主湿热淋证;小便不利;疟疾;风湿热痹;跌打肿痛。长管假茉莉

长毛柃叶

味性:微苦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疮疡肿毒;烧烫伤;跌打损伤。长毛柃叶

长毛香科科

别名:毛薄荷、铁马鞭
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祛风发表;清热解毒;止痒。主风热感冒;咽喉肿痛;痄腮;痢疾;漆疮;湿疹;疥癣;风疹。长毛香科科

长叶实蕨

别名:三叉剑、单刀石韦、三角枫、三步跳、鸭公尾

味性:淡;凉。

归经:肺;肝;肾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止咳;凉血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咯血;痢疾;烧烫伤;毒蛇咬伤。长叶实蕨

长叶水麻

味性:辛;苦;性凉。

主治:祛风止咳;清热利湿。主伤风感冒;咳嗽;热痹;膀胱炎;无名肿毒;牙痛。长叶水麻

长圆叶艾纳香

别名:大黄草、大红草、白叶

味性:苦、微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主治急性气管炎,痢疾,肠炎,急性肾小球性肾炎,尿路感染,多发性疖肿等。长圆叶艾纳香

长圆叶梾木枝叶

味性:味苦;涩;性凉。

主治:解毒敛疮。主疮疖;皮炎。长圆叶梾木枝叶

常春藤
常春藤

别名:三角枫、追风藤、上树蜈蚣、钻天风、土鼓藤、龙鳞薛荔、尖叶薜荔、三角风;三角尖、爬墙虎、械枫、尖角枫、山葡萄、狗姆蛇、百脚蜈蚣、钻矢风、枫荷梨藤、风藤草、犁头南枫藤、三角箭、土枫藤、散骨风、三叶木莲、士鼓藤、龙鳞薜荔、尖叶薛荔、三角风、三角尖、爬树龙、岩筋、风藤、扒岩枫、上天龙、三角

味性:苦,凉。

归经:归肝;脾;肺经。

主治:祛风,利湿,平肝,解毒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肝炎,头晕,口眼歪斜,衄血,目翳,痈疽肿毒。常春藤

朝鲜一枝黄花

别名:朝鲜一枝蒿、一枝黄花

味性:味苦;微辛;性凉。

主治:疏风清热;解毒消肿。主风热感冒;咽喉肿痛;肾炎;膀胱炎;痈肿疔毒;跌打损伤。朝鲜一枝黄花

蛏壳

别名:蛏子壳

味性:味咸;性凉。

归经:肺;胃经。

主治:和胃;消肿。主胃病;咽喉肿痛。蛏壳

赪桐

别名:朱桐、红顶风、红菱、雌雄树、大丹、红龙船花、状元红、荷苞花[四川]

味性:微甘、淡,凉。

主治:根:祛风利湿,散瘀消肿。用于风湿骨痛,腰肌劳损,跌打损伤,肺结核咳嗽,咯血。;叶:解毒排脓。外用治疔疮疖肿。赪桐

撑篙竹
撑篙竹

别名:油竹、白眉竹、花眉竹

味性:甘;苦;凉。

主治:清热;除烦;止呕;止血。主热病烦渴;呕吐;小儿惊厥;吐血;衄血。撑篙竹

橙子
橙子橙子

别名:橙、黄橙、金橙、金球、鹄壳

味性:酸;凉。

归经:肺;肝;胃经。

主治:止呕恶,宽胸膈,消瘿,解酒,杀鱼、蟹毒。橙子

秤钩风

别名:穿墙风、九层皮、土防己、蛇总管[海南]、追骨风、华防己、湘防己、穿山藤、杜藤、过山龙、花防己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肝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消肿解毒。用于风湿骨痛,胆囊炎,尿路感染,毒蛇咬伤。秤钩风

鸱骨

味性:咸;凉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止血。主鼻衄。鸱骨

匙叶黄杨

别名:石黄杨、万年青

味性:苦;甘;凉。

主治:止咳;止血;清热解毒。主咳嗽;咳血;疮疡肿毒。匙叶黄杨

齿叶草

别名:疗齿草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清热燥湿,凉血止痛。治热性传染病,肝胆瘀热,瘀血作痛。齿叶草

赤地榆
赤地榆原生态赤地榆赤地榆

别名:隔山消、紫地榆、红地榆、万两金、雀食地榆、万榄筋、红寒药

味性:苦涩,凉。

归经:肝;脾;胃;膀胱经。

主治:消炎,止血,涩肠。治肠炎,痢疾,脘腹疼痛,内出血,鼻衄,便血,月经过多,产后流血,跌打损伤。赤地榆

赤火绳

别名:火绳树、接骨丹、火素树、火索树

味性:苦;涩;凉。

主治:收敛止血;续筋接骨。主外伤出血;骨折;烧烫伤;慢性胃炎;胃溃疡。赤火绳

赤芍药

别名:木芍药、红芍药、赤芍、臭牡丹根

味性:酸苦,凉。

归经:入肝、脾经。

主治:行瘀,止痛,凉血,消肿。治瘀滞经闭,疝瘕积聚,腹痛,胁痛,衄血,血痢,肠风下血,目赤,痈肿。赤芍药

赤小豆花
赤小豆花

别名:腐婢

味性:味辛;性微凉。

归经:心;脾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,止渴,醒酒,解毒。治疟疾,痢疾,消渴,伤酒头痛,痔瘘下血,丹毒,疔疮。赤小豆花

赤小豆芽

味性:味甘;性微凉。

归经:肝;肾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血;安胎。主肠风便血;肠痈赤白痢疾;任娠胎漏。赤小豆芽

赤扬

别名:水拨树、水瓜树、水冬果

味性:苦、涩,凉。

主治:清热降火。;鼻血不止:1两,浓煎加白糖服。;预防水痘:泡开水当茶饮。;外伤出血:干品研末或鲜品捣烂敷患处。赤扬

赤杨
赤杨

别名:木拨树、木瓜树、水冬果、水柯子、赏树

味性:苦涩,凉。

主治:清热降火;止血。主鼻衄;外伤出血;水泻。赤杨

翅柄蓼

味性:微甘;涩;性凉。

主治:理肺止咳;清热解毒。主风热感冒;肺热咳嗽;肺痈;泄泻;痢疾。翅柄蓼

翅柄铁线蕨

别名:猪鬃草、猪鬃七、牛毛针、小猪棕草、猪毛草、牛毛毡、乌脚芒、岩浮萍

味性:凉;微苦。

归经:心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利尿,活血通淋。治痢疾,血淋,尿闭,咳嗽,伤痛,乳痈,瘰疬。翅柄铁线蕨

冲天果

别名:闹鱼藤、冲天子、毒鱼藤、乔木鸡血藤

味性:苦、辛,凉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消肿解毒;活血祛风。主痈疮疖肿;湿疹瘙痒;癣疥;癞痢头;跌打损伤;骨折;外伤。冲天果

虫实

别名:绵蓬、红蓬草

味性:淡、微苦,凉。

主治:清湿热,利小便。主治小便不利,热淋,黄疸。虫实

崇澍蕨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。主风湿痹痛。崇澍蕨

抽筋草

别名:虫儿被单、筋骨菜、单背叶、青姑草、金缠莱、大娥嫦菜、石灰草、接筋草、小伸筋草、背单草、滇繁缕、白筋骨草、鸡骨草、唐根草、石繁缕、糯米藤

味性:辛;性凉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平肝;舒筋活血;利湿;解毒。主中风不语;口眼歪斜;肢体麻木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黄疸型肝炎;白带;疮疖。抽筋草

臭常山

别名:和常山、胡椒树、日本常山

味性:苦、辛,凉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截疟,止痛,安神。用于风热感冒,风湿关节肿痛,胃痛,疟疾,跌打损伤,神经衰弱;外用治痈肿疮毒。臭常山

臭黄荆

别名:斑鸠站、斑鹊子、短柄腐卑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祛风止痛、止痒。主风热头痛;风疹篷痒。臭黄荆

臭黄荆根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归经:脾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治久痢,虚肿,痔疮,脱肛,牙痛。臭黄荆根

臭黄荆叶

味性:味苦;性凉。

归经:心;肝二经。

主治:解毒消肿。主痈肿疔毒。臭黄荆叶

臭藿香

别名:鸡冠香薷、相思草、瞌睡草

味性:辛,微凉。

主治:祛风热,散寒湿,止呕吐。主治黄疸,淋病,湿热,红崩白带。臭藿香

臭李子

别名:老鸹眼、老乌眼

味性:苦;甘;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泻下杀虫;止咳祛痰。主疮痈;瘰疬;疥癣;龋齿;口疮;牙痛;腹胀便秘;咳嗽痰喘;水肿胀满;支气管炎;肺气肿。臭李子

臭山牛蒡

味性:味辛;苦;性凉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散结。主感冒;咳嗽;瘰疬;妇女炎症腹痛;带下。臭山牛蒡

臭山羊

别名:臭常山、臭苗、大山羊、骚牯羊、地栀子、栀子黄、和常山、大骚羊、白胡椒、大素药、胡椒树根

味性:味苦;辛;性凉。

归经:肺;胃;肾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表,行气止痛,祛风利湿。治风热感冒,咳嗽,喉痛,牙痛,胃痛,风湿关节痛,痢疾,无名肿毒。臭山羊

臭菘
臭菘

别名:黑瞎子白菜

味性:味辛;苦;性凉。

主治:解表止咳;化痰平喘。主发热头痛;气管炎咳喘。臭菘

樗叶

别名:樗木叶

味性:苦;凉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清热燥湿;杀虫。主湿热滞下;泄泻;痢疾;湿疹;疮疥;疖肿。樗叶

除虫菊

别名:白花除虫菊

味性:苦,凉。

主治:杀虫。外用治疥癣。可杀蚊、蝇、虱;杀蛆;驱蚊。除虫菊

楮头红

别名:风樻斗草、卫环草

味性:性凉,味酸。

归经:归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肺热,去肝火。治风湿痹痛,耳鸣、耳聋及目雾羞明。楮头红

楮叶

别名:构叶、谷树叶、酱黄叶

味性:甘,凉。

主治:凉血,利水。治吐血,衄血,血崩,外伤出血,水肿,疝气,痢疾,癣疮。楮叶

川贝母
川贝母川贝母

别名:贝母、川贝、虻、黄虻、苘、空草、贝父、药实、苦花、苦菜、勤母、莔

味性:苦甘,凉。

归经:入肺经。

主治:清热润肺,化痰止咳。用于肺热燥咳,干咳少痰,阴虚劳嗽,咯痰带血。川贝母(图)

川滇桤木

别名:滇赤杨

味性:苦;涩;性凉。

主治:凉血解毒。主吐血;衄血;腹泻;痢疾;疮疡。川滇桤木

川明参
川明参原生态川明参川明参

别名:明参、明沙参、土明参、沙参

味性:味甘;微苦;性凉。

归经:归肺;胃;肝经。

主治:养阴清肺;健脾肋运。主热病伤阴;肺燥咳嗽;脾虚食少;病后体弱。川明参

川山橙根

别名:蔷薇根

味性:微苦;性凉。

主治:健脾;补血;清热。主脾胃虚弱;血虚乳少;口舌生疮。川山橙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