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味的平性中药列表/6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黄珠子草
黄珠子草

别名:乳痈根、珍珠草、鱼骨草、日开夜闭、地珍珠、假芋、音叶叶下珠、山油柑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脾经。

主治:健脾消积;利尿通淋;清热解毒。主疳积;痢疾;淋病;乳痈;牙疳;毒蛇咬伤。黄珠子草

黄竹参

别名:土牛膝、土洋参、鸡冠参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滋阴清热;健脾;止血。主阴虚发热;自汗;盗汗;病后体虚乏力;食少;吐血。黄竹参

灰菜

别名:粉仔菜、灰条菜、灰灰菜、灰藋、白藜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枝叶透疹。用于风热感冒,痢疾,腹泻,龋齿痛;外用治皮肤瘙痒,麻疹不透。灰菜

灰藋子

味性:甘;性平。

主治:杀虫。主蛔虫;绦虫;蛲虫。灰藋子

灰树花
灰树花灰树花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益气健脾;补虚扶正。主脾虚气弱;体倦乏力;神疲懒言;饮食减少;食后腹胀;肿瘤患者放疗或化疗后有上述症状者。灰树花

回回豆

别名:胡豆、回鹘豆、那合豆、鹰嘴豆、鸡豆、胡豆子、回回豆子、香豆子、鸡头豆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肺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消渴,肝炎,脚气。回回豆

茴香虫

别名:黄凤蝶、金凤蝶、芹菜金凤蝶[成虫名]、蘹香虫

味性:甘、辛,平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理气;化瘀;止痛。主胃脘痛;疝气腹痛;呃逆;噎膈。茴香虫

火棘

别名:火把果、救军粮、救兵粮、救命粮、赤阳子、红子、豆金娘、水搓子

味性:甘、酸,平。

主治:果:消积止痢,活血止血。用于消化不良,肠炎,痢疾,小儿疳积,崩漏,白带,产后腹痛。;根:清热凉血。用于虚痨骨蒸潮热,肝炎,跌打损伤,筋骨疼痛,腰痛,崩漏,白带,月经不调,吐血,便血。;叶:清热解毒。外敷治疮疡肿毒。火棘

火麻仁
火麻仁火麻仁

别名:大麻仁、火麻、线麻子、麻子、麻子仁、大麻子、白麻子、冬麻子、火麻子、、麻于仁、麻仁、冬麻子火麻子、黄麻仁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脾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润肠通便。用于血虚津亏,肠燥便秘。火麻仁(图)

火炮草果

味性:甘;淡;平。

主治:柔肝补肾;和胃止痛。主肾虚耳聋;胃痛;疳积;少年白发。火炮草果

火炭母草根
火炭母草根

味性:酸甘,平。

主治:治气虚头昏,耳鸣,耳聋,白带,跌打损伤。火炭母草根

芨芨草
芨芨草

别名:枳机草、席箕草、枳芨草

味性:甘;淡;平。

主治:清热利尿。主尿路感染;尿闭。芨芨草

芨芨草花

别名:芨芨花

味性:甘;淡;平。

主治:利尿;止血。主小便不利;内出血。芨芨草花

鸡(土从)

别名:鸡蕈、鸡菌、蚁夺、蚁、鸡菜、鸡脚蘑菇、三坛蘑、鸡肉丝菇、斗鸡菇、白蚁菰、桐菰、鸡肉丝菰、鸡脚菰、伞把菇

味性:甘;性平。

归经:脾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健脾和胃;疗痔。。主脘腹胀满,消化不良,精神疲乏,痔疮。鸡(土从)

鸡肠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益肾;固精;止遗。主遗尿;小便频数;失禁;遗精;白浊;痔漏;消渴。鸡肠

鸡蛋果
鸡蛋果

别名:土罗汉果、芒葛萨、洋石榴

味性:甘、酸,平。

归经: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镇痛安神。主治痢疾,痛经,失眠。鸡蛋果

鸡公柴果

别名:饭汤子果实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健脾。主消化不良;食欲不振。鸡公柴果

鸡脚参

别名:化积药、山萝卜、地葫芦、直管花

味性:辛、甘,平。

主治:祛风利尿,镇痛化积,接骨生肌。用于食积,脉管炎,肾炎,膀胱炎,尿路结石,风湿痛;外用治跌打损伤,骨折。鸡脚参

鸡筋参

别名:黄鸡胖、黄鸡郎、长叶数珠根

味性:微苦、甘,平。

主治:益气补血;收敛止血。主体弱血虚;妇女血崩;肠风下血。鸡筋参

鸡麻
鸡麻

别名:双珠母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补血,益肾。主血虚肾亏。鸡麻

鸡内金
鸡内金鸡内金

别名:鸡肫皮、鸡毗胫里黄皮、鸡肶胵、鸡肫内黄皮、鸡黄皮、鸡食皮、鸡嗉子、鸡合子、鸡中金、化石胆、化骨胆、鸡肶胵里黄皮、鸡盹内黄皮、鸡盹皮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入脾、胃经。

主治:健胃消食,涩精止遗。用于食积不消,呕吐泻痢,小儿疳积,遗尿,遗精。鸡内金(图)

鸡脑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止痉熄风。主惊痫;夜啼;妇人难产。鸡脑

鸡矢藤
鸡矢藤鸡矢藤

别名:鸡屎藤、牛皮冻、解暑藤、狗屁藤、臭藤、皆治藤、清风藤[福建]

味性:甘、微苦,平。

主治:祛风利湿,止痛解毒,消食化积,活血消肿。用于风湿筋骨痛、跌打损伤、外伤性疼痛、肝胆及胃肠绞痛、消化不良、小儿疳积、支气管火、放射反应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;外用皮炎、湿疹及疮疡肿毒。鸡矢藤

鸡屎树

别名:粗叶树、粗叶木、木鸡屎藤、树鸡屎藤、鸡屎木

味性:甘、涩,平。

主治:补肾活血,行气,驱风,止痛。主治风湿腰痛,骨痛。鸡屎树

鸡屎藤
鸡屎藤鸡屎藤

别名:斑鸩饭、女青、主屎藤、却节、皆治藤、臭藤根、牛皮冻、臭藤、毛葫芦、甜藤、五香藤、臭狗藤、香藤、母狗藤、鸡矢藤、清风藤、斑鸠饭、白毛藤、狗屁藤、臭屎藤、鸡脚藤、解暑藤、玉明砂、鸡屙藤、雀儿藤

味性:甘酸;平。

归经:心;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活血,止痛解毒,消食导滞,除湿消肿。治风湿疼痛,腹泻痢疾,肮腹疼痛,气虚浮肿,头昏食少,肝脾肿大,瘰疬,肠痈,无名肿毒,跌打损伤。鸡屎藤

鸡树条
鸡树条

别名:鸡树条紫、山竹子、鸡树条子、糯米条

味性:甘、苦,平。

主治:祛风通络,活血消肿。治腰肢关节酸痛,跌打闪挫伤,疮疖,疥癣。鸡树条

鸡树条果

别名:荚蒾果

味性:味甘;苦;性平。

主治:止咳。主咳嗽。鸡树条果

鸡嗉

别名:鸡喉咙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肺;肾;膀胱经。

主治:治噎膈不通,小便不禁,发背肿毒。鸡嗉

鸡嗉子果

别名:山覆盆、野荔枝、山荔枝、鸡嗉子、癞鸡嗉、鸡嗉果、一枝箭、云母树、节节枝

味性:味甘;苦;性平。

主治:杀虫消积;清热解毒;利水消肿。主蛔虫病;食积;肺热咳嗽;肝炎;腹水。鸡嗉子果

鸡嗉子花

别名:牛舌片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补中益气,舒郁,和中。治病后虚弱,吐泻,疝气。鸡嗉子花

鸡腿蘑
鸡腿蘑

别名:毛头鬼伞、毛头鬼盖、假鸡(土从)

味性:甘;性平。

主治:益胃;清神;消痔。主食欲不振;神疲;痔疮。鸡腿蘑

鸡眼草(图)

别名:人字草、三叶人字草、掐不齐、老鸦须、铺地锦、白斑鸠窝、斑珠科、公母草、牛黄黄、炸古基、小蓄片、妹子草、红花草、地兰花、土文花、满路金鸡、细花草、鸳鸯草、夜关门、铺地龙、蚂蚁草、莲子草、花花草、夏闭草、小延边草、花生草、白萹蓄、小关门、瞎眼草、小号苍蝇翼、红骨丹、白扁蓄、小号苍蝇草

味性:甘、辛,平。

归经:肝;脾;肺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健脾利湿。治感冒发热,暑湿吐泻,疟疾,痢疾,传染性肝炎,热淋,白浊。鸡眼草

鸡油菌
鸡油菌

别名:鸡蛋黄菌、杏菌、黄菌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明目;润燥;益肠胃。主夜盲症;结膜炎;皮肤干燥。鸡油菌

鸡子

别名:鸡卵、鸡蛋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肺;脾;胃经。

主治:滋阴润燥,养血安眙。治热病烦闷,燥咳声哑,目赤咽痛,胎动不安,产后口渴,下痢,烫伤。鸡子

鸡子黄
鸡子黄

别名:鸡卵黄、鸡蛋黄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入心、肾经。

主治:滋阴润燥;养血熄风。主心烦不得眠;热病痉厥;虚劳吐血;呕逆;下痢;烫伤;热疮;肝炎;小儿消化不良。鸡子黄

棘胸蛙
棘胸蛙

别名:山鸡;山蛙;石板蛙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入肺、胃、肾三经。

主治:滋补强壮。主小儿疳积;赢瘦;病后虚弱。棘胸蛙

戟叶石苇

别名:渣贝筝瓦

味性:性平,味苦甘。

主治:利水通淋,清泄肺热。治肾炎水肿,泌尿系感染,尿道结石,肺热咳嗽,咯血,支气管哮喘,咽喉炎等症。戟叶石苇

戟叶瓦韦

味性:苦、甘,平。

主治:利水通淋,清泄肺热。主治肾炎水肿,泌尿道感染,尿道结石,肺热咳嗽,咯血,支气管哮喘,咽喉炎等症。戟叶瓦韦

麂肉

别名:小麂、黄麂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补气;祛风;暖胃。主虚劳不足;腰腿酸痛;胃痛;痔疮。麂肉

寄生藤
寄生藤

别名:上树酸藤、大叶酸藤、黄藤、堂仙公、酸藤公、藤香、入地寄生、熊胆藤、左扭香、列子、藤酸公、青藤公

味性:微甘、苦、涩,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疏风解热,除湿。主治流行性感冒,跌打损伤。寄生藤

鲫鱼子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调中补肝;明目。主目中障翳。鲫鱼子

檵花

别名:纸末花、鸡寄、白清明花、土墙花

味性:味甘;涩;性平。

归经:且;脾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热止咳;收敛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咯血鼻衄;便血;痢疾;泄泻;崩漏。檵花

檵木
檵木檵木

别名:桎木柴、[檵花]继花、坚漆、鱼骨柴、[檵]继树、刺木花、满山白

味性:叶:苦、涩,平;花:甘、涩,平;根:苦,温。

主治:叶:止血,止泻,止痛,生肌。用于子宫出血,腹泻;外用治烧伤,外伤出血。;花:清热,止血。用于鼻出血,外伤出血。;根:行血祛瘀。用于血瘀经闭,跌打损伤,慢性关节炎,外伤出血。檵木

夹蛇龟

别名:摄龟、陵龟、蠳龟、鸯龟、呷蛇龟、啖蛇龟、克蛇龟、断版龟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肝;肾;肺经。

主治:治骨劳,劳热骨蒸,崩漏带下,小儿囟门不合,久疟,痔疾,瘰疬,喉蛾。夹蛇龟

家兔骨

别名:兔骨

味性:甘、酸,平。

主治:主治头昏眩晕,疯疾及疥疮。家兔骨

假酸浆
假酸浆

别名:水晶凉粉、蓝花天仙子、大千生、冰粉、鞭打绣球、草本酸木瓜、苦莪

味性:味甘;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尿镇静。主感冒发热;鼻渊;热淋;痈肿疮疖;癫痫;狂犬病。假酸浆

假酸浆子

味性:种子:微甘,平。

主治:种子:清热退火,利尿。假酸浆子

假友水龙骨

味性:甘、苦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祛风除湿。主治风湿关节疼痛,咳嗽,小儿高烧。外用治背痈,无名肿毒,骨折。假友水龙骨

尖顶羊肚菜

别名:圆锥羊肚菌、尖顶羊肚菌、羊肚菜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益肠胃,化痰理气。用于消化不良,痰多气短。尖顶羊肚菜

尖药花

别名:大毛叶、蓝花草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益气补虚;活血消肿;解毒。主体虚头晕;跌打损伤;骨折;口舌生疮;蛇咬伤。尖药花

尖子木

别名:小煨罐、暴牙郎、秤杆菜

味性:甘、微涩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湿。主治痢疾,疔疮,腹泻。尖子木

剑叶耳草

别名:少年红、长尾耳草、千年茶、铁扫把、痨病草、产后茶、天蛇木、必儿药、黑骨风、剑叶耳草、咳嗽痨、小柴胡、山甘草、柳枝红、金销匙、甜茶、山溪黄草、少年劳、硬杆野甘草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肺;肝;脾经。

主治:止咳化痰;健脾消积。主支气管哮喘;支气管炎;肺痨咯血;小儿疳积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。剑叶耳草

剑叶铁树

别名:小叶铁树、剑叶万年青、细叶朱蕉

味性:甘;淡;平。

归经:大肠经。

主治:散瘀消肿;凉血止血。主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;便血;尿血;鼻衄;咳嗽吐血;哮喘;小儿疳积;痢疾。剑叶铁树

剑叶铁树叶

味性:甘淡,平。

主治:理跌打,治咳嗽吐血,鼻衄血,大小便出血,外伤出血,小儿疳积,哮喘,痢症。剑叶铁树叶

江南卷柏
江南卷柏

别名:石柏、岩柏草、黄疸卷柏

味性:性平,味微甘。

主治:清热利尿,活血消肿。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、胸胁腰部挫伤、全身浮肿、血小板减少。江南卷柏

江珧柱

别名:马甲柱、角带子、江瑶柱

味性:甘咸,平。

归经:脾;肾经。

主治:滋阴补肾;调中消食。主消渴;小便频数;宿食停滞。江珧柱

茳芒

别名:槐叶决明、望江南

味性:甘苦;平。

归经:肺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清肝明目,健胃调中,润肠解毒。主目赤肿痛,头晕头胀,口腔糜烂,习惯性便秘,小儿疳积,痢疾,疟疾。茳芒

豇豆
豇豆

别名:姜豆、长豆、羊角、豆角、角豆、饭豆、腰豆、裙带豆、浆豆、茳豆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脾;肾经。

主治:健脾补肾。治脾胃虚弱,泻痢,吐逆,消渴,遗精,白带,白浊,小便频数。豇豆(图)

豇豆根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健脾益气,消食;治食积,脾胃虚弱,淋浊,痔血,疔疮。豇豆根

豇豆壳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补肾健脾;利水消肿;镇痛;解毒。主腰痛;肾炎;胆囊炎;带状疱疹;乳痈。豇豆壳

豇豆叶
豇豆叶

味性:味甘;淡;性平。

归经:膀胱经。

主治:利小便;解毒。主淋症;小便不利;蛇咬伤。豇豆叶

鲛鱼

别名:蜡鱼、瑰雷鱼、沙鱼、鳆鱼、溜鱼、鲛鲨

味性:甘咸,平。

归经:入脾。

主治:补五脏。鲛鱼

角螺

别名:响螺、号螺、海螺

味性:吵甘;性平。

主治:滋阴补气。主腰痛;耳聋。角螺

角螺厣

味性:味甘;微咸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燥湿;滋阴补虚。主白带过多;小儿头疮;中耳炎;下肢溃疡;阴虚潮热;体虚资汗;四肢酸软。角螺厣

铰剪藤

别名:较剪藤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益气养血;通经下乳。主产后虚弱;产后缺乳。铰剪藤

接骨木
接骨木

别名:公道老、扦扦活、马尿骚、大接骨丹[陕西]、木蒴藋、接骨草、续骨木、七叶黄荆、放棍行、珊瑚配、铁骨散、接骨丹、七叶金、透骨草、接骨风、臭芥棵、暖、骨树、自草柴、青杆错、白马桑、大接骨丹、大婆参、插地活、舒筋树、根花木、木本接骨丹、九节风

味性:甘苦,平。

归经:归肝经。

主治:祛风利湿;活血;止血。主风湿痹痛;痛风;大骨节病;急慢性肾炎;风疹;跌打损伤;骨折肿痛;外伤出血。接骨木(图)

接骨木根

味性:味苦;甘;性平。

主治:治风湿疼痛,痰饮,水肿,热痢,黄疸,跌打损伤,烫伤。接骨木根

接骨树

别名:绿泽兰、蚂蚁鼓堆树、戳皮树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舒筋活络,接骨镇痛,止血生肌。用于风湿骨痛,跌打损伤,骨折,外伤出血。接骨树

接骨树皮

别名:类梧桐、接骨树

味性:味甘;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接骨;止血;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;外伤出血;风湿骨痛。接骨树皮

节节草

别名:土木贼、锁眉草、笔杆草

味性:甘、微苦,平。

主治:清热,利尿,明目退翳,祛痰止咳。用于目赤肿痛,角膜云翳,肝炎,咳嗽,支气管炎,泌尿系感染。节节草

金棒锤

别名:细蔓委陵菜、金金棒、小五爪龙

味性:块根:甘,平。

主治:块根:生津止渴,补阴,除虚热。主治虚劳,白带,虚喘。;全草:发表,止咳。外用治疮疖。金棒锤

金背枇杷花

味性:甘苦,平。

主治:清肺;止咳;消痈。主咳嗽;咯血;肺痈。金背枇杷花

金刚藤头

别名:铁菱角、饭巴坨、冷饭巴、粘鱼须、龙须菜、金岗藤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祛风;清热;利湿;解毒。主风湿痹证;腰腿疼痛;跌打损伤;小便淋涩;瘰疬;痈肿疮毒;臁疮。金刚藤头

金花菜

味性:甘微涩,平。

主治:清热,止血。金花菜

金槐

别名:十二槐花、土九楼花、大铁子菜、壶瓶花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滋阴润燥,止咳,调经。治痨咳,月经不调。金槐

金甲豆

别名:黄帝豆、五色豆

味性:味甘;苦;性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补血;活血;消肿。主血虚;胸腹疼痛;跌打肿痛;水肿。金甲豆

金金棒

别名:小五爪龙、金棒锤、五金棒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肺;脾;胃经。

主治:生津止渴,补阴,除虚热,治虚劳白带,虚喘。金金棒

金老梅根

味性:味微甘;性平。

主治:止血;解毒利咽。主崩漏;口疮;咽喉肿痛。金老梅根

金老梅叶

味性:味微甘;性平。

主治:清泄暑热;健胃消食;调经。主暑热眩晕;两目不清;胃气不和;食滞纳呆;月经不调。金老梅叶

金老梅枝

味性:味微甘;涩;性平。

主治:涩肠止泻。主腹泻;痢疾。金老梅枝

金露梅

别名:金腊梅、金老梅、药王茶、棍儿茶、扁麻、木本委陵菜

味性:叶:微甘,平。

主治:叶:清暑热,益脑清心,调经,健胃。主治暑热眩晕,两目不清,胃气不和,滞食,月经不调。;花:藏医用治赤白带下。金露梅

金缕梅
金缕梅

别名:木里仙、牛踏果、木里香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脾经。

主治:益气。主劳伤乏力。金缕梅

金毛木通

别名:风藤草、花木通、金丝木通

味性:甘淡,平。

主治:利水消肿,通经活血。治肾炎水肿,小便不利,风湿骨痛,闭经。金毛木通

金礞石
金礞石

别名:礞石、烂石、酥酥石

味性:甘;咸;平。

归经:归肺、心、肝经。

主治:坠痰下气,平肝镇惊。用于顽痰胶结,咳逆喘急,癫痫发狂,烦躁胸闷,惊风抽搐。金礞石

金钱木根

别名:金钱木、麻介刺马鞍秋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补气。主劳伤乏力。金钱木根

金色狗尾草

别名:金狗尾、狗尾草、狗尾巴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主治:清热;明目;止痢。主目赤肿痛;眼睑炎;赤白痢疾。金色狗尾草

金石斛

别名:短唇石斛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主治:养阴清热。主治热病伤津,唇齿干燥,潮热,盗汗,关节炎。金石斛

金丝带

别名:金腰带

味性:甘苦,平。

主治:祛风活络,补肾壮阳,调经止血。用于腰腿疼痛,半身不遂,肾虚腰痛,阳痿,头晕,月经不调,白带;外用治创伤出血。金丝带

金丝李
金丝李

别名:碎棉

味性:甘;微涩;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消肿。主痈肿疮毒;烫伤。金丝李

金丝藤仲

别名:银丝杜仲、嘿当杜、银光杜仲

味性:苦甘,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补肾壮腰;散瘀止痛。主肾虚腰痛;筋骨疼痛;跌打损伤;蛇咬伤。金丝藤仲

金线鱼
金线鱼

别名:洞鱼、波罗鱼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滋阴调元;益肾填精。主虚劳赢弱;肾虚滑精。金线鱼

堇叶山梅花
堇叶山梅花

别名:细叶山梅花、薄叶山梅花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凉血;利尿。主痔疮;小便不利。堇叶山梅花

锦鸡儿

别名:金雀花、大绣花针、土黄芪[江西、江苏、浙江]、粘粘袜、酱瓣子、黄雀梅、阳雀花、黄棘

味性:根:甘、微辛,平;花:甘,温。

主治:根:滋补强壮,活血调经,祛风利湿。用于高血压病,头昏头晕,耳鸣眼花,体弱乏力,月经不调,白带,乳汁不足,风湿关节痛,跌打损伤。;花:祛风活血,止咳化痰。用于头晕耳鸣,肺虚咳嗽,小儿消化不良。锦鸡儿

景天三七
景天三七景天三七

别名:土三七、墙头三七、见血散、血山草、破血丹、六月淋、八仙草、蝎子草、吐血草、活血丹、费案、马三七、白三七、胡椒七、晒不干、养心草回生草、九头三七

味性:平;甘;微酸。

归经:心;肝;脾经。

主治:止血,化瘀。治吐血,衄血,便血,尿血,崩漏,跌打损伤。景天三七

九龙藤叶

别名:燕子尾、猪蹄叉、羊蹄叉、夜合草、千打捶、马蹄叶

味性:甘;苦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利尿,化瘀,理气止痛。主小便不利,腰痛,跌打损伤。九龙藤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