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味的温性中药列表/3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飞燕草
飞燕草

别名:猫眼花、鸽子花、大花飞燕草、鸡爪莲、土黄连[吉林]、彩雀

味性:苦,温。

归经:肺;心;胃经。

主治:泻火止痛,杀虫。根:牙痛。全草:灭虱。飞燕草

粉团花

别名:绣球、玉粉团

味性:味苦,性温。

主治:消湿,破血。粉团花

风寒草

别名:临时救、过路黄、小过路黄、胡氏排草、对生黄花叶、小风寒、红头绳、黄花珠、九莲灯、大疮药、爬地黄黄

味性:辛;微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;化痰止咳;解毒利湿;消积排石。主风寒头痛;咳嗽痰多;咽喉肿痛;黄疸;胆道结石;尿路结石;小儿府积;痈疽疔疮;毒蛇咬伤。风寒草

风毛菊

别名:八棱麻、八楞麻、三棱草、八面风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活络,散瘀止痛。用于风湿关节痛,腰腿痛,跌打损伤。风毛菊

枫柳皮

别名:枫杨皮

味性:辛;苦;性温。

归经: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祛风止痛;杀虫;敛疮。主风湿麻木;寒湿骨痛;头颅伤痛;齿痛;疥癣;浮肿,痔疮;烫伤;溃疡日久不敛。枫柳皮

枫树

别名:枫香树、大叶枫、枫子树、鸡爪枫、鸡枫树

味性:根:苦,温。

主治:叶:苦,平。根:祛风止痛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痛,牙痛。;叶:祛风除湿,行气止痛:用于肠炎,痢疾,胃痛;外用治毒蜂螫伤,皮肤湿疹。枫树

枫香寄生

别名:虾蚶草、百子痰梗、螃蟹夹、栗寄生、寄生包、路路通寄生、风饭寄生、柿寄生、扁枝寄生、吊杀猢狲、上树猢狲、铁角狲儿、枫上寄生、大叶枫寄生、枫香懈寄生

味性:辛苦,温。

归经:肺;脾;肾经。

主治:法风除湿;舒筋活血;止咳化痰;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酸软;跌打疼痛;劳伤咳嗽;崩漏带下;产后血气虚。枫香寄生

枫杨

别名:麻柳树、水麻柳、小鸡树、枫柳、蜈蚣柳、平杨柳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杀虫止痒,利尿消肿。叶:血吸虫病;外用治黄癣,脚癣。枝、叶捣烂可杀蛆虫、孑孓。枫杨

蜂窝草
蜂窝草

别名:打毒金、蜂巢草、绣球防风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疏风散寒,化痰止咳。感冒,头痛,牙痛,咳嗽,咽喉炎,百日咳,支气管哮喘。蜂窝草

凤尾参
凤尾参

别名:追风箭、公鸡花根、互叶凤尾参、凤尾马先蒿

味性:甘、微苦,温。

主治:补气血,活络。治头晕耳鸣,心慌心跳,筋骨疼痛,虚烧不退。凤尾参

凤尾七
凤尾七

别名:凤尾草、凤凰草、香景天、小丛红景天

味性:甘涩微苦,温。

归经:肾;肝经。

主治:益肾养肝;调经活血。主劳热骨蒸;干血痨;头晕目眩;月经不调。凤尾七

凤仙
凤仙

别名:小桃红、夹竹桃、海蒳、染指甲草、旱珍珠、透骨草、凤仙草、小粉团、满堂红、水指甲、指甲草

味性:辛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,活血,消肿,止痛。治关节风湿痛,跌打损伤,瘰疬痈疽,疗疮。凤仙

凤仙透骨草

别名:透骨草、凤仙梗、凤仙花梗、凤仙花秸、凤仙花杆

味性:味苦;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湿;活血;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肿痛;闭经;痛经;痈肿;丹毒;鹅掌风;蛇虫咬伤。凤仙透骨草

佛手
佛手佛手

别名:佛手柑、手柑

味性:辛、苦、酸,温。

归经:归肝、脾、肺经。

主治:舒肝理气,和胃止痛。用于肝胃气滞,胸胁胀痛,胃脘痞满,食少呕吐。佛手(图)

佛手柑

别名:佛手)、佛手香橼、蜜筩柑、蜜罗柑、福寿柑、五指柑、佛手、手柑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入肝、胃经。

主治:理气,化痰。治胃痛,胁胀,呕吐,噎膈,痰饮咳喘,并能解酒。佛手柑

佛手花
佛手花

别名:佛柑花

味性:微苦;微温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疏肝理气;和胃快隔。主肝胃气痛;食欲不振。佛手花

扶芳藤
扶芳藤

别名:换骨筋、小藤仲、爬行卫矛、滂藤、岩青杠、岩青藤、万年青、卫生草、千斤藤、山百足、抬络藤、白对叶肾、对叶肾、白垟络、土杜仲、藤卫矛、尖叶爬行卫矛、攀缘丝棉木、坐转藤、爬墙虎、铁草鞋、过墙风、攀援丝棉木、绿皮杜仲、棉花杜仲、惊风草

味性:苦、甘,温。

归经: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舒筋活络,止血消瘀。治腰肌劳损,风湿痹痛,咯血,血崩,月经不调,跌打骨折,创伤出血。扶芳藤

福参叶
福参叶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除湿。主风寒湿痹。福参叶

釜脐墨

别名:月下灰、釜下墨、釜月中墨、铛墨、釜底墨、锅底墨、锅脐墨、铛底煤、釜煤、釜炲、锅底灰

味性:辛苦,温。

归经:入肝、脾二经。

主治:治吐血咯血,外伤出血,聤耳,口疮。釜脐墨

甘肃土当归

别名:九眼独活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痹证;腰膝酸痛。甘肃土当归

柑核

味性:苦,温。

归经:心;肝。

主治:主肾疰腰痛,膀胱气痛,小肠疝气,卵肿偏坠。柑核

岗边菊
岗边菊

别名:大风草、鱼鳅串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温肺止咳;散寒止痛。主肺寒咳喘;胃脘冷痛。岗边菊

杠木

味性:苦,微温。

主治:健脾止泻,收敛止血。治脾虚腹泻,痔疮出血,脱肛。杠木

杠香藤

别名:木贼枫藤、万刺藤、犁头枫、黄豆树、倒挂金钩、倒金钩、干香藤、岩桐麻、青倒钩、犁头柴、舒力起、万子藤、倒钩柴、小金杠藤、青钩藤、闹钩、大力王、桶交藤、加吊藤、狂狗藤、马面草、木本蕹菜癀、木梗犁头尖、大叶牛奶香、六角枫藤

味性:味苦;辛;性温。

归经:心;肝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通络;解毒消肿;驱虫止痒。主风湿痹证;腰腿疼痛;口眼(wai)斜;跌打损伤;痈肿疮疡;绦虫病;湿疹;顽癣;蛇犬咬伤。杠香藤

隔山消
隔山消

别名:隔山撬、隔山锹、隔山牛皮消、白首乌、白何首乌、山瓜蒌

味性:味甘;微苦;性微温。

归经:脾;胃;肾经。

主治:养阴补虚,健脾消食。治虚损劳伤,痢疾,疳积,胃痛饱胀,白带,疮癣。隔山消

工布乌头

别名:雪山一支蒿

味性:味苦;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止痛。主风湿关节疼痛;跌打损伤;毒虫咬伤。工布乌头

钩吻
钩吻

别名:野葛、秦钩吻、毒根、冶葛、胡蔓草、黄野葛、除辛、吻莽、断肠草、黄藤、烂肠草、朝阳草、大茶药、虎狼草、梭葛草、黄花苦晚藤、黄猛菜、大茶藤、大炮叶、苦晚公、荷班药、发冷藤、大茶叶、藤黄、大鸡苦蔓、羊带归、梭柙、狗角花、山砒霜、梭葛、大王茶

味性:辛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,攻毒,消肿,止痛。治疥癞,湿疹,瘰疬,痈肿,疔疮,跌打损伤,风湿痹痛,神经痛。钩吻(图)

狗肝

别名:

味性:味甘;苦;咸;性温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降逆气;止泻痢;祛风止痉。主脚气攻心;下痢腹痛;心风发狂;狂犬咬伤。狗肝

狗爪豆

别名:狗踭豆、白黎豆、龙爪豆、猫爪豆、猫豆

味性:性温,味甘微苦。

主治:温中益气。治腰脊酸痛。狗爪豆二至三两,炖猪腰子服。狗爪豆

枸骨子

别名:功劳子

味性:苦;涩;微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固涩下焦。用于白带过多,慢性腹泻。枸骨子

枸橘
枸橘

别名:铁篱寨、臭橘、枸橘李、枳、臭杞、枸棘子、野橙子、唐橘、钢橘子、枸甏李、野梨子、苦桶子、枳实、铁篱笆、臭枳子、臭刺、青旦旦、土枳实、枸橘梨、杨橘、枸橘子、苦橘子、绿衣枳实、绿衣枳壳

味性:辛苦,温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疏肝,和胃,理气,止痛。治胸腹胀满,胃痛,疝气,睾丸肿胀,乳房结核,子宫下垂,跌打损伤;解酒毒。枸橘(图)

古柯

味性:涩、微苦,温。

主治:为兴奋剂和强壮剂。用以恢复疲劳,由叶中提制出的古柯碱为局部麻醉药。古柯

瓜子藤

别名:念珠藤、阿利藤、过山香、满山香、春根藤、瓜子英、山红木、过骨边、瓜子金、七里香、香藤、猪油藤

味性:辛、微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活血,通经活络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腰痛,跌打损伤,闭经。瓜子藤

刮筋板

别名:刮金板、刮金械、走马胎、云南土沉香、刮金槭、小霸王、岩石榴、水银茶、土沉香、红人太岁、红刮筋板

味性:苦、辛,微温。

归经:脾;胃;肝;胆经。

主治:行气;破血;消积;抗疟。主症瘕;食积;臌胀;黄疸;疟疾。刮筋板

光叶海桐根

别名:山枝根、山栀茶根、钻山虎、皮子药

味性:味苦;苦;辛;性微温。

归经:心,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通络;止咳涩精。主风湿痹痛;腰腿疼痛;跌打骨折;头晕失眠;虚劳咳嗽;遗精。光叶海桐根

光叶海桐叶

别名:一朵云叶

味性:味苦;辛;性微温。

主治:消肿解毒;止血。主毒蛇咬伤;痈肿疮疖;水火烫伤;外伤出血。光叶海桐叶

光叶密花豆

别名:大样荔枝藤

味性:苦;微甘;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舒筋活血。主跌打损伤;陈伤筋骨酸痛;月经不调。光叶密花豆

广防风

别名:防风草、落马衣、秽草、抹草、马衣叶、土藿香、排风草、野苏麻、豨签草[福建]、假豨签草[广西]

味性:辛、苦,微温。

主治:祛风解表,理气止痛。用于感冒发热,风湿关节痛,胃痛,胃肠炎;外用治皮肤湿疹,神经性皮炎,虫蛇咬伤,痈疮肿毒。广防风

广西莪术

别名:桂莪术、毛莪术

味性:性温,味苦、辛。

主治:莪术。广西莪术

广西九里香

味性:辛;苦;性微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疏风解表;活血消肿。主感冒;麻疹;角膜炎;跌打损伤;骨折。广西九里香

广西九里香根

味性:苦;辛;温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行气健胃。主胃脘痛。广西九里香根

鬼毛针

别名:鬼头发、茶褐小皮伞

味性:微苦;性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活血定痛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疼痛;偏头痛,各种神经痛,腰腿疼痛,风湿痹痛。鬼毛针

贵州远志

味性:微苦;甘;温。

主治:止咳化痰;宁心安神。主咳嗽多痰;失眠。贵州远志

桂花露

味性:微辛;微苦;性温。

主治:疏肝理气,醒脾开胃。治龈胀,牙痛,咽干,口燥,口臭。桂花露

锅铲叶
锅铲叶

别名:半截叶、龙球果、闹蛆叶、老鼠铃

味性:微苦,温。

主治:清热祛湿;益肺止咳。主痢疾;肺结核;支气管炎。锅铲叶

过江龙
过江龙

别名:蒲地虎、地蜈蚣、地刷子、伸筋草、扁心草、小伸筋、木金草、公鱼秧草、风尾草、马尾松、猴子草、猴子尾巴、舒筋草、乌龙不过江、过山龙、扫天晴明草、扁叶石松、凤尾草、仙人撒网、大伸筋、筋骨草铺地虎、盘甲草、风藤草

味性:辛;温;苦。

归经:肝;膀胱经。

主治:疏风胜湿,舒筋活络,利尿,散瘀。治湿痹麻木不仁,筋骨疼痛,淋病,跌打损伤。过江龙

过江龙子

别名:木腰子

味性:苦辛;温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行气止痛;活血化瘀。主胁肋胀痛,胃脘痛,跌打损伤。过江龙子

过墙风

别名:臭茉莉、臭牡丹、大枫叶、臭黄根、鬼点火

味性:苦;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偏头痛;白带;子宫脱垂;湿疹;疮疡。过墙风

海风藤
海风藤海风藤

别名:爬岩香、风藤、巴岩香、满坑香、老藤、大风藤、岩胡椒

味性:辛;苦;微温。

归经:归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通经络,止痹痛。用于风寒湿痹,肢节疼痛,筋脉拘挛,屈伸不利。海风藤(图)

海南粗榧

味性:苦;涩;性温。

主治:抗癌。主恶性淋巴瘤;白血病等。海南粗榧

海桐树

别名:山枝条、山枝仁[四川]、山栀茶[贵州]、柞木仁、满山香[广西]

味性:根:苦、辛,温;子:苦,寒。

主治:根:祛风活络,散瘀止痛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坐骨神经痛,骨折,骨痛,牙痛,高血压,神经衰弱,梦遗滑精。;叶:解毒,止血。外用治毒蛇咬伤,疮疖,外伤出血。;子:涩肠固精。用于肠炎,白带,滑精。海桐树

海州骨碎补

别名:毛姜、铜丝草、石灵芝、申姜

味性:苦;温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行血活络;祛风止痛;补肾坚骨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;肾虚牙痛;腰痛;久泻。海州骨碎补

含羞草根

味性:味涩;微苦;性温。

主治:止咳化痰,利湿通络,和胃,消积。治慢性支气管炎,风湿疼痛,慢性胃炎,小儿消化不良。含羞草根

何首乌
何首乌何首乌

别名:首乌、赤首乌、铁秤砣、红内消、地精、亦敛、陈知白、马肝石、黄花乌根、小独根、赤敛、疮帚、山奴、山哥、山伯、山翁、山精、夜交藤根、黄花污根、血娃娃、田猪头、铁称陀、山首乌、药首乌、何相公

味性:苦甘涩,微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解毒,消痈,润肠通便。用于瘰疠疮痈,风疹瘙痒,肠燥便秘;高血脂。何首乌(图)

核桃楸

别名:山核桃、胡桃楸

味性:种仁:甘,温;青果:辛,平;树皮:苦、辛,平。

主治:种仁:敛肺定喘,温肾润肠。用于体质虚弱,肺虚咳嗽,肾虚腰痛,便秘,遗精,阳痿,尿路结石,乳汁缺少。;青果:止痛。用于胃、十二指肠溃疡,胃痛;外用治神经性皮炎。;树皮:清热解毒。用于细菌性痢疾,骨结核,麦粒肿。核桃楸

荷包牡丹根

别名:土当归、活血草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;活血;镇痛。主金疮;疮毒及胃痛。荷包牡丹根

荷花

别名:莲花

味性:苦、甘,温。

主治:祛湿,止血。用于跌损呕血,天疱疮。荷花

黑根药

别名:威灵仙、草威灵、黑头晕、千里光紫菀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散寒止痛。主风寒感冒;风湿痹痛;肢气肿痛;胃脘疼痛;疮疡久溃不敛。黑根药

黑节草
黑节草

别名:大黑节草、肝炎草、小接骨丹、大接骨草、四棱草、节节草、小节节花、中肋耳草

味性:辛微苦,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除湿,消炎接骨。治疟疾,肝炎,风湿骨痛,结膜炎。黑节草

黑壳楠

别名:岩柴、楠木、八角香、花兰、猪屎楠、鸡屎楠、大楠木、枇杷楠

味性:辛;微苦;温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温中行气;消肿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肢体麻木疼痛;脘腹冷痛;疝气疼痛;咽喉肿痛;癣疮瘙痒。黑壳楠

黑老虎
黑老虎原生态黑老虎黑老虎黑老虎

别名:冷饭团、臭饭团、酒饭团、过山龙藤、大钻、万丈红、透地连珠、紫根藤、外红消、红过山、钻骨风、大叶南五味、过山风、风沙藤、钻地风、三百两银、红钻、十八症、入地麝香、密多罗、猩猩南五味子、红外消、过山香、厚叶五味子、大叶钻骨风、鸡肠风、红火风藤

味性:辛、微苦,温。

主治:行气止痛;散瘀通络。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;慢性胃炎;急性胃肠炎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骨折;痛经;产后瘀血腹痛;疝气痛。黑老虎

黑老头

别名:大种黑骨头

味性:性温,味苦。

主治:祛风活络,健脾利湿。黑老头

黑皮青木香

别名:百蛇基、钻骨龙、乌龙、青藤根、牛木香、土木香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利湿,解毒消肿。治痧症腹痛,风湿关节痛,半身不遂,肾炎水肿,尿路感染,疔疮,湿疹,无名肿毒。黑皮青木香

黑牵牛

别名:老鹳筋

味性: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通经;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闭经;疮疡。黑牵牛

黑沙蒿

别名:油蒿、鄂尔多斯蒿、哈拉-沙巴嘎、沙蒿、籽蒿

味性:味辛;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祛风湿,提脓拔毒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感冒,咽痛,疮疖痈肿。黑沙蒿

黑细辛

别名:四块瓦、四大天王、土细辛、平头细辛、四大金刚

味性:微苦涩,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和瘀消肿,止痛。治感冒,风湿痛,淋巴腺炎,疮痈,跌打损伤,骨折。黑细辛

黑香柴

味性:苦;辛;性温。

主治:止咳化痰;暖胃祛寒。主咳喘痰多;胃寒疼痛。黑香柴

黑心姜

别名:蓝姜、绿姜、黑姜、乌姜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消肿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胸腹胀痛;产后腰痛;头风痛;跌打损伤。黑心姜

黑心解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湿;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腰腿痛。黑心解

红参
红参红参

味性:甘、微苦,温。

归经:归脾、肺、心经。

主治: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益气摄血。用于体虚欲脱,肢冷脉微,气不摄血,崩漏下血;心力衰竭,心原性休克。红参

红陈艾

别名:狭叶艾、水蒿、刘寄奴[四川]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破血行瘀,下气通络。用于产后淤血停积小腹胀痛,跌打损伤,淤血肿痛,因伤而大小便下血。红陈艾

红楤木

别名:棘茎楤木、红老虎刺、鸟不踏、红刺筒、红鸟不宿、红毛刺桐、红鸟不踏刺、红射桐、虎椒刺、千枚针、红叶大猫刺、红叶雨伞刺、红刺党、红刺桐、刺茎楤木

味性:微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温,行气活血,消肿解毒。治风湿痹痛,溃疡病,跌打损伤,痈疽。红楤木

红梗草

别名:泽兰、红秆草、红升麻、黄力花、接骨草、大泽兰

味性:味甘;苦;性微温。

归经:归肝;肾经。

主治:活血调经;祛瘀止痛;除湿行水。主月经不调;经闭;症瘕;腹痛;产后恶露不行;小便淋漓;水肿;跌打损伤;骨折。红梗草

红寒药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发表散寒。用于风寒感冒,胃腹冷痛。红寒药

红花木莲
红花木莲

别名:木莲花、细花木莲、厚朴、土厚朴、小叶子厚朴

味性:苦;辛;性温。

主治:燥湿健脾。主脘腹痞满胀痛;宿食不化;呕吐;泄泻;痢疾。红花木莲

红龙

别名:风车藤、狗角藤

味性:微苦、涩,温。

主治:敛汗涩精,固肾助阳。主治遗精,小儿盗汗,早泄阳痿,尿频,风寒痹痛。红龙

红毛七

别名:红毛三七、葳严仙、海椒七、鸡骨升麻、红毛漆、搜山猫、红毛细辛、火焰叉、金丝七、黑汗腿、通天窍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祛风通络,活血调经。治风湿筋骨疼痛,跌打损伤,妇女月经不调。红毛七

红楠皮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脾;肝;胃经。

主治:温中顺气;舒经活血;消肿止痛。主呕吐腹泻;小儿吐乳;胃呆食少;扭挫伤;转筋;足肿。红楠皮

红升麻
红升麻原生态红升麻

别名:金毛三七、三花七、阴阳虎、虎麻、术活、铁杆升麻、黄力花、接骨草、泽兰、小升麻、消食丹、三角钻、水升麻、水三七、金毛狗、乌足升麻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散瘀止痛,祛风除湿。用于跌打损伤,手术后疼痛,风湿关节痛,毒蛇咬伤。红升麻

红水芋
红水芋

别名:石芋头、独角芋、红芋头、红半夏、五彩芋、珍珠莫玉散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燥湿;散瘀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肿痛;胃痛;牙痛;痄腮;痈疮疖肿;湿疹;全身瘙痒;蛇咬伤;虫咬伤;刀枪伤。红水芋

猴接骨草

味性:苦;性温。

主治:活血做瘀;消肿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。猴接骨草

猴闼子

别名:仙茅果

味性:苦;性温。

主治:益肾健脾。主肾虚脾弱;疲倦乏力。猴闼子

厚朴
厚朴原生态厚朴厚朴厚朴

别名:川朴、紫油厚朴、厚皮、重皮、赤朴、烈朴

味性:苦辛,温。

归经:脾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燥湿消痰,下气除满。用于湿滞伤中,脘痞吐泻,食积气滞,腹胀便秘,痰饮喘咳。厚朴(图)

厚朴花
厚朴花

别名:调羹花

味性:苦,微温。

归经:归脾、胃经。

主治:行气宽中;开郁化湿。主肝胃气滞;胸脘胀闷;食欲不振;纳谷不香;感冒咳嗽等证。厚朴花

候风藤

味性: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舒筋通络。主风湿痹痛;瘫痪。候风藤

胡萝卜子

味性:味苦;辛;性温。

归经:归脾;肾经。

主治:燥湿散寒;利水杀虫。主久痢;久泻;虫积;水种;宫冷腹痛。胡萝卜子

胡桃花

味性:甘;微苦;性温。

主治:软坚散结;除疣。主赘疣。胡桃花

湖北楤木

别名:刺包头、飞天蜈蚣

味性:味辛、苦,性微温。

主治:活血祛瘀;利水消肿。主跌打损伤;瘀血肿痛;骨折;水肿;小便不利。湖北楤木

葫芦叶

别名:水葫芦、水马蹄草、和尚菜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止咳平喘,利水散瘀。用于咳嗽气喘,水肿,产后瘀血腹痛;外用治骨折。葫芦叶

蝴蝶暗消

别名:黄木香、青藤香、葫芦暗消、藤子内消

味性:苦;涩;温。

主治:理气止痛;祛风除湿。主气滞食积;胃痛;腹胀;风湿关节痛。蝴蝶暗消

蝴蝶树
蝴蝶树

别名:毛荚蒾、苦酸汤、绣球、蝴蝶木

味性:苦酸辛,微温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健脾消积;祛风止痛。主疮毒;淋巴结炎;小儿疳积;风热感冒;风温痹痛。蝴蝶树

虎尾草
虎尾草

别名:水苏麻、沙虫药、荷麻根、大马鞭梢、大麻根

味性:味辛;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解毒杀虫。主感冒头痛;风湿痹痛;泻痢腹痛;疝气;脚气;痈疮肿毒;刀伤。虎尾草

虎掌草叶

别名:虎掌叶
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温。

主治:截疟;止痛。主疟疾;牙痛。虎掌草叶

虎掌南星
虎掌南星

味性:性温,味苦、辛。

主治:同天南星。虎掌南星

花拐藤根

别名:菜豆藤、产后补、能藤、蚂蝗藤、长打破碗、腰骨藤、火烧角、黄心泥藤、亚八藤、笔须藤、厚皮藤、钩婆藤、坭藤母、红杜仲藤、乳汁藤、多须根、麻子藤

味性:苦;辛;性微温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通络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妇女闭经。花拐藤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