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味的寒性中药列表/6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鲩鱼胆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利咽明目;祛痰止咳。主咽喉肿痛;目赤肿痛;咳嗽痰多。鲩鱼胆

黄刺皮

别名:黄三刺皮、黄三刺、黄檗、刺黄檗、山黄檗、吉尕尔、三颗针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肺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湿热;解热毒。主湿热痢疾;黄疸;带下;热毒痈肿。黄刺皮

黄疸树

别名:刺黄连、树黄连、土黄连、长叶小檗、土黄柏、三颗针、土黄檗、黄根檗、黄根刺、黄柏刺、铁树黄连、铁篱笆、土水莲

味性: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肝炎,胆囊炎,肠炎,菌痢,咽喉炎,结膜炎,尿道炎,疮疡肿毒。黄疸树

黄独零余子

别名:狗嗽子、零余子、黄独果、黄独珠芽

味性:苦;辛;寒。

主治:清热化痰;止咳平喘;散结解毒。主痰热咳喘;百日咳;咽喉肿痛;瘿瘤;瘰疬;疮疡肿毒;蛇犬蛟伤。黄独零余子

黄瓜仁草

别名:瓜子金、辣味根

味性:辛;苦;微寒。

主治:化痰散结;解毒消肿。主咽喉肿痛;咳嗽胸痛;咯痰不爽;毒蛇咬伤;跌打损伤。黄瓜仁草

黄瓜叶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湿热;消毒肿。主湿热泻痢;无名肿毒;湿脚气。黄瓜叶

黄河裸裂尻鱼
黄河裸裂尻鱼

别名:湟鱼、小嘴巴鱼

味性:苦;咸;寒。

归经:肺;脾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和血;健胃;解毒。主月经不调;消化不良;疮疖化脓。黄河裸裂尻鱼

黄花地丁

别名:野豌豆、马口铃、猴丝草、小响铃、狗响铃

味性:性寒,味苦。

归经:入肺经。

主治:清热,解毒,利尿。治久咳痰喘,尿道炎,膀胱炎,痈疽疔疮。黄花地丁

黄花地桃花

别名:黄花虱麻头、缡头婆、密马专、千打槌、地桃花、黐头婆、玉如意、火蒴麻、生毛栏路虎、黄花虱母子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肺;膀胱经。

主治:利尿化石。治石淋,感冒风热表证。黄花地桃花

黄花独蒜

别名:土白及[广西]、粉口兰、老鸦蒜、土白芨、白芨、冰梨子

味性:苦;甘;性寒。

归经:心;肺经。

主治:补肺;止咳;清热解毒。主肺痨;咳嗽;咳血;咯血;痈疽疔疮;跌打损伤。黄花独蒜

黄花绿绒蒿
黄花绿绒蒿

味性:微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;除湿;通淋;止痛。主肺热咳嗽;肺炎;肝炎;湿热水肿;淋浊;风湿关节疼痛。黄花绿绒蒿

黄花香

别名:打烂碗花、黄香棵、小黄花、过路黄、大花金丝梅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解毒散瘀。主湿热黄疸;淋病;泄泻;痢疾;黄水疮;烫火伤;毒蛇咬伤;跌打损伤;筋骨疼痛。黄花香

黄花獐牙菜

味性: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湿热黄疸及血热出血。黄花獐牙菜

黄花紫堇
黄花紫堇

别名:东丝勒、冬司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解热止痛。治胃炎,溃疡病,痢疾,坐骨神经痛。黄花紫堇

黄堇
黄堇

别名:断肠草、黄花鱼灯草、粪桶草、石莲、水黄连、虾子草、野水芹、鱼子草

味性:苦涩,寒。

归经:肺;肝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解毒杀虫。主湿热泄泻;痢疾;黄疸;目赤肿痛;聤耳流脓;疮毒;疥癣;毒蛇咬伤。黄堇

黄开口
黄开口

别名:老虎脚迹草、见血住

味性:苦;涩;性微寒。

归经:脾;肝经。

主治:凉血止血;平肝;解蛇毒。主咯血;吐血;衄血;便血;外伤出血;失眠;高血压病;毒蛇咬伤。黄开口

黄连
黄连黄连

别名:云连、雅连、川连、味连、鸡爪连、王连、灾连、支连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心;肝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泻火,燥湿,解毒,杀虫。治时行热毒,伤寒,热盛心烦,痞满呕逆,菌痢,热泻腹痛,肺结按,吐、衄、下血,消渴,疳积,蛔虫病,百日咳,咽喉肿痛,火眼,口疮,痈疽疮毒,湿疹,汤火烫伤。黄连(图)

黄练芽

别名:黄楝头、回味、黄裢头、蓝香、黄连芽、黄鹂芽、黄儿茶、黄连茶

味性:苦涩,寒。

主治:清热,解毒,止渴。治暑热口渴,痧症,痢疾,晒喉肿痛,口舌糜烂,风湿疮、漆疮。黄练芽

黄楝树

别名:黄连木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用于痢疾,皮肤瘙痒,疮痒。黄楝树

黄芦木
黄芦木

别名:狗奶根、刀口药、黄连、刺黄檗、小檗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燥湿;解毒。主肠炎;痢疾;慢性胆囊炎;急慢性肝炎;无名肿毒;丹毒湿疹;烫伤;目赤;口疮。黄芦木

黄栌根

味性:苦;辛;寒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毒,活血散瘀。治皮肤瘙痒症,跌打损伤,骨折,虚肿。黄栌根

黄栌枝叶

味性:苦;辛;寒。

归经:肾;肝经。

主治:清湿热。治黄疸,水、火烫伤,漆疮。黄栌枝叶

黄麻

别名:苦麻叶、络麻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暑,拔毒消肿。用于预防中暑,中暑发热,痢疾;外用治疮疖肿毒。黄麻

黄蓬花

别名:砂旋覆花、绞蛆爬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杀虫。用于急性细菌性痢疾,急、慢性肠炎,外用治疮痈肿毒,黄水疮,湿疹,并可灭蛆。黄蓬花

黄芩
黄芩黄芩

别名:山茶根、黄芩茶、土金茶根、腐肠、黄文、虹胜、经芩、印头、内虚、空肠、元芩、妒妇、子芩、宿芩、条芩、黄金条根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入心、肺、胆、大肠经。

主治:泻实火,除湿热,止血,安胎。治壮热烦渴,肺热咳嗽,湿热泻痢,黄疸,热淋,吐、衄、崩、漏,目赤肿痛,胎动不安,痈肿疔疮。黄芩(图)

黄秦艽

别名:丽江金不换、金不换、大苦参、滇黄芩、黄龙胆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杀虫;活络止痛。主肺热咳嗽;扁桃体炎;胃炎;痢疾;慢性胆囊炎;肾炎;乳腺炎;蛔虫病;烧伤;跌打损伤;痈疮肿毒。黄秦艽

黄蜀葵根

味性:甘苦,寒。

归经:肺;肾;膀胱经。

主治:利水,散瘀,消肿,解毒。治淋病,水肿,乳汁不通,腮腺炎,痈肿。黄蜀葵根

黄水枝
黄水枝

别名:博落、虎耳草[陕西]、高脚铜告牌、紫背金钱、虎耳草、防风七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。用于痈疖肿毒,跌打损伤,肝炎,咳嗽气喘。黄水枝

黄藤
黄藤

别名:土黄连、藤黄连、黄连藤、伸筋蘑、山大王、大黄藤、伸筋藤、天仙藤、金锁匙

味性:苦;性寒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,解毒,利尿,通便。治饮食中毒,热郁便秘,痢疾,传染性肝炎,疮痈,赤眼,咽喉肿痛。黄藤

黄瓦韦

别名:金鸡尾、大石韦、七星剑、瓦韦、石茶

味性:性微寒,味苦。

主治:消炎,解毒,止血。治发热咳嗽,尿路感染,疮痈肿毒。黄瓦韦

黄菀

味性:苦辛,寒。

归经:入肝、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热痢,眼肿,痈疖疔毒。黄菀

黄缨菊

别名:九头妖魔、黄冠菊

味性:苦,微寒。

主治:止血,催吐。主治吐血,子宫出血,食物中毒。黄缨菊

灰毛婆婆纳

别名:青地蚕子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疮痈肿毒;带状疱疹。灰毛婆婆纳

昏鸡头

别名:鸡脑壳、鸡公头、鸡头枣、鸡老盖、铁狼鸡、小贯众、鸡头风尾、乌鸡儿、鸱头鸡、小晕鸡头、大叶狼衣、地鸡头、凤凰衣、小叶贯众、小鸡娃菜

味性:苦,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息风,散痰止血,驱钩、蛔、绦、蛲诸虫。治感冒,热病斑疹,痧秽中毒,疟,痢,肝炎,肝阳眩晕头痛,吐血便血,血崩,带下,乳痈,瘰疬,跌打损伤。昏鸡头

火绒草

别名:老头草、薄雪草、老头艾、小矛香艾、小头矛香、火绒蒿、大头毛香

味性:微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凉血,利尿。用于急性肾炎。有人认为对消除蛋白尿和血尿有一定作用。火绒草

火殃簕

别名:霸王鞭、金刚纂、金刚树、龙骨树、肉麒麟、羊不挨、火旺、火巷、火焰、羊桠、扬丫、洋丫簕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茎、叶:消肿,拔毒,止泻。用于急性胃肠炎,疟疾,跌打肿痛。;液汁:泻下,逐水,止痒。用于肝硬化腹水,皮癣。火殃簕

火秧竻

别名:霸王鞭、阿黎树、羊不揩、龙骨刺、火虹、火巷、美泽大戟、杨丫、金刚树、纯阳草、千年剑、火焰、臭松、苔哥刺、美泽大截、小青龙、紫木通、百步回阳、圆金刚、龙骨树、羊不挨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心;大肠经。

主治:消肿,通便,杀虫.治臌胀,急性胃肠炎,肿毒,疥癞。火秧竻

火秧竻叶

味性:味苦;辛;微酸;性寒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清热化滞,解毒行瘀。治热滞泄泻,痧秽吐泻转筋,疔疮,跌打积瘀。火秧竻叶

鸡肠狼毒

别名:顺水龙、顺水狼毒、金丝矮陀陀

味性:性微寒,味苦辣麻。

主治:舒筋活血,止痛,通便。用于风湿关节痛、胃痛、痛经、大便秘结。鸡肠狼毒

鸡胆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消炎,止咳,祛痰,解毒,明目。治百日咳,慢性支气管炎,小儿菌痢,砂淋,目赤流泪,耳后湿疮,痔疮。鸡胆

鸡冠草

别名:二裂翻白草、二裂委陵菜、痔疮草、黄瓜绿草、地红花、黄瓜瓜苗、土地榆、二裂叶委陵菜、花椒草

味性:甘;微苦;性微寒。

归经: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凉血;止血;解毒。主崩漏;产后出血;痔疮;痢疾。鸡冠草

鸡脚刺

别名:刺黄芩、刺小檗、三颗针、压妹刺、刺黄连、九莲小檗、鸡足黄连

味性: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脾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,解毒。治泄泻,痢疾,湿热黄疸,眼赤肿痛,疮毒。鸡脚刺

鸡脚莲

别名:大风尾草、原始莲座蕨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安神。主泄泻;小便不利;心烦。鸡脚莲

鸡蹼

别名:珍珠草、一包针

味性:苦;甘;微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消肿止痛。主小便不利;热淋;砂淋;白浊;风湿骨痛;跌打损伤;小儿疳积;脾脏肿大。鸡蹼

鸡娃草
鸡娃草

别名:刺矾松、蓝雪草、小蓝雪草、刺矶松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解毒,杀虫。用于头癣,体癣,手癣,足癣。鸡娃草

鸡血李

别名:杏李、红李、秋根李、玉皇李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行气活血。治跌打损伤,痪血作痛,吐血,白浊。鸡血李

积雪草
积雪草积雪草

别名:崩大碗、马蹄草、雷公根、蚶壳草、铜钱草、落得打、连钱草、地钱草、老公根、葵蓬菜、崩口碗、地棠草、大马蹄草、土细辛、钱凿口、复箸碗草、鲎圭草、遍地香、灯盏菜、牛浴菜、野荠菜、马脚迹、遍地金钱草、半边月、老鸦碗、酒杯菜、破铜钱、半边钱、地浮萍、野冬苋菜、土细辛、刚果龙、缺碗草芋子草、芽黄草、草如意、含壳草、乞食碗、老豺碗、大水钱、破铜钱草、老鸭确定、铁灯盏、半边碗、透骨草、跳破碗、雷公碗、地细辛、地排草

味性:苦辛,寒。

归经:归肝、脾、肾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。用于湿热黄疸,中暑腹泻,砂淋血淋,痈肿疮毒,跌扑损伤。积雪草(图)

极丽马先蒿

味性:全草味淡、苦;性微寒;花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急性胃肠炎;食物中毒。极丽马先蒿

夹竹桃
夹竹桃

别名:红花夹竹桃、柳叶桃、拘那夷、拘孥儿、棋那卫、叫出冬、水甘草、九节肿、大节肿、白羊桃、拘拏儿、枸那、桃叶桃、枸那异、状元竹、柳竹桃、柳条花、三季红、三李白、洋桃、柳叶树、洋桃梅、四季红、红羊皮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强心利尿,祛痰杀虫。用于心力衰竭,癫痫;外用治甲沟炎,斑秃,杀蝇。夹竹桃

荚果蕨贯众

别名:野鸡膀子、小叶贯众、黄瓜香

味性:苦;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杀虫,止血。用于蛲虫病、虫积腹痛、赤痢便血、子宫出血、湿热肿痛。荚果蕨贯众

假报春花

别名:牙母堂[藏名]

味性:甘、微苦,寒。

主治:解热镇惊。主治高热,神昏抽搐。假报春花

假苦瓜

别名:假蒲达、包袱草、风船葛、鬼灯笼、三角泡、三角灯笼、金丝苦楝、眼睛草

味性:味苦,性寒。

归经:入肝、肾二经。

主治:清热,利水,凉血,解毒。治黄疸,淋病,疔疮,水泡疮,疥癞,蛇咬伤。假苦瓜

假蓝靛

别名:木蓝、小蓝青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凉血,解毒。治衄血、肤痒、癍疹。假蓝靛

假耧斗菜

别名:小叶假耧斗菜、叶矛对钩

味性:味苦;涩;性寒。

归经:肝;肾;脾经。

主治:活血祛瘀;敛疮止血。主跌打损伤;经闭;痛经;外伤出血;金疮;伤口久不愈合;崩漏下血。假耧斗菜

尖耳贯众

别名:贯众、大叶兰芝、大叶鲁基、牛尾贯众

味性:苦,微寒。

主治:解毒,活血,利水。治颈淋巴结核,疮毒,水肿,崩漏,跌打损伤。尖耳贯众

尖叶唐松草

别名:石笋还阳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全身黄肿。尖叶唐松草

尖叶铁扫帚

别名:夜关门、扁座、野鸡花、化食草、鱼吊草、关门草

味性:苦、涩,微寒。

主治:止泻利尿,止血。主治痢疾,遗精,吐血,子宫下垂。尖叶铁扫帚

剪刀股
剪刀股

别名:鸭舌草、鹅公英、假蒲公英、蒲公英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归胃;肚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尿消肿。主肺脓疡;咽痛;目赤;乳腺炎;痈疽疮疡;水肿;小便不利。剪刀股

剪夏罗
剪夏罗

别名:剪红罗、剪春罗、碎剪罗、剪金花、雄黄花、阔叶鲤鱼胆、山茶田

味性:甘;微苦;性寒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除湿;泻火解毒。主感冒发热;缠腰火丹;风湿痹痛;泄泻。剪夏罗

碱黄鹌菜

味性:微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疔疮肿毒。碱黄鹌菜

见血封口

别名:竹叶兰、岩七、白跌打、石枫丹、柄叶竹根七

味性:辛、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散瘀止痛。用于感冒,咽喉炎,扁桃体炎,支气管炎,牙痛,胃痛,胃出血,膀胱炎;外用治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。见血封口

见血清

别名:见血莲、矮胖儿、肉螃蟹、铁爬树、立地好、毛慈姑、岩芋、黑兰、铁爬网、倒岩提、走子草、肉龙箭、羊耳蒜、香花羊耳蒜、紫星羊耳蒜、香羊耳蒜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,凉血,止血。用于肺热咯血,吐血;外用治创伤出血,疮疖肿毒。见血清

剑叶玉簪

别名:玉簪花、紫萼

味性:苦;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尿。主疔疮肿毒;咽喉肿痛;小便不利;痛经。剑叶玉簪

剑叶紫金牛

别名:开喉箭

味性: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咽喉肿痛。剑叶紫金牛

箭刀草

别名:箭子草、紫威灵、白脚威灵仙、紫花地丁、黑继参

味性:味苦;辛;性微寒。

主治:健脾消食;除湿;止痛。主消化不良风;风湿关节痛;偏头痛;疮疖。箭刀草

箭杆杨
箭杆杨

别名:钻天杨、白杨树

味性:苦;性寒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凉血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脚气肿;肝炎;痢疾;烧烫伤;疥癣秃疮。箭杆杨

箭叶苣

别名:三角草、土半夏、犁头浆草、犁铧草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止血。主治乳腺炎,疮疖,无名肿毒,毒蛇咬伤,咳嗽,癫痫,痔疮出血,皮癣。箭叶苣

江南桤木

味性: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湿疹;荨麻疹。江南桤木

茳芒决明

别名:豆瓣叶、望江南、苦参、野苦参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消炎,止痛,健胃。治痢疾,胃痛,肝脓疡,喉炎,淋巴腺炎。外用治阴道滴虫,烧烫伤。茳芒决明

绛梨木根

别名:嚼连根、孟子根、黑龙须、铁包金、鹿角刺根、绿皮刺根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脾;胃;肾经。

主治:消食,行水,去痪。治食积饱胀,水肿臌胀,月经停闭。绛梨木根

交剪草

别名:红头草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解毒杀虫。主疥癣;痔疮。交剪草

椒目
椒目

别名:川椒目

味性:苦辛,寒。

归经:脾;膀胱经。

主治:利水消肿;祛痰平喘。主水肿胀满;哮喘。椒目

焦栀子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归心、肺、三焦经。

主治:凉血止血。用于血热吐衄,尿血崩漏。焦栀子

角茴香

别名:山黄连、咽喉草、麦黄草、黄花草、雪里青、野茴香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肺;大肠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用于咽喉肿痛,目赤。角茴香

绞股蓝
绞股蓝绞股蓝

别名:七叶胆、小苦药、公罗锅底、落地生、遍地生根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归肺;脾;肾经。

主治:消炎解毒,止咳祛痰。现多用作滋补强壮药。绞股蓝

结血蒿

别名:普尔那、老羊蒿、结白蒿、山蒿、白蒿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;解毒;除蒸。主瘟疫发热;劳热骨蒸。结血蒿

金不换
金不换金不换

别名:独脚乌桕、石琴薯、山乌龟、地乌龟、地不容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健胃止痛,散瘀消肿。治外感咳嗽,咽痛,口舌生疮,呕吐腹泻,痢疾,胃痛,痈疽肿毒,跌打损伤。金不换

金粉蕨

别名:野鸡尾、小野鸡尾、柏香莲、小金花草、水金鸡尾、孔雀尾、土黄连、解毒蕨、日本乌蕨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用于感冒高热,肠炎,痢疾,小便不利;解山薯、木薯、砷中毒;外用治烧烫伤,外伤出血。金粉蕨

金刚一棵蒿

别名:益母藤、东方发白、梭罗来、红天麻、公子天麻

味性:酸;微苦;寒。

归经:心;肝;脾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调经止血;收敛固脱。主湿热黄疸;下痢脓血;疮痈肿毒;毒蛇咬伤;月经不调;崩漏;子宫脱垂;脱肛。金刚一棵蒿

金钩如意草

别名:水黄连、五味草、水金钩如意、地堇苗、大理紫堇

味性:甘、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,消炎,清肝明目。主治肝炎,痢疾,肠炎,风湿骨痛,肺热咳嗽,牙痛,急性结膜炎。金钩如意草

金冠鳞毛蕨

别名:贯众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心;肝;脾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血散瘀。主热毒斑疹;金疮;产后血气胀痛;崩漏;带下;衄血;痢疾。金冠鳞毛蕨

金果榄
金果榄原生态金果榄金果榄金果榄

别名:山慈菇[广东、广西]、金牛胆、地苦胆、金狮藤、九牛胆、九莲子、青牛胆、金线吊葫芦、金楛榄、金苦榄、地胆、天鹅蛋、铜秤锤、金银袋、金榄、地蛋、破石珠、山茨菇、九牛子、黄金古、九龙胆、雪里开、山慈菇、金狗胆、苦地胆、金狮胆、地蚕、破岩珠、青鱼胆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脾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咽,止痛。用于咽喉肿痛,痈疽疔毒,泄泻,痢疾,脘腹热痛。金果榄(图)

金花草

别名:乌韭、雉鸡尾、孔雀尾、大叶金花草、小叶野鸡尾、蜢蚱参、石青苇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。用于感冒发热,咳嗽,扁桃体炎,腮腺炎,肠炎,痢疾,肝炎,食物中毒,农药中毒;外用治烧烫伤,皮肤湿疹。金花草

金鸡纳

别名:奎宁树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抗疟,退热。用于疟疾,高热。金鸡纳

金橘叶

味性:味辛苦,性微寒。

归经:肝;脾;肺经。

主治:舒肝解郁;理气散结。主噎膈;瘰疬;乳房结块;乳腺炎。金橘叶

金龙胆草

别名:矮脚苦蒿、熊胆草、鱼胆草、苦蒿、细苦蒿、毛苦蒿、油蒿、苦丁、苦艾、苦龙胆草、龙胆蒿、劲直假蓬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消炎,泻火解毒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,牙痛,慢性气管炎,口腔炎,咽喉炎,扁桃体炎,肾炎,疟疾;外用治眼结膜炎,中耳炎,疮疡,湿疹,外伤出血。金龙胆草

金沙草

别名:牛吊西、曲须、扫把藤、斑鸠窝、须须药、软筋藤

味性:甘;微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;利湿;舒筋活络;止血。主尿路感染;尿路结石;肾炎水肿;肝炎;痢疾;目赤肿痛;风湿痹痛;筋骨麻木;跌打骨折;外伤出血。金沙草

金狮藤

别名:香里藤、香里陈、青香藤、金腰带[福建]、香藤、藤薯、痧药草、南木香、熏鼓藤

味性:苦;辛;微寒。

归经:肝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收敛镇痛。用于中暑腹痛,胃痛,腹痛下痢,风湿关节痛,毒蛇咬伤,高血压病,皮肤湿疹。金狮藤

金丝草
金丝草

别名:黄毛草、笔子草、猫尾草、笔尾草、金丝茅、竹蒿草、猫毛草、肥马草、枪草、落苏、毛毛草、笔仔草、猫仔草、墙头竹、牛尾草、笔毛草、猴毛草、眉毛草、金黄草、胡毛草、牛毛草、竹叶草、马鞍草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,解暑,利尿。用于感冒高热,中暑,尿路感染,肾炎水肿,黄疸型肝炎,糖尿病,小儿久热不退。金丝草

金丝梅
金丝梅

别名:金丝桃、猪拇柳、土连翘、芒种花、黄花香、山栀子、打破碗花、过路黄、大叶黄、大田边黄、黄木、金香、端午花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肝;肾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解毒;疏肝通络;祛瘀止痛。主湿热淋病;肝炎;感冒;扁桃体炎;疝气偏坠;筋骨疼痛;跌打损伤。金丝梅

金线风

别名:金锁匙、银锁匙、百解藤、有毛粪箕笃、黑皮蛇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止痛。用于风热感冒,咽喉肿痛,牙痛,气管炎,肠炎,痢疾,尿路感染,风湿性关节炎,毒蛇咬伤,疮疡肿毒。金线风

金星蕨
金星蕨

别名:水蕨菜、白毛蛇、毛毛蛇、篦子草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尿;止血。主烫伤;吐血;痢疾;小便不利;外伤出血。金星蕨

金腰子

别名:华金腰子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,利尿,退黄,排石。用于黄疸型肝炎,膀胱炎,胆道结石。金腰子

金珠柳

别名:大叶良箭、白胡椒、红斑鸠米、野兰、白子木、普洱茶、杜宏山、观音茶

味性: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湿热。主痢疾;泄泻。金珠柳

筋骨草
筋骨草

别名:白毛夏枯草、散血草、金疮小草、青鱼胆草、苦草、苦地胆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消肿。主咽喉肿痛;肺热咯血;跌打肿痛。筋骨草(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