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味的平性中药列表/9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牛大力
牛大力原生态牛大力牛大力

别名:猪脚笠、山莲藕、金钟根、倒吊金钟、大力薯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补虚润肺,强筋活络。用于腰肌劳损,风湿性关节炎,肺结核,慢性支气管炎,慢性肝炎,遗精,白带。牛大力

牛胆参

味性:甘;淡;平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补肾;利尿。主肾炎水肿;淋证;肾虚腰膝酸软;疝气。牛胆参

牛耳岩白菜

别名:岩白菜[贵州]、猫耳朵[贵州安顺]、石三七[广西贵县]、石虎耳、金山岩白菜、岩青菜、呆白菜、矮白菜、石三七、猫耳朵、岩白菜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清肺止咳凉血上血;解毒消痈。主阴虚肺热;咳嗽咯咯血;崩漏带下;头号肿疮毒;外伤出血。牛耳岩白菜

牛肺

别名:牛、水牛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益肺;止咳喘。主肺虚咳嗽喘逆。牛肺

牛肝
牛肝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养血,补肝,明目。治血虚萎黄,虚劳羸瘦,青盲,雀目。牛肝

牛角三七

别名:夏兰、羊角七、鹿角七

味性:辛;甘;淡;平。

主治:清热化痰;补肾健脑。主肺结核咯血;百日咳;肾虚腰痛;神经衰弱;头晕头痛。牛角三七

牛金子

别名:小叶蒲桃、鱼鳞木、细子莲、假黄杨、山乌珠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利尿平喘。根、根皮:浮肿,哮喘;外用治烧烫伤。叶:用于瘭疽、疔疮、漆疮、烧烫伤。牛金子

牛口涎

别名:牛涎、牛、水牛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;胃经。

主治:和胃止哎;明目去疣。主反胃呕吐;噎膈;霍乱;喉闭口噤;目晴伤损;目疣。牛口涎

牛毛七

味性:甘;淡;平。

归经:心;肺经。

主治:养阴清热,安神定志,祛风除湿,止血镇痛。治骨蒸潮热,神经衰弱,风湿疼痛,癫狂,外伤。牛毛七

牛嗓管树

别名:撒罗夷、马耳子果、蜜心果、鼻涕果、粘心果、野枇杷、大叶杜仲

味性:甘微涩,平。

主治:散瘀活血。治骨折,跌打损伤,慢性骨髓炎。牛嗓管树

牛嗓管树根

味性:甘淡,平。

主治:接骨拔脓。治骨折,大疮。牛嗓管树根

牛肾
牛肾

别名:牛、水牛

味性:味甘;咸;性平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补肾益精强腰膝;止痹痛。主虚劳肾亏;阳痿气乏;腰膝酸软;湿痹疼痛。牛肾

牛尾菜
牛尾菜

别名:牛尾蕨、土春根、牛尾结、马尾伸筋、七层楼、金刚豆藤、草菝葜、马尾伸根、过江蕨、老龙须、大伸筋草、千层塔、鲤鱼须、山豇豆、背梁骨、摇边竹、白须公、软叶菝葜

味性:甘苦,平。

归经:肝;肺经。

主治:祛风湿;通经络;祛痰止咳。主风湿痹证;劳伤腰痛;跌打损伤;咳嗽气喘。牛尾菜

牛尾参

别名:粘山药、粘狗苕、粘芋、黄药、黏粘粘

味性:甘;微辛;平。

归经:脾;肺;肾经。

主治:健脾去湿;补肺益肾。主脾虚食少;泄泻;肾虚遗精;消渴;肺劳咳嗽;跌打损伤。牛尾参

钮子瓜

别名:土瓜、野黄瓜、老鼠拉冬瓜、天罗网、钮子果、红果果、大树献钮子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;镇痉;解毒;通淋。主发热;惊厥;头痛;咽喉肿痛;疮疡肿毒;淋证。钮子瓜

女娄菜根

味性:苦;甘;性平。

主治:利尿;催乳。主小便短赤;乳少。女娄菜根

糯稻根
糯稻根原生态糯稻根糯稻根

别名:糯谷根、糯稻草根、糯稻根须、稻根须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;。

主治:养阴,止汗,健胃。用于自汗,盗汗,肝炎。糯稻根

糯稻根须
糯稻根须

别名:稻根须、糯稻根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入肝、肺、肾三经。

主治:益胃生津,退虚热,止盗汗。糯稻根须

欧泽芹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祛风止痛;降血压。主感冒;头痛;高血压病。欧泽芹

藕粉

别名:藕澄粉

味性:甘咸,平。

主治:益血,止血,调中,开胃。治虚损失血,泻痢食少。藕粉

藕蔤

别名:蔤、藕丝菜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解烦毒,下瘀血。藕蔤

爬山豆根

别名:大发表、野蚕虫根、见水消、三楞金刚、松漏争

味性:辛;涩;微甘;平。

归经:肝;大肠;心经。

主治:治肠炎,痢疾,肠风下血,肾炎,风湿痛,跌打损伤。爬山豆根

排草香
排草香

别名:排草、香排草、细梗香草、合血香、满山香[江西德兴]、排香、香草、毛柄珍珠菜、耙草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治感冒,咳喘,风湿痛,月经不调。排草香

盘龙参

别名:绶草、龙抱柱、盘龙草、双瑚草、鹝、一线香、猪鞭草、猪潦子、猪辽参、龙缠柱、猪牙参、扭兰、胜杖草、盘龙棍、过水龙、红龙盘柱、小猪獠参、盘龙箭、海珠草、蛇崽草、一枝枪、一叶一枝花、盘龙花、镰刀草、大叶青、九龙蛇、笑天龙、绶、马牙七、鲤鱼草、反皮索

味性:甘苦,平。

归经:心;肺经。

主治:益阴清热,润肺止咳。治病后虚弱,阴虚内热,咳嗽吐血,头晕,腰酸,遗精,淋浊带下,疮疡痈肿。盘龙参(图)

螃蟹甲
螃蟹甲原生态螃蟹甲

别名:露木、露木尔、藏糙苏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清热,镇咳化痰。治感冒咳嗽,支气管炎。螃蟹甲

鳑魮鱼

别名:鱊鮬、鳜鯞、婢聂、青衣鱼、旁皮鲫、鮬鱼、文魮、鱼婢、妾鱼、鳑魮鲫、糠片鱼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补气健脾;解毒。主久病体虚;痘毒。鳑魮鱼

胖儿草

别名:黑脚杆

味性:甘、酸,平。

归经:心经。

主治:健胃,利湿,消疳。用于小儿疳积,脾虚水肿,黄疸。胖儿草

炮仗花
炮仗花

别名:黄鳝藤

味性:花:甘,平;茎、叶:苦、微涩,平。

主治:润肺止咳;清热利咽。主肺痨;新久咽喉肿痛。炮仗花

泡花树

别名:灵寿茨、降龙木

味性:甘、微辛,平。

主治:利水,解毒。用于水肿,腹水;外用治痈疖肿毒,毒蛇咬伤。泡花树

鸊鷉

别名:鷉、须赢、刁鸭、油鸭、水鸰仃、水葫芦、水彾仃、水鷉、水攒、水子钻、王八鸭子、小乌鸭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补中益气;缩尿固脱。主遗尿;痔疮;脱肛。鸊鷉

瓶尔小草
瓶尔小草

别名:一支箭、一支枪、独叶一支箭、单枪一支箭、一矛一盾、矛盾草、蛇须草、独叶一枝枪、蛇舌草、蛇吐须、蛇咬一支箭、吞弓含箭、独脚黄、一枝枪、拨云草、蛇头一支箭、独叶一枝蒿、一枝箭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肺;胃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用于小儿肺炎,脘腹胀痛,毒蛇咬伤,疔疮肿毒;外用治急性结膜炎,角膜云翳,眼睑缘炎。瓶尔小草

萍蓬草子

别名:水粟包、萍蓬子、水粟子

味性:甘;性平。

归经:脾;胃;肾经。

主治:健脾胃;活血调经。主脾虚食少;月经不调。萍蓬草子

坡参

别名:土沙参、猪儿参、山坡参、山沙姜、贝母兰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润肺益肾;强壮筋骨。主肺热咳嗽;阳委;劳伤腰痛;疝气;跌打损伤。坡参

婆罗门参

别名:土泡参、绿芨

味性:味甘;淡;性平。

主治:健脾益气。主病后体虚;小儿疳积;头癣。婆罗门参

破布木

别名:青桐木、青桐翠木、纸鹞高树

味性:微甘,平。

主治:行气止痛,化痰止咳。;心胃气痛,湿热腹泻:根0.5~1两,水煎服。;急、慢性支气管炎:果3~4钱,水煎服。破布木

铺地黍
铺地黍

别名:硬骨草、田基姜、风台草、竹蒿草头、马鞭节、大广草、马铃降、苦露草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清热平肝,利湿解毒。治淋浊,湿热带下。铺地黍

铺地黍根

味性:甘;苦;平。

主治:清热平肝;利湿解毒;活血祛瘀。主高血压病;鼻衄;湿热带下;淋浊;鼻窦炎;腮腺炎;黄疸型肝炎;毒蛇咬伤;跌打损伤。铺地黍根

铺地蜈蚣

别名:筋骨草、小伸筋、过山龙、水杉、狗仔草、狮子草、龙须草、舒筋草、土木胶、猫子藤、石子藤、青筋草、松筋草、收鸡草、蜈蚣草、山毛柏、凤凰伸筋、鹿角草、伸筋草、立筋草、寸金草、寸寸草、合金草、龙角藤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入肝、脾、肾三经。

主治:祛风湿,舒筋络,活血,止血。治风湿拘疼麻木,,肝炎,痢疾,风疹,赤目,吐血,衄血,便血,跌打损伤,汤、火烫伤。铺地蜈蚣

菩提香

别名:西藏水杨梅

味性:辛、甘,平。

主治:滋阴补肾,平肝明目,消肿止痛。治感冒,头晕头痛,高血压,贫血,慢性肠胃炎,月经不调,乳腺炎,疮毒等症。菩提香

葡萄根
葡萄根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肺;肾;膀胱经。

主治:除风湿,利小便。治风湿痹痛,肿胀,小便不利。葡萄根

葡萄藤叶

别名:葡萄秧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肾;肝;膀胱经。

主治:治水肿,小便不利,目赤,痈肿。葡萄藤叶

蒲棒
蒲棒

别名:蒲棰、蒲厘、蒲槌、水蜡烛实

味性:甘微辛,平。

主治:治外伤出血。蒲棒

蒲葵

别名:扇叶葵、葵扇叶、蓬扇树、葵扇木

味性:甘、涩,平。

主治:种子:抗癌。用于食道癌、绒毛膜上皮癌,恶性葡萄胎,白血病。;根:止痛。制成注射剂治疗各种疼痛。蒲葵

蒲葵叶

别名:蒲扇、败扇、故蒲扇、败蒲扇

味性:味甘;涩;性平。

主治:收敛止血;止汗。主咳血;吐血;衄血;崩漏;外伤出血;自汗;盗汗。蒲葵叶

蒲葵子

别名:葵树子

味性:味甘;苦;性平。

主治:活血化瘀;软坚散结。主慢性肝炎;症瘕积聚。蒲葵子

蒲桃
蒲桃

别名:水蒲桃

味性:甘、涩,平。

主治:凉血,收敛。主治腹泻,痢疾。外用治刀伤出血。蒲桃

普贤菜

别名:大叶碎米荠、丘乳巴、石格菜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消肿,补虚。主治虚劳内伤,头晕,体倦乏力,红崩,白带等症。普贤菜

七角风

别名:接骨丹、五爪金、七叶莲、七叶风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驱风除湿,化瘀生新。治骨折,风湿骨痛。七角风

七角枫

别名:接骨丹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,活血。;风湿痛:七角枫叶、三角风、蛇倒退、紫金牛、红牛膝、五加皮各等量,煎水洗患处。又用七角枫根、三角风、红牛膝、五加皮各3钱煎水或泡酒服。;骨折:先整骨,再用七角枫根适量,捣绒敷患处;另用根3~5钱,蒸酒服,每次5钱,一日2次。七角枫

槭叶草
槭叶草

别名:腊八菜、爬山虎

味性:甘、微苦;平。

归经:入心经。

主治:宁心安神。主心慌;心悸。槭叶草

骑马参

别名:水麦冬、龙爪参、阔叶长距兰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润肺,祛痰止咳。用于肺热咳嗽,喘咳。骑马参

荠菜
荠菜

别名:枕头草、粽子菜、三角草、荠荠菜、菱角菜、地菜、上巳菜、荠、护生草、芊菜、鸡心菜、净肠草、地米菜、鸡脚菜、假水菜、地地菜、烟盒草、上已菜、荠只菜、蒲蝇花、香善菜、清明草、饭锹头草、香芹娘、香料娘、香田荠、植豉菜、靡草、羊菜、上e菜、清明菜、香田芥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肝;心;肺经。

主治:和脾,利水,止血,明目。治痢疾,水肿,淋病,乳糜尿,吐血,便血,血崩,月经过多,目赤疼痛。荠菜(图)

荠菜子

别名:蒫、荠实、菥蓂子、蒫实、粽子、差、荠熟干实、荠子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祛风明目。主目痛;青盲翳障。荠菜子

掐不齐
掐不齐

味性:甘;微苦;性平。

归经:脾;肺经。

主治:清暑利尿;截疟。主中暑;小便不利;疟疾;感冒;高血压。掐不齐

千日红
千日红千日红

别名:百日红、千日白、千年红、蜻蜓红、千金红、百日白、吕宋菊、淡水花、沸水菊、长生花、蜻蜒红、球形鸡冠花、滚水花、千日娇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止咳平喘;清肝明目;解毒。主咳嗽;哮喘;百日咳;小儿夜啼;目赤肿痛;肝热头晕;头痛;痢疾;疮疖。千日红(图)

千针万线草

别名:麦参、筋骨草、大鹅肠菜、小胖药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健脾养血;补肝益肾;消肿。主贫血;精神短少;头晕心慌;耳鸣眼花;潮热;遗精;月经不调;带下;骨折;乳腺炎。千针万线草

芡实根

别名:役菜

味性:咸;甘;平。

归经:肝;肾;脾经。

主治:治疝气,白浊,白带,无名肿毒。芡实根

芡实茎

别名:花耿、鸡头菜

味性:甘;咸;平。

归经:心;脾;胃经。

主治:清虚热;生津液。主虚热烦渴;口干咽燥。芡实茎

枪乌贼
枪乌贼

别名:柔鱼、鱿鱼

味性:味甘;咸;性平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滋补;通淋。主风湿腰痛;下肢溃疡;腹泻;石淋;白带;痈疮疖肿;病后或产后体虚;小儿疳积。枪乌贼

强威生草

别名:大种半边莲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补虚。主久病体虚;虚痨。强威生草

蔷薇露

别名:阿刺吉、蔷薇花露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心;脾经。

主治:温中行气。主胃脘不舒,胸膈郁气,口疮,消渴。蔷薇露

茄花

别名:紫茄子花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敛疮;止痛;利湿。主创伤;牙痛;妇女白带过多。茄花

茄叶

味性:味甘;辛;性平。

主治:治血淋,血痢,肠风下血,痈肿,冻伤。茄叶

秦岭冷杉

别名:蒲松果、冷杉果、松梅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调经,止血,消炎,止痛。主治月经不调,崩中带下,头痛眩晕及虚弱等症。秦岭冷杉

琴唇万带兰

别名:松兰

味性:味甘;淡;性平。

主治:祛湿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疮疖。琴唇万带兰

青果
青果青果

别名:橄榄、黄榄、白榄、甘榄

味性:甘、酸,平。

归经:归肺、胃经。

主治:清热,利咽,生津,解毒。用于咽喉肿痛,咳嗽,烦渴,鱼蟹中毒。青果

青荚叶茎髓

味性:味甘;淡;性平。

主治:通乳。主乳少;乳汁不畅。青荚叶茎髓

青桐翠木

别名:狗屎木、风筝子、青酮木、纸鹞高树、破布子

味性:微甘;辛;平。

归经:心;胃经。

主治:行气止痛。主心胃气痛;泄泻腹痛。青桐翠木

青榨槭

别名:光陈子、飞故子、鸡脚手、五龙皮

味性:甘;苦;平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散瘀止痛;消食健脾。主风湿痹痛;肢体麻木,关节不利,跌打瘀痛;泄泻;痢疾;小儿消化不良。青榨槭

箐跌打

别名:石头菜

味性:甘、苦,平。

主治:续筋接骨;散瘀消肿。主骨折;跌打损伤;风湿性关节炎。箐跌打

楸子

味性:味酸、甘、性平。

主治:生津;消食。主口渴;食积。楸子

屈头鸡

别名:树屈头鸡

味性:甘、微苦,平。

主治:清热利咽;润肺止咳。主感冒发热;咽喉疼痛;咳嗽;哮喘。屈头鸡

鸲鹆
鸲鹆

别名:寒皋、花鹆、哵哵鸟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肺;肝;大肠经。

主治:下气降逆;解毒止血。主久嗽;呃逆;痔疮出血。鸲鹆

鸜雉

别名:翟、山雉、翟鸡、山鸡、长尾野鸡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主五脏气喘不得息,作羹臛食。鸜雉

泉水

味性:甘;凉;平。

主治:益五脏;清肺胃;生津止渴;养阴利尿。主消渴;反胃;热痢;淋;小便赤涩;脾胃火邪;口燥口苦。泉水

雀麦(图)

别名:蘥、爵麦、蒸麦、杜姥草、牡姓草、牛星草、野麦、野小麦、野大麦、燕麦、野燕麦、山大麦、瞌睡草、山稷子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止汗;催产。主汗出不止;难产。雀麦

雀梅藤
雀梅藤

别名:刺杨梅、对节巴、酸梅簕、札梅、刺晚、对接木、瘤毒藤、摘木、雀梅酸、五金龙、岩溪蓄、对节刺

味性:甘;淡;平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降气;化痰;祛风利湿。主咳嗽;哮喘;胃痛;鹤膝风;水肿。雀梅藤

雀脑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肾经。

主治:补肾兴阳;润肤生肌。主肾虚阳痿;耳聋;聤耳;冻疮。雀脑

雀榕根
雀榕根

味性:甘;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乳痈肿痛。雀榕根

雀榕叶

别名:漆娘舅、漆舅、白来叶、白米叶

味性:味甘;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;除湿止痒。主漆过敏;湿疹;鹅口疮。雀榕叶

雀瓮
雀瓮

别名:黄刺蛾[成虫名]、枣刺蛾、刺毛虫、洋辣子、天浆子、枣八角、躁舍、帖嘶房、雀儿饭瓮、蛓毛虫窠、棘刚子、蛄蟖房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熄风止惊;解毒消肿。主小儿惊风;脐风;癫痫;乳蛾肿痛。雀瓮

蚺蛇膏

别名:蟒油、蚺蛇油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脾经。

主治:祛风;解毒;清热润肤。主风毒癞疾;漏疮;冻疮;烫火伤;皮肤皲皱。蚺蛇膏

人参须
人参须

味性:甘苦,平。

归经:入肺经。

主治:益气,生津,止渴。治咳嗽吐血,口渴,胃虚呕逆。人参须

人指甲

别名:手爪甲、人退、筋退

味性:甘咸,平。

主治:治鼻衄,尿血,喉蛾,目生翳障,中耳炎。人指甲

日照飘拂草

别名:眉毛草、地毛、牛毛草、田岸毛、牛毛毡、水虱草、筅帚草、鹅草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主治:清热利尿,解毒消肿。治暑热少尿、尿赤,胃肠炎,小腿劳伤肿痛。日照飘拂草

榕树果

味性:微甘;性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主疮疖;臁疮。榕树果

榕树胶汁

味性:微甘;性平。

主治:治目翳,赤眼,瘰疬,唇疔,牛皮癣。榕树胶汁

瑞香根

别名:雪花皮、土狗皮、软筋木、山棉皮

味性:味辛;甘;性平。

归经:脾;肝;胃经。

主治:解毒;活血止痛。主咽喉肿痛;胃脘痛;跌打损伤;毒蛇咬伤。瑞香根

瑞香花
瑞香花

别名:麝囊、蓬莱花、雪花、夺香花、野梦花、山梦花、雪地开花、红总管、雪冻花、雪里开花、蔓花草

味性:甘;辛;性平。

归经:肺;胃;肝经。

主治:活血止痛;解毒散结。主头痛;牙痛;咽喉肿痛;风湿痛;乳房肿硬;风湿疼痛。瑞香花

三方草

别名:白郎苔、亚大苔草

味性:甘、苦,平。

主治:法风除湿。主风湿痹痛。三方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