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味的温性中药列表/4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钝齿铃子香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疏风;散寒;通络。主风寒感冒;风寒湿痹。钝齿铃子香

钝叶蔷薇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活血止痛,清热解毒。主月经不调,风湿痹痛,疮疡肿痛。钝叶蔷薇

多花八角莲

味性:甘,温。

主治:一说苦辛。散结活瘀,消肿止痛,解毒清热。多花八角莲

多裂独活

味性:味辛;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消肿止痛。主治风寒湿痹;腰膝酸痛;四肢拘挛;跌打肿痛。多裂独活

多叶花椒

别名:小叶刺椒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散寒,镇痛。多叶花椒

峨参
峨参

别名:土田七[四川]、田七、金山田七、土白芷、广三七、胡萝卜七、南田七、水田七、土当归、土田七

味性:甘、辛、微苦,微温。

归经:入脾、胃、肺三经。

主治:补中益气,祛瘀生新。根:用于跌打损伤,腰痛,肺虚咳嗽,咳嗽咯血,脾虚腹胀,四肢无力,老人尿频,水肿;叶:外用治创伤。峨参

莪术
莪术莪术

别名:温莪术、蓬莪术、山姜黄、芋儿七、臭屎姜、蓝心姜、黑心姜、姜七、蓬莪茂、蓬药、广茂、蓬术、青姜、羌七、广术、文术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归经:归肝、脾经。

主治:行气破血,消积止痛。用于燀瘕痞块,瘀血经闭,食积胀痛;早期宫颈癌。莪术(图)

鹅不食草(图)
鹅不食草鹅不食草

别名:球子草、石胡蒌、地胡椒、三牙戟、食胡荽、野园荽、鸡肠草、鹅不食、地芫荽、满天星、沙飞草、大救驾、三节剑、山胡椒、连地稗、二郎戟、小救驾、杜网草、猪屎草、砂药草、白地茜、猪屎潺、通天窍、雾水沙、猫沙、小拳头、铁拳头、散星草、地杨梅、三牙钻、蚊子草、白珠子草、二郎剑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归肺;肝经。

主治:通鼻窍,止咳,用于风寒头痛,咳嗽痰多,鼻塞不通,鼻渊流涕。鹅不食草

鹅臎

别名:鹅尾罂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脾;胃;肾经。

主治:补肝。主《日华子》:“治聤耳及聋,纳之;亦疗手足皴。”。鹅臎

鹅脚板
鹅脚板

别名:苦爹菜、六月寒、茴芹、八月白、冬青草、羊膳七、白花菜根、白花雷公根、铁铲头、大叶半边莲、三脚蛤蟆、犁头草、香草、金锁匙、白花仔、蛇咬革、羊膻草、骚羊古、瘙疡股、蛇倒退、羊膻七、小六月寒、野当归、虎羊丁、山当归、白花草、老蛇草、犁头尖、蛇咬草、毛升苋、百路通三十六好、土人参、苦爸菜、野芎、土细辛、白花香、肝寒药

味性:辛、微苦,温。

归经:归肺;胃;肝经。

主治:散寒,化积,祛瘀,消肿。治感冒风寒,痢疾,小儿疳积,皮肤瘙痒。鹅脚板

鹅脚板根

味性:辛甘,微温。

主治:散瘀,消肿,解毒。治毒蛇咬伤,蜂螫伤。鹅脚板根

鹅掌揪根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湿;强筋骨。主风湿关节痛;肌肉痿软。鹅掌揪根

鹅掌楸

别名:马挂木、双飘树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止咳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风寒咳嗽。鹅掌楸

鹅掌楸根

味性:性温,味辛。

主治:驱风除湿,强筋壮骨。鹅掌楸根

萼果香薷

别名:香薷、土香薷

味性:味辛,性微温。

主治:发汗,解暑,利湿,行水。治伤暑感冒,肾炎。萼果香薷

二仙桃

别名:绿蟾蜍花、绿叶绿花、仙鹅抱蛋、水竹花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解毒消肿;祛风除湿。主疮疡肿毒;风寒湿痹;白带;腰痛;咳嗽。二仙桃

发痧藤

别名:夜牵牛、毒根斑鸠菊、过山龙、惊风红、虎三头、大木菊、软骨山川、藤牛七、蔓斑鸠菊

味性:苦辛,微温。

主治:祛风解表,舒筋活血。治感冒,疟疾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喉痛,牙痛。发痧藤

法半夏
法半夏

味性:辛、温。

归经:归脾、胃、肺经。

主治:燥湿化痰。用于痰多咳喘,痰饮眩悸,风痰眩晕,痰厥头痛。法半夏

法罗海

别名:发罗海、法罗梅、土川芎、法落海、法落梅、骚独活、红独活、白独活、小独活、红法罗海、臭法罗海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归经:归脾;肝;肺经。

主治:理气止痛;止咳平喘。主胸胁脘腹疼痛;头痛;咳喘。法罗海

饭团根

别名:入地麝香、过山香、透地连珠、钻地风、三百两银

味性:辛微苦,温。

主治:行气,活血,散瘀,止痛。治急性胃肠炎,慢性胃炎,胃及十二指肠溃疡,风湿骨痛,妇女痛经,产后瘀滞,跌打损伤,刀伤出血。饭团根

方叶五月茶

别名:田边木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拔脓止痒。主小儿头疮。方叶五月茶

防风
防风防风

别名:铜芸、茴芸、茴草、百枝、闾根、百蜚、屏风、风肉、回云、回草、百种

味性:辛甘,温。

归经: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

主治:解表祛风,胜湿,止痉。用于感冒头痛,风湿痹痛,风疹瘙痒,破伤风。防风(图)

防风草

别名:落马衣、假紫苏、马衣叶、稀莶草、土防风、四方茎、臭草、臭苏头、鸭儿蔑、秽草、大篾草、大羊古骚、排风草、臭苏

味性:辛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,除湿,解毒。治感冒身热,呕吐,腹痛,筋骨疼痛,疮疡,湿疹,痔疾。防风草

防风花
防风花

味性:味辛;性微温。

归经:归脾;胃;肝经。

主治:理气通络止痛。主脘腹痛;四肢拘挛;骨节疼痛。防风花

飞机草
飞机草

别名:香泽兰、民国草

味性:微辛,温。

主治:散瘀消肿;解毒;止血。主跌打肿痛;疮疡肿毒;稻田性皮炎;外伤出血;旱怒蝗咬后流血不止。飞机草

飞龙掌血
飞龙掌血

别名:见血飞、大救驾、三百棒、下山虎、簕钩、黄大金根、血莲肠、血见愁、见血散、散血丹、飞龙斩血、黄椒、血棒头、飞见血

味性:辛、微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止痛;散瘀止血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腰痛;胃痛;痛经;经闭;跌打损伤;劳伤吐血;衄血;瘀滞崩漏;疮痈肿毒。飞龙掌血

飞龙掌血叶

味性:辛;微苦;性温。

归经:心;肺经。

主治:散瘀止血;消肿解毒。主刀伤出血;疮疖肿毒;毒蛇咬伤。飞龙掌血叶

飞天蜈蚣

别名:蜈蚣草、神仙对坐草、石上蜈蚣、落地蜈蚣、百足草、铁斑鸠、巴岩姜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消肿止痛。治跌打损伤,痈肿疮毒,眼生翳膜。飞天蜈蚣

肥皂荚
肥皂荚

别名:肉皂荚、肥猪子、内皂角、肉皂角、独儿粑皂角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消肿。用于风湿疼痛,跌打损伤,疔疮肿毒。肥皂荚

分枝火绒草

别名:火艾、火草、白蒿

味性:味淡;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寒止痛。主胃寒;腹痛;风湿关节疼痛。分枝火绒草

粉霜

别名:白雪、水银霜、白灵砂、白粉霜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肺;肝;膀胱经。

主治:攻毒,利水,通便。治牙疳,梅毒恶疮,水肿,臌胀,大小便闭。粉霜

风寒草

别名:临时救、过路黄、小过路黄、胡氏排草、对生黄花叶、小风寒、红头绳、黄花珠、九莲灯、大疮药、爬地黄黄

味性:辛;微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;化痰止咳;解毒利湿;消积排石。主风寒头痛;咳嗽痰多;咽喉肿痛;黄疸;胆道结石;尿路结石;小儿府积;痈疽疔疮;毒蛇咬伤。风寒草

风毛菊

别名:八棱麻、八楞麻、三棱草、八面风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活络,散瘀止痛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腰腿痛,跌打损伤。风毛菊

枫柳皮

别名:枫杨皮

味性:辛;苦;性温。

归经: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祛风止痛;杀虫;敛疮。主风湿麻木;寒湿骨痛;头颅伤痛;齿痛;疥癣;浮肿,痔疮;烫伤;溃疡日久不敛。枫柳皮

枫香寄生

别名:虾蚶草、百子痰梗、螃蟹夹、栗寄生、寄生包、路路通寄生、风饭寄生、柿寄生、扁枝寄生、吊杀猢狲、上树猢狲、铁角狲儿、枫上寄生、大叶枫寄生、枫香懈寄生

味性:辛苦,温。

归经:肺;脾;肾经。

主治:法风除湿;舒筋活血;止咳化痰;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酸软;跌打疼痛;劳伤咳嗽;崩漏带下;产后血气虚。枫香寄生

枫杨

别名:麻柳树、水麻柳、小鸡树、枫柳、蜈蚣柳、平杨柳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杀虫止痒,利尿消肿。叶:血吸虫病;外用治黄癣,脚癣。枝、叶捣烂可杀蛆虫、孑孓。枫杨

蜂胶
蜂胶

味性:辛、温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软化角化组织、止痛。用于鸡眼、胼胝、寻常疣。蜂胶

蜂窝草
蜂窝草

别名:打毒金、蜂巢草、绣球防风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疏风散寒,化痰止咳。感冒,头痛,牙痛,咳嗽,咽喉炎,百日咳,支气管哮喘。蜂窝草

凤仙
凤仙

别名:小桃红、夹竹桃、海蒳、染指甲草、旱珍珠、透骨草、凤仙草、小粉团、满堂红、水指甲、指甲草

味性:辛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,活血,消肿,止痛。治关节风湿痛,跌打损伤,瘰疬痈疽,疗疮。凤仙

凤仙透骨草

别名:透骨草、凤仙梗、凤仙花梗、凤仙花秸、凤仙花杆

味性:味苦;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湿;活血;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肿痛;闭经;痛经;痈肿;丹毒;鹅掌风;蛇虫咬伤。凤仙透骨草

佛葵

别名:锈草、红丝线、珍珠菜叶、排草叶、钮扣子、红莲草、白莲草、珍珠菜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解毒消肿。主痈肿疮毒;鼻疮;耳疮。佛葵

佛手
佛手佛手

别名:佛手柑、手柑

味性:辛、苦、酸,温。

归经:归肝、脾、肺经。

主治:舒肝理气,和胃止痛。用于肝胃气滞,胸胁胀痛,胃脘痞满,食少呕吐。佛手(图)

佛手柑

别名:佛手)、佛手香橼、蜜筩柑、蜜罗柑、福寿柑、五指柑、佛手、手柑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入肝、胃经。

主治:理气,化痰。治胃痛,胁胀,呕吐,噎膈,痰饮咳喘,并能解酒。佛手柑

福参

别名:建参、福建参、建人参、土当归、土人参

味性:辛、微甘,温。

主治:温中益气。主脾虚泄泻;虚寒咳嗽;蛇伤。福参

福参叶
福参叶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除湿。主风寒湿痹。福参叶

抚松乌头
抚松乌头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;止痛。主风寒湿痹;关节疼痛;‘心腹冷痛。抚松乌头

釜脐墨

别名:月下灰、釜下墨、釜月中墨、铛墨、釜底墨、锅底墨、锅脐墨、铛底煤、釜煤、釜炲、锅底灰

味性:辛苦,温。

归经:入肝、脾二经。

主治:治吐血咯血,外伤出血,聤耳,口疮。釜脐墨

伽喃香

别名:奇南香、琪喃、奇楠

味性:辛甘,温。

主治:理气,止痛,通窍。治胸闷不舒,气滞疼痛,风痰闭塞。功胜沉香。伽喃香

甘肃棘豆

别名:色舍儿

味性:微辛;温。

归经:心;肺;小肠经。

主治:解毒医疮,止血利尿。治各种内出血。甘肃棘豆

甘肃土当归

别名:九眼独活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痹证;腰膝酸痛。甘肃土当归

岗边菊
岗边菊

别名:大风草、鱼鳅串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温肺止咳;散寒止痛。主肺寒咳喘;胃脘冷痛。岗边菊

杠香藤

别名:木贼枫藤、万刺藤、犁头枫、黄豆树、倒挂金钩、倒金钩、干香藤、岩桐麻、青倒钩、犁头柴、舒力起、万子藤、倒钩柴、小金杠藤、青钩藤、闹钩、大力王、桶交藤、加吊藤、狂狗藤、马面草、木本蕹菜癀、木梗犁头尖、大叶牛奶香、六角枫藤

味性:味苦;辛;性温。

归经:心;肝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通络;解毒消肿;驱虫止痒。主风湿痹证;腰腿疼痛;口眼(wai)斜;跌打损伤;痈肿疮疡;绦虫病;湿疹;顽癣;蛇犬咬伤。杠香藤

高山望

别名:小冬桃、老来红

味性:辛;温。

主治:散瘀;消肿。主跌打瘀肿疼痛。高山望

藁本
藁本藁本

别名:香藁本、藁茇、鬼卿、地新、山茝、蔚香、微茎、藁板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归膀胱经。

主治:散风寒湿邪。治风寒头痛,巅顶痛,寒湿腹痛,泄泻,疝瘕,疥癣。藁本(图)

茖葱

别名:格葱、山葱、隔葱、鹿耳葱、角葱、天蒜、岩蒜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散瘀;止血;解毒。主跌打损伤;血瘀肿痛;衄血;疮痈肿痛。茖葱

革叶茴芹

味性:味辛;性微温。

主治:温中散寒;祛风除湿;活血调经。主胃寒腹痛;风寒湿痹;月经不调。革叶茴芹

葛枣

别名:葛枣子、金莲枝、含水藤、木天蓼、该他利[朝名]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理气止痛。用于腰痛,疝痛。葛枣

蛤蒌

别名:假蒌、假蒟、臭蒌、山蒌、大柄蒌、马蹄蒌、钻骨风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温中散寒,祛风利湿,消肿止痛。用于胃肠寒痛,风寒咳嗽,水肿,疟疾,牙痛,风湿骨痛,跌打损伤。蛤蒌

工布乌头

别名:雪山一支蒿

味性:味苦;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止痛。主风湿关节疼痛;跌打损伤;毒虫咬伤。工布乌头

钩吻
钩吻

别名:野葛、秦钩吻、毒根、冶葛、胡蔓草、黄野葛、除辛、吻莽、断肠草、黄藤、烂肠草、朝阳草、大茶药、虎狼草、梭葛草、黄花苦晚藤、黄猛菜、大茶藤、大炮叶、苦晚公、荷班药、发冷藤、大茶叶、藤黄、大鸡苦蔓、羊带归、梭柙、狗角花、山砒霜、梭葛、大王茶

味性:辛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,攻毒,消肿,止痛。治疥癞,湿疹,瘰疬,痈肿,疔疮,跌打损伤,风湿痹痛,神经痛。钩吻(图)

狗爪樟

别名:臭樟、白香樟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行气,破血。治气痛,发痧,霍乱等症。狗爪樟

狗爪樟皮

别名:臭樟、白香樟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脾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温中行气;止痛。主脘腹胀痛;暑湿呕吐;泄泻。狗爪樟皮

枸橘
枸橘

别名:铁篱寨、臭橘、枸橘李、枳、臭杞、枸棘子、野橙子、唐橘、钢橘子、枸甏李、野梨子、苦桶子、枳实、铁篱笆、臭枳子、臭刺、青旦旦、土枳实、枸橘梨、杨橘、枸橘子、苦橘子、绿衣枳实、绿衣枳壳

味性:辛苦,温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疏肝,和胃,理气,止痛。治胸腹胀满,胃痛,疝气,睾丸肿胀,乳房结核,子宫下垂,跌打损伤;解酒毒。枸橘(图)

枸橘叶

别名:臭橘叶

味性:辛;温。

归经:肺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理气止呕;消肿散结。主噎膈;反胃;呕吐;梅核气;疝气。枸橘叶

牯岭凤仙花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消积;止痛。主小儿疳积;腹痛;牙龈溃烂。牯岭凤仙花

瓜馥木

别名:毛瓜馥木、钻山风、铁牛钻石、香藤

味性:微辛,温。

主治:治坐骨神经痛,关节炎。瓜馥木

瓜子藤

别名:念珠藤、阿利藤、过山香、满山香、春根藤、瓜子英、山红木、过骨边、瓜子金、七里香、香藤、猪油藤

味性:辛、微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活血,通经活络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腰痛,跌打损伤,闭经。瓜子藤

刮筋板

别名:刮金板、刮金械、走马胎、云南土沉香、刮金槭、小霸王、岩石榴、水银茶、土沉香、红人太岁、红刮筋板

味性:苦、辛,微温。

归经:脾;胃;肝;胆经。

主治:行气;破血;消积;抗疟。主症瘕;食积;臌胀;黄疸;疟疾。刮筋板

拐芹

别名:紫金砂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主治:发表祛风;温中散寒;理气止痛。主风寒表证;风温痹痛;脘腹;胸胁疼痛;跌打损伤。拐芹

关白附子

别名:黄马技花、百步草、白附子

味性:辛、甘,温。

归经:归肝、胃、肺经。

主治:祛见,化痰,燥湿。用于中风痰壅,口眼歪斜,偏正头风,风痰眩晕,痰厥头痛;外治疥癣风疮,阴下湿痒。关白附子

关东丁香

味性:辛;微温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湿退黄。主急性黄疸型肝炎。关东丁香

冠唇花
冠唇花

别名:野藿香、牙皮湾[傣]、广藿香[云南]、广藿香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温中理气。主治感冒风寒,咳嗽气急,消化不良,气胀腹痛,肠炎,痢疾。冠唇花

光叶巴豆

别名:抱龙、龙眼叶、养奶浆叶、大树叶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通经活血;截疟。主外伤肿痛;骨折;疟疾。光叶巴豆

光叶巴豆树

别名:抱龙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芳香。活血散瘀,退热止痛。主治跌打损伤,骨折,疟疾,胃痛。光叶巴豆树

光叶海桐根

别名:山枝根、山栀茶根、钻山虎、皮子药

味性:味苦;苦;辛;性微温。

归经:心,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通络;止咳涩精。主风湿痹痛;腰腿疼痛;跌打骨折;头晕失眠;虚劳咳嗽;遗精。光叶海桐根

光叶海桐叶

别名:一朵云叶

味性:味苦;辛;性微温。

主治:消肿解毒;止血。主毒蛇咬伤;痈肿疮疖;水火烫伤;外伤出血。光叶海桐叶

广东土南星

别名:土南星、蛇钻头、花伞柄、蛇姜头、蛇纂头、蛇香头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止痛,消肿拔毒。;无名肿毒:块茎捣烂,调酒敷患处。;毒蛇咬伤:配方外用。广东土南星

广防风

别名:防风草、落马衣、秽草、抹草、马衣叶、土藿香、排风草、野苏麻、豨签草[福建]、假豨签草[广西]

味性:辛、苦,微温。

主治:祛风解表,理气止痛。用于感冒发热,风湿关节痛,胃痛,胃肠炎;外用治皮肤湿疹,神经性皮炎,虫蛇咬伤,痈疮肿毒。广防风

广藿香
广藿香广藿香

别名:藿香、排香草、刺蕊草、海藿香

味性:辛,微温。

归经:归脾;胃;肺经。

主治:芳香化浊,开胃止呕,发表解暑。用于湿浊中阻,脘痞呕吐,暑湿倦怠,胸闷不舒,寒湿闭暑,腹痛吐泻,鼻渊头痛。广藿香(图)

广西莪术

别名:桂莪术、毛莪术

味性:性温,味苦、辛。

主治:莪术。广西莪术

广西九里香

味性:辛;苦;性微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疏风解表;活血消肿。主感冒;麻疹;角膜炎;跌打损伤;骨折。广西九里香

广西九里香根

味性:苦;辛;温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行气健胃。主胃脘痛。广西九里香根

广玉兰
广玉兰

别名:荷花玉兰、洋玉兰、百花果

味性:味辛;性温。

归经:肺;胃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散寒;行气止痛。主外感风寒;头痛鼻塞;脘腹胀痛;呕吐腹泻;高血压;偏头痛。广玉兰

贵州花椒

别名:龙背茨、岩椒、文山岩椒、狗椒

味性:辛;温。

主治:温中散寒;活血止痛。主心腹冷痛;跌打损伤;瘀血肿痛;脚气痛。贵州花椒

贵州追风散

别名:公黄珠子、马比木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理气散寒。主治浮肿,小儿疝气,关节疼痛。贵州追风散

桂丁
桂丁

别名:肉桂子、桂子、桂丁香

味性:辛甘,温。

归经:脾;胃;肺经。

主治:温中散寒;止痛;止呃。主心胸疼痛;胃腹冷痛;恶心;嗳气;呃逆;呕吐;肺寒咳喘。桂丁

桂花
桂花

别名:银桂、木犀、九里香、木犀花

味性:辛,温。

主治:化痰,散瘀。治痰饮嘲咳,肠风血痢,疝瘕,牙痛,口臭。桂花

桂花跌打

别名:山皮条、桂花叶子兰、毛花瑞香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祛风通络;散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胃脘疼痛;跌打损伤。桂花跌打

桂花露

味性:微辛;微苦;性温。

主治:疏肝理气,醒脾开胃。治龈胀,牙痛,咽干,口燥,口臭。桂花露

桂花岩陀

别名:桂花矮陀陀、构皮岩陀、小鼠皮、铜牛皮、金腰带、野瑞香、月月绿、山皮条、黄山皮条

味性:微辛、涩,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止痛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,胃痛。桂花岩陀

桂花枝

别名:土桂枝

味性:辛;微甘;性温。

主治:发表散寒;祛风止痒。主风寒感冒;皮肤瘙痒;漆疮。桂花枝

桂花子

别名:桂花树子、四季桂子

味性:甘;辛;性温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温中行气止痛。主胃寒疼痛;肝胃气痛。桂花子

桂木

别名:狗果树、白桂木、大叶胭脂

味性:果:甘、酸,平;根:辛,微温。

主治:果:清肺止咳,活血止血。用于肺结核咳血,支气管炎,鼻衄,吐血,咽喉肿痛。;根:健胃行气,活血祛风。用于胃炎,食欲不振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桂木

桂木根

味性:辛;性微温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健脾和胃;祛风活血。主胃脘不舒;食欲不振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。桂木根

桂皮
桂皮

别名:山肉桂、土肉桂、土桂、山玉桂、山桂皮

味性:辛,温。

归经:脾;胃;肝;肾。

主治:暖脾胃,散风寒,通血脉。治腹冷胸满,呕吐噎膈,风湿痹痛,跌损瘀滞,血痢肠风。桂皮

桂树根

别名:桂根、桂花根

味性:辛甘,温。

主治:治胃痛,牙痛,风湿麻木,筋骨疼痛。桂树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