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味的温性中药列表/10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一叶荻
一叶荻

别名:叶屈珠、小粒蒿、花扫条、马扫帚牙、小孩拳、叶下珠、狗舌条、八颗叶下珠、山帚条条

味性:辛苦,温。

主治:活血舒筋,健脾益肾。治风湿腰痛,四肢麻木,偏瘫,阳痿,面神经麻痹,小儿麻痹后遗症。一叶荻

一叶萩

别名:小粒蒿、横子、粉条、老鼠牙、马扫帚牙、小孩拳、叶下珠、狗舌条、八颗叶下珠、山帚条条、狗杏条、花帚条、山扫条、老米饮、假金柑藤、大鲤鱼泻子、金柑、花扫条、孩儿拳

味性:味辛;苦;性微温。

归经:肝;肾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活血;益肾强筋。主风湿腰痛;四肢麻木;阳痿;小儿疳积;面神经麻痹;小儿麻痹症后遗症。一叶萩

一枝蒿

别名:蜈蚣草、乱头发、一支蒿、飞天蜈蚣、羽衣草、千条蜈蚣、锯草、新疆一枝蒿、鹿角蒿

味性:辛苦,微温。

归经:入心、肝,肺三经。

主治:活血,祛风,止痛,解毒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疼痛,痞块,痈肿。一枝蒿

宜梧

别名:白叶刺根、锅底刺、椬梧、柿模、咸匏柴、胡颓子、白叶刺

味性:苦;酸;微温。

主治:祛风活血;健脾益肾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瘀肿;慢性肝炎;胃痛腹泻;消化不良;肾亏腰痛;劳倦乏力;盗汗;遗精;白带。宜梧

宜梧叶

别名:胡颓子叶

味性:苦;酸;微温。

主治:敛肺定喘。主哮喘;久咳。宜梧叶

翼核果

别名:血风根、血风藤、红蛇根、青筋藤、铁牛入石、拉牛入石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养血祛风,舒筋活络。用于风湿筋骨痛,跌打损伤,腰肌劳损,贫血头晕,四肢麻木,月经不调。翼核果

阴阳枫

别名:鸡爪枫、枫荷桂、鸭公头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适血舒筋;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瘫痪;跌打损伤;偏头痛;痈疮肿毒。阴阳枫

荫风轮

别名:山藿香、瘦风轮、九层塔、野薄荷、田螺菜、蒙锄草、断血流

味性:辛甘苦,温。

主治:治各种出血,白喉,感冒,腹痛,无名肿毒。荫风轮

银线草

别名:鬼督邮、独摇草、鬼独摇草、鬼都邮、四大天王、四叶金、四叶对、四叶草、四块瓦、灯笼花、分叶芹、苏叶蒿、山油菜、杨梅草、胡艽眼、四大金刚、四季香、四匹瓦、四代草、天王七、拐拐细辛、四叶七、白毛七

味性:辛苦,温。

归经:肺;心;肝经。

主治:散寒,祛风,行瘀,解毒。治风寒咳嗽,妇女经闭,风痒,跌打,痈肿疮疖。银线草

银线草根

别名:土细辛、四叶细辛、天王七、拐拐细辛、四叶七、白毛七

味性:辛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胜湿,活血理气。治风湿痛,劳伤,感冒,胃气痛,经闭,白带,跌打损伤,疖肿。银线草根

银牙莲

别名:老茶王、牛皮桐、糯米林、青皮柴、矩形老鼠刺、华鼠刺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滋补强壮,止咳,解毒,消肿。;身体虚弱,劳伤脱力,产后风痛,跌打损伤,腰痛白带:根2~3两,水煎服。;咳嗽,咽喉肿痛:花6~7钱,水煎,冲黄酒、白糖,早晚饭前各服1次。银牙莲

樱桃叶
樱桃叶

味性:甘苦,温。

归经:肝;脾;肺经。

主治:温胃,健脾,止血,解毒。治胃寒食积,腹泻,吐血,疮毒。樱桃叶

柚根

别名:橙子树根、Q I柑根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肺;胃;肝经。

主治:理气止痛,散风寒。治胃痛,疝气疼痛,风寒咳嗽。柚根

柚核

味性:苦;平;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疏肝理气;宣肺止咳。主疝气肺寒咳嗽。柚核

柚花

别名:橘花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行气;化谈;止痛。主胃脘胸膈间痛。柚花

柚皮

别名:柚子皮、气柑皮、橙子皮、五爪红、化橘红

味性:辛甘苦,温。

归经:脾;肾;膀胱经。

主治:化痰,消食,下气,快膈。治气郁胸闷,脘腹冷痛,食滞,咳喘,疝气。柚皮

柚叶

别名:气柑叶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脾;肝经。

主治:治头风痛,寒湿痹痛,食滞腹痛。柚叶

鱼蓼

别名:蓼草、大马蓼、水辣蓼、、水蓼、旱辣蓼、辣蓼、蛤蟆腿、节蓼

味性:辛;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解毒;除湿;活血。主疮疡肿痛;瘰疬;腹泻;痢疾;湿疹;疳积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月经不调。鱼蓼

羽叶三七
羽叶三七

别名:竹根三七、扭子七、黄连三七、花叶三七、纽子三七、复羽裂参、羽叶竹节参、花叶扭子七、土三七、疙瘩七

味性:甘、微苦,温。

主治:止血,散瘀。治吐血,衄血,跌打损伤,劳伤腰痛。羽叶三七

玉山芎穷

味性:味苦;性温。

主治:散风;理气;止痛。主头痛;肝郁胁痛;脘腹胀痛。玉山芎穷

玉珊瑚根

味性:味辛;微苦;性温。

主治:活血止痛。主腰肌劳损;闪挫扭伤。玉珊瑚根

鸢胆

别名:鹰胆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心;胃经。

主治:温中理气。主胃气痛。鸢胆

园金柑

别名:甘桔、山桔子、金桔、月桔

味性:根:辛、苦,温;果实:辛、甘、微酸,温。

主治:健脾,理气。主治水肿,胃气痛,疝气,脱肛,产后气滞,腹痛,子宫脱垂。园金柑

圆柏

别名:刺柏、柏树、桧、桧柏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散寒,活血消肿,解毒利尿。用于风寒感冒,肺结核,尿路感染;外用治荨麻疹,风湿关节痛。圆柏

圆萼刺参

别名:华刺参、摩苓草

味性:甘、苦,温。

主治:健胃,催吐,消肿。主治胃痛等症。外用治疮痈肿痛。圆萼刺参

越橘

别名:熊果叶、红豆、牙疙疸

味性:叶:苦、涩,温;果:酸、甘,平。

主治:叶:利尿,解毒。用于尿道炎,膀胱炎。;果:止痢。用于肠炎,痢疾。越橘

越橘叶

别名:熊果叶

味性:苦;性温。

主治:解毒;利湿。主淋证;痛风。越橘叶

越南悬钩子

别名:小猛虎、鸡足刺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驱风,除湿行气。主治腰腿痛,四肢痹痛,风湿骨痛。叶外敷治跌打肿痛。越南悬钩子

越西川木香

别名:越西木香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主治:理气;止痛。主脘腹胁肋疼痛;泄泻;痢疾;消化不良。越西川木香

越西木香

别名:越隽木香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行气止痛,温中和胃。用于胸腹胀痛,呕吐,泄泻,痢疾里急后重。越西木香

云木香
云木香

别名:广木香、木香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行气止痛,温中和胃。用于胸腹胀痛,呕吐,泄泻,痢疾里急后重。云木香

云南风车子

味性:味甘;微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杀虫消积。主虫积腹痛。云南风车子

云南荚蒾根

别名:黄香根

味性:味微辛;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。主风湿痹痛。云南荚蒾根

云南五叶参

别名:厄卡克

味性:味微辛;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活血接骨。主劳伤腰痛;跌打骨折。云南五叶参

云朴

别名:贡山厚朴、腾冲厚朴

味性:辛;苦;性温。

归经:脾;胃;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温中化湿;行气消积。主胸腹胀满疼痛;食积气滞;呕吐;腹泻;痰多咳嗽。云朴

云杉球果

别名:杉塔

味性:苦;温。

主治:化痰;止咳。主久咳;痰喘。云杉球果

云实
云实

别名:百鸟不停、老虎刺尖、到钩刺、黄牛刺、马豆、牛王刺、药王子、员实、天豆、朝天子、云实子、云实籽、铁场豆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除湿,杀虫。治痢疾,疟疾,消渴,小儿疳积。云实

云实根

别名:牛王茨根、阎王刺根

味性:苦辛,温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,散寒,除湿。治感冒咳嗽,身痛,腰痛,喉痛,牙痛,跌打损伤,鱼口便毒。云实根

云香草

别名:芸香草、臭草、石灰草、山茅草、诸葛草

味性:辛、微苦,温。

主治:止咳平喘,消炎,止痛,祛风利湿。用于支气管炎,慢性支气管炎,风湿性关节炎,神经痛,肠炎,消化不良。云香草

枣树皮

味性:苦;涩;温。

归经: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涩肠止泻;镇咳止血。主泄泻;痢疾;咳嗽;崩漏;外伤出血;烧烫伤。枣树皮

泽兰
泽兰

别名:地瓜儿苗、地笋、甘露子、方梗泽兰、虎兰、龙枣、虎蒲、小泽兰、红梗草、风药、奶孩儿、蛇王草、蛇王菊、捕斗蛇草、接古草、地环秧、地溜秧、甘露秧、草泽兰、水香、虎薄、矮地瓜儿苗、野麻花

味性:苦辛,微温。

归经:归肝;脾经。

主治:活血化瘀,行水消肿。用于月经不调,经闭,痛经,产后瘀血腹痛,水肿。泽兰(图)

窄叶南蛇藤
窄叶南蛇藤

别名:倒披针叶南蛇藤

味性:辛;苦;微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活血行气;解毒消肿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疝气痛;疮疡肿毒;带状疱疹;湿疹。窄叶南蛇藤

粘人花根

味性:涩苦;温。

归经: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润肺止咳,驱虫。主肺结核咳嗽,盗汗,喘咳,产后胎盘滞留,蛔虫病。粘人花根

樟木钻

别名:野八角、石莽草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止痛;散瘀消肿。主风湿骨痛;跌打损伤;骨折。樟木钻

樟树皮
樟树皮

别名:香樟树皮、樟皮、樟木皮

味性:辛;温;苦。

归经:脾;胃;肺经。

主治:行气,止痛,祛风湿。治吐泻,胃痛,风湿痹痛,脚气,疥癣,跌打损伤。樟树皮

掌叶榕

别名:粗叶榕、佛掌榕、大叶牛奶子

味性:甘、微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利湿,活血祛瘀。用于风湿骨痛,闭经,产后瘀血腹痛,白带,睾丸炎,跌打损伤。掌叶榕

珍珠露水草

别名:露水草、鸡冠参、血见愁、蚌花草、换肺草、如意草、蓝耳草、老来红、竹叶草、贝母、鸡爪参、鸡出头草、鸭脚菜

味性:辛微苦,温。

主治:温经通络,除湿止痛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四肢麻木。珍珠露水草

珍珠伞

别名:紫绿果根、小罗伞、天青地红、紫背绿

味性:麻苦,温。

归经:肝;肾;肺经。

主治:舒筋活络,强筋壮骨,清咽利喉。珍珠伞

蜘蛛香
蜘蛛香

别名:马蹄香、土细辛、心叶缬草、养心莲、养血莲、臭药、乌参、猫儿屎、老虎七、香草、豆鼓菜根、九转香、雷公七、鬼见愁、臭狗药、磨脚花、连香草、香草子、小马蹄香、大救驾

味性:辛、微苦,温。

归经:入肺、胃二经。

主治:行气,散寒,活血,调经。治发痧脘腹胀痛,呕吐泄泻,肺气水肿,风寒感冒,月经不调,痨伤咳嗽。蜘蛛香

直立百部

别名:药虱药、一窝虎

味性:性微温,味甘、苦。

主治:润肺下气止咳,杀虫。用于新久咳嗽、肺劳咳嗽、百日咳;外用于头虱、体虱、蜕虫病、阴痒症。直立百部

枳椇木皮

别名:拐枣树皮

味性:味苦;性温。

归经: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活血;舒筋;消食;疗痔。主盘脉拘挛;食积;痔疮。枳椇木皮

制何首乌

味性:苦、甘、涩,温。

归经:归肝、心、肾经。

主治:补肝肾,益精血,乌须发,强筋骨。用于血虚萎黄,眩晕耳鸣,须发早白,腰膝酸软,肢体麻木,崩漏带下,久疟体虚;高血脂。制何首乌

中华赛爵床

别名:杜根藤

味性:味微甘;苦;性微温。

主治:健脾开胃;散瘀止血;消肿解毒。主体虚乏力;食欲不振;吐血;衄血;跌打瘀痛;疮疡肿毒;蛇伤。中华赛爵床

中亚天仙子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解痉止痛,安神定喘。用于胃痉挛疼痛,喘咳,癫狂。中亚天仙子

朱砂藤

别名:朱砂莲、托腰散、野红薯藤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理气,止痛,强筋骨,除风湿,明目。主治胃痛,腹痛,腰痛,跌打损伤。朱砂藤

茱卷皮

味性:辛;苦;微温。

主治:活血;散瘀;止痢。主跌打损伤;细菌性痢疾。茱卷皮

猪肝
猪肝

味性:甘苦,温。

归经:脾;胃;肝经。

主治:补肝,养血,明目。治血虚萎黄,夜盲,目赤,浮肿,脚气。猪肝

竹节参
竹节参原生态竹节参竹节参

别名:白三七、明七、竹根七、萝卜七、蜈蚣七、峨三七、野三七、竹节人参、七叶子、土参、土精、血参、竹节三七、甜七、、竹鞭三七、罗汉三七、竹节七、竹七、水三七、鸡头七、野田七、大竹根七

味性:甘、微苦,温。

归经:归肺;脾;肝经。

主治:滋补强壮,散瘀止痛,止血祛痰。用于病后虚弱,劳嗽咯血,咳嗽痰多,跌扑损伤。竹节参(图)

竹节三七

别名:土参、土精、血参、甜七、竹根七、竹节参、竹节人参、竹鞭三七、罗汉三七、竹节七、竹七;萝卜七、白三七、水三七、明七、野三七、鸡头七

味性:甘苦,温。

归经:入肝、脾二经。

主治:止咳,化痰,散察,活血。治咳嗽多痰,劳伤吐血,跌打损伤,痈肿,外伤出血。竹节三七

竹象鼻虫
竹象鼻虫

别名:竹象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止痹痛。主风湿痹痛。竹象鼻虫

竹叶椒根

别名:散血飞、见血飞、土花椒根、野花椒根、竹叶总管根

味性:辛;苦;温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祛风,散寒,活血,止痛。治头痛感冒,咳嗽,吐泻,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,牙痛。竹叶椒根

竹叶椒叶

味性:苦;辛;微温。

归经:肺;脾经。

主治:治腹胀痛,肿毒,乳痈,皮肤瘙痒。竹叶椒叶

竹叶榕

别名:狭叶榕、水稻清、竹叶牛奶树

味性:甘、苦,温。

主治:祛痰止咳,行气活血,祛风除湿。用于咳嗽,胸痛,跌打肿痛,肾炎,风湿骨痛,乳少。竹叶榕

抓地龙

别名:山文竹、糙叶天冬、毛叶天冬、霸天王、寄马桩

味性:味苦;微辛;性温。

主治:祛风湿;止痒。主风湿痹痛;湿疹;皮肤瘙痒;毒肿疮疡。抓地龙

转心莲

别名:西番莲、转子莲、转枝莲、时计草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止痛。用于风湿骨痛,疝痛,痛经;外用治骨折。转心莲

椎连栎

别名:黄栗

味性:涩、微苦,微温。

主治:止咳,定喘。主治感冒。椎连栎

锥连栎

别名:黄栗

味性:微苦;涩;性微温。

主治:止咳;平喘。主感冒;咳嗽痰多;气喘。锥连栎

紫椿

味性:苦;甘;涩;温。

主治:燥湿;止血;杀虫。主溃疡病;胃、肠道出血;血崩;痢疾;肠炎;皮肤瘙痒;痈疖;痔疮。紫椿

紫杜鹃

别名:土牡丹花、岭南杜鹃

味性:微苦;辛;性微温。

归经:肺;大肠经。

主治:祛痰止咳;消肿止痛。主咳嗽多痰;气喘;跌打损伤;对口疮。紫杜鹃

紫花络石

别名:掰掰果、牛角藤、车藤、藤杜仲[湖南]、藤序络石、掰果、银丝藤、牛藤、藤杜仲、白九牛藤

味性:辛、微苦,温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解表;活络止痛。主感冒头痛;咳嗽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。紫花络石

紫金标
紫金标

别名:红花紫金标、九节莲、对节兰、蓝花岩陀、风湿草、小蓝雪、攀倒甑岩五姜、东南菊

味性:辛;苦;性温。

归经:脾;心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通经络;止痛。主风湿麻木;脘腹胁痛;跌打损伤;骨折;脉管炎;腮腺炎。紫金标

紫金皮

别名:火把草、胖关藤、掉毛草、紫金藤、黄藤根

味性:苦涩,温。

主治:续筋接骨,祛瘀通络。治骨折,风湿疼痛,跌打损伤。紫金皮

紫木通

别名:金丝木通、滑叶木通、大见血飞

味性:味苦;辛;性微温。

主治:舒筋活络;利尿通淋;祛风解表。主风湿性关节炎;腰腿疼痛;淋证;并治风寒感冒。紫木通

紫硇砂

别名:碱硇砂、藏脑、脑砂、红盐、红硇砂、藏硇砂、咸硇砂、藏红盐

味性:咸;苦;辛;温。

归经:肺;胃经。

主治:破瘀消积;软坚蚀腐。主症瘕积聚;噎膈反胃;鼻生息肉;喉痹目翳;痈肿瘰疬;恶疮赘疣。紫硇砂

紫泡

别名:栽秧泡、硬枝黑琐莓、覆盆子、红刺泡、黑托盘、多叶悬钩子

味性:根:苦、涩,平;果:甘、酸,微温。

主治:根:止泻痢,祛风止痛,清热利湿,消炎。;果:补肾涩精。治痢疾,腹泻,风湿关节痛,痛风,急、慢性肝炎,月经不调,小儿疳积,挫伤疼痛,湿疹,皮肤化脓感染,口腔炎,咽颊炎,牙龈炎,泌尿道结石,神经衰弱,遗精,早泄。紫泡

紫三角

别名:叶子花

味性:苦、涩,温。

主治:调和气血。主治妇女赤白带下,月经不调。紫三角

紫藤
紫藤

别名:藤萝、招豆藤、朱藤、藤花菜、小黄藤、紫金藤、轿藤、豆藤、黄纤藤、黄环、小黄草

味性:甘、苦,温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止痛,杀虫。用于腹痛,蛲虫病。紫藤

紫筒草

别名:白毛草、伏地蜈蚣草

味性: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除湿。主治小关节疼痛。紫筒草

紫雪花

别名:紫花丹、谢三娘、红花丹、红谢三娘、银丝矮阳陀、小散血、紫花蕨、红地三娘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破血通经;消肿止痛;祛风条虫。主痛经;闭经;风湿痹痛;跌打扭伤;痈肿疮毒;疥疮湿癣。紫雪花

紫阳花

别名:牡丹三七、草绣球

味性:苦,微温。

主治:活血祛瘀。主治跌打损伤。紫阳花

紫柚木
紫柚木

味性:味苦;微辛;微温。

主治:和中止呕;祛风止痒。主恶心;呕吐;风疹瘙痒。紫柚木

紫玉盘

别名:油椎、香蕉、酒饼子、牛刀树、牛菍子、牛头罗

味性:苦、甘,微温。

主治:健胃行气,祛风止痛。用于消化不良,腹胀腹泻,跌打损伤,腰腿疼痛。紫玉盘

自扣草

别名:鹿蹄草、鹿啼草、自蔻草、小回回蒜、假芹菜、千里光、自灸草、野芹菜、点草、田芹菜

味性:味微苦;辛;性温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清肝明目;除湿解毒;截疟。主主治眼翳;目赤;黄疸;痈肿;风湿性关节炎;疟疾。自扣草

粽巴叶

别名:蜘蛛抱蛋

味性:苦辛,温。

主治:活血散瘀,接骨,止痛,清热解毒。治痢疾,疟疾,风湿痹痛,肾虚腰腿痛,跌打扭伤,骨折,蛇咬伤。粽巴叶

走马风

别名:六耳苓、吊钟黄、水马胎、赶风茜、牛耳三稔、飞山虎、羊耳三稔、牛耳草、员钟黄

味性:辛、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湿,通经络。治妇女头风痛,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。走马风

祖师麻

别名:祖司麻、走司马、走丝麻、大救驾、黄杨皮、爬岩香、金腰带、冬夏青、矮陀陀

味性:味辛;苦;性温。

归经:肺;心经。

主治:祛风通络;散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四肢麻木;头痛;胃痛;跌打损伤。祖师麻

祖司麻

别名:祖师麻、黄瑞香、大救驾、金腰带、黄狗皮

味性:苦、辛,温。

主治:祛风湿,活血止痛。用于风湿痹痛、关节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痛。祖司麻

醉鱼草

别名:闹鱼草、鱼尾草、痒见消、铁线尾、醉鱼儿草、槐木、闹鱼花、光子、羊脑髓、五霸蔷、四方麻、阳包树、鱼鳞子、药杆子、驴尾草、羊尾巴、防痛树、鸡公尾、毒鱼藤、鲤鱼花草、药鳗老醋、野巴豆、老阳花、萝卜树子、药鱼子、土蒙花、花玉成、四棱麻、羊饱药、羊白婆、金鸡尾、洞庭草、白皮消、铁帚尾、木、红鱼波、红鱼皂、四季青、白袍花、糖茶、水泡木、雉尾花、楼梅草、鱼泡草、鱼藤草、洋波、鱼背子花、一串花、狗头鹰、红鱼、鱼白子花、野刚子鱼尾子、鱼花草、毒鱼草

味性:辛苦,温。

主治:祛风解毒、驱虫、化骨硬。主痄腮、痈肿、瘰病、蛔虫病、钩虫病、诸鱼骨鲠。醉鱼草

醉鱼草花

味性:辛;苦;性温。

归经:肺;脾;胃经。

主治:治痰饮齁喘,久疟成癖,疳积,烫伤。醉鱼草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