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味的平性中药列表/2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长筒马先蒿

别名:露茹色尔布

味性:味甘;涩;性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健脾利湿;涩精止遗。主小儿疳积;食积不化;脘腹胀满;水肿;遗粉;耳鸣;口舌干燥。长筒马先蒿

长叶竹根七

别名:黄精、三子果

味性:味甘;微辛;性平。

主治:益气养阴润肺;活血。主病后体虚;阴虚肺燥;咳嗽痰粘;咽干口渴;跌打损伤。长叶竹根七

朝天罐
朝天罐

别名:向天葫芦、瓶儿草、倒罐子、猫耳朵、张天刚、七孔莲、朝天瓮子、张天罐、紫金钟、赤红莲、痢症草、罐子草、天葡萄、公石榴、大金钟、痢疾罐、罗浮金锦香、倒罐草、天罐子、酒里坛

味性:甘、涩,平。

主治:补虚益肾,收敛止血。治痨伤咳嗽吐血,痢疾,下肢酸软,筋骨拘挛,小便失禁,白浊白带。朝天罐

朝天子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清肺化痰,解毒止痛。用于痰喘咳嗽,神经性头痛;外用治黄水疮。朝天子

朝鲜崖柏仁
朝鲜崖柏仁

别名:长白侧柏仁、柏子仁

味性:味甘;辛;性平。

主治:养心安神;润肠通便。主心悸失眠;多汗遗精;肠燥便秘。朝鲜崖柏仁

陈仓米

别名:老米、陈廪米、陈米、火米、红粟、陈禀米

味性:甘淡,平。

归经:胃;大肠;脾经。

主治:理脾助气,调胃止泻。主治脾虚胃弱,精神不振,烦渴久泄。陈仓米

称星蛇

别名:双虎排牙、圆叶南蛇藤

味性:微甘,平。

主治:宣肺除痰,止咳解毒。;喉痛,喉炎:0.5~1两,水煎冲蜜糖服。;初期肺结核:用根1两,炖猪肉服。称星蛇

柽柳
柽柳柽柳

别名:柽、河柳、殷柽、雨师、赤杨、人柳、赤柽、三春柳、春柳、三眠柳、檴落、长寿仙人柳、观音柳、雨丝、蜀柳、垂丝柳、赤柳、西河柳、赤柽柳、西湖柳、红筋条、山川柳、红柳、赤柽木、赤树柳、山柽柳

味性:甘咸,平。

归经:归肺;胃;心经。

主治:疏风,解表,利尿,解毒。治麻疹难透,风疹身痒,感冒,咳喘,风湿骨痛。柽柳(图)

赪桐叶

别名:红蜻蜒叶

味性:辛;甘;平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消肿散瘀。治痈疽疔疮,跌打损伤。赪桐叶

橙耳

别名:黄木耳

味性:甘;淡;平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养胃健脾止泻。主食欲不振;脾虚久泻。橙耳

橙黄玉凤花

别名:飞花羊、鸡母虫药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入肺、肝、肾三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活血止痛。主肺热咳嗽;疮疡肿毒;跌打损伤。橙黄玉凤花

赤腹松鼠
赤腹松鼠

别名:红腹松鼠、松鼠

味性:味甘;咸;性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活血调经;行气止痛。主跌打伤痛;骨折;月经不调;闭经;痛经。赤腹松鼠

赤楠
赤楠

别名:牛金子、鱼鳞木、赤兰、石柃、山石榴、瓜子柴、山乌珠、细叶紫陵树、细子莲、赤楠蒲桃、瓜子木、假黄杨

味性:味甘;微苦;辛;性平。

归经:归肾;脾;肝经。

主治:健脾利湿,乎喘,散瘀。治浮肿,小儿盐哮,跌打损伤,烫伤。赤楠

赤楠根

别名:叫耳蒙根

味性:味甘;微苦;辛;性平。

归经:归肾;脾;肝经。

主治:益肾定喘;健脾利湿;祛风活血;解毒消肿。主喘咳;浮肿;淋浊;尿路结石;痢疾;肝炎;子宫脱垂;风湿痛;疝气;睾丸炎;痔疮;痈肿;水火烫伤;跌打肿痛。赤楠根

赤小豆
赤小豆

别名:赤豆、红小豆、亦豆、红豆、小红绿豆、虱拇豆、朱赤豆、金红小豆、朱小豆、小豆、猪肝赤、杜赤豆、虱牳豆、茅柴赤、米赤豆

味性:甘酸,平。

归经:归心、小肠经。

主治:利水除湿,和血排脓,消肿解毒。治水肿,脚气,黄疸,泻痢,便血,痈肿。赤小豆(图)

赤小豆叶
赤小豆叶

别名:赤小豆藿、小豆藿、小豆叶

味性:味甘;酸;涩;性平。

归经:肝;肾;胃经。

主治:固肾缩尿;明目;止渴。主小便频数;肝热目糊;心烦口渴。赤小豆叶

赤阳子

别名:救军粮、赤果、纯阳子、火把果、红子、救兵粮)、水沙子、救兵粮、豆金娘、小红子、火棘

味性:甘;酸;涩;平。

归经:肝;脾;胃经。

主治:健脾消积,活血止血。治痞块,食积,泄泻,痢疾,崩漏,产后血瘀。赤阳子

虫豆柴

别名:远志木蓝

味性:辛、微甘,平。

主治:活血止痛。主治劳伤。虫豆柴

臭梧桐

别名:八角梧桐、山梧桐、臭桐柴、楸茶叶、后庭花、海州常山、海桐、臭桐、臭芙蓉、地梧桐、秋叶、凤眼子、泡花桐、楸叶常山、矮桐子、岩桐子、百日红、臭牡丹

味性:苦、甘,平。

归经:肝;胆;脾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降血压。治风湿痹痛,半身不遂,高血压病,偏头痛,疟疾,痢疾,痔疮,痈疽疮疥。臭梧桐

楮皮间白汁

别名:谷枝汁、谷树汁、五金胶漆、构胶、楮树汁、楮树白汁、楮树浆

味性:甘;性平。

主治:利水;杀虫解毒。主水肿;疥癣;虫咬。楮皮间白汁

楮树白皮

别名:谷木皮、楮树皮、谷白皮、楮白皮、构皮、楮皮

味性:甘;性平。

主治:利水,止血。主小便不利;水肿胀痛;便血;崩漏。楮树白皮

川党参
川党参

别名:天宁党参、巫山党参、单枝党参

味性:性平,味甘、微酸。

主治:同党参。川党参

川牛膝
川牛膝

别名:甜川牛膝、甜牛膝、天全牛膝、大牛膝、白牛膝、拐牛膝、龙牛膝、牛膝、都牛膝、米心牛膝、家牛膝、肉牛膝

味性:甘、微苦,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活血祛瘀;祛风利湿。主血瘀经闭;难产;胞衣不下;产后瘀血腹痛;热淋;石淋;痛经;风湿腰膝疼痛。川牛膝(图)

川山橙果

别名:石柑子、牛奶子

味性:甘;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通经下乳;止血;解毒。主月经不调;乳汁不通;肠痔下血;痈肿疮毒;蛇咬伤。川山橙果

川榛
川榛

别名:木里仙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健胃。主治食欲不佳。川榛

穿心草
穿心草

别名:串钱草、穿钱草、顶心风、穿心莲、狮子草

味性:微甘、微苦,平。

归经:肺;脾;胃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止咳,止痛。用于肺热咳嗽,胃痛,黄疸型肝炎,毒蛇咬伤。穿心草

垂花胡枝子

别名:马扫帚

味性:甘、苦,平。

主治:消痰镇咳,活血接骨。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,跌打损伤,骨折。垂花胡枝子

刺苞南蛇藤

别名:爬山虎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祛风湿,活血止痛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。刺苞南蛇藤

刺瓜

别名:乳蚕、小刺瓜、野苦瓜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主治:益气,催乳,解毒。用于乳汁不足,神经衰弱,慢性肾炎。刺瓜

刺槐花
刺槐花

别名:刺槐、洋槐、胡藤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止血。主咯血;大肠下血;吐血;崩漏。刺槐花

刺梨根
刺梨根

别名:茨藜子根、茨藜根

味性:甘酸,平。

归经:脾;胃;肝;肾经。

主治:健胃,消食,止泻,涩精。治胃痛,泄泻,痢疾,遗精,崩漏,带下,久咳。刺梨根

刺栗子

别名:细梗蔷薇、野人头

味性:甘酸微涩,平。

主治:收涩,消肿。治痢疾及痔疮。刺栗子

刺菱

别名:野菱

味性:味甘,性平。

主治:生食补脾健胃,止渴生津,平肝气,通肾水,益血消食。老者煮食,健脾,止泄痢。刺菱

刺龙牙
刺龙牙

别名:刺老牙、鹊不踏、刺老鸦、虎阳刺

味性:味辛;微苦;甘;性平。

主治:益气补肾;祛风利湿;活血止痛。主气虚乏力;肾虚阳痿;胃脘痛;消渴;失眠多梦;风湿骨痹;腰膝无力;跌打损伤;骨折;膨胀;水肿;脱肛;疥癣。刺龙牙

刺玫

别名:刺玫果、红根

味性:花:甘、微苦,温;果:酸,温;根:苦、涩,平。

主治:花:止血,和血,解郁调经。用于吐血,血崩,肋间神经痛,痛经,月经不调。;果:健脾胃,助消化。用于消化不良,食欲不振,胃腹胀满,小儿食积。;根:止咳祛痰,止痢,止血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,肠炎,细菌性痢疾,功能性子宫出血,跌打损伤。刺玫

刺玫花

味性:酸;甘;平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理气和胃;止咳。主月经不调,痛经,崩漏,吐血,肋间神经痛,肺痨咳嗽。刺玫花

刺蜜

别名:羊刺蜜、草蜜、给敦罗、刺糖、骆驼刺糖、阳塔克西克尔、给勃罗

味性:甘酸,平。

归经:心;肺;脾;小肠;肾经。

主治:治骨蒸烦渴,血痢,腹泻,腹痛,头痛。刺蜜

刺南蛇藤

别名:爬山虎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祛风湿,强筋骨。治风湿痛,关节炎,跌打损伤肿痛,无名肿毒。刺南蛇藤

刺葡萄根

味性:甘;微苦;平。

主治:散瘀消积;舒筋止痛。主吐血;腹胀症积;关节肿痛;筋骨伤痛。刺葡萄根

刺楸树叶
刺楸树叶

别名:鸟不宿叶、刺楸叶

味性:味辛;微甘;性平。

主治:解毒消肿;祛风止痒。主疮疡肿痛或溃破;风疹瘙痒;风湿痛;跌打肿痛。刺楸树叶

刺叶苏铁
刺叶苏铁

味性:甘;淡;性平。

主治:平肝祛风;消肿敛疮。主高血压病;风湿痹痛;无名肿毒;皮肤湿疹。刺叶苏铁

刺子莞

别名:龙须草、绣球草

味性:甘、咸,平。

主治:清热利湿。主治淋浊。刺子莞

楤木

别名:刺龙包、雀不站、鸟不宿、刺老包

味性:甘、微苦,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利尿消肿,活血止痛。用于肝炎,淋巴结肿大,肾炎水肿,糖尿病,白带,胃痛,风湿关节痛,腰腿痛,跌打损伤。楤木

楤木叶

别名:吻头、树头菜、树头菜菜

味性:味甘;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利水消肿;解毒止痢。主肾炎水肿;臌胀;腹泻;痢疾;疔疮肿毒。楤木叶

粗榧子

别名:榧子、山榧子、血榧

味性:甘、涩,平。

主治:驱虫,消积。用于蛔虫病,钩虫病,食积。粗榧子

粗皮松萝

别名:天蓬草、云雾草、树发七

味性:甘;苦;性平。

主治:止血生肌;调经;清肝明目。主外伤出血;便血;月经不调;崩漏;高血压;角膜云翳;痈肿。粗皮松萝

粗腿羊肚菜

别名:皱柄羊肚菌、粗腿羊肚菌、羊肚菜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益肠胃,化痰理气。用于消化不良,痰多气短。粗腿羊肚菜

粗叶木

别名:白果鸡屎树

味性:甘涩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胜湿;活血止痛。主风寒湿痹;筋骨疼痛。粗叶木

粗叶悬钩子
粗叶悬钩子

别名:大叶蛇泡竻、大破布刺、老虎泡、虎掌竻、九月泡、八月泡、牛尾泡、大竻坛

味性:甘淡;平。

归经:胃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止血,散瘀。主肝炎,痢疾,肠炎,乳腺炎,口腔炎,行军性血红蛋白尿,外伤出血,肝脾肿大,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。粗叶悬钩子

粗棕竹根

味性:味甘;微辛;性平。

主治:疗伤接骨。主跌打骨折。粗棕竹根

催乳藤
催乳藤

别名:奶汁藤

味性:微苦、甘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催乳。主产后气血郁滞;乳汁不下。催乳藤

脆骨风
脆骨风

别名:碎骨风、吊钟花、鸡白柴、茶条树、羊脆骨、青皮木、万把刀

味性:甘;微涩;性平。

归经:肝;肾;经。

主治:散瘀,消肿止痛。主治急性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肿痛。脆骨风

打火草
打火草

别名:香青、清明草

味性:甘、平。

主治:清凉解毒,平咳定喘。治感冒咳嗽,急慢性气管炎,风湿性腿痛,高血压。打火草

打碗花

别名:面根藤、小旋花、盘肠参、铺地参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主治:根状茎:健脾益气,利尿,调经,止带;用于脾虚消化不良,月经不调,白带,乳汁稀少。;花:止痛;外用治牙痛。打碗花

大白顶草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小儿白口疮;疔疮。大白顶草

大唇马先蒿

味性:味甘;苦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;解毒;利湿。主痢疾;腹泻;肝炎尿路感染。大唇马先蒿

大独脚金

别名:小白花苏、干草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主治:健脾消食,清热利湿。用于小儿疳积,食欲不振,泌尿道感染,黄疸型肝炎。大独脚金

大发表

别名:野蚕豆、见水消、三愣金刚、三角西花、爬山豆、山落花生、三愣草、三棱枝爬山豆

味性:辛、微甘、涩,平。

主治:发汗解表,清热利湿。用于感冒发热,鼻炎、肠炎,痢疾,膀胱炎,肾炎,风湿性关节炎;外用治跌打损伤。大发表

大发散

别名:豆鼓叶、大红花远志

味性:味甘;苦;性平。

主治:祛风清热;养心补虚。主感冒发热;心慌心悸;风湿骨痛;肝炎。大发散

大肺筋草

别名:肺经草、半边钱、脐风草、反背红、血经草、乌兜、乌豆草、一支箭、薄片变豆菜、大肺经草、水黄连、瓣练、小山芹菜、五爪风、子仔七、肺筋草、打不死、散血草、鹅掌脚草、山芹菜、野芹菜

味性:辛甘,平。

归经:归肺;肝经。

主治:散风,清肺,化痰,行血。治愈冒,咳嗽,哮喘,经闭。大肺筋草

大风药

别名:叶青、纤序鼠李、皂布叶、染布叶

味性:涩;微甘;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利水消胀。主风湿关节痛;慢性肝炎;肝硬化腹水。大风药

大狗尾草

别名:狗尾巴、谷莠子

味性:平;甘。

主治:清热消疳;祛风止痛。主小儿疳积;风疹;牙痛。大狗尾草

大果卫矛

别名:白鸡槿、青得方

味性:甘;微苦;平。

归经: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益肾壮腰;化瘀利湿。主肾虚腰痛;胎动不安;慢性肾炎;产后恶露不尽;跌打骨折;风湿痹痛;带下。大果卫矛

大葫芦

别名:葫芦壳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利湿消肿。主治面目浮肿,大腹水肿,脚气肿胀。大葫芦

大花石上莲
大花石上莲

别名:岩白菜、毛芥菜、还魂草

味性:味甘;辛;性平。

主治:清肺止咳;散瘀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咯血;头晕;头痛;闭经;崩漏;跌打损伤。大花石上莲

大花素馨花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舒肝解郁,行气止痛。用于肝炎,肝区疼痛,胸胁不舒,心胃气痛,痢疾腹痛。大花素馨花

大剑叶木
大剑叶木

别名:竹节兰、点点领[傣]、占点领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补虚,祛风湿,通经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痛,阳痿,膀胱炎,产后大流血。大剑叶木

大金牛草

别名:紫背金牛、金牛远志、坡白草、金牛草、大金不换、肥儿草、蛇总管、鹧鸪茶、金不换、大兰青、大金草、午时合、疳积草、厚皮柑、大金不换草、多年红、安心草、千里马、叶叶一枝花、银不换、腻药虫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肺;脾经。

主治:止咳,消积,活血散瘀。治痰咳痨嗽,痢疾,疳积,瘰疬,蛇伤,跌打损伤。大金牛草

大金钱草

别名:神仙对坐草、地娱蚣、蜈蚣草、过路黄、铜钱草、野花生、仙人对坐草、四川大金钱草、小茄、对座草、一串钱、临时救、黄疸草、一面锣、金钱肺筋草、藤藤侧耳根、白侧耳根铜钱花、水侧耳根、大连钱草、遍地黄

味性:甘淡,平。

主治:清热,利湿,消肿,解毒。治黄疸,水肿,胆结石、肾结石、膀胱结石,反胃噎膈,跌打损伤,疔疮肿毒。大金钱草

大理菊

别名:天竺牡丹、大理花、西番莲、洋芍药

味性:味辛;甘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散瘀止痛。主肋腺炎;龄齿疼痛;无名肿毒;跌打损伤。大理菊

大芒萁

别名:大羽芒萁

味性:微甘,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解毒止血。外用治蜈蚣咬伤,外伤出血。大芒萁

大鲵

别名:娃娃鱼、海狗鱼、狗鱼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滋补,强壮。主治神经衰弱。;治贫血、痢疾:大鲵肉半斤,切成块,加少量油盐,炖熟吃。大鲵

大千生

别名:冰粉、水晶凉粉、假酸浆、田珠

味性:甘、酸、微苦,平。

主治:镇静,祛痰,清热解毒。用于狂犬病,精神病,癫痫,风湿关节炎,鼻渊,感冒,泌尿道感染,疮疖。大千生

大树甘草

别名:当娜、树甘草、白头将军、木辣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止咳化痰;利尿消肿。主肺热咳嗽;咽喉肿痛;肾炎水肿;尿路感染。大树甘草

大香附子

别名:假香附、三棱草、伞序三棱草、砖子苗

味性:味,辛微苦甘,性平。

主治:祛风止痒,解郁调经。治皮肤瘙痒,月经不调,血崩。大香附子

大叶矶松

别名:补血草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散瘀止血。主瘀血崩漏;宫颈癌。大叶矶松

大叶藜

别名:血见愁[东北]、血见愁、杂灰菜、八角灰菜、大叶灰菜、光藜、大灰灰菜、刺穗藜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调经,止血。用于月经不调,功能性子宫出血,吐血,衄血,咯血,尿血。大叶藜

大叶拿身草

别名:路蚂蝗、粘衣草、山蚂蝗、野毛豆、羊带归、白花饿蚂蝗、饿蚂蝗、水倒提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活血,平肝,清热,利湿,解毒。主跌打损伤,高血压,肚炎,肾炎水肿,膀胱结石,过敏性皮炎,梅毒。大叶拿身草

大叶蛇泡簕

别名:狗头泡、老虎泡、八月泡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活血祛淤。用于肝炎,肝脾肿大,口腔炎,乳腺炎,痢疾,肠炎,跌打损伤,风湿骨痛;外用治外伤出血。大叶蛇泡簕

大叶酸藤子

别名:大叶十八症、大鸡母酸

味性:甘;酸;性平。

主治:驱虫。主蛔虫病。大叶酸藤子

大叶香荠菜

别名:北美独行菜、土荆芥穗、辣菜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驱虫消积。主小儿虫积腹胀。大叶香荠菜

大叶沿阶草

别名:八宝镇心丹

味性:性平,味甘。

主治:定心安神,止咳化痰,治心悸,风湿性心脏病,肺结核,慢性气管炎、支气管炎。大叶沿阶草

大一箭球

别名:龙须草、绣球草、一包刺、一包金

味性:味甘;辛;性平。

主治:疏风清热;利湿通淋。主风热感冒;咳嗽;头痛;淋浊。大一箭球

大一面锣

别名:大一面绿、白毛草

味性:味甘;涩;性平。

归经:肺;心;肾经。

主治:益气;补肾;涩精;固下。主心悸怔肿;梦遗滑粗;崩漏带下。大一面锣

大一面镙

别名:白毛草

味性:甘、咸,平。

主治:益气,补肾,固精。用于心脏衰弱,红崩白带,梦遗滑精。大一面镙

大榆蘑

别名:榆侧耳、榆耳、榆蘑

味性:甘;性平。

归经:脾;大肠经。

主治:滋补强壮;止痢。主虚弱萎症;痢疾,肺气肿。大榆蘑

大种半边莲
大种半边莲

别名:大半边莲、野靛、穿耳草、偏杆草、江南大将军、白苋菜

味性:味辛;甘;性平。

归经:归肺;肾经。

主治:宣肺化痰;清热解毒;利尿消肿。主咳嗽痰多;水肿;痈肿疮毒;下肢溃烂;蛇虫咬伤。大种半边莲

带鱼
带鱼

别名:鞭鱼、带柳、裙带鱼、海刀鱼、鳞刀鱼、白带鱼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胃经。

主治:补虚;解毒;止血。主病后体虚;产后乳汁不足;疮疖痈肿;外伤出血。带鱼

玳玳花
玳玳花玳玳花

别名:枳壳花、代代花、酸橙花、玳玳花

味性:辛;甘;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疏肝,和胃,理气。治胸中痞闷,脘腹胀痛,呕吐、少食。玳玳花

玳瑁肉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心;肺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除痰;行气活血。主咳嗽痰多;月经不调。玳瑁肉

单花鸢尾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泻下行水。主水肿;肝硬化腹水;小便不利;大便秘结。单花鸢尾

单花鸢尾子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利尿;止血。主咽喉肿痛;黄疸肝炎;小便不利;吐血;衄血;月经过多;白带。单花鸢尾子

单肾草

别名:扇叶舌喙兰、独叶一支花、无柄一叶兰、雨流星草、鸡肾参、一面锣[四川木里盐源]、鸡肾草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肺;肝;肾经。

主治:补肾清肺。主肾虚腰痛;阳痿;小儿遗尿;疝气;肺热咳嗽。单肾草

党参
党参党参

别名:东党、台党、潞党、口党、上党人参、黄参、狮头参、中灵草、防风党参、防党参、上党参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归脾;肺经。

主治:补中益气,健脾益肺。用于脾肺虚弱,气短心悸,食少便溏,虚喘咳嗽,内热消渴。党参(图)

刀豆壳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和中下气,散瘀活血。治反胃,呃逆,久痢,经闭,喉痹,喉癣。刀豆壳

刀灰树

别名:光叶山矾、滑叶常山、剑叶灰木、甜茶、乌脚看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和肝健脾,止血生肌。主治外伤出血,吐血,咯血,疳积,眼结膜炎。刀灰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