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味的寒性中药列表/3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大扁竹兰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消肿。主咽喉肿痛;肺热咳喘;食物中毒。大扁竹兰

大臭黄荆

别名:斑鸠叶、臭黄荆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止痛。主痢疾;痈肿疮毒;瘰疬;痛经;疝气;创伤出血。大臭黄荆

大丁草
大丁草

别名:小火草、臁草、烧金草、豹子药、苦马菜、米汤菜、鸡毛蒿、白小米菜、踏地香、龙根草、翻白叶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祛风湿,解毒。治风湿麻木,咳喘,疔疮。大丁草

大风药叶

别名:纤序鼠李叶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祛风除湿。主毒蛇咬伤;水火烫伤;跌打损伤;风湿性关节炎;类风湿性关节炎;湿疹;癣。大风药叶

大过山龙

别名:大过江龙、青竹标、麒麟尾、爬树龙、金草箍、大芦子、过山龙、大青蛇、大憨青、万丈深、山包谷

味性:味苦;辛;性寒。

主治:活血舒筋;解表镇咳;消肿解毒。主跌打骨折;风湿痹痛;流脑;感冒;咳嗽;百日咳;咽喉肿痛;痈疮疖肿;外伤出血;蛇咬伤。大过山龙

大黑蒿

别名:密花艾纳香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凉血;截疟。主感冒发热;肠炎;高血压病;疟疾。大黑蒿

大红花点地梅

别名:点地梅、绿棱点地梅

味性:苦;性寒。

主治:利水渗湿。主水肿;小便不利;湿痹关节重痛;皮肤疡痒;溃疡。大红花点地梅

大虎耳草

别名:岩耳巴、心叶蒙自虎耳草、蒙自虎耳草、红岩草、反背红、小反背红

味性:微苦辛,寒。

归经:心;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解表。治风丹,疔疮。大虎耳草

大黄
大黄大黄

别名:黄良、火参、肤如、将军、锦纹大黄、川军、峻、蜀大黄、牛舌大黄、锦纹、生军、香大黄、马蹄黄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入胃、大肠、肝经。

主治:泻实热,破积滞,行瘀血。用于实热便秘,食积停滞,腹痛,急性阑尾炎,急性传染性肝炎,血瘀经闭,牙痛,衄血,急性结膜炎;外用治烧烫伤,化脓性皮肤病,痈肿疮疡。大黄(图)

大黄茎

味性:苦;酸;性寒。

主治:泻火;通便。主实热便秘。大黄茎

大黄连刺

别名:土黄连、石妹刺、大黄连、宽叶鸡肢黄连、刺黄连、鸡脚刺、三颗针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胃;小肠经。

主治:清热燥湿;泻火解毒。主湿热泄泻;痢疾;黄疸;热淋;咽喉肿痛;口疮龈肿;火眼目赤肿痛;痄腮;乳痈;疖肿;烫伤。大黄连刺

大昏鸡头

别名:刺齿贯众、尖耳贯众、大叶兰黄、大叶鲁基

味性:苦,微寒。

主治:杀虫,解毒,可预防流感。主治疮毒,蛇咬伤后局部溃烂,颈淋巴结结核。大昏鸡头

大昏头鸡

别名:贯众、蕨薇菜根、大叶兰芝、大叶鲁基、牛尾贯众、昏头鸡、大叶贯众

味性:苦;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散瘀;利水消肿。主疔疮痈肿;瘰疬;毒蛇咬伤;崩漏带下;水肿;跌打损伤;蛔积;预防流感;麻疹。大昏头鸡

大苦草

别名:獐牙菜、黑节苦草、黑菊黄、走胆草、紫花青叶胆、蓑衣莲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舒肝利胆。用于急慢性肝炎,胆囊炎,尿路感染,肠胃炎,感冒发热,流感,咽喉炎,牙痛。大苦草

大苦溜溜

别名:螺旋茄、百两金、苦凉菜、帕笠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根:利尿;叶:止咳。大苦溜溜

大鳞毛蕨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驱虫。主绦虫病。大鳞毛蕨

大马蹄蕨

别名:马蹄蕨、马蹄根、观音座莲

味性:苦、涩,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止血,止痛。用于肠炎,痢疾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肾炎水肿,肺结核咯血,崩漏,跌打肿痛。大马蹄蕨

大泡通

别名:泡通、大木通、隔子通、饭包叶、三叉木、豆豉叶、大豆豉叶、牛嗓管、伞把木、大通塔、柴厚朴、野巴戟、万贯钱、豆豉杆、大加皮、绒毛鸭脚木、泡桐树、假通脱木

味性:苦、涩,微寒。

主治:祛风活络;强筋健骨;行气活血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酸痛;跌打肿痛;胸胁脘腹胀痛。大泡通

大泡通皮

别名:枝子皮

味性:味苦;涩;性微寒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舒筋活络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骨折。大泡通皮

大泡通叶

别名:牛嗓管叶、豆鼓叶、大豆豉叶

味性:味苦;涩;性微寒。

主治:祛风燥湿;解毒敛疮。主风疹;湿疹;皮炎;皮肤皲裂。大泡通叶

大青草

别名:青泽兰、化痰清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时行热毒;丹毒;口舌生疮;黄疸。大青草

大青根

别名:臭根、野地骨、土地骨皮、淡婆婆、山漆、地骨皮、假青根、路边青、羊咪青、大叶地骨皮、臭婆根、土骨皮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,解毒,祛风,除湿。治乙脑,流脑,感冒高热,头痛,肠炎,痢疾,黄疸,齿痛,鼻衄,咽喉肿痛。大青根

大青木
大青木

别名:路边青、臭叶树、羊咪青、青心草、臭大青、鸭公青、淡婆婆、大叶青、木本大青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。用于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、流行性乙型脑炎,治感冒头痛,麻疹并发肺炎,流行性腮腺炎,扁桃体炎,传染性肝炎,痢疾,尿路感染。大青木

大青叶
大青叶原生态大青叶大青叶大青叶

别名:大青、蓝叶、蓝菜、蓝腚叶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归心、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消斑。用于温邪入营,高热神昏,发斑发疹,黄疸,热痢,痄腮,喉痹,丹毒,痈肿。大青叶(图)

大沙叶
大沙叶

别名:大叶满天星、满天星、山铁尺、青风木、港大沙叶、香港大沙叶、茜木、巴佛他树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心;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活血祛瘀。治暑热痧胀,跌打损伤,风毒疮疥。大沙叶

大山芝麻

别名:山油麻、假芝麻

味性:辛;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;麻疹;痢疾;疟疾。大山芝麻

大树三台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消炎解表,利湿解毒,通便。用于感冒,急、慢性肝炎,疟疾,膀胱炎,脱肛,子宫脱垂,月经过多,产后流血,疝气,便秘;外用治疮、疖。大树三台

大铁扫把

别名:铁马豆、白豆、蒙自木兰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消炎镇痛,舒筋活络。主治消炎,脉管炎,骨髓炎,跌打损伤,风湿瘫痪,疮疡。大铁扫把

大瓦韦膜叶星蕨

别名:大风草、爬山姜、断骨粘、宝剑草、光石韦、大石韦、岩姜七、鸡足莲、大叶包针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利尿;散瘀消肿;止血。主膀胱炎;尿道炎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;疔疮痈肿。大瓦韦膜叶星蕨

大烟锅草
大烟锅草

别名:香油罐

味性:苦,微寒。

主治:凉血,散淤,止血。用于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大烟锅草

大叶骨牌草

别名:凤尾金星、七星剑、旋鸡尾、排骨草、七星凤尾、一包针、龙眼草、七星草、金鸡尾、七星凤尾草、饍鸡尾、石扁担、凤尾草、骨牌草、连天草、连贴草、石韦、掘不尽、大经刀草、金星剑、大号七星剑、牛舌草、华星蕨、疏鳞星蕨、大号石韦、岩剑、岩刀、岩带、剑刀草、大号石剑、拉舌狗、石刀青、锦鸡尾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肝;脾;心;肺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凉血解毒。主热淋;小便不利;赤白带下;痢疾;黄疸;咳血;衄血;痔疮出血;瘰疬结核;痈肿疮毒;毒蛇咬伤;风湿疼痛;跌打骨折。大叶骨牌草

大叶贯众

味性:苦;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流感;乙脑;崩漏。大叶贯众

大叶金花草

别名:野黄连、水黄连、牙齿芒、擎天蕨、雪仙草、扫雪花、蜢蚱参、上树细辛草、青蕨、金花草、大金花草、乌韭、石发、地柏枝、雉鸡尾、小鸡尾草、细叶狼箕、花叶凤尾草、乌竹、墙柏、细叶凤凰尾、土黄连、孔雀尾、万能解毒草、苦黄连

味性:微苦;寒。

归经:肝;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,解毒,利湿,止血。治风热感冒,中暑发痧,泄泻,痢疾,白浊,白带,咳嗽,吐血,便血,尿血,牙疳,痈肿。大叶金花草

大叶苣荬菜
大叶苣荬菜

别名:白花大蓟、苦荬、圆再苦苣菜、败酱草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血。主疮疡肿毒;小儿咳喘;肺痨咳血。大叶苣荬菜

大叶马尾连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归大肠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;泻火;解毒。主主治痢疾;腹泻;目赤肿痛;湿热黄疸。大叶马尾连

大叶蛇总管

别名:藿香、山薄荷、铁菱角、蓝花柴胡、铁鞭角、脉叶香茶菜

味性:味微辛;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,除湿,解毒。治急性传染性肝炎,疮毒湿疹,皮肤瘙痒。大叶蛇总管

大叶藤

别名:奶汁藤、假黄藤、犸骝能、越南大时藤、犸(犭留)能、黄藤子、黄藤、土黄连、藤黄莲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壮筋骨,活血通络。主治风湿痹痛,小儿麻痹后遗症,肥大性脊椎炎。外用治骨折。大叶藤

代代花枳壳

别名:代代、代代圆、苏枳壳

味性:性微寒,味苦、酸。

主治:行气宽中,消食,化痰。用于胸腹闷胀痛、食积不化、痰饮、脱肛。代代花枳壳

带叶报春花

别名:报春花、藏报春花

味性:苦;性寒。

主治:泻肝火;清湿热。主小儿高热抽风;湿热泻痢。带叶报春花

丹参
丹参丹参

别名:红根、大红袍、血参根、血山根、红丹参、紫丹参、亦参、木羊乳、逐马、山参、紫党参、山红萝卜、活血根、靠山红、红参、烧酒壶根、野苏子根、山苏子根、蜜罐头、朵朵花根、蜂糖罐、郄蝉草、赤参;木羊乳、奔马草、精选酒壶根

味性:苦,微寒。

归经:归心、肝经。

主治:祛瘀止痛,活血通经,清心除烦。用于月经不调,经闭痛经,症瘕积聚,胸腹刺痛,热痹疼痛,疮疡肿痛,心烦不眠;肝脾肿大,心绞痛。丹参(图)

胆木

别名:乌檀、山熊胆、熊胆树、药乌檀、黄胆木、黄心木、树黄柏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肺;大肠;胆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感冒发热,急性扁桃体炎,咽喉炎,支气管炎,肺炎,泌尿系感染,肠炎,痢疾,胆囊炎;外用治乳腺炎,痈疖脓肿。胆木

胆汁

别名:苦胆汁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,止咳,通便。用于急、慢性气管炎,小儿肺炎,百日咳,小儿惊风,抽搐,烦热,目赤,黄疸,破溃型淋巴结结核,肠炎,痢疾,便秘。胆汁

淡花当药

别名:獐牙菜、加达、当药、水黄连

味性: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湿健胃。主骨髓炎;咽喉炎;扁机体炎;结膜炎;肝炎;消化不良;痢疾;疮痈疥癣;毒蛇咬伤。淡花当药

淡味当药

别名:苦草、小方杆、乌金散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治骨髓炎,喉炎,扁桃体炎,结膜炎,疥癣。淡味当药

倒地铃

别名:假苦瓜、风船葛、带藤苦楝、灯笼草[四川]

味性:苦、微辛,寒。

主治:散瘀消肿,凉血解毒。用于跌打损伤,疮疖痈肿,湿疹,毒蛇咬伤。倒地铃

倒根蓼

别名:白山拳参、重楼、草河车、倒根草

味性:苦;性微寒。

主治:化痰止咳;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。主咳嗽痰多;痢疾;腹泻;痈疮肿毒;牙龈肿痛;口糜;崩漏;痔疮出血。倒根蓼

倒扣草
倒扣草

别名:牛舌大黄、牛舌头、鱼鳞菜、倒钩草、倒梗草、破布粘、白基牛膝、鸡骨草、牛七风、白牛七、鹅膝、倒捋草、倒吞吞、倒挂草、鸡骨癀、牛獭鼻、倒刺草、虎鞭草、粘身草、鸭脚节、铁马鞭、撮鼻草、倒勒草、鸡豚草、土常山、掇鼻草

味性:苦辛,寒。

归经:肝;肺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,解表,利水,活血。治感冒发热,痢疾,疟疾,喉痛,脚气,淋病。水肿,跌打损伤。倒扣草

倒水莲

别名:金鸡尾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归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治疟疾寒热,湿热发黄,头晕,目疼及腹痛泻痢。倒水莲

地白草

别名:七星莲、天芥菜草、白菜仔、鸡疴粘草、黄瓜草、白地黄瓜、狗儿草、黄瓜菜、细通草、毛毛藤、黄瓜香、野白菜、冷毒草、匍伏堇、小黄瓜香、提脓草、地白菜、王瓜香、银茶匙、石菜、雪里青、抽脓拔、茶匙黄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归肺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,清热,利尿,解毒。治风热咳嗽,痢疾,淋浊,痈肿疮毒,眼睑炎,烫伤。地白草

地不容
地不容原生态地不容地不容

别名:山乌龟[云南]、地乌龟、白地胆、荷叶暗消、解毒子、地不荣、地芙蓉、乌龟梢、金丝荷叶、金线吊乌龟、山乌龟、地胆、抱母鸡、一文钱、乌龟抱蛋、金不换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肺;胃;肝经。

主治:涌吐痰食品店;截疟;解疮痛。主疟疾;食积腹痛;痈肿疔毒。地不容(图)

地朝阳

别名:棉毛倒提壶、鬼马石、倒提壶、野葵花、野烟、野叶子烟、挖耳子草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痛肿疮毒;疥疮;脓疱疮。地朝阳

地丁

别名:箭头草、羊角子、独行虎、地丁草、如意草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入心、肝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解毒消肿。治疔疮,痈肿,瘰疬,黄疸,痢疾,腹泻,目赤,喉痹,毒蛇咬伤。地丁

地肤苗
地肤苗

别名:扫帚苗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肝;脾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尿通淋。治赤白痢,泄泻,热淋,目赤,雀盲,皮肤风热赤肿。地肤苗

地膏药

别名:岩白菜、雾水草、兔耳风、白头翁、地毛香、棱干青、野水牛蒿、老鸦绵、大棉花草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痢疾,小儿惊风,口疮,疮毒,外伤出血。地膏药

地瓜藤

别名:地石榴、过江龙、土瓜、野地瓜、地蜈蚣、牛马藤、过石龙、地枇杷、过山龙、铺地蜈蚣、牛托鼻、鸠草、冬枇杷、青风月、风藤、拦路虎、地木耳、野地瓜藤、霜坡虎、爬地牛奶、钻地龙、遍地金、地板藤、母猪地瓜、匐地蜈蚣、万年扒、地瓜茎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,利湿,活血,解毒。治风热咳嗽,痢疾,水肿,黄疸,风湿疼痛,痔疮出血,经闭,带下,小儿消化不良,跌打损伤,无名肿毒。地瓜藤

地核桃

别名:山核桃、箭头草、匙头菜、银地匙、白毛叶地丁草、地丁子、怀胎草

味性:味苦;辛;性寒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血。治痈疽疮毒,肺痈,跌打损伤,刀伤出血。地核桃

地黄
地黄原生态地黄地黄地黄

别名:地黄、野地黄、酒壶花、山烟根

味性:鲜地黄:甘、苦,寒;生地黄:甘,寒。

归经: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
主治:鲜地黄:清热生津,凉血,止血。用于热病伤阴,舌绛烦渴,发斑发疹,吐血,衄血,咽喉肿痛。;生地黄:清热凉血,养阴,生津。用于热病舌绛烦渴,阴虚内热,骨蒸劳热,内热消渴,吐血,衄血,发斑发疹。地黄(图)

地灵根
地灵根

别名:地柏灵根

味性: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利尿;消食健胃。主湿热尿淋;肝炎;消化不良。地灵根

地梅子

别名:黄刺儿根、黄果悬钩子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湿热,杀虫,止血。主治湿热痢疾,鼻血不止,黄水疮,疥癣。地梅子

地磨薯

别名:野芝麻棵、小黑药、野芝麻根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截疟;清热解毒。主疟疾;感冒发热;麻疹;痢疾;毒蛇咬伤。地磨薯

地涌金莲
地涌金莲

别名:毛果矮蕉、地金莲、地涌莲、地莲花

味性:苦、涩,寒。

归经:大肠经。

主治:止带;止血。主白带;崩漏;便血。地涌金莲

地榆
地榆地榆

别名:黄瓜香、玉札、山枣子、白地榆、鼠尾地榆、涩地榆、马连鞍薯、山红枣根、赤地愉、紫地榆、枣儿红、岩地芨、红地榆、水橄榄根、花椒地输、线形地榆、水槟榔、山枣参、黄根子、蕨苗参、酸赭、豚榆系、西地榆、地芽、野升麻、马连鞍、花椒地榆、血箭草

味性:苦酸,寒。

归经:入肝、大肠经。

主治:凉血止血,解毒敛疮。用于便血,痔血,血痢,崩漏,水火烫伤,痈肿疮毒。地榆(图)

滇丹参

别名:丹参、小丹参、紫丹参、小红参、小红草乌、小红丹参、山槟榔、云南丹参、石山丹参

味性:味微苦;微甘;性微寒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活血祛瘀;凉血止血;养心安神;解毒消肿。主月经不调;痛经;经闭;恶露腹痛;胸痹绞痛;关节痛;疝痛;崩漏;吐血;衄血;咳血;血虚肢麻;失眠;健忘;惊悸;怔忡;乳痈;疮肿;跌打瘀肿。滇丹参

滇鸡骨常山

别名:红辣树、白虎木、野辣椒、三台高、野辣子、永固生、红花岩托、四角枫

味性:苦;性寒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截疟;清热解毒;止血消肿。主疟疾;感冒发热;肺热咳嗽;咽喉肿痛;口舌生疮;痈肿疮毒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。滇鸡骨常山

滇苦菜

别名:苦马菜、滇苦苣菜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用于肠炎,痢疾,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,阑尾炎,乳腺炎,口腔炎,咽炎,扁桃体炎,吐血,衄血,咯血,便血,崩漏;外用治痈疮肿毒,中耳炎。滇苦菜

滇獐牙菜
滇獐牙菜

别名:走胆药、肝炎草、青叶胆、青鱼胆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肝利胆,除湿清热。治急性黄疸型肝炎,胆囊炎。滇獐牙菜

点地梅
点地梅

别名:喉咙草、白花珍珠草、天星草、噶蒂慕布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利水。治热性水肿。点地梅(图)

跌破竻

别名:小角刺

味性:味苦,性寒。

主治:种子:治经闭,疮癣,瘰疬;刺:催乳。跌破竻

跌破勒

别名:小角刺、铁梨木、凿子树

味性:味苦;涩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活血祛瘀;消肿止痛;催乳。主黄疸;水肿;跌打损伤;骨折;经闭;痈肿疮毒;乳汁不通;疮癣;瘰疬。跌破勒

迭裂黄堇
迭裂黄堇

别名:厚翅紫堇

味性:苦;涩;寒。

归经:心;肝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血敛疮。主热病高热;黄疸型肝炎;肠炎;外伤出血;疮疡溃后久不收口。迭裂黄堇

丁萝卜

别名:小山萝卜、苦丁、灰地菜、野莴苣、野苦菜、蛾子草、高脚蒲公英、九刀参、八楞麻[江苏]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活血。用于口腔溃疡,咽喉肿痛,慢性阑尾炎,阑尾周围炎,瘀血腹痛,白带;外用治乳腺炎,疮痈肿毒,毒蛇咬伤,痔疮。丁萝卜

疔毒草

别名:亚尔母堂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心;胆;脾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湿消肿。主疔疮肿毒;麻疹热毒;肺炎;胸膜炎;淋浊;白带;肾炎。疔毒草

东北埃蕾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治肝炎,胆囊炎,头痛,发烧,牙痛,扁桃体炎。东北埃蕾

东北堇菜
东北堇菜

别名:堇堇菜、紫花地丁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排脓。主痈疽疔毒;目赤肿痛;咽喉肿痛;乳痈;黄疸;各种脓肿;淋巴结核;泄泻;痢疾。东北堇菜

东北溲疏

味性:辛;苦;寒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祛风解表;宣肺止咳。主感冒,支气管炎。东北溲疏

东北卫矛

别名:毛腺卫矛、鬼箭羽、卫矛、四棱树、毛叶卫矛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通经;消肿;止痛;杀虫。主症瘕结块;胸痹;经闭;月经不调;产后瘀阻腹痛;跌打损伤;关节肿痛;虫积腹痛。东北卫矛

东方蝾螈
东方蝾螈

别名:四足鱼;四脚鱼;水龙

味性:味甘;苦;性寒。

归经:肺;心;脾经。

主治:消积化滞;清热解毒。主小儿疳积;烧烫伤;皮肤痒疹。东方蝾螈

冬瓜藤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归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肺化痰;通经活络。主肺热咳痰;关节不利;脱肛;疮疥。冬瓜藤

冬凌草
冬凌草冬凌草

别名:冰凌花、冰凌草、六月令、山荏、破血丹、明镜草、彩花草、山香草、雪花草、野藿香

味性:味苦;甘;性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止痛。主咽喉肿痛;感冒头痛;气管炎;慢性肝炎;风湿关节痛;蛇虫咬伤。冬凌草

冬青叶

别名:四季青叶

味性:苦涩,寒。

主治:治烫伤,溃疡久不愈合,闭塞性脉管炎,急、慢性支气管炎,肺炎,尿路感染,菌痢,外伤出血,冻瘃,皲裂。冬青叶

冻绿刺

别名:鸭屎树、野苦楝子、洞皮树、臭李子、老鹤眼、山绿柴、黑鸟枝刺、黑旦子、偶栗子、冻绿、冻绿树、老鹳眼

味性:苦涩,微寒。

归经:肺;脾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杀虫消食;下气祛痰。主寸白虫;食积;瘰疬;哮喘。冻绿刺

兜冠黄共享

别名:盔状黄芩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水通淋;活血散瘀。主热淋;血淋;肠痈;肝炎;癌肿;疮疡肿毒;跌打损伤;毒蛇咬伤。兜冠黄共享

钭叶榕

别名:酸叽叽树、马勒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、消炎、解痉。主治感冒。高热抽搐,腹泻痢疾。外用治风火眼痛。钭叶榕

豆瓣七

别名:鱼公草、青鱼胆、冷青草、石寒公、万年青

味性:苦;性寒。

主治:活血通络;消肿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骨折;外伤出血;痈疽肿痛。豆瓣七

豆根木蓝

别名:山扫帚、山花子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,通便。用于咽喉肿痛,肺热咳嗽,黄疸,热结便秘;外用治痔疮肿痛,蛇虫咬伤。豆根木蓝

独脚蟾蜍

别名:掌裂草葡萄、金线吊蛤蟆、石蟾蜍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化痰;解毒散结。主热病头痛;胃痛;痢疾;痈肿;痰核。独脚蟾蜍

独脚乌桕叶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拔毒,消肿。治痈疮,瘭疽,足底石硬。独脚乌桕叶

独一味
独一味独一味

别名:巴拉努努、吉布孜、麦朵昌巴、哈努巴拉、札江温保、哈吾巴拉、达干木、达折合巴、野秦艽、大巴、打布巴

味性:苦,微寒。

主治: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。用于跌打损伤,骨折,腰部扭伤。独一味

杜茎山
杜茎山

别名:踏天桥、山茄子[江西南丰]、土恒山、水麻叶、山茄子、胡椒树、金砂根、白茅茶、白花茶、野胡椒、山桂花、水光钟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祛风,解疫毒,消肿胀。治感冒头痛眩晕,寒热躁渴,水肿,腰痛。杜茎山

杜香

别名:喇叭茶

味性:辛、苦,寒。

主治:化痰,止咳,平喘。用于慢性气管炎。杜香

短毛熊巴掌

别名:野虎耳草、猪婆耳、豆角消、虎耳、叶红、猫耳朵、熊巴耳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燥湿;解毒消肿。主湿热泻痢;带下;阴囊肿大;中耳炎;月经不调;崩漏。短毛熊巴掌

短小蛇根草

别名:荷包草、金锁匙、鸡冠草、白丁香、向日癀、金铃仔草、乌枪头、山苋菜、小蛇根草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;痈疽肿毒;毒蛇咬伤。短小蛇根草

短叶锦鸡儿

别名:猫儿刺

味性:辛、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散肿,生肌止痛。主治痈疽,疮疖,肿痛。短叶锦鸡儿

堆莴苣
堆莴苣

别名:铁麻、江维草、山活血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血。主疮疖肿毒;蝮蛇咬伤;外伤出血。堆莴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