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味的寒性中药列表/15
|
- 野棉花
- 野棉花根
- 野漆树根
- 野升麻
- 野香橼花
- 野洋烟根
- 野罂粟壳
- 野芝麻根
- 野猪胆
- 野猪胆草
- 野竹兰
- 叶象花
- 一颗针
- 一皮草
- 一品红
- 一扫光
- 一文钱
- 伊贝母
- 异叶米口袋
- 薏苡根
- 翼首草
- 茵陈
- 银白杨叶
- 银不换
- 银毛委陵菜
- 银锁匙
- 银叶柳
- 鹰爪枫
- 鹰爪花根
- 鹰爪花果
- 鹰爪莲
- 迎春花叶
- 硬水黄连
- 油茶花
- 油桐叶
- 油渣果根
- 有柄石韦
- 鼬瓣花
- 鱼鳞甲
- 鱼眼草
- 雨韭
- 禹州漏芦
- 玉蝉花
- 玉龙鞭
- 玉簪根
- 鸢根
- 鸢尾
- 圆柏果
- 圆柏叶
- 圆叶千金藤
- 圆锥花南蛇藤根
- 缘毛筋骨草
- 鼋胆
- 粤万年青
- 云南美登木
- 云南铁扁担
- 云南铁角蕨
- 云南重楼
- 蚤休
- 炸腰果
- 窄叶大戟
- 斩龙草
- 斩龙剑
- 獐牙菜
- 沼生水马齿
- 赭石
- 浙贝母
- 浙地黄
- 浙雁皮
- 针叶火绒草
- 珍珠莲
- 珍珠梅
- 砧草
- 芝麻菜
- 知母
- 栀子
- 栀子根
- 栀子花
- 栀子叶
- 蜘蛛
- 止痢蒿
- 止血丹
- 枳实
- 中华剑蕨
- 重楼
- 皱叶羊蹄
- 朱砂草
- 朱砂莲
- 珠儿参
- 珠儿参叶
- 珠果黄紫堇
- 猪胆
- 猪胆粉
- 竹蠹虫
- 竹蠹虫蛀末
- 竹节七
- 竹节人参叶
- 竹卷心
- 竹菌
- 竹叶菜
- 下一页
别名:满天星、野牡丹、接骨莲、铁蒿、水棉花、土白头翁、清水胆、打破碗花花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肺;肝;胆经。
主治:清湿热;解毒杀虫;理气散瘀。主泄泻;痢疾;黄疸;疟疾;蛔虫病;晓虫病;小儿疳积;脚气肿痛;风湿骨痛;跌打损伤;痈疽肿毒;蜈蚣咬伤。野棉花
别名:铜钱根、抱母鸡、荷叶暗消、乌龟抱蛋、表藤、藤子内消、金不换、金钱暗消、小寒药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脾;胃经。
主治:理气止痛,祛风湿。治胃痛,急慢性胃肠炎,食滞气胀,风湿性关节炎,腰膝痛。一文钱
别名:毛蔘箕藤、银锁匙、金线风、九条牛、猪肠换、有毛粪箕笃、金线凤、毛篸箕笃
味性:苦;寒。
归经:肺;大肠;肝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通淋,散瘀止痛。治风热感冒,咽喉疼痛,痢疾,砂淋,跌打损伤。银不换
别名:管仲[云南]、白地榆、地槟榔、翻白叶、翻白草、西南委陵菜
味性:苦、涩,寒。
主治:凉血止血,收敛止泻。用于鼻衄,肺结核咯血,上呼吸道及消化道出血,痢疾,肠炎,消化不良,红崩,白带;外用治创伤出血,烧烫伤。银毛委陵菜
别名:石韦、小石韦、长柄石韦、石茶、独叶草、牛皮草、金瓢羹、金茶匙、小尖刀
味性:苦、甘,寒。
主治:消炎利尿,清湿热。用于急、慢性肾炎,肾盂肾炎,膀胱炎,尿道炎,泌尿系结石,支气管哮喘,肺热咳嗽。有柄石韦
别名:胡椒草、山胡椒菊、茯苓菜、蚯蛆草、泥鳅菜、星莠草、星宿草、三仙菜、地胡椒、鼓丁草、翳子草、地细辛、小镘头草、明头草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主治:活血调经,解毒消肿。用于月经不调,扭伤肿痛;外用治毒蛇咬伤,疔毒。鱼眼草
别名:大种马鞭草、大兰草、倒扣藤、牛鞭草、狮鞭草、万能草、玉郎鞭、铁索草、假马鞭、倒困蛇
味性:微苦,寒。
归经:心;肝;肾经。
主治:利湿化瘀,清热解毒。治淋病,白浊,风湿痹痛,结膜炎,喉炎,跌打瘀肿,痈疖。玉龙鞭
别名:鸢头、扁竹根、赤利麻、土知母、冷水丹、蛤蟆跳缺、蓝花矮陀、九把刀、搜山虎、下搜山、蓝七、天蜈蚣、下山虎、摇痕七、勒马回阳、中搜山、土田七、乌七、蛤蟆七、青蛙七、蜞马七、搜山狗、蛇头知母
味性:苦;辛;寒。
归经:脾;胃;大肠经。
主治:消积杀虫;破瘀行水;解毒。主食积胀满;蛔虫腹痛;症瘕臌胀;咽喉肿痛;痔瘘;跌打伤肿;疮疖肿毒;蛇犬咬伤。鸢根
别名:蓝蝴蝶、蛤蟆七、青蛙七、蜞马七、搜山狗、冷水丹、豆豉叶、扁竹叶、燕子花、中搜山虎、鸭屁股、土知母[四川]、乌园、乌鸢、扁竹、亦利麻、扇把草、土知母、蛤蟆跳缺、铁扁担、紫蝴蝶、老鸦扇、九把刀、扁竹兰、蒲扇风、老君扇、扁柄草、交剪七、鲤鱼尾
味性:辛苦,寒。
主治:消积,破瘀,行水,解毒。治食滞胀满,症瘕积聚,臌胀,肿毒,痔瘘,跌打损伤。鸢尾(图)
别名:蚩休、重楼、重台、草甘遂、螫休、紫河车、重楼金线、白甘遂、重台草、独脚莲、三层草、草河车、九道箍、铁灯盏、七叶一盏灯、鸳鸯虫、双层楼、多叶重楼、七子莲、铁灯台、枝花头、九层楼、螺丝七、海螺七、灯台七、七层塔、八角盘、孩儿掏伞、金盘托荔枝、重台根、金钱重楼、虫蒌、白河车、螺陀三七、土三七
味性:苦;寒。
归经:肝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;凉肝定惊。主痈肿疮毒;咽肿喉痹;乳痈;蛇虫咬伤;跌打伤痛;肝热抽搐。蚤休(图)
别名:瘤毛獐牙菜、当药、方茎牙痛草、凉荞、绿茎牙痛草、双斑獐牙菜、大车前、水红菜、翳子草、黑节苦草、黑药黄、走胆草、紫花青叶胆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肝;心;胃经。
主治:清湿热,健胃。用于黄疸型肝炎,急性细菌性痢疾,消化不良。獐牙菜
别名:蒜辫子草、羊胡子根、地参、蚔母、连母、野蓼、水参、水浚、货母、蝭母、芪母、提母、女雷、女理、儿草、鹿列、韭逢、儿踵草、东根、水须、苦心、昌支、穿地龙、蚳母、母、蒜瓣子草、兔子油草、山韭菜、虾草、马马草、淮知母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肺;胃;肾经。
主治:清热泻火,生津润燥。用于外感热病,高热烦渴,肺热燥咳,骨蒸潮热,内热消渴,肠燥便秘。知母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知母
- 《中药大辞典》知母
- 《中华本草》知母
- 《本草纲目》知母
- 《本草备要》知母
- 《本草便读》知母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知母
- 《本草崇原》知母
- 《本草从新》知母
- 《本草撮要》知母
- 《本草分经》知母
- 《本草分经》知母
- 《本草分经》知母
- 《本草分经》知母
- 《本草分经》知母
- 《本草害利》知母
- 《本草害利》知母
- 《本草害利》知母
- 《本草害利》知母
- 《本草害利》知母
- 《本草害利》知母
- 《本草经解》知母
- 《本草经集注》知母
- 《本草蒙筌》知母
- 《本草求真》知母
- 《本草思辨录》知母
- 《本草图经》知母
- 《本草新编》知母
- 《本草易读》知母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知母
- 《本经逢原》知母
- 《长沙药解》知母
- 《得配本草》知母
- 《雷公炮炙论》知母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知母
- 《名医别录》知母
- 《神农本草经》知母
- 《中药炮制》知母
- 《汤液本草》知母
- 《吴普本草》知母
- 《新修本草》知母
- 《药鉴》知母
- 《药笼小品》知母
- 《药征续编》知母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知母
- 《证类本草》知母
- 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》知母
- 《中药学》知母
- 《千金翼方》知母
- 《外科全生集》知母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知母
- 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知母
- 《顾松园医镜》知母
- 《医学入门》知母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黄栀子、黄果树、山栀子、红枝子、木丹、鲜支、卮子、支子、越桃、枝子、小卮子、黄鸡子、黄荑子、黄栀、山黄栀、山栀
味性:苦;寒。
归经:归心、肺、三焦经。
主治:清热,泻火,凉血。治热病虚烦不眠,黄疸,淋病,消渴,目赤,咽痛,吐血,衄血,血痢,尿血,热毒疮疡,扭伤肿痛。栀子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栀子
- 《中药大辞典》栀子
- 《中华本草》栀子
- 《本草纲目》栀子
- 《本草备要》栀子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栀子
- 《本草崇原》栀子
- 《本草从新》栀子
- 《本草分经》栀子
- 《本草分经》栀子
- 《本草分经》栀子
- 《本草分经》栀子
- 《本草害利》栀子
- 《本草求真》栀子
- 《本草思辨录》栀子
- 《本草图经》栀子
- 《本草衍义》栀子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栀子
- 《本经逢原》栀子
- 《长沙药解》栀子
- 《雷公炮炙论》栀子
- 《名医别录》栀子
- 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栀子
- 《食疗本草》栀子
- 《中药炮制》栀子
- 《汤液本草》栀子
- 《新修本草》栀子
- 《药鉴》栀子
- 《药征》栀子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栀子
- 《证类本草》栀子
- 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》栀子
- 《中药学》栀子
- 《千金翼方》栀子
- 《侣山堂类辩》栀子
- 《饮膳正要》栀子
- 《顾松园医镜》栀子
- 《医学入门》栀子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圆蛛、大腹圆网蛛、檐蛛、癞癞蛛、到麻[蒙名]、次蟗、蛛蝥、蠾蝓、蝳蜍、网工、缀蝥、社公、蚰蟱、网虫、扁蛛、蛛蛛、到麻、次蠹、蠾 螋、蝃蝥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肝经。
主治:祛风,消肿,解毒。治狐疝偏坠,中风口歪,小儿慢惊、口噤,疳积;疔肿,瘰疬,疮疡,蜈蚣、蜂、蝎螫伤。蜘蛛(图)
别名:鹅眼枳实
味性:苦,寒。
归经:归脾、胃经。
主治:破气消积;化痰除痞。主积滞内停;痞满胀痛;大便秘结;泻痢后重;结胸;胃下垂;子宫脱垂;脱肛。枳实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枳实
- 《中药大辞典》枳实
- 《中华本草》枳实
- 《本草备要》枳实
- 《本草便读》枳实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枳实
- 《本草崇原》枳实
- 《本草撮要》枳实
- 《本草分经》枳实
- 《本草害利》枳实
- 《本草害利》枳实
- 《本草经解》枳实
- 《本草经集注》枳实
- 《本草蒙筌》枳实
- 《本草求真》枳实
- 《本草思辨录》枳实
- 《本草图经》枳实
- 《本草新编》枳实
- 《本草衍义》枳实
- 《本草易读》枳实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枳实
- 《本经逢原》枳实
- 《长沙药解》枳实
- 《得配本草》枳实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枳实
- 《名医别录》枳实
- 《神农本草经》枳实
- 《中药炮制》枳实
- 《汤液本草》枳实
- 《吴普本草》枳实
- 《新修本草》枳实
- 《药鉴》枳实
- 《药笼小品》枳实
- 《药征》枳实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枳实
- 《证类本草》枳实
- 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》枳实
- 《中药学》枳实
- 《千金翼方》枳实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枳实
- 《侣山堂类辩》枳实
- 《顾松园医镜》枳实
- 《医学入门》枳实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背蛇生、躲蛇生、一点血、辟虺雷、辟蛇雷、透水雷、辟水雷、雷见怕、牛血莲、避蛇生
味性:苦;辛;寒。
归经:心;肺;肝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;理气止痛。主痈疡肿毒;暑邪痧气;腹泻痢疾;胸腹疼痛;牙痛;喉痛;叶血;蛇伤。朱砂莲
别名:珠参、珠子参、疙瘩七、雪三七、钮子七、扣子七、竹鞭三七、土三七、盘七、野三七、带节参三七
味性:苦甘,寒。
归经:入肝、胃二经。
主治:养阴,清肺,散瘀,止血,定痛。治热病烦渴,阴虚咳嗽,痨伤吐血,鼻衄,咽痛,风湿性关节炎,小儿惊风,跌打损伤。珠儿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