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味的温性中药列表/5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苦草
苦草

别名:苞壳菊、带脚小草、小节草、扁草、韭菜草、面条草、水苗、带子扎、水鳖苦草

味性:味苦;性温。

归经:归脾、肝经。

主治:燥湿止带;行气活血。主带下色白;产后恶露不尽。苦草

苦瓜子
苦瓜子

味性:味苦;甘;性温。

主治:温补肾阳。主肾阳不足;小便频数;遗尿;遗精;阳痿。苦瓜子

苦果

别名:洋苦果、吕宋豆、吕宋果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解毒杀虫。主治中风昏倒,腹痛泄痢,小儿蛔虫。蛇虫咬伤。苦果

苦檀叶

味性:辛;苦;性温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祛风杀虫;活血消肿。主皮肤麻木;癣疥;脓肿。苦檀叶

苦杏仁
苦杏仁苦杏仁

别名:杏仁

味性:苦,微温。

归经:归肺、大肠经。

主治:降气止咳平喘,润肠通便。苦杏仁

苦油木

别名:山椤、红萝木

味性:苦;辛;温。

主治:祛风止痛。主风湿关节肿痛;四肢麻木。苦油木

宽叶荨麻

别名:螫麻、哈拉海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定惊,消食通便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产后抽风,小儿惊风,小儿麻痹后遗症,高血压,消化不良,大便不通;外用治荨麻疹初起,蛇咬伤。宽叶荨麻

昆明堵喇

别名:草乌、黄草乌、大草乌

味性:苦辛麻,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,除湿止痛。昆明堵喇

昆明鸡血藤

别名:网络鸡血藤、黄藤、蓝藤、硬壳藤、石柱藤、大肠藤、芦藤、老鼠豆、土鸡血、青皮活血、血防藤、血灌皮、光叶朱藤、血藤、白血藤、红藤、黄昭藤、松藤、马尿血豆、崖儿藤、白骨藤、山鸡血藤、鸡血藤、岩豆藤、五叶鸡血藤、血见愁、火麻藤、大血藤、崖豆藤

味性:苦;涩;微甘;性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养血祛风,通经活络。治腰膝酸痛麻木,遗精,盗汗,月经不调,跌打损伤。昆明鸡血藤

昆明山海棠
昆明山海棠原生态昆明山海棠昆明山海棠昆明山海棠

别名:火把花、断肠草、紫金皮、紫金藤、雷公藤、掉毛草、胖关藤、红毛山藤

味性:苦;辛;微温。

归经: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止血;舒筋接骨;解毒杀虫。主风湿痹痛;半身不遂;疝气痛;痛经;月经过多;产后腹痛;出血不止;急性传染性肝炎;慢性肾炎;红斑狼疮;癌肿;跌打骨折;骨髓炎;骨结核;副睾结核;疮毒;银屑病;神经性皮炎。昆明山海棠

辣椒叶
辣椒叶

味性:味苦;性温。

主治:消肿涤络;杀虫止痒。主水肿;顽癣;疥疮;冻疮;痈肿。辣椒叶

兰屿肉豆蔻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温中行气;健胃消食。主脘腹胀满;食少呕吐。兰屿肉豆蔻

蓝花绿绒蒿
蓝花绿绒蒿

味性:苦;微温。

主治:活血止痛。主胃脘疼痛;痛经;跌打损伤。蓝花绿绒蒿

蓝叶藤
蓝叶藤

别名:肖牛耳菜、肖牛耳藤、羊角豆[广西]、羊角豆、染色牛奶菜、老鸦嘴

味性:味辛、苦、性温。

归经:肝、胃二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化瘀散结。主风湿骨痛;肝肿大。蓝叶藤

蓝玉簪龙胆

别名:丛生龙胆、双色龙胆、棒坚翁波[藏名]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治高热神昏,肝炎黄疸,咽喉肿痛,目赤淋浊。蓝玉簪龙胆

老虎刺

别名:假虎刺、绣花针、三棵针、刺檀香、刺郎果、黑奶奶果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消炎,解热,止痛。主治黄疸型肝炎,胃痛,风湿关节炎,疮,疖,淋巴腺炎,急性结膜炎,牙周炎,咽喉炎。老虎刺

老来青

别名:黄寿丹、还少丹、披散黄细心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活血散瘀,强筋骨,调经,消疳。;筋骨疼痛,腰腿痛:根1两.泡酒服或煎服。;月经不调,白带,胃纳不佳,脾肾虚浮肿,虚咳:根2两.炖肉服。;小儿疳积:根1钱.研粉.炖蛋服。老来青

老鼠瓜

别名:野西瓜、勾刺槌果藤、抗旱草、槌果藤、菠里克果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,散寒,除湿。老鼠瓜

老鸦花藤

别名:大血藤、嘿良龙[傣]、嘿良龙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舒筋活络,调经。治风湿骨痛,小儿麻痹后遗症,月经不调。老鸦花藤

簕欓

别名:狗花椒、鹰不泊[福建、广东]、鸡胡欓、土花椒[海南]、刺苍根、鸟不宿[广东、广西]

味性:苦、辛,微温。

主治:祛风利湿,活血止痛。根:黄疸型肝炎,肾炎水肿,风湿性关节炎。果:胃痛,腹痛。叶:跌打损伤,腰肌劳损,乳腺炎,疖肿。簕欓

雷五加

别名:雷公山、白五加
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酸软;跌打损伤;骨折;头痛;脘腹痛;痛经;脚气;无名肿毒。雷五加

棱叶韭

别名:新疆薤白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理气,宽胸。主治胸痛,胸闷,咳嗽,痢疾。棱叶韭

棱枝卫矛

别名:小千金、硬筋藤、小干金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肺;膀胱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舒筋活络。主风湿痹痛;下肢扭伤转筋。棱枝卫矛

棱子芹根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燥湿止带。主带下清稀;蛇咬伤。棱子芹根

冷水丹

别名:高足细辛、高脚细辛、狗肉香

味性:辛苦;温。

归经:心;胃;肾经。

主治:温中散寒,理气镇痛。治胃寒痛,心前区痛,关节痛。冷水丹

犁头尖
犁头尖

别名:犁头七、犁头草、土半夏[福建、广西、云南]、三步镖、三角蛇、坡芋、老鼠尾、小野芋、野附子、小独角莲、芋头草、大叶半夏、土半夏、三角青、山半夏、小独脚莲、土巴豆、药狗丹、芋头七、百步还原、金半夏、百步大兴安岭原、独脚莲、耗子尾巴、山茨菇、犁头半夏、观音芋、野芋蛋、野芋荷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散瘀,止血,消肿,解毒。治跌打损伤,外伤出血,乳痈,疗疮,瘰疬,疥癣。犁头尖

黎豆

别名:虎豆、狸豆、巴山虎豆、鼠豆

味性:味甘;微苦;性温。

归经:肺;脾经。

主治:益气;生津。主消渴。黎豆(图)

丽江独活

别名:岩白芷

味性:味辛;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散寒止痛。主头痛;鼻寒;鼻渊;脘腹痛;风寒湿痹。丽江独活

丽江青木香

别名:青木香、木香、理木香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理气;健胃;止痛。主脘腹疼痛;胁痛;消化不良;慢性胃肠火;痢疾。丽江青木香

丽江山慈菇

别名:益辟坚、草贝母、土贝母、闹狗药、光慈菇、苦子、光苦子、光姑子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散结止痛。主乳腺癌;鼻咽癌;唾腺肿瘤;瘰疬;皮肤肿块;痛风。丽江山慈菇

栎叶槲蕨

别名:树上槲蕨、树骨碎补

味性:苦;性温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补肾续骨,活血止血。。主痹证日久;肝肾两虚;腰膝痛;筋脉拘挛;肾虚耳鸣;牙痛;尿多;跌打损伤;骨折;外伤出血。栎叶槲蕨

荔枝根

味性:微苦;涩;温。

归经:胃;脾;肾经。

主治:治胃寒胀痛,疝气,遗精,喉痹。荔枝根

栗寄生
栗寄生

别名:柃寄生、螃蟹脚、吊兰、胡龙须、方叶子、樟木寄生、油茶寄生、梅子寄生、三稔寄生

味性:苦;甘;微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补肝肾;行气活血;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肢体麻木;腰膝酸痛;头晕目眩;跌打损伤。栗寄生

莲房
莲房

别名:莲蓬、莲蓬壳、莲壳

味性:苦涩,温。

归经:归肝经。

主治:消瘀止血。主崩漏;月经过多;便血;尿血。莲房

莲花
莲花

别名:菡萏、荷花、水花、芙蓉

味性:苦甘,温。

归经:心;肝经"。

主治:活血止血,去湿消风。治跌损呕血,天泡湿疮。莲花

两色乌头

味性:苦;温。

归经:心;肝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;除湿;止痛。主风湿痹痛。两色乌头

辽东栎

别名:青冈、杠木、小叶青冈、青冈柳、柴树

味性:果:苦,微温;壳斗:涩,温;树皮及根皮:苦,平。

主治:果:健脾止泻,收敛止血。;壳斗:收敛,止血,止泻。;树皮及根皮:收敛,止泻。;主治脾虚腹泻,久痢,痔疮出血,脱肛便血,子宫出血,白带,恶疮,痈肿。辽东栎

裂果卫矛

味性:甘;微苦;微温。

主治:强筋壮骨;活血调经。主肾虚腰膝酸痛;月经不调;跌打损伤。裂果卫矛

铃兰
铃兰

别名:草玉铃、小芦铃、香水花、鹿铃、君影草、草寸香、芦藜花、鹿铃草、糜子菜、扫帚糜子、草玉兰、铃铛花、小芦藜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温阳利水,活血祛风。治心力衰竭,浮肿,劳伤,崩漏,白带,跌打损伤。铃兰

菱叶山蚂蝗

别名:小粘子草

味性:苦;温。

归经:脾;肝经。

主治:散寒解表;止咳;止血。主风寒感冒;咳嗽;刀伤出血。菱叶山蚂蝗

六股筋

别名:臭药、仙人茶、鱼串子、六角筋

味性:味苦;辛;怀温。

主治:散瘀止血;续筋接骨。主跌打损伤;筋伤骨折;外伤出血。六股筋

六棱菊

别名:百草王、六耳铃、四棱锋、六达草、六十瓣、四方艾、三面风

味性:苦、辛,微温。

主治:祛风利湿,活血解毒。用于风湿关节炎,闭经,肾炎水肿;外用治痈疖肿毒,跌打损伤,烧烫伤,毒蛇咬伤,皮肤湿疹。六棱菊

六叶龙胆

味性:苦;性温。

主治:解毒;燥湿。主炭疽;风湿痹痛。六叶龙胆

六轴子
六轴子

别名:土连翘、山芝麻、闹羊花子、天芝麻、羊踯躅果、闹羊花头、八厘麻子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,止痛,散瘀消肿。治风寒湿痹,历节疼痛,跌打损伤,痈疽疔毒。六轴子

龙脑膏香

别名:婆律膏、龙脑油、婆律香、婆律香膏

味性:温;苦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祛风开窍。主耳聋。龙脑膏香(图)

龙舌箭
龙舌箭

别名:绿花杓兰、金龙七、凤凰七、蜈蚣七、九头狮子草

味性:苦;温。

归经:胃;肾经。

主治:理气止痛。主胃寒腹痛;腰腿疼痛;跌打损伤。龙舌箭

龙舌兰
龙舌兰

别名:剑兰、剑麻

味性:苦;酸;温。

主治:解毒拔脓;杀虫;止血。主痈疽疮疡;疥癣;盆腔炎;子宫出血。龙舌兰

龙眼梳
龙眼梳

味性:微苦;涩;微温。

主治:理气止痛;健胃。主胃脘痛;消化不良。龙眼梳

龙爪豆
龙爪豆

别名:虎爪豆、猫爪豆、龙爪黎豆、狗爪豆

味性:甘、苦,温。

主治:主治腰脊酸痛。龙爪豆

龙爪树

别名:鳊鹅掌柴、七叶加、鸭脚木、七叶莲、西南鹅掌柴

味性:味微苦;微甘;苦;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。主痹证;风寒感冒;跌打肿痛;胃痛;外伤出血。龙爪树

龙爪叶

别名:多蕊木、大七叶莲、七叶莲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舒筋活络,散瘀止痛,行气除湿。主治跌打损伤,骨折痛,风湿骨痛,肝炎,感冒,神经痛。龙爪叶

窿缘小叶桉

别名:露缘桉、风吹柳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主治风湿及皮肤病,煎水洗;;并用作引赤防腐药。又作农药及灭蛆、孑孓用药。亦为提取桉油的原料。窿缘小叶桉

蒌蒿

别名:蒌、购、蔏蒌、蒿、芦蒿

味性:味苦;辛;性温。

主治:利膈开胃。主食俗不振。蒌蒿

鸬鹚翅羽

别名:鸬鹚羽

味性:苦;辛;咸;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软坚化骨。主鱼骨鲠喉。鸬鹚翅羽

鹿衔草
鹿衔草鹿衔草

别名:鹿蹄草、鹿含草、鹿安茶、鹿寿草、冬绿、破血丹、紫背金牛草[四川]、纸背金牛草、大肺筋草、红肺筋草、鹿寿茶、小秦王草

味性:甘苦,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强筋骨,止血。用于风湿痹痛,腰膝无力,月经过多,久咳劳嗽。鹿衔草

鹿心草

别名:鹿仙草、见根生、坡本、地杨梅、地吕、万星菌、藤林、猪油药、蒿枝花、土里开花、红菌、牛奶菌

味性:苦;涩;性温。

主治:补肾壮阳;健脾理气;止血。主阳痿;痢疾;胃痛吐血;月经过多;外伤出血。鹿心草

鹿药
鹿药

别名:偏头七、山糜子、磨盘七、盘龙七、螃蟹七、土飞七、小鹿药、九层楼、白窝儿七、狮子七

味性:甘苦;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止痛,活血消肿。用于风湿骨痛,神经性头痛;外用治乳腺炎,痈疖肿毒,跌打损伤。鹿药(图)

卵叶橐吾
卵叶橐吾

别名:藏橐吾、日肖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散寒;润肺下气;化痰止咳。主风寒咳嗽;翅气管炎;肺结核咳血;咽喉炎。卵叶橐吾

卵叶蜘蛛抱蛋

别名:粽巴叶、蜘蛛抱蛋

味性:味苦;辛;性微温。

主治:活血散瘀;接骨止痛;解蛇毒。主风湿痹痛;肾亏腰痛;跌打损伤;毒蛇咬伤。卵叶蜘蛛抱蛋

轮伞五加

别名:五加皮、刺五加
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温。

主治:散风湿;强筋骨;补肾活血。主风湿性关节痛;小儿筋骨痿软;阳痿;跌打损伤。轮伞五加

轮叶马先蒿

味性:味甘;微苦;性温。

主治:益气生津;养心安神。主气血不足;体虚多汗;多悸怔忡。轮叶马先蒿

罗汉松根皮

味性:甘;微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活血祛瘀;祛风除温;杀中止痒。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;癣疾。罗汉松根皮

骆驼蓬子

味性:味苦;性温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治咳嗽,小便不利,四肢麻木,关节酸痛。骆驼蓬子

麻布七

别名:麻布芪、穿心莲[四川]、统天袋、统仙袋、麻布袋、麻布口袋、破骨七、九连环、网子七、蓑衣七、背网子、龙骨七、龙膝、辫子七、花花七、七连环、破布七、碎骨还阳

味性:苦辛,温。

归经:心;肝;肺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散瘀止痛。用于风湿腰腿痛,胃气痛,跌打损伤。麻布七

麻花
麻花

别名:乌麻花、麻勃

味性:苦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,活血。治风病肢体麻木,遍身苦痒,妇女经闭。麻花

麻黄
麻黄麻黄

别名:色道麻、结力根[蒙古]、龙沙、卑相、卑盐、狗骨

味性:辛苦,温。

归经:肺;膀胱经。

主治:发汗散寒,宣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用于风寒感冒,胸闷喘咳,风水浮肿;支气管哮喘。蜜麻黄润肺止咳。多用于表症已解,气喘咳嗽。麻黄(图)

麻栎

别名:青刚、橡椀树

味性:树皮、叶:苦、涩,微温。

主治:树皮、叶:收敛,止痢。用于久泻痢疾。;果:解毒消肿。用于乳腺炎。麻栎

麻柳果

别名:一群鸭、雁鹅群

味性:苦;性温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温肺止咳;解毒敛疮。主风寒咳嗽;疮疡肿毒;天泡疮。麻柳果

麻柳叶

别名:枫杨叶、柳树叶

味性:苦,温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治慢性气管炎,关节痛,疮疽疖肿,疥癣风痒,皮炎湿疹,汤火伤。麻柳叶

麻叶荨麻

别名:火麻草、螫麻子、哈拉海、蝎子草、恰克卡克欧提[维名]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湿,凉血,定痉。用于高血压病。外用治荨麻疹初起,风湿关节炎,毒蛇咬伤,小儿惊风。麻叶荨麻

马蓼
马蓼

别名:大蓼、墨记草、春蓼

味性:辛;苦;性温。

归经:肺;脾;大肠经。

主治:发汗除湿;消食;杀虫。主风寒感冒;风寒湿痹;伤食泄泻及肠道寄生虫病。马蓼(图)

马钱子
马钱子

别名:番木鳖、苦实把豆儿、火失刻把都、苦实、马前、牛银、大方八、马前子

味性:苦,温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通络止痛,散结消肿。用于风湿顽痹,麻木瘫痪,跌扑损伤,痈疽肿痛;小儿麻痹后遗症,类风湿性关节痛。马钱子(图)

马钱子粉
马钱子粉马钱子粉

味性:同马钱子,苦,温。

归经:归肝、脾经。

主治:同马钱子。通络止痛,散结消肿。用于风湿顽痹,麻木瘫痪,跌扑损伤,痈疽肿痛;小儿麻痹后遗症,类风湿性关节痛。马钱子粉

马蹄荷根

味性:苦;酸;温。

主治:清热解毒消肿。主疮疡肿毒。马蹄荷根

马鬃参

别名:补草根、小白棉、小白锦

味性:甘、苦,温。

主治:健脾附温;舒筋活络。主脾虚乏力;小儿泄泻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。马鬃参

埋博树

别名:埋哥当牧[傣语]

味性:苦、涩,温。

主治:涩肠止泻,解毒,截疟。主治痢疾。埋博树

买麻藤
买麻藤

别名:买子藤、驳骨藤、大节藤、乌骨风、麻骨风、黑藤、鸡节藤、鹤膝风、小木米藤、脱节藤、竹节藤、接骨藤、大瓠藤、含水藤、果米藤、苦楝藤

味性: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散瘀。茎叶:治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。根:治鹤膝风。买麻藤

脉耳草

别名:大黑节草、黑节草、肝炎草、小接骨丹、大接骨丹、四棱草

味性:辛、微苦,温。

主治:清热除湿,消炎接骨。主治疟疾,肝炎,风湿骨痛,结膜炎。外用鲜品捣汁点眼。还可治骨折,外伤出血,亦可用于拔异物入肉。脉耳草

蛮刀背

别名:瓜哇珍珠菜

味性:苦淡,温。

主治:去瘀、消肿。主治跌打损伤,扭伤,血热。蛮刀背

满山红
满山红原生态满山红满山红

别名:东北满山红、迎山红、靠山红、山崩子、映山红、达子香、金达来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止咳;祛痰。主急、慢性支气管炎。满山红

曼陀罗根
曼陀罗根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镇咳;止痛;拔脓。主喘咳;风湿痹痛;疖癣;恶疮;狂犬咬伤。曼陀罗根

曼陀罗叶
曼陀罗叶

味性:味苦;辛;性温。

主治:镇咳平喘;止痛拔脓。主喘咳;痹痛;脚气;脱肛;痈疽疮疖。曼陀罗叶

曼陀罗子
曼陀罗子

别名:醉葡萄、天茄子、胡茄子、狗核桃、风茄果、金茄子、竻仙挑、洋大麻子、山大麻子、六轴子、闹羊花子、伏茄子、醉仙桃、竻仙桃

味性:辛苦,温。

归经:归肝;脾经。

主治:平喘;祛风;止痛。主喘咳;惊痫;风寒湿痹;脱肛;跌打损伤;疮疖。曼陀罗子

曼陀茄根

别名:向阳花根、天山一支龙、野洋芋

味性:甘微苦,温。

主治:温中止痛。主脘腹疼痛;跌打损伤。曼陀茄根

蔓生百部

别名:药虱药

味性:性微温,味甘、苦。

主治:同直立百部。蔓生百部

莽草根

别名:红茴香根、老根、八角脚根、披针叶茴香根

味性:苦;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散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关节肌肉疼痛;腰肌劳损;跌打损伤;痈疽肿毒。莽草根

毛刺果藤

别名:野枇杷藤、粗毛刺果藤

味性:味微苦;性微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湿。主风湿痹痛。毛刺果藤

毛根杜仲

味性:苦;辛;微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补肝肾;强腰膝;活血止痛。主肾虚腰痛;腰膝酸软;跌打损伤;骨折。毛根杜仲

毛连菜

味性:性微温,味苦咸。

主治:理肺止咳;化痰平喘;宽胸。主咳嗽痰多;咳喘;嗳气;胞腹闷胀。毛连菜

毛脉柳叶菜

别名:兴安柳叶菜、柳叶菜、小柳叶菜、水泽兰

味性:苦、涩,温。

主治:收敛固脱。主月经过多;带下赤白;久痢;久泻。毛脉柳叶菜

毛五加皮
毛五加皮

别名:红毛五加皮、刺五甲、刺甲皮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归经:归肝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强筋骨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拘挛麻木;腰膝酸软;足膝无务;跌打损伤;阴囊湿疹。毛五加皮

毛杨梅根皮

味性:苦;涩;性温。

主治:收涩止泻;活血止痛;杀虫;敛疮。主泄泻;痢疾;腰肌劳损;跌打伤痛;秃疮;湿疹;溃疡不敛。毛杨梅根皮

茅苍术

别名:茅术、南苍术、穹窿术

味性:性温,味辛、苦。

主治:燥湿健脾,祛风,散寒,明目。用于脘腹胀满、泄泻、水肿、脚气痿辟、风湿痹痛、风寒感冒、雀目夜盲。茅苍术

茅香花

味性:苦,温。

归经:入足阳明、太阴经。

主治:主中恶,温胃,止呕吐,疗心腹冷痛。茅香花

帽辫七

别名:三面刀、拐枣七、三叶升麻、小升麻、黑八角莲、金龟草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理气活血,消肿止痛。用于跌打损伤,风湿关节痛。帽辫七

没食子
没食子

别名:墨石子、无食子、没石子、无石子、麻茶泽、麻荼泽、无余子

味性:苦,温。

归经:肺;脾;肾经。

主治:固气,涩精,敛肺,止血。治大肠虚滑,泻痢不止,便血,遗精,阴汗,咳嗽,咯血,齿痛,创伤出血,疮疡久不收口。没食子

玫瑰花
玫瑰花玫瑰花

别名:徘徊花、笔头花、湖花、刺玫花、刺玫菊

味性:甘微苦,温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行气解郁,和血,止痛。用于肝胃气痛,食少呕恶,月经不调,跌扑伤痛。玫瑰花(图)

莓叶委陵菜
莓叶委陵菜

别名:雉子筵、满山红、毛猴子、菜飘子

味性:性温,味甘、微苦平。

主治:补阴虚,止血。用于治疝气、月经过多、功能性子宫出血,产后出血。莓叶委陵菜

梅花刺根

味性:酸苦,温。

归经:肺、肝、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活血止痛,止咳消积。主疮疡肿痛,风湿痹痛,月经不调,跌打损伤,风热咳嗽,食积停滞。梅花刺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