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味的寒性中药列表/10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南蛇竻根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,解毒,散瘀。治外感发热,痧症,风湿骨痛,疮肿,跌打损伤。南蛇竻根

南蛇竻苗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泻热,去瘀解毒。治风热感冒,湿热痧气,跌打损伤,瘰疬,疮疡肿毒。南蛇竻苗

南蛇簕

别名:老鸦枕头、猫爪簕、苦石莲、广石莲、青蛇子

味性:根、茎、叶:苦,凉;种仁:苦,寒。

主治:根、茎、叶:清热解暑,消肿,止痛,止痒。用于感冒发热,风湿性关节炎;外用治跌打损伤,骨折,疮疡肿毒,皮肤搔痒,毒蛇咬伤。;种仁:清热利湿。用于急性胃肠炎,痢疾,膀胱炎。南蛇簕

南天仙子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乳痈红热痛;疮肿。南天仙子

南天竹

别名:白天竹、天竹子、天竹、南天烛、山黄芩、钻石黄

味性:根、茎:苦,寒;果:苦,平。

主治:根、茎:清热除湿,通经活络。用于感冒发热,眼结膜炎,肺热咳嗽,湿热黄疸,急性胃肠炎,尿路感染,跌打损伤。;果:止咳平喘。用于咳嗽,哮喘,百日咳。南天竹

南天竹根

别名:土黄连、钻石黄、山黄连、鸡爪黄连、山黄芩、土甘草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止咳;除湿;祛风化痰;清热;解毒。主肺热咳嗽;湿热黄疸;腹泻;风湿痹痛;疮疡;瘰疬。南天竹根

南天竹梗

味性:辛苦;性寒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清湿热;降逆气。主湿热黄疸;泻痢;热淋;目赤肿痛;咳嗽;膈食。南天竹梗

南天竹叶

别名:南竹叶、天竹叶

味性:苦;性寒。

归经:肺;膀胱经。

主治:治感冒,百日咳,目赤肿痛,瘰疬,血尿,小儿疳疾。南天竹叶

南粤马兜铃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慢性支气管炎;喘息性气管炎;小儿肺炎;细菌性痢疾及乳腺炎;阑尾炎;皮肤化脓性感染。南粤马兜铃

囊距翠雀

别名:囊距飞燕草、甲果贝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凉血解毒,祛风止痒。治流感,皮肤痒疹,蛇咬伤。囊距翠雀

念珠根黄芩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;解毒;止血;安胎。主高热烦渴;肺热咳嗽;热毒泻痢;血热吐衄;胎热胎动;疮痈肿毒。念珠根黄芩

柠鸡儿

别名:小叶锦鸡儿、猴獠刺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治咽喉肿痛。柠鸡儿

柠鸡儿果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治咽喉肿痛。柠鸡儿果

牛蒡
牛蒡

别名:恶实、荔实、马亦名鼠粘、牛蒡、大力子、蒡翁菜、便牵牛、蝙蝠刺

味性:苦、辛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疏风利咽。用于风热感冒,咳嗽,咽喉肿痛,疮疖肿痛,脚癣,湿疹。牛蒡(图)

牛蒡根
牛蒡根

别名:恶实根、鼠粘根、牛菜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归肺;经心。

主治:祛风热,消肿毒。治风毒面肿,头晕,咽喉热肿,齿痛,咳嗽,消渴,痈疽疮疥。牛蒡根

牛抄藤

别名:长叶海金沙、驳筋藤、介指藤、缠藤、柳叶海金沙、海金沙、左壮藤、坐转藤、加吊藤、戒指藤

味性:甘;微苦;寒。

归经:肾;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舒筋活络;清热利湿;止血。主风湿麻木;跌打损伤;尿路感染;泌尿系结石;水肿;痢疾;疮痈肿毒;小儿口疮;火眼;癣疾;外伤出血。牛抄藤

牛胆
牛胆

别名:牛、水牛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胆;肺经。

主治:清肝明目,利胆通肠,解毒消肿,治风热目疾,黄疸,便秘,消渴,小儿惊风,痈肿痔疮。牛胆

牛轭草

别名:红茅草、地蓝花

味性:甘;淡;微苦;寒。

主治:清热止咳;解毒;利尿。主小儿高热;肺热咳嗽;目赤肿痛;热痢;疮痈肿毒;热淋;小便不利。牛轭草

牛耳大黄

别名:土大黄、牛舌头叶、金不换、四季菜根、火风棠、羊蹄根、牛耳大黄根、羊蹄、牛舌片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心;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凉血,化痰止咳,通便杀虫。治急性肝炎,慢性气管炎,吐血,血崩,血小板减少性紫瘢。大便燥结,痢疾,疥癣。秃疮,疔,疖。牛耳大黄

牛筋果

别名:牛筋果、弓刺、连江簕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截疟。主疟疾。牛筋果

牛肋筋

别名:糯米药、拔腋草、黄花母、地膏草

味性:性微寒,味苦辛。

主治:清湿热,解疮毒。治痢疾,黄疸,疔疮,肿毒。牛肋筋

牛泷草

别名:夜抹光、都格里巴、三角叶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血生肌。主疮痈肿毒;疥疮;外伤出血。牛泷草

牛毛草
牛毛草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凉血止血。主呕血;咯血;衄血;尿血;便血。牛毛草

牛奶浆草

别名:见气消、柳州七、生死还阳、鬼打伞、搜山虎、铁凉伞[湖南湘阴]

味性:微苦、涩,寒。

主治:逐水消肿。用于血吸虫病腹水,全身水肿,胸腔积液。牛奶浆草

牛奶莓

别名:红腺悬钩子、高脚红毛饭消扭、虎泡、七月泡、灯笼泡、马泡、红刺苔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肝;肾;胃经。

主治:主治妇女产后寒热,腹痛,食欲不振。牛奶莓

牛皮草

别名:酸藤子
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寒。

主治:疏风清热。主感冒发热。牛皮草

牛嗓管

别名:泡通、大泡通、饭包叶、伞把木、三叉木、隔子通、大通塔

味性:味苦;性微寒。

主治:活血止痛;解毒通便。主跌打肿痛;骨折;牙痛;脘腹疼痛;便秘;无名肿毒。牛嗓管

牛舌头

别名:苣荬菜、野苦荬、山苦荬、牛舌片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阑尾炎,痢疾,痔疮,遗精,白浊,乳腺炎,疮疖种毒,汤火伤。牛舌头

牛藤果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解毒消肿;杀虫止痛。主疮痈;疝气疼痛;蛔虫病;鞭虫病。牛藤果

牛西西

别名:土大黄、牛耳大黄、羊蹄根、牛舌棵、野大救驾、金不换、针刺酸模、酸模根、羊铁酸模、山大黄、牛虱子棵

味性:苦酸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活血止血,通便,杀虫。治痢疾,肝炎,慢性肠炎,跌打损伤,内出血,血小板减少症,大便秘结,痈疮疥癣,脓泡疮,汤火伤。牛西西

牛西西叶

别名:酸模叶、金不换叶、羊铁叶

味性:苦;性寒。

主治:祛风止痒;敛疮;清热解热。主皮肤瘙痒;烫火伤;咽痛。牛西西叶

牛心果
牛心果

别名:牛心梨

味性:味苦;甘;性寒。

归经: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止痢;驱虫。主热毒痢痢疾;肠道寄生虫病。牛心果

牛眼珠

别名:牛眼球、牛目周、牛眼睛、车前树、狭叶马钱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通经活络;消肿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手足麻木;半身不遂;痈疽肿毒;跌打损伤。牛眼珠

扭筋草

别名:老鸦酸、酸溜溜、酸黄瓜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消肿;祛瘀止痛。主流火;肿毒;淋病;跌打损伤;水火烫伤;疥癣。扭筋草

扭鞘香茅

味性:辛;微苦;微寒。

主治:疏散风热;行气和胃。主风热感冒;胸腹胀满;脘腹疼痛;呕吐泄泻;疮毒。扭鞘香茅

脓见愁

别名:黄花母、黄花雾、黄花草、拔脓膏、脓见消、黄花稔、小柴胡、地马桩、地膏药、牛筋麻、牛肋筋、糯米药、砂宁根、地旁草、地旁蒟

味性:苦;辛;性微寒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解毒消肿。主湿热泻痢;黄疸;咽喉肿痛;痈肿疮毒;毒蜂螫伤。脓见愁

欧绵马

别名:贯众、鳞毛蕨

味性:苦;微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凉血止血;驱虫;利水消肿。主感冒发热;乙脑;痄腮;麻疹;崩漏;肠寄生虫病;水肿;小便不利。欧绵马

牌楼七

别名:牌骨七

味性:微苦,寒。

主治:理气,止咳,止痛。用于气滞咳嗽,胸胁疼痛。牌楼七

盘石龟

别名:土山龟、石下龟、钻石龟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主治急性肠胃炎,急性肠炎,急性细菌性痢疾。盘石龟

炮掌果

味性:微苦,寒。

主治:祛风解痉,解毒。炮掌果

泡桐

别名:空桐木、白桐、水桐、桐木树、紫花树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根:祛风,解毒,消肿,止痛。用于筋骨疼痛,疮疡肿毒,红崩白带。;果:化痰止咳。用于气管炎。泡桐

泡桐根

味性:呸微苦;微寒。

主治:祛风止痛;解毒活血。主风湿势痹;筋骨疼痛;疮疡肿毒;跌打损伤。泡桐根

泡桐果

别名:毛泡桐

味性:味苦;性微寒。

主治:化痰;止咳;平喘。主慢性支气和炎;咳嗽咯痰。泡桐果

泡桐花
泡桐花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治上呼吸道感染,支气管肺炎,急性扁桃体炎,菌痢,急性肠炎,急性结膜炎,腮腺炎,疖肿。泡桐花

泡桐树皮

别名:桐皮、白桐皮、水桐树皮、桐木皮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消肿解毒。主风湿热痹;淋病;丹;痔疮肿毒;肠风下血;外伤肿痛;骨折。泡桐树皮

泡桐叶

别名:桐叶、白桐叶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血消肿。主痈疽;疔疮肿毒;创伤出血。泡桐叶

披麻草根

别名:小棕包、天蒜、千张纸、大力王

味性:辛;苦;寒。

主治:散瘀;止痛;催吐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风湿痹痛;癫闲痫。披麻草根

霹水草

别名:如意草、鸡冠参

味性:味甘苦,性寒。

主治:补虚,除湿,舒筋活络。治虚热不退,肾炎水肿,风湿性关节疼痛,湿疹。霹水草

皮袋香根

味性:涩;苦;性微寒。

主治:收涩止血。主妇女崩漏。皮袋香根

皮哨子

别名:无患子、油患子、菩提珠

味性:苦;微寒。

归经:肾;膀胱经。

主治:行气消积;解毒杀虫。主疝气疼痛;小儿疳积;乳蛾;痄腮;疥癞;黄水疮;蛔虫症。皮哨子

毗黎勒

味性:味苦;微涩;性寒。

主治:解毒利咽;止咳止痢;养血止血。主咽喉肿痛;咳嗽;泻痢;痔疮出血;崩漏;病后体虚。毗黎勒

偏翅唐松草

别名:南马尾连、马尾连、马尾黄连、土黄连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胃;大肠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燥湿;泻火解毒。主湿热泻痢;黄疸;白带;风火牙痛;目赤肿痛;疮疡肿毒。偏翅唐松草

偏花黄芩

别名:土黄芩[贵州]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燥湿。主治咳嗽,吐血,白痢。偏花黄芩

平贝母
平贝母原生态平贝母平贝母

别名:平贝、坪贝、贝母

味性:苦、甘,微寒。

归经:归肺经。

主治:清热润肺,化痰止咳,。用于肺热燥咳,干咳少痰,阴虚劳嗽,咯痰带血。平贝母

苹果叶

味性:苦;寒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凉血解毒。主产后血晕,月经不调,发热,热毒疮瓣,烫伤。苹果叶

婆罗门皂荚

别名:忽野檐默、阿梨去伐、波斯皂荚、阿勒勃、清泻山扁豆、香肠豆

味性:苦;大寒。

归经:心;脾经。

主治:清热通便,化滞止痛。主便秘,胃脘痛,疳积。婆罗门皂荚

破布草

别名:野甘露、土石蚕、冬虫草、水苏、麻布草、折根药、猫猫菜

味性:微苦、咸,寒。

归经:归脾;心经。

主治:消炎解毒,排脓。主治疮疖,骨髓炎。破布草

匍伏堇

别名:白地黄瓜、地白菜、野白菜、冷毒草、王瓜草、黄瓜草、黄瓜香、黄瓜菜、银茶匙、石白菜、雪里青

味性:苦、微辛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排脓。用于肝炎,百日咳,目赤肿痛;外用治急性乳腺炎,疔疮,痈疖,带状疱疹,毒蛇咬伤,跌打损伤。匍伏堇

蒲公英
蒲公英蒲公英

别名:黄花地丁、婆婆丁、凫公英、蒲公草、耩褥草、仆公荚、仆公罂、地丁、金簪草、孛孛丁菜、黄花苗、黄花郎、鹁鸪英、白鼓丁、蒲公丁、耳瘢草、狗乳草、奶汁草、残飞坠、黄狗头、卜地蜈蚣、鬼灯笼、羊奶奶草、双英卜地、黄花草、古古丁、仆公英、真痰草

味性:苦甘,寒。

归经:归肝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利尿通淋。用于疔疮肿毒,乳痈,瘰疠,目赤,咽痛,肺痈,肠痈,湿热黄疸,热淋涩痛。蒲公英(图)

蒲桃叶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归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口舌生疮;疮疡;痘疮。蒲桃叶

蒲种壳

别名:地蒲壳、扁蒲壳

味性:味苦;淡;性寒。

主治:利水消肿。主面目四肢浮肿;膨胀;小便不通。蒲种壳

朴消

别名:朴硝石、消石朴、海末、朴硝、盐消、皮消、水消、海皮硝、毛硝、朴消石、海皮消、毛消

味性:辛苦咸,寒。

归经: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泻热,润燥,软坚。治实热积滞,腹胀便秘,停痰积聚,目赤肿痛,喉痹,痈肿。朴消

普洱茶
普洱茶普洱茶

别名:普雨茶、大叶茶、普茶

味性:苦涩,寒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水,消食醒神。主治神疲多眠,头痛,目昏,小便不利,解酒毒。普洱茶

普洱茶膏
普洱茶膏

味性:苦;甘;涩;寒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消食化痰;清胃生津;敛疮止痛;止血。主肉食积滞;酒后口渴;口糜;咽痛;外伤出血。普洱茶膏

七厘丹

别名:人头发、藜芦

味性:辛;苦;寒。

主治:涌吐;散瘀;止痛;杀虫。主中风;癫狂痰涎涌盛;跌打瘀肿;疥癣。七厘丹

七星草
七星草

别名:鹅掌金星草、金鸡脚、鹅掌金星

味性:苦;寒。

主治:利尿通淋;清热解毒。主淋证;尿浊;水肿;带下;咽痛;中暑;痈疮肿毒。七星草

七叶胆

别名:小苦药、公罗锅底、遍地生根

味性:味苦,性寒。

主治:消炎解毒,止咳祛痰,治慢性气管炎。七叶胆

七叶一枝花
七叶一枝花七叶一枝花

别名:华重楼、七叶楼、铁灯台、草河车、重楼、金线重楼、灯台七、蚤休、白河车、枝花头、海螺七、螺丝七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流行性乙型脑炎,胃痛,阑尾炎,淋巴结结核,扁桃体炎,腮腺炎,乳腺炎,毒蛇、毒虫咬伤,疮疡肿毒。七叶一枝花(图)

祁连山圆柏

别名:柴达木圆柏

味性:苦、涩,寒。

主治:止血,镇咳。用于;咯血,吐血,尿血,便血,子宫出血:干叶炒炭,2~4钱,水煎服。;鼻衄:干叶1两炒焦,水煎,每日分2次服。;百日咳:叶5钱,水煎,每日2次分服。祁连山圆柏

荠苨苗

别名:隐忍

味性:甘苦,寒。

主治:主腹脏风壅,咳嗽上气,。荠苨苗

千金藤

别名:小青藤、铁板膏药、金线钓乌龟、粉防己、公老鼠藤、野桃草、爆竹消、金线吊青蛙、朝天药膏、合钹草、土番薯、野薯藤、金盆寒药、山乌龟、金丝荷叶、天膏药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肺;脾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利湿。治疟疾,痢疾,风湿痹痛,水肿,淋浊,咽喉肿痛,痈肿,疮疖。千金藤(图)

千里光
千里光千里光

别名:千里及、九里明、九领光、一扫光、千里急、黄花演、眼明草、九里光、金钗草、黄花草、九岭光、九龙光、千里明、百花草、九龙明、黄花母、七里光、黄花枝草、粗糠花、野菊花、天青红、白苏杆、箭草、青龙梗、木莲草、软藤黄花草、光明草、千家药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,清肝明目。用于风火赤眼,疮疖肿毒,皮肤湿疹及痢疾腹痛等病症。千里光(图)

千里马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燥湿。主湿热痢疾;泄泻;黄疸;目赤肿痛。千里马

千屈菜

别名:对叶莲、对牙草、铁菱角、马鞭草、败毒草、鸡骨草、大钓鱼竿、乌鸡腿、蜈蚣草、水槟榔、水柳、棉包根、哮喘药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大肠,肝经。

主治:清热,凉血。清热毒,收敛,破经通瘀。治痢疾,血崩,溃疡。用于痢疾、瘀血经闭。千屈菜

铅灰

别名:黑锡灰

味性:苦;甘;寒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杀虫;解毒;消积。主瘰疬;虫积;疮毒;鼠瘘。铅灰

荨麻
荨麻

别名:寻麻、蝎子草

味性:辛苦,寒。

主治:治风湿疼痛,产后抽风,小儿惊风,荨麻疹。荨麻

茜草
茜草原生态茜草茜草茜草

别名:锯锯藤、拉拉秧、活血草、红茜草、四轮车、挂拉豆、红线草、小血藤、血见愁、四轮草、拉拉蔓、小活血、过山藤、茹藘、茹卢本、茅搜、藘茹、搜、茜根、蒨草、地血、牛蔓、芦茹、过山龙、地苏木、活血丹、红龙须根、沙茜秧根、五爪龙、满江红、九龙根、红棵子根、拉拉秧子根、小活血龙、土丹参、四方红根子、红茜根、入骨丹、红内消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归肝经。

主治:凉血,止血,祛瘀,通经。用于吐血,衄血,崩漏,外伤出血,经闭瘀阻,关节痹痛,跌扑肿痛。茜草(图)

茜草根

别名:血见愁、过山龙、地苏木、活血丹、红龙须根、沙茜秧根、五爪龙、满江红、九龙根、红棵子根、小孩拳、娃娃拳、拉拉秧子根、小活血龙、土丹参、四方红根子、红茜根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入心。

主治:肝经。行血止血,通经活络,止咳祛痰。治吐血,衄血,尿血,便血,血崩,经闭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瘀滞肿痛,黄疸,慢性气管炎。茜草根

枪花药

别名:大叶理肺药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清热止咳;凉血;止血。主咳嗽;枪刀伤。枪花药

荞麦七

别名:白药子、石天荞、红要子、金翘仁、红药子、金荞仁、黑驴蛋、红药、荞麦头、荞麦蔓、珠沙莲

味性:酸苦,寒。

主治:凉血消瘀,祛湿解毒。治吐血,衄血,便血,痢疾,崩漏带下,风湿痹痛,疮疖,烧伤。荞麦七

青藏虎耳草

别名:松吉斗[藏名]、松吉斗、松吉蒂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肝;胆;胃经。

主治:清肝胆热;健胃。主肝炎;胆囊炎;流感发烧;消化不良。青藏虎耳草

青刺尖

别名:炮筒果、牛奶捶、鸡蛋糕、梅花刺、枪子果、打枪果、阿那斯、狗奶子、蒙自扁核木、扁核木

味性:苦;辛;寒。

归经:心;肝;肾经。

主治:攻毒,祛瘀。治痈疽疮毒,骨折。青刺尖

青海马尾连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燥湿;泻炎解毒。主痢疾;肠炎;黄疸;肝炎;目赤肿痛。青海马尾连

青蒿露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明日,退热,清暑,辟秽。治劳瘦骨蒸,虚热,虚烦、盗汗,久疟,久痢,蓐劳。青蒿露

青脚莲

别名:铁灯台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无名肿毒;痈疽;乳痈;毒蛇咬伤;鼠咬伤;蜂、蝎螫伤。青脚莲

青木香
青木香青木香

别名:土青木香、青藤香、蛇参根、独行根、马兜铃根、兜零根、云南根、独行木香、土木香、百两金、土麝、铁扁担、痧药、木香、理木香、兜铃根、独行根云南根、野木香根、水木香根、白青木香、天仙藤根

味性:辛苦,寒。

归经:肺;胃经。

主治:平肝止痛,解毒消肿。用于眩晕头痛,胸腹胀痛,痈肿疔疮,蛇虫咬伤。青木香(图)

青丝龙

别名:阴痧草、阳痧草、晒不死、地松杉、地青松杉、杉松兰

味性:苦,寒。

主治:清热破血,消肿止痛。治高热,头痛,咳嗽,泄泻,肿毒。青丝龙

青蛙胆

别名:田鸡、黑班蛙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麻疹并发肺炎;咽喉糜烂。青蛙胆

青葙
青葙

别名:草蒿、萋蒿、昆仑草、野鸡冠、鸡冠苋、狼尾巴果、鸡冠菜、土鸡冠、狐狸尾、指天笔、牛尾巴花、犬尾鸡冠花、草蒿;姜蒿;昆仑草;野鸡冠、冠苋、牛母莴;牛尾行

味性: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膀胱经。

主治:燥湿清热,杀虫,止血。治风瘙身痒,疮疥,痔疮,金疮出血。青葙(图)

青叶丹

别名:思茅獐牙菜

味性:性寒,味苦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舒肝健胃,消炎杀菌。治急性黄疸型肝炎,咽喉炎,扁桃体炎,膀胱炎,尿道炎,流感,感冒,疟疾。青叶丹

青叶胆

别名:青叶丹、青鱼胆、走胆药、肝炎草、小青鱼胆、土疸药、七疸药

味性:苦;性寒。

归经:肝;胆;膀胱经。

主治:清肝利胆,清热利湿。用于黄疸尿赤,热淋涩痛。青叶胆

青竹标

别名:金竹标、小南苏、大南苏、小过山龙、爬岩龙、爬树龙、密腺崖角藤、水蜈蚣、大软筋藤、九龙上调、爬山虎、过江龙、大金笔标、小石芝藤、大青笔标、爬地龙、水底蜈蚣、青竹丝、爬树蜈蚣

味性:苦,寒。

归经:肺;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去瘀镇痛,润肺止咳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,风湿麻木,支气管炎,百日咳。青竹标

蜻蜒兰

别名:竹叶兰

味性:味苦;性寒。

主治:解毒生肌。主烧伤。蜻蜒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