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味的平性中药列表/12
|
- 铁丝七
- 铁线草
- 铁仔
- 通花花
- 通经草
- 茼蒿
- 铜锤玉带草
- 铜线草
- 头花猪屎豆
- 土党参
- 土茯苓
- 土瓜
- 土瓜狼毒
- 土箭芪
- 土圞儿
- 土马鬃
- 土人参
- 土人参叶
- 土沙参
- 土燕窝
- 兔骨
- 兔头骨
- 菟丝
- 貒膏
- 托盘
- 歪头菜
- 豌豆
- 万丈深
- 鮠鱼
- 胃友果
- 猬脑
- 猬肉
- 猬心肝
- 猬脂
- 文冠果
- 乌骨鸡
- 乌龟
- 乌金草
- 乌榄核
- 乌榄仁
- 乌灵参
- 乌木屑
- 乌泡刺
- 乌梢蛇
- 乌蛇
- 乌蛇卵
- 乌蛇皮
- 乌鸦翅羽
- 乌鱼刺
- 无花果
- 无花果根
- 无花果叶
- 无距耧斗菜
- 无名异
- 芜菁
- 芜菁甘蓝子
- 梧桐
- 梧桐根
- 梧桐花
- 梧桐子
- 五瓣寄生
- 五龙根
- 五蕊寄生
- 五叶薯
- 五指毛桃
- 五指毛桃果
- 五指山参
- 五指山参叶
- 五爪龙
- 西瓜子仁
- 西河柳
- 西红花
- 西施舌
- 菥蓂
- 蠵龟筒
- 细叶鼠曲草
- 虾须豆
- 鰕虎鱼
- 狭穗鹭兰
- 仙人球
- 显子草
- 香草仔
- 香菇
- 香毛草
- 香排草
- 香蕈
- 向日葵花
- 向日葵茎髓
- 向日葵子
- 向天蜈蚣
- 象骨
- 象肉
- 小白棉
- 小扁草
- 小巢菜
- 小寸金黄
- 小倒钩藤
- 小地松
- 小肺筋草
- 小谷精草
- 下一页
别名:绊根草、蟋蟀草、动地虎、巴根草、草皮子、狗牙根、堑头草、马挽手、行仪芝、牛马根、马根子草、铺地草、假地豆、田吊子、血筋草、铺地藤、乌蝇羽、拐子草、田胡蜘蛛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肝经。
主治:祛风,活络,解热,止血,生肌。治风湿瘙痹拘挛,半身不遂,劳伤吐血,跌打,刀伤,臁疮。铁线草
别名:碎米棵[果]、矮林子、野茶、豆瓣柴、小暴格蚤、冷饭果、霹拉子、小铁仔
味性:苦、涩,微甘,平。
主治:清热利湿,收敛止血。根或全株:肠炎,痢疾,血崩,便血,肺结核咯血,牙痛。叶外用治烧烫伤。铁仔
别名:金丝草、止惊草、金线铜皮、铁骨草、分经草、小孩拳、伸筋草、金钱铜皮、紫背金牛草、石崖茶、铜丝草、猪棕草、还阳草、还阳参、金牛草、卷叶凤尾草、铁丝蕨、岩飞草、明琥珀草、白背连、铁刷子、铁杆草、花叶猪棕草、花郎鸡
味性:辛;甘;平。
归经:肺;肝经。
主治:止咳,调经,祛湿。治咳嗽,月经不调,赤白带下。通经草
别名:地钮子、地茄子、地浮萍、地茄子草、翳子草、小铜锤、地扣子、地石榴、米汤果、扣子草、马莲草、铜锤草、红头带、土油甘、白路桥、三脚丁
味性:甘苦,平。
主治:祛风利湿,活血,解毒。治风湿疼痛,跌打损伤,乳痈,无名肿毒。铜锤玉带草
别名:浮萍参、香浮参、蔓人参、土人参[广东]、奶参[四川]、奶参、土羊乳、白洋参、对月参、野党参、土人参、土沙参、土参、土洋参、人参薯、南人参、模登果、孩儿葛、柴党参、川人参、百丈光、孩子葛、奶浆根、小人参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归脾;肺经。
主治:补中益气,润肺生津。用于气虚乏力,脾虚腹泻,肺虚咳嗽,小儿疳积,乳汁稀少。土党参
别名:禹余粮、白余粮、革禹余粮、刺猪苓、过山龙、硬饭、仙遗粮、土萆薢、冷饭团、山猪粪、山地栗、过冈龙、山牛、冷饭头、山归来、久老薯、毛尾薯、地胡苓、狗老薯、饭闭根、硬饭头薯、土苓、山遗粮、狗朗头、尖光头、草禹余粮、过冈尤、饭团根、山硬硬、白葜、连饭、红土苓、山奇良
味性:甘淡;平。
归经:归肝、胃经。
主治:解毒,除湿,利关节。治梅毒,淋浊,筋骨挛痛,脚气,疔疮,痈肿,瘰疬。土茯苓(图)
别名:九牛子、九子羊、土蛋、地栗子、野凉薯、金线吊葫芦[江西德兴]、土子、罗汉参、九连珠、土凉薯、土鸡蛋、黄皮狗圞
味性:甘微苦;平。
归经:脾;肺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理气散结。治感冒咳嗽,百日咳,咽喉肿痛,疝气,痈肿,瘰疬。土圞儿
别名:大金发藓、独根草、眼丹药、小松柏、一口血、矮松树、万年杉、拳头草、千年松、一寸松、千年枞
味性:甘;寒;酸;咸;苦;凉;淡;平。
归经:肺;肝;大肠经。
主治:滋阴清热;凉血止血。主阴虚骨蒸;潮热盗汗;肺痨咳嗽;血热吐血;衄血;咯血;便血;崩漏;二便不通。土马鬃
别名:栌兰、飞来参、瓦参、桃参、申时花、水人参、参草、土高丽参、假人参、土洋参、土参、紫人参、瓦坑头、福参、土红参、锥花、土人参
味性:甘平。
归经:脾;肺;肾经。
主治:补中益气,润肺生津。用于气虚乏力,体虚自汗,脾虚泄泻,肺燥咳嗽,乳汁稀少。土人参(图)
别名:唐、蒙、王女、菟芦、鸮萝、复实、赤网、兔丘、菟缕、菟累、野狐浆草、火焰草、金线草、野狐丝、狐丝、黄丝草、金丝草、无根金丝草、缠豆藤、豆马黄、无根草、莫娘藤、豆寄生、吐血丝、无娘藤、兔儿须、黄腊须、盘死豆、黄乱丝、麻棱丝、缠丝蔓
味性:甘苦;平。
归经:肝;肾;膀胱经。
主治:清热,凉血,利水,解毒。治吐血,衄血,便血,血崩,淋浊,带下,痢疾,黄疸,痈疽,疔疮,热毒痱疹。菟丝
别名:乌鸡、武山鸡、羊毛鸡、绒毛鸡、松毛鸡、黑脚鸡、丛冠鸡、穿裤鸡、药鸡)、竹丝鸡、药鸡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入肝、肾经。
主治:补肝肾,益气血,退虚热。用于阴虚潮热,消渴,遗精,带下,久痢。乌骨鸡
味性:龟肉甘酸、温;龟板咸甘、平。
归经:龟肉入肝、肺、脾;;龟板入心、肝、肾。
主治:除湿痹,补阴虚,滋肾水,止血,解毒。用于龟肉治湿痹,风痹,筋骨疼痛,久年寒咳,夜多小便,小儿遗尿,痔疮下血,血痢,子宫脱垂;龟板治阴虚不足,骨蒸劳热,筋骨疼痛,小儿囟门不合及头疮、妇女胎前产后痢疾,女子赤白带下,阴痒。;(1)滋阴潜阳:用于阴虚阳亢及阴虚火旺之头晕目眩、潮热、盗汗以及热病后津液不足之咽干口渴。配熟地、知母、黄柏治潮热、盗汗。;(2)益肾壮骨:用于肾阴不足之腰膝无力及小儿囟门不合。乌龟
别名:乌龙摆尾、倒生根、过江龙、寒莓、乌泡
味性:酸、甘,平。
主治:根:祛风除湿,活血调经。用于风湿疼痛,慢性肝炎,腹泻,痢疾,跌打损伤,月经不调。叶:止血,解毒。外用治外伤出血,痈疖疮疡。种子:补气益精。用于病后体虚,神经衰弱。乌泡刺
别名:乌蛇、乌花蛇、剑脊蛇、黑风蛇、黄风蛇、剑脊乌梢蛇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归肝经。
主治:祛风,通络,止痉。用于风湿顽痹,麻木拘挛,中风口眼歪斜,半身不遂,抽搐痉挛,破伤风,麻风疥癣,瘰疬恶疮。乌梢蛇
别名:剑脊乌梢、黑花蛇、乌峰蛇、青蛇、乌风蛇、黄风蛇、青大将、剑脊蛇、黑乌梢、三棱子
味性:甘咸,平。
归经:入肺、脾二经。
主治:祛风湿,通经络。治风湿顽痹,肌肤不仁,骨、关节结核,风疹疥癣,麻风,破伤风,小儿麻痹症。乌蛇(图)
别名:文先果、奶浆果、树地瓜、映日果、明目果、密果、阿驲、阿驿、底珍、天生子、优昙钵、蜜果、文仙果、品仙果、挣桃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肺;胃;大肠经。
主治:果:润肺止咳,清热润肠。用于咳喘,咽喉肿痛,便秘,痔疮。根、叶:肠炎,腹泻;外用治痈肿。无花果(图)
别名:葑、须、薞芜、荛、大芥、蔓菁、葑苁、芥、九英菘、九英蔓菁、诸葛菜、台菜、鸡毛菜、大头菜、狗头芥、蕵芜、五美菜
味性:苦辛甘,平。
归经:心;肺;脾;胃经。
主治:消食下气,解毒消肿。主宿食不化;心腹冷痛;咳嗽;疔疮痈肿。芜菁(图)
别名:中国梧桐、国桐、桐麻、桐麻碗、瓢儿果树、青桐皮
味性:根、茎皮:苦,凉;子、叶:甘,平。
主治:根、茎皮:祛风湿,杀虫。根:用于风湿性关节痛,肺结核咳血,跌打损伤,白带,血丝虫病,蛔虫病。茎皮:用于痔疮,脱肛。;子:顺气和胃,补肾。用于胃痛,伤食腹泻,小儿口疮,须发早白。;叶:镇静,降压,祛风,解毒。用于冠心病,高血压,风湿关节痛,阳痿,遗精,神经衰弱,银屑病,痈疮肿毒。;花:用于烧烫伤,水肿。梧桐(图)
别名:茶树寄生、木波罗寄生、乌榄树寄生、黑榄树寄生、木威子寄生、马檬寄生、果寄生、麻檬寄生、杧树寄生、忙果木寄生
味性:苦;甘;性平。
归经:肝;肾;脾经。
主治:祛风湿;补肝肾;止泻痢。主风湿痹痛;腰痛;脚膝酸软;腹泻;痢疾。五蕊寄生
别名:五指榕、五指牛奶、五指香、五叉牛奶、土黄芪[广东]、三爪龙、五爪龙、五爪桃、山狗差、土黄芪、土五加皮、母猪奶、南芪
味性:甘;性平。
主治:健脾化湿,行气化痰,舒筋活络。用于肺结核咳嗽,慢性支气管炎,风湿性关节炎,腰腿疼,脾虚浮肿,病后盗汗,白带。五指毛桃
别名:五叶藤、五叶茹、牛奶木、五指毛桃、五指牛奶、山狗善、三指牛奶、土五加皮、土黄芪
味性:甘;微苦;性平。
归经:入肝、肺、肾、膀胱四经。
主治:清热,利水,解毒。治肺热咳嗽,小便不利,淋病,尿血,痈疽肿毒。五爪龙
别名:败酱草、遏蓝菜、大荠、蔑菥、大蕺、马辛、析目、荣目、马驹、老荠、花叶荠、水荠、老鼓草、瓜子草、洋辣罐、苏败酱、郭璞注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肝;肾经。
主治:清热解毒,利水消肿。主目赤肿痛;肺痈;肠痈;泄泻;痢疾;白带;产后瘀血腹痛;消化不良;肾炎水肿;肝硬化腹水;痈疮肿毒。菥蓂
别名:鲨、蛇、吹沙、沙沟鱼、沙鳁、叼浪鱼、沙竹、光鱼、油光鱼、舵、重唇、呵浪鱼
味性:甘咸,平。
归经:脾;胃;肾经。
主治:温中益气;补肾壮阳。主虚寒腹痛;胃痛;疳积;消化不良;阳痿;遗精;早泄;小便淋沥。鰕虎鱼
别名:冬菇、菊花菇、香蕈、合蕈、台蕈、台菌、雷惊蕈、戴沙、石蕈、椎蕈、香信、香纹
味性:甘,平。
归经:肝;胃经。
主治:扶正补虚;健脾开胃;祛风透疹;化痰理气;解毒;抗癌。主正气衰弱;神倦乏力;纳呆;消化不良;贫血;佝偻病;高血压;高脂血症;慢性肝炎;盗汗;小便不禁;水肿;麻疹透发不畅;荨麻疹;毒菇中毒;肿瘤。香菇
别名:翘摇、元修菜、野蚕豆、漂摇草、雀野豆、野豌豆、雀野豌豆、白翘摇、苕子、白花苕菜、小野麻豌、柱尖、摇车、翘摇车、野碗豆、雀野碗豆
味性:味辛;甘;性平。
归经:肺;大肠;脾;胃经。
主治:解表利湿,活血止血。治黄病、疟疾、鼻衄、白带。小巢菜
别名:小乌泡、刺茶、小鸡脚锁梅、鸡脚锁梅、三叶悬钩子
味性:甘、微酸,平。
主治:清热解毒,除湿止痢,驱蛔。;主治扁桃体炎,急性结膜炎,痢疾,疮疡,风湿性关节炎。用量根0.5~1两。;驱蛔虫:用全株5钱,或配伍应用。;腮腺炎,乳腺炎,疮疡肿毒。用鲜品捣烂敷患处。小倒钩藤
别名:粉条儿莱、小肺金草、土瞿麦、蛆儿草、一窝蛆、肺痨草、蛆芽草、蛆婆草、肺风草、肺痈草、金线吊白米、麻里草、曲折草、四季花、牙虫草、银针草、粉条儿菜、肺筋草、野韭菜、鼠牙草、蛆牙草、化食草
味性:苦甘,平。
归经:肺、肝经。
主治:清肺,化痰,止咳,活血,杀虫。治咳嗽吐血,百日咳,气喘,肺痈,巩痈,肠风便血,妇人乳少,经闭,小儿疳积,蛔虫。小肺筋草
别名:戴星草、文星草、流星草、移星草、珍珠草、鱼眼草、天星草、佛顶珠、灌耳草、翳子草、满天星、羊壳珠、金箍棒、鼓锤草、谷星草、谷精子、耳朵刷子、挖耳朵草、衣钮草、癞痢头草
味性:辛;甘;平。
归经:胃;肺经。
主治:祛风散热;明目退翳。主目赤翳障;羞明流泪;雀目;头痛;鼻渊;喉痹;牙痛及风疹瘙痒。小谷精草
|