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味的寒性中药列表/2
|
- 菜豆树
- 残槁蔃
- 苍白秤钩风
- 苍耳
- 苍山黄堇
- 藏报春花
- 藏鮡胆
- 藏紫菀
- 草本威灵仙
- 草地黄芩
- 草红藤
- 草灵仙
- 草血竭
- 草蜘蛛
- 侧柏叶
- 叉枝鸦葱
- 茶
- 茶条槭
- 茶子
- 茶子木花
- 蝉翼藤
- 蟾蜍胆
- 长瓣金莲花
- 长柄赤车
- 长杆兰
- 长管香茶菜
- 长毛风毛菊
- 长年兰
- 长前胡
- 长石
- 长瓦韦
- 长尾复叶耳蕨
- 长叶柄野扇花
- 长叶山芝麻
- 常山
- 朝鲜崖柏
- 车桑子根
- 匙叶草
- 匙叶伽蓝菜
- 匙叶龙胆
- 齿缘草
- 赤雹
- 赤瓟根
- 赤楠蒲桃叶
- 赤芍
- 翅果唐松草
- 翅卫矛
- 虫豆
- 臭草
- 臭蒿
- 臭节草根
- 臭李皮
- 臭灵丹
- 臭藤子
- 臭梧桐根
- 出山虎
- 樗白皮
- 川层草
- 川楝子
- 川木通
- 川西小黄菊
- 穿心莲
- 船盔乌头
- 船形乌头
- 垂柳
- 垂丝卫矛果
- 垂珠花
- 春不见
- 春花胡枝子
- 春花木
- 椿皮
- 慈姑
- 慈姑花
- 慈姑叶
- 慈竹
- 慈竹气笋
- 慈竹叶
- 刺柏
- 刺茶美登木
- 刺黄柏
- 刺黄柏茎叶
- 刺黄连
- 刺黄芩
- 刺天茄
- 刺榆皮
- 粗糙凤尾蕨
- 粗榧枝叶
- 粗梗黄堇
- 粗茎罗锅底
- 粗毛鳞盖蕨
- 粗皮蛙
- 粗叶木叶
- 簇生卷耳
- 翠雀花
- 翠羽草
- 鞑新菊
- 打箭菊
- 大百解薯
- 大苞叶千斤拔
- 大避债蛾
- 下一页
别名:蛇树、豆角树、接骨凉伞、牛尾树、朝阳花、白鹤参、豆角木、大朗伞、大朝阳、森木朗伞、牛尾豆、蛇仔豆、鸡豆木、大郎伞、森木郎伞、牛尾木、辣椒树、钝力树、山菜豆、苦苓舅、豇豆树、跌死猫树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清暑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伤暑发热;痈肿;跌打骨折;毒蛇咬伤。菜豆树
别名:卷耳、葹、苓耳、地葵、枱耳、白胡荽、常枱、爵耳、耳珰草、常思、常思菜、羊负来、只刺、进贤菜、道人头、喝起草、佛耳、缣丝草、野缣丝、野茄、猪耳、痴头婆、虱麻头、粘粘葵、白痴头婆、胡葈、枲耳、常枲、刺儿颗、假矮瓜、白猪母络、疔疮草、野紫菜、野落苏、狗耳朵草、苍子棵、青棘子、菜耳
味性:苦辛,寒。
归经:归肺;脾;肝经。
主治:祛风散热,解毒杀虫。治头风,头晕,湿痹拘挛,目赤、目翳,风癞,疔肿,热毒疮疡,皮肤瘙痒。苍耳(图)
别名:九盖草、狼尾巴花、九节草、山鞭草、草玉梅、九轮草、斩龙剑、秆杆升麻、草龙胆、山红花、二郎箭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寒。
主治:祛风除湿;清热解毒。主感冒风热;咽喉肿痛;腮腺炎;风湿痹痛;虫蛇所伤。草本威灵仙
别名:一口血、弓腰老、老腰弓、小么公、地蜂子、地蚂蜂、回头草、草血结、土血竭、拱腰老、金黄鸡、迂头鸡、蛇疙瘩、紫花根、地黑蜂、拳参、鸢头鸡、蜂王七、地马蜂、老土蜂、血三七、山高粱、地蜈蚣、黑地蜂、小腰弓、观音倒座、凤凰鸡、救兵粮、睡头蜂、草子、紫参
味性:苦;辛;性寒。
主治:散血止血,下气止痛。治慢性胃炎,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食积,症瘕积聚,月经不调,浮肿,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。草血竭
别名:竹兰、石玉、胡连、草姜、大叶寮刁竹、文哈海、山荸荠
味性:苦;微寒。
归经:肝;肾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祛风利湿。主热淋;黄疸;水肿;脚气浮肿;疝气腹痛;风湿痹痛;毒蛇咬伤;疮痈肿毒;跌打损伤。长杆兰
别名:铁菱角、四角薄荷、溪薄荷、铁拳头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,消痈止痛。;中暑腹痛,尿路感染:鲜品0.7~1两,水煎服。;筋骨酸痛:干根5~6钱,水煎酌加酒服。;蕲蛇咬伤、乳腺炎:鲜根1两,水煎服,另取鲜叶捣烂外敷。长管香茶菜
别名:黄常山、鸡骨常山、鸡骨风、风骨木、白常山、大金刀、蜀漆[叶]、互草、恒山、七叶、翻胃木、土常山、大常山、树盘根、一枝蓝、摆子药
味性:苦辛,寒。
归经:入肝、脾经。
主治:劫痰;截疟。主疟疾,胸中痰饮积聚。常山(图)
别名:赤包、气包、王瓜[辽宁.宁夏]、山屎瓜、屎包子、山土豆
味性:果:酸、苦,平;块根:苦,寒。
主治:果:理气,活血,祛痰,利湿。用于跌打损伤,嗳气吐酸,黄疸,肠炎,痢疾,肺结核咯血。;块根:治乳汁不下,乳房胀痛。赤雹
别名:臭艾、小香草、荆芥七、香草、猴子草
味性:苦辛,寒。
归经:肺;肾;肝;心经。
主治:祛风清热;活血散瘀;消肿解毒。主感冒发热;小儿高热惊风;痛经;闭经;跌打损伤;热毒疮疡;小儿湿疹;蛇虫咬伤。臭草
别名:鹿耳林、大黑药、狮子草、臭叶子、六棱菊、臭树、归经草、山林丹、野腊烟、鱼富有
味性:苦辛,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上呼吸道感染,扁桃体炎,咽喉炎,口腔炎,支气管炎,疟疾,痈肿疮疖。臭灵丹(图)
别名:献鸡尾、舟山碎米蕨、细凤尾草、凤凰路鸡、铁线路鸡、善鸡尾、斑鸠尾、血草、闭尺、小本马脚蕨、细叶金鸡尾
味性:微苦;寒。
归经:肾;膀胱;大肠经。
主治:清热利湿;解毒。主湿热黄疸;泄泻;痢疾;小便涩痛;咽喉肿痛;痈肿疮疖;毒蛇咬伤。川层草
别名:金铃子、川楝实、楝实、练实、仁枣、苦楝子)、苦楝子、楝子、石茱萸、楝树果、川楝树子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入肝、胃、小肠经。
主治:舒肝行气止痛,驱虫。用于胸胁、脘腹胀痛,疝痛,虫积腹痛。川楝子(图)
别名:榄核莲、一见喜、斩舌剑、苦草、苦胆草、四方草、春莲秋柳、斩蛇剑、圆锥须药草、日行千里、四方莲、金香草、金耳钩、春莲夏柳、印度草、万病仙草、四支邦、槛核莲、斩龙剑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心;肺;大肠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,消肿。用于感冒发热,咽喉肿痛,口舌生疮,顿咳劳嗽,泄泻痢疾,热淋涩痛,痈肿疮疡,毒蛇咬伤。穿心莲
别名:柳树、清明柳、吊杨柳、线柳、倒垂柳、青龙须[根名]
味性:苦,寒。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利湿。;叶:慢性气管炎,尿道炎,膀胱炎,膀胱结石,高血压;外用治关节肿痛,痈疽肿毒,皮肤搔痒,灭蛆,杀孑孓。;枝、根皮:白带,风湿性关节炎;外用治烧烫伤。;须根:风湿拘挛、筋骨疼痛,湿热带下及牙龈肿痛。;树皮:外用治黄水疮。垂柳
别名:金鸡独立草、翠翎草、矮脚凤毛、孔雀花.神锦花、鹤翎草、凤尾草、开屏风毛、龙须、剑柏、蓝地柏、绿绒草、回生草、还魂草、金鸡风尾草、水鸡爪、伸脚草、地柏叶、岩萍、绸缎草、龙鳞草、龙爪草、白鸡爪
味性:微苦,寒。
主治:清热利湿,解毒,消瘀,止血。治黄疸,痢疾,水肿,风湿痹痛,咳嗽吐血,喉痈,痔漏,刀伤,烫伤。翠羽草
别名:金银袋、大总管、萝卜防己、大青木香
味性:苦;寒。
归经:心;胃;大肠经。
主治:理气止痛;清热解毒;止血。主痉挛性胃痛;腹痛;急性胃肠炎;胃及十二指肠溃疡;痢疾;跌打损伤;疮痈肿毒;外伤出血;蛇咬伤;骨结核。大百解薯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