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味的平性中药列表/9
|
- 牛大力
- 牛胆参
- 牛耳岩白菜
- 牛肺
- 牛肝
- 牛角三七
- 牛金子
- 牛口涎
- 牛毛七
- 牛肉
- 牛乳
- 牛嗓管树
- 牛嗓管树根
- 牛肾
- 牛尾菜
- 牛尾参
- 钮子瓜
- 女娄菜根
- 女贞子
- 糯稻根
- 糯稻根须
- 欧泽芹
- 藕粉
- 藕节
- 藕蔤
- 爬山豆根
- 排草香
- 盘龙参
- 螃蟹甲
- 鳑魮鱼
- 胖儿草
- 炮仗花
- 泡花树
- 鸊鷉
- 瓶尔小草
- 萍蓬草子
- 坡参
- 婆罗门参
- 破布木
- 铺地黍
- 铺地黍根
- 铺地蜈蚣
- 菩提香
- 葡萄
- 葡萄根
- 葡萄藤叶
- 蒲棒
- 蒲黄
- 蒲葵
- 蒲葵叶
- 蒲葵子
- 蒲桃
- 普贤菜
- 七角风
- 七角枫
- 槭叶草
- 骑马参
- 荠菜
- 荠菜子
- 掐不齐
- 千日红
- 千针万线草
- 芡实
- 芡实根
- 芡实茎
- 枪乌贼
- 强威生草
- 蔷薇露
- 茄花
- 茄叶
- 秦岭冷杉
- 琴唇万带兰
- 青果
- 青荚叶茎髓
- 青礞石
- 青桐翠木
- 青榨槭
- 箐跌打
- 楸子
- 屈头鸡
- 鸲鹆
- 鸜雉
- 泉水
- 雀麦
- 雀麦米
- 雀梅藤
- 雀脑
- 雀榕根
- 雀榕叶
- 雀瓮
- 蚺蛇膏
- 人参须
- 人乳汁
- 人指甲
- 日照飘拂草
- 榕树果
- 榕树胶汁
- 瑞香根
- 瑞香花
- 三方草
- 下一页
别名:岩白菜[贵州]、猫耳朵[贵州安顺]、石三七[广西贵县]、石虎耳、金山岩白菜、岩青菜、呆白菜、矮白菜、石三七、猫耳朵、岩白菜
味性:甘,平。
主治:清肺止咳凉血上血;解毒消痈。主阴虚肺热;咳嗽咯咯血;崩漏带下;头号肿疮毒;外伤出血。牛耳岩白菜
别名:牛尾蕨、土春根、牛尾结、马尾伸筋、七层楼、金刚豆藤、草菝葜、马尾伸根、过江蕨、老龙须、大伸筋草、千层塔、鲤鱼须、山豇豆、背梁骨、摇边竹、白须公、软叶菝葜
味性:甘苦,平。
归经:肝;肺经。
主治:祛风湿;通经络;祛痰止咳。主风湿痹证;劳伤腰痛;跌打损伤;咳嗽气喘。牛尾菜
别名:爆格蚤、冬青子[河北、江苏、福建、广西、云南]、女贞实、冬青子、白蜡树子、鼠梓子
味性:苦甘、平。
归经:肝;肾经。
主治:滋补肝肾,明目乌发。用于眩晕耳鸣,腰膝酸软,须发早白,目暗不明。女贞子(图)
别名:绶草、龙抱柱、盘龙草、双瑚草、鹝、一线香、猪鞭草、猪潦子、猪辽参、龙缠柱、猪牙参、扭兰、胜杖草、盘龙棍、过水龙、红龙盘柱、小猪獠参、盘龙箭、海珠草、蛇崽草、一枝枪、一叶一枝花、盘龙花、镰刀草、大叶青、九龙蛇、笑天龙、绶、马牙七、鲤鱼草、反皮索
味性:甘苦,平。
归经:心;肺经。
主治:益阴清热,润肺止咳。治病后虚弱,阴虚内热,咳嗽吐血,头晕,腰酸,遗精,淋浊带下,疮疡痈肿。盘龙参(图)
别名:一支箭、一支枪、独叶一支箭、单枪一支箭、一矛一盾、矛盾草、蛇须草、独叶一枝枪、蛇舌草、蛇吐须、蛇咬一支箭、吞弓含箭、独脚黄、一枝枪、拨云草、蛇头一支箭、独叶一枝蒿、一枝箭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肺;胃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小儿肺炎,脘腹胀痛,毒蛇咬伤,疔疮肿毒;外用治急性结膜炎,角膜云翳,眼睑缘炎。瓶尔小草
别名:筋骨草、小伸筋、过山龙、水杉、狗仔草、狮子草、龙须草、舒筋草、土木胶、猫子藤、石子藤、青筋草、松筋草、收鸡草、蜈蚣草、山毛柏、凤凰伸筋、鹿角草、伸筋草、立筋草、寸金草、寸寸草、合金草、龙角藤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入肝、脾、肾三经。
主治:祛风湿,舒筋络,活血,止血。治风湿拘疼麻木,,肝炎,痢疾,风疹,赤目,吐血,衄血,便血,跌打损伤,汤、火烫伤。铺地蜈蚣
别名:索索葡萄、草龙珠、葡萄秧、山葫芦、蒲陶、赐紫樱桃、琐琐葡萄、菩提子、乌珠玛、葡萄秋
味性:甘酸,平。
归经:肺;脾;肾经。
主治:补气血,强筋骨,利小便。治气血虚弱,肺虚咳嗽,心悸盗汗,风湿痹病,淋病,浮肿。葡萄(图)
别名:香蒲、水蜡烛、蒲草、蒲厘花粉、蒲花、蒲棒花粉、蒲草黄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入肝、心经。
主治:止血,化瘀,通淋。用于吐血,衄血,咯血,崩漏,外伤出血,经闭痛经,脘腹刺痛,跌扑肿痛,血淋涩痛。蒲黄(图)
- 《中国药典》蒲黄
- 《中药大辞典》蒲黄
- 《中华本草》蒲黄
- 《本草备要》蒲黄
- 《本草便读》蒲黄
- 《本草乘雅半偈》蒲黄
- 《本草崇原》蒲黄
- 《本草从新》蒲黄
- 《本草撮要》蒲黄
- 《本草分经》蒲黄
- 《本草分经》蒲黄
- 《本草害利》蒲黄
- 《本草经集注》蒲黄
- 《本草蒙筌》蒲黄
- 《本草求真》蒲黄
- 《本草图经》蒲黄
- 《本草新编》蒲黄
- 《本草衍义》蒲黄
- 《本草易读》蒲黄
- 《本草择要纲目》蒲黄
- 《本经逢原》蒲黄
- 《得配本草》蒲黄
- 《雷公炮炙论》蒲黄
- 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蒲黄
- 《名医别录》蒲黄
- 《神农本草经》蒲黄
- 《中药炮制》蒲黄
- 《汤液本草》蒲黄
- 《新修本草》蒲黄
- 《药鉴》蒲黄
- 《药笼小品》蒲黄
- 《药性切用》蒲黄
- 《玉楸药解》蒲黄
- 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蒲黄
- 《证类本草》蒲黄
- 《中药学》蒲黄
- 《千金翼方》蒲黄
- 《冯氏锦囊秘录》蒲黄
- 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蒲黄
- 《饮膳正要》蒲黄
- 《顾松园医镜》蒲黄
- 《医学入门》蒲黄
- 资助【中医宝典】>>>
别名:接骨丹
味性:甘,平。
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。;风湿痛:七角枫叶、三角风、蛇倒退、紫金牛、红牛膝、五加皮各等量,煎水洗患处。又用七角枫根、三角风、红牛膝、五加皮各3钱煎水或泡酒服。;骨折:先整骨,再用七角枫根适量,捣绒敷患处;另用根3~5钱,蒸酒服,每次5钱,一日2次。七角枫
别名:枕头草、粽子菜、三角草、荠荠菜、菱角菜、地菜、上巳菜、荠、护生草、芊菜、鸡心菜、净肠草、地米菜、鸡脚菜、假水菜、地地菜、烟盒草、上已菜、荠只菜、蒲蝇花、香善菜、清明草、饭锹头草、香芹娘、香料娘、香田荠、植豉菜、靡草、羊菜、上e菜、清明菜、香田芥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肝;心;肺经。
主治:和脾,利水,止血,明目。治痢疾,水肿,淋病,乳糜尿,吐血,便血,血崩,月经过多,目赤疼痛。荠菜(图)
别名:百日红、千日白、千年红、蜻蜓红、千金红、百日白、吕宋菊、淡水花、沸水菊、长生花、蜻蜒红、球形鸡冠花、滚水花、千日娇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肺;肝经。
主治:止咳平喘;清肝明目;解毒。主咳嗽;哮喘;百日咳;小儿夜啼;目赤肿痛;肝热头晕;头痛;痢疾;疮疖。千日红(图)
别名:麦参、筋骨草、大鹅肠菜、小胖药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肝;脾;肾经。
主治:健脾养血;补肝益肾;消肿。主贫血;精神短少;头晕心慌;耳鸣眼花;潮热;遗精;月经不调;带下;骨折;乳腺炎。千针万线草
别名:鸡头米、鸡头、卵菱、鸡瘫、鸡头实、雁喙实、雁头、乌头、艻子、鸿头、水流黄、水鸡头、肇实、刺莲藕、刀芡实、鸡头果、苏黄、黄实、鸡咀莲、鸡头苞、刺莲蓬实、鸡癕、蔿子
味性:甘涩,平。
归经:归脾、肾经。
主治:固肾涩精,补脾止泄。治遗精,淋浊,带下,小便不禁,大便泄泻。芡实(图)
别名:刺杨梅、对节巴、酸梅簕、札梅、刺晚、对接木、瘤毒藤、摘木、雀梅酸、五金龙、岩溪蓄、对节刺
味性:甘;淡;平。
归经:肺;肾经。
主治:降气;化痰;祛风利湿。主咳嗽;哮喘;胃痛;鹤膝风;水肿。雀梅藤
别名:黄刺蛾[成虫名]、枣刺蛾、刺毛虫、洋辣子、天浆子、枣八角、躁舍、帖嘶房、雀儿饭瓮、蛓毛虫窠、棘刚子、蛄蟖房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归经:肝经。
主治:熄风止惊;解毒消肿。主小儿惊风;脐风;癫痫;乳蛾肿痛。雀瓮
别名:麝囊、蓬莱花、雪花、夺香花、野梦花、山梦花、雪地开花、红总管、雪冻花、雪里开花、蔓花草
味性:甘;辛;性平。
归经:肺;胃;肝经。
主治:活血止痛;解毒散结。主头痛;牙痛;咽喉肿痛;风湿痛;乳房肿硬;风湿疼痛。瑞香花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