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性中药列表/10
|
- 郎伞木
- 狼杷草
- 狼尾巴蒿
- 老白花
- 老虎耳根
- 老虎泡
- 老虎须
- 老牛揣
- 老婆子针线
- 老枪谷子
- 老鼠簕
- 老蜗生
- 老熊花
- 老鸦糊
- 竻慈姑
- 簕竹
- 雷公连
- 雷公七
- 冷水花
- 梨
- 梨果榕
- 梨木皮
- 梨皮
- 梨叶
- 梨枝
- 篱栏网
- 篱栏子
- 里白
- 理肺散
- 鲤鱼肠
- 荔枝草
- 荔枝壳
- 荔枝藤
- 荔枝叶
- 栗柄金粉蕨
- 连翘
- 莲蓬草
- 莲子草
- 莲座蓟
- 莲座叶通泉草
- 镰片假毛蕨
- 镰形棘豆
- 镰叶瘤足蕨
- 镰叶马蔺根
- 良旺茶
- 凉粉草
- 凉三七
- 凉薯
- 梁王茶
- 两广瘤足蕨
- 两面刺
- 两面青
- 亮叶冬青
- 亮叶冬青根
- 亮叶桦
- 亮叶桦根
- 亮叶桦叶
- 亮叶茉莉
- 量天尺
- 辽东鳞毛蕨
- 簝叶竹根
- 裂叶堇菜
- 裂叶秋海棠
- 裂叶双盖蕨
- 鬣羚角
- 林问荆
- 临时救
- 鳞片水麻
- 鳞始蕨
- 鳞叶藓
- 灵香蒿
- 岭南铁角蕨
- 铃茵陈
- 菱
- 菱粉
- 菱叶
- 流苏子根
- 琉璃枝
- 柳絮
- 柳叶菜根
- 柳叶菜花
- 柳叶鬼针草
- 柳叶剑蕨
- 六方藤
- 六角英
- 六月青
- 六月雪
- 龙齿
- 龙船花
- 龙船花根
- 龙船乌泡
- 龙胡子
- 龙舌草
- 龙须眼子菜
- 龙血树
- 龙牙楤木叶
- 龙州线蕨
- 龙棕
- 蒌油
- 露兜竻蔃
- 下一页
别名:乌阶、乌杷、郎耶草、狼反映草、小鬼叉、豆渣草、针包草、引钱包、引线包、狼耻草、切才曼巴、叉子草、老蟹叉、田边菊、鬼叉
味性:味甘;微苦;性凉。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湿;通经。主肺热咳嗽;咯血;咽喉肿痛;赤白痢疾;黄疸;月经不调;闭经;小儿疽积;阃疬结核;湿疹癣疮;毒蛇咬伤。狼杷草
别名:箭根薯、蒟蒻薯、山大黄、老虎花
味性:苦、辛,凉。
主治:清热解毒,理气止痛。用于肠炎,痢疾,消化不良,肝炎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流行性感冒,咽喉肿痛,扁桃体炎,肺炎,疟疾,疮疡肿毒,烧烫伤。老虎须
别名:天蓝、黑荚苜蓿、杂花苜蓿、清酒缸、野花生、地梭罗、丫雀扭、三三光、接筋草、黄花马豆草、金花菜、小黄花草、雀扭
味性:甘;苦;微涩;性凉。
归经:肺;肝;胆;肾经。
主治:清热利湿,舒筋活络,止咳。治黄疸型肝炎,坐骨神经痛,风湿筋骨疼痛,喘咳,痔血。老蜗生
别名:万年青、鱼胆、牛舌癀、猴草、粗糠草、粥香、没翻叶、大麻雀米、鸡米树、菜子木、红泡果、爆竹子、路金子、百子爆、米筛花、米筛子、大叶鲤鱼泻子、毛风
味性:苦辛,凉。
主治:祛风,除湿,散瘀,解毒。治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,尿血。老鸦糊
别名:天河芋、刺芋、水竻钩、勒蒙、竻芋、竻藕、勒茹茹、水刺芋、勒慈茹、勒芋、巧南、野茨茹、山茨茹、水勒芋、有勒慈姑、旱慈姑
味性:味苦;辛;性凉。
归经:心;肺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,利尿,解毒。治热病口渴,肺热咳嗽,小便黄赤,皮肤热毒。竻慈姑
别名:车角竹、车筒竹、刺竹、大竹、水簕竹、大簕麻竹、麻竹、簕楠竹
味性:竹叶:甘,凉;竹茹:微苦,凉;竹笋:甘、酸,平。
主治:竹茹:清热利尿。;竹笋:凉血止痢,清热生津。;小儿高热,感冒风热,尿路感染,鼻衄。竹叶或竹芯0.3~1两,水煎服。;消化不良,痢疾。用竹笋1~2两,水煎服。或用竹笋水1~2两,内服。;为热呕吐,呃逆。用竹茹1~3钱,水煎服。;竹木刺入肉。用竹笋捣烂外敷。簕竹
别名:水麻叶[四川]、水麻叶、土甘草、山羊血、白山羊、甜草
味性:淡、微苦,凉。
主治:清热利湿;退黄;消肿散结;健脾和胃。主湿热黄疸;赤白带下;淋浊;尿血;小儿夏季热;疟母;消化不良;跌打损伤;外伤感染。冷水花
别名:荠宁、雪见草、雪里青、癞子草、癞团草、癞疙宝草、蛤蟆草、猪婆草、水羊耳、过冬青、夭明精、风眼草、赖师草、隔冬青、皱皮葱、野芝麻、野薄荷、癞客蚂草、癞虾蟆、虾蟆草、小活血、麻鸡婆、野芥菜、皱皮草、内红消、臌胀草、沟香薷、麻麻草、青蛙草、落地红、朴地捎、根下红、野猪菜、天明精、凤眼草、野卜荷、是蟆草、膨胀草
味性:辛,凉。
归经:归肺;胃经。
主治:凉血,利水,解毒,杀虫。治咳血,吐血,尿血,崩漏,腹水,白浊,咽喉肿痛,痈肿,痔疮。荔枝草
别名:亮叶乌蕨、野鸡尾、石发、红蕨蕨、金花草、孔雀尾
味性:苦,凉。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,止血。主治黄疸型肝炎,流行性感冒,咳嗽,腮腺炎,扁桃体炎,乳腺炎,肠炎,痢疾。外用治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,狂犬咬伤。栗柄金粉蕨
别名:连壳、黄花条、黄链条花、黄奇丹、青翘、落翘、旱连子、大翘子、空壳、空翘
味性:苦,凉。
归经:肺;心;胆经。
主治:清热,解毒,散结,消肿。治温热,丹毒,斑疹,痈疡肿毒,瘰疬,小便淋闭。连翘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连翘
- 《中药大辞典》连翘
- 《中华本草》连翘
- 《本草纲目》连翘
- 《本草备要》连翘
- 《本草便读》连翘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连翘
- 《本草崇原》连翘
- 《本草从新》连翘
- 《本草撮要》连翘
- 《本草分经》连翘
- 《本草分经》连翘
- 《本草分经》连翘
- 《本草分经》连翘
- 《本草分经》连翘
- 《本草分经》连翘
- 《本草害利》连翘
- 《本草害利》连翘
- 《本草害利》连翘
- 《本草经解》连翘
- 《本草经集注》连翘
- 《本草蒙筌》连翘
- 《本草求真》连翘
- 《本草图经》连翘
- 《本草新编》连翘
- 《本草衍义》连翘
- 《本草易读》连翘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连翘
- 《本经逢原》连翘
- 《长沙药解》连翘
- 《得配本草》连翘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连翘
- 《名医别录》连翘
- 《神农本草经》连翘
- 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连翘
- 《中药炮制》连翘
- 《汤液本草》连翘
- 《新修本草》连翘
- 《药鉴》连翘
- 《药笼小品》连翘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连翘
- 《证类本草》连翘
- 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》连翘
- 《中药学》连翘
- 《千金翼方》连翘
- 《外科全生集》连翘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连翘
- 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连翘
- 《顾松园医镜》连翘
- 《医学入门》连翘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橐吾、独脚莲、荷叶术、荷叶三七、岩红、独足莲、铁铜盘、野金瓜、作角乌、铁冬苋、大马蹄、马蹄当归、一叶莲、活血莲、大马蹄香、熊掌七
味性:味辛;甘;微苦;性凉。
主治:清热,解毒,活血。治风热感冒,咽喉肿痛,痈肿,疔疮,瘰疬,跌打损伤。莲蓬草
别名:虾钳菜、节节花、水牛膝、鲎脚菜
味性:微甘、淡,凉。
主治:清热凉血,利湿消肿,拔毒止痒。用于痢疾,鼻衄,咯血,便血,尿道炎,咽炎,乳腺炎,小便不利;外用治疮疖肿毒,湿疹,皮炎,体癣,毒蛇咬伤。莲子草
别名:葛薯、地瓜、凉瓜、地萝卜、沙葛、豆薯
味性:块根:甘,微凉。
主治:块根:止渴,解酒毒。;慢性酒精中毒:鲜块根拌白糖吃。;酒醉口渴:鲜块根半斤嚼吃。;种子有毒,可作杀虫剂,对防治烟、甘蔗、棉蚜虫有效。外用治疥疮。凉薯
别名:金刚散、山槟榔、良旺茶、宝金刚、金刚树、白鸡骨头树、香棍、兰花、小牛角兰
味性:味甘;苦;性凉。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舒筋。主咽喉肿痛;目赤肿痛;消化不良;月经不调;风湿腰腿痛;跌打损伤;骨折。梁王茶
别名:金钟茵陈、黄花茵陈、、吊钟草、灵茵陈、吹风草、五毒草、徐毒草、土茵陈、角茵陈、罐儿茶、铁雨伞草、山茵陈、金花屏、油罐草、黑茵陈、铁杆茵陈、山芝麻、罐子草、油蒿菜、金壶瓶、山油麻、北刘寄奴、节节瓶、草茵陈、壶瓶草、野油麻
味性:苦,凉。
主治:清热利湿,活血祛瘀。治黄疸,小便不利,水肿腹胀,跌损瘀痛,血痢,血淋,白带过多,月经不调,症瘕积聚,产后停瘀腹痛。铃茵陈
别名:方茎宽筋藤、翅茎白粉藤、五俭藤、山坡瓜藤、拦河藤、散血龙、六骨春筋藤、抽筋藤、软筋美、软筋藤、复方藤
味性:微苦,凉。
归经:肾;肝经。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能络。主风湿痹痛;腰肌劳损;跌打损伤。六方藤
别名:白马骨、满天星[江苏、广东]、路边姜、天星木、路边荆、鸡骨柴
味性:淡、微辛,凉。
主治:疏风解表,清热利湿,舒筋活络。用于感冒,咳嗽,牙痛,急性扁桃体炎,咽喉炎,急、慢性肝炎,肠炎,痢疾,小儿疳积,高血压头痛,偏头痛,风湿性关节痛,白带;茎烧灰点眼治眼翳。六月雪
别名:百日红、映山红、红缨树、卖子木、红绣球、山丹、五月花、牛兰、珠桐、番海棠、大将军、红樱花、买子木、罗伞木、土红花、仙丹花
味性:甘淡;凉。
归经:肝经。
主治:清肝,活血,止痛。治高血压,月经不调,筋骨折伤,疮疡。龙船花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