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味的寒性中药列表/11
|
- 秋牡丹根
- 秋唐松草
- 球花马蓝
- 曲花紫堇
- 曲枝假蓝
- 全叶马兰
- 蚺蛇胆
- 蘘草
- 人参叶
- 榕树皮
- 柔毛水杨梅
- 汝兰
- 乳白香青
- 软骨过山龙
- 软水黄连
- 赛北紫堇
- 赛番红花
- 赛金刚
- 三白草
- 三叉虎根
- 三叉苦
- 三尖杉
- 三角泡
- 三颗针
- 三面刀
- 三色堇
- 三筒管
- 三丫苦叶
- 三叶木蓝
- 三叶委陵菜
- 伞杨
- 散血莲
- 散血芹
- 散瘀草
- 桑根
- 桑黄
- 桑皮汁
- 桑芽
- 桑叶
- 桑叶汁
- 沙茴香
- 沙漏芦
- 沙生风毛菊
- 沙叶铁线莲
- 砂漏芦
- 砂漏芦根
- 砂生槐
- 鲨鱼胆
- 山白龙
- 山稗子根
- 山茶花
- 山茶叶
- 山臭草
- 山刺柏
- 山大刀根
- 山大黄
- 山大黄(波叶大黄)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山大颜
- 山地豆
- 山豆根
- 山胡椒叶
- 山花生
- 山鸡腿
- 山脚麻
- 山苦菜
- 山苦草
- 山苦荬
- 山李子
- 山柳
- 山马豆根
- 山马兰
- 山麦冬
- 山飘儿草
- 山莴苣
- 山莴笋
- 山乌龟
- 山乌桕
- 山乌桕根
- 山香圆
- 山羊肝
- 山楂木
- 扇叶阴地蕨
- 商陆
- 上天梯
- 蛇不见
- 蛇菰
- 蛇含
- 蛇莓
- 蛇莓根
- 射干
- 伸筋藤
- 肾子藤
- 虱婆草
- 湿生扁蕾
- 十大功劳
- 十大功劳根
- 十大功劳叶
- 石蟾蜍
- 石胆草
- 下一页
别名:水杨梅、五气朝阳草、地椒、头晕药、蓝布正、路边香、卜地香、凤凰窝、换骨丹、南布正、毛通经、虎掌叶、小益母、香鸡归、老蛇骚、路边黄、乌骨鸡、草水杨梅、中华水杨梅、大仙鹤草、大路边黄、头晕草、大疮药、龙须草、瘦狗还阳、萝卜解、蝴蝶菜、水白菜、水儿惊风草、草本水杨梅
味性:苦、辛;性寒。
归经:脾;肾;肝经。
主治:补脾肾,祛风湿,消痈肿。治腹泻,痢疾,白带,崩漏,风湿腰腿痛,跌打损伤,痈疽疮疡。柔毛水杨梅
别名:水木通、五路白、白水鸡、水伴深乌、白面姑、过塘莲、三点白、水牛草、水九节莲、白花莲、白叶莲、一白二白、田三白、土玉竹、白黄脚、五叶白、白桔朝、白花照水莲、天性草、白舌骨、塘边藕
味性:苦辛,寒。
归经:归肺、膀胱经。
主治:清利湿热,消肿,解毒。治水肿,脚气,黄疸,淋浊,带下,痈肿,疗毒。三白草(图)
别名:三桠苦、小黄散、鸡骨树、三丫苦、三枝枪、三叉虎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、散瘀止痛。防治流行性感冒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、乙型脑炎、中暑,治感冒高热,扁桃体炎,咽喉炎,肺脓疡,肺炎,疟疾,风湿性关节炎,坐骨神经痛,腰腿痛,胃痛,黄疸型肝炎,断肠草(钩吻)中毒。外用治跌打扭伤,虫蛇咬伤,痈疖肿毒,外伤感染,湿疹,皮炎。三叉苦
别名:假苦瓜、假蒲达、包袱草、风船葛、鬼灯笼、三角灯笼、金丝苦楝、三角藤、倒地铃、棕子草、炮掌果、小果倒地铃、白花仔草、带藤苦楝、灯笼草
味性:苦;辛;寒。
主治:清热利湿;凉血解毒。主黄疸;淋证;湿疹;疔疮肿毒;毒蛇咬伤;跌打损伤。三角泡
别名:三爪金、地蜘蛛、三片风、软梗蛇扭、三张叶、地风子、白里金梅、烂苦春、独立金蛋、三叶蛇子草、三叶蛇莓、铁秤砣、地蜂子
味性:苦,微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止血。治骨结核,口腔炎,瘰疬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三叶委陵菜
别名:活血莲、眉风草、大叶凤凰尾巴草、凤丫蕨、凤丫草、眉凤草、羊角草、铁蕨、凤尾草
味性:微辛;寒;微苦;凉。
归经:肝经。
主治:祛风清热,活血解毒。根茎:治目赤肿痛,眉棱骨痛,风湿关节痛,闭经;全草:治乳痈,肿毒。散血莲
别名:退血草、散血草、白毛筋骨草、地龙胆、紫背金盘、破血丹、石灰菜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消炎,凉血,接骨。用于支气管炎,扁桃腺炎,肺热咳血,疮,疖,乳腺炎,脱肛,痔疮,肿瘤,外伤出血,烧烫伤,骨折。散瘀草
别名:野茴香、沙前胡
味性:苦、辛,微寒。
主治:根:解热,镇咳,祛痰。主治感冒,发热头痛,气管炎,咳嗽,喘息,胸闷。;种子:理气健胃。主治消化不良,急慢性胃炎。;全草:祛风除湿。主治风湿性关节炎。沙茴香
别名:唐大黄、台黄、土大黄、峪黄、籽黄、北大黄、大黄、格西古讷、野大黄、酸酸草、黄古卵子、苦大黄、华北大黄、祁黄、庄黄
味性:苦;性寒。
归经:胃;大肠经。
主治:泻热解毒;凉血行瘀。主湿热黄疸;痢疾;经闭腹痛;吐血;衄血;跌打瘀痛;痈肿疔毒;口舌糜烂;烧烫伤。山大黄
别名:九节木、大罗伞、火筒树、盆筒、山大刀、暗山公、刀枪木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拔毒。根、叶:白喉,扁桃体炎,咽喉炎,痢疾,肠伤寒,胃痛,风湿骨痛;叶:外用治跌打肿痛,外伤出血,毒蛇咬伤,疮疡肿毒,下肢溃疡。山大颜
别名:广豆根、山大豆根、黄结、苦豆根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肺、胃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利咽。用于火毒蕴结,咽喉肿痛,齿龈肿痛。山豆根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山豆根
- 《中药大辞典》山豆根
-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山豆根
- 《本草纲目》山豆根
- 《本草备要》山豆根
- 《本草便读》山豆根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山豆根
- 《本草从新》山豆根
- 《本草撮要》山豆根
- 《本草分经》山豆根
- 《本草分经》山豆根
- 《本草分经》山豆根
- 《本草害利》山豆根
- 《本草蒙筌》山豆根
- 《本草求真》山豆根
- 《本草图经》山豆根
- 《本草新编》山豆根
- 《本草易读》山豆根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山豆根
- 《本经逢原》山豆根
- 《得配本草》山豆根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山豆根
- 《中药炮制》山豆根
- 《药鉴》山豆根
- 《药笼小品》山豆根
- 《药性切用》山豆根
- 《玉楸药解》山豆根
- 《证类本草》山豆根
- 《中药学》山豆根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山豆根
- 《顾松园医镜》山豆根
- 《医学入门》山豆根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七托莲、小苦麦菜、苦菜、黄鼠草、小苦苣、活血草、隐血丹、小苦荬、节托莲、苦叶苗、败酱、苦麻菜、陷血丹、苦丁菜、苦碟子、光叶苦荬菜、燕儿衣、败酱草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排脓;凉血止血。主肠痈;肺脓疡;肺热咳嗽;肠炎;痢疾疾;胆囊炎;盆腔炎;疮疖肿毒;阴囊湿疹;吐血;衄血;血崩;跌打捞员伤。山苦荬
别名:苦胆草、草龙胆、青叶胆、水黄连、土黄连
味性:苦;性寒。
主治:清肝利胆;清热解毒;利湿。主急性黄疸型肝炎;胆囊炎;风热感冒;风火牙痛;咽喉肿痛;消化不良;急性菌痢;泌尿系感染;耳鸣耳聋;烧烫伤。山飘儿草
别名:苦菜、苦马地丁、鸭子食、野生菜、土莴苣、苦芥菜、野莴苣、驴干粮、苦马菜、野大烟、白龙头、苦麻、苦麻菜、败酱草、土人参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;止血。主咽喉肿痛;肠痈;疮疖肿毒;子宫颈炎;产后瘀血腥痛;疣瘤;崩漏;痔疮出血。山莴苣
别名:花商陆、见肿消[贵州、云南]、土冬瓜、抱母鸡、土母鸡、地萝卜、章柳、金七娘、莪羊菜、山萝卜[云南、四川、广西、福建]、荡根、夜呼、当陆、白昌、章柳根、见肿消、山萝卜、水萝卜、白母鸡、长不老、湿萝卜、狗头三七、抓消肿、牛萝卜、春牛头、下山虎、牛大黄、野萝卜、根、薚、马尾、章陆、猪母耳、金鸡母、娃娃头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入脾、膀胱经。
主治:通二便,泻水,散结。治水肿,胀满,脚气,喉痹,痈肿,恶疮。商陆(图)
别名:五匹风、五爪龙、蛇衔、威蛇、小龙牙、紫背龙牙、紫背草、蛇包五披风、五皮风、地五甲、地五加、五爪虎、五叶莓、地五爪、五虎下山、五爪风、五星草、五虎草、五爪金龙、五叶蛇莓、蛇含草、狗脚迹
味性:苦,微寒。
归经:肝;肺经。
主治:清热,解毒。治惊痫高热,疟疾,咳嗽,喉痛,湿痹,痈疽癣疮,丹毒,痒疹,蛇、虫咬伤。蛇含(图)
别名:蛇泡草、蛇盘草、蛇果草、龙吐珠、宝珠草、三匹风、三叶莓、地杨梅、三爪风、三爪龙、三脚虎、红顶果、鸡冠果、野杨梅、蛇藨、地莓、蚕莓、三点红、狮子尾、疔疮药、蛇蛋果、地锦、三皮风、一点红、老蛇泡、蛇蓉草、蛇波藤、蛇八瓣、龙衔珠、小草莓、蛇不见、金蝉草、三叶藨、疗疮药、蛇皮藤、老蛇刺占、老蛇蔂、龙球草、蛇葡萄、蛇果藤、蛇枕头、蛇含草、哈哈果、麻蛇果、九龙草、三匹草、蛇婆、蛇龟草、落地杨梅、血疔草
味性:甘苦,寒。
归经:肺;肝;大肠经。
主治:清热,凉血,消肿,解毒。治热病,惊痫,咳嗽,吐血,咽喉肿痛,痢疾,痈肿,疔疮,蛇虫咬伤,汤火伤。蛇莓(图)
别名:乌扇、扁竹、绞剪草、剪刀草、山蒲扇、野萱花、蝴蝶花、乌蒲、黄远、夜干、乌要、乌吹、草姜、鬼扇、风翼、仙人掌、紫金牛、地萹竹、较剪草、黄花扁蓄、开喉箭、黄知母、较剪兰、剪刀梏、冷水丹、冷水花、扁竹兰、金蝴蝶、金绞剪、紫良姜、铁扁担、六甲花、扇把草、鱼翅草、乌萐、乌翣、凤翼、扁竹根、老君扇、高搜山、凤凰草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肺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消痰,利咽。用于热毒痰火郁结,咽喉肿痛,痰涎壅盛,咳嗽气喘。射干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射干
- 《中药大辞典》射干
- 《中华本草》射干
- 《本草纲目》射干
- 《本草备要》射干
- 《本草便读》射干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射干
- 《本草从新》射干
- 《本草撮要》射干
- 《本草分经》射干
- 《本草分经》射干
- 《本草分经》射干
- 《本草分经》射干
- 《本草经集注》射干
- 《本草蒙筌》射干
- 《本草求真》射干
- 《本草图经》射干
- 《本草新编》射干
- 《本草衍义》射干
- 《本草易读》射干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射干
- 《本经逢原》射干
- 《长沙药解》射干
- 《得配本草》射干
- 《滇南本草》射干
- 《雷公炮炙论》射干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射干
- 《名医别录》射干
- 《神农本草经》射干
- 《中药炮制》射干
- 《汤液本草》射干
- 《吴普本草》射干
- 《新修本草》射干
- 《药笼小品》射干
- 《药性切用》射干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射干
- 《证类本草》射干
- 《中药学》射干
- 《千金翼方》射干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射干
- 《医学入门》射干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黄天竹、土黄柏、刺黄柏、刺黄芩[四川]、木黄连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叶:滋阴清热。主治肺结核,感冒。根、茎:清热解毒。主治细菌性痢疾,急性畅胃炎,传染性肝炎,肺炎,肺结核,支气管炎,咽喉肿痛。外用治眼结膜炎,痈疖肿毒,烧、烫伤。十大功劳
别名:土黄柏、刺黄柏、刺黄芩、刺黄连、老鼠刺、土黄连
味性:苦;性寒。
归经:脾;肝;大肠经。
主治:清热;燥湿;消肿;解毒。主湿热痢疾;腹泻;黄疸;肺痨咳血;咽喉痛;目赤肿痛;疮疡;湿疹。十大功劳根
别名:石花、石莲花、石荷叶、虎耳还魂草、石蝴蝶、岩指甲、镇心草、钮子药、地蒲团、生扯拢
味性:苦、辛,寒。
归经:肝经。
主治:清湿热;解疮毒;活血止痛。主湿热痹痛;疮疡肿毒;咽喉肿痛;赤白带下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。石胆草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