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味的温性中药列表/10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入地金牛

别名:蔓椒、豕椒、猪椒、彘椒、狗椒、豨椒、金椒、金牛公、两边针、山椒、上山虎、花椒刺、胡椒竻、出山虎、入山虎、马药、下山虎、金牛母、双背针、光叶花椒、鸟不踏、猫公刺、山胡椒、叶下穿针、崖椒、鸟踏刺、双面针、黄根、鱼壳刺、藤椒

味性:辛苦,温。

归经:肝;心经。

主治:祛风,通络,消肿,止痛。治风湿骨痛,喉痹,瘰疬,胃痛,牙痛,跌打损伤,汤、火烫伤。入地金牛

软皮树
软皮树

别名:一朵云、白瑞香、纸用瑞香、小枸皮、雪花皮、雪花构、小拘皮、空花构、细叶密、鸡蛋树皮、麻皮树、小黑构、大八爪金龙、山辣子皮、开花矮陀陀、臭皮

味性:甘;辛;微温。

主治:祛风止痛;活血调经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月经不调;痛经;疔疮疖肿。软皮树

瑞香

别名:雪冻花、雪花皮、对雪开、雪地开花、雪冬花、金腰带、铁牛皮、山棉皮、暖骨凤、红总管

味性:辛,甘,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止痛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坐骨神经痛,咽炎,牙痛,乳腺癌初起,跌打损伤。瑞香

瑞香狼毒
瑞香狼毒

别名:热甲巴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,泻炎症,止溃疡,祛腐生肌,熬膏内服用于疠病,疖痈,瘰疠;外用治顽癣,溃疡。瑞香狼毒

三出叶委陵菜

别名:草杜仲

味性:苦、辛,微温。

归经:肾;膀胱经。

主治:利水消肿。主水肿。三出叶委陵菜

三点金草

别名:三脚虎、六月雪[福建、广东]、纱帽草、斑鸠窝[云南]、品字草、三点桃、哮灵草

味性:苦、微辛,温。

主治:行气止痛,温经散寒,解毒。用于中暑腹痛,疝气痛,月经不调,痛经,产后关节痛,狂犬病。三点金草

三分三
三分三

别名:大搜山虎、山野烟、山茄子、野旱烟、野烟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麻醉镇痛。治胃痛,骨折,风湿痛,跌打损伤。三分三

三股筋

别名:香叶、楠木香、梅叶香、羊角香、香叶子

味性:辛;涩;温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舒筋络,止血。治风湿痹症,跌打伤痛,刀伤出血。三股筋

三花枪刀药根

别名:土巴戟

味性:味辛;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祛风湿;强腰膝;活血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酸软;劳伤产科痛;无名肿毒。三花枪刀药根

三角咪

别名:山板凳、宿柱三角咪、毛叶板凳果、铁螃蟹

味性:苦辛,温。

归经:入脾、肾二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活血,止痛。治风湿痹痛,劳伤腰痛,跌打损伤。三角咪

三楞草

别名:三轮草、见骨草、四方草、细三棱、三棱草、水三棱、小三棱草

味性:味辛;性微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调经。主风湿筋骨疼痛;瘫痪;月经不调;闭经;育经;跌打损伤。三楞草

三裂叶犁头尖
三裂叶犁头尖

别名:土半夏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寒,消肿,止痛。三裂叶犁头尖

三匹箭

别名:三叶半夏

味性:辛;微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散瘀止痛。主风湿关节痛;跌打损伤。三匹箭

三七叶
三七叶原生态三七叶三七叶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止血,消肿,定痛。治吐血,衄血,便血,外伤出血,痈肿毒疮。三七叶

三十六荡
三十六荡

别名:老君须;鸡骨香、双飞蝴蝶、土细辛、藤叶细辛、哮喘草、关腰草、芒尾蛇、毛管细辛、三十六根、落地蜘蛛、落地金瓜、老君须、鸡骨香、王劳伤、一支香、老虎须、白前、上树蜘蛛、千斤拔、小白薇、羊角草、藤细辛、落土香、白龙须、藤霸王、小霸王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化痰止咳;散瘀止痛;解蛇毒。主风湿新加坡痛;咳嗽痰多;跌打肿痛;毒蛇咬伤。三十六荡

三条筋

别名:柴桂、小华草、香叶子树

味性:甘辛,温。

主治:止血,接骨,通经活络。治消化道出血,外伤出血,跌打损伤,骨折。三条筋

三叶排草

别名:奇异排草、三张叶、跌打鼠、土远志、三叶珍珠草、三块瓦

味性:辛、涩,温。

主治:活血散瘀,行气止痛,平肝。;虚劳咳嗽,胃肠寒痛,风湿骨痛:根2~3钱,水煎服。;高血压头昏:鲜全草0.5~1两,煎水频服。;黄疸型肝炎:鲜全草0.5~1两,红糖为引,水煎服。;跌打肿痛,骨折:根3~4钱,水煎服,并用鲜全草捣烂,或用全草研粉,调酒炒热,外敷。三叶排草

三叶乌蔹莓

别名:狗脚迹、三爪龙、小拦蛇、蜈蚣藤、母猪藤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消炎止痛,散瘀活血,祛风湿。主治跌打损伤,骨折,风湿骨痛,腰肌劳损,湿疹,皮肤溃疡,肺痈,疮疖。三叶乌蔹莓

三张叶

别名:三块瓦、三叶珍珠草、三支叶、节骨风、解毒草、跌打鼠

味性: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通络;行气活血。主风湿痹痛;脘腹疼痛;跌打肿痛。三张叶

三爪金龙
三爪金龙

别名:爬山虎、小红藤、绿葡萄藤、喜马拉雅爬山虎、三爪风、大血藤

味性:辛;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散瘀通络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骨折。三爪金龙

三钻风

别名:山胡椒、升子树叶、三钻七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胃;肝经。

主治:温中行气;活血散瘀。主心腹疼痛;跌打损伤;瘀血肿痛;疮毒。三钻风

三钻七

别名:三钻风、甘姜、香丽木、山胡椒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舒筋活血,散淤消肿。用于跌打损伤,淤血肿痛。三钻七

伞花马钱

别名:牛目椒、牛目周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湿。主治风湿寒痹,寒湿肾水肿。伞花马钱

散血飞

别名:青椒皮[陕西]

味性:根:辛,温。

主治:根:祛风散寒。用于风湿麻木,风寒咳嗽;外用治跌打损伤。;根皮:理气止痛。用于胃气痛,腹痛。;果:接骨生肌,止痛消肿。用于跌打损伤,腰腿酸痛。散血飞

沙冬青
沙冬青

别名:蒙古黄花木、蒙赫-哈尔加纳、冬青[内蒙古]、蒙古沙冬青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舒筋散瘀。主冻疮,慢性风湿性关节痛。沙冬青

沙红柳

别名:喇嘛棍、胖柳、喇嘛杆

味性:味辛;甘;性温。

主治:发表透疹。主麻疹不透。沙红柳

沙芥
沙芥

别名:沙芥菜、山萝卜、沙萝卜、沙白菜、色拉格老、山萝沙卜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心;肺;胃经。

主治:行气;止痛;消食;解毒。主胸胁胀满;消化不良;食物中毒。沙芥

沙柳
沙柳

别名:筐柳、降马[藏名]、降马

味性:辛、甘,温。

主治:解表祛风。主治麻疹初起,斑疹不透,皮肤瘙痒,慢性风湿。沙柳

沙漠嘎

别名:沙蒿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祛痰,平喘,解表。治慢性气管炎,感冒,风湿性关节炎。沙漠嘎

沙糖木

别名:珊瑚树、香柄树、柄饭树、麻油香、草禾树、高栌树、山猪肉、沙掌树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清热祛湿,通经活络,拔毒生肌。主治感冒,风湿,跌打肿痛,骨折。沙糖木

砂仁花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归脾、胃、肾经。

主治:化湿开胃,温脾止泻,理气安胎。用于脾胃气滞、脘腹胀满,呕恶。砂仁花

砂仁壳

别名:砂壳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归脾、胃、肾经。

主治:化湿开胃,温脾止泻,理气安胎。用于脾胃气滞、脘腹胀满,呕恶。砂仁壳

山艾叶

味性:味苦;辛;性温。

主治:温经止血;散寒止痛。主月经不调;崩漏;痛经。山艾叶

山半夏

别名:土半夏、土附子、土田七、小黑牛、马蹄跌打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散瘀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胃痛;跌打劳伤;外伤出血;乳痈;疮痈疖肿。山半夏

山苍子
山苍子

别名:毕澄茄、山鸡椒、山香椒、山香根、豆豉姜、木姜子[海南]

味性:辛、味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,理气止痛。:用于胃寒呕逆,脘腹冷痛,寒疝腹痛,寒湿郁滞,小便浑浊。:外用治痈疖肿痛,乳腺炎,虫蛇咬伤,预防蚊虫叮咬。:感冒头痛,消化不良,胃痛。山苍子

山苍子叶

味性:辛;微苦;温。

主治:理气散结;解毒消肿;止血。主痈疽肿痛;乳痈;蛇虫咬伤;外伤出血;脚肿;慢性气管炎。山苍子叶

山沉香

别名:羽叶丁香

味性:辛,微温。

主治:降气,温中,暖胃。主治胃腹胀痛,寒喘。外用治皮肤擦伤,烧烟熏治子宫脱垂、脱肛。山沉香

山风

别名:香艾纳、香艾

味性:辛、微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消肿,活血止痒。;风湿性关节痛:用量3~5钱,浸酒或水煎冲酒服。;湿疹,皮肤瘙痒:用全草水煎熏洗,或用鲜叶捣烂涂敷。;外伤出血:取叶研粉撒布伤处。山风

山桂皮
山桂皮

别名:假桂皮、土桂皮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温中理气;发汗解肌。主虚寒胃痛;泄泻;腰膝冷痛;风寒感冒;月经不调。山桂皮

山荷叶

别名:阿儿七、窝儿七、旱荷、一碗水[陕西]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活血化瘀,解毒消肿。用于跌打损伤,风湿筋骨痛,月经不调,小腹疼痛;外用治毒蛇咬伤,痈疖肿毒。山荷叶

山胡椒
山胡椒

别名:山花椒、山龙苍、雷公尖、野胡椒、香叶子、楂子红、臭樟子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肺;胃经。

主治:温中散寒;行气止痛;平喘。主脘腹冷痛;胸满痞闷;哮喘。山胡椒

山胡椒根
山胡椒根原生态山胡椒根

别名:牛筋条根、雷公高、牛筋树根、红叶柴、黄金柞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散瘀血,通络脉。治风湿麻木,筋骨疼痛,脘腹冷痛,跌打损伤。山胡椒根

山黄皮
山黄皮原生态山黄皮山黄皮

别名:假黄皮、野黄皮、五薯叶、小叶臭黄皮、鸡母黄、臭黄皮叶、过山香、蕃仔香草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肾;肺;膀胱经。

主治:疏风清热;利湿解毒;截疟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气喘;腹泻痢疾;风湿水肿;尿路感染;湿疹;疥癣;疮疖;蛇伤。山黄皮

山茴芹

别名:拉拉柏[藏名]、拉拉柏

味性:甘辛,温。

归经:入脾、胃、大肠经。

主治:温中散寒,驱风下气,活血镇痛,健胃止痢。主治肠炎痢疾,脘腹胀痛。山茴芹

山姜
山姜

别名:箭杆风、九姜连、九龙盘、鸡爪莲[江西婺源]、美草、姜叶淫羊藿、和山姜、姜七、高良姜、鸡爪莲

味性:辛、温。

归经:肺;胃经。

主治:祛风通络,理气止痛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牙痛,胃痛。山姜(图)

山姜花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调中下气,消食,杀酒毒。山姜花

山橿

别名:副山苍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理气,止血,杀虫。主治癣疥,过敏性皮炎,胃痛,刀伤出血。山橿

山橿根

别名:山姜、副山苍

味性:温;辛。

归经:肺;胃经。

主治:止血,消肿,行气止痛。治疥癣、风疹、胃痛。山橿根

山椒草

别名:塌地草、卜罗草、塌地草;卜罗草

味性: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舒筋活血;解毒消肿。主扭伤;跌打损伤;疮疖肿毒;蛇伤;鸡眼。山椒草

山椒根

别名:铁杆椒根、黄椒根、单面针根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化痰,活血,止痛。治劳伤咳嗽、吐血,跌打损伤,牙痛。山椒根

山橘

别名:金豆、猴子柑

味性:根:辛、苦,温;果:辛、酸、甘,温。

主治:根:醒脾行气。果:宽中化痰下气。主治风寒咳嗽,胃气痛,食积胀满,疝气。山橘

山橘叶

别名:金豆叶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宣肺;止咳;散瘀消肿。主感冒咳嗽;百日咳;跌打损伤。山橘叶

山蒟

别名:酒饼藤、石蒟、穿壁风、爬岩香、石南藤、廿四症、上树风、二十四症、满天香、小风藤、山萎绿藤、香藤、钻骨风、辣椒姜、见风追、过节风、于节风、上树蛇、抱蛇、水蒌、血姜、山老叶、也侧苗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肺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消肿;行气止痛;化痰止咳。主风湿痹痛;胃痛;痛经;跌打损伤;风寒咳喘;疝气痛。山蒟

山蜡梅

别名:香风茶、毛山茶、岩马桑
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温。

归经:肺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解表;芳香化湿。主流感;中暑;慢性支气管炎;湿困胸闷;蚊蚁叮咬。山蜡梅

山莨菪
山莨菪

别名:唐古特东莨菪、藏茄、樟柳怪、唐传那保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镇痛解痉,活血去瘀,止血生肌。用于溃疡病,急、慢性胃肠炎,胃肠神经功能症,胆道蛔虫症,胆结石,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。山莨菪

山狸子骨

别名:豹猫、抓鸡虎、喷鸡虎、野猫、平头狸、豹狸、斑猫、钱猫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滋补活血,强壮筋骨,镇心安神。主治风湿关节疼痛,瘰疬。山狸子骨

山龙眼

别名:黄豆树、大力王

味性:微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活络,舒筋止痛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痛,产后风瘫;外用治跌打损伤。山龙眼

山驴骨

别名:山驴子骨、鬣羚、苏门羚

味性:辛、咸,温。

主治:主治风湿,四肢酸痛,麻木不仁及腰腿疼痛。山驴骨

山麻黄

别名:臭草、裸芸香、蛇皮草、虱子草、蛇咬药、千垂乌

味性:微辛;性温。

归经:膀胱;肺;脾经。

主治:解表,健脾,行水。治感冒咳喘,呕吐,水肿。山麻黄

山猫儿

别名:碟碟草、桔梗兰、老鼠砒、家鼠草、铰剪王、山交剪、天蒜、较剪草、山大箭兰、假射干、蛇王修、铰剪王(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拔毒消肿;散瘀止痛。主瘰疬;痈疽疮癣;跌打损伤。山猫儿

山木通

别名:冲倒山、千金拔、天仙菊、蓑衣藤、万年藤、大叶光板力刚、大木通、搜山虎

味性:辛;苦;性温。

归经:归肝、膀胱经。

主治:祛风活血;利尿通淋。主关节肿痛;跌打损伤;小便不利;乳汁不通。山木通

山木通根

别名:威灵仙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络止痛;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骨咽喉;走马牙疳;目生星翳。山木通根

山柰
山柰原生态山柰山柰山柰

别名:三藾、沙姜、山辣、三奈子、三赖、三柰、山柰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归胃经。

主治:行气温中,消食,止痛。用于胸隔胀满,脘腹冷痛,饮食不消。山柰(图)

山牛蒡
山牛蒡

别名:乌苏里风毛菊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止痛。主感冒头痛;风寒湿痹;劳伤疼痛。山牛蒡

山皮条

别名:金雀花

味性:辛;苦;微温。

归经:肝;胃;肺经。

主治:理气宽中;清热解毒。主胃脘痛;肚腹冷痛;胸膈胀满;肺痨发热;疮疡肿毒。山皮条

山漆树

别名:铁象杆、野漆树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膀胱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解毒消肿止痛;。主风湿痹痛;疮疡肿痛。山漆树

山蛩虫

别名:百脚陆、千脚虫;篦子虫、锅耳朵、大草鞋虫、百节虫、闷棒虫、空筒筒虫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破瘕积聚;解毒肿。主瘕积聚;胁下痞满;无名肿毒;瘰疬;亚疮;疬风;白秃。山蛩虫

山肉桂

别名:土肉桂、三条筋、小粘药

味性:辛甘,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,行气止痛。治胃寒疼痛,虚寒泄泻,风湿骨痛,腰肌劳损,肾虚阳痿,经闭,蛇咬伤。山肉桂

山水芹菜

味性:味辛;微甘;性温。

主治:祉中健脾;湿肺止咳。主脾虚泄露泻;虚寒咳嗽。山水芹菜

山蒜

别名:泽蒜、小蒜、苦蒜果、野葱果、野葱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温中去积,散瘀止痛。治积块,血瘕,食滞饱胀,痈肿,跌扑损伤。山蒜

山乌珠

别名:构铃子、紫藤子、赤兰

味性:辛,微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,活血破瘀。主治跌打损伤,风寒感冒,风湿头痛。山乌珠

山乌珠根
山乌珠根

别名:三叶赤楠根
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温。

主治:散风祛寒;活血止痛。主风寒感冒;头痛;风湿痹痛;跌打肿痛。山乌珠根

山吴萸

别名:五除叶、茶辣、牛纠树、树幽子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果:理气止痛。用于胃痛,腹痛,腹泻,感冒,咳嗽;;叶:祛风除湿。外用治风湿性关节炎,荨麻疹,湿疹,皮肤疮疡。山吴萸

山吴萸果

别名:五除叶、山吴萸

味性:苦辛,温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温中散寒,祛风止痛,舒肝理气。治腹泻,肝胃气痛,胃腹冷痛。山吴萸果

山香草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驱风除湿,舒筋活络。山香草

山香果

别名:连杆果

味性:辛;甘;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补肝肾;暖腰膝。主腰膝冷痛;酸软乏力。山香果

山玉桂

味性:辛;甘;温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行气活血;散寒止痛。主脘腹冷痛;风寒湿痹;跌打损伤。山玉桂

山玉兰

别名:土厚朴、野厚朴、野玉兰、优昙花

味性:树皮:苦、辛,温;花(或花蕾):苦、辛,平。

主治:树皮:温中理气,健脾利湿。用于消化不良,慢性胃炎,呕吐,腹痛,腹胀,腹泻。;花(或花蕾):宣肺止咳。用于鼻炎,鼻窦炎,支气管炎,咳嗽。山玉兰

山皂角

别名:山皂荚、皂力板子、皂角刺、皂角针

味性:皂角:辛,温;皂角刺:辛,温。

主治:皂角:祛痰开窍。主治中风或癫痫,痰涎涌盛者,痰多咳嗽。用量0.3~1钱。;皂角刺:活血祛瘀,消肿溃疡,下乳。主治淋巴结结核,乳腺炎,恶疮,痈肿不溃。用量1~3钱。山皂角

杉材

别名:杉材木

味性:辛;性微温。

归经:肺;脾;胃经。

主治:辟恶除秽;除湿散毒;降逆气;活血止痛。主脚气肿满;奔豚;霍乱;心腹胀痛;风湿毒疮;跌打肿痛;创伤出血;烧烫伤。杉材

杉木

别名:杉、杉树、正杉、刺杉、天蜈蚣、千把刀、杉材

味性:辛,微温。

归经:入脾、胃经。

主治:辟秽,止痛,散湿毒,下逆气。治漆疮,风湿毒疮,脚气,奔豚,心腹胀痛。杉木(图)

杉木根
杉木根

别名:杉树根

味性:辛;性微温。

主治:治淋病,疝气,痧秽腹痛转筋,关节炎,跌打损伤,疥癣。杉木根

杉木节

别名:杉节

味性:辛;性微温。

主治:治脚气,痞块,骨节疼痛,带下,跌扑血瘀。杉木节

杉木油

别名:杉树油、杉木脂、杉树脂

味性:苦;辛;微温。

主治:利尿排石,消肿杀虫。主淋症;尿络结石;遗精;带下;顽癣,疔疮。杉木油

杉皮

别名:杉木皮

味性:辛;性微温。

主治:治水肿,脚气,金疮,漆疮,烫伤。杉皮

杉松
杉松

别名:松壳络树、白松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湿。主风湿痹痛。杉松

杉塔

别名:杉果、杉树果

味性:辛;性微温。

主治:温肾壮阳;杀虫解毒;宁心;止咳。主遗精;阳痿;白癜风;乳痈;心悸;咳嗽。杉塔

杉叶

别名:杉叶

味性:辛;性微温。

主治:治慢性气管炎,牙痛,天疱疮,烧伤。杉叶

杉子

别名:杉果、杉树子

味性:辛;性微温。

主治:理气散寒;止痛。主疝气疼痛。杉子

苕叶细辛

别名:盘山草、山薯、土细辛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发汗,祛痰,止痛,消肿。治感冒头痛,咳喘痰多,牙痛,口舌生疮,跌打损伤。苕叶细辛

蛇百子

别名:逼死蛇、毛老虎、黄黄草、大还魂、假藿香、山薄荷、毛射香、药黄草

味性:辛苦,温。

归经:归碑;脾;肝经。

主治:疏风散瘀。解毒定痛。治感冒,风湿,湿疹,跌打创伤。蛇百子

蛇果黄堇

别名:扭果黄堇、断肠草

味性:味苦;辛;性温。

主治:活血止痛;祛风止痒。主跌打损伤;皮肤瘙痒症。蛇果黄堇

蛇藤

别名:穿山龙[福建]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活血行气,疏风祛湿。蛇藤

蛇头草

别名:华东蒟蒻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消肿散结,解毒,止痛,化痰。主治痈疖肿毒,毒蛇咬伤,颈淋巴结结核,丹毒,跌打损伤,并可治癌肿。蛇头草

蛇头细辛

别名:蜘蛛香、水臭草、阿计欧、岩边香

味性:味辛;微甘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;散寒;除湿;消食。主外感风寒;风湿痹痛;食积腹胀。蛇头细辛

麝香壳

别名:臭子壳、麝壳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归经:脾经。

主治:通经入络;解毒消肿。主痈疽;疔疮;无名肿毒。麝香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