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味的平性中药列表/8
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鹿蹄肉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补虚祛风;除湿止痛。主内凌晨湿痹;腰脚酸痛。鹿蹄肉

鹿头肉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补气益精;生津安神。主虚劳消渴;烦闷多梦。鹿头肉

鹭鸶兰

别名:山韭菜、鹭鸶草、土洋参、不死草、野韭菜、野麦冬、书带草、长生草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散瘀止痛;止血生肌。主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。鹭鸶兰

驴骨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补肾滋阴;强筋壮骨。主小儿解颅;消渴;历节风。驴骨

驴蹄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解毒消肿。主痈疽疮疡。驴蹄

驴头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心;脾;肝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止痉;解毒生津。主中风头眩;风瘫;消渴;黄疸。驴头

驴脂

别名:驴膏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肺;肝;脾;肾经。

主治:润肺止咳;解毒消肿。主咳嗽;疟疾;耳聋;疮癣。驴脂

绿萼梅
绿萼梅绿萼梅

味性:苦、微甘,平。

主治:平肝和胃。用于胸胁胀痛,胃痛,消化不良,神经衰弱。绿萼梅(图)

绿笋片

别名:绿笋干、玉版笋、草鞋底、蝴蝶尖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化痰平喘。主痰壅气喘。绿笋片

罗伞草

别名:一把伞、小礼花、大含羞草、荷包草、降落伞

味性:甘;微苦;平。

归经:肺;膀胱经。

主治:化痰定喘;消积利水。主哮喘;小儿疳积;水肿;淋浊。罗伞草

萝芒树皮

别名:山马皮、黑度度

味性:微甘;微苦;性平。

主治:益气血;强筋骨。主腹中虚痛;肢体关节酸疼;产后体虚。萝芒树皮

萝藦

别名:白环藤、奶浆藤、天浆壳、婆婆针线包、青小布、芄兰、藋、雀瓢、苦丸、熏桑、鸡肠、羊角菜、羊奶科、细丝藤、过路黄、合钵儿、婆婆针扎儿、婆婆针袋儿、羊婆奶、奶浆草、莞、省瓢、头羊角菜、野隔山消、小隔大撬、老婆筋、天鹅绒、小青布、大洋泡奶、刀口药、千层须

味性:甘辛,平。

主治:补益精气,通乳,解毒。治虚损劳伤,阳萎,带下,乳汁不通,丹毒疮肿。萝藦

骡宝
骡宝

味性:甘微咸,平。

归经:心;肺;脾经。

主治:定惊解毒,清热化痰。治小儿急惊风、痰热内蕴及癫狂谵语。骡宝

落花生

别名:花生、落花参、番豆、土露子、长生果、落地松、地豆、落地生、土豆、及地果、南京豆、番果、地果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脾;肺经。

主治:润肺,和胃。治燥咳,反胃,脚气,乳妇奶少。落花生

落花生油

别名:果油、花生油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滑肠下积。落花生油

落花生枝叶

别名:花生茎叶

味性:甘淡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宁神降压。主跌打损伤,痈肿疮毒,失眠,高血压。落花生枝叶

麻腐

别名:胡麻腐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利肠胃,解热毒,滋益精髓,最利老人。麻腐

马齿

别名:马牙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心;脾经。

主治:镇惊熄风;解毒止痛。主小儿惊痫;疔疮痈疽;龋齿疼痛。马齿

马肝

味性:味甘;苦;性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活血通经。主闭经。马肝

马骨节

别名:理肺散、猴背、九子不离母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润肺止咳。主肺痨咳嗽;百日咳;咽喉肿痛。马骨节

马桂花

别名:木挂花、白当日、粗糠果、纽子果

味性:甘;酸;性平。

主治:驱虫;止泻。主绦虫病;腹痛。马桂花

马蔺根

味性:平;甘。

归经:脾;大肠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解毒。治喉痹,痈疽,风湿痹痛。马蔺根

马蔺子

别名:蠡实、荔实、马楝子、马莲子、马帚子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;胃;脾;肺经。

主治:清热,利湿,止血,解毒。治黄疸,泻痢,吐血,衄血,血崩,白带,喉痹,痈肿。马蔺子

马铃薯
马铃薯

别名:阳芋、山药蛋、洋番薯、土豆、洋芋、山洋芋、地蛋、洋山芋、荷兰薯、薯仔、茨仔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和胃健中;解毒消肿。主胃痛;痄肋;痈肿;湿疹;烫伤。马铃薯

马骝卵

别名:蕨薯、凤凰蛋、落地珍珠、麻雀蛋、凉水果、犸骝卵、石窝蛋、猫蛋果、蛇蛋参、雉鸡蛋

味性:甘涩,平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止血。治咳嗽,吐血,泄泻,痢疾,疳积,血淋,庙气。马骝卵

马鹿花

别名:小豆花、紫梗藤

味性:甘涩,平。

主治:驱虫。治蛔虫,寸白虫,小儿疳积。马鹿花

马尿烧

别名:按骨木、本巴木

味性:甘苦,平。

主治:活血,止痛,祛风湿.治跌打损伤,骨折,风湿痹痛。马尿烧

马鬐膏

别名:马膏、马鬐头膏、马脂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脾;肾经。

主治:生发;润肤;祛风。主脱发;白秃疮;皮肤皲裂;偏风口㖞僻。马鬐膏

马桑寄生

别名:菲律宾桑寄生

味性:甘;苦;性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化痰开窍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腰膝酸痛;精神分裂症;偏头痛;跌打损伤。马桑寄生

马蹄甲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脾;胃;大肠经。

主治:治崩漏带下,牙疳,秃疮,疥癣,脓疱疮。马蹄甲

马心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养心安神。主健忘。马心

麦瓶草种子

味性:甘;性平。

主治:止血;催乳。主鼻衄;尿血;乳汁不下。麦瓶草种子

别名:大巴尔生、马二杆、笆茅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花序:活血通经。主治月经不调,半身不遂。;根状茎:利尿,止渴。主治小便不利,热病口渴。;气笋子:调气、补肾、生津。主治妊娠呕吐,精枯阳萎。

芒根

别名:芭茅根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止咳;利尿;活血;止渴。主咳嗽;小便不利;干血痨;带下;热病口渴。芒根

芒花

别名:芭茅花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活血通经。主月经不调;闭经;产后恶露不净;半身不遂。芒花

芒茎

别名:芒、杜荣、笆芒、笆茅、度芸、苫房草、创高草、白尖草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膀胱经。

主治:清热利尿;解毒;散血。主小便不利; 虫兽咬伤。芒茎

芒气笋子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补肾;止呕。主肾虚阳痿;妊娠呕吐。芒气笋子

猫儿屎

别名:猫屎瓜、猫儿子、都哥杆、猫瓜、鸡肠子、猫屎枫、水冬瓜、羊角立、羊角子、齿果、粘连子、猫屎包、鬼指头、小苦糖、猫屎筒

味性:甘、辛,平。

归经:归肺;肝经。

主治:祛风除湿;清肺止咳。主风湿痹痛;肛门湿烂;阴痒;肺痨咳嗽。猫儿屎

猫儿屎果

味性:甘辛,平。

主治:润燥,治皮肤皲裂。猫儿屎果

猫肝

别名:家猫

味性:味甘;苦;性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杀虫;补虚。主痨瘵;咳喘。猫肝

猫油

味性:味甘;微咸;性平。

归经:肺经。

主治:解毒生肌。主烧烫伤。猫油

毛车藤
毛车藤

别名:酸果藤、锯子藤

味性:甘;性平。

主治:下乳。主产后乳汁不下;乳汁稀少。毛车藤

毛鬼头伞

别名:鸡腿蘑、鬼盖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益胃,清神。并治痔疮。毛鬼头伞

毛诃子

味性:甘、涩,平。

主治:清热解毒,收敛养血,调和诸药。用于各种热症,泻痢,黄水病,肝胆病,病后虚弱。毛诃子

毛木耳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补气血,润肺,止血。用于气虚血亏,四肢搐搦,肺虚咳嗽,咯血,吐血,衄血,崩漏,高血压病,便秘。毛木耳

毛薯

别名:参薯、黎洞薯、大薯、薯子、脚板薯、鸡窝薯、红毛薯、去饼山药

味性:甘;微涩;平。

归经:脾;肺;肾经。

主治:健脾止泻;益肺滋肾;解毒敛疮。主脾虚泄泻;肾虚遗精;带下;小便频数;虚劳咳嗽;消渴;疮疡溃烂;汤火伤。毛薯

毛叶木通

味性:甘淡,平。

主治:清热利湿,消炎。治膀胱炎,黄疸型肝炎。毛叶木通

毛枝卷柏

别名:拨云丹、岩白草、土柏子

味性:辛;微甘;平。

主治:清热利湿;止咳。主黄疸;痢疾;肺热咳嗽;烫火伤。毛枝卷柏

茅膏菜根

别名:落地珍珠、铁秤锤、土地子、一粒金丹、陈伤子、山砒霜、泥里珠、寸金黄、一滴金丹、铁钮子、地下明珠、地下珍珠、内宝珠

味性:甘涩,平。

主治:治筋骨疼痛,腰痛,偏头痛,疟疾,翳障,跌打损伤。茅膏菜根

茅栗仁

别名:栭栗、挒栗、野栗子、毛凹栗子、金栗、野茅栗、毛栗、挒、栭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安神。主失眠。茅栗仁

莓叶委陵菜
莓叶委陵菜

别名:雉子筵、满山红、毛猴子、菜飘子

味性:性温,味甘、微苦平。

主治:补阴虚,止血。用于治疝气、月经过多、功能性子宫出血,产后出血。莓叶委陵菜

美丽兔尾草

别名:狐狸尾、退蛆草

味性:甘、平。

主治:除湿,散寒。主治感冒发热,肌肉酸痛。美丽兔尾草

蒙自水芹

别名:水芹菜、溪边水芹、溪岸水芹、野水芹

味性:味辛;微甘;性平。

归经:归胃;脾;膀胱经。

主治:健胃消积;清热利尿;消肿解毒。主慢性胃炎;食积胃痛;白浊;淋痛;跌打肿痛;血虚风毒。蒙自水芹

蜢臂兰

别名:鸡腿莲、过天涯、落山脚、山槟榔、上石虾、石壁风、老虎牙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滋阴清热;生津止渴。主热病伤津;烦渴;盗汗;肺结核;瘰疬;疮疡肿毒。蜢臂兰

梦花

别名:金腰袋、打结花、梦冬花、喜花、迎春花、黄瑞香、雪里开、蒙花、一身保暖、岩泽兰、水菖花、蒙花珠、新蒙花、野蒙花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肾;肝经。

主治:治青盲,翳障,多泪,羞明,梦遗,虚淋,失音。梦花

猕猴梨叶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止血。主外伤出血。猕猴梨叶

米饭花

别名:董拉把[侗族语]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消肿。治全身浮肿。米饭花

米饭花果

味性:甘;性平。

主治:消肿散瘀。主全身浮肿;跌打肿痛。米饭花果

米露

味性:甘;淡;平。

主治:健脾补肺;开胃进食。主脾虚食少;大便溏薄;肺虚久咳。米露

米伞花

别名:垂花穗状报春、斜倾报春花、野洋参

味性:辛、甘,平。

主治:补虚,通乳。主治肺结核咳嗽,乳汁不下。米伞花

米油

别名:粥油

味性:甘;平。

主治:补肾健脾;利水通淋。主脾虚赢瘦;肾亏不育;小便淋浊。米油

米仔兰花

别名:逻罗花、米兰花、树兰花

味性:辛;甘;平。

主治:行气宽中;宣肺止咳。主胸膈满闷;噎膈初起;感冒咳嗽。米仔兰花

密花角蒿

别名:密毛角蒿、红花角蒿、角蒿

味性:味苦;微甘;性平。

归经:肝、脾、肺、胃四经。

主治:清热;鲜毒;燥湿;消食。主发热;黄疸;中耳炎;消化不良;胃痛;腹胀便秘。密花角蒿

密马

别名:美花狸尾豆、猫尾风、狐狸尾、退蛆草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散寒除湿。主感冒发热;肌肉酸痛。密马

密枝问荆

别名:小笔筒草、小木贼、笔筒草、马浮草、马尾草、眉毛草、接续草、别合草

味性:甘;微苦;平。

主治:清热利尿;明目退翳;接骨。主感冒发热;小便不利;目赤肿痛;翳膜遮睛;跌打骨折。密枝问荆

蜜蜂子

别名:蜂子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脾;胃经。

主治:祛风,解毒,杀虫。治头风,麻风,丹毒,风疹,虫积腹痛,妇女带下。蜜蜂子

蜜环菌
蜜环菌原生态蜜环菌蜜环菌

别名:糖蕈、榛蘑、蜜色环菌、蜜蘑、栎菌、根索菌、根腐菌、栎蕈、小蜜环菌

味性:甘;平。

归经:肝经。

主治:熄风平肝;祛风通络;强筋壮骨。主头晕;头痛;失眠;四肢麻木;腰腿疼痛;冠心病;高血压;血管性头痛;眩晕综合征;癫痫。蜜环菌

绵三七
绵三七

别名:鸡心矮陀陀、球根毛瓣花、草仔薯、山草果、排红草、山鸡头、山土瓜、草果暗消、地草果、独苗一支立

味性:甘苦,平。

归经:脾;胃;肝经。

主治:健胃消积,理气止痛。用于小儿疳积,消化不良,胃腹疼痛,腹泻,跌打损伤。绵三七

绵阳岩白菜
绵阳岩白菜

别名:岩白菜、接骨草

味性:甘、微苦,平。

主治:止血;活血止痛。主劳伤咯血;崩漏;痛经;跌打损伤。绵阳岩白菜

檰芽

别名:杜仲芽

味性:甘;性平。

主治:补虚生津;解毒;止血。主身体虚弱;口渴;脚气;痔疮肿痛;便血。檰芽

鮸鱼

别名:敏鱼、鳘

味性:甘、咸,平。

主治:养血止血,补肾固精。鮸鱼

面根藤
面根藤

别名:蒚子根、兔儿苗、狗儿秧、秧子根、奶浆藤、面根草、狗儿完、小旋花、南面根、常春藤叶夫剑、狗儿蔓、打破碗、常春藤叶天剑、蒲地参、盘肠参、燕覆子、米线草、兔儿草、富苗秧、扶秧、走丝牡丹、钩耳藤、喇叭花、狗耳苗、扶苗、扶子苗、旋花苦蔓、老母猪草

味性:甘微苦;平。

归经:肝;肾经。

主治:治淋病,白带,月经不调,小儿疳积。面根藤

磨盘草
磨盘草

别名:耳响草、白麻、磨丬果、土砻盾、石磨仔、磨仔草、磨档草、金花草、唐挡草、帽笼子、磨笼子、磨盆草、印度苘麻、牛响草、磨挡草、木磨子、苘麻、磨谷子、磨龙子、牛姑仔磨、复盆子、半截磨、假茶仔、挨砻地堵、磨砻草、磨盘花、累子草、米兰草、帽子盾、倒绋草、四米草、研仔盾草

味性:甘、淡,平。

归经:肺;肾经。

主治:清热,利湿,开窍,活血。治泄泻,淋病,耳鸣耳聋,疝气,痈肿,荨麻疹。磨盘草

蘑菇
蘑菇原生态蘑菇蘑菇

别名:双孢蘑菇、洋蘑菇、洋蕈、洋菌、洋茸、西洋草菇、鸡足磨菇、磨菇蕈、肉蕈、蘑菰、麻菰、鸡足蘑菇、蘑菇草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肠;胃;肺经。

主治:消食,清神,平肝阳。主治消化不良,高血压。蘑菇

牡蒿

别名:齐头蒿、野塘蒿、土柴胡[湖南、广东]、蔚、牡荍、水辣菜、布菜、铁菜子、土柴胡、猴掌草、流尿蒿、臭艾、碗头青、油艾、油蒿、油蓬、奶疳药、花艾草、六月雪、老鸦青、马莲蒿、马根柴、鹅草药、脚板蒿、牛尾蒿、白花蒿、熊掌草、克头青、老鸦、菊叶柴胡、花等草、匙叶艾

味性:苦、甘,平。

主治:解表,清热,杀虫。治感冒身热,劳伤咳嗽,潮热,小儿疳热,疟疾,口疮,疥癣,湿疹。牡蒿(图)

牡荆
牡荆

别名:黄荆、小荆、楚

味性:实:苦、温;叶:苦、寒;根:甘、若、平;茎:甘、平。

主治:1、白带下。用牡荆子炒焦为末,饮服。;2、小肠疝气。用牡荆子半升,炒熟,加酒一碗,煎开,乘热饮服。甚效。;3、湿痰白浊。用牡荆子炒为末,每服三钱,酒送下。;4、耳聋。用牡荆子泡酒常饮。;叶:;1、九窍出血。用荆叶捣汁,酒调服二合。;2、小便尿血。治方同上。;3、腰脚风湿。用荆叶煮水,熏蒸病人,以汗出为度。;根:各各上风疾。用七叶黄荆根皮、五加根皮、接骨草,等分煎汤,每日饮服适量。;茎:灼疮发热,风牙痛。青盲内障。;荆沥:;1、中风口噤。服荆沥,每次一升。;2、头风头痛。用日取荆沥饮服。;3、喉痹疮肿。取荆沥细细咽服。或以荆一把,水煎服。;4、心虚惊悸,形容枯瘦。用荆沥二升,火上煎成一升六合,分四次服,白天服三次,晚上服一次。;5、赤白痢。久不愈。用荆沥饮服,每日五合。;6、疮癣。用荆沥涂搽。牡荆(图)

牡荆沥

别名:牡荆汁、荆沥、黄荆茎沥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除风热;化痰涎;通经洛;行气血。主中风口噤;痰热惊痫;头晕目眩;喉痹;热痢;火眼。牡荆沥

牡蛎肉
牡蛎肉

别名:蛎黄

味性:甘咸,平。

归经:心;肝经。

主治:滋阴养血。治烦热失眠,心神不安,丹毒。牡蛎肉

木半夏根

别名:牛奶子根

味性:味涩;微甘;性平。

归经:肝;脾经。

主治:行气活血;止泻;敛疮。主跌打损伤;虚弱劳损;泻痢;肝炎;恶疮疥癞。木半夏根

木菠萝

别名:将军木、蜜冬瓜、树菠萝

味性:树液:淡,涩;果仁:甘,平。

主治:树液:散结消肿,止痛。主治疮疖红肿,急性淋巴结炎,湿疹。用树液涂患处。;果仁:滋养益气,生津止渴,通乳。主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,脾胃虚弱。2~4两,炖肉服或水煎服。木菠萝

木槿
木槿

别名:榇、日及、朝开暮落花、藩篱草、花奴玉蒸

味性:甘、平、滑。

主治:1、赤白逅眄。用槿皮二两,切细,用白酒一碗半,煎成一碗,空心服。;2、头面钱癣。用槿树皮研为末,醋调匀,隔水煮成膏敷涂患处。;3、牛皮癣。用川槿皮一两、大风子仁十五个、半夏五钱(锉细),放在水二碗中浸露七宿,取出加轻粉少许,共研为末涂癣。有臭流出即愈。;4、痔疮肿痛。用木槿皮或叶煎汤先熏后洗。;5、大肠脱肛。用木槿根煎汤,先熏洗后,以白矾、五倍子调敷。;6、噤口痢。用红木槿花,去蒂,阴干为末,煎面饼二个,蘸末吃下。;7、风痰逆。用木槿花晒干,焙过,研为末。每服一、二匙,空心服,开水送下。白花更好。;8、黄水脓疮。用木槿子烧存性,调猪骨髓涂搽。木槿(图)

木槿花
木槿花

别名:篱障花、清明篱、白饭花、鸡肉花、猪油花、朝开暮落花、里梅花、疟子花、喇叭花、白玉花、藩篱花、打碗花、灯盏花、白面花、朝开幕落花、白槿花、桐树花、大碗花、碗盖花、扁状花、苦松花、水槿花、槿铃花、新米花、饭汤花、旱莲花、水昌花、槿树花、三七花、扦金花、木荆花、芭壁花、木红花、肉花、白木棉花、白水绵花、白棉花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脾;肺;肝经。

主治:清热,利湿,凉血。治肠风泻血,痢疾,白带。木槿花

木馒头
木馒头

别名:木莲、水馒头、鬼馒头、蔓头萝、凉粉果、木铎、桔杷、文头果、文头榔、糖馒头、馒头郎、牛奶子、牛奶柚、金柚奶、假秤锤、程邦子、水子、鬼球、木果蒲、胖朴、爬墙果、爬壁果、薜荔果、膀膀子、凉粉子、烹泡子、王不留行、馒头米壳、木锋、桔把、木莲果、凉粉树果、馒头果、薛荔果、木瓜、膨泡、乌鸦馒头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肾、胃、大肠经。

主治:通乳,利湿,活血,消肿。治乳汁不下,遗精,淋浊,乳糜尿,久痢,痔血,肠风下血,痈肿,疔疮。木馒头

南瓜蒂

味性:味苦;微甘;性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解毒;利水;安胎。主痈疽肿毒;疔疮;烫伤;疮溃不敛;水肿腹水;胎动不安。南瓜蒂

南瓜根

味性:味甘;淡;性平。

归经:归肝;膀胱经。

主治:利湿热,通乳汁。治淋病,黄疸,痢疾,乳汁不通。南瓜根

南蛇藤果

别名:合欢花、狗葛子、皮猢子、鸦雀食

味性:甘;微苦;平。

主治:养心安神;和血止痛。主心悸失眠;健忘多梦;牙痛;筋骨痛;腰腿麻木;跌打伤痛。南蛇藤果

南天竹子

别名:红杷子、天烛子、红枸子、南竹子、钻石黄、天竺子

味性:酸甘,平。

归经:肺;肝经。

主治:敛肺止咳;平喘。主久咳;喘息;百日咳。南天竹子

南枳椇

别名:枳椇子

味性:甘,平。

主治:止渴除烦,解酒毒,利二便。主治醉酒,烦热,口渴,呕吐,二便不利。南枳椇

南烛根

别名:乌饭树根

味性:酸;微甘;性平。

主治:散瘀;止痛。主牙痛;跌伤肿痛。南烛根

泥鳅
泥鳅

别名:鱼鳅、鳛、鳅、鳅鱼、和鳅、鱃、泥鳅、委蛇、粉鳅

味性:甘,平。

归经:脾;肝;肾经。

主治:补中气,祛湿邪。治消渴,阳痿,传染性肝炎,痔疾,疥癣。泥鳅

鸟不企叶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主治:平肝;解毒。主头目眩晕;肿毒。鸟不企叶

牛鼻

别名:牛、水牛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肺;胃;肝经。

主治:生津;下乳;止咳。主消渴;妇人无乳;咳嗽;口眼歪斜。牛鼻

牛肠

别名:牛、水牛

味性:味甘;性平。

归经:大肠、小肠经。

主治:厚肠。主肠风痔漏。牛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