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性中药列表/7
|
- 红花杜鹃
- 红花月见草
- 红接骨草
- 红荆芥
- 红簕钩
- 红莲子草
- 红螺塔
- 红毛草
- 红毛对筋草
- 红毛叶马蹄香
- 红毛毡
- 红毛走马胎
- 红木耳
- 红木子
- 红牛皮菜
- 红牛尾七
- 红三七
- 红升麻根
- 红丝线
- 红天葵
- 红田乌草
- 红铁泡刺
- 红土子皮
- 红香树
- 红雪柳
- 红药子
- 红叶树
- 红叶铁线莲
- 红云草
- 红粘谷
- 红直当药
- 红直獐牙菜
- 荭草根
- 猴高铁
- 厚皮树
- 厚皮树皮
- 厚皮香
- 厚叶素馨
- 鲎
- 胡豆草
- 胡桃树皮
- 胡子七
- 湖北贝母
- 葫芦茶
- 蝴蝶果
- 虎皮楠
- 虎尾兰
- 虎尾兰根
- 虎咬癀
- 花酸苔
- 花叶九节木
- 花叶冷水花
- 花叶秋海棠
- 花叶子
- 华东瘤足蕨
- 华东膜蕨
- 华东瓶蕨
- 华南舌蕨
- 华南实蕨
- 华千金藤
- 华青皮木
- 华山矾
- 华无柱兰
- 华罂粟
- 华泽兰
- 华中瘤足蕨
- 滑背草鞋
- 滑背草鞋根
- 化血胆
- 画眉草
- 桦树液
- 槐花
- 还阳参
- 还阳草
- 还阳草根
- 黄鹌菜
- 黄斑龙胆
- 黄草花
- 黄茶根
- 黄断肠草
- 黄葛树
- 黄根
- 黄瓜
- 黄瓜根
- 黄瓜皮
- 黄瓜霜
- 黄瓜藤
- 黄花补血草
- 黄花地锦苗
- 黄花蒿
- 黄花蒿子
- 黄花母
- 黄花母根
- 黄花忍冬
- 黄花稔
- 黄花虱麻头
- 黄花鼠尾草
- 黄花鸢尾
- 黄接骨丹
- 黄荆
- 下一页
![红毛草](/images/a/756.jpg)
别名:竹叶草、百日晒、肉草、七日一枝花、鸭舌头、小号鸡舌癀、细竹壳菜、血见愁[广西]、地韭菜、天芒针、地蓝花、地潭花、山海带、红茅草、七月一枝花、血见愁、红竹壳菜、细竹田、鸡舌草
味性:淡,凉。
归经:肺;胃经。
主治:清肺热,消肿毒。治肺热咳嗽吐血,乳痈,肿毒。红毛草
别名:毛青杠、虎舌红、毛凉伞、红胆、红八爪、红毛针、山猪耳、毛虫药、红毛走马胎、红毛山豆根、铺地毡、红地毡、乳毛紫金牛
味性:苦、微辛,凉。
主治:散瘀止血,清热利湿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,肺结核咯血,月经过多,通经,肝炎,痢疾,小儿疳积。红毛毡
别名:毛膏杠、红胆、红毛针、毛罗伞、老虎舌、铺地毡、红毡草、虎舌红、山猪怕、红毡毯、红毛过江、毛凉伞、红毛毡、红八枣、矮朵朵、肉八枣、红八爪、毛青杠、毛虎舌
味性:苦辛,凉。
主治:清热利湿,活血和瘀。治痢疾,肝炎,胆囊炎,风湿,跌打劳伤,咳血,吐血,妇女痛经,血崩,小儿疳积,疮疖痈肿疼痛。红毛走马胎
别名:扭子七、九节犁、九节雷、赶山鞭、蜈蚣七、伞墩七、螺丝七、螺丝三七、血三七、算盘七、九龙盘、九牛、荞叶七、钻山狗、荞莲、蜈蚣草、盘龙七、牡蒙、荞麦三七、散血丹、紫参七
味性:苦;涩;性凉。
归经:肝;脾经。
主治:散血,止血,行气,调经。治跌打损伤,劳伤吐血,便血,崩漏,月经不调。红三七
![红天葵](/images/f/1401.jpg)
别名:紫背天葵、红叶、散血子、龙虎叶、夜渡红、红水葵、一点血、散血丹、一叶红、小羚羊
味性:甘,凉。
主治:清热凉血,活血解毒。治暑热高烧,肺热咳嗽,咯血,跌打扭伤,血瘀疼痛,疮毒疥癣,水火烫伤。红天葵
![红药子](/images/9/2833.jpg)
别名:红要子、白药子[西北]、金荞仁、红药、赤药、朱砂七、黄药子、朱砂莲、猴血七、血三七、毛葫芦、雄黄连、医馒头、散血蛋、鸡血莲、点血、血
味性:味苦微涩,性凉。
归经:肺;大肠;肝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;活血。主呼吸道感染;扁桃体炎;急性菌痢;急性肠炎;泌尿系统感染;多种出血;跌打损伤;月经不调;风湿痹痛;热毒疮疡;烧伤。红药子
![葫芦茶](/images/a/876.jpg)
别名:剃刀柄、虫草、金剑草、咸鱼草、百劳舌、鲮鲤舌、牛虫草、迫颈草、螳螂草、田刀柄、钊板茶、麻草、土豆、地马庄、龙舌癀、鳖颈草、金腰带、三脚虎、龙舌广、葫芦叶
味性:苦涩,凉。
归经:肺;肝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,利湿,消滞,杀虫。治感冒,咽痛,肺病咳血,肠炎,痢疾,黄疸,风湿关节痛,钩虫病,妊娠呕吐,小儿疳积,疮疥。葫芦茶
别名:独脚乌桕、金不换[广西、广东]、山乌龟[广东]、石蟾薯[广西]
味性:苦,凉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止痛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,咽喉炎,胃痛,急性肠胃炎,细菌性痢疾,疟疾,风湿疼痛,外伤疼痛;外用治跌打损伤,毒蛇咬伤,疮疡肿毒。华千金藤
别名:土常山[广西]、狗屎木、华灰木、降痰王、贡檀兜、钉地黄、牛特木、雷公针、膨药、白花丹、七针、土黄柴、米碎花木、大米仔花、水泡木、糯米树、止血树、檬子柴、羊子屎、毛壳子树、毛柴子、渣子树、狗檬树、豆豉果、地黄木、针地黄、豆鼓果、地黄木土常山、狗骨柴头、木地牛、蛙模吐饭、流涎柴、白柴头、小药木
味性:苦;性凉。
归经:胃;大肠经。
主治:清热利湿,止血生肌。治痢疾,泄泻,创伤出血,汤火烫伤,溃疡。华山矾
别名:无茎栓果菊、光叶栓果菊、土蒲公英[广西]
味性:甘、苦,凉。
主治:清热解毒。;消化不良,尿路感染,结膜炎,阑尾炎:全草0.5~1两,水煎服。;疖肿,腮腺炎,乳腺炎:全草1~2两,水煎服,并用鲜全草捣烂外敷。滑背草鞋根
![黄鹌菜](/images/2/985.jpg)
别名:毛连连、野芥菜[福建]、黄花枝香草、野青菜、苦菜药、三枝香、黄花菜、山芥菜、土芥菜、野芥菜、野芥兰、芥菜仔、臭头苦苴
味性:甘、微苦,凉。
主治: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,止痛。用于咽炎,乳腺炎,牙痛,小便不利,肝硬化腹水;外用治疮疖肿毒。黄鹌菜
别名:大地丁草、拔脓消、黄花猛、脓见愁、地膏药、金盏花、单枝落地、生扯陇、黄花稔、黄花雾、黄花草、小柴胡、黄花谷拔、胶粘根、千斤遂、黄花仔、乏力草、小本黄花草、细迷马桩棵、黄花地挑花、黄金树、吸血草、生扯拢、疔疮药、梅肉草、硬枝黄花仔、黄仔草、赐米草、大号嗽血仔草、鬼柳根、树仔草、黄花古粥、麻笔、塘罗达、裂叶雪麻头、坡麻
味性:甘辛,凉。
归经:心;肝;肺;大肠;小肠经。
主治:清热利湿,活血排脓。治流感,感冒,扁桃体炎,痢疾,肠炎,黄疸,痔血,吐血,痈疽疔疮。黄花母
别名:黄花地桃花、地膏药、黄花母、千斤坠、枚叶草、山鸡绸、土黄芪[福建]、细迷马桩棵、素花草、拔毒散、牙罕满囡、小本黄花草、吸血仔、四吻草、索血草、山鸡、脓见消、单鞭救主、梅肉草、柑仔蜜、蛇总管、四米草、尖叶嗽血草、白素子、麻芡麻、灶江、扫把麻
味性:味辛;性凉。
归经:肺;肝;大肠经。
主治:清湿热;解毒消肿;活血止痛。主湿热泻痢;乳痈;痔疮;疮疡肿毒;跌打损伤;骨折;外伤出血。黄花稔
别名:黄荆条、黄荆子、布荆、荆条、五指风、五指柑
味性:根、茎:苦、微辛,平;叶:苦,凉;果实:苦、辛,温。
主治:根、茎:清热止咳,化痰截疟。用于支气管炎,疟疾,肝炎。;叶:化湿截疟。用于感冒,肠炎,痢疾,疟疾,泌尿系感染;外用治湿疹,皮炎,脚癣,煎汤外洗。;果实:止咳平喘,理气止痛。用于咳嗽哮喘,胃痛,消化不良,肠炎,痢疾。;鲜叶:捣烂敷,治虫、蛇咬伤,灭蚊。;鲜全株:灭蛆。黄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